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文献综述 学年论文 ERP

合集下载

erp文献综述

erp文献综述

erp文献综述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业务进行有机整合和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为企业提供全面、准确的决策依据。

本文将对ERP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其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

一、ERP的发展历程ERP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它逐步演化成了ERP系统。

最早的ERP系统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通过计算机对物料需求进行精确计划,提升生产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ERP系统逐渐扩展覆盖了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供应链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

目前,ERP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系统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二、ERP的应用领域1. 制造业:制造业是ERP系统最早的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ERP系统,制造企业可以实现各个环节的协同管理,包括物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执行、仓储物流等。

ERP系统可以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零售业:随着零售业的发展,企业面临着多渠道销售、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难题。

ERP系统可以帮助零售企业实现全渠道销售管理,提供准确的库存数据和销售数据,优化供应链配送,提升客户满意度。

3. 服务业:服务业是ERP系统的新兴应用领域。

伴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

通过ERP系统,服务企业可以集中管理客户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实时监控项目进展,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三、ERP的研究现状1. 功能模块拓展: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研究者对ERP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不断拓展和优化。

例如,加入了供应链管理模块、客户关系管理模块等,提升了ERP系统对企业各个环节的支持能力。

2. 整合应用技术:研究者致力于提高ERP系统的整合能力和应用效果。

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实现ERP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高效对接,更好地支持企业决策需要。

erp文献综述

erp文献综述

erp文献综述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一个企业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集成管理所有部门和业务流程的软件系统。

以下是一些关于ERP的综述文献:1. Nah, F. F.-H., Zuckweiler, K. M., & Lee-Shang Lau, J. (2003). ERP implementation: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s' perceptions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6(1), 5-22. 这篇文献探讨了企业首席信息官对于ERP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的看法,为ERP项目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洞察。

2. Esteves-Sousa, J., & Pastor-Collado, J. A. (2000).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 research: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4(1), 1-52. 这篇文献提供了关于ERP系统研究的一份注释参考书目,概述了ERP在组织中的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3. Hong, K. K., & Kim, Y. G. (2002).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for ERP implementation: An organizational fit perspectiv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0(1), 25-40. 这篇文献从组织适配的角度探讨了ERP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认为组织的结构、文化和流程等因素对ERP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企业管理中ERP系统的应用论文

企业管理中ERP系统的应用论文

企业管理中ERP系统的应用论文企业管理中ERP系统的应用论文一、企业管理中ERP系统的概述1.1企业管理概念企业管理就是指对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计划、有效的组织、科学的指挥以及积极的协调等一系列工作内容的总称。

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职能。

如果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可以将企业管理分为:项目、市场人力资源以及信息等;如果根据不同的职能可以将企业管理划分为: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管理以及后勤管理等。

总之,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是由人们在从事交换过程中的共同劳动所引起的。

1.2ERP概念所谓的EPR就是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简称,即企业资源计划,也可以称之为企业资源规划。

而企业管理中的ERP系统就是以咨询信息技术为根本的,科学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是一种能够给企业管理者或者是其他相关人员提供管理方法以及决策依据的企业管理平台。

ERP的功能主要有财务、制造以及供销,也可以称之为MRPⅡ,除此之外还包括很多其他功能,例如:运输管理、规章制度、质量管理、数据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后勤管理、办公设备管理以及通信管理等。

它将重新定义各项业务及其相互关系,在管理和组织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供应链上供需关系的变动(包括法规、标准和技术发展造成的变动),同步、敏捷、实时地做出响应;在掌握准确、及时、完整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能动地采取措施。

二、ERP系统管理特点ERP系统集流程化生产以及离散化生产方式为一体,是现代化企业管理中非常有效的一项管理系统,能够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规划并且调节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项业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对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销售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且对所涉及到的业务关系、组织结构以及信息渠道等也进行了重新构建,这样企业就能够掌握主动性,有效提高自身竞争力。

管理系统文献综述万能模板

管理系统文献综述万能模板

管理系统文献综述万能模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Management systems are essential in today's fast-paced and complex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y help organizations streamline their operations, improve efficiency, and make better decision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management system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latest trends and best practices in this field.第二篇示例: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高效地组织资源、协调各项工作,并实现目标的规划和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系统也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更多便利和效益。

本文将综述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管理系统的定义与分类管理系统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设计的一套逻辑和计划。

