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
文物修复过程以及修复档案的记录
文物修复过程以及修复档案的记录作者:张莎黄乐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4期摘要: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一套清代刻本《星轺日记》,经前期预研究后采取了消毒杀虫、清洗、修补等技术手段进行了保护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文物达到了展陈的要求。
修复中使用AI人工智能记录修复过程,为开展相关修复档案记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关键词:《星轺日记》;纸质文物;古籍修复;修复档案纸质文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真实地記载了人类的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是研究历史、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同时纸质文物又非常脆弱,随着时间的流逝,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大部分纸质文物不可避免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
如何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每一位纸质文物修复工作者具备专业性、责任心及耐心。
一件纸质文物的修复,其流程包括价值评估、现状调查,病害评测、方案编制,保护修复实施、效果评估,档案建立、预防性保护等活动。
修复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细致地对待。
本文以清刻本《星轺日记》为例,对整个修复过程进行简略介绍,并详细介绍修复档案的建立过程,以供同行老师参考指正。
1 修复前的调查与评估1.1 文物基本信息调查《星轺日记》长16.5厘米,宽10厘米,共十四册,整套厚度13厘米。
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浙江海盐县沈炳垣撰。
该古籍原已装帧,现部分书页有破洞,装订线断落,封面封底破损严重,部分书签破损严重,存在较严重的病害,需重新修复。
病害调查,存在字迹模糊、残缺、污渍、水渍、断线、褶皱、脱落等病害。
1.2 分析检测研究根据《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WW/T0025-2010)》的要求,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温湿度、照度和本体的pH值、写印色料的溶解性、色度等进行检测。
(1)保存环境温湿度检测。
库房条件相对完善,储存于精密空调房,基本能够达到温湿度的保存要求。
(2)对纸质文物所处的文物柜进行紫外光照度测量。
论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论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作者:丁航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21期【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纸质文物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珍宝,也是博物馆的重要藏品。
在博物馆藏品中,纸质文物的数量相对较多,温度、湿度、微生物以及虫害等都会造成纸质文物的损坏,其保护与修复难度相对较大。
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讲,需要在做好纸质文物防范的同时,还需学习先进的修复技术,减少纸质文物受到的伤害。
本文针对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
【关键词】纸质文物;博物馆发展;文物保护;文物修复【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1—250—03文物是历史遗产的重要凭证,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证明,每一件文物都能填补一段历史的空白,极其珍贵[1]。
纸张文物与其它文物相比,由于其本身材质的特点,出现损坏的概率相对较高,它的保护和修复也比较困难。
当纸张文物发生破损时,必须要判断出破损的原因和时间,并选择适当的修补技术,延长纸张文物的生命周期,同时保持其原有的状态,才能确保纸张文物的完整。
一、纸质文物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在纸质文物修复过程中,需要了解纸质文物修复的重要性,其修复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其一,纸质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记录,同时也是知识传播的手段。
在古代文明探索过程中,纸质文物修复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对纸质文物进行合理修复,可以了解纸质文物的历史和背景,深入分析纸质文物的历史价值。
其二,纸质文物的修复是博物馆的具体工作职责,同时也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其三,纸质文物具有艺术价值、研究价值以及历史价值,做好纸质文物修复工作,可以对历史文化进行合理保护,同时还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纸质文物损坏的主要原因对于博物馆工作人员来讲,在开展纸质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时,需要仔细分析对纸质文物产生伤害的外在因素,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
从实践角度来看,纸质文物损坏形成的原因如下。
古籍修复技术及修复室建设方案
古籍修复技术及修复室建设方案一、古籍修复技术对一册需要修复的线装书来说,修复的主要对象是书叶。
而对书叶的修复,只能从单张书叶开始。
因此,修书时首先要把装订成册的书拆开分解为单张书叶,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拆书的工作实际上是按装订顺序颠倒过来进行的。
即:1.揭书签2.拆线3.拆书皮……等等书册拆散以后,即进行第二项“补破”工作,使破损书叶恢复原来的面目,这是修复工作的主体。
其次,将修复的书叶重新装订成册,这实际上是书册原来装订过程的再现。
现在,装订过程和修复过程的区别,就很清楚了,就是除了“补破”之外,修复过程和装订过程基本相同。
因此,过去和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古籍修复和印刷行业里的装订差不多,甚至在有关部门制定工资标准时,就曾把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人员和印刷装订工作中的“刷浆糊工”等同,从而制定相同的工资标准,这不能不说是古籍修复工作的悲哀。
但是,装订绝不是修复,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目的不一样。
装订只是把书叶集合成册,结束书籍制作的最后工序。
而修复是对书籍做必要的修整,使书籍恢复原来的面貌。
修复的目的是对书籍施行保护。
其次,从表面看修复书籍和装订书籍相比较,除了装订过程的重复,仅多出“补破”这一道工序。
但在实际上,“补破”这道工序占去了修复工作过程的大半,而装订只不过是修复工作的一小部分,是修复工作的结尾。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历代修复工作者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创造出许多“补破”即修复的措施,发展了修复技术,从而使古籍修复成为举世注目的图书保护专门措施,在这一点上,是不能同装订技术同日而语的。
修复工作可分为准备、修补、复原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包括三个方面:档案登记、备料以及分解书籍。
1.核查登记首先核查需要待修书的书名、册数。
核查要尽量详细,几册、几叶,以及书皮及书叶是否完整,有否残损字等等。
其次登记装帧形式和送修单位。
第三登记破损情况,包括破损原因、主要破损形式、破损位置及破损等级。
第四是修复要求。
