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标准版本
应急预案核心要素
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各种潜在的风险和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情况,减少损失和危害,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而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则是确保预案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所在。
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的应急组织机构和清晰的职责划分是应急预案的基础。
应急组织机构应包括指挥中心、应急救援队伍、后勤保障部门等。
指挥中心负责全面统筹和协调应急行动,做出关键决策;应急救援队伍则负责具体的救援和处置工作;后勤保障部门要确保物资、设备和资金的供应。
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都应详细、具体,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混乱和延误。
例如,在火灾事故中,消防部门负责灭火,医疗部门负责救治伤员,交通部门负责疏导交通等。
只有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在紧急情况下才能迅速、高效地开展工作。
二、风险评估与监测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前提。
这需要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重点防范区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
同时,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也非常重要。
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迹象,为及时采取措施争取时间。
监测可以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动态、设备运行状况等方面的监测。
比如,对于气象灾害,可以通过气象监测设备实时掌握天气变化;对于企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设备监测来发现。
三、预警与响应机制预警是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但影响尚未扩大时,向相关人员和部门发出的警报。
预警信息应包括事件的类型、可能的危害、预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预警方式要多样化,如警报器、广播、短信、社交媒体等,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给目标人群。
响应机制则规定了在接到预警后,各部门和人员应采取的行动。
响应级别应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进行划分,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响应措施和资源调配。
应急救援预案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事故的性质、特点和需要,预先制定的有关组织、程序、措施、责任等的书面计划。
应急救援预案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预案名称和编号预案名称应简明扼要地反映预案的主要内容,如“XX公司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预案编号应具有一定的唯一性和便于查询,如“应急-火险-01”。
二、预案适用范围明确预案适用的范围,包括场所、设备、人员等。
例如,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的所有办公区域、生产车间、仓储设施等。
三、预案编制依据列出预案编制的主要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
四、预案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划分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级别。
例如,预警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应急响应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
五、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应急救援组织的架构,包括应急救援指挥部、救援小组、救援队伍等,并明确各级别的职责。
如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总体协调和指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救援队伍负责具体实施救援行动。
六、应急救援措施和处置方法根据事故类型,详细描述应急救援的具体措施和处置方法。
例如,火灾应急救援措施包括报警、疏散、扑救、救援等。
七、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物资、资金等,并制定相应的调用和调度机制。
八、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开展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意识和技能。
九、预案的修订和更新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和更新,以保持其时效性和适用性。
修订和更新的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十、预案的审批和发布预案经评审后,由相关负责人审批,并以文件形式发布。
发布范围包括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
综上所述,应急救援预案的要素主要包括预案名称和编号、预案适用范围、预案编制依据、预案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级别、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救援措施和处置方法、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预案的修订和更新、预案的审批和发布等。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汇编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汇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1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具体描述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所采取的措施,其基本要求是:(1)具体描述可能的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及其后果;(2)确定应急期间负责人及所有人员在应急期间的职责;(3)应急期间起特殊作用人员(例如:消防员、急救人员、毒物泄漏处置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4)疏散程序;。
(5)危险物料的识别和位置及其处置的应急措施;(6)与外部应急机构的联系(消防部门、医院等);(7)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保险机构及相邻企业的交流;(8)重要记录和设备等保护(如装置布置图、危险物质数据、联络电话号码等)。
对危险场所要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辨识。
评估对象可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CB18218—2000)和评价结果进行,这是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和出发点。
对已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应预测发生重大事故的状态和损失程度以及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对事故的处理和救援,国家鼓励“重大事故处理专家系统”的开发。
“重大事故处理专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已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的原始数据和事先预测事故发生后可实施的救助方案进行编制储存,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输入现场数据,经过计算机的逻辑计算和推理,模拟专家思维而作出可行的应急救援措施,优化出所需最佳方案,提供给事故救援指挥者进行事故紧急救援的决策选择。
2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几个主要方面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除了针对重大危险源以外,对易燃、易爆、有毒的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生产部位都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发生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2)生产装置区、原料及产品储存区发生毒物(包括中间物料)意外泄漏或事故性溢出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3)危险化学品(包括原料及产品)发生交通运输事故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4)发生全厂性和局部性停电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AQ/T 9007—20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应急演练emergency exercise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动。
4 预案编制程序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分工和职能,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4.2 资料收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事故频发已成为困扰社会稳定与安全的问题。
在应对事故发生时,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编制一份完善而科学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二、核心要素1. 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组织机构是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编制预案时,必须明确各级应急机构的职责与权限,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调动资源、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组织机构应包括应急指挥中心、专业救援队伍、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与协调等。
