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排水现状

城镇排水现状
城镇排水现状

城市供排水行业现状与发展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刘志琪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种有限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供排水包括污水处理等,是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同时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化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包括城市供排水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的城市供排水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供水水平和污水处理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和增长。

一、城市供水排水现状

1、城市供水--到2002年底

全国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2.35亿立方米/日,比2001年增长了2.74%,1996年至2002年平均每年增加589.8万立方米,平均年增长率2.75%。

供水管道总长度:31.26万公里

城市年供水总量:466.46亿立方米

其中生产用水:208.56亿立方米

生活用水:257.90以立方米

年售水总量:320.39亿立方米

城市用水普及率:77.85%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213升/人·日

2、城市排水--到2002年底

全国城市污水年排放量:337.59亿立方米/年

排水管道总长度:17.30万公里

污水处理率:39.97%

其中污水集中处理率:24.28%

污水再生利用总量:21.22亿立方米

全国有城市污水处理厂:537座

处理能力:3578.46万立方米/日

其中二、三级处理厂:399座

处理能力:2384.11万立方米/日

污水处理能力比2001年增加了472万立方米/日;1996年至2002年污水处理能力平均每年增加404万立方米/日,平均年增长率位20.77%。

3、城市供排水投资情况

--城市供水

1998年至2002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0.5亿,相应增加日供水能力2654万立方米/日;增加供水管道8.72万公里。

--城市排水

"九五"期间,是城市排水投资和设施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排水包括污水处理累计投资达602.7亿元,新增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286座,污水处理能力近2000万立方米/日;处理率增长了14.6%;新增排水管道3.1万公里。2001-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499亿元,与2000年相比,污水处理率提高5.72%。

在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设施水平和能力的同时,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城市供排水行业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推进技术进步,实行改革,扩大开放和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

地促进了城市供排水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国家修订颁布了《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制定颁布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城市供水条例》等行政法规,建设部还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国家和国家各有关部门还陆续制定颁发了与城市水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技术经济政策、价格政策及供水、污水处理及污水再生利用、节约用水方面的标准。各地方也制定颁发了一些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使我国在城市水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加大了依法管水的力度。

2000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全国性会议解决城市水问题,充分体现了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城市水问题的高度重视。会后,国务院颁发了〔2000〕36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对解决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水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目标,这也是今后中国城市供排水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性文件。近两年,根据36号文件的精神,国务院各部门又陆续制定颁发了几个政策性文件。一个是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环保总局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对如何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推进水价改革,完善配套措施,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的征收及企业改革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个是国家计委、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对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及如何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作出了一系列规定;第三个是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开放市政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和作业市场,实行特许经营制度。最近,建设部又颁发了第126号部长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对特许经营的范围、原则、程序、参与经营者的条件、经营期限及政府主管部门和经营者的责任等,均做了规定。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城市水行业与我们的过去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仍然面临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

--城市供水问题

1、水资源短缺和水源污染。二十年多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单一水源,城市供水保障率低,北方地区更为突出,全国城市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

2、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统计数据上看,目前全国城市供水总体上能力超前,供需比约在1.3以上,但供水普及率按城市总人口统计只有77.8%,有些城市现有的供水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县镇的供水设施能力不足,供水水质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

3、供水行业的管理体制和企业的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所有权与经营权混淆,以政代企,管理僵化,企业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还比较普遍。

4、改革相对滞后,整体思路和目标不够明确。各地在改革方面短期行为还比较严重,决策的民主程度及透明度不高,运作也不够科学规范,使得前几年个别城市供水企业的改制出现了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给国家和企业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城市排水问题

1、立法工作严重滞后,法制不够健全。目前城市排水方面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法规,地方法规也不多,使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的管理和改革难以依法进行。

2、与供水一样,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产权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顺等问题还比较普遍。

3、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污水处理能力不高,处理率低,个别地方厂网建设不配套,特别是一些重点流域地区和近几年建设的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使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营和充分发挥效益。

4、污水收费制度和投资偿还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目前全国还有一半左右的城市没有开征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的企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不利于吸引社会资本和推进产业化的发展。

三、关于改革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水行业的改革发展,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1、应进一步加强立法和有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依法推进行业改革和加强市场监管。要制定相关法规,明确社会资本包括国外资本准入的条件和实施程序,依法确立特许经营制度,并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市场和市场监管行为。要研究新形势下的城市水管理法规体系,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城市供水方面的法规,加快城市排水包括污水处理方面的立法步伐,以尽快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和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需要,同时要加大各项法规、标准的执行力度,加强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督。

2、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深入推进城市水行业的改革。要从有利于企业和行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着重在政府水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及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上下功夫,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促进全行业科学、健康发展。供水企业改革要以产权制度的改革和产权结构调整为重点,同时把市场机制的建立和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使企业建立起明晰规范的产权关系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使城市供水企业在政府部门依法实施监管的情况下,真正成为自主地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既要使企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要保证其实现政府规定的社会效益目标。城市排水行业在利用社会资本包括国外资本时,要以改革和推进企业化进程及产业化发展为主线,注意引资与行业的总体改革目标和长远利益相结合。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避免决策失误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要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城市水行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在经济比较发达及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在规划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区域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以促进城镇化发展,并充分发挥设施及资源的规模效益。城镇供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注意消除地区差别和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关的政策、资金和技术应当向西部地区倾斜。各地应对城镇污水处理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各项建设,积极推进污水的资源化,特别要重视排水管网的规划和配套建设,保证污水处理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能力的有效发挥。今后,城市在新建供水设施的同时,应当规划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对以前造成的欠账要加紧建设补偿。对缺水地区,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还要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把污水再生利用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4、要以保证城市供水需求为重点,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和调度,改变一些地方单一水源向城市供水的现状。要加强城市水源地建设,加速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要严格限制自备水的开采,并不再批准新建自备水源,对原有的自备水源,要逐步递减其取水量直至完全取消,将城市供水统一纳入公共供水的范畴,使水资源能够统一调度,优化配置,有效利用,保证城市用水需求。沿海地区城市,特别是缺水城市,要积极研究和推广海水及苦咸水的开发利用技术。

