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第1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 导学案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 导学案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1.1.1 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二、问题导学1、算法: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想是消元的思想,有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两种消元的方法,请用加减消元法写出它的求解过程.解: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3、试写出求方程组的解的算法.解: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4、算法的特点:(1)、(2)、(3)、(4)、(5)、()三、问题探究: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解: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第一步:;第二步:将第一步;第三步:将第二步;第四步:将第三步.算法2 可以运用公式1+2+3+…+=直接计算第一步:取=5;第二步:计算;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说明算法不唯一)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例4:(必修2第129页)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第一步: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第二步:根据条件列出关于,,或,,的方程组;第三步:解出,,或,,,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例5:(课本第3页例1)(难点是由质数的定义判断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是否为质数的基本方法)四、课堂练习1:(课本第4页练习2)2: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3:(课本第4页练习1)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求以这个数为半径的圆的面积.五、课堂小结1. 算法的特性:2. 描述算法的一般步骤:六、作业1. 有A、B、C三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瓶,A装着酒精,B装着醋,C为空瓶,请设计一个算法,把A、B 瓶中的酒精与醋互换.2. 写出解方程的一个算法.3. 利用二分法设计一个算法求的近似值(精确度为0.005).4. 已知,,写出求直线AB斜率的一个算法.5. 已知函数设计一个算法求函数的任一函数值.1.1.2 程序框图(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程序框图的概念;2.掌握运用程序框图表达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算法;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运用程序框图表达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算法【教学难点】规范程序框图的表示以及条件结构算法的框图【教学过程】二、问题导学:(一)练习: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2. 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二)、程序框图的有关概念1. 程序框图的概念:2. 构成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课本第6页)3.规范程序框图的表示:4.三种逻辑结构:;;。

《日月潭》(第一课时)导学案

《日月潭》(第一课时)导学案

《日月潭》(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

3、有酷爱祖国宝岛台湾和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预设】关健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风光的句子,体会那里的漂亮,激发学生酷爱祖国宝岛台湾和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沟通【教学打算】: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中国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题导入】:复习导入,提醒课题。

〔5分钟〕〖切入举偶〗1、展示沟通: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假如学生不知道老师就干脆告知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闻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营造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憧憬;沟通与展示,造就了学生搜集信息的实力。

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爱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日我要带着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巡游,观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中国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依据学生的疑问老师进展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

虽然这些疑问起先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老师必须要爱护学生质疑的踊跃性,按部就班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学生的问题进展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呈此时此刻学生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化,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过程】〔15分钟〕〖对话平台〗一、感知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相互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相互沟通、双向互动的过程。

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稳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造就了语感。

第1课时 《正数与负数》(1)导学案

第1课时 《正数与负数》(1)导学案

第1课时《正数与负数》(1)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正、负数的规定:正数与规定的标准相同,负数与规定的标准相反;能力目标:了解分类思想;学习过程:引入:1、脑筋急转弯:两人在同一个地方同时出发,都走了1公里,两人互相说话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2、某同学从学校出发走了2公里,你能确定他的位置吗?新课:一、阅读下题:“从某地点出发,向东方向作为正方向,那么向东走3米记为+3米,向西走5米记为—5米,而该地点记为:0 。

”从题中可知:“从某地点出发,向东方向为正方向”成为了一个标准。

“向东走3米”与规定的标准(填“相同”、或“相反”),因此记作了,“向西走5米”与规定的标准(填“相同”、或“相反”),因此记作了。

而“该地点记为:0 。

”是因为作为了分界点。

练习:1、从某地点出发,向北方向作为正方向,那么向南走2米,记作,向北走3米记作,这个地点记作2、规定收入为正数,那么小明的父亲每月工资3000元可记为,小明用来买书的100元可记为,小明得到的利是150元可记为。

3、以班上同学平均身高155厘米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数,则小王身同160厘米可记为,小李身高154厘米可记为,小张身高155厘米可记为。

