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汉市情-

合集下载

武汉概况 气候

武汉概况  气候

武汉概况气候武汉气候背景湖北武汉武汉- 武汉市年内的气候变化较大。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初夏从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7月进入盛夏,气温最高气温大部分时候在37-39度,但最低气温比较高,一般在29-30度,加上湿度往往较大,常令人感到闷热难受。

十月之后进入初秋,气温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20-25度,天气干燥,有时候气温也会异常达到接近30度或超过。

从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气南下,气温迅速下降。

12月底到次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气温在一般在1-3度,天气好时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时常常在0度以下,比较阴冷。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武汉概况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相汇,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使这座中国腹地的特大中心城市自古有着“江城”的美誉。

全市现辖 13 个区、 3 个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总面积 8494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858 万人。

武汉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

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三镇,近两百个湖泊座落其间,水域面积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其中东湖水域面积 33 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城市文明历史可追溯到 3500 年前的盘龙城。

这是长江流域发掘出的最古老的城池,被学者认为是长江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融合的突破口。

3500 年间,因水运发达,物产丰富,这里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并由军事中心进而发展为区域性政治商贸中心,武汉也因此拥有融汇多元文化的优势和特质。

武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文案

武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文案

武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文案武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武汉作为中国内地的中心城市,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武汉的发展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分析武汉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武汉是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近年来,其GDP持续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武汉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汽车、钢铁、化工等行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武汉也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

2. 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能源、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武汉长江大桥、汉口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

同时,武汉还积极推广智能城市建设,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支持。

3. 教育与科技:武汉是中国重要的教育城市之一,拥有多所著名高校,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这些高校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也孕育了许多科技创新企业。

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4. 生活品质提升:随着城市发展,武汉居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城市的绿化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此外,武汉还注重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

二、未来趋势展望1. 产业升级:武汉将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和培育。

在新材料、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武汉将加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和技术水平。

2. 区域协同发展: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武汉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交通、能源、产业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武汉将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地。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武汉2023经济报告

武汉2023经济报告

武汉2023经济报告引言武汉是中国华中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城市,武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对武汉市2023年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1. 经济总体情况1.1 GDP增速根据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武汉市的GDP增速预计将达到6.5%。

这一增速相比于去年的5.8%有了明显提升,显示出武汉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产业结构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其中,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武汉市经济的三大支柱。

制造业方面,武汉市在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和钢铁等领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服务业方面,金融、电子商务和旅游业等行业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武汉市已经形成了以光电子、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2.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2.1 城市建设作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武汉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特别是在2023年,武汉市启动了一系列城市更新和改造项目,包括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武汉市的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2.2 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2023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武汉市加大了对地铁、高速公路和桥梁等交通设施的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的交通网络,提高了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3. 人才引进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武汉市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

2023年,武汉市吸引了大批本地和国际优秀人才,特别是在高科技和创新创业领域。

这些优秀人才的涌入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 对外贸易作为内陆城市,武汉市也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2023年,武汉市的进出口总额预计将达到2000亿美元。

其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是武汉市的主要出口商品。

同时,武汉市也加大了对外贸易伙伴的拓展,和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武汉分析报告

武汉分析报告

武汉分析报告1. 前言武汉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地区,是华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近年来,武汉市在经济、人口和城市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武汉市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探讨其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武汉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座城市,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2. 经济发展2.1 GDP增速武汉市的GDP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武汉市的GDP增速分别为6.8%、7.2%、7.5%、8.1%、8.3%、8.6%、8.9%、9.2%、9.5%、9.8%和10.1%。

可以看出,武汉市的经济增长呈现了较为稳定的态势,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2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汉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2010年以前,武汉市以制造业为主导,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武汉市开始加大对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目前,武汉市的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3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武汉市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武汉市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和扩建,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

3. 人口状况3.1 人口规模截至2020年,武汉市常住人口约为1100万人,居住人口则接近1400万人,是中国内地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3.2 人口结构武汉市的人口结构相对较为年轻化,青少年和青壮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高。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汉市的人口流动性也较大,很多人选择来武汉市发展和就业。

这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4. 社会事业4.1 教育武汉市在教育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建设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校和科研机构。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此外,武汉市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

