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三菱j4伺服n03

合集下载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
过载1(AL50)
过载2(AL51)
报警可通过切断-接通电源或复位信号置“ON”的方法解决。
发生报警,故障信号(ALM)处于OFF状态。同时动态制动器开始动作。显示器将
显示报警代码
请按照本节的方法消除报警原因。也可参照可选的伺服设置软件。
显示
名称
内容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A1。10
欠压电源
电压过低
MR-J2S 口A:160V以下
MR-J2S 口 A1:83V以下
1:电源电压太低。
检查电源系统。
2:控制电源瞬间停电在60ms以上。
3:由于电源容量过小,导致启 电源电压下降。
4:直流母线下降到200V后恢复供电(主电路电源切断5秒以内再接通。
5: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检查方法
拨下的有接头再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出现报警(A1。10)。
更换电缆。
更换电缆
2:伺服电机动力线绝缘损坏。
A1。25
绝对位置丢失
绝对位置数据丢失
1:编码器中的电容电压过低。
报警发生时,等待23分钟之后断开电源,再接通电源重新进行原点复归。
2:电池电压过低。
更换电池后,再次进行原点复归
3:电池电缆或电池故障
绝对位置系统中,首次接通电源时
4:绝对位置编码器中的电容未充电
正确接线
2: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3:编码器电缆故障。(短路或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A1。17
电路板异常
CPU零部件异常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检查方法
拨下的有接头再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出现报警(A1。17,A1。19)。
更换伺服放大器。
A1。19

三菱伺服报警的代码

三菱伺服报警的代码

伺服报警的代码:
——AL10 欠压
——AL12 存储器异常
——AL13 时钟异常
——AL15 存储器异常2 ——AL16 编码器异常1 ——AL 17 电路异常2 ——AL 19 存储器异常3 ——AL 1A 电机配合异常——AL 20 编码器异常2 ——AL 24 电机接地故障——AL 25 绝对位置丢失——AL 30 再生制动异常——AL 31 超速
——AL 32 过流
——AL 33 过压
——AL 35 指令脉冲频率异常——AL 37 参数异常
——AL 45 主电路器件过热——AL 46 电机过热
——AL 50 过载1
——AL 51 过载2
——AL 52 误差过大
——AL 8A 串行通讯超时
——AL 8E 串行通讯异常
伺服警告代码:
——AL 92 电池断线警告
——AL 96 原点设定错误警告——AL 9F 电池警告
——AL E0 再生制动电流过大警告——AL E1 过载警告
——AL E3 绝对位置计数器警告——AL E5 ABS超时警告
——AL E6 伺服电机异常停止——AL E9 主电路OFF警告——AL EA ABS伺服ON警告。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
正确接线
2: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3:编码器电缆故障。(短路或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A1。17
电路板异常
CPU零部件异常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检查方法
拨下的有接头再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出现报警(A1。17,A1。19)。
更换伺服放大器。
A1。19
存储器异常2
RO M存储器异常。
A1。1A
电机配合异常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指令脉冲频率太高
改变指令脉冲频率使其达到合适的植
指令脉冲中混入了噪声
实施抗干扰处理
指令装置故障
更换指令装置
A1。37
参数异常
参数设定值异常
由于伺服放大器的故障使参数设定值发生改变
更换伺服放大器。
没有连接参数0选择的再生制动选件
请正确设定参数N0。O
A1。45
主电流过热
主电路期间异常过热
伺服放大器异常
12变或在中途向反向变更换伺服电机标准实用文案大全化则可判断编码器有故障a152误差过大偏差计数器中的滞留脉冲超出了编码器分辨率能力10脉冲加减速时间常数大小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转矩限制值大小增大转矩限制值由于电源电压下降致使转矩不足伺服电机不能启动检查电源的容量更换功率更大伺服电机位置环增益1过小将设定值调整到伺服系统能正确运行的范围由于外力伺服发电机的轴发生旋转达到转矩的场合增大转矩限定值减小负载选择输出更大的伺服电阻机械故障1检查运行模式2安装限位开关标准实用文案大全编码器故障更换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接线错误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正确接线a18a串行通讯超时rs232或rs422通讯中断的时间超过了参数的设定值通讯电缆断路修理或更换通讯电缆通讯周期长于参数no56的设定值正确设定参数通信协议错误修改协议a18e串行通讯异常伺服放大器和通讯设备之间出现通讯出错通讯接头未连接好请正确连接通讯电缆故障修理或更换通讯电缆设备通讯设备故障88888看门狗cpu部件异常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检查方法