学习方法指导左题中引入了正数与负数,体现了分类思想。

分类的标准是解题时首先要分析清楚的。

根据左边题目:可知数可分为:、、三类。

与规定的标准相同数的为,与规定的标准相反的数为,而分界点则是。

4、仿照以上三题,请自己出一个或几个题:二、 阅读题目:“+80m 表示向东走80m ,那么-60m 表示 ,0m 表示 ”。

题中出现了正数:+80m ,负数:-60m 。

但题中并没出现分类的标准。

根据题中“+80m 表示向东走80m ” 可知分类的标准是: 。

1、+3m 表示水位升高3m ,那么-5m 表示 ,0m 表示 。

2、-2kg 表示体重减轻2kg ,那么+1kg 表示体重 ,0kg 表示体重 3、海拔高度-155m 表示低于海平面155m ,那么8848m 表示 ,0m 表示 4、仿照以上三题,请自己出一个或几个题:三、运用分类思想,将下列各数进行分类: -1,+2,-1.5, 34+, 7, 23-, 0 , 2.3 总结: 1、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两种具有 意义的量; 2、数的分类解题技巧:正数、负数表示的意义 ,根据这样一个特点,左边的题目变得相当容易,而0一般变示 。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第1课时)(导学案)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第1课时)(导学案)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课时1)【学习目标】1.通过追溯促胰液素发现过程,建立“激素调节”的概念;2.通过分析胰岛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研究激素的一般方法;3.通过激素研究实例的分析,领悟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等。

【课前学习】一、激素的发现1.内外分泌腺的区别(1)凡是分泌物经由______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__________,如汗腺、胃腺等。

(2)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_______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__________,如垂体、甲状腺等。

2.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的实验①实验假设:_______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②实验步骤a.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b.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无胰液分泌。

c.稀盐酸注入狗的小肠肠腔(去除神经)→__________。

③实验结论: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胰液的分泌受_______的控制。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①实验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可能产生了一种_______,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②实验验证过程:③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受__________的调节。

3.激素调节的概念:由__________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_______进行调节的方式。

参考答案:一、1.(1)导管外分泌腺(2)激素内分泌腺2.(1)①胃酸②胰腺分泌胰液③神经调节(2)①化学物质③促胰液素3.内分泌器官激素二、激素研究的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1)1916年,科学家将_______产生的,可能与糖尿病有关的物质命名为________。

(2)1921年,班廷和助手贝斯特利用狗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结扎狗的胰管→取出胰腺→提取液→注入___________的身上→血糖恢复正常。

(3)班廷和贝斯特与生化学家合作,抑制_______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用于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 识字1 》第一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 识字1 》第一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 识字1 》第一课时一、教材内容简介本课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 识字1 》第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字“一”。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将能够识别字“一”的形态和书写规范。

二、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字母“一”的形态;2.能够正确书写字母“一”;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和应用字母“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字母“一”;2.正确书写字母“一”。

难点1.书写字母“一”的笔画顺序;2.区分字母“一”和其他相似字形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引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呈现1.介绍字母“一”的形态和书写方法;2.演示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模仿跟读。

3. 练习1.让学生在小黑板或练习纸上进行书写训练;2.师生互动,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

4. 拓展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环境中寻找字母“一”的身影;2.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字母“一”在物体名称中的运用。

5. 总结复习本课内容,强化学生对字母“一”的认识和书写。

五、课后作业1.完成《1 识字1 》第一课时的练习册作业;2.在家中练习书写字母“一”,并找出环境中的字母“一”。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入、呈现、练习和拓展字母“一”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字母“一”的认识和书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保证学生在正确的学习轨道上。

以上就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 识字1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对老师们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 导学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  导学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导学案第三章居民与聚落导学案第一节人种和人口第一课时人种和人口分布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2.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3.学会运用地图说明人口分布的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重难点:学会运用资料、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状况。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64-68页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人种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按照肤色差异,可将世界人口分为三大种族: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人种有不同的集中地区。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美洲的原住居民也是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非洲的___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__________的地区。