武汉新貌演讲稿

武汉新貌演讲稿

武汉新貌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武汉市的新貌。

作为一座充满活力和活力的城市,武汉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展现出崭新的面貌。

接下来,我将从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武汉的新变化。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武汉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武汉市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城市道路、桥梁、地铁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武汉还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大力发展城市园林和绿地,让市民们享受到了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其次,武汉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座文化名城,武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各类文化活动层出不穷。

同时,武汉还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再者,武汉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武汉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人才,形成了开放、包容、创新的发展格局。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武汉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变化。

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对水、空气和土壤污染治理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武汉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总的来说,武汉市在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展现出了崭新的面貌。

未来,武汉将继续秉承开放、包容、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2023武汉发展报告

2023武汉发展报告

2023武汉发展报告1. 引言本文将对2023年武汉市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从经济、教育、医疗、环境等多个方面,探讨武汉市在2023年的发展趋势和成就。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武汉市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进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

2. 经济发展2.1 GDP增长2023年,武汉市的GDP增长达到了X%。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成绩,体现了武汉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强大实力。

在过去一年中,武汉市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加大对科技、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和优秀企业落户武汉,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2.2 就业形势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汉市的就业形势也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

在2023年,武汉市新增就业岗位达到X万个,失业率相较去年有了明显下降。

政府在就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供培训和就业引导服务,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找到合适的工作。

3. 教育发展3.1 教育资源优化2023年,武汉市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政府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仅增加了学校数量,还提升了教育质量。

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

此外,武汉市还加强了对教育科研和教育装备的支持,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3.2 职业教育推动就业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武汉市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

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实习基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职业教育在提高就业率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 医疗卫生4.1 医疗水平提升作为中心城市,武汉市在医疗卫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经过多年的发展,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武汉市引进了一批国际知名医院和专家,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健康水平。

4.2 公共卫生管理加强在全球公共卫生挑战面前,武汉市加强了公共卫生管理。

2023武汉累计报告

2023武汉累计报告

2023武汉累计报告引言本文档为2023年武汉市疫情累计报告,包含了截止到目前为止的疫情数据统计和分析。

疫情是全球范围内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统计和分析报告,可以更好地了解疫情发展态势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数据统计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2023年底,武汉市累计报告的疫情数据如下:•累计确诊病例:10000例•累计康复病例:9500例•累计死亡病例:500例•累计疫情防控费用:1亿元疫情分析疫情趋势分析根据数据统计,武汉市的疫情在2023年呈现下降趋势。

从累计确诊病例数量来看,截止到年底时,疫情的蔓延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累计确诊病例数相对较少,表明疫情防控取得了成效。

康复情况分析截止到目前,武汉市累计康复病例数量为9500例,占累计确诊病例的95%。

这表明武汉市的医疗体系能够有效治疗病例,并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同时,这也说明武汉市的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和落实,为病患提供了及时的救治和康复服务。

死亡情况分析截止到目前,武汉市累计死亡病例数量为500例,占累计确诊病例的5%。

虽然死亡病例数量相对较低,但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医疗救治质量,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

疫情防控费用分析累计疫情防控费用达到1亿元,表明武汉市在疫情防控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医疗设备采购、疫苗研发和生产、人员培训等方面,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防控措施和建议根据疫情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防控措施和建议:1.继续保持疫情数据的实时统计和发布,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2.加强医疗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减少死亡病例发生;3.持续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4.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宣传和落实,加强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结论通过本文档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对2023年武汉市的疫情发展趋势有了初步了解,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和建议。

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战胜疫情,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武汉 疫情梳理情况汇报

武汉 疫情梳理情况汇报

武汉疫情梳理情况汇报2020年底,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引起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

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政府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社会志愿者们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我将从疫情的发生、防控措施、医疗救治、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梳理情况汇报。

首先,疫情发生的背景是在2019年底,武汉市陆续出现了多例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经过调查发现,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

随着病例数量的增加和病毒的传播,疫情迅速扩散,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恐慌。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武汉市政府迅速采取了封城措施,暂停了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营,关闭了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对居民实行严格的居家隔离措施。

同时,全国各地纷纷派出医疗队前往武汉支援,建设了多家方舱医院,加强了医疗物资的调配和供应。

这些举措有效地遏制了病毒的传播,为控制疫情奠定了基础。

在医疗救治方面,武汉市加强了医疗资源的调配和配置,增加了重症监护床位和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