9.《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编写规范》解读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编写规范》解读来源◆文物健康评测◆文物本体修复保护◆文物预防性保护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十二五”专项标准◆承担单位:上海博物馆◆立项时间:2013.06◆结项时间:2015.07关系诊病治病防病核心预防性保护理念通过有效的监测、评估、调控、管理,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使文物处于一个“洁净、稳定”的安全保存环境,达到延缓文物劣化的目的。
核心预防性保护方法◆从源头控制◆加强监测与风险评估◆实施调控措施◆温湿度控制应以湿度调控为优先◆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以有效、适度为原则,采用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措施核心预防性保护内容◆环境监测◆环境调控◆日常养护◆健康评测资质《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相应业务范围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不具备该资质的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写预防性保护方案内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1.封面2.前言3.设计依据4.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现状5.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检测与评估6.工作目标7.具体措施8.实施进度9.保障措施10.经费预算11.各方签章12.附件1. 封面◆封面一: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封面二:具体方案名称◆封面三: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编制信息表封面三封面三2. 前言2.1单位基本情况2.2 馆藏文物基本状况2.3 工作需求2.4 工作目标2.5 实施周期2.6方案编制委托情况2.1 单位基本情况◆名称◆级别◆地理位置◆地址◆……◆面积◆开馆年月◆历史沿革◆单位人数2.2 馆藏文物基本状况◆馆藏文物总数◆珍贵文物数量◆文物材质类别◆建筑概况◆展厅概况◆库房概况◆……2.6 方案编制委托情况◆委托单位◆设计单位◆委托时间3. 设计依据3.1 法律法规3.2 文件3.3 标准3.4 研究成果3.1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2003年5月13日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3.2 文件◆《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文物局编制实施◆《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国家文物局编制实施◆地方相关文件◆博物馆相关文件3.3 标准◆《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文物运输包装标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编写规范》◆《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规范》◆《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检测气体扩散采样测定方法甲酸和乙酸的测定》◆《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检测气体扩散采样测定方法氨的测定》◆《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调湿材料》◆《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甲醛吸附材料》◆《馆藏文物防震规范》◆……3.4 研究成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应用技术研究(2006BAK20B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珍贵文物保存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0BAK67B15)》◆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控技术成果集成示范》◆……4.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现状4.1馆藏文物收藏和展示现状4.2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能力现状4.3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设施现状4.4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现状4.1 馆藏文物收藏和展示现状◆建筑/展厅/库房的功能与分布楼层、面积、分区◆收藏和展示文物情况数量、等级、材质◆文物主要病害状况4.2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能力现状◆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等级、业务范围◆机构设置◆人员队伍◆场所和装备设施◆主要技术成果◆……4.3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设施现状◆环境监测设备及手段◆环境调控设备及手段微环境、小环境◆文物病害分析检测设备◆文物消毒装备◆文物养护设施◆文物防震措施◆展柜/储藏柜/囊匣等配置及运行情况4.4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现状◆职能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建设◆岗位与人员队伍配置◆管理实施5.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检测与评估5.1检测概况5.2温度和相对湿度5.3污染气体5.4光照水平5.5生物和微生物5.6藏展材料5.7评估意见5.1 检测概况◆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对象◆检测环境因素5.2-5.6 检测方法◆便携式检测设备◆存储式连续记录仪◆在线式监测设备◆实验室采样分析5.7 评估意见◆检测结果与分析◆预防性保护现状评估◆现有优势◆存在问题6. 工作目标在“洁净、稳定”预防性保护理念指导下,根据评估意见提出项目总体目标,以及针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微环境调控、文物养护措施、文物藏展设施、文物防震、专用保护修复装备、预防性保护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具体任务、数量和周期。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
WW/T 0025-2010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案编写规1 围本标准规定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案编写规的文本容和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案的编写。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W/ T 0026—2010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馆藏纸质文物(paper collection)由收藏机构所收藏的,由纸及写印色料所构成的文物,包括“书籍、报刊、档案、图纸、地图、碑贴、拓片、纸币、文书、邮票等。
3.2消毒disinfection通过物理或化学法杀灭纸质文物上微生物、害虫等。
3.3清洗cleaning通过物理或化学法去除纸质文物上附着的污染物。
3.4脱酸de-acidification通过脱除纸质文物中所含的游离酸,使pH值处于适宜的围。
3.5加固reinforcement通过技术措施增加纸质文物的强度,提高其耐久性。