5、要进一步推进城市水价改革,全面实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城市供水企业改革和管理上水平及污水处理的企业化和产业化发展。要逐步理顺和改革水价,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改善经营的水价形成机制。要尽快在全国城

市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逐步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以促进污水减量排放和节约用水及加快水污染的治理,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要合理确定水资源费与城市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及再生水价格之间的比价关系,充分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的作用,推动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工作。

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排水系统

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排水系统,是一组距今4000多年前、埋于地下的陶质排水管道。它们出土于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时代城址。在中国古代,夯土城墙的功能之一,就是防洪。值得注意的是,这处中原国家形成期的城址,是同时代的城址中布局最为方正规矩的一座。而此后,(长)方形几乎成为中国历史上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根本思想和原则。它的南北两门大体居中,已颇有中轴线的味道。南门门道两侧还有门卫房。城内的建筑也颇为讲究,规格较高。有学者推测这应是一一处贵族专用的“门禁社区”,因而应属雏形的城市或都邑。城址南门中间的路土下铺设有三组陶排水管,剖面呈倒“品”字形,水管节节相套,两端有高差,便于向城外排水。这应该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有规划的公共排水设施。 可见,在古代中国,排水系统一开始就与社会复杂化、文明的生活方式、城市和国家挂上了钩。已有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城市的主流是“政治性城市”。张光直先生即指出,“中国初期的城市,不是经济起飞的产物,而是政治领域中的工具。”因而,都邑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代表。作为政治性城市的早期都邑,规划性成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排水系统又在其中得到了相当的重视。 河南偃师二里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这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其存在时间约距今3800~3500年。在早期宫殿建筑之间的通道下,发现了长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晚期宫城中大型宫殿建筑的院内,又发现了石板砌成的地下排水沟和陶排水管组成的地下排水设施,二者的铺设都是为了向院外排水。由于这类先进的排水系统仅发现于宫殿区,可知它并未走进大众生活,仍为当时的权力阶层所垄断。 稍晚的河南偃师商城,一般认为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这里发现了规模更大、更为考究的排水设施。这一设施由宫城内的池苑,经东城墙上的一座城门通向城外的城壕。排水暗道铺设于门道路土下,水道宽2米,原水腔高度约1.5~1.8米,系用石板三面围砌,上面横铺粗大木料。两侧壁采用木石混合结构,垒砌的石块间夹木柱以加固。整个排水道全长约800余米,高差明显。在与这一排水道相对的西城门下,又有由西城壕引水入城并通向宫城内池苑的引水渠,组成发达而完备的给排水循环系统。 偃师商城的给排水渠 在商王朝的都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都城陕西丰镐遗址、周原遗址,以及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都城遗址等地,都发现有排水管道、沟渠等排水设施。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分立、兼并战争频繁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社会经济的长足进步,都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对应,夏商西周三代以宫殿区为重、偏于松散的城市居住形态开始瓦解,较严格的民居规划与管理体制开始出现。“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居民区从分散状态逐渐集中于郭城之内,郭城内有更明确的功能分区。与此同时,统一的、惠及全城的给排水系统逐渐形成。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河北易县燕下都、邯郸赵国故城、湖北江陵楚都纪南城等都发现有较完备的排水设施。 史载战国时期“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据推算其人口已超过30万人,

世界主要城市排水系统一览

世界主要城市排水系统一览 一场暴雨,北京成了“东方威尼斯”。网友仿旅游指南打趣道:“新燕京七景:陶然碧波,安华逐浪,白石水帘,莲花洞庭,大看垂钓,二环看海,机场观澜。威尼斯几百年做到的事,武汉几天就做到了;武汉几天做到的事,北京几小时就做到了。” 不仅北京、武汉,5月间,广州也因暴雨出现过严重内涝。北京水务局回应称,城市建设排水系统滞后于城市发展,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题目。现在北京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设施。但是城市管网更新面临诸多题目,老旧管网只能是打补丁,发现一处,补一处。 假如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或城市,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台湾作家龙应台以为,一场大雨足矣。 她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假如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了却不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假如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 有时候,GDP不算数,文明的差距,只差了一条下水道而已。 巴黎下水道:欢迎参观 巴黎的下水道是承载着文化的。《剧院魅影》中相貌丑陋的音乐天才在下水道里吟唱着对克里斯蒂的思慕;《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利用巴黎城下密如蛛网的下水道,避开***的追捕,救出了进步青年马利尤斯。法国文豪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巴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这个处在城市地面以下50米的世界,从1850年开始修建,巴黎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工。 在巴黎大规模建设下水道之前,这座城市大部分的消用度水来自塞纳河,暴露在地面的部分废水未经净化就流回了河中,造成河水污染,空气中恶臭弥漫,终极导致了1832年的一场霍乱爆发。城市规划者痛定思痛,要修建下水道系统。 1851年,工程师欧仁尼·贝尔格兰为巴黎下水道系统的发展、清除和维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他发明了清除下水道垃圾和沉沙的机械,利用流水的冲洗效应将垃圾集中到定点以便清除;在小下水道中,他还设计了蓄水池,以增强冲洗力,避免下水道堵塞。到了1878年,巴黎已经拥有长达600公里的下水道网。#p#分页标题#e# 一战以后,城市人口增长对城市的“消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于是,1935年-1947年,巴黎的工程师们又开始新一轮扩容改造工程:修建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流进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洗刷城市街面。二战结束后,巴黎市政府又进一步扩建了这一系统,使每家每户的厕所都直接与其相连。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

