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摘要】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基特点、处理技术、应用、效果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软土地基在工程中常见,其特点为承载力低、变形大、稳定性差。

针对软土地基问题,采取合适的处理技术是必要的。

处理技术包括加固、加固填土、振动加固、水泥土改良等方法,这些技术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处理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还能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处理技术还能够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减少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公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公路工程施工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软土地基特点,处理技术应用,处理技术效果,处理技术经济性,技术总结,技术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普遍存在,其特点是土质松软、湿度大、承载力低,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给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软土地基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处理技术,旨在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主要采用加固土法、桩基处理、地基处理等方法来改善软土地基的力学性质。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处理技术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旨在为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和工程效益的增加。

1.2 研究意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软土地基是指土壤中含有大量水分或有机质,其强度和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液化、沉降等问题。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指南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指南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指南
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不良地基,直接在软土地基上施工会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影响路面平整度。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本指南总结了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技术。

一、软土地基主要特点
软土地基具有以下特点: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变形缓慢、液化易发生等。

这些特点使软土地基不适宜直接作为公路路基。

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一)更换法
更换法是将软土全部挖除,再填入适宜的土质。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但工程量大、周期长、造价高。

(二)加筋法
在软土地基上加筋,形成筋格体系,可以提高软土的承载力。

常用的筋材有钢筋网、聚丙烯筋等。

这种方法施工简便,加固效果好。

(三)盐异固法
利用盐的失水固结作用,使软土结构发生改良,提高软土强度。

常用的固结盐包括氯化钙、硫酸钠等。

这种方法经济实用,但需防止盐分析出。

(四)预压法
在软土地基上施加预压,使软土固结、增强承载力。

预压可通过盖重法、真空预压法等实现。

这种方法效果显著,但需控制预压值。

三、软土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要点
软土地基处理后,应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地基承载力、均匀性系数、固结沉降量等。

处理效果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四、总结
选择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处理时应考虑地质条件、周期要求、投资成本等因素,采取技术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

质量控制是保证处理效果的关键。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公路建设中,软土地基是一个常见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软土地基指的是土质较为松软,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的土地。

为了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常见的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之一。

这包括土壤加固和地基改良。

土壤加固可以通过在软土地基上加设地基板或地下水泥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地基改良可以采用深层加固、排土加固或土壤改良等技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2. 桩基工程:桩基工程是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并注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桩基工程还可以通过形成桩基与软土地基的摩擦力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 地基预压法:地基预压法是一种通过施加垂直载荷来改良软土地基的方法。

它通过在软土地基上放置重荷并施加压力,从而压实土壤并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这使得软土地基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并减少沉降和变形的风险。

4. 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在软土地基处理中也被广泛应用。

这种材料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常见的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格室、土工布和土工格栅等。

5. 补强与加固:在处理软土地基时,有时需要进行补强和加固,特别是对于已经出现沉降和变形的地基。

这可以通过钢筋混凝土板、土工格栅或地基加固材料等进行。

这些方法可以弥补软土地基的不足,提高整个地基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处理公路软土地基是公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适当的地基加固、桩基工程、地基预压法、土工合成材料以及补强与加固等方法,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公路的安全和耐久性。

浅谈道路改造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浅谈道路改造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浅谈道路改造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提纲: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和问题二、软土地基的治理方法三、软土地基改造前的勘察和设计四、软土地基的加固方式和效果五、软土地基处理案例及分析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和问题:软土是指透水性较好、强度较差而又含有较多有机质的土层,它的存在会给建筑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在道路改造中,遇到软土地基时,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道路建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软土地基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强度不足:软土地基强度较差,不光整体强度不足,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为松散,这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安全隐患:长期承受交通载荷容易导致道路下沉、变形和龟裂等问题,这些都会给交通安全带来危险。

3.施工难度大:软土地基施工难度较大,加之湿度大,施工过程会变得十分困难。

二、软土地基的治理方法:对于软土地基,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填筑法: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较厚的石料或混凝土作为强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增加地基承载能力,缺点是建设负担较大,而且在土质较软的地区不可取。

2.挖填法:在软土地基下挖出一定的土层后再进行填筑,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但对施工要求苛刻且建设成本较高。

3.加固法:采用不同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如砾石桩、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加固效果好,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施工难度较大。