三菱j4伺服中文说明书_判断三菱伺服机代码故障技巧方法

三菱j4伺服中文说明书_判断三菱伺服机代码故障技巧方法

三菱j4伺服中⽂说明书_判断三菱伺服机代码故障技巧⽅法判断三菱伺服机代码故障机器⽅法,伺服电机出现代码故障是⼀个技术活的事情,⼀些三菱⼯程师都能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点在哪?⽽且三菱伺服电机中J4和JE系列出来,我们是如何去解决好这个问题 认真听我分享下去,⼩编分享判断三菱伺服机代码故障技巧⽅法!1、UVT故障常见的⽋压检测点都是直流母线侧的电压,经⼤阻值电阻分压后采样⼀个低电压值,与标准电压值⽐较后输出电压正常信号,过压信号或是⽋压信号。

对于三菱A500系列变频器电压信号的采样值则是从开关电源侧取得的,并经过光电耦合器隔离,在维修过程中,发现光耦的损坏在造成⽋压故障的原因中占有了很⼤的⽐重。

2、E6、E7故障E6、E7故障对于⼴⼤⽤户来说⼀定不陌⽣,这是⼀个⽐较常见的三菱变频器典型故障,当然损坏原因也是多⽅⾯的。

判断三菱伺服机代码故障技巧⽅法(1)、集成电路1302H02损坏。

这是⼀块集成了驱动波形转换,以及多路检测信号于⼀体的IC集成电路,并有多路信号和CPU板关联,在很多情况下,此集成电路的任何⼀路信号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E6、E7报警;(2)、信号隔离光耦损坏。

在IC集成电路1302H02与CPU板之间有多路强弱信号需要隔离,隔离光耦的损坏在元器件的损坏⽐例中还是相对较⾼的,所以在出现E6、E7报警时,也要考虑到是否是此类因素造成的;(3)、接插件损坏或接插件接触不良。

由于CPU板和电源板之间的连接电缆经过⼏次弯曲后容易出现折断,虚焊等现象,在插头侧如果使⽤不当也易出现插脚弯曲折断等现象。

以上⼀些原因也都可能造成E6、E7故障的出现。

判断三菱伺服机代码故障技巧⽅法3、常见系列产品故障市场上正在推⼴使⽤的就是A700系列、E700系列、F700系列和D700系列。

(1)、对于A700系列,有时会碰到UV(⽋压)故障,可以检查⼀下整流回路。

A700系列7.5kW以下变频器的整流桥内置⼀个可控硅,变频器在正常运⾏时⽤于切断充电电阻,内置可控硅的损坏会导致⽋压故障的出现。

三菱驱动器报警

三菱驱动器报警

三菱驱动器报警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常见的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及故障处理方案在中国使用主要由三个系列:MR-ES、MR-J2S、MR-J3。

通常故障情况可由上显示代码来初步判断,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故障及其排查方法:1、 -表示伺服紧急停止。

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控制回路24V电源没有接入,另一个是CN1口EMG和SG之间没有接通。

2、参数异常。

内部参数乱,操作人员误设参数或者驱动器受外部干扰导致。

一般参数恢复成出厂值即可解决。

3、编码器故障。

内部参数乱或编码器线故障或电机编码器故障。

参数恢复出厂值或者更换线缆或者更换电机编码器,若故障依旧,则驱动器底板损坏。

4、编码器故障。

电机编码器故障或线缆断线、接头松动等导致。

更换编码器线或伺服电机编码器。

MR-J3系列发生此故障时,还有一种可能是驱动器CPU接地线烧断导致。

5、再生制动异常。

若刚通电就出现报警,则驱动器内部制动回路元件损坏。

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可检查制动回路接线,必要时外配制动电阻。

6、、过载。

检查输出U、V、W三相相序接线是否正确,伺服电机三相线圈烧坏或接地故障。

监控伺服电机负载率是否长时间超过100%,伺服响应参数设置过高,产生共振等原因。

7、主回路断开。

检查主回路电源是否接入,若正常则主模块检测回路故障,须更换驱动器或配件。

8、误差过大。

电机编码器故障或驱动器输出模块回路元件损坏,通常油污较多的使用场合此故障较多。

另外简单判断伺服电机故障方法:去掉电机所有接线后,转动电机轴承,如能感觉到明显的阻力,转动时不顺畅,则机身线圈烧坏,另外装配联轴器不当时很容易把编码器敲坏,可摇动电机编码器部分,若能听到编码器碎片的声音,则编码器被敲坏。