排水管道维护安全规程

xx公司管道维护安全操作规 一、作业场地安全防护 1、工作人员上岗操作时必须穿着安全标志服上岗。 2、当在交通流量大的地区进行维护作业时,应有专人维护现场交通秩序,协调车辆安全通行。 3、当临时占路维护作业时,应在维护作业区域或迎车方向前放置防护栏。一般道路,防护栏距维护作业区域应大于5米。且两侧应设置路锥,路锥之间用连接链或警示带连接,间距不应大于5米。 4、在快速路上,宜采用机械维护作业方法;作业时,应在维护作业区域或迎车方向前放置防护栏,防护栏距维护作业区域应大于5米。且两侧应设置路锥,路锥之间用连接链或警示带连接,间距不应大于5米。还应在作业现场迎车方向不小于100米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5、当维护作业现场井盖开启后,必须有人在现场监护或在井盖周围设置明显的防护栏及警示标志,工作完毕后,应立即合盖,以免发生意外。 6、污泥盛器和运输车辆在道路停放时,应设置安全标志,夜间应设置警示灯,疏通作业完毕清理现场后,应及时撤离现场。 7、除工作车辆与人员外,应采取措施防止其他车辆、行人进入作业区域。 二、开启与关闭井盖 1、开启与关闭警示标志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用手操作。 2、井盖开启后应在迎车方向顺行放置稳固,井盖上严禁站人。 3、开启压力井盖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三、管道检查 1、检查管道内部情况时,宜采用电视检查、声纳检查和便携式快速检查等方式。

2、当人员进入管道、检查井、闸井、集水池内检查时,必须按本规程第5章相关规定执行本规程第5章相关规定执行。 四、管道疏通 1、当采用穿竹片牵引钢丝绳疏通时,不宜下井操作。 2、疏通排水管道所使用的钢丝绳除应符合现行国家《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T5972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疏通排水管道用钢丝绳规格

浅析中国古代排水系统

浅析中国古代排水系统 余蔚茗 李树平 田建强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试验室,上海,200092) E-mail:yuyuyuf630@https://www.360docs.net/doc/3d149475.html,,lspwh@https://www.360docs.net/doc/3d149475.html,,Tianjian185@https://www.360docs.net/doc/3d149475.html,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排水系统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保障了卫生和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工艺不断发展,排水设施的材料和设计不断得到改进。另外,由于人口的增长,城邦的建立以及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出现在生活区域和娱乐设施的排水系统也日益完善。本文以考古发现为依据,以不同的排水功能划分,结合古代治水思想,从城市排水、住宅雨水系统、防水布置以及地下水涵养方面,分类介绍排水系统与设施在古代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浅议了古代排水对现代的启示。 关键词:排水设施,污水,雨水,地下水,系统 1. 引言 中国古代的排水系统,同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期的自给自足、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村的排水设施发展相当缓慢,一般农家仅将粪便排入厕所坑内,依靠周期性排空作为农作物的良好肥料;而淘米洗菜、盥漱洗濯等日常生活污水,水量一般很小,通常直接倾倒地面,极少在家庭或建筑内设置污水管道系统。只有在都城或民居聚集的商邑设有比较完备的排水设施,将污水和雨水排入沟渠,导入自然水体。此外,沟渠还有防洪排涝的作用,沟渠材料包括砖石砌块和陶土管道[1]。 城邦的建立对大型排水系统的建立提出了要求;文化审美的提高引发了大规模的建筑和人造景观的出现,同样,能工巧匠在人工造物的同时创造了和谐的配套排水设施。由于排水问题同各地的气候、地势、地形、生态条件、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关系密切,因此,通过研究古代排水技术与设施发展,可以从一个侧面对现代排水有所借鉴。表1按年代先后列出了考古发现的排水案例。 表1.构筑物分类 Table.1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年代 材料及构筑物 例子 陶土管 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 新石器时代后期(2600 BC ~ 2100BC ) 夏(2100BC~1600BC) 木结构 沟渠、壕池连接天然河湖 偃师商西亳城 商(1600BC~1100BC) 石木结构排水沟,全长800 米 西周(1100BC~770BC) 陶瓦、板瓦平遥古城 春秋战国( (770BC~221BC) 河卵石斜坡式散水 临淄齐国古城,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秦(221 BC~207 BC) 陶土管道、排水池以及散水阿房宫、秦始皇陵 1

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一)

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一) 摘要:城市排水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渍、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城市排水设施包括:接纳、输送城市排水的管网、泵站、沟渠,起调蓄功能的湖塘、河道以及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最终处置及相关设施。城市排水设施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论述城市排水不同时期发展状况及完成"九五"规划、2010年目标尚需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城市排水排水设施与建设 我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历史悠久,秦代已有用以排除城市雨水的管渠。历代帝王的京都大多建造了较为完整的排水系统。但是解放前排水工程的发展是缓慢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很差,各大城市都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仅有局部雨污水合流制管道。管材为陶土管、陶瓷管、石棉水泥管和砖、石拱沟,材质差、管径小,污水就近排入水体,排泄能力很低。污水处理设施仅上海、南京两市有4座城市排水处理厂(上海3座;北区、东区及北新泾西区,南京1座,位于江苏路现南京排水处处址)日处理能力共计4万m3。实际上能勉强坚持正常运行的只有上海西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1.6万m3,仅占全市污水量的5%左右,90%以上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得到了发展。国务院相继成立了建筑工程部和城市建设部,作为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设施