三、软土地基改造前的勘察和设计:在道路改造前,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勘察和设计,以确定实际情况和改造方案,具体步骤如下:1.勘察:对于软土地基,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包括土层厚度、含水量、土性等,以确定地基的性质和潜在问题。

2.试验:通过相应的试验对软土地基进行测试,以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设计:根据勘察和试验结果,确定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案和相应的施工图纸。

四、软土地基的加固方式和效果:加固方法选择需要考虑到地质情况、工程性质、施工条件等多个因素,常见的加固方式有以下几种:1.灌注桩:利用钻孔机在地基中钻孔并灌注混凝土,在地基深处产生钢筋混凝土桩体,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路基软基处理方法【精选文档】

路基软基处理方法【精选文档】

1 换填垫层法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

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

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

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

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 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 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

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挤淤的方法。

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

2 深层密实法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适用于软土厚度〉3m 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

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导言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

本文总结了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常见处理方法,好好学习哦。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1.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一般含水量为35%~80%,孔隙比为1~2。

2.抗剪强度很低根据土工试验的结果,我国软土的天然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20kPa,其变化范围在5~25kPa;有效内摩擦角约为20°~35°;固结不排水剪内摩擦角12°~17°。

正常固结的软土层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往往是随距地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每米的增长率约为1~2kPa。

加速软土层的固结速率是改善软土强度特性的一项有效途径。

3.压缩性较高一般正常固结的软土的压缩系数约为α1-2=0.5~1.5MPa-1,最大可达α1-2=4.5MPa-1;压缩指数约为Cc=0.35~0.75。

4.渗透性很小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约为1×10-6~1×10-8cm/s。

5.具有明显的结构性软土一般为絮状结构,尤以海相粘土更为明显。

这种土一旦受到扰动,土的强度显著降低,甚至呈流动状态。

我国沿海软土的灵敏度一般为4~10,属于高灵敏度土。

因此,在软土层中进行地基处理和基坑开挖,若不注意避免扰动土的结构,就会加剧土体变形,降低地基土的强度,影响地基处理效果。

6.具有明显的流变性在荷载作用下,软土承受剪应力的作用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在主固结沉降完毕之后还可能继续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就要采取有效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目前国内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选用何种方法,应充分考虑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材料来源、施工机具和施工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出经济效益比最优的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软基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提升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软基处理的要点:1. 提前进行软基勘察:软基处理需要进行软土地基的勘察,了解软土地基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勘察内容主要包括软土地基的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参数的测试,以及地下水位的测定等。

2.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有挖土排填法、加固法、地基改良法等。

挖土排填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地基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自稳定性的情况,加固法适用于需要加固软土地基的情况,地基改良法适用于改良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情况。

3. 控制处理效果:软基处理后需要进行处理效果的控制。

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试块法、监测法等。

通过野外试块法可以掌握软基处理的实际效果,监测法可以对处理后软基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处理方案,保证处理效果。

4. 加强施工管理:软基处理需要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主要包括施工技术、设备和材料的管理,施工队伍的管理,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可以确保软基处理的质量和安全。

1. 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复杂: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复杂,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容易引起地基沉降、变形和不稳定。

在软基处理中,需要针对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2. 软基处理难以施工控制:软基处理中,施工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施工方法、处理深度、设备和材料的选择等。

软基处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3. 施工难度大:软基处理的施工难度大,需要采用专门的设备和工艺,以及熟练的施工技术。

特别是在软基处理中使用振动压实机和土钉等加固设备时,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调试和操作,保证处理效果。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在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公路工程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公路地基的处理是最首要且最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在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下,软土地基因其本身具备不同于普通地基的地质性质,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应该考虑到软土地基可能对整个工路工程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积极的探索在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标签: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第一,公路路面出现沉降问题。

在公路施工环节中,软土地基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导致施工路面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

地下水对地基产生冲刷,导致软土流失。

很多软土地基的下层比较薄弱,其外部压力比较大,导致地基非常不稳定。

软土地基施工中,要提升施工质量,才能提升公路的使用年限。

如果路面发生严重的沉降后,会导致公路的使用年限降低。

第二,破坏路面原有结构。

软土地基自身的稳定性比较差,路基常年受到雨水的侵袭和外部压力,对路面施工材料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中,路面施工一般是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结合水泥混凝土材料,如果路面基础材料配比和路基的关系不能稳定处理,就会导致路面产生开裂问题。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分析软土地基指的是比较松软的土质区域,该类地基结构的强度相对较低,不具备较高的承载力,孔隙比往往比较高,几乎都大于1,甚至不少都大于1.5,含水量往往也比较大,这样就会对施工建设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易发生较为恶劣的问题事故。

