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_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肖永芹 董路宁
摘 要:总部经济作为大企业总部集聚于一地后所产生的新经济现象,近年来引起许多关注。上海作为我国的大城市之一,凭借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总部经济的集聚地。本文首先探讨了上海在经济、交通、人才、专业化服务及体制政策等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进而分析了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今后如何更好的发展总部经济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总部经济; 上海; 对策
所
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
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具有知识性、产业性、产业链、辐射性、供应性五大经济特征[1]。目前,总部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日新月异的阶段。据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4万多家跨国公司92%以上的企业若干年内将考虑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另一方面,国内的一些民营企业为主的土生土长的企业,也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小城市迁往大都会。国内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厦门等城市纷纷提出自己发展总部经济的计划。
一、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在经济、社会、政府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造就了最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在2002年,美国《财富》杂志一项针对跨国企业的调查中,有88%的受访公司认为,他们在上海的运营将在未来变得更为重要。在该杂志的另一项调查中,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其中40%首选上海浦东,考虑北京和广州的分别占14%和11% [2]。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优势。
(1)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就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制造业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以来,上海经济更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虽然上海市土
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现状及对策
地面积只占全国的0.06%,但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见表1)。2005年上海市生产总值(GDP)达914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11.1%,已连续第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4588.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2%,上海市三产比例已达0.9∶48.9∶50.2 [3]。
上海外向型经济也具有强大的“向心力”,上海一直以来都是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首选地。2005年上海吸引合同外资的项目共4091个,吸引合同外资金额为138.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8.3%。截止到2005年底,上海已累计吸收合同外资突破1000亿美元,实到外资突破600亿美元。2005年全年上海口岸进出口贸易额超过3500亿美元,占全国近1/4。
(2)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
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也是世界上公认的第六大城市群(见表1)。
长三角土地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约为全国陆地面积的1%,但是,在这一地区,上海、苏州、杭州、无锡GDP 均在全国前10名之列,这里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百强县,聚集着近百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2005年江苏省GDP超过1.4
万亿元,浙江省超过1万亿元,上海
则突破900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中
已有400多家在长三角落户,长三角
已成为中国跨国公司最集中的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长三角地区合同利用
外资累计已近1500亿美元。同时,长
三角地区也是国内大型企业最重要的
集聚地,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
长三角地区就有120多家,约占全国
的25%,其中,上海44家,浙江42
家,江苏40家。
2、交通运输优势。
便利的交通运输,完善的交通网
络体系,是决定总部区位选择的重要
因素。便利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公司
总部与公司内其他分部、子公司、加
工基地之间的各种联系,这能够使公
司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
互动,掌握公司运营脉搏,及时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4]。
上海作为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
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已形成海陆空三
位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2005年,
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全年共起降
航班37.51万架次;进出港旅客达到
4139.16万人次。其中,国内航线进出
港旅客2679.87万人次;国际及地区
航线进出港旅客1459.29万人次。 至
2005年末,上海港拥有16条国际集
装箱班轮航线;通达世界12大航区,
与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
港口建立了业务联系;上海港每月集
装箱航班数已达1967班,其中国际航
班942班。随着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
建成开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
得重大突破。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
量达到4.43亿吨,比上年增长16.9%,
跃居世界第一大港。集装箱运输也快
速增长,200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
到1808.4万国际标准箱,比2004年
净增353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4.3%,
继续列世界第三位。
3、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优势。
总部经济是人力资源指向型的经
济,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
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
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
是总部经济能够集聚并形成总部经济
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美国《商业周刊》
将跨国公司与内地日益加强的合作,
归结为“对中国人才与市场的渴望”。
上海拥有丰富的高素质的人力资
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至2005年末,上
海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学
生44.26万人。上海还形成了多层次
的成人教育网络和职业培训。至2005
年末,全市共有成人高校21所,在校
学生14.72万人;成人网络教育在校
学生7.73万人;成人中等学校、初等
学校65所,在校学生4.11万人。成
人中等技术培训学校901所,毕业人
数达177.5万人次[5]。此外,上海还提
供大量的优惠条件,吸引高素质的人
才。如对于跨国公司的研发人员、高
层次管理人员可以长期享受个人所得
税返税政策。
近年来,上海深入实施科教兴
市主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05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支出214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
总值的比例为2.34%。2005年上海共
取得科技成果1701项。其中,属于
国际领先的有123项,达到国际先进
表1 2004年上海市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在全国的份额
经济指标数值增长率(%)占全国的份额(%)面积(平方公里)6340.5—0.06
人口(万人)1742 1.8 1.3
GDP(亿元)7450.213.6 5.5人均GDP(元)4472712.9—
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308425.8 4.4零售额(亿元)245510.5 4.5
出口(亿美元)73551.612.4
进口(亿美元)86535.315.4
外商直接投资额(亿美元)11712.67.6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2004》和《全国统计年鉴2004》数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