运行的政府主管部门。 50年代初期全国十几个大城市建成的城市排水管渠仅有3000km。许多大中城市的排水工程主要以治理雨污水。完善排水系统为重点,如北京龙须沟、上海肇家浜、南京秦淮河,武汉黄孝河、天津市海河改造及污水改造工程等治理工程。 70~80年代雨水排水工程中,除北京市修建的北护城河整治工程外,较大的工程还有、上海市南区污水干线排灌工程等。期间,各城市修建的排水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工程规模不断加大,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解放后,我国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最早始于50年代初。50年代建有太原西郊、西安邓家村、兰州七里河等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多为一级机械处理工艺,处理规模小,总处理能力约36.3万m3/d。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排水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八五”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加快了城市排水事业的发展。截止1995年,我国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和社会自建排水系统的污水年排放量为352.72亿m3,排水管道长度为110062km,按服务面积计算,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为64.8%,城市污水年处理量81.602亿m3,污水处理率19.61%。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年受纳污水210.03亿m3,其中生活污水90.62亿m3,约占受纳污水量43.2%。城市污水处理厂169座,(其中二级生化处理厂116座)年处理污水17.49亿m3,处理率8.69%,污

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

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 【摘要】以GIS为技术支持,结合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了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借助ArcGIS平台,充分发挥了GIS 在可视化,查询定位及空间数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普查数据的入库以及设施数据管理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排水管网网络模型,借助模型实现了管网流向、连通性、污染源追踪、污染影响范围等网络分析功能。 【关键词】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管网分析 前言 近年来,极端天气引起的暴雨多次见诸报道,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在极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要求。排水管网是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城市内涝排水的重任,建立基于GIS 的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主管部门对排水设施的管理能力,实现了数字化排水设施管理的需求。GIS技术已经成功在城市的多个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应用,借助GIS,主管部门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定位设施位置分布情况,轻松实现日益复杂的排水管网设施各种档案资料的管理。摸底现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对防汛排涝应急指挥、排水管网改造、雨污管道分流改造、暴雨积水分析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系统构建及其功能 排水管网设施管理按实体形状主要分为线状和点状设施,其中线状设施包括:排水管道、倒虹吸管道以及河道;点状设施包括:检查井、雨水篦子、排水阀门、提升泵站、闸门井、窨井、排水户等。 排水管道按管径可以分成小型管(小于600mm)、中型管(600-1000)、大型管(1000-1500)及特大型管(大于1500);按排水性质可以分为雨水、污水及雨污合流管道。 系统功能: 数据入库:排水管网设施数据来源比较广泛,目前主流方法是对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数据普查,优势在于可以科学准确对管网数据进行摸底,为后续业务应用、管网建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质量保证,缺点在于普查工作资金投入比较大,相比较而言,投入和产出比还是非常高,值得主管部门进行投入。 普查数据原则上是不能直接进入系统数据成果图的,原因有2个: 1)数据格式不一致,普查数据格式由普查公司定义,一般是微软提供的mdb数据。 2)数据质量难以达标,数据成图前需要进行业务属性检查,成图后需要进行空间拓扑检查,方可保证达到管网建模的最低要求。 普查数据入库流程如图1-1所示 在线编辑: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编辑排水管网设施数据,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管网设施编辑工具:精确要素捕捉、撤销及回退、连