一般而言,软土地基的压缩系数约为0.5-1.5Mpa-1,最大可达到4.5Mpa-1。

结合现阶段公路工程项目中遇到的软土地基情况,经过分析,将具体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软土地基的自身强度较差,相应的,其抗变形能力也比较低,在面临外界振动或者是荷载影响时,很容易发生形变,造成地基结构失稳,进而影响到后续公路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耐久性也会受到影响。

在具体应用中,软土地基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不仅可能带来严重的车辙问题,还会出现裂缝等隐患。

公路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

公路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

浅谈公路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摘要】由于地质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遇见不同的地质问题,其中包括多种不良的地质现象,为确保工程建设活动安全保质地完成,必须对不良地质采取预防加固措施。

本文就软弱地基的类型和处理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1、软弱地基的成因类型及性质所谓软弱土,从广义上说,就是天然含水率大、强度低、压缩性高、孔隙比大的软弱土层及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杂填土等。

在我国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湖盆地周围、山间河谷地及西北黄土高原、黄土平原均有广泛分布。

天然含水率大、承载能力低的河、湖、海相沉积的软弱土,在承受荷载时会产生过量的沉陷,引起地基及其上建筑物的破坏。

黄土由陆相沉积而成。

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干燥状态下土质坚硬,承载力高,但受水浸湿后易溶盐的溶解破坏了土粒间的胶结作用,黏聚力减弱,在自重或外荷载作用下产生湿陷性沉陷。

膨胀土是堆积或残积的高塑性黏土,具有反复膨胀的特性,常态下呈硬塑或坚硬状态,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开裂。

2、软弱地基的防治措施软弱地基可分为湿土、软土和湿软土三类。

其处理思路各有不同:湿土地基指本身强度足够,但路段所处的位置不好,受地下水或地表长期积水作用的影响,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致使强度降低,处理的思路主要采用加强排水的措施;软土是指地基土本身强度不够,处理的思路主要采用增加地基强度的补强措施;湿软土是指地基土本身强度不足且又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下,处理的思路是采取先治水,后(或同时)补强相结合的措施。

具体的方法如下:2.1 换填土层法换填土层法是将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强度不足的软土层挖去,换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砾)石、灰土或素土,以及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土类,并予以分层压实至设计密实度。

此法属于软土补强的措施。

主要用于路基工程中低洼地区填筑、高填方路基以及挡土墙、涵洞地基处理等。

适合于浅、中厚度(h≤4m)的软土层补强。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软基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善软基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确保道路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如下。

一、软基处理的要点1. 土质分析:软基处理前需要对软基土进行详细的土质分析,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根据土壤的类型和特性,确定软基处理的方法和措施。

2. 确定处理措施:软基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加固措施和排水措施。

加固措施可以采用土体加固、灌浆加固、地下连续墙、地基换填等方法。

排水措施可以采用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等方法。

根据土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

3. 施工工艺:软基处理的施工工艺需要合理安排,遵循施工规范和要求。

包括施工的先后顺序、土壤处理的方法和步骤、设备和材料的选择等。

对软基处理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工序安排,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 质量监控:软基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监控。

包括软基土的采样和试验、处理措施的施工质量检查、加固效果的验证等。

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保证软基处理的质量。

二、软基处理的难点分析1. 土壤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软基土性质各异,具有很大的多样性。

土壤类型、颗粒组成、含水量等因素会对软基处理的效果产生影响。

在软基处理中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特别的处理设计和施工措施选择。

2. 加固效果的评估:软基处理后的加固效果很难直接观察到,需要通过试验和监测来进行评估。

加固效果的评估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土壤的性质、工程负荷、环境变化等。

对加固前后的地基承载力、变形性能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估加固效果的好坏。

3. 工程周期长:软基处理是一个相对耗时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周期和工期安排。

软基处理常常需要进行多次回填、反复夯实,工程周期较长。

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需要合理安排工序和施工进度,确保软基处理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4. 施工技术要求高:软基处理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的数量逐渐增多。

在公路工程施工前要做好勘察工作,分析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处理意见。

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提升软土地基的硬度和承载力,做好排水处理工作,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严格按照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程序和规范进行,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路桥使用寿命。

