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女生存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妇女调研报告范文
妇女调研报告范文妇女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在许多领域中,妇女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性别歧视、职场平等、妇女健康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妇女的状况和问题,并为其提供合适的支持,本次调研旨在对妇女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或在线发放问卷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设计主要包括妇女状况、妇女权益、职场平等、妇女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妇女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妇女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受访者中46%的妇女表示曾经或正在遭受过性别歧视,性别歧视表现以职场中的薪资差距和晋升机会不公平为主要问题。
2.妇女权益调查结果显示,有57%的受访者认为妇女在政治参与方面的权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仍有许多妇女面临政治权益受限、决策空间狭小的问题。
此外,一些妇女仍然缺乏对婚姻和家庭事务的权益保护和支持。
3.职场平等调查结果显示,职场平等是许多妇女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半数受访者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妇女在晋升和高薪职位机会方面受到限制。
4.妇女健康调查显示,妇女健康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近60%的受访者表示在妇女健康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生殖健康方面的缺乏关注和支持。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结合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加强妇女权益保护: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性别歧视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妇女权益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妇女权益的保护和实现程度。
2.促进职场平等:鼓励企业制定和执行性别平等的就业政策和机制,加强对职场性别歧视的监管,提高妇女在职场中的地位和待遇。
3.加强妇女健康照顾:加大对妇女健康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供更多的妇女健康服务设施和资源,关注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
4.推动妇女政治参与:设立更多的妇女政治代表机构,提高妇女的政治参与度,增加妇女在决策层面的代表和发言权。
妇女生存状况及需求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妇女生存状况及需求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昆山市千灯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素有“金千灯”之美称,是昆曲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学者顾炎武先生的故乡。
根据xx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千灯户籍人口44822人,其中女性为22957人,占总人口51.2%,儿童(0到14岁)3642人,60岁以上老年妇女5338人;常住人口83793人,其中,女性为39459人,占47.1%,儿童5510人,60岁以上老年妇女5189人。
一、千灯镇妇女的生存状况1、基本信息参加本次调研的女性主要集中在25~35岁和36~49岁,占41.36%和31.66%,25岁以下占13.2%,50岁以上占12.7%。
其中88.7%为已婚,新昆山女性占调研人数的24.54%,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占63.6%。
2、就业情况在参加调研的妇女中83.6%的妇女正在就业,主要的就业单位性质是企业,占36.4%,另外机关、事业单位占15.2%,个体占14.7%。
而未就业的妇女主要生活是退休金和亲属抚养。
3、经济状况根据调研问卷显示,我镇妇女的年收入主要集中在2万~5万元,占总数的57.72%,年收入2万以下的占20.9%,5万~8万元的占20%,而8万元以上的只占1.36%,女性收入状况提升的潜力较大。
而在消费情况的调研中,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27.05%、服装23.39%和人情往来15.06%,第四的为医疗13.16%。
其中人情往来的支出占到第三有些出乎意料。
4、满意度受调研妇女的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千灯镇女性对各方面的满意度均比较高,选择“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5%都不到,其中对“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选择“很满意”的分别占75.9%、72.3%、63.6%和61.4%,可见文明和谐家庭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和谐成为社会的主流。
农村困难妇女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困难妇女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困难妇女的生活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困难妇女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调研活动,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贫困程度: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困难妇女中贫困程度较深的比例较高,许多家庭因疾病、灾害等原因致使家庭收入较低,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同时,由于缺乏技能和学历,农村困难妇女面临就业困难,很难脱离贫困。
二、教育和健康状况:
调研显示,农村困难妇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因贫困无法接受基本教育,甚至有大量儿童辍学。
同时,由于缺乏医疗保障和保健意识,许多农村困难妇女患病后无法及时就医,影响了身体健康。
三、社会支持:
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农村困难妇女缺乏社会支持,无法得到周围人的帮助和关心。
由于家庭贫困,很多困难妇女面临着生活上的困境,缺乏家庭、社区和政府的支持。
四、心理健康:
调研显示,农村困难妇女中存在很多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
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的环境中,许多妇女感到无助和沮丧,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
五、政策建议:
1. 政府部门应加大扶贫力度,重点关注农村困难妇女的生活状况,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扶持。
2. 强化农村困难妇女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帮助他们脱离贫困。
3. 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农村困难妇女的保健意识,预防疾病。
4. 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农村困难妇女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心。
综上所述,农村困难妇女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需要社会各方的关注和支持。
希望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能够共同关心农村困难妇女,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实现自身发展。
农村妇女现状社会调查报告范例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推动农 村妇女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02
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农村地区的1000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18-60岁之间 ,职业涉及农民、工人、个体经营者等。
调查对象的选择考虑了地区、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等因素,以尽可能涵盖农村妇 女的不同群体。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法等多种方法收集数据。
参与社会及政治活动情况
总结词
参与度低,社会影响力有限。
VS
详细描述
由于受教育程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 妇女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的比例较低。她 们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相对较低,导致她们在社会和政治领域的 影响力有限。
04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较低
大部分农村妇女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初中 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比较大。
鼓励和支持农村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提高 她们的就业技能和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
加强农村妇女的健康保障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妇女地位的 认识和尊重,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参与决 策。
加大农村卫生保健投入,提高农村妇女的 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减少疾病的发 生和传播。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丁娟. (2018). 农村妇 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张敏. (2019). 农村妇 女参与农村治理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王晓莉, & 李玲. (2017). 农村妇女教 育现状研究. 中国农 业出版社.