2. 信息收集与应急分析及时、准确地获取事故信息是应急救援预案的关键。
编制预案时,必须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和应急分析机制,以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应急分析,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
3. 预警与预测机制建立预警与预测机制是预案编制的重要内容。
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气象预警、环境监测等技术手段,可以提前预测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4. 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在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时,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事故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设备管理、加强岗位培训与管理、建立事故报告与分析机制等。
5. 救援资源配备与储备应急救援预案还要考虑到各类资源的配备与储备。
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物资、设备等。
关键的救援设备和物资应进行专门的采购和储备,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调用。
6. 信息宣传与应急演练在预案编制中,要重视信息宣传与应急演练。
通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可以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应对事故的能力和准备工作;而信息宣传则是为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7. 评估与调整机制同样重要的是,预案的编制要求必须包括评估与调整机制。
这是因为,应对事故的情况常常是复杂多变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确保其适应现实需求。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事故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2)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3)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二、应急预案的分级和种类(一)应急预案的分级应急救援预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五级。
V级:国家级应急预案;Ⅳ级:省级应急预案;Ⅲ级:地区、市级应急预案;Ⅱ级:区(县)/社区级应急预案;I级:企业级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种类应急预案按时间特征可划分为常备预案和临时预案(如偶尔组织的大型集会等),按事故灾害或紧急情况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预案。
而最适合生产经营企业预案文件体系的分类方法是按预案的适用对象范围进行分类,即将生产经营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以保证预案文件体系的层次清晰和开放性。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按预案的适用对象范围进行分类,多采用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的形式进行编制。
(1)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是生产经营企业的整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生产经营企业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
通过综合预案可以很清晰地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的应急体系及预案的文件体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生产经营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即使对那些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一般的应急指导作用。
(2)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生产经营企业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例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订的。
专项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特定危险的要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要点:第五章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章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要点:第五章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章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体系59、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3)消除危害后果;(4)查清事故原因。
60、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
61、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对危险化学品、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等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6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过程:主要是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四个循环过程。
6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结构:一是应急救援中心;二是应急救援专家组;三是医疗救治;四是消防与抢险;五是监测组织;六是公众疏散组织;七是警戒与治安组织;八是洗消去污组织;九是后勤保障组织;十是信息发布中心。
64、(1)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支持保障系统:1)法律法规保障体系;2)通迅系统;3)警报系统;4)技术与信息系统;5)宣传教育与培训体系。
(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一级紧急情况、二级紧急情况、三级紧急情况。
(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1)警情与响应级别的确定2)应急启运3)救援行动4)应急恢复5)应急结束第二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6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层次及文件体系:(1)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1)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练工作的开展。
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3)成为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基础。
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协调。
5)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
(2)应急救援预案的层次: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三个层次。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7 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1.方针与原则反映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2.应急策划(1)危险分析:目的是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危险分析的结果应能提供:a.地理、人文(包括人口分布)、地质、气象等信息;b.城市功能布局(包括重要保护目标)及交通情况;c.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理化、消防等特性;d.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种类及对周边的后果分析;e.特定的时段(例如人群高峰时间、度假季节、大型活动);f.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2)资源分析: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a.城市的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b.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c.上级救援机构或相邻城市可用的应急资源。
通过分析已有能力的不足,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
(3)法律法规要求:列出国家、省、地方涉及应急各部门职责要求第 2 页共 7 页以及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作为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的依据和授权。
3.应急准备(1)机构与职责:建立完善的应急机构组织体系,包括城市应急管理的领导机构、应急响应中心以及各有关机构部门等。
对应急救援中承担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明确相应的职责、负责人、候补人及联络方式。