根据其功能和应用范围的不同,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多种类型。

企业管理系统是最为综合和普遍的一种管理系统,它包括企业的整体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

二、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系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由于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题,因此研究方法和技术也日趋多样化和综合化。

目前,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管理与分析:数据管理是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

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参考,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ERP论文范文范文

ERP论文范文范文

ERP论文范文范文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企业内部资源和与外部相关环境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

近年来,ERP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ERP的定义、实施过程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ERP是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相关环境的综合体现。

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流资源等,而外部相关环境包括市场环境、供应链环境等。

ERP系统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作能力。

其次,ERP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系统改造的过程。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ERP系统的选择和实施时间,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流程优化,进行系统建设和开发,进行数据导入和系统测试等。

在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要确保组织成员的参与和培训,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再次,ERP系统的成功实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文化和团队合作精神。

ERP系统的实施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合作,需要员工接受新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其次是企业的管理层的决策和支持。

ERP系统的实施需要管理层对系统的认可和支持,需要他们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培训支持。

最后是ERP系统的供应商选择和合作。

ERP系统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供应商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在实施ERP系统过程中,企业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ERP系统的目标和价值。

企业在选择和实施ERP系统之前,要明确系统对企业的价值和预期目标,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系统实施。

其次,要合理规划和组织实施过程。

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要合理规划项目的时间和资源,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流程,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最后,要保持系统的稳定和优化。

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后,要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及时解决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不断优化和提升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ERP论文

ERP论文

摘要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制造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的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中,使制造业的产品、研发方式、生产模式和经营管理的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ERP管理思想与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变革,从物料需求计划MRP到制造资源计划MRPII,再进一步发展到企业资源计划ERP,逐渐成熟。

先进的ERP管理系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该文主要是通过对ERP的学习,深入了解ERP的概念,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结合系统化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数字企业构建与运营,运用ERP软件进行销售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生产管理系统,会计与财务等相关知识及ERP实施项目管理。

并且通过具体的上机实验,亲自动手操作,熟悉ERP应用软件。

根据实验课上学会的内容,在网上下载一个ERP系统,重温相关的具体操作,进一步加深对ERP相关知识的认识。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ERP软件;应用目录摘要 (I)引言 (1)1 ERP概述 (2)1.1ERP的基本原理 (2)1.2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 (2)1.3ERP的发展过程 (3)2 速达ERP实践 (6)2.1速达ERP简介 (6)2.2速达V-ERP管理平台概述 (6)2.3速达ERP操作 (6)2.3.1 建立企业基本资料建立物料清单 (6)2.3.2 销售管理 (11)2.3.3 采购管理 (13)3 傲鹏普及型ERP应用 (14)3.1傲鹏简介 (14)3.2傲鹏普及型ERP的具体应用 (14)4结论 (17)5参考文献 (18)傲鹏普及型ERP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引言脱胎换骨于MRP的ERP从一开始就具有了相当强的行业特性,正是由于MRP 在离散制造业有着普遍的适用性,才有了今天的ERP,也正是MRP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才促成了ERP的标准化过程。

既然企业在实施ERP过程中涉及标准化、行业化、个性化问题,作为ERP(企业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本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不应该仅以强调满足了企业某些个性化应用而“以叶障林”,而忽略标准化、行业化对ERP应用成功所起的决定支撑作用,将客户拉回到借助个性化工具进行的大规模个性定制的ERP实施状态,以满足了企业某些个性化的需求为代价而牺性了企业整体信息化实施成功的保障。

ERP系统成功研究文献综述

ERP系统成功研究文献综述

ERP系统成功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ERP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的各个方面(如财务、人力资源、生产、采购、销售等)整合在一起,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共享、流程优化、成本管理和业务决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探讨ERP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影响因素、实施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旨在全面了解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一、ERP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1.领导支持:领导支持是ERP系统成功的重要保障。

研究表明,领导者的支持和参与可以促进ERP系统的顺利实施和运行,增加员工的接受程度和配合度。

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也是ERP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对ERP系统的接受和应用产生重要影响,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有助于ERP系统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3.培训和支持:ERP系统的培训和支持是其成功运行的重要保障。

研究显示,定制化的培训计划和持续的技术支持可以提高员工的应用能力和使用满意度,从而增加ERP系统的成功率。

4.项目管理: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也是影响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研究指出,合理的项目管理和规划,包括明确的目标、合理的进度安排、有效的风险管理等,可以提高ERP系统的成功率。

