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调查全文
兴国调查读后感
兴国调查读后感《兴国调查读后感》《兴国调查》是由中国作家茅盾所著的一部以现实主义形式描写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兴国为背景,以主人公普康为视角,通过对农村社会的细致观察和调查,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受震撼和思考,同时也对中国农村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小说以兴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山村的兴衰历程。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普康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农村社会的各种问题。
普康是一个具有进取精神的农民青年,他历经努力和辛苦,努力改善自身的境遇。
然而,在农村社会的封建习俗和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普康的奋斗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他的梦想最终破灭,他的努力最终归于无用。
通过对普康的个人经历的描写,作者传达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农村社会的问题根深蒂固,很难被颠覆和改变。
小说中,作者详细展现了农村社会的各种问题,例如土地问题、封建习俗、家族观念等。
我觉得最令人震撼和难以接受的就是土地问题。
在小说中,土地是村民生活的根基,然而,土地的分配不平等和流转买卖的问题却是普遍存在的。
一些富裕的地主家族占据着大片土地,而贫穷的农民则只能靠打工和租地为生。
这种土地分配不公正导致了农民生活的贫困和无望,更加增加了农民革命的愿望和农民运动的力量。
除了土地问题,封建习俗和家族观念也是小说中的重要问题。
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普康与兴国豪门家族的联系和冲突。
普康与豪门家族的关系本是平等和互助的,然而,在封建习俗和家族观念的影响下,普康最终被豪门家族推翻和排挤。
这种封建习俗和家族观念的束缚是农村社会迈向现代化所面临的一种困境,它不仅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也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阅读《兴国调查》的过程中,我深受震撼和触动。
这部小说通过对农村社会的细致观察和描写,向读者展现了中国农村地区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作者以真实的笔触和深入的思考,将农民青年普康的奋斗和梦想破灭展现给读者,令人深感痛心。
同时,通过对土地问题、封建习俗和家族观念等问题的揭示,作者提出了对农村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兴国调查”
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兴国调查”作者:赖福荣来源:《百年潮》2008年第11期1930年10月,毛泽东在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新余罗坊会议期间,约请兴国县永丰区参加红军的8位农民,开了一个星期的座谈会。
1931年1月,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刚刚结束,毛泽东即将长达4万余字的《兴国调查》整理成文。
1988年,江西省社科联和兴国县社科联联合组成调查组,对毛泽东在《兴国调查》中提到、分析的8个家庭进行了追踪调查,并同毛泽东当年的调查进行了比较分析。
2008年6月,我又重新走访散居在兴国县永丰乡、均村乡的8户农民的后人,调查他们的生活变迁,并从这8户农民及其后人身上,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中国“三农”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毛泽东作兴国调查的情形1930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从新余县罗坊镇街上的木行店驻地出来,前往相距不远的陈家闹,出席在那里召开的联席会议。
途经彭家洲时,毛泽东看见许多着杂色衣服的新兵,主动跟他们打招呼。
毛泽东一问,才知他们原来是兴国县集体报名参加红军的农民。
他们曾见过毛泽东在兴国县群众大会上作演说,所以一见如故,称呼他“毛委员”。
这时,红军预备队营长傅济庭走出队列,请毛泽东检阅他们的操练。
毛泽东驻足审视着这支尚未穿上军装的红军队伍。
看见兴国农民饱满的热情和兴奋的情绪,毛泽东满意地笑了。
从彭家洲到陈家闹,一路沉思的毛泽东突然对警卫员兼公务员陈昌奉吩咐道:“你去通知这位傅营长,叫他从兴国红军预备队里找出不同职业、各个乡村的农民,七八个人就行,下午到我们驻地开个座谈会。
”陈昌奉向傅济庭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
傅济庭在全营挑选了7人,连同自己共8人,于当日下午准时到会。
这个最初冠名为《八个家庭的观察》,以后被命名为《兴国调查》的调查,就这样在远离兴国县城200多公里的新余县罗坊镇街开始了。
8位农民中唯一看到新中国成立的温奉章老人,对于那段往事,回忆起来,记忆犹新。
兴国调查全文
兴国调查全文一九三○年九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十月初打开吉安,进到袁水流域,兴国送来了许多农民来当红军,我趁此机会作了一个兴国第十区即永丰区的调查.找了傅济庭、李昌英、温奉章、陈侦山、钟得五、黄大春、陈北平、雷汉香八个人开调查会。
调查的时间是一九三○年十月底,开会的地点是新余县之罗坊,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永丰区位于兴国、赣县、万安三县的交界,分为四个乡,旧凌源区为第一乡,洞江区为第二乡,三坑区为第三乡,江团区为第四乡,以第二乡之永丰圩为本区政治经济中心。
人口分布:第一乡三千,第二乡八百,第三乡三千,第四乡二千,总共八千八百。