(2)应急资源: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组建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各种救援设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收集精品文档============================= ===========================================================================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AQ/T 9007—20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收集精品文档============================= =================================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收集精品文档============================= =================================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针对突发事件、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危害,为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是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遵循以下要求:一、科学性1. 全面评估风险。
在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前,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了解各类风险的性质、特点、发生可能性、影响范围和严重后果等。
2. 依据法律法规。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如《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3. 实事求是。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紧密结合实际,充分考虑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针对性1. 分类编制。
根据突发事件、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分类编制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如火灾、地震、洪水、中毒、疫情等。
2. 明确对象。
应急救援预案要明确预案适用的范围、对象和条件,确保在实际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启动预案。
3. 细化措施。
应急救援预案要细化应急响应措施,明确各级别应急响应的具体行动和任务,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三、操作性1. 简洁明了。
应急救援预案要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和操作。
2. 流程清晰。
应急救援预案要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事故报警、应急启动、救援行动、事故处置、后期处置等环节,确保应急响应过程有序、高效。
3. 责任明确。
应急救援预案要明确各级应急组织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各级应急组织能够迅速行动、协同配合。
四、灵活性1. 适应性强。
应急救援预案要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适应性,能够应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突发事件。
2. 调整完善。
应急救援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109(解决方案范本系列)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方针与原则反映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2.应急策划(1)危险分析:目的是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危险分析的结果应能提供:a.地理、人文(包括人口分布)、地质、气象等信息;b.城市功能布局(包括重要保护目标)及交通情况;c.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理化、消防等特性;d.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种类及对周边的后果分析;e.特定的时段(例如人群高峰时间、度假季节、大型活动);f.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2)资源分析: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a.城市的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b.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c.上级救援机构或相邻城市可用的应急资源。
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一、引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中,为了快速、有序地组织和开展救援工作而事先制定的一套应急预案。
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必须合理充分地考虑各种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因素,并将其纳入预案的内容之中。
本文将针对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参考。
二、2024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1.应急组织应急组织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包括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明确各级应急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预案层级清晰、职责分明、权责对等等。
在2024年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考虑各级政府机构、救援力量、志愿者等相关组织的协作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任务协同,从而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信息与通信信息与通信是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2024年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确保实时、准确、可靠地传输和处理应急信息。
预案中还应规定相关的信息发布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接收,以提高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应对能力。
3.应急队伍和装备应急队伍和装备是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2024年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应急队伍和装备的职责和功能,确保其数量充足、技术过硬、装备先进。
同时,还要规定应急队伍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确保各种救援专业力量的配备,以及必要的培训和演练措施,提高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
4.物资保障与服务物资保障与服务是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2024年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各级组织在物资储备、调配和保障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预案中还应规定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相应的储备、调配和保障措施,确保救援物资的及时提供,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5.应急演练和评估应急演练和评估是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2024年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规定各级组织的应急演练和评估计划,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演练和评估。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
那么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篇1一、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应满足以下条件:1.综合性应急预案,预案是否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等内容?2.若没有综合性预案,是否有专项事故应急预案,如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应急程序等?3.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4.应急预案是否与企业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场所以及风险相适应。
5.应急预案是否经最高管理层授权发布实施,是否有实施日期?6.应急预案是否包括:目录表、变更记录、目的、企业简介、名词、术语定义、发放表等?7.所有相关人员是否都获得预案?8.是否建立了应急响应(反应)机构?9.下述职责是否定义清楚并分配给相关人员:1)预案管理;2)应急指挥;3)支持、协调;4)预案和程序的维护;5)培训、训练和演习;6)重要设备及其维护清单;7)专项事故应急响应职责;8)与场外应急预案的协调。
10.应急救援的关键职位及其替补人员、职责和指挥系统是否清楚明确?11.应急预案是否提供并建立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是否确认了潜在的紧急情况以及重点对策?12.是否包括定期应急能力测试、训练、演习内容,是否规定通过测试、评估来纠正和完善预案?13.是否定义并建立了不同应急响应级别的应急预案?14.应急组织机构是否与正常生产经营组织机构协调?15.应急预案中是否重点论述了人员安全、危险控制及减少损失的优先原则?16.预案中是否包括上述信息发布文件;1)应急预案简介;2)安全、环保方针;3)对社区、政府的贡献;4)企业年报或财务情况介绍;5)事故/事件或危险;6)生产工艺/设施、安全措施描述;7)产品;17.预案中是否包括应急前、应急中和应急后负责公共关系的部门、职责和人员?18.媒体和信息发布负责人是否培训合格,是否有应急信息发布和管理程序?二、危险辩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应急救援预案的危险辩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1.现有的应急救援系统和预案是基于相应的风险水平吗?2.危险辩识、风险评价是否考虑了:1)历史上的事故、事件;2)潜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度(包括对场外的影响);3)自然灾害;4)技术危害;5)人员破坏;6)其他影响因素。
