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办学特色经验介绍
三个符合度
![三个符合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2defc8da38376baf1fae54.png)
教学评估简报第3期山东理工大学评估办公室主办2005年10月10日本期目录简讯⏹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扎实推进院部教学评估工作——教务处、评估办举办院部教学评估研讨班校党委书记范跃进同志出席研讨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副校长杜瑞成同志作了总结讲话⏹各观测点责任单位评建工作进展顺利评建材料建设⏹关于评估工作的认识与思考(刘元义)⏹关于教学评估评建工作和材料整理的有关问题(王兴南)⏹评建材料建设的经验与体会(山东农业大学档案室主任李燕)评估知识问答征稿启事评估办公室联系电话:2780023(内线7023)、27800241简讯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扎实推进院部教学评估工作——教务处、评估办举办院部教学评估研讨班校党委书记范跃进同志出席研讨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副校长杜瑞成同志作了总结讲话7月16~18日,教务处、校评估办举办了教学评估研讨班,集中研讨院部的教学评建工作。
研讨班的主题是“认真学习指标体系,深入领会指标内涵,扎实推进院部教学评估工作”。
各院部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学科长,教务处、评估办、实验设备处的有关人员共60余人参加了学习和研讨。
16日上午,校党委书记范跃进同志出席了研讨班的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
范书记以丰富的高校管理经验,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谈古论今,从大学的概念和实质,论述了如何办好大学和进行教学改革等问题,结合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实际,阐述了教学评估对我校发展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给参加研讨班的全体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范书记在报告中从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的高度,结合我校情况和国内外办大学的经验,主要谈了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大学?大学是什么?范书记着重分析了大学的概念、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和大学存在的基本矛盾,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大学,认识大学的表面特征和基本内涵,认识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更好地办好大学。
二是什么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改什么?范书记指出,世界各国都在搞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永恒性的课题,不是一劳永逸的,也决没有尽头,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山东农业大学校史解说词三组
![山东农业大学校史解说词三组](https://img.taocdn.com/s3/m/17cb4e6bb84ae45c3b358ce4.png)
百年孕育,春华秋实。
建校一百多年来,学校的发展始终与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农业科学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1952年院系跳帧更依赖,学校先后取得近千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700多项,其中,国际级奖励20项,省部级奖励360项。
国家级奖励成果名录省部级一等奖成果名录接下来的四张展板向大家展示的是1980到2005年期间我想获得的省部级二等奖成果名录我校获得的授权发明专利冬小麦丰产理论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由余松烈教授主持。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余松烈教授文革期间坚持科研工作。
接下来向大家展示的是自1987年以来我校获得的科技成果刺槐花药培养和冬小麦新品种辐63.由余松烈教授主持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样由余松烈教师主持的白杨新无性系窄冠白杨1、3、6号,这幅图片是窄冠白杨一号与普通白杨的树形对比。
由张忠义教授主持的高蛋白优质面包冬小麦品种,获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
快速配置牛黄和胆汁引流装置及方法,该研究成果使配置牛黄的生产周期由三年缩短至三个月,牛黄产量提高近十倍。
这是利用该技术培育出的人工牛黄。
韭菜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利用由孙兰珍教授主持的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培育早熟、高产、抗病鲁麦15号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棉铃虫抗性治理方面的成效,这张照片是夏津棉农向朱镕基总理介绍我小在棉铃虫抗药性治理方面的成效。
板栗罐藏新工艺由束怀瑞教授住处的山东省百万亩苹果幼树优质丰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应用,由李晴祺教授主持,该成果历时26年,组配矮丰3号F1组合,创造出综合性状优异,遗传特点突出的新种质矮孟牛,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是我校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奖励之一,同时填补了我国该奖项七年的空白。
节瓜强雌系选育及杂优利用品种,节瓜,又称小冬瓜,其肉质和口感都优于普通冬瓜。
刺槐建筑与矿柱材林优化栽培模式,由梁玉堂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山东农业大学专业介绍
![山东农业大学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719199aec3a87c24028c431.png)
山东农业大学专业介绍山东农业大学专业介绍农学专业6?Izu?$本专业是山东农业大学设置最早的传统优势骨干专业之一,是山东省重点专业,以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为依托,将农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生物科学基础,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与遗传规律、现代生物技术、作物生产技术、信息与管理、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农产品质量监控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适应作物生产产业化开发、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gゼDw鎒丛/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3闅E単?本专业以农学、园艺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多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作物学、园艺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为依托,把植物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现代生物技术及植物遗传改良、植物资源利用、植物生产及其调控、植物产品加工、生态环境、植物保护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植物科学及与植物生产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生产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厯飨O?d?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K&緔P抯~?本专业是面向种子产业化的一个广口径专业,它涉及农作物种子、蔬菜种子、林果种子及种苗,在种子基础理论方面涵盖了所有植物种子。