这一区介在兴、赣、万之交,明白了这一区,赣、万二县也就相差不远,整个赣南土地斗争的情况也都相差不远.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
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需.这次调查,一般说来仍不是很深入的,但较之我历次调查要深入些.第一,做了八个家庭的调查,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其实没有这种调查,就没有农村的基本概念.第二,调查了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这是我在寻乌调查中做了而没有做得完全的。
这个调查的缺点,是没有调查儿童和妇女状况,没有调查交易状况和物价比较,没有调查土地分配后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没有调查文化状况。
这些本来是要调查的,因为敌人对罗坊进攻了,红军决定诱敌深入的方针,我们的调查只得结束.下面的材料是这样得来的:由我提出调查的纲目,逐一发问并加讨论,一切结论,都是由我提出得到他们八个同志的同意,然后写下来的,有些并未做出结论,仅叙述了他们的答话。
我们的调查会是活泼有趣的,每天开两次甚至三次,有时开至深夜,他们也并不觉得疲倦。
应该深深感谢这些同志。
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开放题解题技巧解法及训练(超强)
历史开放题解题技巧、解法分类及训练解析及参考答案二、提取观点论证型题型训练1.文献型观点性材料题(1)(2019·全国Ⅰ卷,42)【解题方法】第一步:审问题,明要求,并将题中的关键词划出来。
因此,此题一要指出“观点” (任意一点或整体),二要用史实进行“评析”,三要“小结”,首尾呼应,理论升华。
第二步:审材料,明观点。
首先,由材料引文出处“钱穆《国史大纲》(1940)”,可知钱穆写这部著作的背景是“抗日战争”。
接着,阅读材料,对材料并用“//”分层次,提取观点,对观点表明你的态度。
本则材料中已经明确有四点,每点可作为一个层次,因此此题可根据材料概括出以下四种观点:观点一: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观点二: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观点三: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或观点四:“偏激的虚无主义是一种对待历史的非历史态度,我们应该警惕”。
然后选择你最能把握、最能从多角度的史实进行论证的观点来答。
第三步:找关联,说明理由联系1940年这个时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抗日战争”作为论据论证的出发点。
钱穆此时强调国民要知本国历史,是为了宏扬民族精神,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敬告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要有责任与担当。
因此,考生可根据时代背景评述说明你选择的观点和论证判断,运用中国古代历史、中国近代相关历史知识论证说明。
第四步:组织答案,格式要规范——答题格式:观点(见解)+论证(3个史实+3个评价)+小结【参考答案】示例1:(1)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此观点正确。
(2)论证:国民读史可知:中国为人类物质文明做出贡献,如中国最早培植了粟、水稻,创造了丝绸、瓷器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国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贡献,如创立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中国为人类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如孔子创立儒家,逐步形成儒家文化圈的格局,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文学艺术的繁荣丰富了国人精神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发展。
读毛泽东《兴国调查》的启示
On Reading MAO Zedong's Investigations in
Xingguo
作者: 胡为雄
作者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出版物刊名: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页码: 72-77页
主题词: 毛泽东;兴国调查;启示;调研主体;调研客体;方法技术;变异
摘要: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思想的生命之根。
毛泽东的《兴国调查》能成为调查史上的经典,皆因调查主体有求真务实精神,且方法技术到位,被调查者如实反映情况,主客体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然而,曾经保证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辉煌胜利的调查研究正在发生变异,它在某些场合甚至失效。
昝其缘由。
在于社会上和执政党内的某些不正之风致使调研主体和客体发生了变化,而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更使调研活动失去本来意义。
认真研读《兴国调查》,大力弘扬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理念和作风。
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切实搞好调查研究。
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要。
毛泽东《兴国调查》中的智慧
毛泽东《兴国调查》中的智慧全文字数:1978 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导读在不少人看来,伟人毛泽东的领导风格是举重若轻。
而他早期搞的一些农村调查研究,却透露出举轻若重的一面。
毛泽东同志在1926年9月《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写道:“说到研究农民问题,便感觉太缺乏材料”。