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史

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史 河南偃师二里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这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其存在时间约距今3800~3500年。在早期宫殿建筑之间的通道下,发现了长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晚期宫城中大型宫殿建筑的院内,又发现了石板砌成的地下排水沟和陶排水管组成的地下排水设施,二者的铺设都是为了向院外排水。由于这类先进的排水系统仅发现于宫殿区,可知它并未走进大众生活,仍为当时的权力阶层所垄断。 隋唐长安城在建城前经周密调查和精心设计,其后不断修建扩充,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对于这样一座总面积达83平方公里、人口逾百万的特大城市而言,排水系统对于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时的中国古代城市已发展到了封闭式的里坊制阶段。隋唐长安城南北11条、东西14条大街,将全城划分为110个坊。排水系统就遍布于由“街”、“坊”组成的棋盘格状的都市中。建筑周围常见砖铺散水、渗水井和排水管道。与汉长安城一样,隋唐长安城大部分街道的两侧都修有水沟,有土筑和砖砌两种,均为明沟。明沟外侧设人行道。大路路面中间高、两边低,便于及时排除雨水。城门下则建有排水涵洞。永安渠、清明渠和龙首渠在流经城内的里坊和池苑后,注入渭河和浐河,除供应城市用水外,也起到了分洪的作用。作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隋唐长安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布局优先考虑了城内贵族人群的需求,宫室禁地中的排水设施也最为讲究。如大明宫太液池岸发现的排水渠道内设置有横向砖壁,雨水在经过时可将较大的杂物拦截下来。西内苑发现的排水暗渠为砖石结构,为防止渠道淤塞,分段安装了多道铁质闸门,第一道闸门先由铁条构成直棂窗,拦阻较大的垃圾杂物,第二道闸门布满细小的菱形镂孔,可以滤出较小的杂物。闸门拆卸自如,方便疏通。这可以说是初级的水处理装置了。 元大都城内的河湖水系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由高梁河、海子(积水潭)、通惠河构成的漕运系统;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大都城的建设中,不仅充分利用自然河流开渠引水,而且修建了完善的排水系统,明渠与暗沟相结合。依北高南低的地势,大都城的南北主干道两侧,都有排水干渠,沟渠两旁还有东西向的暗沟,引胡同内的雨水排入干渠。在今西四附近的地下,曾发现石条砌筑的明渠,渠宽1米,深1.65米。在大都城东、西城墙的北段和北城墙西段发现3处向城外泄水的涵洞。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明清北京城,放弃城北部分城区,后又展拓南城,加建外郭,最终形成“凸”字形格局。城市中心也由元代的城北积水潭一带逐渐转向城南。除南移和扩展宫城、皇城外,此时还开挖南海,扩大了原太液池的水面。但总体上看,其坊巷布局、市坊结合的城市格局,基本上继承元代旧制,没有太大的变革。在排水系统上,它保留和疏浚了元大都的排水沟渠。后继的清王朝仍以北京为京师,城市布局一仍其旧,除个别局部调整,在西郊兴建皇家苑囿外,总体上并无多少变化。此时增设了一些新的排水渠道,最主要的是内城沿东西城墙内侧各开明沟一条、外城三里河以东从大石桥至广渠门内的明沟,以及崇文门东南横贯东西的花市街明沟。作为明清王朝的政治中心,北京城的排水设施当然也不例外地具有区域和等级之别。内城尤其是东部城区,多是官仓和达官贵人的宅邸,这里修建有完善的下水道,通往排水主干渠。一般居民区的排水设施则相对较差。 据估算,明清北京城内的河道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7公里,全城水系总容量超过1935万立方米,每平方米蓄水容量为0.32立方米,分别是唐长安城的2.4倍、3.3倍和4.5倍。这应是北京城罕有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浅析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49475.html, 浅析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前景 作者:刘丹梅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4期 摘要: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而城市给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部分必须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抓起。本文分析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重要性,浅析 我国排水系统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c)-0131-01 现代城市规划中,给水排水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它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其起直接决定作用,也是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表征。在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为城市配置一套科学的给排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硬性投资条件,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做好城市的排水工作,全方面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但由于经济建设的急剧推进、污染的加剧、水治理的滞后性等,水资源的短缺不仅是人类需要面临的问题,而且已经由原先的地区性开始向全国范围内蔓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城市用水量巨大,对城市水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加强对城市排水的管理。“节能减排”是2011年政府提出的工作重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理所当然地应受到充分重视。因此,城市规划中,设计合理的给水排水系统至关重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也是城市建设的重点。 以前,人们对于暴雨管理的认识停留在修建大量排水沟、地下管道、人工渠道等排水设施,以便将雨水尽快的排走,避免造成渍水和洪涝灾害的传统观念上。但是,随着城市迅速的扩张,大规模的建设排水工程设施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洪泛滞涝危害,反而增加财政负担并破坏自然环 境资源。现代工程师和规划师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城市扩张对于暴雨径流量的影响,以及传统 排水工程方法的局限性,并基于此认识逐渐发展出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策略、土地利用模式和 排水工程设计方法,使得暴雨管理的综合效率得到显著改善。 我国城市排水主要是雨水和工厂、居民生活用水,排水系统不完善必定会给居民生活带来 不便,造成水的浪费,甚至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隐患。2007年,数十人因暴 雨丧生在济南、郑州等大城市。城市——这个可以躲避山洪、泥石流袭击的“安全地带”,弥漫着雨的危险。而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另一些都市,虽然无人身亡,但雨后同样一片汪洋。雨水给城市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计算 在市政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中,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常占有较大的投资比例。因此如何在满足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下,合理设计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已定管线下的优化设计、管线的平面优化布置和雨水径流模型的研究3方面论述了排水 管道系统设计计算发展中出现的方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今后仍需投入大量精力来研究和完善其设计计算方法。 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渍防涝、防洪的骨干工程。其中,生活住宅区和工矿企业的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投资一般占整个排水系统的投资7 0 %左右。因此,设计时如何在满足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下,尽量降低管道系统的基建费用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是:设计人员在掌握了较为完 整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后,按照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的原则,确定出一种较为合理的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然后计算出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以水力计算图或水力计算表及有关的设计规定作为控制条件,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进行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求出各管段的管径、坡度以及在检查井处的管底标高和埋设深度。计算中,一般只是凭经验对管段的管径和坡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求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但其合理程度受到设计人员个人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大多数计算采用反复查阅图和表的方法进行,工作效率低,时间长,不利于设计方案的优化。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在经验总结和数理分析的基础

上,逐步建立起了各种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或过程的数学模型,从而发展到了以定量和半定量为标志的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设计和管理”的 阶段。与此同时,对于各种类型的给水排水系统,开展了最优化的研究和实践。为了探求排水管道系统的最优设计计算方法,国内外许多科研、设计、教学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不少的工作,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从研究成果来看,应用计算机进行排水管道的设计计算,不仅把设计人员从查阅图表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加快了设计进度,而且整个排水管道系统得到了优化,提高了设计质量。所确定的最优方案与传统方法相比,可降低10 %以上的工程造价。 排水管道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其设计计算主要涉及到 3方面的内容:(1)在管线平面布置已定情况下进行管段管径0埋深的优化设计;(2)管线平面布置的优化选择;(3)雨水径流模型的建立。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通常具备溢流设施,用以限制输送至当地污水处理厂的水量。由于溢流出来的雨水也就近排入河道,因此从水量角度而言,合流制排水系统对于排水区域的影响与分流制雨水系统实际上是相同的。 已定管线下的管道系统优化设计 对于在管线平面布置已定情况下进行管段管径 -埋深的优化设计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最优化方法一般分为两种:间接优化法和直接优化法。间接优化法也称解析最优化,它是在建立最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最优化计算求出最优解;而直接最优化方法是根据性能指标的变化,通过直接对各种方案或可调参数的