培养具备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A[擔+J纙@?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幠q本专业培养具有中药学、农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药资源调查、中药材生产与加工、中药材鉴定、中药化学、药物研发、中药经营与管理等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中药和农业管理部门、中药生产和经营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卫生与医疗单位等从事管理、技术推广、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关于实验室开放的几点经验
![关于实验室开放的几点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282c30d384254b35eefd3421.png)
谈实验室开放的几点经验李妮董文王晖谢玲君于鸿熙(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271018)摘要:高校实验室开放在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对高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实验室开放同时又是一项关联到各个方面,牵涉到各个制度的全方位的工作,方法不得当就很难让实验室开放的作用充分发挥,因而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调整工作方法就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学生团队建设;开放经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一直是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的根本性原则,也正是本着这一根本原则,水土学院一直大力开展实验室建设。
水土学院的力学结构实验室总面积达到600㎡,总资产达510万元。
其中有5万元以上实验设备23件,10万元以上实验设备10件。
为了充分利用丰厚的实验室资源,并达到国家教委规定的10万元以上实验设备400学时/学年的使用时数,水土学院也一直致力于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
本人结合10余年的实验教学,以及近年来的实验室开放工作,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建立本科生助理实验师制度要想开展好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就要尽量组织学生多接触、学习、使用、掌握各种实验仪器。
然而就目前来说,我院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这一问题无疑是限制实验室开放的一大关键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呢?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建立本科生助理实验员制度。
即对一部分有能力的本科生重点培养,使之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基本操作技能,对一般仪器设备能安装调试,能诊断和排除故障;并熟习与实验室有关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物资、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能够具备组织小组同学学习使用实验仪器的能力,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中。
如此一来,就能更为有效的发挥实验室的效益,更充分的发掘实验设备的使用价值,从而令更多的学生能够获益于实验室的开放。
二、与生产单位相结合是实验室取得成果的捷径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实验室中学习到的实验技能只有成功地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才能得到巩固与积累,才能更好的实现其价值。
山东农业大学文档
![山东农业大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e0d508dbe23482fb5da4ca9.png)
山东农业大学(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省,是山东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学位授权、最早设立、最早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早拥有的高校,也是拥有、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置“”岗位最多的高校,在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具有正评审资格的高校,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等学校,是教育部批准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校。
在武连书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中排名位于全国第58位。
在山东省内高校排名一直位于前四,2009年的排名中还超过中国石油大学,居全省第三。
学校代码:10434。
学校概况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学堂。
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
1958年由迁至,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
1999年7月,经批准,将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将山东省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并启用由书法家题写的校名。
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优势,以为特色,融、、、、、、、、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师资力量农大南校主楼山东农业大学现有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博士、3000余人。
教职员工2616人,1552人,教授276人,613人,2人,5人,入选国家“”专家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1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和创新团体发展计划”,1个,设有11个“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院系和专业山东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博士及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设有农学院、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动物科技学院、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工程学院、与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法学院、学院、水利学院、与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9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点、49个博士点、98个授予点。