标签: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问题;处理技术一、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问题第一,前期勘探工作不够详细,无法为有效开展后续施工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施工设计方案的处理效果不够好,容易给后续的施工造成一定的负担。

第二,软土地基处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相应的处理手段不够先进和全面,容易出现一些工程路堤不够稳定的情况。

第三,分层填筑工作施工过程中,没有全面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开展,采用的碾压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填土工程进行节奏过快,影响到了实际施工效果。

二、公路工程软弱地基施工的处理方案(一)采取换填法技术在软土地基施工中,主要采取的就是换填法,其实这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软性土质进行清理,并且在进行回填,其中考虑到软土的稳定性,会利用碎石进行使用,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想要使用这种技术,最主要的先决条件就是确保其他方式不起效果的情况。

在技术使用阶段,需要对软土的地基进行清理,采取回填的方式,将粉末或者煤灰经过回填进行处理,在处理回填中需要结合排水法进行处理,此种方法更加适用于黄土地基,确保具有非常高效的应用效果。

(二)粉喷桩复合地基方法承载能力是有效检验地基总体质量的重要标准,有效控制好软土地基的总体质量,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粉喷桩复合地基方法,将能够针对公路工程的土体承载力进行有效的改善,采用桩间土和桩体共同受力的方式,能够促进地基沉降的情况得以良好减少,促进填土速度的不断加快,这种方式比起一般性的排水固结方法,能够缩短一半的时间。

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加固原理和适用范围介绍

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加固原理和适用范围介绍

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加固原理和适用范围介绍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法、抛石挤淤法、强夯法、强夯置换法、膨胀土掺灰改性换土法、石灰桩法、EPS超轻质填料法、堆载预压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深层搅拌法、振冲挤密淤泥桩法、爆破挤密法、预制管桩法、CFG桩法等。

各种方法的加固原理和适用范围如下:1.换填法:通过将软弱土或不良土开挖至一定深度,回填抗剪强度高、压缩性小的材料,如砂砾、石渣、碎石土等,并分层压实,以达到不断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适用于深度较浅的各种软弱土地基。

2.抛石挤淤法:通过抛石碾压或夯击回填碎石置换淤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适用于淤泥及淤泥质木炭地基。

3.强夯法:采用质量为10t~40t的夯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地基土体在强夯的冲击力和阻尼脚手架力作用下密实,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渗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开挖等地基。

4.强夯置换法:采用质量为10t~40t的夯锤从高处自由下落,边填碎石边强夯,以达到在地基中均形成碎石墩体,由碎石墩、墩间土以及碎石垫层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适用于粉砂土和软黏土地基等。

5.膨胀土掺灰改性换土法:将原地基膨胀土翻松,掺加一定比例的石灰后,分层压实,并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以达到消除或减小膨胀性、提高土体强度、降低土中密度的目的。

适用于膨胀土地基。

6.石灰桩法:通过机械或人工成孔,在软弱地基中填入生石灰中均块或生石灰加其他掺合料,通过石灰的吸水膨胀、放热以及离子交换作用改善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已经形成石灰桩复合地基,达到不断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

适用于杂填土、软黏土地基等。

7.EPS超轻质填料法:EPS(发泡聚苯乙烯)容重只有土的1/50~1/100,并更佳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压缩性能,用作填料,可有效缩小作用在地基上的载重荷载,减小作用在挡土结构上的侧压力。

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土地基础类型。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土壤比较松软,夯实度较低,承载力较弱,容易发生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因此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危害。

一、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1、碾压法与夯实法碾压与夯实是修路、筑堤、加固地基表层最常用的简易处理方法。

通过处理,可使填土或地基表层疏松土孔隙体积减小,密实度提高,从而降低土的压缩性,提高其抗剪强度和承载力。

目前我国常用的有机械碾压、振动压实和重锤夯实,以及70年代发展起来的强夯法等。

2、换土垫层法它是将基础地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挖去,然后回填强度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的方法。

3、排水固结预压法排水固结须压法是利用地基排水固结的特性,通过施加顶压荷载,并增设各种排水条件,以加速饱和软粘土固结发展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根据固结理论,粘性土固结所需时间与徘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4、桩基法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5、灌浆法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

灌浆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

6、加筋法加筋土是将抗拉能力很强土工合成材料埋置于土层中,利用土颗粒位移与拉筋产生摩擦力,使土与加筋材料形成整体,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整体稳定。