THANK YOU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妇女的 生存状况、权益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例
留守妇女保存生长状态观察陈诉随着都会化历程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衍生出留守白叟、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特别群体。
农村留守妇女是包袱最重、对农村生长影响最大、自身权益最难保障、受到存眷最少的群体,她们的保存生长状态是必要高度存眷的社会题目。
为相识农村留守妇女近况,把握她们在保存生长中面对的突出题目与急迫需求,县妇联抽样100名农村留守妇女,对她们的保存生长状态举行了专题调研。
一、根本状态从年事布局看:以中青年居多,重要会合在30-50岁,占70%以上。
从受教诲水平看:文化水平遍及偏低,初中居多,占62;小学占31%;高中及以上占7%。
从精力生存看:留守妇女忙于农活和家务活没偶然间到场娱乐运动,加上生存范畴较小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留守妇女精力压力大。
从婚姻状态看:由于伉俪恒久分家,相称一部门留守妇女家庭出现婚外情,婚姻出现不不变状态。
二、重要题目1、劳动强度大。
由于丈夫外出务工,留守妇女成为家庭生产生存的绝对主力,家中全部粗活、重活险些都压在了留守妇女肩上。
既要包袱沉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摒挡家庭事件,赡养年老的白叟,教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身材状态落落,体力大幅度透支。
2、生长本领弱。
绝大多数的留守妇女受教诲水平较低,其文化水平与经济社会生长必要不相顺应。
平常少少念书看报或到场培训,大多从事传统的体力型农业生产,缺乏当代生产生长技能。
3、精力包袱重。
由于丈夫恒久不在身边,留守妇女独自包袱生产生存重担,自身宁静感缺乏、生理压力大,忍受着身材和生理的双重煎熬。
伉俪两边聚少离多,缺少情绪交换,造成两边的头脑不雅念、举动方法差距越来越大,伉俪情绪轻易出现裂缝,导致圈外人插足造成留守家庭仳离率上升,直接影响着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质量和家庭不变。
4、后代亲情缺位。
多数留守妇女文化水平偏低,加之没偶然间、精力和本领领导后代作业,对后代教诲力有未逮,对孩子的存眷和教诲仅仅停顿在用饭穿衣上,缺乏与后代的有用相同,难以举行精确的生理眷注和家教引导。
农村留守妇女调研报告(3篇)
农村留守妇女调研报告(3篇)调研报告1: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状况与生活情况分析一、调研目的和方法农村留守妇女是指因各种原因,如务工、经商等在外地工作的农民妇女,他们的丈夫和子女通常留在农村家中。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状况和生活情况,从而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二、调研结果1. 家庭状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状况并不乐观。
调查发现,70%的留守妇女所处的家庭属于低收入农户。
由于男性主要收入来源的缺失,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很多留守妇女打工所得仅能维持家庭基本开支。
此外,约50%的被调查者的丈夫存在嗜赌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家庭收入困难。
2. 子女教育问题:调研显示,农村留守妇女的子女教育问题是他们最为关注的。
由于留守妇女在外地工作,无法亲自照顾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很多孩子缺乏亲情陪伴和言传身教的教育机会,导致他们在学业和性格发展上存在一定问题。
3. 心理健康问题:调研结果显示,留守妇女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孤独和精神上的空虚,缺乏家庭关爱和支持,使得留守妇女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患上心理疾病。
三、解决方案1. 完善家庭经济保障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收入水平,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同时,鼓励留守妇女创业,并提供贴息贷款等金融支持,促进他们自主经济发展。
2. 建设留守妇女子女关爱中心:政府可以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留守妇女子女关爱中心,为他们的子女提供照料、教育和心理支持。
这将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素质和心理健康,并减少留守妇女的后顾之忧。
3. 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在农村地区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为留守妇女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排解负面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状况和生活情况,我们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并落实到位,给予农村留守妇女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调研报告2022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调研报告范文(精选6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调研报告篇1一、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20xx年末,全县总人口36.98万人,其中:女性人口17.01万人,农村人口28.96万人。
劳动人口14.42万人,其中:女劳动力5.66万人。
全县外出务工人员51328人,留守妇女30836人,占全县女劳动力54.42%。
1、在文化程度方面,大部分留守妇女文化偏低。
从调查的情况看,85%以上的留守妇女为初中及以下学历,3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较多,31—40岁的具有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较多,40岁以上的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较多。
2、从年龄结构上来看,留守妇女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上。
30岁以下的留守妇女主要是因为生育、照顾幼小子女而暂时没有出门打工,占总数的15%左右,40岁以上的占到15%,30—40岁组的留守妇女是较为集中的年龄段,这一阶段年龄的妇女上有日益年迈的父母,下有正在成长的孩子。
3、从留守妇女的留守的原因来看,大部分的留守妇女因为家庭不支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原因,需要她们留守家中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是她们留守的客观原因,双重原因使得她们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态,这一现象在30岁以下组的留守妇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的现状及问题1、劳动强度大,身体健康受损。