实验室和设施山东农大南校一角山东农业大学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1个,2个,2个农业部,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1个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1个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1个黄淮海区域技术创新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a2a0e081c758f5f61f6784.png)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环境工程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编制二○一二年十月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用说明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按专业培养目标对本科学生进行培养的蓝本,学生只有按照其要求,在规定期限内修读完成规定的学习环节,并取得相应学分,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为使学生正确使用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修读计划,顺利完成修业任务,特制定本说明书。
一、使用范围2012级及其以后入学的本科学生均应按本说明书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使用。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人才培养方案由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学制与学位规定、学时学分总体安排、教学进程、毕业标准与要求六部分组成。
本《说明书》只对教学进程部分的使用进行说明。
教学进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特色课、个性发展课、实践教学环节六部分内容。
其中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专业特色课、个性发展课为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为实践类教学过程。
通识教育课是我校全体学生必须修读的思想政治类、公共体育类、语言类、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科类基础课是按专业学科类别设计的基础类、专业基础类课程,是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专业核心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一组课程,是业务培养的核心内容;专业特色课是各专业根据专业研究优势和特色开设的一组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和业务培养需要,依据自身特点从中选修部分课程;个性发展课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一部分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考研需求等因素,从中选修部分课程。
三、各部分课程的修读指导(一)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课程号为“BB”开头。
这部分课程在每学期选课前由学校预置到学生个人课表中,学生不需要自己进行选择,在选课时请注意不要删除这部分课程,否则将会导致成绩无法提交。
项目研究背景
![项目研究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2e751b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72.png)
一、项目研究背景我国普通高校从办学层次上可分为本科和专科两类,从隶属关系上可分为中央部委、地方和民办三类。
地方高校是指行政隶属关系在地方,招生和就业面向一个主要的区域,由地方政府投资和管理,并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一类普通高校。
农业高校则是指以培养农科专门人才为主的一类普通高校。
本项目研究对象主要是指本科地方农业高校。
伴随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地方农业高校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培养农科专门人才的主力军和主阵地。
(一)强化教学管理是提高地方农业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地方农业高校基本上是教学或教学研究型高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农业高校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主要任务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三农”,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地方农业高校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主要任务,决定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地方农业高校来讲有着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
扩招以来,地方农业高校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响应“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主动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认真落实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所提出的各项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和措施,采取多种手段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地方农业高校由于主观上受到轻视农业及农业教育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客观上受到农业教育基础薄弱、农业弱势产业属性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还不容乐观。
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基础、发展实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复杂,挑战越来越严峻。
比如: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生源质量整体水平下降、教学管理亟待提高。
个人经历自我介绍
![个人经历自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e5c084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4.png)
个人经历自我介绍个人经历自我介绍个人经历自我介绍1尊敬的领导们:大家好!我叫XX,毕业于XX学校XX专业,选修XX。
在学校期间,主修的专业课有XX(此处添加应聘职位相关专业课或说成选修课为应聘职位所需课程,尤其重要),根据所学的知识,也参加过一些具体项目的事实,比如学院独有的精品课XX,在其中负责XX主模块或者担任X组长工作,应用了XX(应聘相关的课程)技能及财务知识等,取得了XX什么样的成果。
并在实践中,加深了对XX的认识,提高了此类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在学校中也参加过一些社团活动,比如XX(此处最好说1-2样如学院XX周年校庆活动或院运会),在其中加强了和同学们的交流,全方面认识了团队协作的带来的效率,对团队合作和责任感有了新的感受和知识。
个性上,首先是比较诚实、乐观、热情。
其次,具有团队精神,踏实努力,很强的责任心。
在这里应聘贵公司的X职位,是想将自己的`所学得到充分发挥,并在这里学习成长。
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能和诸位成为同事。
个人经历自我介绍2上午好!通过考试,今天,我以本岗位笔试第XX的成绩进入了面试。
对我来说,这次工作机会显得尤为珍贵。
我今年XX岁,是XX 学院XX专业XX届毕业生。
XX的水哺育了我,我的血液里流淌着XX人特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拼才会赢的打拼精神。
带着这种精神,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刻苦拼搏,用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报答父母和老师的养育之恩。
除了学习之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我曾担任班级的宣传委员,组织了几次班级和学院的公益活动:如青年志愿者助残活动,向孤儿院儿童献爱心活动等。