为了收集材料、认识农村,毛泽东同志在六七年里做了大量调查,如《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
其中,《兴国调查》为中央苏区早期的土地革命找到了可靠依据。
从始至终自己动手1930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新余罗坊镇主要运用开调查会的方式,亲手列提纲、提问题、做记录,将兴国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解剖。
1931年1月在宁都小布圩把所得资料整理成《八个家庭的典型调查》,后改名为《兴国调查》,是我党调查研究的经典之作。
今天重温《兴国调查》,汲取其中智慧,对于我们改进调研仍有重要价值。
选准典型列好提纲1930年10月底,毛泽东在新余罗坊镇主持召开会议。
会议期间,兴国苏区送来许多农民当红军。
毛泽东趁此机会从中选出八位,调查兴国永丰区的详细情况。
因永丰区位于兴国、赣县、万安三县交界,毛泽东认为,“明白了这一区,赣、万二县也就相差不远,整个赣南土地斗争的情况也都相差不远。
”之前他曾在转战或途经兴国时做了些调查。
这次毛泽东先派人找来温奉章、傅济庭二人,温奉章是连长,傅济庭是连指导员。
二人来到红一方面军总部驻地——罗坊街“彭益春木行”店堂,毛泽东热情接待了他们,并说明了请他们俩和李昌英、陈侦山、钟得伍、黄大春、陈北平、雷汉香六位兴国籍红军预备队员作调查的目的。
毛泽东还拿出一份调查提纲,提纲分八个家庭的观察、永丰区旧有土地关系、斗争中的各阶级、现有土地分配状况、土地税、苏维埃、农村军事化等七项。
毛泽东要求他们回去对照提纲上面的提问想一想,做好准备,然后再开调查会。
察言观色用心交谈调查会一开始,傅济庭等八人十分拘谨,毛泽东问他们一句,他们就答一句。
再读《兴国调查》
作者: 罗依平;杨燕琼
作者机构: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团结
页码: 56-5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摘要: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新余罗坊镇召集了八位兴国籍红军战士,亲自列提纲、提问题和做记录,以座谈会形式从八个家庭的状况入手,进而对兴国县永丰区的旧有土地关系、阶级状况、土地分配、土地税以及苏维埃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解剖分析,获得了较为客观、真实的信息.后来,经系统整理后写成了四万多字的《兴国调查》,不仅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土地革命找到了依据,而且其所树立的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以及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典范,至今仍有着重要的价值.。
兴国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效果
兴国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效果
兴国调查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旨
在了解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这种调查通
常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整理,以便为政府、学术界、企
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主要内容方面,兴国调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状况,包括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就业状况、医疗卫生
状况等。
2. 经济状况,包括国民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贸易状况、财政
收支等。
3. 文化状况,包括文化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消费状况等。
4. 政治状况,包括政治体制、政府效能、民主法治建设等。
5.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
兴国调查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制定,兴国调查的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
学依据,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国家的现状和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
性地制定政策。
2. 社会发展,兴国调查可以帮助社会各界更全面地了解国家的
发展状况,为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3. 国际交流,兴国调查的结果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国家的
真实情况,增进国际间的了解和合作。
4. 学术研究,兴国调查的数据和结果可以为学者提供研究素材,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总的来说,兴国调查是一个全面了解国家状况、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促进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兴国调查,
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现状和问题所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
供支持和保障。
新时代提高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能力的思考——以《兴国调查》为研究视角
作者: 王玉珍[1]