4 保护修复案文本容4.1 概述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案文本容主要包括:封面,各签章,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案编制信息表,前言,基本信息与文物价值,保存现状的调查与评估,保护修复工作目标,保护修复的技术路线及操作步骤,风险评估,保护修复的工作量与进度安排,保护修复后的保存和使用条件建议,安全措施,经费预算与管理等。
4.2 封面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案封面包括封面一和封面二。
封面一是案文本的首封面,应按照附录A填写;封面二是案文本的扉页,应按照附录B填写。
4.3 各签章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案应有案委托单位、案编制单位和案参与编制单位法人代表的签章并加盖公章;应有案编制负责人和案审核人的签章。
各签章应按照附录C填写。
4.4 保护修复案编制信息表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案编制信息表应按照附录D中的表D.1填写。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
性质和编号
本标准是推荐性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编号为WW/T 0025-2010。
国家文物局已发布的文物保护修复方案标准主要有石 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WW/T 0007-2007)、 馆藏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 (WW/T 0008-2007)、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编写规范(WW/T 0009-2007)、馆藏丝织品保护修 复方案编写规范(WW/T 0014-2008),与纸质文物 方案同时发布的还有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 规范(WW/T 0022-2010)。
操作步骤
➢ 应分别列出各操作步骤中拟采用的材料、工艺,并 简述实施过程中的要求。
➢ 主要步骤
分析检测、消毒、揭展、脱酸、清洗、加固、修复、 保管等。
风险评估
应说明在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技术难题及应对措施。重要文物应先做局部实 验,待请专家论证后方可进行技术实施。
表E.4 馆藏纸质文物分析检测情况表
登录号 分析检测一 分析检测二 分析检测三 分析检测四 分析检测五
取样部位 检测目的 检测单位 检测仪器 检测结果 取样部位 检测目的 检测单位 检测仪器 检测结果 取样部位 检测目的 检测单位 检测仪器 检测结果 取样部位 检测目的 检测单位 检测仪器 检测结果 取样部位 检测目的 检测单位 检测仪器 检测结果
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文物局文物博函[2004]48号文件《关于 发布“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 要求,由国家文物局提出。
2008年3月由国家文物局(委托方)、南京博物院(承担 方)和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监督和组 织方)三方签订合同(合同编号:WW2007-006-T),列 入2007年国家文物局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
0010-2008 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
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的文本内容和记录所使用的材料、档案的书写、存档及记录格式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文物收藏单位对所保存的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的记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2-2008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WW/T 0009-2007 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3 术语和定义WW/T 0009-2007 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馆藏金属文物metal colletions主要指博物馆等收藏单位收藏的出土或传世金属质地文物,如铜器。
铁器,金银器等。
3.2病害disease金属文物因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造成的损害。
主要表现为腐蚀现象。
3.3修复restoration为使馆藏金属文物恢复其本来形貌而采取的补配、粘结、整形、作色等工艺过程。
4 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文本内容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的文本内容包括:文物保护修复基本信息、文物保存现状、文物检测分析、文物保护修复记录、文物保护修复验收等项。
4.1 文物保护修复基本信息4.1.1 文物保护修复基本信息的内容包括:文物名称、收藏单位、文物登录号、文物来源、文物时代、文物材质、文物级别、方案设计单位、保护修复单位、方案名称及编号、批准单位及文号、提取日期、提取经办人、返还日期、返还经办人、备注。
4.1.2 记录格式按附录A中的表A.1。
4.2 文物保存现状4.2.1 文物保存环境应描述文物保护修复前的保存环境及条件,包括库房、展厅、展柜等的温度、湿度,照度,空气质量等因素。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范本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中的相关术语、文本内容、记录格式、记录用文字、记录信息源及记录方法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档案记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21-20xx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2-20xx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8894-20xx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WW/T0026-20xx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馆藏纸质文物paper collection由收藏机构所收藏的,由纸及写印色料所构成的文物,包括书籍、报刊、档案、图纸、地图、碑贴、拓片、纸币、文书、邮票等。
纸质文物病害diseases of paper collection纸质文物因物理、化学、生物及人为等因素造成的损害。
4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内容概述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包括:文物保护修复基本信息、文物保存现状、文物检测分析、文物保护修复过程记录、文物保护修复验收等。
文物保护修复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a)文物名称、收藏单位、登录号、年代、来源、类别和级别;b)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单位、保护修复单位、方案名称及编号、批准单位及文号、文物提取日期、返还日期、提取经办人和返还经办人等。
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基本信息按照附录A中的表填写。
文物保存现状文物原保存环境记录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前保存环境的条件与状况,包括温湿度条件、采光照明条件、保存形式、保存建筑物情况等。
外形尺寸计量单位以厘米(cm)为常用单位。
记录方法记录的有效数字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质量以克〔g)为常用单位。
记录方法记录的有效数字可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文化遗产修复与维护规范
文化遗产修复与维护规范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
