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表格式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5篇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5篇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7个生字,会写“浙罗”15个生字。

正确读写“一簇杜鹃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理解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4.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重点难点1.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2.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现场用展示台予以展示呈现。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课件出示厦门鼓浪屿图片)这迷人的风光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文: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谈话时,(课件出示金华双龙洞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结合已学的诗文表达情意。

2.今天我们也一起随着叶圣陶先生一起到金华的双龙洞走一走。

二、揭示课题,反馈预习,整体感知1.出示图片,揭示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课题)2.结合课前预习,反馈预习成果,学生出示制作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对照课文,互相交流讨论。

小结: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

交待游程(板书)是游记的一大特点。

所到之处,叶老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板书:见闻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随着叶老到字里行间去游历一番。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双龙洞”得名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平舌音“簇笋”,翘舌音“浙窄乳”等。

(课件出示词语)浙江一簇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杜鹃宽窄肩背移动额角陆续石钟乳石笋变化多端上源3.指导学生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理解“蜿蜒”的词义,并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联系生活,学会运用“蜿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表格式教案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孔隙、仰卧、蜿蜒”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内的景象,积累优美词句。
3、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特点,领悟按游览顺序来叙述的写作方法,感受大自然的壮观。(重难点)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法
初备教学流程
五、课堂作业
1、背诵、摘录精彩语句。
2、指导造句:
时而…时而…(引导体会在描写景物、事物的形态变化时可以运用,举例提示:“大海时而…”,“舞蹈动作时而…”,“我的心情…’等)
即使…也…(读课文范句,体会分句间转折的意思,然后教师或学生示范造句,指导仿造)
习题设计
1.抄写生字词语。
2.搜集有关溶洞上午图片或文字资料。
学生自读,要注意读准生字、理解新词,并用“„„—”画出提示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句。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并随机让学生读读这一段,注意正音,指导读顺,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如:仰卧、臀部、水程等词语。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理解“突兀”:高耸,指山势高耸。“森郁”:树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很有气势,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3、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高高的石顶,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4、这里作者又—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读一读,你有什么想法?
1、默写生字词。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1】篇〗学科背后的故事——《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案例教材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

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

学科背后的故事:教学中,首先出示双龙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缘于地域的特点,学生都没有游览过此地。

所以利用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内心对优美风景的向往。

需要我们了解的是:关于金华双龙洞: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

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内洞与外洞仅相隔5米,有一块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

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内洞比外洞更大,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2200平方米。

关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的三个传说——其一,宋代著名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中认为“双龙”在内洞:“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

”现代作家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持此说:“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然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其二,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任金华知县的郑东白,在其《金华记游》中认为这升降之龙在外洞洞厅:“洞门轩豁如大厦,石盖如砥错,有石乳下垂,如龙升降状。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记》中也持此说:“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

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

”其三,1992年新编的《金华市志》则认为“双龙”在外洞口:“双龙洞:两侧分别悬着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

四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17《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

四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17《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

四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17《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双龙洞,了解金华的风景名胜。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双龙洞的神奇和美丽。

3.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双龙洞的景色和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双龙、默默、常客、甚至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双龙洞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难点1.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双龙洞的景色和特点。

2.理解双龙洞的寓意和历史文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双龙洞的外观和环境,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跟读课文,理解双龙洞的神奇之处。

2.教师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双龙洞的美丽之处,每组挑选一位代表汇报。

4. 朗读表演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双龙洞的景色和氛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听说训练设计听力和口语练习,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双龙洞的特点和气氛。

6. 总结概括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归纳双龙洞的特点,并对其寓意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背诵课文,加深对双龙洞的印象。

3.写一篇关于双龙洞的文章,描述你的感受和想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双龙洞,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课文中感受到美和魅力,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以上是对四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册语文教案的一部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课题)2.让学生解释“记”是什么意思。

(记载)3.本文是一篇游记。

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于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金华的双龙洞景致美丽奇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双龙洞看一看,那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览,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出示电脑软件,点击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进入情境,感知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3.检查自读情况。

(l)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4)教师: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2.探究2、3自然段。

(l)教师: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那里的美景。

(2)学生默读、思考、勾画。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①交流第2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

a.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明艳”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一、教学目标①、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②、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

③、归纳中心思想,练习按文章叙述的方法给课文列提纲。

④、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概括能力、背诵能力等。

二、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1、出示小黑板,朗读生字。

2、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教学课文一、二、三段。

二:合作交流1、谈话引入,导入课题,板书题目。

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

2、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写了什么。

3、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生字词。

4、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

1问:按游览的顺序,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2检查分段情况,指导分段。

5、再读全文,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板书: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三:品读体验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说说。