活动二:探究世界的人口分布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五)课堂总结三、板书设计四、当堂检测五、素材拓展1.图中了解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2.世界人口在不纬度地区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3.世界人口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当堂检测1.某化妆品公司研制出适合黑种人使用的化妆品,在下列国家可能找到销售市场的是()A.俄罗斯 B.伊拉克C.南非D.新加坡2.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是由于该地()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降水稀少、气候干旱C.资源缺乏、面积狭小D.全年高温多雨3.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是自()A.15世纪以来B.16世纪以来C.18世纪以来D.20世纪以来4.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在数量和速度方面的特点是()A.速度慢、数量少B.速度快、数量大C.速度快、数量少D.速度慢、数量大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世界上人种的划分依据是()A.语言文字 B.宗教信仰C.肤色等体质特征 D.社会经济制度(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东部和东南部,__________洲的土著居民印地安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第1节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导学案

第1节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导学案

CB A D EFCABD子洲三中 “双主”高效课堂 数学 导学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组名: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年 级科 目课 题主 备 人 备 课 方 式负责人(签字) 审核领导(签字) 序号 八(3) 数学 §第1节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乔智一、【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 。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

3、阅读教材:第1节 探索勾股定理(前半部分) (二)、教材精读4、(1)观察右面两幅图:(2)填表:A 的面积 (单位面积)B 的面积 (单位面积)C 的面积(单位面积) 左图 右图(3) 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a 、b 、c 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4)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平方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归纳小结: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有a 2+b 2=c 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等于斜边的 .(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 实践练习:(1)在Rt △ABC 中,∠C=90°,① 如果a=3,b=4,则c=________;② 如果a=5,b=12,则c=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B.若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C.若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A=90°,则a 2+b 2=c 2; D.若a 、、是Rt △ABC 的三边,∠C=90°,则a 2+b 2=c 2. 三、教材拓展5、例1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B=13cm , BC=5cm ,求斜边AB 上的CD 的长。

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第1课时甲烷的性质 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第1课时甲烷的性质 含答案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甲烷的性质[学习目标定位] 1.会写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知道甲烷的结构特点。

2.知道甲烷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会写化学方程式。

3.知道取代反应的概念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

一甲烷的存在、用途及结构1.甲烷的存在与用途(1)甲烷的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及海底。

(2)甲烷的主要用途甲烷易燃烧,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甲烷可用作燃料。

天然气和沼气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甲烷还可用作化工原料。

2.甲烷的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甲烷的分子模型CH4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位于正四面体中心,H原子位于四个顶点上归纳总结1.结构式:用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的图式叫做结构式。

2.一个碳原子以4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结合时,无论这4个原子是否相同,都分别在四面体的顶点上,但不一定为正四面体,也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最多有3个原子共面。

1.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极性键答案 D2.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的是()答案 D解析在这几种形式中,分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均能反映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但比例模型更能形象的表达出H、C的位置及所占比例;电子式只反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成键情况。

二甲烷的性质1.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2.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将甲烷在空气中点燃观察现象:①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点燃CO 2+2H 2O 。

甲烷是优良的气体燃料,通常状况下,1 mol 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890 kJ 热量。

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完整版)

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完整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明确学习目标】1、复习掌握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点)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关知识点回顾】说说实验室下列做法的目的是什么?(1)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或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

(2)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4)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移去导气管,再移去酒精灯。

(5)禁止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化学实验安全2、了解安全措施。

(1)实验室中常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从安全的角度分析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酒精灯帽盖灭。

不可用嘴去吹。

④不慎碰倒起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⑤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五官以及皮肤的伤口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

为防止中毒,应注意几点:①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

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和有烟雾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外加尾气处理装置。

②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存放食品,餐具不准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后要用水把手洗干净。

