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

合集下载

剖析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

剖析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

剖析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和谐社会代表了一种确定性的社会生活样态,它能够规避或克服生活中的诸多危险、困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富有秩序、祥和、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那么,和谐社会是一种依靠某种必然性给定的社会形式或状态,还是它根本就不应具有什么特定形态,不过是人的存在过程本身?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到哲学史上对确定性寻求倾向的理解,关系到两种不同的哲学范式。

从一种范式向另外一种范式的转变,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蕴。

一、和谐社会:人类确定性的寻求人自产生以来,他的自我意识使他认识到自己是个异于自然、他物的存在,他意识到了周围世界不是与他同一,世界充满着变化、不确定。

人能够时刻感觉到危险的存在,他不得不寻求安全、保障——一种确定性、一种与自然和他人的和谐,来规避风险。

约翰?杜威把人类生存的这一取向称之为“确定性的寻求”(thequestforcertainty),概括地说:“确定性的寻求是寻求可靠的和平,是寻求一个没有危险,没有由动作所产生的恐惧阴影的对象。

”…’一般认为,风险总是与不确定性相的,而确定性总与稳定性、可控性相关,确定性似乎成为人们生存的保障,和谐社会也恰恰就在于人们确定性的寻求之中,常常被认为是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

从犹太先民伊塞亚的上帝之城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从卢梭的自然状态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都表达了人类本身的共同愿望:建立一个繁荣稳定的确定秩序。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确定性寻求。

大体上说,人们寻求或建立和谐社会的确定性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试图同他周围决定着他命运的各种力量和解,建立一种依靠各种自然力量保证的协调、稳定的社会。

人们虔诚忠实地运用巫术、神话、宗教甚至理智,不断地寻找、确立各种自然的、客观的和谐法则,试图建立一劳永逸的社会和谐状态。

人若是不能征服命运,就只能心甘情愿地和命运联合起来;他认为如果能够感知、认识,进而顺从这些命运的力量,他就能避免失败,获得保障。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与社会和谐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与社会和谐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与社会和谐建设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深刻洞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矛盾,还提出了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重要思考和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中,社会和谐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旨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矛盾运动的普遍性,认为社会是一个由矛盾推动的复杂系统。

根据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矛盾的辩证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各种矛盾,如阶级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等。

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这些矛盾的辩证运动实现的,而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要不断解决并促进这些矛盾的辩证运动。

2.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3. 社会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社会的和谐建设要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促成社会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

二、社会和谐建设的主要任务社会和谐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原理,社会和谐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1.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和谐不能仅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社会和谐建设需要关注人们全面发展的需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2. 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如阶级矛盾、经济矛盾、文化矛盾等。

社会和谐建设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和谐建设要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消除贫富差距和不公平现象,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4. 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和谐建设要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而努力。

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精品

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精品

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论文一、和谐社会理论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问题卢卡奇是进行了既全面又系统的探究。

卢卡奇认为,物化意识其实是让人们对文化的追求逐渐地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人们放弃了最开始的探索,放弃了积极进取,勇敢奋斗的对于文化的信仰,逐渐陷入了贪图享乐的境遇。

在这样的时代人们感到的是社会的异化、人的异化,整个社会处于不和谐的一种状态。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霍克海默,他通过对大众文化的分析,阐述了大众文化的本质、功能,并且揭示在西方社会中文化与人们逐渐分离的社会现象。

他认为,文化最原始的意义是培育以及提升人性,可是如今的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商品并且对人们的意识形态进行着操纵。

在这些文化商品中,人们的灵魂在享乐,他们忘却了人世间的痛苦与无奈,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丧失了一切有关思考和反抗的能力。

这种具有商品性质的文化是极其不利于人们的发展的,对我们的社会发展也是不利的。

不难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探究,揭示出,西方社会的高速发展却构建了一个在总体上是异化的、病态的社会。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西方社会对人的统治是有问题的。