二、ERP系统成功的影响因素1.系统质量:ERP系统的质量是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显示,系统的稳定性、性能、易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质量会直接影响ERP 系统的用户满意度和应用效果。

2.信息质量:ERP系统的信息质量也是影响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对决策和业务运营至关重要,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

3.组织利益冲突: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组织内部存在的利益冲突也会影响其成功与否。

ERP的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毕业论文

ERP的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毕业论文

ERP的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2国外行业研究现状 (1)1.2.1 ERP概述 (1)1.2.2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4)1.3生产管理系统研究 (5)1.3.1计算机支持系统产品开发管理 (5)1.3.2生产资源管理器框架 (7)1.3.3供应链管理 (9)1.4 本文主要研究容及论文结构 (9)第二章 ERP模式下生产管理系统介绍 (11)2.1 概述 (11)2.2 计划生产 (11)2.2.1 生产计划的任务 (12)2.2.2 生产计划的用途 (12)2.2.3 生产计划应满足的条件 (12)2.2.4 生产计划排程安排应注意的原则 (12)2.3 订单生产 (13)2.3.1 按订单生产的ERP工具 (13)2.3.2 按订单生产的ERP特点 (13)2.3.3 按订单生产的ERP功能 (14)2.4 订单组装 (15)2.4.1 生产管理过程 (15)2.4.2 生产组织形式 (16)2.4.3 功能作用 (16)2.4.4 生产方法 (16)2.5 本章小结 (17)第三章基于ERP的生产管理系统的开发 (18)3.1 概述 (18)3.2 系统分析 (18)3.2.1 需求分析 (18)3.2.2 可行性分析 (18)3.3 总体设计 (19)3.3.1 项目规划 (19)3.3.2系统功能架构图 (19)3.4 系统设计 (20)3.4.1 设计目标 (20)3.4.2 开发及运行环境 (20)3.4.3 编码设计 (21)3.4.4 逻辑结构设计 (21)3.5 命名规则 (25)3.6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25)3.6.1 系统架构设计 (25)3.6.2 数据模块设计 (28)3.6.3 系统登录设计 (28)3.6.4 主界面设计 (29)3.6.5 物料的录入与维护模块设计 (31)3.6.6 产品物料清单的录入与维护模块设计 (32)3.6.7 生产定单录入与维护模块设计 (33)3.6.8生产领料单的生成与维护模块设计 (34)3.6.9 生产产品确认完工入库模块设计 (34)3.6.10 质量检验表生成与维护模块设计 (35)3.6.11 生产产品物料清单查询模块设计 (35)3.6.12 生产订单查询模块设计 (37)3.6.13 生产领料单查询模块设计 (37)3.6.14 生产产品入库查询模块设计 (38)3.6.15 质量检验查询模块设计 (38)3.6.16 修改权限模块设计 (38)3.7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40)3.8 本章小结 (40)第四章基于ERP的生产管理系统的运行 (41)4.1 程序设计清单 (41)4. 2程序的运行 (41)4.2.1 登录界面及主界面运行 (42)4.2.2物料的录入与维护模块运行 (43)4.2.3 产品物料清单的录入与维护模块运行 (45)4.2.4 生产定单录入与维护模块运行 (47)4.2.5生产领料单的生成与维护模块运行 (47)4.2.6生产产品确认完工入库模块模块运行 (48)4.2.7质量检验表生成与维护模块运行 (48)4.2.8生产产品物料清单查询模块运行 (49)4.2.9生产订单查询模块运行 (51)4.2.10生产领料单查询模块运行 (54)4.2.11生产产品入库查询模块运行 (54)4.2.12质量检验查询模块运行 (55)4.2.13修改权限模块运行 (55)4.2.14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运行 (57)4.3 本章小结 (57)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8)5.1 结论 (58)5.2 展望 (58)致谢 (60)参考文献 (61)源程序附录 (62)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利用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erp生产管理论文

erp生产管理论文

erp生产管理论文erp是利用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erp生产管理论文,仅供参考!erp生产管理论文篇一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摘要】物料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生产运营的基础条件,基于物料这一重要性,各企业纷纷开始进行物料管理,为了进行高效物料管理,诸多企业在物料管理中运用了先进的ERP技术,本文重点针对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全面探索,并简单介绍了物料管理的概念。