它们不仅是过去的见证,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由于时间的侵蚀、自然的破坏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损坏和消失的危险。
因此,文化遗产的修复与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制定一套严格的修复与维护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一、文化遗产修复与维护的基本原则(一)原真性原则原真性是文化遗产修复与维护的核心原则。
这意味着在修复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留文化遗产的原始材料、结构、工艺和历史信息,使其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当初的建造和使用情况。
任何修复和维护措施都不应改变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和历史价值。
(二)最小干预原则在进行修复工作时,应采取最小干预的策略,即只对那些已经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进行处理,避免不必要的修复和改动。
同时,修复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应与原有的相匹配,以减少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三)可逆性原则修复措施应具有可逆性,以便在未来有更好的修复技术和方法出现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拆除和重新修复。
这就要求在选择修复材料和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其可拆除性和可替换性。
(四)可识别性原则对于修复的部分,应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其与原有的部分有所区别,以便后人能够清晰地识别出哪些是原始的,哪些是经过修复的。
这样可以避免造成历史信息的混淆。
二、文化遗产修复与维护的前期准备(一)详细的调查与评估在开展修复工作之前,需要对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评估。
包括对其历史背景、建筑结构、材料状况、损坏程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评估其周边环境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二)制定修复方案根据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
修复方案应明确修复的目标、方法、步骤、材料和预算等内容,并经过相关专家的论证和审批。
(三)建立档案为每一项文化遗产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其历史变迁、修复过程和维护情况。
档案应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的资料,以便为今后的修复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WW/T 0025-2010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的文本内容和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W/ T 0026—2010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馆藏纸质文物(paper collection)由收藏机构所收藏的,由纸及写印色料所构成的文物,包括“书籍、报刊、档案、图纸、地图、碑贴、拓片、纸币、文书、邮票等。
消毒disinfection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纸质文物上微生物、害虫等。
清洗cleaning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纸质文物上附着的污染物。
脱酸de-acidification通过脱除纸质文物中所含的游离酸,使pH值处于适宜的范围。
加固reinforcement通过技术措施增加纸质文物的强度,提高其耐久性。
4 保护修复方案文本内容概述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文本内容主要包括:封面,各方签章,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信息表,前言,基本信息与文物价值,保存现状的调查与评估,保护修复工作目标,保护修复的技术路线及操作步骤,风险评估,保护修复的工作量与进度安排,保护修复后的保存和使用条件建议,安全措施,经费预算与管理等。
封面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封面包括封面一和封面二。
封面一是方案文本的首封面,应按照附录A填写;封面二是方案文本的扉页,应按照附录B填写。
各方签章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应有方案委托单位、方案编制单位和方案参与编制单位法人代表的签章并加盖公章;应有方案编制负责人和方案审核人的签章。
老图书馆修缮实施方案范本
老图书馆修缮实施方案范本一、修缮目的老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文化遗产,经过多年的使用,出现了一些老化、损坏的情况。
为了保护和维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特制定了老图书馆修缮实施方案。
二、修缮内容1. 外墙修缮:对老图书馆的外墙进行清洗、刮腻子、重新粉刷,修复裂缝和脱落部分,使外观焕然一新。
2. 屋顶维修:对老图书馆的屋顶进行检查,修复漏水和损坏部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固。
3. 窗户更换:更换老图书馆的部分窗户,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窗户,提升保温性能,改善室内光线和通风情况。
4. 室内装修:对老图书馆的室内进行重新装修,更新地面、天花板、墙面等装饰材料,提升整体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5. 设备更新:更新老图书馆的照明、空调、消防设施等设备,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安全和舒适度。
三、修缮方案1. 阶段性实施:根据老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制定修缮方案,分阶段实施,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 选用优质材料:在修缮过程中,选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确保修缮效果和使用寿命。
3. 安全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4. 环保节能:在修缮过程中,注重节能环保理念,选择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5. 精细管理:对修缮过程进行精细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减少浪费,保障修缮效果。
四、修缮效果经过修缮实施方案的实施,老图书馆将焕然一新,外观整洁美观,内部设施完善,提升了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整体形象。
修缮后的老图书馆将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师生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五、总结老图书馆修缮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学校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也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守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老图书馆成为学校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古籍修复要求有哪些?