这种统治不仅没有使各种社会关系得到缓解,反而使各种矛盾更加紧张,所以他们说西方社会并不是和谐社会。

西方社会要想达到和谐,就必须让人们从灵魂享乐中走回现实,并且重新树立对个人自由以及自身价值的追求,使个人的人性、人格得到完善。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的意义1、坚持将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纵观资本主义历史,不难看出:资本主义之所以矛盾丛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其发展观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单单追求资本的扩大,而这样的追求导致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党的十七大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内在要求以及重要保证。

把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

论马克思的社会和谐观及其实践意义

论马克思的社会和谐观及其实践意义

论马克思的社会和谐观及其实践意义马克思的社会和谐观及其实践意义马克思(Karl Marx),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被视为共产党的创始人与先驱。

他的发展完整的社会和谐观是一种伟大的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也是众所期待。

一、马克思的社会和谐观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整合人类社会关系的观点——社会和谐。

他认为,社会和谐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一种更高的统一的关系,以期望着彼此的尊重,此外,马克思也强调,社会和谐需要建立在对社会公平的追求之上。

他指出,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为了人民的美好未来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和谐,推动社会增长。

二、解决社会分化的实践意义马克思的社会和谐观被视为一种关乎社会进步的有效思想,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社会分化在不同社会阶层中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社会格局,导致贫富悬殊、社会关系不合理等问题,成为今天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从马克思的社会和谐观来看,要解决社会分化,就要解决和谐关系的落实问题,即加强社会公平意识,重塑社会关系,制定更为合理的社会制度,改变大多数人的社会观念,实现社会共存与发展共赢。

三、实践建设实践中,要真正形成社会和谐,就需要在实践中具体落实。

从宏观角度,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各级社会组织和社会责任链;从微观角度,要培养社会互助与共同繁荣的文化,并鼓励个人向着这一目标发展。

只有久而久之,在实践中平等与公正尊重互信,社会和谐真正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才能真正过上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社会和谐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他认为,只有平等与公正的尊重、互助与共同的繁荣引领着人们的思想,社会才能真正形成和谐而富有公平的格局,从而达到相互尊重、共同繁荣的社会未来。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

西 方现 代化 为西方 资本 主义提 供 了丰富 的
物质 条 件 , 西方 社 会 的高 速 现代 化 并 不代 表 着
西方 人 因此 而 得 到 了正 向 发展 , 西 方社 会 对 人 们 的统治逐 渐从 过去 的政治 统治 和经 济剥 削进
的概念 , 它涉及到人 与人 、 人与社会 、 公 民与政府 、 人与 自 然等 多重关系 , 涵盖 了人们 的经济 生活 、 政 治生活 、 文化生活和 E t 常生 活。不但 如此 , 在不 同
标准 , 也是各不相 同的 , 因此需要我们从不 同角度
去认识和理解 和谐社会 。
3 . 西方社 会不 和谐 的表现
( 1 ) 财 政 危 机 。 以美 国 为 例 , 美 国 的社 会
和谐是 2 l 世 纪哲 学 和人 类 智 慧 关 心 的 主
题, 和谐 的价值 越 来 越 为 现代 学 者 所 关 注 。和
加重。 ( 2 ) 大量 失业 人 员涌 现 。 由Fra bibliotek西 方 国 家较
理学 、 教育 学 、 医学 等 现 代 科学 的多 个领 域 , 关
于 和 谐 大 有 发 展 成 为 一 门新 兴 独 立 科 学 的趋
势 。一般认 为 , 和 谐 是特 定 主体 对事 物特 定 系
统 内相 互 依赖 、 相互 作 用着 的各个 子 系 统均 能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
王 刚, 罗英 华
( 东北林业 大 学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8 6 )
[ 摘 要 ]' 3代 - 西 方 社 会 随 着 资 拳 主 义 社会 发展 产 生 了许 多社 会 冲 突 , 这 些 冲 突逐 渐在 社 会 各 个 层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和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强调社会各阶级、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内涵、历史渊源以及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它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社会的重心,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协调一致的。