③皮肤上有伤口时,不能接触有毒物质,否则会经伤口进入人体而造成中毒。

④不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实验过程若不慎发生意外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学会如下紧急处理:①玻璃割伤等其他“机械类”创伤,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再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最后敷药包扎。

②烫伤应找医生处理。

③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布或沙子盖灭。

④大量浓酸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并涂上NaHCO3溶液,严重的须就医。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1.能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认识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重点:能规X使用显微镜。

知识点一:认识显微镜观察右面的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②镜柱,③镜臂,④镜筒,⑩载物台。

(2)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⑤]目镜和[⑦]物镜。

(3)能大X围升降镜筒的是[⑧]粗准焦螺旋,能小X围升降镜筒的是[⑨]细准焦螺旋。

(4)能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

(5)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的倍数×物镜的倍数。

知识点二: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取出与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上。

镜臂靠近身体略偏左,镜座距实验台边缘一定距离,然后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一白亮的圆形视野。

3.放置标本把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调焦观察(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2)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1.观察课本中图2-2“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讨论和思考下列问题。

(1)显微镜的光学部分主要是“三镜”,你能说出三镜是哪些结构吗?由下到上为反光镜、物镜和目镜。

(2)显微镜的机械部分有“两旋两器”,是指哪些结构?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

2.小组讨论归纳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1)从目镜中看,标本上的“d”字是什么字?从目镜中看到的像有何特点?标本上的“d”字是“p”。

从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3)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为什么?不能看清,因为光线不能透过纸片到达目镜。

物质的量__第1课时_导学案

物质的量__第1课时_导学案

矮油,你又想偷懒啊?反省反省吧,亲! 想成为一名成功者,先必须做一名奋斗者。

《必修Ⅰ第1章第1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导学案(第1课时)高一 班 第 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课标要求】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重点难点】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2. 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回忆复习】1、原子与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是 的最小微粒。

(2)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规定以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写出下列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①Fe ,②CO 2 ③HCl ,④H 2SO 4______。

2、根据反应2H 2+O 2 = 2H 2O 填写下列空格该反应中H 2、O 2、H 2O 的三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

由此可见,物质间的反应,按照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同时也是按一定的粒子数比进行,也就是 说,物质的质量与构成它们的粒子数之间一定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新课导学】阅读教材P11-13思考:如何知道10Kg 小米是多少粒,你有什么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一个 。

表示 的集体。

符号为 。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

注意:①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②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而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鲁科版选修4-4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导学案

鲁科版选修4-4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导学案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导学案鲁科版选修4-4学习目标:1. 认识和理解水、醋酸、氢氰酸、氢氟酸等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2.学会有关PH的相关计算学习重点:1.电离平衡常数 2. 影响电离平衡因素的认识学习难点:有关PH值的相关计算教学课时:2课时本课时:第1课时▲导学提纲▼☆缺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缺自信!☆认真预习课本P73 P74 P75 P79 P80 P81 P82一、弱电解质的电离问题1、水、醋酸的电离2、电离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二、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1、温度2、浓度3、其他试剂▲知识整合▼☆你可以做得更好! ☆【知识链接】回顾课本P42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并复习P46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为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3A(g)+2B(g)=5C(g)+2D(g) △H<0 的化学平衡常数应该如何表示:改变如下之一条件:⑴增大压强⑵提高温度⑶加入催化剂⑷增加C物质的量平衡将向哪个方向移动?【预习新知】●水的电离导学:认真阅读课本73页联想·质疑,思考其中的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水电离方程式:(有时也写成:)2.意义:由于水是最常用的重要溶剂,因此务必要理解水的电离问题!3.特点:实验证明水是一种,电离极其微弱,有微弱的导电能力。