【关键词】ERP 生产物料管理重要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其内部生产物料管理制度也在一步步完善,目前诸多企业在生产物料管理中应用了ERP系统技术,该系统技术可以说实现了生产物料管理的革新,为生产物料管理创造了一个规范统一的管理环境,其对企业生产中的主数据进行统一标准与规范,为生产物料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一、ERP在生产物料管理中的应用特点在生产物料管理中运用ERP系统技术,首先,它能够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与编排,实现流程系统内外的固化操作,降低了生产流程执行的随意性,大大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对企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其次来讲运用ERP系统能够对物资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其主要对供应商、擦起购项目及物料等环节中的数据进行统一化管理,保证各类数据的准确性与唯一性,精确的数据能够为生产物料管理但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有利于生产物料管理人员更好的开展物料管理工作。

再者而言,利用ERP系统,结合物料标准化及物料采购目录等相关数据显示,能够快速确定生产物料采购策略及物料采购的方式,避免了由于人为干预而造成采购失误等现象的发生,从而给生产物料管理埋下安全隐患,优化了整个生产物料采购的总流程,是生产物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另外ERP系统技术在生产物料的流程设计中,它能够由自身系统明确物料管理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及责任以及物料管理中的关键点,大大提高了物料管理的工作效率及时效性,该系统实现了物料管理的专业化分工,使物料业务数据快速精确的传递给所需部门,规范了生产物资管理整体流程。

毕业设计论文——erp管理系统[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erp管理系统[管理资料]

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前言 (3)第1章绪论 (4)第2章:Web开发的体系结构及其平台选择 (13)SUN J2EE平台 (13)J2EE平台规范 (14)J2EE组件和层次 (14)第3章系统的配置 (16)ERP系统运行环境的要求 (16)安装和配置JDK (16)⒊⒊安装和配置BEA WebLogic (17)JBuilder 的安装以及和WebLogic的集成。

(20)第四章:基于J2EE的生产规划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2) (22) (25) (27)第五章:程序的调试与运行 (28)5.1:程序的调试 (28)原代码分析 (35)结论 (37)谢辞 (38)参考文献 (39)附录(原程序): (40)摘要本文说明了中小型制造业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需求和系统设计目标,基于最新的J2EE体系框架,实现了企业ERP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分析了表示层的性能优化途径,可用的技术以及实现方法等。

随着网络应用的加速发展,企业新的运作模式的不断涌现,企业信息系统不仅需要支持局域网环境下各个部门的应用,、系统内部事务执行的可靠性、、安全的企业应用系统已成为IT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该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以某医药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为背景,在J2EE架构下进行分析设计和实际开发.关键词主要有:J2EE 管理信息系统EJB JSP ServletABSTRACTThe discussion we studied is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Industry Boiler Control and leader—line Control builder software applied in the Industry Boiler Control with the system selection、system operation. The main hardware design may Industry Boiler Control parameters selection and the control I/Oparameters selection 、System control program. They have primarily three parts: the industry boiler gas liquid position control, industry boiler evaporate gas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boiler burning control. In the software system, the leader—line Control builder has the function: Selection、Control, mostly be applied in selecting system I/O, system control program-selection, system operating station selection.The IFIX system monitoring has the function with designing the Industry System flow chart, data display and reporting. As the result, examining、controlling in the Industry Boiler equipment. Monitoring the industry and producing condition of the boiler, to direct the producing security, and to gain the best running condition and enormous economic performance.keywords:J2E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JSP, Servlet, EJB前言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已逐渐地步入信息化社会。

erp的课设论文

erp的课设论文

2013-2014学年(2)学期经济管理学院实践教学成绩评定表2013-2014学年(2)学期经济管理学院实践教学任务书摘要本文通过对ERP原理以及ERP沙盘模拟原理的论述,以及对整个ERP沙盘模拟过程的描述,技术从营销角度的分析、感悟、思考和最后的规划与改进思路,外加最后整个ERP沙盘模拟的收获和获益总结的全部叙述,充分写明了这次ERP沙盘模拟课程六年模拟经营的全过程,以及深刻的意义。

作为企业的营销助理,不仅仅要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技巧与所需要的技能,还要学会和团队的其他成员合作。