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物,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留守妇女的体力大幅度透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承担将近5亩地左右的农业生产和养3头生猪,而其中又有半数以上的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调研报告(3篇)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调研报告(3篇)报告的制定必须做到妥善无误,为了更好的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我们经常都会撰写报告,在写之前先参考报告范文吧?我们精心挑选了这篇文章它的标题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调研报告”,别忘了来看看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调研报告篇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男劳动力大规模的外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留守妇女群体,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在我区达1万余人,并持续增多。
由于丈夫在家庭生产生活中缺位,留守妇女面临多重生存发展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关爱农村留守妇女,破解她们面对的难题,正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日益凸出的现实问题。
一、农村留守妇女现状(一)农村留守妇女基本情况留守妇女的丈夫在外务工,有的在省外,有的在本省其他城市,有的在本市城区务工,而她们却留守家中,肩负起家庭几乎全部的生产劳动和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成为家庭中的顶梁柱,家中的粗活、重活、忙活、累活几乎都压在她们肩上。
据统计,**区留守妇女中农村留守妇女占90%以上,中青年留守妇女占85%。
留守妇女中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占48%左右,其余则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或郴州市范围内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
以**区华塘镇油山村为例,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入户走访留守妇女家庭10户,以期了解掌握全区农村留守妇女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建设新农村的积极作用,逐步解决她们面临的诸多问题。
她们的整体生存发展状况如下:1、留守妇女年龄结构,以30到40岁中年居多,占45%;2、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大部分是初中,占52%,小学占41%,高中及以上占7%;3、留守妇女家庭人口情况,3口人的占41%,4口人的占43%;4、留守妇女丈夫外出打工年限,以2-3年居多;5、留守妇女家庭年收入情况,以年收入2万-3万的居多;6、留守妇女丈夫多长时间返家一次,半年之内占25%,半年至一年占67%,一年以上的占8%;7、丈夫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最担心丈夫耐不住寂寞或者不承担养家义务。
农村妇女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妇女现状的调查报告2篇关于农村妇女现状的调查报告篇一:农村妇女调查报告宁海县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现状调查与思考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的结合,越来越多农村妇女的角色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农村女性不再只是家庭中的贤妻良母,也逐渐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但在农村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多数的农村女性在教育方面非常缺乏。
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较城市女性也有较大的差距。
主要有前期教育不到位和后期培训不及时等原因。
因此,笔者就农村妇女的教育现状和培训需求做了调查,通过分析总结,以及对农村妇女的总体素质提高有所帮助。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来自宁海的四位农村妇女进行了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4份,回收4份,回收率100%。
调查内容涉及农村妇女的基本情况、接受教育培训状况、教育培训与学习需求等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学历低的人群占据一部分,业余时间学习少、有教育需求但实际生活存在困难等问题,通过问卷,这4位调查对象的具体状况客观的呈现了出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对象4人都是农村户口,有1人是大专毕业,3人是高中毕业。
政治面貌都是群众(部分人员上学期间是团员),4人都已婚。
年龄相仿但在职业、收入等方面存在差异。
从上表可见,4人介于31-36之间,占100%。
在职业分配上,企业管理人员1人,酒店管理1人,普通职工1人,在家1人,相应的职工工资明显低于企业及酒店管理人员,一人为酒店高层管理人员,一人为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在5000-6000之间,相应的家庭收入相对高于职工。
以上结果表明:由于学历层次的差别和工作经验的相对缺乏,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相差也较悬殊,因此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对于提高家庭经济的收入也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员,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提高是迎接时代挑战必须的一个环节,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途径。
(二)接受教育培训的状况四位女性普遍感受到自己的学历与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从事管理的三位女性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解决工作问题的知识与能力还需提高,另一位由于工作相对简单感觉还好。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男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从而衍生出“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
她们既是家庭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也是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顶梁柱。