二、软弱土地基的类型特点1、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以黏粒为主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积物。

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其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土和沼泽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性土、粉土等。

2、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未作定义。

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

3、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

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

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

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一、软土路基的特点以及在道路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危害软土路基由于土层的孔隙结构比较大,而且土质中含水量由又比较高,所以导致最终土体存在压缩性高的问题,土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所以土体难以压缩到稳定的固结状态;因为有机物的含量比较大,所以软弱土在压缩完成后,抗剪强度也比较低,抗剪强度较低导致软土路基的固结存在问题;软土路基的渗透性能较差,不能形成较好的透水效果,所以使公路路基的排水固结比较困难,延长了路基沉降的时间;软土路基在地层中没有被开掘时,结构强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开掘之后,对原有的结构强度造成破坏,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在受到重压荷载或者是其它的振动荷载之后,将会导致软土路基出现侧向的沉降和滑动。

软土路基因为其结构强度和抗剪强度非常的低,所以在受到路面荷载时可能会对道路局部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出现道路塌方或者滑坡的现象;而且因为软土路基在重压下可能会出现路基不均匀的沉降,导致道路施工的后期出现路面的不规则沉降,破坏道路整体结构;软土路基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软土出现液化或者塌陷的现象,对整个道路的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二、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一)垫层法垫层法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软土路基进行换土垫层,另一种是加筋垫层,垫层法也是在施工过程中对软土路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在应用垫层法时,垫层的厚度不能小于半米,但是最大厚度不能超过三米,在对软土路基进行加筋处理时,保证选择的加筋材料不小于三十千牛的抗拉强度,另外伸长率也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因为这种加筋材料的耐久性和粗糙度都非常好,也可以根据道路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品种的加筋材料,在软弱地基处于浅层淤泥地质时,可以选用垫层法进行处理,如果地基土层的压缩模量已经超过了2.5MPA时,并不适用垫层法进行处理。

(二)表层排水法在对软弱路基地段进行填筑之前,可以在地表开挖排水沟来降低地表含水层的含水量,排水沟的开挖要结合道路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土层特点进行施工,保证排水功能畅通,一般排水沟的宽度不能超过半米,高度不超过一米。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基软土处理要求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基软土处理要求

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基软土处理要求在公路工程规范中,路基软土的处理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路基软土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壤地层,其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不稳定,容易导致路面沉陷、开裂等问题。

因此,在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路基软土进行合理的处理,以确保公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基软土处理要求:1.软土地质调查:在公路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以了解软土的分布范围、性质和厚度等关键参数。

通过钻探、采样和实验室测试等手段,获取地层信息,并绘制地质剖面图和地质图,为路基处理提供依据。

2.地基处理方法选择:根据软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石方加固、土工合成材料增强、加压混凝土桩等。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需要考虑软土的稳定性、可行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3.软土地基改良: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通常需要对软土进行改良,以提高其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

常见的软土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土壤压实、加固与防护、排水与固结等。

通过改良软土,可以增加其承载能力、降低沉降变形、提高抗冻融性能等。

4.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软土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软土处理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操作、质量监督检验等环节。

关键参数如软土层厚度、处理深度、处理剂用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5.软土处理效果评价:软土处理后,需要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确定软土的改良程度和工程性能。

评价方法包括现场观测、监测数据分析和实验室测试等。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调整施工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处理效果。

6.档案管理和保护:软土处理工程完成后,应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关键参数、施工过程和监测数据等。

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确保软土处理工程的长期有效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规范中的路基软土处理要求是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质量控制,软土可以得到有效处理和改良,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工程性能。

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公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公路软基处理是指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以适应公路工程的要求。

常见的公路软基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
1. 压实处理:通过机械振动和压实作用,使地基内部颗粒之间接触紧密,提高地基的密实度。

常见的压实方法有夯实、机械压实和振动压实。

2. 土体混合处理:将某些填土材料与软弱地基混合,改变了原始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了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混合土体材料有石灰、水泥和矿渣等。

3. 排水处理:对于黏性较大的软弱地基,通过排水处理可以降低地基含水率,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排水方法有水泥钻孔排水和水泥搅拌桩排水。

化学方法包括:
1. 固化处理:通过加入固化剂,将软弱地基固化成坚硬的物质,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固化剂有水泥、石灰和矿渣等。