一个企业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生产计划,因此ERP系统对于企业至关重要。

企业的运作具有一定流程,只有各部门团结一致、互相沟通、分工明确才能使企业从购买原材料、更新生产、完成订单、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正常运营。

ERP沙盘模拟不仅仅让我初步掌握关于企业经营的理论知识,还从理论与实际,甚至是思维与行动让我更早的了解职场生活,更是让我借此机会提高了综合素质。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营销助理;效益;效率;综合素质目录摘要 (I)引言 (1)1 相关理论准备 (3)1.1 基本原理 (3)1.2 ERP原理从采购角度的具体分析 (3)1.3 ERP原理从生产角度的具体分析 (4)2 ERP沙盘模拟后的思考 (6)2.1倾向的产品、市场及实现时间 (6)2.2营销助理角色说明与感悟 (8)2.2.1 营销助理的角色说明 (8)2.2.2 由角色引发的感悟 (8)2.3对经营的规划的再思考 (9)2.3.1广告的投放 (9)2.3.2采购与库存…………………………………………………………… . 102.3.3交货的原则 (10)2.3.4贷款与贴息 (10)2.4改进工作的思路 (10)2.5 模拟总结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5)ERP沙盘模拟即ERP原理实施 --从营销助理角度出发的感想引言ERP是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的整个过程。

ERP系统成功研究文献综述

ERP系统成功研究文献综述

4、现有研究方法的评估和分析
现有的研究方法为ERP系统的成功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工具,但仍然存在 一些挑战和不足之处,例如如何定量评估ERP系统的综合效果、如何综合考虑多 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等。
四、结论
四、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ERP系统成功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 处,指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空白。现有的研究表明,ERP系统的成 功实施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组建高效的项目团队、设计有效的培训和 沟通计划、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进行系统的选型与定制以及持续优化和改进 等多个关键因素的共同作用。
2、相关成功实施案例分析
(4)合理的目标和期望管理:在实施ERP系统前,企业需要明确实施的目标和 期望,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整。这有助于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2、相关成功实施案例分析
(5)系统选型与定制: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ERP系统并进行定制化 开发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满足企业的 实际需求。
内容摘要
2、ERP系统的易用性和使用体验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设 计ERP系统时,应注重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使用体验,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 使用系统。
内容摘要
3、ERP系统的功能也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施ERP系统时, 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块和功能,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一、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在实施ERP之前,企业需要明确其目标和期望。这包括了解公司的业务需求、 业务流程和目标,以及ERP系统如何满足这些需求。此外,企业还需要制定详细 的实施计划,包括项目的时间表、预算和资源需求等。
二、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
二、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

ERP文献综述

ERP文献综述

所谓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写。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的一个实用型办公管理软件。

ERP并非像它的名字一样简单,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代表着新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它的出现证明了科学知识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的管理并非仅靠机遇、激情,更需要的是科学的管理模式。

ERP的主要实施对象是企业,目的是将企业的各个方面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因素)合理配置,以使之充分发挥效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能量,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从功能来看,ERP要涉及整个供需链上所有的制造商、供应商和顾客,因而使生产制造可以更高效地运行,通过系统来平衡各个部门或实体的价值标准。

它的功能模块已不同于以往的MRP或MRPII的模块,它是从管理信息系统MIS,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一步步演变、改进而来。

我理解ERP为MRPII 的升级版,相比之下主要有以下优点:1、是整个企业消息零碎的整合,比传统简略的零碎更具功能。

2、接纳模块化的设想方式,使零碎自己可因应企业需求新增模块来支撑并整合,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

3、将原先分散企业各角落的数据整合起来,使数据得以一致,并提升其正确。

4、正在整合的环境下,企业内容所孕育发生的消息透过零碎将可正在企业任一地方获得与应用。

5、ERP零碎将使部分间横向的联系有效且紧密,使得治理绩效提升。

它不仅可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在许多其它类型的企业如一些非生产,公益事业的企业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

今天的ERP不仅科学地管理了物料需求与供应,在加入优先顺序计划、能力计划、优先顺序控制与能力控制等四大基本功能的同时融入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现代较先进的科学管理系统。

企业erp论文(2)

企业erp论文(2)

企业erp论文(2)企业erp论文篇3浅析企业ERP管理【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原有的经营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激烈的竞争要求。

ERP作为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它的实施已经成为改善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针对ERP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与对策来成功解决?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ERP) 现状问题解决1. ERP系统的基本概念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