其电离过程也存在电离平衡,可用化学平衡原理来进行解释。

依所学内容写出纯水电离并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表达式:附:“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导学:课本P73下面1定义:在水溶液中和浓度的乘积2表达式:Kw=3常温下(25℃)数值为:1.0×10-14 mol2·L-2 (其中[H+]=[OH-]=1.0×10-7mol·L-1)4由此可知Kw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因为在一定温度下,K和[H2O]都是常数,其乘积也必然是常数,故Kw也是只与有关的常数。

5几点注意事项:(1).K w只与温度有关,即只受温度影响,并且随温度升高其值逐渐增大。

鲁科版选修4-4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热效应(第1课时)导学案

鲁科版选修4-4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热效应(第1课时)导学案

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热效应(第1课时)导学案鲁科版选修4-4对反应热效应的定量表示一、知识连接1、反应热的概念:符号:单位:注意:2 .焓变的概念:符号:单位:注意:3.热化学方程式(1)表示意义:(2)书写注意事项:二 典型例题及练习1.(A 级) 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B 级) 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 4ClO 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 4ClO 4∆====N 2↑+4H 2O +Cl 2↑+2O 2↑+Q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3.(B 级) 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 水蒸气放热241.8 kJ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1 g 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 ,则反应H 2(g)+21O 2(g)===H 2O(l)的ΔH = kJ ·mol -1。

4.(B 级)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

0.5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时,放出445 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CH 4(g )+4O 2(g)===2CO 2(g)+4H 2O(l) ΔH =+890 kJ ·mol -1B.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 ·mol -1C.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 ·mol -1D.1/2CH 4(g)+O 2(g)===1/2CO 2(g)+H 2O (l) ΔH =-890 kJ ·mol -15.(C 级)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 2>ΔH 1的是 ( ) A.2H 2(g)+O 2(g)===2H 2O(g) ΔH 1 2H 2(g)+O 2(g)===2H 2O(l ) ΔH 2B.S(g)+O 2(g)===SO 2(g) ΔH 1S(s)+O 2(g)===SO 2(g) ΔH 2C.C(s)+21O 2(g)===CO(g) ΔH 1 C(s)+O 2(g)===CO 2(g) ΔH 2D.H 2(g)+Cl 2(g)===2HCl(g)+ΔH 121H 2(g)+21Cl 2(g)===HCl(g) ΔH 2 6.(C 级) 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 ,它所生成的CO 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 g CaCO 3沉淀,则完全燃烧1 mol 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A.0.5 QB.QC.2 QD.5 Q重视基础 形成知识规律1.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观点,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和反应物总能量不同,这是由于各种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不同的;(2)反应中能量守恒;(3)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部分能量就会转变成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放热反应;反之则是吸热反应。

山大附中高一化学必修II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导学案

山大附中高一化学必修II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导学案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案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制作:田宇 审核:高一化学组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重点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问题探究】 你能任意举一种元素的原子,试着找出下列各值之间的关系吗? 原子序数 核电核数 个横行) 周期(第 4、5、6、7 周期) 主族 个:ⅠA-ⅦA 个纵行) 副族 个: IB-ⅦB 第Ⅷ族 个(3 个纵行) 零族( 个)稀有气体元素 质子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周期(第 1、2、3 周期)【课题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 个(共 周期表 族: 个(共【课题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请先写出下表中各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 原子结构 示意图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 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行,除了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 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

①族的分类 a、主族:由 元素和 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 A 表示。

b、副族:完全由 元素构成的族,用 B 表示。

c、第Ⅷ族: 三个纵行 。

d、0 族:第 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第ⅠA 族(除 )称为 元素;第ⅦA 称为 元素; 0 族称为 元素。

化学必修 II—001 H C O Na Cl Ca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案 【课堂检测】 1.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2.若某ⅡB 族元素原子序数为 x,那么原子序数为 x+1 的元素位于( A.ⅢB 族 中位于( A.第二周期 这种观点的是( A.HF ) B.H3O+B.ⅢA 族 ) B.第三周期C.ⅠB 族D.ⅠA 族3.某元素 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则 X 在周期表C.ⅣA 族D.ⅥA 族4.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 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 族,下列物质能支持 C.NaH ) C.N、O、S D.C、Si、S D.H2O25.有短周期元素 A、B、C,其中 A、B 同周期,B、C 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 核电荷数之和为 31,则 A、B、C 为( A.C、N、Si B.N、P、O6.请在下表中画出前 20 号元素的位置,并标明族序数、周期数、元素符号。