作者机构: [1]中共新余市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西部学刊
页码: 18-2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1期
主题词: 新时代;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能力;《兴国调查》
摘要: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赣西南苏区做了大量的农村调查,其中《兴国调查》是最为经典的一篇.《兴国调查》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调查思想和高超的调查研究艺术,如调查研究问题导向鲜明、调查研究对象选择科学、调查研究态度求真务实、调查研究气氛活泼有趣等.新时代重温《兴国调查》,要求党员干部继承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传统,坚持调查研究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从而提高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能力.。
毛泽东兴国调查的实践
史海钩沉SHIHAIGOUCHEN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也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
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罗坊镇彭家洲,找了从兴国送来当红军的八个农民,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这就是著名的“兴国调查会”,为全党理论联系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树立了光辉典范。
大家也许会问,兴国不是在赣南吗?毛泽东的兴国调查会怎么会在地处赣西的新余罗坊召开?这就是兴国调查的特殊性。
它是毛泽东一生唯一的异地调查会。
一、兴国调查在新余翻开《兴国调查》这本书,在序言中,可以看到这么一段话:“一九三〇年九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十月初打开吉安,进到袁水流域,兴国送来了许多农民来当红军,我趁此机会作了一个兴国第十区即永丰区的调查。
找了傅济庭、李昌英、温奉章、陈侦山、钟得五、黄大春、陈北平、雷汉香八个人开调查会。
调查的时间是一九三〇年十月底,开会的地点是新喻县之罗坊,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
”这段话,详细记录了兴国调查会的时间、地点、对象、内容、经过。
也就是1930年10月,毛泽东正在新余罗坊主持召开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之时,恰逢兴国七百多位农民作为红军预备队,跟随红军来到罗坊镇彭家洲。
10月29日,也就是在罗坊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兼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从这些人中,找了兴国县永丰区的傅济庭、李昌英、温奉章、陈侦山、钟得五、黄大春、陈北平、雷汉香等八人,在会议不远处的彭家洲召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
二、兴国调查对象的选择参加毛泽东兴国调查会的对象,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古柏根据毛泽东的要求,从前来当红军的七百多人中选择的。
毛泽东在新余罗坊开调查会,为什么没有选择新余当地的农民作为调查对象?而是选择了兴国县,更具体要求来自兴国县永丰区(十区)的八位农民?一是地域要有代表性。
因为“这一区(兴国县永丰区)界在兴(国)、赣(县)、万(安)之交,明白了这一区,赣、万二县也就相差不远,整个赣南土地斗争的情况也都相差不远”。
关于《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岗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的思考
关于《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岗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的思考《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同志几篇经典性调查研究文献,这4 篇调查报告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体现了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客观反映。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对乡镇城市状况,尤其是“城市商业情况”的全面调查。
他首先调查了寻乌的行政区划及其历史沿革,寻乌的水陆电信、交通及其交通工具等基本情况,进而重点调查了寻乌的商业和手工业。
从各种货物去解剖这个城的生活情况和组织内容,从盐、杂货、油、豆、屠坊、酒、水货、药材、黄烟、裁缝、伞、木器、等寻乌城内几乎所有的各行业去把握其商业总体状况。
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对各业兴衰荣枯之历史和现状的考察,结合各商业资本的大小和各业主的经营方式及其生活方式,对寻乌城的“生活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并从人们的生活状况中分类统计了城中人口,分析了各类人口的成份及其在政治上的地位。
毛泽东在调查报告中,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让事实说话,让材料说话,让数字说话,让直接参与其事的人讲话,使整篇报告内容翔实、有血有肉、特色鲜明。
《兴国调查》是毛泽东对兴国县永丰区的调查。
这个调查的要点有三个特点:一是抽样调查了永丰区8 户农户;二是整体考察了永丰区土地斗争中的各阶级的表现;三是重点了解永丰区苏维埃政权建设和农村军事化状况。