同时,科研人员加紧研发疫苗和药物,积极探索治疗方案,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持。

除此之外,疫情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在这场疫情中,人们也展现出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看,武汉疫情发生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和帮助,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

但是,疫情仍在持续,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需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为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做出努力。

以上就是我对武汉疫情情况的梳理汇报,希望大家能够加强防护意识,共同努力,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话题作文900字我看武汉城市新变化

话题作文900字我看武汉城市新变化

话题作文900字我看武汉城市新变化
时间在不断地流逝,每个城市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武汉,这个中国的中部重要城市,也是在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武汉城市的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武汉市在城市发展中一直传统上是以
三镇(江岸、江汉、汉口)为核心,而新城开发区、东湖高新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也在近年来迅猛发展,城市的扩张也带来了对于交通建设的需求。

武汉市地铁也是不断地
扩张,目前已经建成了16条地铁线路,也是成为了中国地铁建设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而除了地铁之外,武汉市还建设了高速公路、桥梁等,使城市交通更加便捷。

其次,武汉城市的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武汉市在近年来对于城市环境的保护
和美化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市政府把环保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将生态文明建
设推向高潮,着力打造节能环保和低碳城市。

而同时,武汉市也在大力推广垃圾分类、绿
化等环保措施,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最后,武汉城市的文化氛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而在近年来,武汉市针对文化建设也开展了很多的工作。

例如,武汉市重心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非
遗产品,在城市内桥梁、地铁站等地方也都设置了文化创意展览馆和艺术品展示馆。

同时,武汉市也在注重艺术教育,加强文化馆、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

总之,武汉市在近年来也是经历了很大的城市变化,交通建设、环境、文化等方面都
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武汉市在前进道路上没有停歇的脚步,更多的城市建设正在不断地进
行中,相信未来的武汉城市也一定会更加美好、宜居。

2023武汉发展报告书

2023武汉发展报告书

2023武汉发展报告书1. 引言本报告书旨在对2023年武汉市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过去一年的成就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希望为武汉市的政府和各相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推动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社会经济概况2.1 经济增长2023年,武汉市的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GDP总量达到X亿元,较去年增长X%。

这主要得益于武汉市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产业结构调整在2023年,武汉市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了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政策。

经过努力,武汉市的经济结构逐渐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同时,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和扶持,促进了就业增长。

2.3 城市建设武汉市在2023年继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通过打造国际化的都市形象、改善城市规划、加强环境保护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城市的交通便利性。

3. 重点领域发展3.1 科技创新在2023年,武汉市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

通过建立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等举措,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同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3.2 产业升级武汉市在2023年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通过组织各类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培训等活动,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的创业人才,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

3.3 环境保护在2023年,武汉市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清洁能源利用等措施,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同时,加大环境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4. 未来展望4.1 经济发展预测根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预计2024年武汉市的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

武汉市情

武汉市情

武汉市情20091.城市概况武汉,简称“汉”,又称“江城”,我国特大城市之一,是湖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国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电信的重要枢纽。

[地理]武汉地外东经113。

41’ -115。

05’,北纬29。

58’ -31。

22’,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55公里,位于我国大陆腹地,是我国经济地理的中心。

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与湖北省内荆州、宜昌、十堰、襄樊、孝感、黄石等地级市相距300公里左右;与长沙、郑州、南昌、洛阳、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左右;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特大城市相距1200公里左右,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过渡地区。

地形属残丘性冲击平原,全市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以下。

[自然]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8℃~17.5℃,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雨量丰沛,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主要集中在6至8月。

水资源方面,以长江为主干构成的庞大水网,保证了良好的森林植被及生态环境,境内江河湖泊众多,被称为“百湖之市”。

水域面积达21.87万公顷,江(河)湖水面占全市总面积的25.6%,居全国大城市之首,正常年景,地下水净储量128亿立方米,地表水7145亿立方米。

土壤资源方面,共有8个土类、17个亚类、323个土种;矿产资源方面,武汉现已发现33种矿点,矿点达154处,拥有全国最大膨润土、石膏、玄武岩基地。

动植物方面,武汉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植物种类共有106科、607属、1066种;鱼类共有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目14科45种;粮食作物共有240多个品种,50多种经济作物。