(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3、观看录相,亲自感受。

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感情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观看录相,然后说说。

5、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6、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板书:突兀森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7、外洞又有什么特点?读读文中的句子,仔细体会,然后说说。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表格式)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表格式)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é jiǎo shuǐ chénɡ shí zhōnɡ rǔ shí sǔn ɡōnɡ shì shànɡ yuán ()()()()()()二、按要求写词语。

1.时宽时窄(ABAC):2.时宽时窄(一对反义词):三、说说下列句子运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广大会堂。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的这样小的小船。

()4、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课文内容梳理: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

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

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 。

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

今年暑假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

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ǐ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古人曾赞道:“何处飞来缥(piāo)渺(miǎ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

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

不知不觉悟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

楣(mé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

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to)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 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包含1个多音字:系)及新词,认读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游记中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和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情感。

2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想象力就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他们有想象的能力和基础,同时,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去过金华的双龙洞,这些学生的发言、图片和录像都可能调动其他学生的想象力。

但有感情地朗读写景的__,对学生来说恐怕有一定难度,还需教师指导。

写法的学习还需在深入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大胆尝试。

3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金华双龙洞洞口、孔隙、内洞的特点,体会景观的奇异、美丽。

2、掌握孔隙写法,进行仿写练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相关“新绿、突兀森郁”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1.2学时重点1、重点:理解相关“新绿、突兀森郁”等词语。

理清__层次。

4.1.3学时难点评1、难点:明确__两条线索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3、读第一段。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1、激趣: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

活动3【讲授】三、理清顺序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一、教材分析该教材为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阅读理解《记金华的双龙洞》。

此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在家门口发现的一个双龙洞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有一些奇妙的事物,引导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自然。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人文地理和景观;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开展团队合作的能力;3.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4.引导孩子爱护环境,珍惜自然。

三、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短文来了解和认识新的地理景观,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和听力能力。

四、教学难点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复杂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加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方法1.提问法: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孩子们慢慢了解文章中的词汇和语言,并帮助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

2.听说法:通过听故事和对话来提高孩子们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三步走法:通过先读文章,然后阅读理解加上答题,最后进行小组讨论,团队合作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

六、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教师通过地图让孩子了解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

2.教师解释“双龙洞”是什么。

3.提问:孩子们是否发现过新奇好玩的景点。

2. 教师阅读1.教师朗读短篇小说,并对孩子们进行语言和词汇的解释,以确保孩子们理解故事。

3. 阅读理解1.完成一些文字理解的练习,例如,所学词汇的使用,对文章的理解等等。

4. 小组讨论1.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所发现的新奇好玩的景点。

2.组内成员们以及外围的视听者可以分享和辩论自己的观点。

5. 作业布置1.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地区的特色景点,并进行标注。

七、教学评估1.老师可以依赖阶段性和小组性提交的作业来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评估,更好地进行及时性评估和反馈。

2.在教学结束的时候可以进行学科的综合性评估八、教学反思该教学计划通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估和教学反思等方面,提高了孩子们整体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创造思维,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表格式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表格式教案
2.教师结合图片讲解溶洞特点,引出课题。
3.相机出示作者叶圣陶的资料,简单介绍。
4.教师引问: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1.学生观看录像,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介绍景观形成的原因。
2.学生认真倾听教师介绍,然后有感情地读课题。
3.学生介绍关于作者的资料,提取重要信息。
4.学生说说“记”是什么意思?(记录)相机理解本课的体裁:游记。
③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①指名汇报对课文第6自然段的理解。
②出示课件,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学生自由读喜欢的段落,把感兴趣的词、句找出来,将自己的体会写在学生活动卡上。
2.学生自由汇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第2、3自然段的学习情况。
2.组织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3.引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4.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并提出默读要求:结合课后习题一,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完成填空。
5.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带有生词的长句子要读准确,做到读通句子。
2.学生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将读错的地方纠正、读好,做到连贯、通顺。
2.从第3自然段开始,就有溪流的描写。在本段教学结束之后,可以相机让学生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描写到了溪流。让学生自己发现,溪流的描写贯穿全文,是课文的一条暗线。
3.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描写外洞还是孔隙,或者是内洞,作者始终用我们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觉,来把景物写得具体,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比如:
4.学生先观察老师范写,然后独立仿写,自己练习写正确、规范,最后评价,交流改正。
生字的教学,首先是要读准字音,其次是理解词语的意思,而后是正确书写生字。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有了一定的能力,那就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教师以引导为主。

2023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优秀6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 朗读课文。

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

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二、介绍课文及作者1.课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

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 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①读音wān jiacute; rǔ sǔn蜿蜒即使石钟乳石笋②新词孔隙突兀森郁进四、读熟课文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第二课时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1.默读。