附上所有代码伺服报警的代码:—— AL10 欠压—— AL12 存储器异常—— AL13 时钟异常—— AL15 存储器异常2 —— AL16 编码器异常1 —— AL 17 电路异常2 —— AL 19 存储器异常3—— AL 20 编码器异常2 —— AL 24 电机接地故障—— AL 25 绝对位置丢失—— AL 30 再生制动异常—— AL 31 超速—— AL 32 过流—— AL 33 过压—— AL 35 指令脉冲频率异常—— AL 37 参数异常—— AL 45 主电路器件过热—— AL 46 电机过热—— AL 50 过载1—— AL 51 过载2—— AL 52 误差过大—— AL 8A 串行通讯超时—— AL 8E 串行通讯异常。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2020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基于三菱MR-J4系列伺服
目录
content
1.1 报警注意事项 1.2报警一览表的说明 1.3 报警一览表 1.4 警告注意事项 1.5 警告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1 报警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
报警发生时,只有当消除报警原因后,确保安全后才可以复位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2 一览表的说明 (1)编号/名称/详细编号/详细名称 表示报警或警告的编号/名称/详细编号/详细名称。 (2)停止方式 停止方式中记载为SD的报警及警告在强制停止减速后通过动态制 动停止。停止方式中记载为DB或EDB的报 警及警告在不进行强制停止减速的情况下通过动态制动停止。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3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1.2 报警一览表
三菱伺服MR-J4故障处理方法

三菱伺服报警完整版

三菱伺服报警完整版

三菱伺服报警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使用三菱交流伺服系统主要由三个系列:MR-ES、MR-J2S、MR-J3。

通常故障情况可由伺服驱动器上显示代码来初步判断,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故障及其排查方法:1、AL.E6-表示伺服紧急停止。

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控制回路24V电源没有接入,另一个是CN1口EMG和SG之间没有接通。

2、AL.37-参数异常。

内部参数乱,操作人员误设参数或者驱动器受外部干扰导致。

一般参数恢复成出厂值即可解决。

3、AL.16-编码器故障。

内部参数乱或编码器线故障或电机编码器故障。

参数恢复出厂值或者更换线缆或者更换电机编码器,若故障依旧,则驱动器底板损坏。

4、AL.20-编码器故障。

电机编码器故障或线缆断线、接头松动等导致。

更换编码器线或伺服电机编码器。

MR-J3系列发生此故障时,还有一种可能是驱动器CPU接地线烧断导致。

5、AL.30-再生制动异常。

若刚通电就出现报警,则驱动器内部制动回路元件损坏。

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可检查制动回路接线,必要时外配制动电阻。

6、AL.50、AL.51-过载。

检查输出U、V、W三相相序接线是否正确,伺服电机三相线圈烧坏或接地故障。

监控伺服电机负载率是否长时间超过100%,伺服响应参数设置过高,产生共振等原因。

7、AL.E9-主回路断开。

检查主回路电源是否接入,若正常则主模块检测回路故障,须更换驱动器或配件。

8、AL.52-误差过大。

电机编码器故障或驱动器输出模块回路元件损坏,通常油污较多的使用场合此故障较多。

另外简单判断伺服电机故障方法:去掉电机所有接线后,转动电机轴承,如能感觉到明显的阻力,转动时不顺畅,则机身线圈烧坏,另外装配联轴器不当时很容易把编码器敲坏,可摇动电机编码器部分,若能听到编码器碎片的声音,则编码器被敲坏。