毛泽东在调查中,把家庭看作是社会的细胞,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再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矛盾分析等理论框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分析,最终得出了真实、全面而深刻的结论。
《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真实反映和客观总结了苏维埃时期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群众生活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工作和经验。
对于这些工作情况,毛泽东都有详细的了解,在总结这两个乡苏维埃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毛泽东指出了它们的不足和缺点,还特别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从4篇调查报告中,我感到要写好调查报告必须建立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
家乡兴国调查报告
家乡兴国调查报告家乡兴国调查报告一、引言家乡兴国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
为了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从经济、教育、文化和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经济发展兴国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在近年来,兴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电子商务、旅游业和高科技制造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教育改革教育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兴国也十分重视教育改革。
通过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改善教育设施,兴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此外,兴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文化传承兴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兴国的文化,政府加大了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修缮古建筑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兴国的文化传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此外,兴国还注重培养青年人的文化素养,通过开设文化课程和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提高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兴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兴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通过推行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和垃圾分类等措施,兴国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此外,兴国还注重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了全民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对家乡兴国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兴国在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兴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家乡的美丽环境。
重温《兴国调查》
重温《兴国调查》弘扬苏区调查精神1930年10月,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前委书记毛泽东,在江西新余县罗坊镇找了八个来自兴国县刚入伍的农民开了一星期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就座谈会内容写就《八个农村家庭的观察》,这就是著名的《兴国调查》。
这篇调查报告,详细调查了兴国县永丰区八位新入伍的农民家庭情况,整体考察了永丰区土地斗争中的各阶级的表现,重点了解了永丰区苏维埃政权建设和农村军事化状况。
时隔八十多年,重读毛泽东的《兴国调查》,重温其中蕴涵丰富的社会调查思想,对当前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朴素的调查思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始终坚持调查研究,不仅在当时有力地推动了苏区调查研究工作,而且也探索了适合中国本土的调查研究方法。
早在1928年5月红四军成立时,毛泽东就发动官兵作社会调查,要求部队每到一个地方,首先第一步做调查工作,弄清当地的阶级关系状况,然后开会决定切合当地群众的口号。
这样,就可使红军“不致不顾环境只凭主观决定自己的政策”,坚持和发扬这一作风,不是自己随便瞎说或者随便乱猜,而是认真仔细地去调查,收集各方面资料,就能在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触及问题本质,进行科学决策。
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有许多卓越的见解。
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里,首次提出了一个朴素通俗、影响深远的科学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是毛泽东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得出一个科学结论。