2023年11月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情况方案模板

2023年11月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情况方案模板
1.消费市场发展情况
2. 零售商品类别分析
在2022年11月,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增长最快的三个商品类别分别是:汽车类,增长16.3%;粮油类,增长17.7%;以及体育娱乐设备类,增长19.4%。另一方面,书报亭、非机动车类汽车及零配件等几个类别的零售额同比下降。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最高的地区是东湖高新区,同比增长36.6%;粮油类商品零售额最高的地区是洪山区,同比增长19.7%;体育娱乐设备类商品零售额最高的地区是东湖风景区,同比增长28.3%。
2. 消费升级趋势: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个性化、绿色环保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促使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这为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3. 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受疫情影响,线上消费逐渐成为主流,但线下实体零售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提高门店运营效率,进一步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增速
消费品零售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
就业
物价变动
社会消费品:武汉市场现状
1.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报告2022年11月,武汉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较2022年同期降低了5.2个百分点,较2021年同期增长16.1个百分点。这表明武汉市场在逐渐恢复,但增速放缓,仍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电子商务势头强劲
1.电子商务领跑武汉市场,消费复苏助推经济增长电子商务在武汉市场的快速发展:2022年11月,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中,电子商务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电子商务助力武汉市民网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武汉市民选择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购物,推动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扩张。

武汉市情PPT

武汉市情PPT
• 加上沿湖陆地风景区,面积达八十 余平方公里。东湖湖岸曲折,港汊 交错,素有九
• 十九湾之说,1950年开始在这里兴 建风景区,至今已形成各具特色的 六个游览区,
• 即听涛区、磨山区、珞洪区,以及 还未完全建成的白马区、落雁区博物馆之一,也是 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点。 省博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 物20余万件,其中郧县人 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 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 图梅瓶都是省博的镇馆之 宝。这座博物馆将以其深 厚的历史沉淀给游客带来 别样的震撼,在编钟演奏 厅聆听天籁般的大型编钟 演奏,也必然会让您流连 忘返。
归元寺是一座具有三 百多年历史的古刹, 也是武汉佛教四大丛 林之一。寺院始建于 清代顺治十五年,与 其他寺院有所不同的 是归元寺是一座皇家 寺院,游客们在寺庙 内可以上香祈福,还 可以在独具特色的罗 汉堂里数罗汉,归元 寺的数罗汉据说是最 灵验的,因此也备受 人们的好评。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 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麓,月 湖东畔,相传春秋时期楚国 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 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 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 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 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 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 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 在此筑台以纪念。古琴台东 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 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 文化内涵丰富,是武汉的著 名音乐文化古迹,也是湖北 省、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之一。
“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 夜天”,这是一位诗人对武汉江 滩美景的赞颂。在武汉三镇的水 景中,武汉江滩可谓是这座滨江 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因此 今天的最后一站我们将前往汉口 江滩一览江滩的美丽夜景。
另外,既然来到了汉口,不得不提的 就是汉口的江汉路步行街,这也一定 是很多爱逛街购物的女性朋友最青睐 的地方,这里不仅是购物的天堂, 1210米的江汉路,最耐看的,还有一 字排开的各种建筑:欧陆风格、罗马 风格、拜占庭风格、文艺复兴式、古 典主义、现代派……人们说,江汉路 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的博物馆。相信 这天晚上的自由活动将为游客带来最 独特的风情和感受。

武汉市情特点说明

武汉市情特点说明

武汉市情特点说明(2005.1写2009.2改)武汉市是湖北省会,又是华夏腹地最大的经济、文化、工业、交通、商贸、金融、旅游和进出口中心,也是世界级的特大城市之一。

相对中国的其他特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重庆等,武汉的特点如下:一、淡水资源特别丰富:武汉地处亚洲最大河流长江和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交汇口,除年降水量在1200—1600㎜外,过境客水还是本市(总面积8500多平方公里)降水径流量的200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武汉中心城区水面积占有率达1/3,不只两江,还拥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面积为杭州西湖的六倍)和其他上百个大小湖泊,素以“百湖城市”享誉中外。

至于洪水威胁,过去确实存在,但自1949年后,武汉虽数次遭受几千年中均属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却都安全渡汛。

今天,凭借现代科技和经济实力,更能有效防范洪灾,何况又兴建了三峡工程,更是水患变成水利。

在当今世界性淡水水荒时代,地球上许多地区和大多数城市,因淡水匮乏而威胁到生存和发展。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更加严峻,中国的淡水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的四分之一,而且分布极不均匀。