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1]。

对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2. ERP系统的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ERP却由于具有更多的功能而渐被企业所青睐。

它可为企业提供投资管理、风险分析、跨国家跨地区的集团型企业信息集成、获利分析、销售分析、市场预测、决策信息分析、促销与分销、售后服务与维护、全面质量管理、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利用Internet实现电子商务等MRP-II不具备的功能,企业能利用这些工具来扩大经营管理范围,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获得丰厚的回报。

3. 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

一个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2]。

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3.1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企业要想在日益全球化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做出快速响应ERP作为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主流,己成为世界各国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车间管理,车间管理系统是ERP系统开发和应用的难点之一车间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开发一个有效的车间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相关理论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并利用相关的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实现一个基于组件技术的易维护、可重用、可伸缩、健壮的车间管理系统。

关键词:车间管理;ERP系统AbstractThe enterprise wants to be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global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remain invincible, must be on the market and customer requirements for rapid response to ERP as the mainstream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world enterprises to rais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 powerful tool workshop management, shop management system is a ERP system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of workshop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workshop management system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Using the related theory and the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use of rela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object-oriented design method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a component technology, easy maintenance, reusable, scalable, robust workshop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workshop management; ERP system目录1.课题背景与现状 (4)1.1课题背景 (4)1.2目前企业应用车间管理现状 (4)1.3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 (5)1.3.1自适应性差 (5)1.3.2协同性与集成性差 (5)1.3.3智能性差 (5)1.3.4适应性差 (5)2.车间管理系统的目的 (6)2.1实现系统目标的功能模块 (6)2.1.1企业车间管理 (6)2.1.2生产任务单管理 (6)2.1.3.工票管理 (6)2.1.4.物料管理 (7)2.1.5.车间完工管理 (7)总结 (8)参考文献 (9)1.课题背景与现状1.1课题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出现了诸如用户定单的数量变化不大,但是花样品种增多;批量减少,但是批次增加;交货期更严格等新的格局变化。

企业也面临着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用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运作模式的经营机制的转变。

生产是企业经营的基础。

如何紧紧围绕市场组织企业内部生产活动,成为企业当前经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ERP的车间管理系统是以JIT(准时制造)、TQC(全面质量管理)、TOC(约束理论)等先进的管理思想为指导,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以计划和控制为主线,以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网络技术为工具,结合企业车间生产特点的信息系统。

它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外部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带来的经验挑战,保证内部生产按计划进行,提高企业生产进行生产运行的可控性、可预知性,通过经营、计划、作业、反馈,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不断改进与完善,使计划尽可能反映实际,使生产协调有序进行,完成企业战略经营目标。

[4]1.2目前企业应用车间管理现状车间管理系统是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是企业整个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是企业整体战略的基础。

企业通过管理系统完成销售订单,实现产品增值,维护企业信誉,确保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

车间管理系统的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为驱动、通过计划生产,根据企业能力,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原料、设备、人员),保证生产的持续、平稳、均衡进行,实现预定的数量、交货期、质量、成本等经济指标,并完成各项数据的采集、整理、传输。

目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有MRPII/ERP以及一些辅助管理系统。

如财务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以及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

正如绪论中所论述的情况:在车间生产管理和控制方面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MRPII/ERP系统在车间生产管理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无法满足车间生产管理的需求;车间内部的各种管理系统彼此又互相独立,无法实现车间内部以及车间与企业其它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作者在实际企业调研中同样发现了这种现象。

因此,现代企业迫切需要完善的车间生产管理理论和控制技术,MES理论和系统的出现及时地清理了车间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死角。

[5] 1.3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1.3.1自适应性差车间生产不能很好的适应客户个性化需求,对客户提出的按需生产不能很好的控制,其生产过程不能自定义调整,车间生产的自适应性很差。

2.数据采集慢。

车间生产过程中各种信息清单普遍采用传统的手工数据录入方法,在复杂的车间生产现场,这样的数据处理方式加重了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不能快速的采集车间生产现场的信息数据,造成信息滞后或者丢失。

1.3.2协同性与集成性差信息传递的层次和环节多,速度慢,调节迟缓,各生产环节就不能有效的协同,尤其是涉及到多个生产部门时,各个部门信息不能有效的共享,上一个环节的信息不能及时被下一个环节所利用,整个生产信息流不通畅,这样造成了生产过程的拖沓,整个车间生产的协同性、集成性很差。