关于应急救援预案的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制定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行动方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应急救援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应急救援预案的要素出发,详细阐述其内容。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要素1.预案名称预案名称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预案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如“某市地震应急救援预案”。
2.预案编制依据预案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业标准等。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
3.预案适用范围预案适用范围应明确,包括地域、行业、领域等。
如“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某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地震灾害”。
4.预案编制单位预案编制单位应明确,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如“本预案由某市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编制”。
5.预案编制时间预案编制时间应明确,包括预案的发布时间和修订时间。
如“本预案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自发布之日起5年内进行一次修订”。
6.预案组织机构预案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专家组。
领导机构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工作机构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专家组负责预案的技术支持。
7.预警与监测预警与监测包括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监测和预警。
如建立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应急响应包括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应急物资保障、应急通信保障等。
(1)应急响应启动:根据预警信息,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人员疏散、救援队伍集结、物资调配、医疗救护等。
(3)应急物资保障: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4)应急通信保障:确保应急救援通信畅通。
9.救援行动救援行动包括救援队伍的集结、救援装备的调配、救援行动的组织与实施等。
10.医疗救护医疗救护包括伤员的救治、医疗物资的保障、医疗队伍的调配等。
11.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包括基础设施重建、住房重建、生态环境恢复等。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开心网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按相应的过程可分为六个一级关键要素,包括:①方针与原则;②应急策划;③应急准备;④应急响应;⑤现场恢复;⑥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其中,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三个一级关键要素可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二级小的要素,所有这些要素即构成了城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⑴方针与原则.反映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⑵应急策划①危险分析.目的是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危险分析的结果应能提供:a.地理、人文(包括人口分布)、地质、气象等信息;b.城市功能布局(包括重要保护目标)及交通情况;c.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理化、消防等特性;d.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种类及对周边的后果分析;e.特定的时段(例如,人群高峰时间、度假季节、大型活动);f.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②资源分析.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a.城市的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b.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c.上级救援机构或相邻城市可用的应急资源.通过分析已有能力的不足,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③法律法规要求.列出国家、省、地方涉及应急各部门职责要求以及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作为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的依据和授权.⑶应急准备①机构与职责.建立完善的应急机构组织体系,包括城市应急管理的领导机构、应急响应中心以及各有关机构部门等.对应急救援中承担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明确相应的职责、负责人、候补人及联络方式.②应急资源.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组建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设备、各种救援设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③教育、训练与演练.对公众的日常教育做出规定,尤其是位于重大危险源周边的人群,使其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和对健康的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要求.应急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培训与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及其他训练等.预案演练包括桌面演习和实战模拟演习.④互助协议.与邻近的城市或地区建立正式的互助协议,并做好相应的安排,以便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此外,也应与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等签署相应的互助协议.⑷应急响应(1)接警与通知.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接警后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规定,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2)指挥与控制.建立分级响应、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的程序,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决策,建立现场工作区域,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3)警报和紧急公告.明确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如何向受影响的公众发出警报,包括什么时候,谁有权决定启动警报系统,各种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警报系统的协调使用,可使用的警报装置的类型和位置,以及警报装置覆盖的地理区域.决定实施疏散时,应通过紧急公告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4)通讯.说明主要通讯系统的来源、使用、维护以及应急组织通讯需要的详细情况等,并充分考虑紧急状态的通讯能力和保障,建立备用的通讯系统.以便在现场指挥部、应急中心、各应急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政府和外部救援机构等之间建立畅通的应急通讯网络.采集者退散(5)事态监测与评估.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进行监测和评估的程序,包括:由谁来负责监测与评估活动;监测仪器设备及监测方法;实验室化验及检验支持;监测点的设置及现场工作;报告程序等.可能的监测活动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以及水体、土壤、农作物等的污染,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爆炸危险性和受损建筑垮塌危险性以及污染物质滞留区等.(6)警戒与治安.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警戒与治安还应该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执行指挥机构的通告、协助事故调查等.对危险物质事故,必须列出警戒人员有关个体防护的准备.采集者退散(7)人群疏散与安置.对疏散的紧急情况和决策、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做出细致的规定和准备,为此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和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条件变化以及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等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条件.(8)医疗与卫生.针对城市可能的重大事故,明确为现场急救、伤员运送、治疗及健康监测等所做的准备和安排,包括: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医院、职业中毒治疗医院及烧伤等专科医院的列表;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的城市内、外来源和供给.医疗人员必须了解城市内主要危险对人群造成伤害的类型,并经过相应的培训,掌握对受危险化学品伤害人员进行正确消毒和治疗的方法.(9)公共关系.