1古籍修复原则要求(1)保持古籍历史联系性。
整册古籍修复前必须先进行页码核对,再行拆卷,散页要求清点张数,修复后按顺序复原。
(2)维护古籍历史面貌。
修复方法和材料的选择应有利于古籍纸张与字迹材料的耐久性,延长古籍寿命,并具有可逆性。
(3)遵守最小干预原则。
在古籍修复过程中应根据原件破损程度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能修补的不托裱,须干揭、干裱的不湿揭、湿裱,能采用覆托的不飞托处理。
2古籍分揭粘并质量要求(1)古籍纸张应整页安全分离,并用镊子去除粘结物及污物。
(2)已揭开古籍应放入空白干净的宣纸页中,保全古籍碎片,并及时放回原位,防止丢失。
(3)湿揭法分揭古籍时,应先测检字迹、边栏及印章等书写材料的水溶性,确保书写材料(字迹)无洇化、褪色现象。
(4)古籍上的霉斑、污斑、泥斑等应在确保古籍纸张和字迹材料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
3古籍修补质量要求(1)修补部位与原古籍颜色应协调,补纸纸性与古籍原件相似、厚度比古籍纸张稍薄,补纸纹路与原件纸张纹路一致,补洞纸和加边纸应一致,厚薄均匀,平整柔软。
(2)筒子页拼对整齐,中缝对接紧凑,不离不叠。
(3)印章、字迹拼对准确,不错位,栏线、图线横平竖直不扭曲。
(4)磨损严重的筒子页应用2厘米宽的棉纸条溜口,补洞、加边纸略大于古籍破损处,搭界部分应控制在0.2厘米以内。
(5)修补的古籍在压平、干燥过程中应经常更换吸水纸,防止生霉和变形。
4古籍托裱质量要求(1)古籍字迹、边栏、印章等书写内容不能有洇化、褪色现象发生,凡遇上述情况必须采取修补、干裱或加固字迹后方可湿裱。
(2)碎片拼对准确,不露白,字迹拼对端正,栏线、图线横平竖直不扭曲。
(3)古籍补纸、加边纸不得用裁纸刀裁切,覆背纸必须为整张纸,特殊情况下(大幅图表)允许拼接覆背纸,搭边不能宽于0.2厘米。
(4)古籍上墙前,应均匀排实,使古籍纸张与托纸粘合紧密牢固,无重皮、重叠、错位现象。
(5)古籍在干燥过程中不能有崩裂、生霉现象,下墙操作中不能发生撕裂损伤。
文物修复方案编写规范
文物修复方案编写规范
一、总则
1、文物修复方案应全面系统地说明文物修复过程、要求和方法,突
出文物的精神和特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编写,维
护修复安全、高效、可行的效果。
2、文物修复方案实施时,必须按照编写编制方案时的有关规定进行,不得擅自更改,不得把文物修复的最后结果和方案明确的原则及要求置之
脑后做文物修复工作。
二、文物修复方案编写内容
1、前言:对整个文物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包括文物的特性、修复
单位的职责、修复预算和时间等;
2、文物修复方案:详细说明文物修复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文物状
况评估、修复步骤、材料配置、附件编制、文物保护计划制定等;
3、材料配置:对修复需要用的材料进行分类登记,包括材料的品种、品牌、规格及批次、数量、单位供货价格等;
5、文物保护计划:详细说明文物完成修复后的保护措施,包括年度
检修、定期保养和管理等。
三、文物修复方案编写要求
1、文字表述:明确、严谨、简明、准确,描述语言简洁、流畅;
2、简易图:采用简洁明了的图形描述文物的状况、修复步骤、材料
配置、文物保。
纸质文物的修复与保护
各国在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 领域的交流与学习
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国际 合作项目
国际组织在纸质文物修复与 保护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跨国合作在纸质文物修复与 保护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纸质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广泛关注和保护。 提高公众对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的意识,有助于增加社会对这方面的投入和支持。 通过宣传和教育,让更多人了解纸质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从而增强保护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纸质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发挥社会力量,共同为保护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科学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纸 质文物管理制 度,确保文物 保存环境的稳
定和安全。
预防性保护: 定期对纸质文 物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 理潜在的损坏
问题。
修复技术:采 用适当的修复 技术,如纸张 加固、墨迹加 固等,对受损 文物进行修复。
数字化存档: 对珍贵纸质文 物进行数字化 存档,以保护 原件并方便查
汇报人:XX
阅。
优势:避免物理损坏、易于 备份、可实现全球共享。
定义:将纸质文物转化为数字 信息,以便长期保存和传播。
技术手段:高分辨率扫描、 色彩校正、数字修复等。
实践案例:数字化图书馆、 博物馆等机构的成功经验。
展示:通过展览、展示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纸质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利用:利用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对纸质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展示,提高其 可观赏性和可利用性。
保护环境要求高:纸质文物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保护难度较大。
数字化技术:利用高分辨率扫描和3D打印技术,实现纸质文物的数字化保存和复制。
创新修复材料:研发更高效、环保的修复材料,提高修复质量和保存期限。 智能化保护: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现纸质文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保护效率。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的发展。