第一节氯气(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氯气(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学习目标】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观察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类比法理解和应用氯气的性质,养成归类学习的习惯。

3、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82~84页,熟记课本基础知识,了解氯气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初步认识氯气的性质。

2、完成预习案中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再研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在“我的疑惑”处。

查阅资料了解涉与氯气的主要事件。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预习案1、写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3、(1)如何闻氯气的气味?(2)取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现象是什么?4、写出下列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氯气与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5、次氯酸(HClO)的性质:①弱酸性:很弱的酸,酸性比碳酸弱。

②不稳定性: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下易分解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具有漂白作用【预习自测】1、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B、若氯气泄漏,应跑向低洼处C、氯气能与金属铁反应生成FeCl3D、由于氯气化学性质活泼,因此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氯元素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金属和稀盐酸反应制的的是()A、CuCl2B、AlCl3C、FeCl3D、AgCl3、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德国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6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64页)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会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习重点】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学习难点】掌握其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是难点。

【学法指导】1.预习时,基础知识用蓝笔标记,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2.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知识链接】北半球东半球纬度【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我们伟大的祖国是。

2、半球位置:从东西两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从南北两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

3、海陆位置:中国是洲东部、洋西岸的国家,是一个的国家。

4、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地区,属,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没有。

5、我国陆地面积约_________万平方千米,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

居世界第______位。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__________________,最南端在南海的_________________,最东端在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P3活动)1.讨论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2.讨论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知识结构】1、半球位置:半球,半球一、我们祖国——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区,属(温度带)3、海陆位置:洲东部,_洋西岸1、最北端二、我国的领土——平方千米 2、最南端3、最东端4、最西端【当堂检测】1、我国在地球上位于()A、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2、下列有关中国疆域说法正确的是()A、北回归线穿过中国的北部B、中国位于亚洲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C、北极圈穿过中国的北部D、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3、我国领土大部分地区属于()A、南温带B、北温带C、热带D、北寒带4、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俄罗斯、加拿大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B、与巴西相比,我国气候更炎热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海洋性更显著【学后反思】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中国的领海、半岛、岛屿、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及其位置。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导学案(原卷版)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导学案(原卷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4. 了解几种常见的酸,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5. 了解浓硫酸的腐蚀性和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2.了解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难点: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三、学习过程【课前准备】1.将浓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有什么现象?2.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别写出你所知道的酸和碱。

【自主探究】1.酸碱指示剂(指示剂):能跟__________或__________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紫色石蕊溶液:遇酸__________,遇碱__________;无色酚酞溶液:遇酸__________,遇碱__________。

3.酸碱指示剂是由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发现的。

【合作探究】一、实验探究: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1. 紫色石蕊溶液:酸性中性碱性色←————色————→ 色2. 无色酚酞溶液:酸性中性碱性色←————色————→ 色【练一练】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稀盐酸B.石灰水C.食盐水D.水二、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能跟_____或_____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__________的试剂。

常见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变色规律: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______,遇碱性溶液变成_______。

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_______,遇碱性溶液变成______。

3.注意:(1)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的溶液作用时,变色的是_____________,而不是酸或碱的溶液,并且“酸或碱的溶液”是指溶液,指示剂变色属于变化;(2)酸溶液一定显酸性,显酸性是酸溶液;碱溶液一定显碱性,显碱性是碱溶液。