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留守妇女现状,掌握她们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市妇联结合“五访五助促发展”活动,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到习家店镇和土关垭镇的10个村,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分析1、从年龄结构看:31-50岁是留守妇女较为集中的年龄段,占80%以上。
2、从受教育情况看:94.4%的妇女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留守妇女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且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
3、从家庭结构看:64.8%的受访家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小孩,且67%的留守妇女与老人共同居住。
调查显示,留守妇女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要承担护理、赡养老人的家庭义务。
4、从收入情况看:57.4%留守妇女的丈夫在外省打工,51.8%的务工收入在1-2万元之间,有77.8%的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且87%的妇女表示现在的生活水平比丈夫打工之前有所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一)主要问题调查发现,在通过丈夫外出务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同时,留守妇女这一群体也面临着劳动强度较大、致富能力偏弱、家教力不从心、精神负担较重、文化生活单一等突出的问题和困难。
1、劳动强度较大,身体状况堪忧。
在丈夫外出务工期间,74.7%的留守妇女表示家庭劳动力不足,既要从事生产劳动,还要料理家务,更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基本上一个人要至少照顾三个人,家里的粗活、重活、忙活几乎都由自己承担,劳动强度比较大,55.5%的妇女感到整日忙碌、非常疲惫。
24.1%妇女表示长期超负荷体力劳动导致身体不好,主要患有妇科病、肩周炎、关节炎等方面的疾病。
2、综合素质较低,发展能力偏弱。
2023年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2023年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研报告2023年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调研报告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洗脚进城,寻求增收致富的途径。
我区这几年在部分街镇实施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农村家庭承包土地开始整体向农业企业和大户集中,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男人多数外出务工,女人为了照顾孩子、赡养老人大多留守农村,这些留守农村的妇女,她们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家庭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她们也面临许多生存发展问题和实际需求,值得我们共同关注。
今年,__市妇联在我区启动了农村留守妇女调研工作,我们根据调研课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走近农村留守妇女,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对我区10个街镇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生产生活、健康安全、发展需求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具体如下:我区现有人口89万(除化学工业园),其中,女性人口45万,儿童16万,妇女31万。
全区约有24万户家庭,据各街镇妇联不完全统计,目前农村留守妇女约0.8万人(统计口径:丈夫一年中累计有半年以上在__市外务工不回家),本次调研,发放农村留守妇女各类调查问卷超千份;召开座谈会十多场,走访360多人次。
从调研情况反映:1、留守妇女年龄结构。
20-30岁的妇女占比14.4%;31-40岁妇女占比31%;41-50岁占比35.4%;51岁以上妇女占比19.2%。
调查显示,31至50岁是农村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龄段。
2、留守妇女受教育程度。
小学以下文化占比17.9%;初中文化占比49.1%;高中或中专文化占比21.1%;大专以上文化占比11.9%。
留守妇女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
3、留守妇女家庭收入情况。
留守妇女家庭与夫妻双方均在家务农的家庭相比,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富足。
家庭人均年收入在6500元以内的占比18.3%,在6500-16500元的占比37.1%,在16500元-3万元的占比44.6%。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及其需求的调研报告范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及其需求的调研报告范文农村留守妇女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务工、学习、家庭困难等,导致丈夫和子女在外地定居,而留在农村的妇女。
他们在农村生活中承担着照料家庭、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等责任,身上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及其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的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经济状况的留守妇女进行了访谈。
共计访谈了100位农村留守妇女,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调研结果1.生存状况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和养殖。
她们经常需要独自处理家务,包括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
由于没有丈夫和子女的帮助,她们感到非常辛苦和疲惫。
2.心理健康问题许多农村留守妇女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她们经常感到孤独、沮丧和焦虑,缺乏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在某些情况下,她们还可能遭受家庭暴力和虐待,这对她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进一步影响。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教育和培训需求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缺乏教育和培训机会,掌握的技能较为有限。
她们表示希望能够参加一些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实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4.社交需求农村留守妇女表示她们需要更多的社交机会。
