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生命化教育

浅谈生命化教育

被 埋 没 。功 利 化 的教 育 在 使 人 异 化 为 功 利 的 2 具 时 1 2 使 自身 降 格 为 工 具 的 工 具 。如 果 一 个 人 缺 少 信 仰 ,
他 就 缺 乏 灵 魂 的 安 顿 。那 么 同 样 以 人 为 主 体 的 教
育 , 果 缺 少 了信 仰 , 么 它 就 会 随 波 逐 流 , 所 适 如 那 无 从 , 会 失 去 自身 的 独 立 , 会 成 为 社 会 的 附 庸 , 就 将 缺 少 一 个 精 神 家 园 , 种 终 极 的关 怀 。鉴 于 此 , 育 必 一 教 须 要 回 归 它 的 最 高 目 的 和 终 极 目标 — — 形 成 人 并 且 成 就 人 。生 命 化 教 育 的 旨趣 就 在 于 对 人 的 生 命 存 在
悟 , 得世界 丰 富 多彩 。我们 应 当以师 生 的 生活 世 使
1 引 入 生 命 化 教 育 的 原 由 .
近 现 代 被 认 为 是 一 个 充 满 危 机 的 时 代 。 教 育 的 深 刻危机在 于它 已经 失去 了它 的本真 性 , 成 为政 而
治 的 、 济 的 、 化 的 工 具 和 手 段 。 它 自 身 的 价 值 只 经 文 是 在 于 它 具 有 合 乎 某 种 现 实 需 要 的 功 能 , 种 功 能 此 被 合 理 地 理 解 为 教 育 的 “ 质 ”。 教 育 的 理 想 性 似 乎 本
都 内 在 地 蕴 含 了这 种 更 健 全 的可 能 性 。生 命 化 教 育
及 其 发 展 的 整 体 观 照 。 它 对 于 回 归 和 建 构 教 育 理 想
提供 了一种视 野 。 生 命化 教 育并不 是 一种 教学 模 式或 方 法 , 是 它

生命化教育

生命化教育

三、教育关爱人的生命
身体的历史:
柏拉图:身体与灵魂的二元对立,对灵魂来说,身体是它的枷锁, 身体的死亡,意味着灵魂的自由和解放。 中世纪:身体遭到了伦理的压制,禁欲主义盛行。漫长的教会和 修道院的历史成为它的安静舞台。克己、苦行、独身、斋戒、惩 罚都是控制身体的手段。 文艺复兴知识击败了神学,但身体又被置于知识的控制之下,知 识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从身体的偶然出发触摸(感觉、经验) 得来的。 中国文化中的社会本位,使个体服从于社会,自然使身体成为政 治的祭祀品。 过去是在权力面前生命等于零,现在很容易就变成了在金钱面前 生命等于零
人的生命的特性 :
生命的完整性; 生命的自主性; 生命的超越性; 生命的独特性。
二、生命与教育的本体关系
1、教育发生学的观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生命的需要 。 2、本真的教育是以生命为原点,关怀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点化和润泽生命乃教育 之核心。任何无视生命、偏离生命、摧残生命 的教育都是教育的“异化”,因而也是“反教 育的。 3、基础教育的新观念:为生命的终身发展奠 基。
生命化的教师是追求专业持续发展的教 师。
成长为生命化教师
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教书已不再是“谋生”的手 段,而应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使人类和自 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为此教师应努 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 活力的自我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成为 “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 的自主成长型教师”。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自我生命成长的体察、反思中,才 能善于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获得一种生命体验与 满足,一种生命的创造和成长,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 的快乐,得到生命的一份满足和升华。教师自身生命 价值和意义也要在其中得以体现和延伸。教师才能感 受到在奉献中的快乐。

在教学中践行生命化教育

在教学中践行生命化教育

行生命 化教育?完成好 当代 这一重 大教育 使命 呢?我 想谈谈 自己的一点体会 和认识 。 首 先生命 化教 育是 以关注 学生 的生存 状 态 、 升 提
要 以平 等 、 公平 的心态 尊重每 一个生 命 , 善待 每一个生
命, 呵护每一个生命 , 坚信 每一个 成长 中的青 少年都拥
特 色的教育理念 。对于 教育工作 者来 说首 先就要从 内 心深处认识到 自己在生 命 化教 育 中的 地位 和作 用 , 从 而在教育实践 中运用 自己的“ 先觉 ” 对学 生进行生 命化 教育, 更好地肩负起 培养祖 国优秀人才 的重任 。

教师要与时俱 进 , 真学 习 党 中央 提 出的科 学 发 认
教师要热爱 自己所从 事 的专业 , 掌握 多媒 体技术 , 学 习科学技 术教 育并 能 应用 于 教学 实践 , 改变 落后 的 教学 方式 , 适应 信 息时 代发 展 的要 求 , 革 、 善教 育 改 完 教学工作- 师要 不断充 实 自己的生 物学专业 知识及 o教
的 知 识 。 知 生
命, 让他们在 体 验 中理解 生命 , 从而 营 造 、 现 自身 的 实
生命 价值 。
把生命化 教育进行 下去 , 自己从 中感受 、 验教育 工 使 体
生命化教育在人 的培养 、 长 中关 系重 大 , 秀人 成 优 才的培养离不开生 命化 教育 。生 物学作 为 二十 一世 纪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笔者认为生物学 教学 践行 生命化 教育 应从 以下几 点做起 : 1 教师首 先要唤醒 自身 的生命 意识 , 认识 到 自己在 生
命化教育 中的地位 和 作用 。 而在 教 育 实践 中运用 自 从
己 的 “ 觉 ” 学 生 进 行 生 命 化 教 育 先 对