其次,它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再次,它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社会主义社会中应该倡导公平、公正的社会关系,实现各个群体之间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中产生的,他们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出发,寻求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平。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共产主义追求的是人类社会解放与和谐。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将和谐与社会主义发展相结合,强调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追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目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强调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党的十九大更是将“构建美丽中国”作为发展目标,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调和推动。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积极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和谐,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间的一种状态,当事物之间的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表现出对立或者同一的状态,而和谐则是人类自有意识以来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建立美好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目的,在这个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两大关系来解决问题。

这两大关系中,涉及了人、自然与社会三个方面,并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目标。

而实现了这“两个和解”之后的人类社会,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马恩所定义的和谐社会的真正价值含义。

我们知道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学说是关于矛盾的学说,矛盾是事物的内在本质,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当事物的两方面达到和谐的状态时,事物就会呈现出平静的、静止的状态;当事物的两方面处于对抗时,就意味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到来。

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

所以,和谐应该是一种相对、短暂的状态,会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

人类社会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和谐社会也是相对的、短暂的,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为了达到这种相对的和谐,人类社会需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改革、革命、斗争,而不论是哪一种,都体现着人类社会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这既充实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又再一次论证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

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著作中,就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1。

恩格斯也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

从人类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来看,无论在任何时期,人都不可能离开自然环境而孤立的存在,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前提。

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

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

他与恩格斯合著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 言》 等书中, 一再“ 提倡社会和谐” 。在人与社会的
关系上,马克思说:“ 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 人一样, 社会也是由 人生产的。他认为, ” 人是社会 的人, 社会是人的社会。换句话说:人应当融人社 会, 社会应当融人人, 这才是高度和谐。马克思的 和谐社会观首先是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阐述。
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 标和最高价值取向。 它主张 人与自然对立统一,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发 展和人的发展并进, 政治、 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统一。 一、 人的本质
真正把 “ 和谐社会”提到理论高度的是马克 思。 马克思在其《 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以及 1844 ,
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
圃 多吉次仁 马恩瑜
西 截 成 瓜 格 帐 2 〔 况 乐 . 1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 米尔斯(r ght i Mil s) 曾经说到“ l 如果不了解马克思的思想, 就
无法了解 19 世纪以来的社会思想史……近百 年来社会研究和政治哲学的发展 ,在很多方面 都或多或少是同马克思进行的长期答辩。这种 社会学答辩往往是隐蔽的, 但是不管它是否被 人民意识到, 这的确是现代社会思想的历史发 展的一条主要线索。 川 ” 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被 恩格斯归结为划时代的两大发现: 一是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是发现了现代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 运动规律。 马克思提出的科学的社会理论, 不仅 揭示了人类社会普遍的发展规律,也考察了资 本主义的社会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为人类指 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即通往全面自由发展的和 谐社会— 共产主义的道路。马克思不仅是一
为都是社会生活的表现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 什么样的人。人是社会的人 , 社会是人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思想有

马克思主 义如何促进社 会和谐稳定

马克思主 义如何促进社 会和谐稳定

马克思主义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意味着社会的经济基础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必须致力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也为我们理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鼓励无限制的阶级斗争,而是通过揭示阶级矛盾的根源,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最终实现阶级的消亡和社会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虽然阶级的概念有所变化,但社会中的利益群体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我们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深入了解这些矛盾的本质,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只有当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够减少因物质匮乏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带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点也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意愿,满足他们的需求。

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决策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对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学对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学对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对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的思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它对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的思考以及相应的实践意义。

一、社会治理的马克思主义思考社会治理是指社会中各种力量协调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行为方式。

马克思主义学为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认为社会是由对立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治理应当通过解决社会矛盾来实现社会和谐。

其次,马克思主义学强调了阶级斗争的存在,社会治理要关注劳动者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认为,社会治理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主体地位,实现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管理权力,推动社会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

基于以上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治理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通过多方参与的方式,促进社会治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其次,要关注社会矛盾的解决,通过政府的调节和公共议程的设置,推动社会治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另外,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规范,确保社会治理的有序进行。