他说:“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就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
”并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
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概述。
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不唯上,不唯书,非常重视从中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独立思考,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从而有理有据地敢于突破“城市中心”的旧模式,敢于批驳农民运动超过工人运动的发展形势“危险”理论,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为特征的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新模式。
兴国调查的说明
《兴国调查》是1930 年10 月毛泽东所作的农村调查报告。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作的一次著名的农村调查,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形成正确工作方法的行动示范。
《兴国调查》不仅为当时党和红军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了依据,而且对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调查研究中,毛泽东同志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这些结论对于我们今天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兴国调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从毛泽东在罗坊作兴国调查说起
从毛泽东在罗坊作兴国调查说起
丁向东
【期刊名称】《党史文苑:纪实版》
【年(卷),期】1996(000)001
【摘要】1930年10月,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来到新余罗坊,为纠正李立三“左”倾路线,解决红一方面军行动方向问题,在新余罗坊主持召开了罗坊会议,同时利用会议间隙,挤出时间,找了兴国送来当红军的8位农民,开展了为期7天的调查,这就是
著名的“兴国调查”,成为我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作兴国调查至今已过65年,但他为我党开创的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今天仍需全党继承,大大【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丁向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3
【相关文献】
1.增强共产党人忧患意识:学习毛泽东寻乌调查和兴国调查的思考 [J], 饶勇
2.试析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与《兴国调查》的形成 [J], 窦春芳
3.罗坊会议和毛泽东兴国调查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 [J], 龙新民
4.“纪念罗坊会议和毛泽东《兴国调查》9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J],
5.纪念毛泽东作“兴国调查”75周年暨弘扬苏区精神理论研讨会征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国调查全文
一九三○年九月,红军第一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十月初打开吉安,进到袁水流域,兴国送来了许多农民来当红军,我趁此机会作了一个兴国第十区即永丰区的调查。
找了傅济庭、英、温奉章、陈侦山、钟得五、黄大春、陈北平、香八个人开调查会。
调查的时间是一九三○年十月底,开会的地点是县之罗坊,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
永丰区位于兴国、、万安三县的交界,分为四个乡,旧区为第一乡,洞江区为第二乡,三坑区为第三乡,江团区为第四乡,以第二乡之永丰圩为本区政治。
人口分布:第一乡三千,第二乡八百,第三乡三千,第四乡二千,总共八千八百。
这一区介在兴、赣、万之交,明白了这一区,赣、万二县也就相差不远,整个土地斗争的情况也都相差不远。
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
倘若根据“”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
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
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需。
这次调查,一般说来仍不是很深入的,但较之我历次调查要深入些。
第一,做了八个家庭的调查,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其实没有这种调查,就没有农村的基本概念。
第二,调查了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这是我在寻乌调查中做了而没有做得完全的。
这个调查的缺点,是没有调查儿童和妇女状况,没有调查交易状况和物价比较,没有调查土地分配后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没有调查文化状况。
这些本来是要调查的,因为敌人对罗坊进攻了,红军决定诱敌深入的方针,我们的调查只得结束。
下面的材料是这样得来的:由我提出调查的纲目,逐一发问并加讨论,一切结论,都是由我提出得到他们八个同志的同意,然后写下来的,有些并未做出结论,仅叙述了他们的答话。