由于缺乏社交活动,她们往往感到寂寞和孤独。
她们希望能够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
5.健康保健需求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存在健康问题,尤其是慢性疾病。
然而,由于财力和交通的限制,她们很难得到合适的医疗和健康保健服务。
三、解决方案1.加强教育和培训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教育和培训支持,提供一些实用技能的培训课程,帮助她们提高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2.建立支持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妇女的支持网络,为她们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服务。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及其需求的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及其需求的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标题: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及其需求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备受关注。
留守妇女是指农村男性务工外出,在家留守的妇女。
她们丧失了家庭主妇和农民劳动力的双重身份,个体的生存状况以及需求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调研旨在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及其需求,为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了某农村地区50名留守妇女作为调研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生存状况和需求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基本信息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留守妇女的平均年龄为42岁,大多数中小学文化程度,70%的留守妇女的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妻子在农村负责照顾家庭生活。
2. 生存状况(1)经济状况:超过90%的留守妇女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主要依靠农田所得和农村补贴。
留守妇女的家庭年收入普遍较低,家庭经济困难的比例达60%。
(2)精神状态:留守妇女普遍感到孤独和无助,60%的留守妇女表示有抑郁情绪。
由于长期分离,家庭关系产生矛盾的比例接近50%。
3. 需求分析(1)经济需求:留守妇女迫切需要获得稳定工作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此外,农村留守妇女也需要享受农村扶贫政策,获得相关补贴和扶持。
(2)社交需求:留守妇女渴望有更多的社交圈子,减轻孤独感。
开展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提供相互帮助的平台,有助于留守妇女建立社交网络。
(3)心理需求:留守妇女需要关注和帮助,减轻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精神抚慰和心理咨询服务能够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较为困难,主要表现为经济困难和心理压力。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的培训和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稳定的工作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2)建立农村留守妇女社交圈子,开展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提供互助平台,减轻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3)提供心理抚慰和心理咨询服务,关注留守妇女的心理需求,提供相关帮助。
2023年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4篇书目第1篇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第2篇农村留守妇女状况调查报告第3篇2023年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第4篇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伴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务工的浪潮,农村留守妇女的队伍逐步扩大,她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日益凸显,她们的生存状况干脆影响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需引起留意和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
为全面驾驭了解我县留守妇女的现状,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探讨创建更加有利的条件,县妇联于2023年9月,对全县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深渡镇,小川乡,上丰乡,新溪口乡,璜田乡,富堨镇,森村乡等7个乡镇的181名留守妇女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对全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详细状况如下:一、基本状况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低。
调查中发觉,小学以下文化的留守妇女占32。
6%,初中文化的占60。
4%,中学文化的仅占7%。
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学问,新技术实力较弱,没有一技之长,这成为她们留守在家的主要缘由之一。
2、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
调查对象中,近52。
5%的留守妇女除了要赡养老人,照看孩子外,还要担负起家庭的各项生产,生活重任。
面对烦锁的家务和繁重的农活,她们身心乏累。
有妇女说:'有时上山干活回来,脚都懒得洗,饭也懒得吃,就想好好睡一觉。
'3、留守妇女与丈夫沟通沟通少。
调查中发觉,为了节约开支,长期外的丈夫一年回家次数屈指可数,甚至有的几年都不回家,电话也是少之又少,许多家庭只有遇到子女教化,老人赡养,修建房屋等重大问题时才会与丈夫电话沟通。
长期的缺乏感情的沟通,36。
7%的留守妇女认为长期的远离已经影响了夫妻间的感情,其中20%的妇女感觉与丈夫的感情明显变淡了。
4、留守妇女对小孩培育教化不够。
关于服务业女性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服务业女性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一、我县服务业女性的生存状况(一)服务技能提高,待遇有所增加。