文物保护工程修缮方案范文
文物保护工程修缮方案范文一、修缮范围本次文物保护工程修缮范围包括文物建筑主体、附属建筑及环境景观的修缮。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文物建筑主体修缮文物建筑主体包括建筑结构、墙体、屋顶、地基等部分。
修缮范围包括检测建筑结构安全情况,修缮老化脆弱的材料,修复破损部分,加固受损结构等。
2.附属建筑修缮附属建筑包括与文物建筑相关的门楼、围墙、庭院等部分。
修缮范围包括修复破损部分,抢救并保护有价值的装饰和雕刻,修缮老化的木构件等。
3.环境景观修缮环境景观包括与文物建筑相关的园林、水系、行道树等部分。
修缮范围包括修缮园林绿化、修葺水系、保护行道树等。
二、修缮目标本次修缮旨在保护文物建筑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保护文物建筑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保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延长文物建筑的使用寿命。
4.提升文物建筑的环境景观。
三、修缮原则在进行文物保护工程修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在修缮过程中,应以保护为主要目标,尽量保留原有的历史痕迹和艺术特色。
2.科学修复原则修缮过程中应遵循科学修复原则,采用符合文物特点和历史背景的修复方法。
3.透明公开原则修缮过程应公开透明,与公众保持沟通和互动,接受公众监督。
4.可持续发展原则修缮过程应考虑文物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四、修缮步骤本次文物保护工程修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调研阶段首先进行文物建筑的调研工作,包括建筑结构、材料、历史背景等方面的调查,为修缮工作做好准备。
2.方案设计阶段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文物保护工程修缮方案,包括修缮范围、修缮目标、修缮原则等内容,并征得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
3.施工前准备阶段准备施工前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
4.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采用科学的工艺和方法进行修缮工作。
5.验收阶段施工完成后,进行工程的验收工作,确保修缮工程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
纸质文物保护理念及修复方法
浅谈纸质文物的保护理念及修复方法摘要:纸质文物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的课题也是目前国内文物保护工作中被高度重视的部分。
纸质文物在收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虫害、霉害、自然因素等的破坏,而纸质文物其自身耐受性较差,一旦损坏,就很难进行修复,这将对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本文简单介绍了纸质文物的范畴和保护意义,分析纸质文物受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并介绍纸质文物的修复策略。
关键词:纸质文物;损害;保护;修复一、纸质文物的范畴及对其进行保护的意义一般把以纸张作为载体具有艺术价值或历史意义的古代文物称为纸质文物。
纸质文物包括古代文献档案、古代书籍、古代字画等,可以反应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艺术等信息,保存好这些文物可以给后人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财富。
这些文物在时间的推移中只会越来越少,且无法复制,一旦丢失将无法复原,那么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历史、精神价值也会随之消逝。
所以说文物保护工作就是为了将这些代表着民族文化内涵的东西进行更为长久的保存,将一个文明古国的风采和内涵加以保护。
二、纸质文物受损的基本类型和成因2.1虫害虫害是所有纸张储藏损害中最为常见、发生最为频繁的问题,由于纸张在发明之初就是使用木材等材料制作,在纸质文物的装裱材料当中,通常存在有淀粉、胶质和动物蛋白,有部分虫类以此为食,甚至还有一些纸张害虫在啃咬纸张后还会在其中结蛹产卵,对纸张进行二次损害,另外也有害虫的有色排泄物也会对纸质文物中的文字、图像等珍贵信息造成损害。
目前我国的纸质文物虫害中常见的害虫有:书蠹,竹蠹,药才甲、衣鱼、白蚁、烟草甲、短鼻木象、蟑螂、中华圆皮蠹、东方蜚蠊、谷粉虫等等。
2.2霉害纸质文物的载体——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一些害虫的尸体和排泄物成为菌类的营养源,进而形成纸质文物的霉害状况。
当菌类在纸张上长期生存后会对纸张造成两种损害,一种是菌类分泌的霉对纸张的染色以及侵蚀,另一种是菌类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将纸张中的纤维素和蛋白质等一些维持纸质文物强度和耐受性的成分作为养分来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W/T 0025-2010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的文本内容和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W/ T 0026—2010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馆藏纸质文物(paper collection)由收藏机构所收藏的,由纸及写印色料所构成的文物,包括“书籍、报刊、档案、图纸、地图、碑贴、拓片、纸币、文书、邮票等。
3.2消毒disinfection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纸质文物上微生物、害虫等。
3.3清洗cleaning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纸质文物上附着的污染物。
3.4脱酸de-acidification通过脱除纸质文物中所含的游离酸,使pH值处于适宜的范围。