11生命化教育心得体会优质6篇

11生命化教育心得体会优质6篇

11生命化教育心得体会优质6篇11生命化教育心得体会篇1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而生物课堂恰恰是生命教育的沃土。

《标准》中明确指出“生物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生物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正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命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

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

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

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

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

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

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

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观察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生命化教育:缘起与评论

生命化教育:缘起与评论

Vo. No 5 1 32 . S . 20 ep 09
生命 化 教 育 : 起 与评 论 缘
闫守 轩 桓铁 军 ,
(. 宁 师 范大 学 教 育学 院 。 宁 大 连 1 6 2 ; . 连 市第 8 1辽 辽 10 9 2 大 0中 学 , 辽宁 大连 1 6 0 ) 1 00
YAN h u x a ‘ HUAN ej n S o -u n 。 Ti—u
( . c o l f c to Li o i gNo ma ie st Da in 1 0 9 C ia; 1 S h o Edua in, a nn r lUnv riy, la 6 2 , h n o 1
会 活动 。【 生命化 教育是 真正 的“ ” ”1 人 的教 育 , 让 生 “
命在 教育 中诗意地 栖居 ” 是生命 化教 育 的核心 表 达 ,
第3 2卷 第 5期 20 0 9年 9月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 fLa nn r l iest ( o ilS in eEdt n o r a io ig No ma Unv ri S ca ce c io ) o y i
2 .Dalan N o. M i 8O ddl ho l, e Sc o Dala l 6 00, in l 0 C^i a) n
Ab ta t Lii g e u a in i d e wa e i g o h o g te n u p e s d l e o e te u a i n a d r g e sn e u d r s r c : v n d c t s e p a k n n ft e f r o t n a d s p r s e i ft s d c t n e r s i g n w n e — o f o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概要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概要

5、它始终关注生命的差异,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 的发展目标。
6、生命化教育维护与尊重人的尊严,以宽容和欣赏的态度 对待文化与信仰的差异,维护与倡导人的自由选择、自主 成全的权利。
一. 生命化教育是生命在场的教育,是对每一个 具体的个人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
7、生命化教育始终相信人,始终相信生命的意义,始终相 信教育能不断战胜愚昧、粗暴、狭隘、卑俗 , 走向光明、 慈祥、辽阔、和谐,教育以人性的方式,使人最终赢得解 放。
一. 生命化教育是生命在场的教育,是对每一个 具体的个人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
3、它努力培植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 所有生命的意义,有同情目光、慈悲心肠和大爱境界。
4、生命化教育以成全所有生命的价值为导向,执守教育的 真善美的崇高理想,使教育沐浴于人性的光辉之中。
一. 生命化教育是生命在场的教育,是对每一个 具体的个人可Fra bibliotek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
8、生命化教育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运思和创意的原点,把 每个人都视为一个智识和灵感的凝结中心 。
二. 生命化教育是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
1、随顺人的秉赋 2、随顺人的善端 3、由自然引导向应然 4、用自然恰当的方式成全人的秉赋
三. 生命化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
1、个性是创造的契机所在,所有的创造都是通过
个人独特的“出口”来实现的 2、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3、真正的创造都是个性化的 4、有个性有创造力的人都是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人
四. 生命化教育是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
1、人生意义的觉悟
2、灵思创发的觉悟
3、个性的觉悟
五. 生命化教育是范本教育
1、生命化教育是生命启迪生命,生命润泽生命
2、生命化教育强调示范与践履 3、生命化教育打开人丰富而广阔的“范本”世 界

教师生命成长和生命化教育

教师生命成长和生命化教育
的建议
提升教师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意识
自பைடு நூலகம்认知
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兴趣、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 地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
自我发展意识
教师应具备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 ,主动寻求专业成长的机会,不 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构建关注教师生命成长的教师教育体系
职前教育
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应加强生命化教育理念的渗透,提高教师的生命意识。
教师实施个性化辅导计划
某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关 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校开展生命化教育活动
某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化教育活动,如义工活动、 环保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培养他 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03
教师生命成长与生命化教育的关系
教师生命成长对生命化教育的影响
01
02
03
提升教育理念
教师通过生命成长,能够 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化教 育的理念,从而在教育实 践中更好地贯彻。
增强教育情感
教师的生命成长有助于培 养对教育事业和学生深厚 的情感,使教育更具人文 关怀。
丰富教育方法
教师的生命成长促进其不 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 使教育更具活力和实效。
生命化教育对教师生命成长的作用
促进专业发展
生命化教育要求教师具备 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 力,从而激发教师专业发 展的动力。
提升生命质量
通过实施生命化教育,教 师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实现 自我价值,提升生命的质 量和意义。
增强教育热情
生命化教育让教师更加热 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 充满热情和责任感。
教师生命成长与生命化教育的互动发展

生命化教学理念与实践策略

生命化教学理念与实践策略

生命化教学理念与实践策略一、引言生命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生命体验融入到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成长。

本文将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生命化教学的相关内容。

二、生命化教学理念1.以人为本生命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将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和伙伴,在教育过程中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这种关注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身心健康和成长方面的关注。

2.尊重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立而有价值的个体,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兴趣。

因此,在课堂上需要采用多样化、灵活性强、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教育方法。

3.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优秀的公民,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其他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样不仅有助于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注重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三、生命化教学实践策略1.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生命化教学实践的基础。

在创设教育环境时,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开放、自由和富有启发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接受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和反馈。

2.采用多样化、灵活性强、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教育方法在生命化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灵活性强、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教育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注重情感体验在生命化教学中,应该注重情感体验的培养。

这可以通过一些情感教育活动来实现,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社交技能培养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且提高他们的情感智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