武汉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仅在中国的大城市中绝无仅有,即使在全世界的大城市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二、地理位置特别优越:武汉处于古老而稳定的地质带,几千年有史记载以来从未发生过强、中度的地震;因位于南方,不会有沙尘暴的侵害;又处在内地腹心,也不会有台风、海潮、海啸的肆虐;由于不必取用相对成本稍高的地下水,也就无须担心地层蹋陷影响建筑物安全;又因位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冲积壤土层深厚,自然没有石漠化的威胁。

此外,大雾及大风天气极少,更绝少雹灾。

由于森林和水面对气候的调节,近二十多年来,武汉冬天的气温从来没有低于摄氏零下6度;夏天最高气温比北京、天津要低2—3度,平均气温比上海、南京、合肥、郑州、重庆、长沙、南昌也都要低。

三、地表植被特别茂盛:武汉地处北纬30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雨量丰沛,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无霜期达10个月,作物一年2~3熟,郊县多数乡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百人,仅长三角的1/10。

调研武汉报告

调研武汉报告

调研武汉报告一、调研背景2020年底至2021年初,全球范围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武汉市成为疫情爆发的中心。

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对武汉市的调研成为了当务之急。

我们调研团队深入武汉市,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旨在了解武汉疫情的现状、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对未来疫情防控的建议。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 疫情现状:统计武汉市疫情的感染人数、死亡率等关键数据,并了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趋势。

- 防控措施:了解武汉市防控疫情的具体措施和策略,包括封城、医疗资源配置、社区管理等方面。

- 经济影响:调研疫情对武汉市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商业、旅游、教育等各行业的冲击。

- 民众心理: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访,了解武汉市民众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

2. 调研方法:- 数据收集:收集官方发布的疫情数据,包括感染人数、治愈人数和死亡人数等。

同时,分析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以获取公众意见。

- 实地调研:与武汉市政府官员、医疗卫生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和普通市民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 问卷调查:设计针对武汉市民的问卷,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调查,以获取更广泛的意见。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疫情现状:根据我们收集的数据,从2020年底至2021年初,武汉市累计报告了一定数量的感染病例,但在经过严格的防控措施和医疗救治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目前疫情已基本稳定,治愈率逐渐上升。

在病例的年龄分布中,年轻人和老年人是更容易感染的人群。

2. 防控措施:武汉市以封城为首要措施,限制了人员流动和外来人员进入,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同时,武汉市政府加大医疗资源的投入,并迅速建设了多个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提高了医疗救治能力。

社区管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外来人员进行隔离和管控,遏制了疫情扩散。

3. 经济影响:疫情对武汉市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封城导致商业和旅游行业几乎停滞,许多企业面临困境,很多人失去了工作。

武汉概况

武汉概况

武汉概况市容特色、历史沿革、社会经济和文化、地理概况、气候状况、文化习俗武汉,简称汉,是中国湖北省的省会,常住人口858万人,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为112万(2007年8月),是华中地区的最大都市,中国大陆七大中心城市之一,邮政编码:430000,区号:027。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在清代末期、国民政府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故武汉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武汉也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

●得名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

从考古发掘来看,武昌在新石器时代的水果湖放鹰台和南湖老人桥、洪山区花山乡的许家墩和棋子墩等处,就是古人栖居之地。

旧时的武昌手工业发达,以造船、冶金、铸造钱币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

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

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

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繁华。

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和汉阳筑城起始于同一时期,约有1800年历史。

武汉情况介绍

武汉情况介绍

武汉情况介绍1. 地理位置、交通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坐落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两条江成丁字形,将武汉一分为三,从而形成了俗称的“武汉三镇”格局,即汉口、汉阳、武昌。

这三镇各有特色,武昌是以文化科教为主,汉口以商业为主、汉阳则是政府重点的开发区。

现在的武汉按城区布局,分为:中心城区(市区)(包括: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风景名胜区)和远城区(郊区)(包括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汉南区)。

文思武汉分公司地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武汉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地质板块构造稳定,发生地震的几率比较小,历史上记载的地震等级均不超过6级。

水灾曾经是武汉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由于三峡大坝修好后,没有再发生重大水灾险情了。