导学案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导学案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学会对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自主学习】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物质的分类⑪交叉分类法. 详见书P24页⑫树状分类法固固:粗盐混合物(多种成分)液液:水与酒精气气:空气金属单质:Fe _______物质(1)单质(3)非金属单质:P ________一元酸 HCl ________酸(5)二元酸 H2SO4 _____________ 纯净物(2)三元酸 H3PO4 ______________Fe(OH)3 _________碱NaOH _________化合物(4)正盐 NaCl ________盐酸式盐 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2)非金属氧化物______将下列物质填进上表的横线上,O2, Cu,H2CO3, Ba(OH)2,KNO3, CO2,空气,含镁60%的MgO【合作探究】把以下物质分类(酸:按酸性强弱再细分;碱按可溶性再细分)H2SO4,NaOH,NH4HCO3,P2O5,Ba(OH)2,HNO3,NH4Cl,Mg(OH)2,KOH,NH3·H2O,CH3COOH,SO2,HCl,H2CO3,Cu(OH)2,CaO,Fe(OH)3,Cu2(OH)2CO3,H2O,H3PO4【课堂检测】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B、氧化物C、碳酸盐D、钠盐2、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A、NH3B、CH4C、NaHCO3D、HClO33、下列各物质中,均为纯净物的一组是:()A、碘酒,干冰B、石油,液氨C、Na2CO3·10H2O,Na2CO3D、石灰石,氨水4、下列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氧化钙,洁净的雨水B、氢氧化钾,含铜80%的氧化铜Cu相对原子质量64)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D、红磷,空气5、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石膏B、氢硫酸、烧碱、绿矾C、碳酸、乙醇、醋酸钠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6()72 3 2 2 2 2 2SO4 ⑧海水⑨新鲜的空气⑩Ba(OH)2⑾NaBr⑿Fe3O4 ⒀H2O ⒁AgNO3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按组成分类,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领土面积、海域面积。

2.了解我国领土四端、东西与南北距离。

3.了解我国的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位置。

重点难点:我国的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位置。

导学过程:
一、导入
看中国政区图导入。

二、自主学习
目标:
1、运用图1.1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读课本4-5页内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领土四端、东西与南北距离,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位置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内容:阅读课本第1-4页
方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4页,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出来。

7分钟后,检测自学效果。

时间:7分钟。

1. 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

从大洲大洋来看,中国位
于东部,洋西岸。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___纬度地区,属
_________(温度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______(温度带),没有寒带。

3.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读图1.4中国疆域示意:中国最北端在;最南端在;最东端在;最西端
在。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从朝鲜开始按逆时针依次是。

6.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
为、、、。

7.我国陆地面积达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位。

我国领土所跨的经度,从西到东有多度。

跨时区。

8.我国海岸线长达_____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____个,自北向南依次是:。

三、合作探究之小组交流
探究内容:说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探究方法:先自己思考,然后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3分钟
后老师抽号检测。

探究时间:5分钟
四、合作探究之提问展示
五、合作探究之精讲点拨
六、知识小结
七、达标练习
基础题
1. 我国位于()
A.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C.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D.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2.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A.台湾岛
B.海南岛
C.雷州半岛
D.曾母暗沙
3.我国的沿海岛屿,自北向南依次是()
A.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
B.舟山群岛、台湾岛、南海诸岛、海南岛
C.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
D.舟山群岛、海南岛、台湾岛、南海诸岛
4.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面有()
A.朝鲜、韩国
B.韩国、日本
C.朝鲜、马来西
亚 D.韩国、印度尼西亚
5.就海陆分布而言,我国属于( )
A.内陆国
B.临海国
C.半岛国家
D.岛国
提升题:
9.下列国家中,海陆位置基本特征与我国相同的是
( )
A.蒙古
B.印度尼西亚
C.哈萨克斯坦
D.印度
10.我国东西端相距________千米,我国南北端相距
________千米。

11.下列国家中不属于我国的邻国的是( )
A.蒙古
B.印度尼西亚
C.哈萨克斯坦
D.印度
拔高题
8.图中的A为海,B为海,C
为半岛,D为半岛。

八、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