古代排水系统 赣州排水 牛 好图好文

猜猜这是啥? 没错是下水管道。 你猜是什么时候的? 秦朝的。而且是没统一六国时修的。 西安西郊西宝疏导路出土,西安的朋友应该知道这里,这附近以前有个花炮批发市场。这一排下水道已经烂掉了,而且都到秦朝了,不够看。 我再来贴个更早的,完整器。

陶制地下水道水管。 安阳殷墟出土。 欢迎去安阳殷墟博物馆看实物。 这玩意绝对是目前贴过的最大件的。

这是安徽寿县的月坝。 寿县古称寿春,淮南王刘安和小伙伴们在这儿鼓捣出了豆腐。 三国时的实诚孩子袁术在这儿称帝,被曹操、刘备、吕布、孙策轮了大米。 明朝万历时的知州杨涧修建现代化的排水系统,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州刘焕在其基础上加筑了月坝。 这东西牛在哪儿呢? 牛在它可以排洪,而且现在还能用。

图一里有个T形的玩意,那是个大木头塞子。在洪水来袭时会把它推进下水道里堵死。 随水压增大会越来越近,防止洪水倒灌。是非常简便有效的防洪系统。 平时下水道的水喷出来会把它推开,排水到城外。 靠一个木头塞子,利用水利实现了全自动化防洪排水系统。 说明白了没啥了不起的土办法,关键是现在还很好用…… 有不闹洪涝灾害的南方城市吗? 南方城市内涝,启动看海模式的事情,几乎年年都会发生,那么,有没有不闹洪涝灾害的城市? 还别说,小优还真的找到了一座这样的城市。

这就是位于江西南部的赣州古城。 都说下水系统是城市良心。 不必扯巴黎、东京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庞大下水系统,也不必扯青岛那些德国人留下的下水工程。今天,小优就带大家去看一看赣州古城的下水系统。 这不仅完全是中国的,而且还是近千年前留下来的,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要说赣州这地方,原本必然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 地处亚热带气候的盆地,而且章江、贡江两水夹城,在城北汇合成赣江,使得整个赣州古城3面环水。

中国城市排水行业的发展状况与目标

摘要: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含雨、雪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含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称城市污水。 关键词:城市排水发展状况 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含雨、雪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含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称城市污水。城市污水,一般通过城市排水管网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再加以利用或排入水体。城市排水设施,是保证城市地面水排除,防治城市水污染,并使城市水资源保护得以良性循环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由于城市排水设施的功能和特性,使其工程规模大,投资额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和在运行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在社会经济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前,城市往往不易做到具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和良好的水环境。多数是过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城市排水是一项发展比较缓慢的基础设施。中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都修建了比较完整的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排水系统。据考古发掘,唐长安城朱雀街两侧水沟,上口宽 3.3 m、底宽2.34 m、深1.7~2.11 m,可以排洪防涝,是真正的城市排水工程。又如北京城内,明清两代修建的矩型排水沟,有的至今仍在使用。在旧中国,城市主要靠明沟以及河流排水,建造有排水工程设施的城市很少。到解放前夕,全国城市中排水管道总长度只有6034 km。多数大城市建造的排水设施也大多失养失修,淤塞严重,不能及时可靠的发挥应有的功能。而明沟、排洪沟、湖塘更成为污水汇集、垃圾堆积的场所。截止到1949年,全国只有上海、南京两个城市为高官富商聚居区和帝国主义侵占的殖民地内服务的4座小型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能力约4万m3。工业废水极少处理,几乎全部就近排入水体。 1 城市排水建设 1.1 50年代50年代是我国排水工程建设初创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用“以工代赈”的办法,结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城市居民清理积存的垃圾、废物,治水修塘,既解决了部分地区的排水难问题,又改善了城市居住环境,深受广大居民拥护。例如,北京市城内共有大小明沟15条,除了治理了龙须沟外,还疏浚西北护城河,其余的明沟也多改为暗管。广州市整治老城区的护城河-玉带濠,新建、改建了43km的排水管道。天津市于1950年整修了南门外大干沟,填平了脏臭的赤龙河;1952年又修建了南开五马路的大型马蹄形管道,填平了常年散发臭气的四方坑。在恢复时期的三年里,全国城市的排水管道增加了1037 km。城市的排水问题不可能单纯依靠天然沟河来解决。党中央号召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因此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国家组织在重点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中,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始进行现代化排水工程的建设。这些建设是按城市规划方案进行的,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为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50年代的一些城市的排水工程建设以排除暴雨渍水危害为主,如天津、哈尔滨、武汉、齐齐哈尔和南京等不少城市。而有些工业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工业企业,由于未经妥善处理的有机污水量日益增加而排入水体,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已开始出现了对受纳水体的污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同时段、范围和超标项目数量、超标率)污染了饮用水源。因此,这些城市大多抓紧了水体整治和排水工程的建设。如上海市,为解决老城区劳动人民聚居区的生活环境,于1957~1960年发动群众先后在沪西的法华浜、沪东的周塘浜等处填浜埋管后,建成新街区和绿化带,受益人口达200万人。天津市于1958~1960年进行海河清浊分流工程,新建排水管道185km,排水提升泵站23座,整治排污河道126 km、排水支渠146 km,桥涵和扬水站闸179座;海河水质得以明显好转。1.2 60年代在6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文化革命和处于严峻的国际形势,全国按照“备战备荒”方针,加快“三线”建设就成为投资重点,东部地区城市只能不断挖潜维持,新建工程很少。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远