附上三菱伺服MR-J2S系列所有代码伺服报警的代码:——AL10?欠压——AL12?存储器异常——AL13?时钟异常——AL15?存储器异常2——AL16?编码器异常1——AL17?电路异常2——AL19?存储器异常3——AL1A?电机配合异常——AL20编码器异常2——AL24电机接地故障——AL25绝对位置丢失——AL30再生制动异常——AL31超速——AL32过流——AL33过压——AL35指令脉冲频率异常——AL37参数异常——AL45主电路器件过热——AL46电机过热——AL50过载1——AL51过载2——AL52误差过大——AL8A串行通讯超时——AL8E串行通讯异常伺服警告代码:——AL92电池断线警告——AL96原点设定错误警告——AL9F电池警告——ALE0再生制动电流过大警告——ALE1过载警告——ALE3绝对位置计数器警告——ALE5ABS超时警告——ALE6伺服电机异常停止——ALE9主电路OFF警告——ALEAABS伺服ON警告。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1]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1]
故障处理
!注意:报警发生时,只要当清除报警原因。确保安全后才可以复位报警,重新报警,重新运行伺服电机。否则可能导致损伤。
注意
1:发生以下报警时,请不要用反复切断-接通控制电路电源的法复位并继续运行。否则可能导致伺服故障。清除报警发生原因之后,需等待30分钟以上的冷却时间,才可再次伺服电机。
再生制动异常(AL30)
编码器中的热保护期间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A1。50
过载1
超过了伺服放大的过载能力:300%;2。5S以上
200%;100S以上
伺服放大器用于负载大于其连接输出能力的场合
1,减小负载
2,检查运行模式
3,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伺服系统不稳定,发生振动
1,进行几次加减速来完成自动增益调整
2,修改自动增益调整设定的响应速度
加减速时间过小导致超调时间过大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伺服系统不稳定导致超调
1:重新设定增益
2:不能重新设定增益的场合:A:负载转动质量比设定的小些
B:重新检查加减速时常数的社定。
电子齿轮比太大(参数N0。3。4)
请正确的设定
编码器出现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A1。32
过流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允电流
伺服放大器输出测U V W相存在短路
正确连线
伺服放大器晶体管(IPM)故障
检查法:
拆下输出U V W相的连接,再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发生报警
更换伺服放大器。
伺服放大器U V W的接地
正确连线
由于外来噪声的干扰,过流检测电路出现错误
使用滤波器
A1。33
过压
直流母线电压的输入在400V以上
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连线断路或接触不良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
过载1(AL50)
过载2(AL51)
报警可通过切断-接通电源或复位信号置“ON”的方法解决。
发生报警,故障信号(ALM)处于OFF状态。同时动态制动器开始动作。显示器将
显示报警代码
请按照本节的方法消除报警原因。也可参照可选的伺服设置软件。
显示
名称
内容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A1。10
欠压电源
电压过低
MR-J2S 口A:160V以下
故障处理
!注意:报警发生时,只要当清除报警原因。确保安全后才可以复位报警,重新报警,重新运行伺服电机。否则可能导致损伤。
注意
1:发生以下报警时,请不要用反复切断-接通控制电路电源的方法复位并继续运行。否则可能导致伺服故障。清除报警发生原因之后,需等待30分钟以上的冷却时间,才可再次伺服电机。
再生制动异常(AL30)
指令脉冲频率太高
改变指令脉冲频率使其达到合适的植
指令脉冲中混入了噪声
实施抗干扰处理
指令装置故障
更换指令装置
A1。37
参数异常
参数设定值异常
由于伺服放大器的故障使参数设定值发生改变
更换伺服放大器。
没有连接参数0选择的再生制动选件
请正确设定参数N0。O
A1。45
主电流过热
主电路期间异常过热
伺服放大器异常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使用正确的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
A1。异常。
1:接通CN2没有连接插好。
请正确连接
2:编码器电缆故障(短路或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A1。24
电机输出接地故障
伺服电机输出端(U V W相)接地故障。
1:在主电路端子(TE1)上电源输入和输出接线有短路。

三菱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经验心得

三菱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经验心得

三菱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经验心得Minas A4 驱动用具有不同的保护功能。

当其中任一功能激活时,驱动器切断电流,报警输出信号(ALM)没有输出。

显示面板上的7 段LED 会闪烁显示相应的报警代码。

保护功能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应对措施控制电源欠电压11控制电源逆变器上P、N 间电压低于规定值。