我们的调查会是活泼有趣的,每天开两次甚至三次,有时开至深夜,他们也并不觉得疲倦。
应该深深感谢这些同志。
他们有几个是共产党员,但多数不是党员。
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都小布圩,整理后记。
农村军事化
(一)
第一乡九个大队,第二乡三个大队,第三乡四个大队,第四乡四个大队。
编制法:八人至十五人为一分队,三分队为,为一大队,本区各乡通常是八九十个人一个大队。
例如第一乡的第八大队,是由洋坊的第、凌源的第、梨お的第编成的,共有九十多人。
年龄,二十三岁以上,五十岁以下。
不都是男子。
初来,分为常备赤卫队,预备赤卫队两种;后来,合而为一,不分常备预备。
任务:放哨,村村有哨,每村的总路口必定有个哨棚。
普通时候,白天童团和少队放哨。
章程上规定五人一天,两个团,两个男童团,一个查哨的是少队。
少队要是识字的,要看得清通行证。
不论什么人通过,甲村过乙村都要通行证。
夜间放哨则归赤卫队,普通四人一夜,二人一班,一班上半夜,一班下半夜。
若环境紧张时(如七月七坊靖卫狗〔2〕打到均村附近时),白天夜晚都归赤卫队放哨,并且人数特别加多,白天虽仍只四五人,晚上便要十多人,甚至二十多人。
赤卫队每大队设大队长,要是本乡最努力而且多少懂得一点军事的人。
一人,要是本乡最努力而看得通公文的。
赤卫队早先要下操,七月编了红军,便不下操了。
赤卫队分男赤卫队、女赤卫队。
例如第一乡洋坊、、梨お三村合组的第八大队,有男赤卫第八大队与女赤卫第八大队两种。
女赤队年龄与男赤队相同,但人数较少,因为女子比男子少,又除去孕妇,除去,普通每队便只有四十人(第二乡第三大队)、五十人(第一乡第八大队,第三乡第三大队),也有少于四十人的,也有多于五十人的。
女赤队平时不担负放哨。
紧急时男赤队出发去了,女赤队便也担任放哨。
女赤队也要下操,每月一次,每次两三点钟,队长、都是女子。
操时男赤队派人去教操。
男赤队自六月把精壮分子编入红军后,剩下都是老弱的,每队有只留十多个人的,二十人的,三十人的不等,以后便不下操了。
男赤队每乡有一个乡队长,一个乡。
两人不常住乡政府,住在他们自己家里头,有事调他们去,他们就去。
全乡下操时,他们也要到,各乡赤队共下过两次全乡操。
(二)少年先锋队
凡有一个赤卫大队的地方,就有一个少队,不分男女,年龄十六至二十三岁。
有大队长,政治委员。
每大队分三个,每分三个分队。
惟人数较赤队少,每队有二十人的(二乡指果),三十人的(三窖),五六十人的(一乡洋坊等三村)。
二十人、三十人的都叫做,五六十人的便叫做大队了。
六月起,挑选勇敢分子编入红军及区营,剩下的少队仍然要下
操,一个月下两次。
只有男赤队,自从把勇敢精壮分子编入红军预备队后,便不下操了。
少队自编入红军预备队及区营之后,剩下的没有几多人了,有的简直没有少队了(如一乡洋坊等三村,二乡指果)。
(三)童子团
不分男女,年龄八岁至十五岁。
有一个赤队及少队的地方,就有一个劳动童子团。
每村有个团长,乡无团长,区有团长。
童团的工作:第一是放哨,第二是检查烟赌,第三是破除迷信打菩萨。
童团查烟赌打菩萨很厉害,完全不讲人情,“真正公事公办”。
开民众大会,他们也要去。
他们的武器主要是木枪,也有几支杂在其中。
童团的团员都在人民学校读书。
人民学校是七月办起来的,第一乡五个,第二乡三个,第三乡七个,第四乡一个,共十六个。
区政府规定每乡三个,出三个教员的伙食费,每天大洋一角,每月零用钱大洋二元,共计每月大洋五元。
因第一乡地宽,准办五个。
第三乡山多,三个不够,自己加办四个,共七个,但用费仍只十五元,平均每校分得两元多一点。
人民学校学生少的二十多人,多的到百二十人,普通四十多人。
如第一乡洋坊、、梨お三村合立的人民学校,八岁至十五岁的儿童有百二十多人,房子住不下,一个教员教不了,因此有许多人尚未读书,百二十人中只有六十人左右在读。
本来三村想办三个人民学校的,因本村无教员,请外村的又无给养,故不能办三个。
三乡竹兆庵村的学校,学生只有二十一个人。
平民夜学校村村都有。
每校有一教员,村中稍认识文字者充之,不要给养,教员白天在家做自己的事情,夜间去平民夜学上课,洋坊的傅济庭,长窖的钟得五,都是教员。
学生多少不一,洋坊的有四十人。
年龄不定,老的壮的少的都有。
多数夜学有女子参加,占全额三分之一。
也有无女子的,如一乡的茶甘背村,四乡的猴迳村,都无女子参加平民夜学。
童团每个星期下三次操,都在人民学校指导之下,“操得很好”。
(四)
工人组织,每乡一连,一个,一个政治委员。
第二乡的有百零五个人。
第一乡洋坊、凌源、梨お、茶石(即茶甘背)四村共有一排,二十六个人。
(五)红军预备队
从赤队、少队两个组织中挑选精壮勇敢分子组成的。
每乡二连,全区八连。
每连人数几十个到百多个。
第一乡的二连,每连有百零几人。
此次到,第十区的八连人都到了。
七月编成预备队后,打七坊,打浪川,打,及此次出发,都归预备队担负。
预备队出外,乡村放哨由赤队、少队、童团担负。
预备队回来,又帮同放哨。
全区八连人组织一团,有团长、团政治委员,平时没有营之设置。
一乡是第一、二连,二乡是第三、四连,三乡是第五、六连,四乡是第七、八连。
此次出发新余编成三营,一、二、三连为第一营,四、五、六连为第二营,七、八连为第三营,有、营政治委员。
连上有挑夫四人,火夫八人,传令兵一人到两人,勤务兵一人,号兵一人(不会吹号),没有马。
每连有两个宣传员,口讲,手写。
营部无宣传员,无,无传令兵。
团部有宣传员三人,一人,传令兵二人。
三个营部跟团部住一起,共吃伙食。
武器是、。
(六)区营
三个连,七月起编的,也是由赤队、少队挑选编成。
选择赤队、少队中更年青勇敢的分子编入,比预备队好。
有编制,有训练,但不经常集中,平时仍在家中做自己的工。
每月集中下大操三次,时间是初二、十二、二十二。
有事调集出发打仗。
现在一、三两连出发打浪川去了,二连在家未动。
器械主要是、土造、土造大炮,没有快枪,略有一点。
营部和区政府在一起,有、营政治委员。
(七)红军
兴国全县一共编过三个,都送给红军了。
也是由赤队、少队挑选出,成份与特务营一样好,都是青年,并且是。
每团人数一千多。
团营连都有长,有政治委员,在县城集中训练,听候调遣编入红军。
一概徒手无武器。
根据一九八二年出版的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刊印。
注释
〔1〕这是毛泽东写的《兴国调查》序和第七部分。
一九三○年十月初,红军第一攻克江西吉安,进到袁水流域,这时送来许多农民当红军。
十月下旬,毛泽东在新余县罗坊找第十区即永丰区的八个农民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随后整理写出《兴国调查》一文。
第七部分编入本书时,个别地名作了订证。
〔2〕靖卫狗,即靖卫团,的地方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