1.3.3智能性差车间生产各个任务离不开“人”的参与,“人”在车间生产中是最重要的。

而现有的车间管理信息系统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车间设备资源等的集成度,并没有将人、信息、技术很好的集成在一起。

1.3.4适应性差传统的车间生产工作流程纯粹是一种串行的生产方式,车间的组织结构是面向职能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面向项目组、面向过程的生产管理方式,整个车间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多变的需求。

2.车间管理系统的目的车间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从生产计划、投料与领料、工序计划与派工、生产检验与汇报、到产品入库全过程监督与控制的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提供。

系统目标:1.提高业务管理效率与生产效率2.减少车间在制品3.降低损耗与成本4.提高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

2.1实现系统目标的功能模块2.1.1企业车间管理企业车间管理主要包括车间系统维护、车间任务管理、车间工票管理、生产完工管理、车间物料管理。

旨在帮助企业提高业务管理效率与生产效率、减少车间在制品、降低损耗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

[7]2.1.2生产任务单管理生产任务单是生产系统唯一的需求来源,可以手工输入,也可由MPS/MRP系统自动生成。

生产任务单管理同时提供MRP的模拟功能,根据指定的任务单产生其下级任务单。

通过任务单的拆分,将一个任务单拆分成不同数量和不同加工单位的任务单。

对于新增的任务单类型,生产任务单管理允许用户自定义各种生产类型并设置属性,从而使任务单更加灵活。

同时允许用户直接根据销售订单生成任务单,这一功能特别适合严格按照销售订单生产的企业。

它能够提供对指定任务单可用物料及可用能力的分析和任务单拆分功能,便于用户随时调整并安排任务单。

[7]2.1.3.工票管理工票管理是普通型企业的特征之一,通过工票管理实现对生产任务工序级的详细安排和分工。

工票管理提供自动的正排和倒排工序计划,同时支持串行和并行的生产方式。

其中的工序优先设置功能提供多种优先级计算方法,并允许用户自定义优先级。

[7]2.1.4.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是将管理功能导入企业产销活动过程中,希望以经济有效的方法,及时取得供应组织内部所需之各种活动。

将材料分为主要材料与辅助材料。

主要材料是构成制成品最主要之部份,而辅助材料多半在配合主要材料之加工而附属于制品上。

该功能还提供提供对替代物料的定义,以及用于替代的物料和被替代的物料库存数量。

可以分别根据BOM及产品等指定替代的范围,也可指定适用于所有物料,允许用户定义替代比率。

替代物料定义后,在投料单的维护中即可选择替代。

[6]2.1.5.车间完工管理实时监督各产品、零组件加工工序,以及完工情况。

对每道工序以预计完工时间来监督各产品、零组件是否按预计完工时间完工,实现监督跟踪加工作用。

对每批产品、零组件也给以预计完工时间监督是否按预计时间完工。

明细工序流转管理,实时查看产品、零组件正在加工的工序,以及完工及时间。

[6]总结车间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功能的实现改善和解决现在企业车间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企业在车间生产管理和控制方面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MRPII/ERP系统在车间生产管理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无法满足车间生产管理的需求;车间内部的各种管理系统彼此又互相独立,无法实现车间内部以及车间与企业其它各部门的信息交流。

车间管理系统的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为驱动、通过计划生产,根据企业能力,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原料、设备、人员),保证生产的持续、平稳、均衡进行,实现预定的数量、交货期、质量、成本等经济指标,并完成各项数据的采集、整理、传输。

通过车间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把车间内部的各种管理系统结合在一起,并且实现与其它各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企业通过管理系统完成销售订单,实现产品增值,维护企业信誉,确保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1]杨一平,马慧.管理信息系统,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周玉清,刘伯莹,周强.ERP原理与应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3]吴京慧等编著.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4]孙莲香. 用友ERP-U8.6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5]兰长青连军陈关龙焦建黄继荣范忠明《制造业自动化》 2003 第3期[6]许晓栋李从心《计算机工程》 2006 第15期[7]杨伟明刘全玺刘成臣《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9 第7期[8]尚文利王成恩张士杰《机械工程学报》 2005 第3期[9]贾广飞杨铁男等《制造业自动化》 2002 第1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