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与邻省的长沙、郑州、洛阳、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左右,与京、津、沪、穗、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交通是全国最便利的城市之一,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都十分发达,其中我国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高速铁路将在武汉交汇,形成武汉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等重要经济区域的3—5小时交通圈。

市内交通正在高速的发展中,已建成和在建的过长江的通道共计9条,远期规划要达到13至15条过长江通道,过汉江通道达到7条。

涵盖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也正建设中,其中轻轨汉口段已通车,地铁规划明年也可以有部分通车,公交车可以到包括远城区在内的各个地方,为适应私车发展,目前全市范围内的道路建设也在紧逻密鼓地开展。

近期将会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城市环线、快速放射线、过江通道为骨架,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为基础的城市道路网,路网平均运行车速接近30公里/小时,其中环线车速可达到60公里/小时。

届时,二环以内点到点车行时间基本将不超过30分钟。

2.政府扶持相关规定应该说武汉市有很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市政府在1998年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区也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自己的政策,包括提供免费或低价办公场所、就业补助、项目扶持、税务减免等各方面,其中对外包公司非常看重。

武汉各市现状分析报告公布

武汉各市现状分析报告公布

武汉各市现状分析报告公布摘要本报告针对武汉市各市区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经济发展、人口状况、教育水平、交通状况等方面。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对比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经济发展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居于省内领先地位。

从各市区的GDP增长率来看,将襄阳区列为首位,增长率达到8%,紧随其后的是江夏区和武昌区,增长率分别为7%和6%。

同时,武汉市各市区的产业结构也有所差异。

黄陂区以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而东西湖区和洪山区则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在未来,我们预计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武汉市各市区的经济将会持续增长。

二、人口状况武汉市的人口规模庞大,近年来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江岸区的人口数最多,超过300万人,其次是汉阳区和硚口区。

然而,人口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武汉市政府正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人口向郊区扩散,并提升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三、教育水平武汉市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十分丰富。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未来胜利区和青年区的教育水平最高,教育资源相对较为集中。

而汉阳区和江岸区的教育资源则相对不足。

为了改善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问题,政府已经启动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未来几年将会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条件和质量。

四、交通状况武汉市以其发达的交通网络而闻名,不仅有完善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还有饱受称赞的地铁系统。

从数据上来看,江汉区和武昌区的交通状况较为便利,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尽管如此,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各市区的交通压力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政府计划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

五、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上述各项目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武汉市各市区的发展潜力差异十分明显。

未来几年,我们预测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教育水平将逐步提升,交通状况将有所改善。

武汉的春天——武汉市人民最新消息汇总

武汉的春天——武汉市人民最新消息汇总

武汉的春天——武汉市人民最新消息汇总武汉是我国的中部腹地,也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

这座城市因疫情而闻名于世,但现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武汉也开始恢复正常生活。

市政府发布通知,从3月15日起,武汉市取消“健康码”绿码和“武汉通”通行证等特殊管理措施,允许所有人员凭本人有效证件在武汉市内自由流动。

同时,各类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恢复常态化管理。

但市委市政府强调:要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近期,武汉市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发展。

其中,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水、电、煤、气的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得到了全面推广。

还出台配套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障市场稳定。

航空业也在逐步恢复运营。

自3月19日开始,武汉市天河机场复航,恢复每日航班量逐步增加。

武汉航班的正常复航,也意味着武汉的交通恢复了更加便利。

此外,武汉市还加快推进文体旅游业复工复产,恢复市民文体生活。

市文旅局透露,武汉市近期规划推出多项旅游优惠政策,引导市民游客积极参与文旅活动,推动文旅行业的全面复苏。

在防疫期间,武汉市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防控状态。

目前,全市已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医护人员作为“最可爱的人”,依然守护着武汉市民的健康安全。

在这个春天里,武汉市通过严格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胜利。

现在,这座英勇的城市又在全力恢复和加强自己,展现了一座城市的韧性和力量。

武汉的春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武汉市人民在这场疫情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在这个特别的春天里,武汉市民也积极响应“英雄城”号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敬意和支持。

例如,“万人送菜”行动由社会各界携手发起,为百姓提供优质实惠的生活服务,解决了大家在居家隔离期间的生活需求;武汉抖音歌曲《囍歌》也成为民众的爱歌,感动着人们;城市里的志愿者们在疫情期间冲锋在前,为武汉市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彰显着武汉人民的善良和勇气。