2021年以来,通过县阳光工程和劳动部门的免费或优待收费的技能培训,全县近约5000名下岗女性和女农夫分别在6所技能学校参与了电脑操作、电子电工、农产品加工、、缝纫等不同专业的培训。
她们学到了一技之长,就业力量明显提高,再次上岗后的工资待遇也有增加。
(二)社会保险加力,保障有所增加。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惠民政策的落实,桃源县各项社会保险乐观推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特殊是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启动后,农夫和居民的参保率分别达85%和95%,被调查的服务业女性参与这两项保险率达100%,还有部分条件较好的家庭加入商业保险,生活得到极大的保障。
(三)法律意识增加,维权力量提升。
近几年,桃源县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法律宣扬活动,人们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力量也日益提升。
大多数调查者对自己在劳动中的酬劳、休假、培训等权利都很了解。
2021年,原丰彩超市桃源店的27名(女性23名)员工,因不满雇用方单方面强行解除合同,到法院联合起诉,2021年6月20日,领到了32528元的赔偿金。
在案件的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和执行程序中,他们发觉代理人非法扣除其执行款后,又准时到县司法机关反映状况,经过调查,相关单位对代理人的不法行为进行了处理,并如数退还了他们的执行款。
虽然服务业女性生存状况总体较好,并朝良性方向进展,但仍旧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政策缺乏刚性,业主躲避责任。
调查发觉,部分业主不担当女职工孕期爱护,招工避开女职工生育年龄段,少数被调查者表示其产假工资无保障,一些企业未参与生育保险,更无力根据《女职工劳动爱护规定》落实生育待遇。
她们与雇主之间服务协议不规范,权责不明确,少数没有签订服务协议和劳动合同,导致双方发生争议和纠纷。
而政策法规对企业与业主如何执行缺乏刚性措施和制裁。
基于某县农村妇女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
基于某县农村妇女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基于某县农村妇女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近年来,笔者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甘肃陇南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战线,与育龄群众交往密切,经常深入农村开展妇女病普查、产术后随访、计划生育手术服务及质量的住户调查,参与关注女孩和帮扶贫困妇女的社会活动,调查研究涉及成县农村贫困妇女儿童群体状况。
为进一步了解新形势下农村妇女儿童的生存现状、生产生活条件与需求,我们于2006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通过对相关部门、学校和农村15—60周岁之间的贫困妇女走访座谈以及抽样调查、问卷等形式,采用定量调查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调研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农村妇女儿童的生存现状、趋势和需求等方面。
本次调查走访90人,发放有效问卷80份、口头调查10人。
一、调查结果根据统计数据,全县农业总人口26.06万人,女性人口为13.49万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51.7。
导致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的原因:其一是在社会制度变革、技术条件进步下,因社会身份或竞争能力的差异性而导致的社会性贫困群体,如无业者、无土地农民等;其二是因生理原因或遭受自然灾害致贫的贫困群体,如老、病、伤残、受灾等。
调查显示,我县贫困妇女儿童的基本特点以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偏低。
调查显示,具有初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7人,占7.8%,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6人,占28.9%,文盲53人,占58.8%,绝大多数妇女文化程度低、缺乏技术,观念保守、思想落后。
(二)特殊困难、因病致贫群体面大。
调查显示,因自身或家人伤、病、亡、痴致贫的妇女有25名,占总人数的27.8%。
这些贫困妇女的家庭由于一人或多人常年生病,医药支出费用巨大,而这些家庭本身收入又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经济负担十分沉重,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三)依赖土地为生命线。
据统计,90名贫困女性中80%依赖于贫瘠的土地,五六十岁的妇女依然从事着生产劳动。
农村妇女现状社会调查报告范例
问题总结
01
提高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
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帮助她们获得更多
的知识和技能。
02
加强农村妇女的就业培训和指导
为农村妇女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培训和指导,帮助她们实现多元化就业
,增加收入来源。
0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妇女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和医疗
结果分析
教育水平偏低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农村妇女缺乏现代社会竞争和发展意识,难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 收入。
家庭经济压力的影响
农村妇女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丈夫和家庭,家庭经济压力可能影响她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 质量。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影响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妇女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导致她们的健康状 况和生活质量受到限制。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XX村100名妇女进行了随机 抽样调查。
问卷分为基本信息、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生产生活情况、 婚姻家庭状况、社会参与情况等几个方面,以便全面了解农 村妇女现状。
调查过程
我们于2022年1月10日至1月15日进行了为期 5天的调查工作。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集中发放问卷、现 场指导填写和现场回收问卷的方式进行。
农村妇女现状社会调查报告范例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调查背景和目的 • 调查对象和方法 • 调查结果和分析 • 对策建议和结论
01
调查背景和目的
调查背景