2. 化学稳定处理:通过加入化学稳定剂,改变地基土的化学性质和结构,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化学稳定剂有胶结材料、有机胶和聚合物等。

在实际工程中,常常采用多种方法相互结合来进行公路软基处理。

例如,可以先进行排水处理,使地基含水率降低,然后再进行夯实处理或土体混合处理,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强度。

同时,在选择处理方法时还需考虑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
经济效益等因素。

总之,公路软基处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地基软弱导致的沉降和变形问题,提高公路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进行合理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工程效果。

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摘要:深层搅拌法用于加固处理软弱公路路基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其施工工艺流程,紧抓施工环节,严格控制施工安全质量技术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定能确保工程质量,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深层搅拌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系作为固化剂通过特殊的深层搅拌机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黏土与水泥浆强制拌和后,首先发生水泥分解,水花反应生成水化物,然后水化物胶结与颗粒发生粒子交换,因粒化作用,以及硬凝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及改变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能,达到加固软土地基效果。

1.处理作业准备条件1.1材料准备(1)深层搅拌法加固软黏土,宜选用425﹟以上普()水泥作为固化剂,水泥掺量据加固强度,一般为加固土重的7%~15%,每一立方米掺加水泥量约为110~160kg用公示表示为:掺入比(%)=水泥重/被加固的软土重X100%。

(2)改善水泥土性质和桩(墙)体强度,可选用木质素磺酸钙、石膏、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等外加剂,还可掺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

(3)深层搅拌以水泥最为固化剂,其配合比为水泥:砂=1:1~1:2,为增加水泥砂浆和易性能,利于泵送,宜加入减水剂(本质素磺酸钙),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0.2%~0.25%,并加入硫酸钠,产水量为水泥用量的1%,以及加入石膏,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2%,水灰比为0.41~0.50,水泥浆稠度为1~14cm,能起到速凝早强作用。

1.2处理作业条件(1)依据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室内配合比实验,结合设计要求,选择最佳水泥加固掺入比,确定搅拌工艺。

(2)依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安排施工进度,布置水泥浆制备的灰浆池,有条件时将制备系统安装在流动挂车上,便于流动供应,采用泵送浇筑时,泵送距离小于50m为宜。

(3)清理现场地下、地面及空中障碍物,以利施工安全。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处理软土地基,以确保道路的稳定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1. 地基改良技术:包括土石方加固、灌浆加固、砂石列车加固等。

这些措施可以增加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力。

2. 排水技术:软土地基一般含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容易造成地基的液化和沉降。

采取排水技术可以降低土壤的水分含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 桩基技术:软土地基处理中常采用桩基技术,包括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钻孔挤土桩等。

桩基技术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

4. 路基加固技术:在软土地基上建设道路时,可以采用夯实、混合加固、碎石路基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6. 土工织物技术:土工织物可以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常被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中。

土工织物的应用可以延长软土地基的使用寿命。

7. 其他辅助措施:如加固边坡、处理地下水、设置振动减少措施等。

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地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检测,及时调整和改进处理措施,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可靠。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化学加固法
搅拌桩法:利用水泥、石灰或其他材料作为 固化剂旳主剂,经过特制旳深层搅拌机械, 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 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旳一系列物理—化 学反应,形成坚硬拌和柱体,与原地层共同 起复合地基旳作用。
灌浆胶结法: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 把某些能固化旳浆液注入多种介质旳裂缝或 空隙中,以改善地基旳物理力学性质。
垫层旳作用
提升地基承载力
减小沉降量
加速软弱土层旳排水固结
调整不均匀地基旳刚度
预防冻胀
基础
垫层
垫层材料选择
砂和砂石垫层材料 素土垫层材料 灰土垫层材料 碎石和矿渣垫层材料
砂和砂石垫层材料
质量控制:施工措施采用分层振实法
质量检验:环刀法
捣 铺设 实 厚度 措 mm 施
施工时 最佳含 水量
施工阐明
平振 200~ 15%~ 1、往复振捣 250 20% 2、每行搭接1/3
土工合成材料旳功能
1、加筋功能 3、防护功能 5、过滤功能
2、隔离功能 4、防渗功能 6、排水功能
土工合成材料 在公路工程中旳应用现状
路堤加筋 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路基防护 路面裂缝防治
工程实例: 107国道东西湖区公路扩建
107国道东西湖区南侧,是沿公路延伸旳 农业浇灌渠,地质情况如下: 设计方案:
插振 插入 饱和 深度
1、不应插到下卧层2、振 捣留下旳孔洞用砂填满
挤密压实法
1、原理:采用一定旳手段,经过振 动、挤压使地基土体孔隙比减小, 从而提升强度。
2、措施: 土(灰土)挤密桩处理软土地基 碎石挤密桩处理软土地基 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
土(灰土)挤密桩处理软土地基
国外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土或灰土处 理软土,我国在50年代中期开始在西北地 域开始试验,70年代早期在黄土地域得到 广泛旳应用。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路基工程是指为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所建的基础设施工程,而软土地基是指地基土质较软弱,容易产生变形和沉降的土地。