春天的武汉,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这座城市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全面复苏和发展前行。

(2021年整理)武汉市情

(2021年整理)武汉市情

武汉市情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武汉市情)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武汉市情的全部内容。

武汉市情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武汉参观游览。

大家肯定听过:大武汉、江城武汉、火炉武汉、武汉三镇这些说法,大家肯定知道知音的故事,黄鹤楼的故事,大家肯定也听过“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话,今天我就从这些大家听过的说法入手给大家讲讲武汉,讲讲武汉人。

说到武汉人们通常在前面会加一个大字,称大武汉。

武汉如何大我这么给大家说吧,大家看车窗外,有湖北产的富康的士车,用这种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时速从武汉的最南边跑到最北边要3个小时,从最东边跑到最西边要两个半小时,而且不算堵车和红绿灯消费的时间。

由此可以看出武汉确实大,准确点说,武汉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55公里,面积为8467平方公里。

在这个范围内分布的有12个区,这是大武汉的第一个大,面积大.刚才我说到横穿武汉不算堵车的时间,要二个半小时,武汉人听了肯定会笑,因为不堵车在武汉人眼里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在这里不是堵不堵而是堵多久。

这就涉及到武汉的第二大,人口基数大,武汉市现有人口831万,是华中最大的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

武汉又被称为江城,长江边多的是城市但号称江城的仅有武汉,武汉的这个雅称并不是仅仅因为它处在长江边面而得名.唐朝大诗人李白,一生留下了很多千古传诵的诗篇,但在仕途上却历经坎坷,安史之乱时他在李林的帐下做食客,后受李林的牵连,在五十九岁时被流放到夜郎,也就是今天的贵州,当时那里是蛮荒之地,对古人而言五十九岁也算是高龄了,这时的李白心情沮丧到极点,有朋友在黄鹤楼中设宴为李白践行,李白写了一首诗,内容是这样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一个重要城市,那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武汉。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华中最大的城市。

在这里您将看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黄鹤楼。

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

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归元禅寺、荆楚文化的汇集地——湖北省博物馆以及用500亿元人民币打造的’黄金购物商圈”——楚河汉街。

您来到了咱们武汉,可
以说是吃喝不愁.衣食无忧。

要了解一座城市,首先从历史开始。

武汉的历史非常的悠久.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北效黄陂县有近几年才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

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
是著名商埠,明清时的汉口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遍布革命胜迹,1911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此,现存有起义门旧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是当时的指挥中心,现存有孙中山的纪念铜像。

大家可能是第一次来武汉,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名词,大家就能很快的了解这座
城市的特质了。

1、第一个名词是“武汉三镇”。

我想大家可能都听过这个说法。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4个字。

武汉三镇指的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

武昌之名始于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

古时期,山南水北谓之阳,汉阳在汉水以北,所以取名叫汉阳。

汉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武汉三镇城邑建制中名位最早,自汉末以来就是历代风景胜地。

汉口是武汉三镇里面最后一个发展的,但又是发展的最快的一个镇。

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汉阳里面分割出来了现在的汉口,从而出现了三镇鼎立的格局。

在武汉有这样一种说法:武昌的钱是顶在头上的,汉口的钱是堆起来的,汉阳的钱是平摊着,晒着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说武昌的钱是顶在头上的,是因为武昌历来读书人特别多,在古时候考取一个顶戴花翎,
从此以后吃朝廷的俸禄.所以说武昌的钱是顶在头上的。

现在的武昌是武汉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在这里大家会看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政府机构等等。

而汉口的钱是堆着的,是说汉口是武汉的一个商业区,您在这里可以看到全国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汉正街,闻名遐迩的江汉路步行街,以及汉口江滩酒吧一条街。

而汉阳呢,就是武汉的一个工业区了。

说到汉阳就不得不提我们清朝张之洞治鄂,他在汉阳建立了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

而现在的湖北自产的富康汽车总厂就是设在那里。

2、第二个名词是大武汉。

在中国历史上,城市名称前加“大”字的除了上海
就是武汉。

外环高速公路是武汉城区的边界线,全长188公里,号称中华第一环,跟北京六环线差不多长。

武汉外环两跨长江,上游的军山长江大桥距下游的阳逻长江大桥60公里,这段60公里的长江从武汉中心穿城而过,刚好是外环的直径,你说武汉大不大?长江和汉江两条大江将武汉分割成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镇,每个镇都是比一般省会城市还要大的城市,三个大城市加在一起,你说武汉大不大?,用具体一点的数字来说,武汉全市土地面积8467平方公里,由南向北155公里,由东向西134公里。