农村地区妇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制约着农村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家庭幸福。
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农村妇女在就业、教育、健康等方 面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深入了解农村妇女的实际需求和发展 障碍,为制定精准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村妇女生活状况工作调研报告
村妇女生活状况工作调研报告村妇女生活状况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村妇女的生活状况,全面掌握她们的需求和意愿,调研团队于近期对村妇女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
二、调研内容1. 家庭经济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村妇女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生产,其中又以种植业为主。
由于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必须依赖家人帮助的情况,甚至有的村妇女不得不外出务工以减轻负担。
2. 子女教育情况:调研表明,村妇女非常关注子女的教育状况。
她们希望尽可能地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但由于经济原因,无法负担高昂的教育费用。
同时,部分村妇女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难以提供给孩子良好的教育支持。
3. 健康状况:作为家庭的主要照顾者,村妇女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村妇女有着较高的产后反应和其他妇科疾病的患病率。
同时,由于缺乏健康知识和健身习惯,许多村妇女身体素质比较差,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健身指导。
4. 生活服务设施:在村妇女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村内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包括医疗设备和技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此外,由于传统观念和家庭角色,部分村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社交渠道和沟通的机会,生活较为孤单和乏味。
三、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村妇女经济压力较大,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帮助她们解决经济问题和提高收入水平。
2. 村妇女需要更全面、系统的教育支持,特别是在提高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方面。
3. 改善村内的健康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为村妇女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4. 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交渠道和交流机会,促进家庭、社区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建议措施基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筹集资金建立专项扶贫项目,帮助村妇女增加收入和缓解经济压力。
2. 开展优惠政策以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教育支持和培训,以便村妇女提高文化素质。
3. 凝聚各方力量,积极争取政策和经费,加强对村内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以满足村妇女对生活服务的需求。
农村守妇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守妇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问卷90份,并对其中10名守妇女进行了深入访谈。
三、调研结果1.守妇女的人口特征调研结果显示,守妇女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岁。
大多数守妇女已怀有或已经生有一至两个孩子,并且孩子有相对较小的年龄差距。
2.生活条件大多数守妇女生活在农村的独立住宅中,这些住宅面积普遍较小,由于长时间无人居住,很多房屋状况较差,灯光、暖气、通风等也是问题所在。
农村守妇女家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丈夫的外出务工,他们的收入较为固定且相对稳定,但对于日常开销、子女教育等方面依旧感到压力。
3.时间分配守妇女的时间分配主要集中在家务劳动、养育子女和农田劳动之上。
她们负责家中的各种家务劳动,例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还要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在农田劳动方面,很多守妇女需要承担耕种、收割等农活,而这些农活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
4.心理压力调研结果显示,守妇女普遍存在孤独感和对未来的担忧。
长期独居和缺乏合适的社交圈使她们感到寂寞和无助。
对于子女教育和家庭经济的责任担忧也是她们常常面临的心理压力。
5.社会支持尽管守妇女面临诸多问题,但调研结果显示,社会对她们的关注度有限。
大多数守妇女表示,缺乏社区对她们的帮助和支持。
在社交圈方面,她们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或与其他守妇女进行交流。
四、建议1.完善农村守妇女的生活条件,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并通过改善住宅的质量和设施,提升农村守妇女的生活品质。
3.推广农村守妇女队伍的互助合作。
政府可以组织培训班,提高守妇女的劳动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守妇女之间的互助合作,形成社区共识和互动。
4.加强子女教育支持。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资助和政策扶持,鼓励守妇女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其个人发展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妇女生存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一、来宜外来流动妇女的基本情况
1、年纪轻,已婚多,文化程度偏低。
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对象平均年龄为35.3岁,已婚占96.3%,这一结构符合流动人口外出的年龄特征,即她们是在精力最为充沛的时期外出创业。
同时调查对象中文盲6.4%,小学占20.5%,中学占72.5%,大专及以上文化占0.6%,这一结果显示流入我市的外来妇女文化程度仍然偏低。
2、多数居住时间一年以上并以家庭或合租形式为主。
调查中外来流动妇女在宜生活时间3年以上的占近40%,2-3年的占15.4%,1-2年的占20%。
调查居住情况显示:她们中有70.3%的与家人或亲友居住,17.6%的与别人合住,还有10%的独居者。
调查住房来源情况显示:她们中有17.9%的由用工单位为其提供,6.5%的是自己购房,绝大多数的还是靠自己租房。