我国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给出的建议

我国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给出的建议 我国的排水系统存在很大的隐患,所以导致夏季来临,降雨增多,很多大城市都会出现城市内涝,小城市就不必说了,内涝都是不可避免的。而造成城市内涝最主要的原因是排水管道稀疏,排水能力差。所以,我们总结了一下我国的排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1)现在有的一些管网设施的容量不足,运营效率低。(2)排水管道稀疏,管网老化,排水能力不足。 (3) 管网接口均刚性,漏水现象严重[11]。除了这些外表硬件设施的问题之外,还有我国体制上的一些问题。城市缺乏统筹协调,严密的防洪排水机制;我国的城市规划协调,在规划城市的时候重地上轻地下,没有好好的把地下工作做好;在规划建设时顾新不念旧,忽略老城区的建设;只顾建设,不顾维护,让这些城建设施在时间的打磨下都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使得本来有用的设施,到最后变成了城市的累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给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以此来改善我国的城市化建设。(1) 规划设计城市排水管网时应有合理的备用、应急容量;(2) 采用光滑、坚固、柔性的新管材;(3) 管网尽可能采用柔性接口方式,或抗沉降、接口自身强度有保证的结构形式、材料;(4) 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应多采用透水路面材料,如透水广场、硬地,保持和增加雨水浸入地下,避免过快形成地面雨水聚集。同时,也有利于雨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应该加大干涉力度,制定一些针对性强的法规,促使排水管理部门在工作中有法可依,市政府因定期的对管道淤泥进行清理,保障排水管道的功能性"政府应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对城市的排水网络进行专项政治工作"在每年雨季来临前,制定好防汛排水方案同时,向市民宣传城市排水设施的认识及管理问题,提高市民对排水设施的保护意识[12]。总之,要想稳步发展就应该社会的所有方面一起发展。发展就比较符合短板效应,所以每一环都应该不能变成阻碍发展的那一部分,这样,社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才能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一)

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一) 摘要:城市排水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渍、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城市排水设施包括:接纳、输送城市排水的管网、泵站、沟渠,起调蓄功能的湖塘、河道以及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最终处置及相关设施。城市排水设施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论述城市排水不同时期发展状况及完成"九五"规划、2010 年目标尚需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城市排水排水设施与建设我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历史悠久,秦代已有用以排除城市雨水的管渠。历代帝王的京都大多建造了较为完整的排水系统。但是解放前排水工程的发展是缓慢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很差,各大城市都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仅有局部雨污水合流制管道。管材为陶土管、陶瓷管、石棉水泥管和砖、石拱沟,材质差、管径小,污水就近排入水体,排泄能力很低。污水处理设施仅上海、南京两市有4 座城市排水处理厂(上海3 座;北区、东区及北新泾西区,南京1 座,位于江苏路现南京排水处处址)日处理能力共计4万m3。实际上能勉强坚持正常运行的只有上海西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1.6万m3,仅占全市污水量的5%左右,90%以上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新中国成立后,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得到了发展。国务院相继成立了建筑工程部和城市建设部,作为城市排 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设施 运行的政府主管部门 50年代初期全国十几个大城市建成的城市排水管渠仅有3000km。许多

大中城市的排水工程主要以治理雨污水。完善排水系统为重点,如北京龙须沟、上海肇家浜、南京秦淮河,武汉黄孝河、天津市海河改造及污水改造工程等治理工程。 70~ 80年代雨水排水工程中,除北京市修建的北护城河整治工程外,较大的工程还有、上海市南区污水干线排灌工程等。期间,各城市修建的排水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工程规模不断加大,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解放后,我国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最早始于50年代初。50年代建有太原西郊、西安邓家村、兰州七里河等9 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多为一级机械处理工艺,处理规模小,总处理能力约36.3 万m3/d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排水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八五”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加快了城市排水事业的发展。截止1995 年,我国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和社会自建排水系统的污水年排放量为352.72亿m3,排水管道长度为110062km,按服务面积计算,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为64.8%,城市污水年处理量81.602亿m3,污水处理率19.61%。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年受纳污水210.03亿m3,其中生活污水90.62亿m3,约占受纳污水量43.2%。城市污水处理厂169座,(其中二级生化处理厂116座)年处理污水17.49亿m3,处理率8.69%,污 水及雨水排渍泵站3411 座(详见"八五"城市排水设施统计表)。1995 年与1990 年相比城市排水设施有较大增长,排水管道增加54373km,

城市排水管网远程监控系统

城市排水管网远程监控系统 为隐蔽性很强的地下排水管网系统装上“电子眼”,建设城市排水管网水位监测系统,为城市排水管理者提供观察、浏览排水管网动态运行状况的全新视角,已经成为提升排水管网现代化管理的紧迫需求。 一、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 系统数据层架构

系统应用层架构:

二、技术优势: 1、实时水位监测和传输技术 利用传感器液位监测终端采集管网窨井水位实时数据,通过GPRS公网通讯传输,性能稳定可靠,覆盖面广。 2、平台数据展示和分析技术 根据窨井水位差,识别管网瓶颈和运行问题;可以WEB方式同时满足调度、养护、防汛、管理决策等不同部门的应用需求。 3、一体化集成终端技术 集液位传感器、高性能微处理器、大容量存储器、工业级通讯模块、特制高容量锂电池一体,适于恶劣环境和无市电的场合,安装便捷。 液位传感器终端