组织这些活动以及和活动中和成员的相处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培养自己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有很大的好处,为我更快的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此外,XX和XX是我业余最大的爱好,我计算机过了X级,除熟悉日常电脑操作和维护外,还自学了网站设计等,并自己设计了个人主页。
我是班级的篮球队主力,我觉的篮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团队精神。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c7aaf14c5da50e2524d7f32.png)
管理系和农村经济研究所、 农村金融研究所、 工程经济研究所。现有 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专业 1 : 个 农林经济管理 ; 硕士学位授
予专业 4个 : 农林经济管理、 会计学 、 产业经济学、 农业推广硕士农村 区域发展方 向 ; 有农林经济管理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 、 国际经济与贸 易、 农村区域发展、 金融学、 目管理 、 项 经济学、 财务管理 9 个本科专 业。 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一处。 全院现有专任教师 7 人 , 5 其中教授 1 人 , 3 博士研究生导师 1 人 , 0 副教授 2 人 , 4 硕士研究生导 师 1 人。现有在校大学生 30 人、 8 80 硕士研究生 10 博士研究生 5 人、 4 人。在站博士后 5 0 人。 代表J学术领域 : 生 I 水资源经济、 土地经济、 农业保险、 农业供应链 管理。近 1 年来 , 0 先后在上述领域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1 项、 0项、 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 2 、 项 国际 合作研究项目 2 项。 获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 1 、 项 山东省优秀社会科 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1 二等奖 5 、 项、 项 三等奖 8 项。
▲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 学术报 告 ▲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科结构
本科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 会计学 工商管理 硕士学科 农林经济 管理 ( 级) 一 会计学 ( 二级 ) 博士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产业经济 学 ( 级 ) 二 国际经济与贸易 农业推广 ( 专业 学位) 金融学 应用经济学 ( 一级 ,簿) 农林经济 管理 ( 级) 农林经 济管理 一
- = I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坐落于著名旅游城市泰安市和雄伟 秀丽的世界名山泰山脚下 ,是山东农业大学所属的传统优势二级学 院, 至今已有 6 多年 的办学历史, 0 著名农业经济学家 卜 宪基教授、 农 业会计学家汪经芳教授、 林业经济学家牛继荃教授都是该院( 原山东 农学院农业经济系) 的创始人。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辖 7 3 : 系 所 农林经济管理系、 会 计学系、 工商管理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金融学系、 经济学系、 财务
学校发展史宣讲会发言稿(3篇)
![学校发展史宣讲会发言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19f57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7.png)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学校发展史宣讲会,旨在回顾学校的辉煌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一、学校发展史概述我们的学校始建于(学校成立年份),至今已有(学校成立至今的年数)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 创办初期学校创办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
但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们的前辈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3. 新世纪时期进入新世纪,学校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我们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成功晋升为(学校现有级别)。
4. 现阶段当前,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努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目标。
二、学校发展史中的亮点1. 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培养、选拔等方式,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在历届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 科研创新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工作,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3.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学生交换等项目,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4.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双一流”背景下生物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生物类本科为例
![“双一流”背景下生物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生物类本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a7ec1a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2.png)
“双一流”背景下生物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生物类本科为例
朱常香;王芳;苏英华;林榕姗;李滨
【期刊名称】《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年(卷),期】2022(12)5
【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和部属高校相比,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地方农业高校具有依存性、应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必须打破固有的理念、既定模式和评价形式,才能真正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层次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为使命,践行生物类本科教育工作开拓创新的指导思想,明确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实践平台以及选拔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页数】5页(P56-60)
【作者】朱常香;王芳;苏英华;林榕姗;李滨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山东大学生物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生物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3.高等地方性本科院校生物类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4.“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长江大学地球化学实验班为例5."双一流"背景下生物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农科”背景下的生物科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农科”背景下的生物科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a5936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4.png)