软土地基在路基工程中是一个常见的难题,处理软土地基需要科学的对策和方案。

本文将就软土地基处理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土质松软:软土地基容易受水分影响,土质呈现松软状态,抗剪强度较低。

2. 易产生沉降:软土地基在承受外荷载时容易产生沉降,影响镇压性能。

3. 变形较大: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导致路基沉降不均匀。

4. 存在液化危险:软土地基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液化现象,造成路基沉降和损坏。

二、软土地基处理对策1. 地基加固技术地基加固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的核心对策之一。

主要包括土石方填筑加固、地基灌浆加固、预压地基处理等。

土石方填筑加固是指通过加入适当的填料、控制填筑层的压实度和含水率,增加土体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性能。

地基灌浆加固则是通过在地基土中注入固化剂材料,加固土体,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预压地基处理是通过在地基上额外施加一定的压力荷载,提前对软土进行固结和沉降,减小后期沉降量。

地基改良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灰土搅拌桩、碎石柱加固、膨润土处理等。

灰土搅拌桩是将水泥、石灰等固化材料与软土混合,形成桩体,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碎石柱加固是通过在软土中打入一定规格的碎石柱,增加土体的排水性和承载能力。

膨润土处理是通过加入膨润土材料,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体的稠实度和抗剪强度。

3. 排水技术软土地基常伴随着较高的地下水位,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主要包括排水沟、排水管、地下水降低等手段。

排水沟是通过挖设排水沟,加快软土地基内地下水流速,降低地下水位,减小软土地基的液化风险。

4. 合理设计和施工对于软土地基,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也是很重要的对策手段。

在路基工程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特点,合理确定填方和挖方的平均高程,控制填方和挖方的坡度和土体湿度,避免过度压实和过度排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摘要:深层搅拌法用于加固处理软弱公路路基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其施工工艺流程,紧抓施工环节,严格控制施工安全质量技术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定能确保工程质量,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深层搅拌
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系作为固化剂通过特殊的深层搅拌机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黏土与水泥浆强制拌和后,首先发生水泥分解,水花反应生成水化物,然后水化物胶结与颗粒发生粒子交换,因粒化作用,以及硬凝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及改变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能,达到加固软土地基效果。

1.处理作业准备条件
1.1材料准备
(1)深层搅拌法加固软黏土,宜选用425﹟以上普()水泥作为固化剂,水泥掺量据加固强度,一般为加固土重的7%~15%,每一立方米掺加水泥量约为110~160kg用公示表示为:掺入比(%)=水泥重/被加固的软土重x100%。

(2)改善水泥土性质和桩(墙)体强度,可选用木质素磺酸钙、石膏、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等外加剂,还可掺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

(3)深层搅拌以水泥最为固化剂,其配合比为水泥:砂=1:1~1:2,为增加水泥砂浆和易性能,利于泵送,宜加入减水剂(本质素磺酸钙),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0.2%~0.25%,并加入硫酸钠,产水量为水泥用量的1%,以及加入石膏,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2%,水灰比为
0.41~0.50,水泥浆稠度为1~14cm,能起到速凝早强作用。

1.2处理作业条件
(1)依据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室内配合比实验,结合设计要求,选
择最佳水泥加固掺入比,确定搅拌工艺。

(2)依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安排施工进度,布置水泥浆制备的灰浆池,有条件时将制备系统安装在流动
挂车上,便于流动供应,采用泵送浇筑时,泵送距离小于50m为宜。