液位检测终端的安装 三、系统的主要应用 1、城市暴雨内涝应急指挥 及时准确地获得暴雨内涝时管网运行预警信息,为应急防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为制定不同等级雨情下科学的应急预案提供数据支持; 依据区域全局的管网运行数据合理指挥局部内涝漫水区域的排水应急抢险工作。 2、排水管网规划设计与建设的评估 评估排水泵站的运行效果,发现和诊断排水泵站设计与运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诊断管网中的瓶颈管段,为管网改造提供依据; 为评估低洼易涝区域的排水能力提供分析数据;

四、信息系统数据共享与整合应用 1、与“排水管网GIS系统”的紧密结合,促进“排水管网GIS 系统”标高数据的完善,通过水位差分析诊断管网问题; 2、和“排水泵站自动监控系统”数据资源共享,实现泵管应急联动,提升排水应急调度决策水平; 3、与“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河道管理信息系统”、“防汛监控指挥系统”等数据共享,落实“泵管联动,网格化管理”、采取“行业联合、协同作业”等一系列措施,实现管理创新模式。 4、为将来建立排水管网模型和决策支持(现状评价、运行调度)系统,实现模拟仿真、科学预测打下基础,进一步全面实现“数字排水”,以排水行业信息化来推动排水行业管理现代化。 五、软件功能 1、系统界面

国内外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我国排水系统所面临的的问题

国内外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我国排水系统 所面临得得问题 姓名:李建伟学号:2 手机号: 摘要:从国外城市排水系统各个发展阶段得特点及其最新进展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国内外得差距,提出一些初步想法:适当得调整政策,并加大投资,以加快发展;引入城市排水管理得新观念,全面规划,提高效益;选择污水截流加处理作为改造现存直排式合流制得主要方案;积极创造条件,修订设计规范;建立我国得城市暴雨径流过程得计算机方法。 关键字:国外中国排水管路水城建议发展 城市排水工程就是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保障自然环境,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重要前提。国外已经将排水行业称之为水工业中不可缺少得系统工程之一,水工业得概念也逐步被业内人士所接受。总得来瞧,我国排水行业还很稚嫩,很有提升得空间,因此建立完备得城市与工业排水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得经验告诉我们水就是生命及城市工业发展得生命资源,而如何解决城市排水问题,就是解决人类长期生存及城市得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得重中之重。随着城市得不断发展,城市排水系统完全跟不上发展得步调,导致一系列得问题产生,就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中存在得问题,必须展开深入研究与讨论,制定解决办法就是当务之急。 1、国内外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1、1国外排水系统得发展 国外排水系统得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交错得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早期阶段。第二阶段就是点源治理阶段。第三阶段就是暴雨雨水管理阶段。可以说国外对排水系统管理很重视。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水体得水质,70年代起西方国家便将暴雨雨水得管理,又称“非点源”治理,提到日程上来,直到今天都在致力于此项工作。西方国家得实践表明,在改善受纳水体水质得各种可选方案中,将合流制改造为分流制费用高昂而效果有限,而在合流制系统中建造上“控制”设施则较为经济而且有效。对暴雨雨水得管理,。当前西方最著

中国城市排水的发展与变迁

中国城市排水的发展与变迁 人类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使用水资源的同时会排放出大量的污(废)水,这些污水是主要的水污染源,是破坏水环境的主要物质。对污水进行必要的处理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措施。人类处理污水的历史悠久,古代城市的排污沟便是一种典型古代污水处理设施。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并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实践,日益成为综合性很强的一个技术领域。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污水的处理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散流、漫流、自然蒸发、渗入或汇流入天然水体的状况,发展为经过人工精心设计、施工,建设明沟或暗沟(管)式排水道,把污水汇流后排入不影响人生活的地方或水体,这一阶段称为排放型技术阶段。 第二阶段是在第一技术阶段的排水系统中适当的部位,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再排放,这一阶段称为处理排放型技术阶段。 第三阶段是在第一、二技术阶段的排水系统的基础上,把排水系统的最终产物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即实现污水的资源化,使污水处理事业成为一种自然资源再生和再利用的新兴工业,这一阶段称为资源型技术阶段。 目前资源型污水处理技术正处在发展完善阶段,是当今广大污水处理领域的科研人员的主攻方向。实现污水的资源化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污水的资源化程度是判定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污水资源化的技术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六十年代中期便由日本学者提出的“中水”的开发利用可望在二十一世纪初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城市是产生污水的主要人类社区,在城市兴建污水处理厂是防治水污染的非常有效的措施。然而由于目前现有污水处理技术的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较高,直接制约了污水处理厂的广泛兴建。如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但由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费和运行费都偏高,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确立的治污目标,只能提出由城市政府投资形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率在2000年达到25%,到2025年处理率达到50%一60%,这一目标虽然较按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财力,但这样的目标则显然不能根本地解决水污染问题。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的唯一途径便是科技进步。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简化与缩小污水处理建筑物的体积、减少占地、降低污水处理的能源消耗、降低基建与运行管理费用,使污水处理厂的广泛建造成为可能。 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含雨、雪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含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称城市污水。城市污水,一般通过城市排水管网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再加以利用或排入水体。城市排水设施,是保证城市地面水排除,防治城市水污染,并使城市水资源保护得以良性循环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由于城市排水设施的功能和特性,使其工程规模大,投资额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和在运行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在社会经济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前,城市往往不易做到具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和良好的水环境。多数是过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城市排水是一项发展比较缓慢的基础设施。 中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有着悠久历史。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都修建了比较完整的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排水系统。据考古发掘,唐长安城朱雀街两侧水沟,上口宽3.3m、底宽2.34m深1.7~2.11m,可以排洪防涝,是真正的城市排水工程。又如北京城内,明 清两代修建的矩型排水沟,有的至今仍在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