((林榕姗等:“新农科”背景下的生物科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1作为省属农林类高校,山东农业大学一贯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多年来扎根农村,服务农业,造福农民。
形成了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学科特点。
作为农林高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建有多个校外教学科研基地,教学条件优越。
近年来,为适应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学院已经将原有的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3个专业以“生物科学类”统一进行大类招生,为专业交叉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在生物科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将农理、农工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如何实现以农林为特色优势的多学科协调协同发展,如何培养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型农林人才,如何构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林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要求和新农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生物科学类专业学生应使其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等相关理科基础;厚实的生物学专业基础,熟练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实验技术和规范;有良好科学作风、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具有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够胜任生命学科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的能力。
根据现代农业的新发展新要求,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人才。
2 生物科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1 “宽口径、厚基础、强化主干课程”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学生在本科一年级按 “宽口径、重基础”的目标进行统一培养,从二、三年级开始按 “强能力”的目标进行专业差异化培养,即到二年级时,学生将根据各专业需求、专业兴趣和学业成绩,分流进入各专业。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型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中,将以往的“通识课+专业课”的粗放组合模式细化为“平台+模块”的精细组合模式。
《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成效
![《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1ea97ce03169a4517623a3c4.png)
《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成效作者:邢世岩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下旬》2012年第03期摘要:山东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内容,构建了较完整的实验及实践教学体系,教学队伍整体结构趋于合理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成绩突出,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关键词:森林培育;教学体系;师资队伍;精品课程;学科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84-03一、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山东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高等学校,1906年9月开设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设农、林、蚕三科。
《造林学》(森林培育学的前身)是林科的骨干课程。
山东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几十年来为山东林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学科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人才为目标,尤其注重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双重培养,多年来已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教学体系。
经过该课程建设,使《森林培育学》课程成为全国林学本科专业的示范性课程。
二、建设经验和成效1.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教学体系是森林培育学的关键,通过“制定培养方案-方案实施-学生反馈-修改方案-再实施新方案”反复的论证,最终形成了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综合实践(图1)。
2.优化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内容。
3.构建了较完整的实验及实践教学体系。
形成了以实验、专业实习、综合实践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森林培育实验课包括,森培1-2与育种实验、森培3与经理实验。
专业实践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一(森培1-2和育种);专业综合实习二(森培3和经理)(图2)。
综合实践包括,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4.教学队伍整体结构趋于合理。
通过人力资源整合、攻读学位、青年教师进修等手段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a47122458fb770bf78a550c.png)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简介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创建于1959年,原为农业机械化系,1990年易名为农业工程系,1994年撤系建立工程技术学院,2000年更名为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现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4%。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院现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设计及理论、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推广(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农业机及械化其自动化师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
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工科教学、研究单位。
学院下设农业机械化、机械设计与制造、交通运输、自动化、电气工程等5个系。
有山东省渗硼工程中心、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机农艺相结合试验室、MIE技术中心、思达机械电子研究所等研究中心(室)。