明确信息发布的审核和批准程序,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指定新闻发言人,适时举行新闻发表会,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澄清事故传言;为公众咨询、接待、安抚受害人员家属做出安排.(10)应急人员安全.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等级、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应急人员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11)消防和抢险.对消防和抢险工作的组织、消防抢险所需的设施、器材和物资、人员的培训、行动方案以及现场指挥等做好周密的安排和准备.(12)泄漏物控制.明确对泄漏的危险物质和溶解了有毒蒸汽的灭火用水的收容装备(泵、容器、吸附材料等)、洗消设备(包括喷雾洒水车辆)及洗消物资,并建立洗消物资供应企业的通讯名录,保障对泄漏物的及时围堵、收容、清消和妥善处置.⑸现场恢复(短期恢复)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目的是控制此时仍存在的潜在危险,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为长期恢复提供指导和建议.⑹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包括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做出管理规定,并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制定的一套应急措施和救援步骤,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保护。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包括:事故预警机制、指挥体系、资源保障、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救援措施和应急演练。
下面将详细介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一、事故预警机制事故预警机制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和基础,它包括事故预报、事故监测、事故报警和事故评估等环节。
编制应急预案时,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事故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机制。
二、指挥体系指挥体系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架构,包括指挥机构、指挥人员和指挥流程。
编制应急预案时,应明确指挥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指挥人员的级别和职责,并制定详细的指挥流程,以确保指挥系统的高效运转和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资源保障资源保障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关键环节,包括救援力量、救援设备和救援物资等。
编制应急预案时,应明确救援力量的来源,确定救援设备和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并制定相应的调配和使用方案,以确保救援资源能够及时投入到事故现场。
四、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发布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环节,通过发布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警示,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指导。
编制应急预案时,应确定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方式,制定相应的信息发布机制,并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以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到位。
五、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措施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内容,包括事故现场处置、人员疏散、伤员救治和财产保护等方面。
编制应急预案时,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救援措施,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流程,以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六、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必要环节,通过模拟事故情景,能够检验和改进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编制应急预案时,应制定相应的演练计划,并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活动,以提升救援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协作能力,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完整word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AQ/T 9007—20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应急演练emergency exercise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动。
4 预案编制程序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分工和职能,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4.2 资料收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
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降低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而应急预案中包含着一系列核心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应急体系。
首先,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是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之一。
一个明确、高效的应急组织机构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做出决策,协调各方资源,指挥应急行动。
这个组织机构通常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后勤保障部门等。
每个部门和岗位都应明确其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情况。
例如,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统筹和协调应急工作,制定总体策略和决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实施具体的救援行动,如灭火、抢险、搜救等;后勤保障部门则负责提供物资、设备、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支持。
其次,预防与预警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预防工作旨在消除或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安全教育等手段,提前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预警机制则是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但还未造成严重影响时,及时向相关人员和部门发出警报,以便他们能够做好应对准备。
预警信息应包括事件的类型、可能的危害程度、预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同时,还应建立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如广播、电视、短信、社交媒体等,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给目标受众。
应急响应程序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规定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应采取的具体行动步骤和顺序。
应急响应通常分为不同的级别,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启动相应的级别。
例如,在自然灾害中,可能会根据受灾面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将应急响应级别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在每个响应级别中,都应明确规定救援行动、人员疏散、医疗救治、交通管制、物资调配等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
2023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2023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一、引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发生突发事故时,为了迅速、高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预先安排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本文将从核心要素和编制要求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核心要素1.组织机构及责任人员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必须明确相关组织机构及责任人员。
组织机构应该包括领导指挥机构、指挥部、各级联动组织等。
责任人员应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置经验。
2.信息收集与传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有完善的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
通过各种手段,如监测设备、报警系统等,及时收集、传递事故相关信息,确保应急响应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应急救援资源调度应急救援预案必须充分考虑资源调度问题。
预案中应明确各类救援资源的分类、数量和分配原则,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调动各类资源进行救援。