3.5加固reinforcement通过技术措施增加纸质文物的强度,提高其耐久性。
4 保护修复方案文本内容4.1 概述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文本内容主要包括:封面,各方签章,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信息表,前言,基本信息与文物价值,保存现状的调查与评估,保护修复工作目标,保护修复的技术路线及操作步骤,风险评估,保护修复的工作量与进度安排,保护修复后的保存和使用条件建议,安全措施,经费预算与管理等。
4.2 封面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封面包括封面一和封面二。
封面一是方案文本的首封面,应按照附录A填写;封面二是方案文本的扉页,应按照附录B填写。
4.3 各方签章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应有方案委托单位、方案编制单位和方案参与编制单位法人代表的签章并加盖公章;应有方案编制负责人和方案审核人的签章。
各方签章应按照附录C填写。
4.4 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信息表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信息表应按照附录D中的表D.1填写。
4.5 前言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应编写任务来源、目的、意义等内容。
4.6 基本信息与文物价值4.6.1 基本信息馆藏纸质文物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登录号、名称、年代、类别、等级、质地、尺寸、质量、收藏单位、入藏时间、来源等。
4.6.2 文物价值馆藏纸质文物的价值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a) 从历史、艺术、科学等角度说明该文物的文物价值;b) 说明该文物在其收藏单位所收藏文物中的地位及在本地区文物研究中的作用。
馆藏纸质文物的基本信息与文物价值应按照附录E中的表E.1填写,一物一表,附在方案正文之后。
4.7 保存现状的调查与评估4.7.1 保护修复历史资料调查若该纸质文物曾做过保护修复,应尽可能提供原保护修复的有关资料。
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历史资料调查情况应按照附录E中的表E.2填写,一物一表,附在表E.1之后。
4.7.2 病害调查4.7.2.1 应对纸质文物现状进行描述,提供可反映病害状况的保存现状照片。
照片拍摄的角度和取景部位应侧重文物病害状况。
拍摄时,应在文物旁边放置标尺和色卡。
4.7.2.2 应对纸质文物病害进行描述,绘制病害图,在图中标示出病害的种类和分布。
病害图的绘制应根据W W/T 0026-2010。
4.7.2.3 应对纸质文物病害现状做整体评估,一般按基本完好、微损、中度、重度、濒危五级划分。
馆藏纸质文物的病害状况调查应按照附录E中的表E.3填写,一物一表,附在表E.2之后。
现状照片和病害图附在表E.3之后。
4.7.3 分析检测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时,应对文物做一些必要的分析检测,主要包括: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和照度、pH值、写印色料的溶解性、色度等。
以上项目未做检测的。
需说明原因。
重要文物可根据具体情况做更多的检测,如材质纤维、组织结构、书写绘画颜料、有害气体及微生物等。
需要取样的,应该按照相关程序申报。
馆藏纸质文物的分析检测情况应按照附录E中的表E.4填写,一物一表,附在表E.3之后。
4.8 保护修复工作目标4.8.1 保护修复的数量指标应明确需保护修复馆藏纸质文物的数量。
4.8.2 保护修复的技术指标应从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前后pH值、色差、柔软度、强度、平整度等方面衡量。
4.9 保护修复的技术路线及操作步骤4.9.1 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应是对馆藏纸质文物保存现状调查与评估、保护修复工作目标、保护修复原则、国内外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法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而提出的。
4.9.2应根据实际情况并依据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制定操作步骤。
4.9.3应分别列出各操作步骤中拟采用的材料、工艺,并简述实施过程中的要求。
4.9.4需异地保护修复处理时,应说明运输过程中运输安全措施、运期等要求。
4.10风险评估4.10.1应说明在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及应对措施。
重要文物应先做局部实验,待请专家论证后方可进行技术实施。
4.10.2应说明在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完成后短期和长期保存期间,文物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应对该问题的具体措施。
4.11保护修复的工作量与进度安排4.11.1保护修复的工作量应明确整个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中各步骤的工作量,根据拟保护修复文物的类别、数量及难度,在具备一定场地、设备的情况下,确定所需技术人员的数量、工作时间等。
4.11.2 工作进度安排应说明按年月的工作进度时间安排,每时间段的工作量指标。
工作进度安排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a) 保护修复的工作量;b) 项目实施技术人员的人数及投人时间;c)若工作进度可能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应作相应说明。
4.12 保护修复后的保存和使用条件建议对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后的保存和使用条件提出建议,包括存放方式和环境温湿度、照度等。
4.13 安全措施4.13.1 应简述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因生化材料的使用而造成的对人体及环境可能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4.13.2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产生有害气体的生化材料;在有有害气休产生的情况下,应提出控制方法。
