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行业进出口贸易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服务行业出口贸易利益分析
姓名:王林丽学号:1071806129 班级:财管1071
摘要: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服务业将逐渐取得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本文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因素及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如何构筑国家竞争优势以及从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现行政策等角度提出了若干战略思考。
关键字:服务业国际贸易结构分析政策建议
一、引言
中国实现对外开放战略以来,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不断加快,服务出口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服务出口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总体上中国依然是服务贸易小国,且服务业出口层次低,与中国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的地位形成鲜明反差。服务进出口贸易在持续稳定增长的同事,内部结构不断变化。作为外贸构成中重要一环的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在这种趋势下,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最终改变我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因此,从不同角度分析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内在机制和实现途径及方式,对与制度可持续的适应经济长期增长的服务贸易发展政策尤为重要。尤其是服务贸易作为与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紧密联系的贸易形势,不断扩大和累积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对于提升我国以工业制品为主的贸易结构和通过服务进口的技术外溢不断缩小国内外技术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增长进程中的中国服务贸易:现实描述
(一)中国服务贸易参与全球化的特征和事实
在全球贸易快速发展和中国货物贸易强劲增长的支持下,中国服务贸易克服了非典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20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或收入)467亿美元。
单一的从服务贸易指标的绝对值和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难以准确衡量中国参与服务全球化的程度,必须结合中国在全球服务业发展中的相对低位和服务业的中国经济中的相对地位才能较为准确把握服务全球化的内涵。
以下两个指标为测算中国服务贸易全球化指数和制造业贸易全球化指数: STRG=(STRD/TTRD)/(SGDP/TGDP) MTRG=(MTRD/TTRD)/(MGDP/TGDP)
式中,SGDP 为服务业GDP,TGDP 为总量GDP ,STRD 为服务贸易额,TTRD 为贸易总额,MTRD 为制造业贸易总额,MGDP 为制造业GDP 。
该指标值若等于1,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或制造业贸易)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与服务业(或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相同;若小于1,表明中国服务业贸易(或制造业贸易)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低于服务业(或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若大于1,则表明服务业全球化(或制造业全球化)相对水平较高。
根据1983—2007年的数据计算,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全球化指数的平均值仅为0.31,相对于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服务贸易在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偏低,而制造业全球化指数远远高于我国的服务业,这也符合了我国作为劳动密集型
国家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服务贸易参与全球化的程度非常低,但也预示中国服务贸易参与服务全球化的潜力非常巨大。
(二)服务贸易结构
服务贸易的生产中包含三种要素:体力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和实物资本。这三种要素决定了服务贸易价值的大小,从而也决定了某个国家在这种服务项目上有无优势。从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方面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部门是旅游业、运输和其他商品服务等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三大传
统服务部门出口总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5%以上。
与此相对比,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贸易部分出口规模不大,所占
服务贸易总额的份额较低,增长速度缓慢。
(三)服务贸易竞争力
从贸易竞争指数角度分析,在
数多数年份为正数,表明在改革开
放之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段时间
内,中国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比较
优势。在1991年中国服务贸易竞争
指数达0.26。1997年以后,各年服
务贸易竞争指数为负数,贸易比较
优势表现明显。2003年,在美国和
亚洲经济改善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增长好于预期。货物和服务贸易走出了2001
年以来的低迷状态,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3
年全球服务贸易额年增长率创1995年以来的新高,未经价格调整的服务贸易出口
17630亿美元,同比增长l2%,较2002年增速加快了6个百分点。
三、影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
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的电讯、高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
素是后天开发的,对机、通信、金融等国际服务的提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整
体上,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基础要素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
高等要素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我国大力发展国际、国际运输以及与农业有关部
门的服务具有较好的先天条件;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资金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
短缺、发展滞后、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讯网络、
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竞
争力还较弱。从中长期看,高等要素的贫乏将成为制约我国资本、知识技术密集
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
(二)服务需求潜力巨大
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取决于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较状况,即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一国国际贸易的扩张,必须基于充足的国内需求及强烈而独特的需求偏好。这主要体现在需求的导向和规模的差异上,如果某种服务的消费能引导世界新潮流,或者国内需求规模巨大,这种服务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随之市场国际化逐步加快,国际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大多数居民在已经解决了基本吃、穿、和部分用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大大提高,消费与储蓄偏好发生变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服务,以及与信息、教育、房地产、汽车、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相关的服务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前景十分广阔。这一服务市场优势,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
(三)相关产业支持不力
在新的形势下,国际竞争已不单是企业的个体行为,而是相关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集体行为,单靠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单打独斗,是很难形成竞争优势的。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相关产业间合作的紧密程度;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相关产业企业密集和信息环境质量。我国由于传统体制的束缚,条块分割仍局部存在,相关产业间合作不够紧密,行业内恶性竞争俯拾即是(如旅游业),企业密集和信息环境质量低劣,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其实,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产业的支持。
(四)政府的辅助作用比较弱化
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政府作用不可忽视。政府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产业、行业、企业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孵化与激励,以及对竞争规则的完善与监督。我国政府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干预轻孵化的倾向,对教育、研究、开发的投入和指导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这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很不利。但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政府完全有能力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相互配套的科研评估与检测机制,提高开发、研究质量,保证优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关于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
(一)从战略上要重视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为服务贸易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