1)交流电源电压太低。

瞬时失电。

2)电源容量太小。

电源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导致电压跌落。

3)驱动器(内部电路)有缺陷。

丈量 L1C、L2C 和r、t 之间电压。

1)进步电源电压。

更换电源。

2)增大电源容量。

3)请换用新的驱动器。

过电压 12电源电压高过了答应输进电压的范围。

逆变器上 P、N 间电压超过了规定值。

电源电压太高。

存在容性负载或UPS(不中断电源),使得线电压升高。

1)未接再生放电电阻。

2)外接的再生放电电阻不匹配,无法吸收再生能量。

3)驱动器(内部电路)有缺陷。

丈量 L1、L2 和L3 之间的相电压。

配备电压正确的电源。

排除容性负载。

1)用电表丈量驱动器上P、B 间外接电阻阻值。

假如读数是“∞”,说明电阻没有真正地接进。

请换一个。

2)换用一个阻值和功率符合规定值的外接电阻。

3)请换用新的驱动器。

主电源欠电压13当参数Pr65(主电源关断时欠电压报警触发选择)设成1 时,L1、L3 相间电压发生瞬时跌落,但至少是参数Pr6D(主电源关断检测时间)所设定的时间;或者,在伺服使能(Servo-ON)状态下主电源逆变器P-N 间相电压下降到规定值以下。

1)主电源电压太低。

发生瞬时失电。

2)发生瞬时断电。

3)电源容量太小。

电源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导致电压跌落。

4)缺相:应该输进3 相交流电的驱动器实际输进的是单相电。

5)驱动器(内部电路)有缺陷。

丈量 L1、L2、L3 端子之间的相电压。

1)进步电源电压。

换用新的电源。

排除电磁继电器故障后再重新接通电源。

2)检查Pr6D 设定值,纠正各相接线。

3)请参照“附件清单”,增大电源容量。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三菱j4伺服n03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三菱j4伺服n03
检查方法
通过显示器检查再生制动使用率。
1:降低制动频率
2:更换容量大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
3:减小负载。
4:电源电压异常:MR-J2S口A:260V以上
MR-J2S口A1:135V以上
检查电源
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
5: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检查方法:
1:再生选件过热。
2: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择拆下后,报警仍然发生。
加减速时间过小导致超调时间过大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伺服系统不稳定导致超调
1:重新设定增益
2:不能重新设定增益的场合:A:负载转动质量比设定的小些
B:重新检查加减速时常数的社定。
电子齿轮比太大(参数N0。3。4)
请正确的设定
编码器出现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A1。32
过流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允许电流
伺服放大器输出测U V W相存在短路
MR-J2S口A1:83V以下
1:电源电压太低。
检查电源系统。
2:控制电源瞬间停电在60ms以上。
3:由于电源容量过小,导致启电源电压下降。
4:直流母线下降到200V后恢复供电(主电路电源切断5秒以内再接通。
5: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检查方法
拨下的有接头再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出现报警(A1。10)。
更换伺服放大器。
正确接线
2: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3:编码器电缆故障。(短路或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A1。17
电路板异常
CPU零部件异常
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检查方法
拨下的有接头再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出现报警(A1。17,A1。19)。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

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处理
故障处理
!注意:报警发生时,只要当清除报警原因。确保安全后才可以复位报警,重新报警,重新运行伺服电 机。否则可能导致损伤。
注意
1:发生以下报警时, 请不要用反复切断-接通控制电路电源的方法复位并继续运行。 否则可能导致伺服故障。清除报警发生原因之后,需等待30分钟以上的冷却时间, 才可再次伺服电机。
件的接线断路
制动电阻时更换 伺服放大器。
2:使用再生制动 选件时更换再生 制动选件
置再生制动电阻 或再生制动选件 容量不足
使用再生制动选 件或更换容量大 大的再生制动选 件
电源电压太高
检查电源
A1。35
指令脉冲频率异 常
输入的指令的脉 冲频率太高
指令脉冲频率太 高
改变指令脉冲频 率使其达到合适 的植
A.1.16
编码器异常1
编码器和伺服放 大器之间通讯异
1:接头CN2没 有连接好。
正确接线

2: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3:编码器电缆故 障。(短路或断 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A1。17
电路板异常
CPU零部件异常
伺服放大器内部 故障。
检查方法 拨下的有接 头再接通电 源,检查是否 出现报警 (A1。17,A1。19)。
再生制动异常(AL30)
过载1(AL50)
过载2(AL51) 报警可通过切断-接通电源或复位信号置“ON”的方法解决。
发生报警,故障信号(ALM)处于OFF状态。同时动态制动器开始动作。显示器将 显示报警代码
请按照本节的方法消除报警原因。也可参照可选的伺服设置软件。
显示
名称
内容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A1。10
更换伺服放大 器。