设有山东农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机械工程训练基地,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汽车拖拉机学、农业机械学、金相热处理、机械设计、精密测量、力学、液压传动、汽车电器、CAD/CAM、机构创新、电工电子学、数控加工、自动化、电机拖动、电力故障模拟、过程控制、机电一体化等17个分实验室,设有大学生电子工程创新实验室和机械工程创新实验室。
学院将山东泰安巨菱集团、泰安特种车辆厂、泰安五岳重型汽车制造厂、山东五征集团、华鲁锻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鲁能泰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山东水利水电设备厂等企业作为我院教学实习和科研基地,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其中山东巨菱集团和山东五征集团分别为全院学生设立了企业奖学金。
刘贤喜博士、教授在快速成型实验室李汝莘博士、教授在农机实验室工作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50人,研究生50余人。
山东农业大学科教融合专项计划
![山东农业大学科教融合专项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0ab851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5.png)
山东农业大学科教融合专项计划山东农业大学目前有三个校区,本部的北校区,成立于2007年的东校区,以及我所在的南校区。
其中,山农的招牌农学院以及特色生科学院都在南校区。
按照学生手册的内容来讲,我校农业科学是优势学科,生命科学是特色学科。
不吹不黑,山农的农学科研水平可达到世界前200,而且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有合作关系。
我校培养了众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果树培养专家束怀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为代表的学术人才。
很遗憾的是,当年评选211高校的时候,山农由于某一项指标不达标所以没能加入211工程。
但是客观来说,山东农业大学之所以分低,综合来看主要是吃了校名和地理位置的亏。
就我本人而言,在我真正了解山农之前,我个人也是不愿报考这所学校的。
对大多数应届考生来说,农业大学的名号让人联想到什么?没错,种地。
正是因为对校名认知的局限性,导致大量考生对学校的认知产生了偏差,好像山东农业大学就是个研究种地的大学。
可实际上呢?图样图森破!农学的研究领域实际上更多在于种子选育,作物改良,作物培养等专业知识,而非一般人印象中的种地。
当然,我必须要承认的是,山农的学生都要在大一下学期到试验田进行为期十天的下地劳动,毕竟农业大学。
再说地理位置,山东农业大学位于泰安。
泰安这座城市很有值得说道的地方,一座四线城市,房价物价却比某些三线城市还要高出一大截。
从接壤来说,泰安隔山北望济南,东依商城临沂,南临孔孟之乡济宁,西靠母河黄河。
相比济南与青岛而言,泰安真的太小太不发达。
也正是因为城市的关系,即使水平相近,泰安的学校(例如山东农业大学)相比济南、青岛的学校(例如济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分数就要低一些。
综合来讲,山东农业大学的实力其实不输青大、山师、山科等省内学校,只是校名与地理位置让诸多考生望而却步。
最后说一句口碑,我经常看见听见身边的人说山农各种不好。
但是客观来说,山东农业大学的住宿条件与教学设施在省内学校都是相当优秀的(尤其是我南校),之所以总是被黑,我只能最后说一句话,山农人可以黑山农,但外人永远没资格黑山农!。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9e5bce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2.png)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引言: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的综合性农业工程学院。
学校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山东农学院。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工、农、管、文、理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高等学府。
下文将从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情况以及国内外影响力等方面对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沿革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
学校的前身是山东农学院,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随着国家农业工程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于1984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此后,学校不断扩大规模,提升办学水平,并取得了诸多辉煌成就。
二、学科专业设置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设有农学、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涵盖了农业工程、植物保护、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生物技术等多个学科专业。
学校还设有博士、硕士、本科等多级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
三、教学科研情况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注重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学校还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近年来,学校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论文。
四、国内外影响力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影响力已逐步扩大至国内外。
学校秉承“厚德弘毅、求是创新”的校训,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农业工程人才,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农业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为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语: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已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农业工程领域的重要学府。
学校不仅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上有着较高的认可度。
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为中国的农业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导师简介-山东农业大学
![导师简介-山东农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b3cfef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d.png)
导师简介-山东农业大学引言山东农业大学作为一所位于中国山东省的综合性农业大学,拥有众多优秀的教师团队。
在这个团队中,有许多知名的导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几位在山东农业大学的导师。
Dr. 张三Dr. 张三照片Dr. 张三照片•学术领域:生物科学•研究兴趣:植物遗传学、转基因技术•教育背景:博士学位,美国某大学Dr. 张三是山东农业大学生物科学领域的一位知名导师。
他在植物遗传学和转基因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
他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探究植物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并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
他曾发表多篇高水平科研论文,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机会。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深受学生喜爱和尊敬。