4.灾害风险评估与分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有有效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分析机制。
预案中应包括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风险评估,明确事故类型、可能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为应急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5.应急演练与培训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包括定期的应急演练与培训计划。
通过模拟真实事故场景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救援效率,同时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技能。
三、编制要求1.法律法规依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预案中应明确参考的法律法规名称、发布单位和适用范围,并确保预案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科学性与实用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科学、合理,并具有实际操作性。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预案,并能够在实际应急处置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3.明确层级与责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明确层级与责任。
预案中应明确各级组织机构、责任人员以及各级联动组织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
4.合理的时间节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设定合理的时间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331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标准
版本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
制要求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方针与原则
反映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2.应急策划
(1)危险分析:目的是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危险分析的结果应能提供:a.地理、人文(包括人口分布)、地质、气象等
信息;
b.城市功能布局(包括重要保护目标)及交通情况;
c.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理化、消防等特性;
d.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种类及对周边的后果分析;
e.特定的时段(例如人群高峰时间、度假季节、大型活动);
f.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2)资源分析: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
a.城市的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
b.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c.上级救援机构或相邻城市可用的应急资源。
通过分析已有能力的不足,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
(3)法律法规要求:列出国家、省、地方涉及应急各部门职责要求以及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作为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的依据和授权。
3.应急准备
(1)机构与职责:建立完善的应急机构组织体系,包括城市应急管理的领导机构、应急响应中心以及各有关机构部门等。
对应急救援中承担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明确相应的职责、负责人、候补人及联络方式。
(2)应急资源: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组建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配备应急救援中
所需的消防手段、各种救援设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3)教育、训练与演练:
对公众的日常教育作出规定,尤其是位于重大危险源周边的人群,使其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和健康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要求。
应急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培训与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及其他训练等。
预案演练包括桌面演习和实战模拟演习。
(4)互助协议:与邻近的城市或地区建立正式的互助协议,并做好相应的安排,以便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此外,也应与社
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等签署相应的互助协议。
4.应急响应
(1)接警与通知: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接警后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规定,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
(2)指挥与控制:建立分级响应、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的程序,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决策,建立现场工作区域,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
(3)警报和紧急公告:明确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如何向受影响的公众发出警报,包括什么时候、谁有权决定启动警报系统、各种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警
报系统的协调使用、可使用的警报装置的类型和位置以及警报装置覆盖的地理区域。
决定实施疏散时,应通过紧急公告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
(4)通讯:说明主要通讯系统的来源、使用、维护以及应急组织通讯需要的详细情况等,并充分考虑紧急状态的通讯能力和保障,建立备用的通讯系统,以便在现场指挥部、应急中心、各应急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政府和外部救援机构等之间建立畅通的应急通讯网络。
(5)事态监测与评估: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进行监测和评估的程序,包括由谁来负责监测与评估活动、监测仪器设备及监测方法、实验室化验及检验支持、监测点的设置及现场工作及报告程序等。
可能的监测活动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
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以及水体、土壤、农作物等的污染,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爆炸危险性和受损建筑垮塌危险性以及污染物质滞留区等。
(6)警戒与治安: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警戒与治安还应该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执行指挥机构的通告、协助事故调查等。
对危险物质事故,必须列出警戒人员有关个体防护的准备。
(7)人群疏散与安置:对疏散的紧急情况和决策、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作出细致的规定和准备,为此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和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条件变化以及老弱
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等问题。
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条件。
(8)医疗与卫生:针对城市可能的重大事故,明确为现场急救、伤员运送、治疗及健康监测等所做的准备和安排,包括: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医院、职业中毒治疗医院及烧伤等专科医院的列表,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的城市内、外来源租供给。
医疗人员必须了解城市内主要危险对人群造成伤害的类型,并经过相应的培训,掌握对危险化学品受伤害人员进行正确消毒和治疗的方法。
(9)公共关系:明确信息发布的审核和批准程序,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指定新闻发言人,适时举行新闻发表会,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澄清事故传言;为公众咨询、接待、安抚受害人员家属作出安
排。
(10)应急人员安全: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等级、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应急人员的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11)消防和抢险:对消防和抢险工作的组织、消防抢险所需的设施、器材和物资、人员的培训、行动方案以及现场指挥等做好周密的安排和准备。
(12)泄漏物控制:明确对泄漏的危险物质和溶解了有毒蒸汽的灭火用水的收容装备(泵、容器、吸附材料等)、洗消设备(包括喷雾洒水车辆)及洗消物资,并建立洗消物资供应企业的通讯名录,保障对泄漏物的及时围堵、收容、清消和妥善处置。
5.现场恢复(短期恢复)
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
操作指南/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3315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
目的是控制此时仍存在的潜在危险,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为长期恢复提供指导和建议。
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作出管理规定,并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