4.13.3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产生有害排放液的生化材料;在有有害排放液产生的情况下,应提出控制方法。
4.14 经费预算与管理4.14.1 经费预算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应按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修复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编制预算。
4.14.2 经费管理文物保护修复经费,属于国家专款、地方财政拨款或收藏单位自有(筹)资金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使用规则;属于社会捐赠的,制定使用原则时应特别考虑到捐赠单位或个人的有关要求。
5 格式5.1 幅面尺寸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文本幅面尺寸为A4规格的纸张。
5.2文本格式方案名称一律为宋体3号字,正文字体一律为宋体小4号字。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封面一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封面二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各方签章附录 D(规范性附录)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信息表表D.1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信息表表D.1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信息表(续)附录 E(规范性附录)馆藏纸质文物情况调查表表E.1 馆藏纸质文物基本信息与文物价值表表E.2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历史资料调查情况表表E.3 馆藏纸质文物病害状况调查表表E.3 馆藏纸质文物病害状况调查表(续)表E.4 馆藏纸质文物分析检测情况表注:分析检测项目超过五项时,表格可向下顺延。
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馆藏纸质文物及病害的基本术语、病害分类与图示。
本标准适用于纸质文物病害调查、病害评估、保护修复方案编写、保护修复工作记录制作以及纸质文物保护工作中涉及纸质文物病害的分类及表述工作。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馆藏纸质文物paper collection由收藏机构所收藏的,由纸及写印色料所构成的文物,包括书籍、报刊、档案、图纸、地图、拓片、纸币、文书、邮票等。
2.2写印色料writing materials在纸张上书写、印刷、绘画以及染纸、涂改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颜料、染料、胶料等。
2.3纸质文物病害diseases of paper collection因物理、化学、生物及人为等因素对纸质文物造成的损害。
3 病害分类3.1 纸张病害纸张病害种类有:水渍、污渍、皱褶、折痕、变形、断裂、残缺、烟熏、炭化、变色、粘连、微生物损害、动物损害、糟朽、絮化、锈蚀、断线、书脊开裂。
a)水渍纸张受水浸润而留下的痕迹。
b)污渍纸张受污染而形成的斑迹。
c)皱褶纸张受各种因素作用在纸张表面形成的凹凸皱纹。
d)折痕纸张由于折叠或挤压而产生的痕迹。
e)变形纸张因水浸或保存不当导致的整体形状的改变。
f)断裂纸张从一个整体断为两个甚至多个部分。
g)残缺由于使用或保管不当等原因,导致纸张出现缺失,无法保持其完整。
h)烟熏纸张受烟雾熏染产生的痕迹。
i)炭化因火烧等原因导致的纤维素完全降解。
j)变色因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原因导致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纸张颜色发生改变。
K)粘连因受潮、霉蚀、虫蛀等原因造成的纸张之间的粘结。
l)微生物损害微生物的滋生对纸张造成的损害。
m) 动物损害昆虫、鼠类等动物活动对纸张造成的污染或损害。
n) 糟朽因化学结构发生严重降解,导致纸张结构疏松,力学强度大幅降低。
o) 絮化因物理、化学或生物原因造成纸张呈棉絮状。
p) 锈蚀铁钉等对纸张造成的腐蚀。
q)断线线装书的装订线、纸捻损坏。
r) 书脊开裂书脊由于脱胶、线断等原因而导致的开裂。
3.2 写印色料病害写印色料病害种类有:脱落、晕色、褪色、字迹扩散、字迹模糊、字迹残缺。
a)脱落写印色料与纸张载体发生脱离的现象。
b)晕色颜色较深部位的呈色物质向浅色部位扩散或沾染的现象。
c)褪色因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因素的作用,导致字迹或颜料色度降低或改变。
d)字迹扩散字迹边缘呈羽状晕开。
e)字迹模糊肉眼观察到的字迹不清晰。
f)字迹残缺字迹出现缺失,无法保持其完整。
4 病害图示4.1 病害图示的尺寸和颜色导致字迹或颜料色度降低或改变。
4.1.1 图示的尺寸图示的尺寸使用时可按比例适当扩大或缩小,符号或线条之间的距离间隔应适度,符号的疏密度可以反映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存在的状况。
4.1 2 图示的顿色图示的颜色为黑色和白色。
4.1.3 图示的线条宽度图示的线条宽度以0.3mm为宜。
4.2 病害图示的名称和符号病害图示的名称和符号及其使用说明见表1,病害分类表参见附录A,其图示的使用示例见附录B.表1 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图示符号编号名称图示符号说明1 水渍闭合曲线,勾出水渍部位,线段长2mm、平行线间隔以3mm~5mm为宜2 污渍闭合曲线,勾出污渍部位,平行线间隔以3mm~5mm为宜3 皱褶线段长5mm,黑点直径与线段宽度一致4 折痕线段以2mm长为宜,随折痕走向勾出折痕痕迹5 变形线段长以5mm,曲线以5mm~10mm 为宜6 断裂两端线段长以5mm为宜,两线段见连线随断口形状勾出断裂的痕迹7 残缺闭合曲线,勾出残缺部位,平行线间隔以3mm~5mm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