Dr. 李四Dr. 李四照片Dr. 李四照片•学术领域:兽医学•研究兴趣:动物传染病、兽医药物•教育背景:博士学位,法国某大学Dr. 李四是山东农业大学兽医学领域的一位杰出导师。
他在动物传染病和兽医药物研发方面具有广泛的经验。
他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探索动物传染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控措施,并研发新型兽医药物,为动物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Dr. 王五Dr. 王五照片Dr. 王五照片•学术领域:农业工程•研究兴趣:农田水利、农业机械•教育背景:博士学位,山东农业大学Dr. 王五是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工程领域的一位杰出导师。
他在农田水利和农业机械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造诣。
他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和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他的教学风格幽默风趣,备受学生喜爱。
结论山东农业大学拥有众多优秀的导师,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具备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教育经历。
他们以个人的魅力和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和尊敬。
他们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为山东农业大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跨越百年的理性思考
![跨越百年的理性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449378be53a580216fcfe5a.png)
农业 大学 的持续发展 奠定 了坚 实 的基 础 。改革开 放 以 三步 目标 奠 定 更 加 坚 实 的基 础 。 来, 学校 迎来 发 展 最 快 最 好 的 一 个历 史 时 期, 别 是 特 19 9 9年山东农 业大学 、 山东水 利专科学 校 、 山东 省林业 学校三校合 并 , 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 学科 快速发展 , 水平 不断提高 , 实力 日益增强 , 向着多科性 、 合性方 向健康 综
19 9 7年 , 校 提 出 了 “ 步 走 ” 发 展 规 划 。 目前 , 学 三 的
二 正全 面 向建 设农业 科学 优势 林试验场 的基础上创 办 山东 高 等农业 学 堂 。学校 几经 第 一、 步 目标均 已实 现, 突出、 生命科 学特色鲜 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的第三步 目标迈 进。为此 , 校在“ 学 十一 五 ” 间 , 立 了 “ 定 期 确 稳 14 9 9年中华人 民共 和国成立 , 特别是 1 9 2年全 国高校 5
中 图 分 类 号 : 4 G6 0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 1 8 ( 0 6 1 —0 2 0 1 0-9 12 0 )20 1—3
山东农 业大学 已经走过了 1 0年的光辉历 程 , 0 我们 点 , 个博 士后科 研 流 动站 和一大 批 国家级 、 部级 重 6 省 有幸站在这所百年高校两个百年 的历史交接点 上 , 沉浸 点学科 、 点 实 验 室 、 重 工程 技 术 中 心。学 校 占地 面 积 在百年校庆 的喜悦之 中, 享受着几代农大人积 累创造 的 5 4 亩 , 筑面积 12万平方 米 , 15 建 1 教学 科研仪 器设备 总 物质和文化成果 , 这是 我们 的骄傲 和 自豪 。但 是 , 更使 值 25亿元 , . 图书馆藏 书 10万册 。培养了 以中国科 学 9 我们感觉到的是责任和使命 。回顾发展历程 , 总结 办学 院院士李振 声 、 象初 、 兆 良, 国工程 院 院 士束 怀 印 朱 中 特色 , 提升办学理念 , 传承百年文化 , 既是我们跨 越百年 瑞 、 山仑等为 杰 出代表 的各类 优秀人 才 1 2万 余 人。先 应 当承担 的历史责 任 , 是搞好 百年 校 , 更 全面加 强大 后获得包括 国家技术 发 明一等 奖在 内的 国家 级科 技成 学文化建设 , 促进 学校 今后更 加全 面 、 协调 、 健康 、 可持 果 奖 1 项 , 部 级 以 上科 技 成 果 奖 励 3 7 } 得 国 家 9 省 2项 获 续发展 的根本任务 。
山东农业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产生
![山东农业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产生](https://img.taocdn.com/s3/m/f83ae496daef5ef7ba0d3ccb.png)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成功尝试——山东农业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诞生记一、特等奖的基本内容1993年,山东农业大学杨景林等的《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三结合”教学体制。
该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基地建设是搞好“三结合”的基础。
没有实践基地,讲“三结合”是空的;有基地而缺乏必要的教学、科研、生活条件,“三结合”必然于形式。
为了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思想,做到既懂理论,又会实干,他们十分重视基地的配套建设,建立了三种功能各异又相互补充的“三结合”基地。
完善发展农场教学基地,就近建立生产与社会实践基地,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建立校外基地。
二是加强科学研究是搞好“三结合”的支柱科研是搞好“三结合”的支柱,沟通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也是提高教师水平、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
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不仅加速科研过程,而且在科研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是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搞好“三结合”的关键在实施“三结合”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为了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优化培养过程,必须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把“三结合”教学体制和“三段培养”模式用教学计划固定。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基地管理人员和学生参加与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
按照教学规律和农事季节,科学组织教学过程。
进行实验室体制的改革。
把原来属于教研室、按课程设置的实验室,建成了系、室两级管理、具有双层运行机制的“作物科学综合实验室”,促进了实验内容的改革,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度,教师、学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工作。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三结合”的根本建立一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与工农结合、与农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教师队伍,是推动“三结合”深入发展的根本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 日期:
山东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高校。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科教兴鲁、科教兴农为己任,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把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创建‘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
