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基础考试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在中国古代.对“教”的理解:“教”是一种上者、长者对下者、幼者进行规范灌输的过程。教的内容以道德的养成为主。

·在西语中教育的本义意味着要用引导的方法来发展受教育者潜在的心理能量。

·定义的三种方式: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填空)

·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的狭义的教育便是学校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一门学科能否独立存在,是否发展成熟,一个最重要的标志便是看它是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上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提供教育规范,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教育学的萌芽和创立、发展时期的重要人物: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论学术的价值与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大教授学》)

·康德---哥尼斯堡大学开设的由哲学教授轮流教授教育学的讲座,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

·特拉普---德国第一位也是世界第一位教育学教授---《教育学探讨》---这是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完成了教学与教育的结合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 2 3 4点浏览就好

第二章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孟禄

·原始社会晚期:学校的萌芽出现。进入奴隶社会后:学校产生。

·学校产生与下列条件有关: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

2、文字的出现是学校产生的文化基础。

3、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时学校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从形式上看,人类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学制的定义: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

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也是现代学制建立的肇始。(制定未实施)

1904年,清政府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体系。它的颁布,宣告了中国现代学制的正式形成。(实施了)

·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1、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2、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第三章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的发展也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

二、现代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3、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社会政治与教育:

一、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阶级性。

2、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方

针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3、教育通过选拔和社会的分层,是原有的社会关

系得以延续。

4、教育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文化与教育: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1、文化传统影响教育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文化是教育资料的来源,制约着教育资料的发展。

3、文化作为一种氛围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2、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

3、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的功能。

4、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独特价值(作用)表现在: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2、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

3、唤醒

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个体发展的

潜能。4、发展人的个性。

这一章重点都在p99的问答题里

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定义:我们把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称为广义的教育目的。至于狭义的教育目的,在我国是指党和国家提出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人才质量培养的总的规格和要求。教育目的是衡量各类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

·教育目的的作用: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作用。

2、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作用。

3、对教育主体的激励作用。

4、对教育影响的协调作用。

5、对教育结果的标准作用。

·教育目的的确定依据:

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的确定的依据:其一,约定教育目的必须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一

方面包括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它们直接

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目的中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和提供实现

的条件;另一方面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它们决定

着教育目的性质和方向。

其二,确定教育目的还必须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其三,教育目的是人们对理想人才的设计,体现了人们的价值选择,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因而确定教育目的除了必须考虑上述客观依据外,教育者关于

教育理想、价值取向、人性学说以及理想人格等主张或理论也

是约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又称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指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标准。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从低到高分为若干个层次。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就教育对社会的作用而言,教育应该为国家培养有道

德、守纪律、爱劳动、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或建设

者、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

2、对个体素质的发展而言,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的是全

面素质的提高。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

途径。

·应试教育的定义:所谓应试教育及升学教育,它是指单纯按照高一级学校选拔考试的要求

以提高应试成绩为目标,以知识灌输为教育方法的一种

教育训练活动。

·素质教育定义:素质教育即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

第五章

·教师的职业素质:

1、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信念。

2、教师的德行。(教师德行包含以下核心品质:爱心,责任心,公正)

3、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能力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