三菱驱动器报警

三菱驱动器报警

三菱驱动器报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常见的三菱伺服故障代码及故障处理方案在中国使用主要由三个系列:MR-ES、MR-J2S、MR-J3。

通常故障情况可由上显示代码来初步判断,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故障及其排查方法:1、 -表示伺服紧急停止。

引起此故障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控制回路24V电源没有接入,另一个是CN1口EMG和SG之间没有接通。

2、参数异常。

内部参数乱,操作人员误设参数或者驱动器受外部干扰导致。

一般参数恢复成出厂值即可解决。

3、编码器故障。

内部参数乱或编码器线故障或电机编码器故障。

参数恢复出厂值或者更换线缆或者更换电机编码器,若故障依旧,则驱动器底板损坏。

4、编码器故障。

电机编码器故障或线缆断线、接头松动等导致。

更换编码器线或伺服电机编码器。

MR-J3系列发生此故障时,还有一种可能是驱动器CPU接地线烧断导致。

5、再生制动异常。

若刚通电就出现报警,则驱动器内部制动回路元件损坏。

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可检查制动回路接线,必要时外配制动电阻。

6、、过载。

检查输出U、V、W三相相序接线是否正确,伺服电机三相线圈烧坏或接地故障。

监控伺服电机负载率是否长时间超过100%,伺服响应参数设置过高,产生共振等原因。

7、主回路断开。

检查主回路电源是否接入,若正常则主模块检测回路故障,须更换驱动器或配件。

8、误差过大。

电机编码器故障或驱动器输出模块回路元件损坏,通常油污较多的使用场合此故障较多。

另外简单判断伺服电机故障方法:去掉电机所有接线后,转动电机轴承,如能感觉到明显的阻力,转动时不顺畅,则机身线圈烧坏,另外装配联轴器不当时很容易把编码器敲坏,可摇动电机编码器部分,若能听到编码器碎片的声音,则编码器被敲坏。

附上所有代码伺服报警的代码:—— AL10 欠压—— AL12 存储器异常—— AL13 时钟异常—— AL15 存储器异常2—— AL16 编码器异常1—— AL 17 电路异常2—— AL 19 存储器异常3—— AL 1A 电机配合异常—— AL 20 编码器异常2 —— AL 24 电机接地故障—— AL 25 绝对位置丢失—— AL 30 再生制动异常—— AL 31 超速—— AL 32 过流—— AL 33 过压—— AL 35 指令脉冲频率异常—— AL 37 参数异常—— AL 45 主电路器件过热—— AL 46 电机过热—— AL 50 过载1—— AL 51 过载2—— AL 52 误差过大—— AL 8A 串行通讯超时—— AL 8E 串行通讯异常伺服警告代码:—— AL 92 电池断线警告—— AL 96 原点设定错误警告—— AL 9F 电池警告—— AL E0 再生制动电流过大警告—— AL E1 过载警告—— AL E3 绝对位置计数器警告—— AL E5 ABS超时警告—— AL E6 伺服电机异常停止—— AL E9 主电路OFF警告—— AL EA ABS伺服ON警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J2S 口 A1:83V以下
1:电源电压太低。
检查电源系统。
2:控制电源瞬间停电在60ms以上。
3:由于电源容量过小,导致启 电源电压下降。
4:直流母线下降到200V后恢复供电(主电路电源切断5秒以再接通。
5:伺服放大器部故障。
检查方法
拨下的有接头再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出现报警(A1。10)。
更换伺服放大器。
报警发生的状态下,等待2~3分钟之后,断开电源,再接通电源。重新进行原点复归。
A1。30
再生制动异常
制动电流超过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1:参数N0。O设定错误。
请正确设定
2:未连接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
请正确接线
3:高频度或连接再生制动运行使再生电流超过了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检查方法
通过显示器检查再生制动使用率。
1:降低制动频率
2:更换容量大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
3:减小负载。
4:电源电压异常:MR-J2S 口A:260V以上
MR-J2S 口 A1:135V以上
检查电源
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
5: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检查方法:
1:再生选件过热。
2: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择拆下后,报警仍然发生。
过载1(AL50)
过载2(AL51)
报警可通过切断-接通电源或复位信号置“ON”的方法解决。
发生报警,故障信号(ALM)处于OFF状态。同时动态制动器开始动作。显示器将
显示报警代码
请按照本节的方法消除报警原因。也可参照可选的伺服设置软件。
显示
名称