这一办学特色,是我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艰辛探索、不懈实践、长期积累的结果,还需要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正确分析所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工作重点由以大规模扩招和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水平、优化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的重大转移,为提高教育质量,突出了办学特色,促进21世纪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段培养:即把大学四年的人才培养过程相对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校内实验室“基础阶段”—— 校内教学基地“课内外结合阶段”——校外教学基地“与生产实践结合阶段”。
二、办学特色的建设实践
在建设实践中,我们将办学特色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重点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人才需求和办学特色制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按照培养目标设计层次加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实践教学内容搞好硬件建设,建立条件保障体系;同时建立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
(二)突出办学特色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突出办学特色是高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质量离不开特色,特色就是水平。作为省属教学研究型本科高校,只有努力形成本科教学的特色,夯实本科教育的基础,才能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办学特色的主要内涵
我校办学特色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三”,即:“三结合”、“三层次”和“三段培养”。
三结合:就是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层次:即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基础实践层次主要包括实验课、劳动课、社会调查和认知实习等;专业实践层次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社会实践层次主要指学生在参加实际生产、管理和经营中,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
学校现有本专科生24453人、研究生1883人。
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1个硕士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分中心、1个国家级品质检测中心。
目前,专任教师1151人,其中2名院士,3名外聘院士,6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7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为适应规模扩大、水平提高的要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校舍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7亿元。
四、办学特色的理论思考
(一)突出办学特色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高校只有突出办学特色,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
(四)为山东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山东省的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小康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多次被山东省委、省府授予科教兴鲁先进集体称号。
(五)促进了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快速发展
三、办学特色的实践成效
(一)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人
学校共为社会培养李振声、印象初、束怀瑞、山仑等4名院士为代表的一批老一代的著名专家学者,以韩兴国、韩俊和黄炳茹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中青年科学家,还有一大批地方党政领导、农业科技人员、优秀企业家。
(二)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2001年以来,在全国和山东省的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6项;获得山东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二是搭建坚实的实践放的实验教学中心;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在校内教学基地建成了农学、园艺等10个实验站园;在全省各地建立了86个稳定的校外教学科研基地。
三是搞好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通过加强科研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充实创新教学内容,开设高水平选修课,吸收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将科研成果和科研过程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大学生课外实践计划、设立第二课堂和创新学分、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活力。
四是努力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选派中青年教师担任地方科技副职、与地方联合承担科技项目、进行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参加校内外教学基地建设等措施,既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又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
五是建立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深入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实现了教职工队伍的分类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后勤社会化,强化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突出了教师的办学主体地位,加大了教学投入,调动了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深入开展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师和学生的“双选机制”(即教师竞争选择课程和承担教学任务,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调动了教和学的积极性。
(三)获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和教研成果
近年来,学校共获得30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其中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17项国家级奖励。获得了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0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2项。
2004年10月29日,由我校谭景和教授主持完成的我国首例卵丘细胞与体外成熟去核卵母细胞融合而成的克隆山羊“白雪”诞生,这是山东首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克隆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