二、社会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思考社会和谐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和谐、社会各方面发展协调一致。

马克思主义学对社会和谐的思考贯穿于其理论体系中。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进步。

其次,马克思主义学认为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只有通过消除剥削、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倡导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为社会和谐提供了伦理基础。

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发展共同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对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的思考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学说,其中对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理论有着重要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矛盾是一种客观存在,而社会和谐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和变革。

一、社会矛盾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矛盾是由于社会各阶级之间在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上的矛盾而产生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造成了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二、社会矛盾的表现社会矛盾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包括阶级矛盾、生产关系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在社会中不断激化,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挑战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三、社会和谐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是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向着共产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

只有通过改变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消除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这就需要进行革命和社会变革,建立起一个符合全体人民利益的社会制度。

四、社会和谐的内涵社会和谐不仅仅是在经济上的平等和公正,更重要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只有通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五、结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理论,为我们深刻理解和解决当代社会矛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只有全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西方社会的“和谐思想”

西方社会的“和谐思想”

西方社会的“和谐思想”希腊语中和谐(harmonia)最初的意思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早期的古希腊学派中有一个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的观点是:“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的,或产生于和谐。

美是和谐,友爱是和谐,音乐是和谐,灵魂也是和谐。

宇宙是天体的和谐,数是和谐的最好表现”。

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的是毕达哥拉斯。

在他看来,作为本原的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和比例,正是这些关系和比例产生了和谐,“整个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

其后的赫拉克利特则在对立中谈和谐,他认为“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

他们有两个流传至今的格言:“什么是智慧?---数”、“什么最美好?---和谐”。

因此大智慧者殊途同归。

和谐理念因此也很容易被西方人接受。

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

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

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

马克思称这本书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的光辉灿烂的处女作”。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提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陷于空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战略策略,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做出了科学设想。

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理论下的和谐社会构建

马克思理论下的和谐社会构建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渊源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是和“政治社会〞等同的,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那里,意指已发达到出现城市文明的政治共同体及生活状况。

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坚持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分法,是由黑格尔提出,并由马克思加以完善的。

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

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的同时也满足自己〞。

在这里,“市民社会〞是一种以需要为体系基础,同社会保障系统、维护个人利益的组织等要素共同构成的整体。

黑格尔还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看成伦理精神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市民社会是分裂的或特殊化的伦理精神,而国家是现实的或实现了的伦理精神。

在此意义上,黑格尔认为,作为实现了的伦理精神的国家高于家庭和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只不过是国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或环节而已。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青年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是通过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完成的。

在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沿用黑格尔市民社会的用法,指近代产生的、与国家分离的私人生活领域,即资产阶级社会。

在1844年黑格尔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后,市民社会慢慢被归纳为社会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

由此看来,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有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主义分析方法,认同黑格尔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分以及将市民社会用以指称私人利益关系领域的做法。

但是,马克思并不认同黑格尔将历史发展归结于精神的自我运动的观点,反对黑格尔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看法。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市民社会的内涵在西方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揭示了研究“市民社会〞的现实方法,主张要从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出发,从“物质生活关系〞出发来解读“市民社会〞。

马克思论文社会主义论文:浅议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马克思论文社会主义论文:浅议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马克思论文社会主义论文:浅议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在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各种和谐社会构想的合理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和谐社会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不但深刻阐明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还指出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进而实现了和谐社会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巨大飞跃。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而且还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并且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实现整体和谐的现实基础和过程,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归宿。

1.人与人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和谐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造成生产关系对立的根源所在,因此,扬弃私有制理所当然地成为实现真正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前提。

社会关系本身意味着“许多个人的合作”,但合作的条件、方式和目的各有不同。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合作完全可能是为了少数人利益的最大化和广大劳动者利益的最小化。

这种社会是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

只有消除剥削制度,建立公正的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成为现实。

《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发展不仅不妨碍他人的发展,而且是他人发展的条件。

这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状况至今仍不是人类社会的现实,但它从人类文明的理想高度,为我们指明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最好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在当代社会,和谐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的共同目标。