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1.指名读第一段。

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

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四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3.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2. 生字卡片3. 黑板4. 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双龙洞的了解。

2. 出示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讲解生字的书写。

三、学习生字(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组内交流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讲解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学生跟写。

四、理解课文(10分钟)1. 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深入理解课文描述和修辞手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课文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与双龙洞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双龙洞的美丽景色。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七、课后作业(家庭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生字。

能力目标: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并学习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度句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空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情感目标: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1、以本课为例继续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在充分阅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并学习课文联段成片的方法。

第1页共64页3、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抓住景物特点,仿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生字。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到文章的过渡句。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说一说我们学过那些叶老写的文章。

请同学说一说自己在课外读过哪些叶老写的文章。

二、新授。

(一)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两个同学互相读这些生字,要求读准字音2、生字从课文中走了出来,出示会认的生字,你们认识吗?找同学读。

全班齐读。

回忆课文中所组的词语。

全班齐读词语。

3、出示会写的生字。

分成小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这些生字注上拼音小组内读这些生字,把字音读正确读课文中的词语4、记住生字字形。

自己看生字,找到易写错的地方同学互相交流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漂亮自己练写生字全班进行交流5、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能把课文读得更加熟练吗?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请同学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6、课文中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还不理解,画下来。

查阅汉语词典,掌握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说一说他们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4.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欣赏美景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本节课将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讲解、讨论、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提高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记金华的双龙洞》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通过课文描绘自然景观,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尝试了将这些手法应用到实际写作中。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一、教学内容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游览双龙洞的经过,感受金华双龙洞的自然景观。
2.学会生字词,如“孔隙”、“凝视”、“臀部”等,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3.领略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表达技巧,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体会作者的心情。
举例:通过分析“洞内石钟乳、石笋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等句子,帮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出相应的画面,提高审美能力。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用法,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难点:部分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对于学生来说较难掌握。
举例:针对“孔隙”一词,教师需通过实物展示、例句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并能正确运用到句子中。

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

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
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的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新人教版。本课主要介绍了金华的双龙洞的景色和作者游览双龙洞的经历。学生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双龙洞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双龙洞的壮观。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记金华的双龙洞》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课文内容理解
-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掌握课文中的主要景物特征及其描绘方法。
-理解作者游览双龙洞的经历和感受。
2.写作技巧学习
当堂检测:
1.请学生简要概括描述双龙洞的景色特点。
2.请学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双龙洞的壮观,并请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
3.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游览经历和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动的描绘。
重点题型整理
1.请简述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主要内容,并概括描述双龙洞的景色特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双龙洞的传说或展示双龙洞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出本课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双龙洞的景色特点和作者的描写手法。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预习中的疑问和见解,教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同时,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表格式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达标检测卷班别姓名学号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lǚyóu zhēn cháqǐtúchǔn shìshēn yín()()()()()hǎi ōu dībàgòng xiàn zuìèjùjīng huìshén()()()()()二、比一比,再组词。

5分砌()嘲()啄()济()防()彻()潮()逐()挤()仿()三、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4分鱼()而出气()吁吁随心所()不折不()()想天开()不可及见死不()争先()后四、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8分折.腾(zhé zhē)扫.帚(sǎo sà) 塞住(sāi sài)扫帚.(zhǒu zhòu)蝙.蝠( biān piān) 堤.坝(dītí) 彻.底(chèqè) 灾难.(nán nàn)四、根据典故写成语。

4分1、《汉书?高祖记》“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后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2、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

田忌用军师孙膑的计策,乘魏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信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3、《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来用以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4、一草一木都像是兵一样。

《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看见东晋军队布阵整齐,“望八公山,草木皆人形”,非常惧怕。

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发生错觉,稍有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

四年级下册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

四年级下册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

四年级下册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能够正确运用。

2.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历史和文化,加深学生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根据描述形象地创造一个历史场景。

2.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一些较难的生字词,如“仕途”、“珍贵文物”等。

四、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设备。

2.课前将相关的历史支线课程,以及文物图片做好准备。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播放一段介绍金华双龙洞的视频,引入本课的话题。

2.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对双龙洞的兴趣,如“你们听说过金华的双龙洞吗?”、“你们知道双龙洞有什么特别之处吗?”3.教师简要介绍一下本课的内容和目标。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15分钟)1.让学生阅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2.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解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步骤三:讨论与展示(15分钟)1.让学生分组,展开小组讨论,讨论文章中令他们印象深刻的部分,以及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2.随机选取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问题。