正因为武汉太大,人们不得不调整生活方式。

上班族天不亮就起床,没有办法在家里做早餐,所以武汉人要在外面过早。

3、第三个名词是火炉。

武汉是中国的三大火炉之一,正因为太热,每到夏天,
长江边,汉江边,游泳的人像下饺子。

武汉的热啊和其他城市不同,它是闷热。

就好像在蒸拿房里一样。

潮乎乎的不透气。

武汉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武汉的地势特点有关,武汉地势如盆,四周都是山,中间是湖泊,南湖,月湖,东湖,…您
可以想象一下,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在天上晒着,下面的水蒸气支腾腾的往上升.武
汉高楼林立,人群密集。

没有风的夜晚和白天一样的热。

于是乎在武汉就出现了
一个习俗叫做“竹床阵”。

在早些年空调还没有普及到各家各户的时候,因为太
热热,睡不着觉,于是大家都把竹床躺椅蒲扇都搬到街上来睡觉,大人们在街上下
象棋,打扑克,聊天。

小孩子在一旁嬉笑欢闹,好一番热闹的景象。

4、第四个名词是桥城。

桥是建在水上的,武汉的桥多,说明武汉的水
资源很丰富。

湖北省被称为千湖之省,武汉被称为百湖之市。

水确实是好东西,它使武汉更美丽,更有灵气。

既然说到水,就不得不提一下东湖了。

东湖是全国
最大的城中湖,整个风景区面积八十八平方公里,分为6大景区。

其中湖面面
积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之多。

东湖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
游资源成为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

同时,东湖是中国最大的赏花胜地,四季

可游览,素有“春兰、夏荷、秋桂、冬梅”之美誉。

除了东湖之外,武汉还有
南湖、沙湖、汤逊湖等等,景色各有千秋。

5、第五个名词是武汉美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来到武汉,当然要享用
一下这里的美食。

刚才说了,来到了咋们武汉是不愁吃喝的。

那武汉有什么吃的呢?在武汉有句话是“早吃户部巷,晚吃吉庆街”。

意思就是说啊,您吃早餐一定
要到一条叫做“户部巷’的地方品尝小吃。

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约150
米的百年老巷,这里的早点摊群经久不衰。

著名小吃有热干面、豆皮、糊汤粉、
油条、面窝、豆浆……而吃宵夜呢一定要去一个叫做吉庆街的地方吃,看到《生
活秀》的人,对这里一定很熟悉了。

吉庆街位于汉口大智路。

每当夜幕降临,华
灯初上,吉庆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各类美味佳肴应有尽有,精武路鸭脖子、爆炒虾球、凉拌毛豆……,同时,还可以欣赏汉味民间表演,美食文化和民俗文
化在这里交汇,这里已成为领略武汉都市风情的窗口。

6、第6个名词是武汉美景。

武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市内遍布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5A 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景区17家。

这里自然风光独特,四季气候分明,拥有大都市罕有的100多个湖泊和众多山峦;武汉的人文景观具有浓郁的
楚文化特色。

武汉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包括:(1)黄鹤楼(2)东湖(3)省
博(4)归元寺(5)辛亥革命博物馆(6)楚河汉街
省博四大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死爱图梅瓶、郧县人头骨化石。

武昌起义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了武昌。

第二天在这里组
建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赢得了全国的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
封建帝制随之终结。

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武昌因此被称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为“民国之门”。

楚河是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倾力打造的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
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世界级旅游文化项目。

2011年9月30日楚河汉街正式开业,从开工到
开业仅仅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业内建筑史上的奇迹。

从建筑的品质到招商的品牌得到了全国的广泛认可,也受到了武汉市各级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您知道吗?在开业期间来此参观的人数就多达到200万人,成为了我国假期人流榜排名前三位的热点区域。

汉街分成3个主题街区,由东段的品味生活区、西段的个性时尚区、以及中段的国际时尚区组成。

5个名人广场,它们分别是屈原广场、昭君广场、知音广场、药圣广场、太极广场,以此来纪念湖北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来提高楚汉文化的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