而和谐是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内涵、特点和应用,以期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是一种以社会历史发展为基础,以劳动阶级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指导,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思想。

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深刻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首先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是因为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的幸福指数提升。

其次,和谐发展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设的思想,坚持维护以劳动群众为主体地位,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最后,和谐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即在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不同领域实现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既具有科学上的普遍性,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具有科学的普遍性。

和谐发展是普遍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深刻的理解和对当前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其次,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全体人民齐心协力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政治等全方位发展,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最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是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获得了飞跃式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而推进和谐发展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根源,具体表现在从斗争哲学到和谐观念的转变。

本文重点探讨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并认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是长期实践的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谐社会构建一、从斗争哲学到和谐观念的转变在西方近代,天人相分、天人相争即人对自然的控制、征服、对峙、斗争是社会和文化的主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前人优秀成果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有天人相争的倾向,更加强调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物质性的否定性关系,而这种思想也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迅猛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比之前一切社会创造的财富之和还多的社会的时代,在这样的条件下,人类不是像农业社会那样依从于自然,而是用科技、工业变革自然、征服自然。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一方面,实践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物质性的否定性关系;但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在肯定自然界对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先在性的前提下,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在理论上表现为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了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离开了差别、对立、斗争的同一就是纯粹单一的、抽象的、不可理解的;另一方面,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为同一性所制约,斗争必然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内部对立双方的斗争,离开统一体,毫无关联的两个事物不会产生斗争。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古往今来,在许多思想家的著作中,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和美好的模式。

例如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过“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其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又如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一书中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形象,主张“公正即和谐”。

16世纪以来,在西方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的影响下,西方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力求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会。

例如卢梭就提出人生而平等,并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以“法的精神”为出发点,认为要采取以法治国的方针,保护公民权利不受侵犯。

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曾主张将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和谐社会的理念提供了科学的内涵和实现的途径。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

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

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此我仅以自己所学和所知的知识来论述老师给的题目。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把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

而所谓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89~290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它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重大课题的程度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处处闪现着哲学思想和辩证法的光辉,同时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主要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在批判和继承的前提下完成,这一理论经历了逐步变化发展和运动的过程,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念一样。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发展方法,在这样的方法论指导下,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标签: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方法论;中国化
一、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相互对抗的产物,更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社会建立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这是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一直追寻的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每个人生而平等。

和谐的思想是东西方文化的相同之处。

我国孔子的儒家传统思想,就提倡天下大同,而反观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是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思想包括黑格尔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优秀思想,这三类思想都包含着和谐观的成分。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的,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对理性王国的论述,并在批判过程中得到了某种启示。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部分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但比空想社会主义的层次高。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遵循着马克思的发展观思想,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沿袭着这个规律,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逐步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不是教条主义,而是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蕴含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方法论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

唯物辩证法指的是发展与变化的方法论,矛盾自身及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辩证唯物方法是和谐社会的主要方法论思想,从人的发展到社会的进步,再到整个社会的演变,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状态。

“马克思从事物的整体面貌出发,从宏观上把握和处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

”[1]“马克思所勾画的和谐社会其实是共產主义社会,它建立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之上,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人与人之间高度地自由与融合。

”[2]马克思的终极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批判只是一种方法。

人们长期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充满着强烈批判色彩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包含着深邃的和谐思想,这种和谐思想是社会各要素的协调,是社会矛盾统一的高级形式。

和谐思想以“和”字为核心,这种“和”贯穿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中,各要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关系之所以不和谐是因为我们没有尊重事物发
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

”人和社会的发展处在同一个运动变化过程中,社会的和谐是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

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中国化
我们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成分,为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要想用马克思主义指引我国的发展,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和谐思想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任何理论都是不断发展的,任何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只有不断发展的理论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和谐思想的中国化是我国建设的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要想扎根在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就必须实现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21世纪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

这一思想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不断发展,贴近中国实际,完善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王雨辰.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5(6):10-11.
[2]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