3.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双龙洞的历史和美景。

步骤四:写作实践(20分钟)1.让学生根据图片或者教师提供的几个关键词,展示他们对双龙洞的想象力并进行写作。

2.鼓励学生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

步骤五:拓展活动(10分钟)1.让学生研究一些真实的历史文物,并用自己的话介绍它们的来历和价值。

2.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段根据历史事实的短小故事。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简要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3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教学过程:1. 检查预习。

2. 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3. 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4. 提出自学要求: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学生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讨论讨论。

5. 讨论外洞特点。

6. 讨论内洞的特点。

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从刚才读的语句,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变化多端”什么意思?“颜色各异”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7. 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语文 28.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教学反思:如何让情境教学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整节课都活跃在老师悉心创造的氛围情境中,恐怕最辛苦的环节莫过于教学设计了,在设计整堂课之前,熟悉和挖掘教材自然不必多言。

只有在此基础上老师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就如同导演设计一个好的剧本一样,让学生像演员一样在你创造好的剧本中积极主动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同时又有自己灵活发挥和再度创造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堂中重视体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努力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但是由于本课知识点较多,一课时时间又比较紧张,所以安排朗读与指导朗读的安排就显得少了些,文本对话体现得还不够,如果能用两课时安排进度慢一点,带着学生细细体会.感悟文章本身语言文字的优美,对于丰富他们的情感.学习写作都会有更大的帮助。

3语文附赠资料:教师高效教学的诀窍高效教学,具体应该怎么说呢?我们很难精确地给它下一个定义,但大家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它。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认知:1.通过自学,能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运用与结合课文等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了解叶圣陶的生平概况以及游记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和有关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识。

技能、方法:1.训练并初步掌握解词的几种基本方法,如查工具书、用近义词、借助图片、实物、结合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等。

2.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读音要正确,声音要响亮,姿势要端正,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换读、不唱读、不读破格句。

注意手握书本的姿势与站立的姿势。

3.训练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和交流,理解游览的顺序、景点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画示意图),同时在网上或课外书上查找关于溶洞的一些图片和资料。

2.教师方面:①准备一幅叶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关作品集;②准备一盆杜鹃花;③有关溶洞的图片资料;④有关文字投影片。

第一张:①浙江合适稍微呈现②罗甸森郁聚集昏暗额角③系着绳子好奇的心情第二张:①突兀森郁合适盘曲而上变化多端聚集②头脑额角肩背臀部脚跟③杜鹃花映山红第三张: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变化无穷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形象各异奇形怪状变幻莫测……第四张:朗读课文“三要六不”(略)第五张:关于石钟乳、石笋的小知识介绍(略)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练习审题:1.同学们喜欢春游吗?说说你游览过的地方、景点的特征以及游览后的感受。

2.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时机,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叶圣陶老先生曾游览过一个地方——逐步板书: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可换“游”字,它是游记性文章的一般命题方法,如游苏州乐园、游常州恐龙乐园等)(二)学生汇报预习后的收获:说说通过自学了解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通用1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尝试给课文编提纲。

2.通过语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二)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

《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

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板书:8.记金华的双龙洞)(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

“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

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盘曲:曲折环绕。

课文中指汽车沿盘山道曲折向上行驶。

(“曲”读qū,不要读成qǔ)呈:显出,露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表格式教案
课题
3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时
2节
课型
讲授
设计者
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行文中还有一条线索,即作者多次写到水。
----------------孔隙---------内洞(深黑的石洞)
(险)(奇)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出示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
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如写外洞的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的大,用“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比拟。写孔隙则以自己的好奇和“挤压”的感觉,真实地写出窄小的特点,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用学生自己的方法来寻找游览路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1、同桌互相检查读。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补充内容:
石笋:溶洞底部直立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洞顶的水滴在洞底,水分蒸发,水中的碳酸钙沉淀下来,由少积多,由下向上增长。
三、初读课文
提出初读要求
(3)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强调内容:小溪的欢快和喜悦之情的贯穿。
体会大自然的浑然天成的美。
用时而……时而造句,体会作者眼中溪流的美。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窄小。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二、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七、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1、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
2、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设计意图:
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分析课文,把握语言魅力
强调内容:
作者观察的顺序和如何把这些内容写具体的,让人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文章。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
导游词: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洞和石钟乳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普通教室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或补充内容
一、谈话导入课文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
1、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读题。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景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1)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
(2)指名回答
补充内容:
石钟乳:倒挂在溶洞顶部,向下生长的一种碳酸钙沉淀物,具有同心圆状结构。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提出自读要求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我叫**,大家叫我*导游好了。请看这就是……
复述
培养概括能力
四、
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自己创造小小导游词
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
一、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四、交流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点拨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设计意图:
理清思路,理解文意,有助于习作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程
山路-----洞口---------外洞---------
(美)(宽)(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