3、打工挣钱仍是外来流动妇女来宜的主要目的。
据统计,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妇女认为其来宜的目的是打工赚钱,另有25%左右的是随丈夫而来,只有5%的外来妇女是为了开阔眼界。
显然,当前的人口流动主体仍停留在以打工为主的较低层面上,妇女的从属感仍较明显。
二、在宜外来流动妇女的生存状况分析
根据调查情况,从总体上看,在宜外来流动妇女具有乐观、安定、女性独立意识相对较强等群体特征,说明宜兴对多数外来流动妇女而言,不失为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好地方。
具体表现在:
1、心情愉快,乐观积极,对宜兴的认同感强。
在宜外来流动妇女中的绝大多数对宜兴有良好的印象,对宜兴整体感觉满意或比较满意的高达93%,不满意的只为6%,很不满意的仅占0.9%;有1/4的认为宜兴人热情、富有爱心,61.4%的感觉一般。
很多外来流动妇女反映她们在宜兴生活得很开心,有近一半的认为自己比来宜前过得更开心,还有35.2%的妇女表示如果有可能,愿意一直呆在宜兴。
这样的结果表明,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的外来流动妇女是从农村流入城市,尽管来宜后使她们的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生活上诸多不适应,但她们仍会感觉城市生活的新鲜和便利;另一方面说明宜兴作为一个和谐开放的城市,社会和公众对参与宜兴建设的外来流动妇女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和关心,为她们安心于宜兴工作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吃苦耐劳,不计较工种,工作岗位较稳定。
调查时有固定工作的外来流动妇女占42.2%,有临时性工作的占51.4%,没有工作的仅为6.4%,表明在宜外来流动妇女就业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显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宜兴,外来流动妇女只要肯努力、肯吃苦,大多数能找到相应的工作,调查报告《外来流动妇女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在用工企业中也证实,很多用工单位除了工作性质因素外,出于管理和安全等方面考虑,更愿意接纳女性。
在报酬上,尽管外来流动妇女的总体收入水平较低,但平均水平仍高于目前宜兴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调查中平均月收入为1054元,平均家庭月收入为2555元。
3、普遍感到生活压力,需要政府提供服务。
据调查,生活压力主要来自经济收入和子女就学,突出的问题是经济收入有限而家庭开支高,子女就学学校难找且费用较高。
由于种种压力,她们自身也都需要法律法规、卫生保健、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希望建立新市民妇女组织,经常性开展些社区活动,增强归属感。
三、建议与对策
为进一步强化对在宜外来流动人口(妇女)的管理服务力度,为她们在宜兴的健康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激励她们为宜兴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提出建议如下:
1、统一思想、科学管理,从思想上接纳、关心外来流动妇女,逐步形成同城待遇。
通过大众传媒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宜兴市民尽快转变观念,学会宽容和理解,真正从思想上接纳在宜外来妇女。
政府部门、机关团体、企事业等单位应起表率作用,要积极履行职能,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方法,设计有效载体,为形成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如针对外来流动妇女孤独和自卑的心理,可利用社区、企业等集聚人口的优势,让她们与本地妇女共同参加各种活动,加强交流与沟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使她们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关心,同时真正从内心更爱惜和关心自己生活着的这个城市。
也可以在本地居民中征集自愿者,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外来流动妇女结对子,帮助她们克服困难,增加她们的城市归属感。
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成立流动人口自治组织,如“外来流动妇女之家(联谊会)”,通过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挖掘和树立外来流动妇女中的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外来流动妇女参与宜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宜兴成为她们的第二故乡。
2、注重在宜外来流动妇女的教育培训,提高她们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增强她们的竞争力。
要全面提高外来流动妇女的生存质量,除了政府投入、社会关心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自身素质的提高。
首先,要帮助她们树立教育为本的理念,明确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她们热爱学习、自觉学习的精神和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使她们认识到,这样的理念不仅能改变自身,也会对下一代的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
其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针对外来流动妇女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特点,在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程度上可分层次进行。
相信只要我们对流动妇女的教育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依托企业、社区等主阵地,并借助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外来流动妇女的整体素质一定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各级基层妇联组织作为妇女的娘家,定期开展一些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定期开设外来流动妇女流动课堂,为她们构筑再教育平台。
3、开辟妇女就业创业新途径,从源头上扩大就业覆盖率,让外来流动妇女积极投身宜兴的经济社会建设。
从调查来看,一半以上妇女从事临时性工作或没有工作,如果结婚生子以后大部分外来流动妇女都将回归家庭,在座谈交流中,这一部分“留守妇女”普遍反映希望投身社会参与工作,但由于一般行业、工种工作时间跨度长,家庭情况不允许,她们希望从事工作时间相对短、工作时间弹性较大的行业。
针对外来流动妇女这种需求,建议开办一些规范的编织社或家政服务公司吸纳这部分闲散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充实外来流动妇女的生活,提高她们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宜兴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