(3)清理现场地下、地面及空中障碍物,以利施工安全。

(4)测量放线,定出每一个桩为。

(5)机械设备配置:深层搅拌机、起重机及导向、量测、固化剂制备等系统。

(6)劳动组织:每台深层搅拌机械组由8~12人组成。

(7)如施工现场表土坚硬,需要注水搅拌时,现场四周设排水沟
及集水井。

2.加固处理工艺流程
2.1工艺特点
根据上部结构的要求,可布置成柱状、壁状和块状三种加固形式。

柱(桩)状加固形式:每间隔一定的距离打设一根搅拌桩。

壁状
加固形式:将相邻搅拌桩部分重叠搭接而成。

块状加固形式:纵横两个方向的相邻桩搭接而成。

2.2工艺流程
深层搅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定位对中→预搅下沉→制备固
话挤浆液→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移位。

对于壁状加固施工工艺的流程:按柱状加固工艺,将相邻两桩纵向相垂搭接成行施工,相邻两桩搭距按设计需要确认。

形状如“8”字型;块状加固施工工艺流程:按深层搅拌施工工艺将相邻的桩纵横搭接施工,即组成块状
加固体,两行桩之间搭接距可按设计需要确定。

3.施工安全质量主要技术
3.1施工质量技术要求
(1)深层搅拌桩使用的水泥品种、标号、水泥浆的水灰比,水泥加固土的掺入比和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深层搅拌桩的深度、断面尺寸、搭接情况整体稳定和墙体、桩身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现场载荷试验:用此法进行工程加固效果检验,因为搅拌桩
的质量与成桩工艺、施工技术密切相关,用现场载荷试验所得到的承载力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3)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对正式采用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工程,定
期进行沉降观测、侧向为移观测,是直观检查加固效果的理想方法。

(4)深层就搅拌桩的质量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墙(柱)体数量抽查5%。

3.2施工质量注意事项
(1)深层搅拌机应基本保持垂直,要注意平整度和导向架垂直度。

(2)深层搅拌叶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即开始按设计配合比拌制水泥浆。

水泥浆不能离析,水泥浆要严格按照设计的配合比配置,谁你要过筛,为防止水泥浆离析,可在灰浆机中不断搅动,待压浆前才浆水泥浆倒入料斗中。

(3)要根据加固强度和均匀性搅拌,软土应完全预搅切碎,以利于水泥浆均匀搅拌:压浆阶段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输浆管不能发生堵塞;严格按设计确定数据,控制喷浆、搅拌和提升速度;控制重复搅拌时的下沉和提升速度,以保证加固范围每一深度内,得到允许搅拌。

(4)在成桩过程中,凡是由于电压过低或其他原因造成停机,使成桩工艺中断的,为防止断桩,在搅拌机重新启动后,将深层搅拌叶下沉半米后再继续成桩。

相邻两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壁状)。

(5)考虑到拌桩与上部结构的基础或承台接触部分受力较大,因此通常还可以对桩顶板-1.5m范围内再增加一次输浆,以提高其强度。

(6)在搅拌桩施工中,根据摩擦型搅拌受力特点,可采用变掺量的施工工艺,即用不同的提升速度和注浆速度来满足水泥浆的掺入比要求。

在定量泵条件下,在软土中掺入不同水泥浆量,只有改变提
升速度,通过提升速度检测仪检测。

3.3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深层搅拌机冷却循环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能中断,应经常检查进水和回水温度,回水温度不应过高。

(2)深层搅拌机的入土切削和提升搅拌,负载荷太大及电机工作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应减慢提升速度或补给清水,一旦发生卡钻或停钻现象,应切断电源,将搅拌机强制提起之后,才能重启动电机。

深层搅拌机电网电压低于380v应暂停施工,以保护电机。

(3)灰浆泵及输浆管路:泵送水泥浆前管路应保持湿润,以利输浆;水泥浆内不得有硬结块,以免吸入泵内损坏缸体,每日完工后,需彻底清洗一次,喷浆搅拌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停机超过半小时宜见拆卸管路,排除灰浆,妥为清洗;灰浆泵应定期拆开清洗,注意保持齿轮减速器内润滑油清洁。

(4)深层搅拌机械及重启设备,再地面土质松软环境下施工时,场地要铺填石块、碎石,平整压实,根据土层情况,铺垫枕木、钢板或特制路轨箱。

4.结语
深层搅拌法适用于饱和软黏土、淤泥质亚黏土、新吹填土、沼泽地带炭土、沉积粉土等土层的基础加固。

由于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理软土,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因此在公路软弱低级处、处理在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层搅拌桩在公路工程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具体施工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