主要原因
处理方法
A1。10
欠压电源
电压过低
MR-J2S 口A:160V以下
正确连线
伺服放大器晶体管(IPM)故障
检查方法:
拆下输出U V W相的连接,再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发生报警
更换伺服放大器。
伺服放大器U V W的接地
正确连线
由于外来噪声的干扰,过流检测电路出现错误
使用滤波器
A1。33
过压
直流母线电压的输入在400V以上
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连线断路或接触不良
故障处理
!注意:报警发生时,只要当清除报警原因。确保安全后才可以复位报警,重新报警,重新运行伺服电机。否则可能导致损伤。
注意
1:发生以下报警时,请不要用反复切断-接通控制电路电源的方法复位并继续运行。否则可能导致伺服故障。清除报警发生原因之后,需等待30分钟以上的冷却时间,才可再次伺服电机。
再生制动异常(AL30)
指令脉冲频率太高
改变指令脉冲频率使其达到合适的植
指令脉冲中混入了噪声
实施抗干扰处理
指令装置故障
更换指令装置
A1。37
参数异常
参数设定值异常
由于伺服放大器的故障使参数设定值发生改变
更换伺服放大器。
没有连接参数0选择的再生制动选件
请正确设定参数N0。O
A1。45
主电流过热
主电路期间异常过热
伺服放大器异常
编码器中的热保护期间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A1。50
过载1
超过了伺服放大的过载能力:300%;2。5S以上
200%;100S以上
伺服放大器用于负载大于其连接输出能力的场合
1,减小负载
2,检查运行模式
3,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伺服系统不稳定,发生振动
1,进行几次加减速来完成自动增益调整
更换伺服放大器。
过载状态下反复通过“切断-接通电源”来继续运行。检查运行方法
检查运行方法
伺服放大器冷却风扇停止运行
修理伺服放大器的冷却风扇
A。1.46
电机过热
伺服电机温度上升保护动作
伺服电机环境温度超过40度
使伺服电机工作环境温度在0~40度之间
伺服电机过载
1:减小负载
2:检查运行模式
3: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加减速时间过小导致超调时间过大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伺服系统不稳定导致超调
1:重新设定增益
2:不能重新设定增益的场合:A:负载转动质量比设定的小些
B:重新检查加减速时常数的社定。
电子齿轮比太大(参数N0。3。4)
请正确的设定
编码器出现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A1。32
过流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允许电流
伺服放大器输出测U V W相存在短路
更换电线
正确接线
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接线断路
1:使用置再生制动电阻时更换伺服放大器。
2:使用再生制动选件时更换再生制动选件
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容量不足
使用再生制动选件或更换容量大大的再生制动选件
电源电压太高
检查电源
A1。35
指令脉冲频率异常
输入的指令的脉冲频率太高
更换伺服放大器。
6: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或再生制动选件
冷却风扇停止运行(MR-J2S 200A 350A)
7:由于冷却风扇停止运行,从而导致异常过热。
1:更换伺服放大器过冷却风扇。
2:降低周围的温度。
A1。31
超速
速度超出了瞬时允许速度
输入指令脉冲频率过高
正确设定指令脉冲频率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使用正确的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
A1。20
编码器异常2
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1:接通CN2没有连接插好。
请正确连接
2:编码器电缆故障(短路或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A1。24
电机输出接地故障
伺服电机输出端(U V W相)接地故障。
1:在主电路端子(TE1)上电源输入和输出接线有短路。
A1。12
存储器异常1
RAM异常
伺服放大器部故障。
检查方法
拨下的有接头再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出现报警(A1。12。13。15中的任何一个)。
更换伺服放大器。
A1。13
时钟异常
印刷电路板异常
A1。15
存储器异常2
EEP ROM异常
A.1.16
编码器异常1
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1:接头CN2没有连接好。
更换电缆。
更换电缆
2:伺服电机动力线绝缘损坏。
A1。25
绝对位置丢失
绝对位置数据丢失
1:编码器中的电容电压过低。
报警发生时,等待23分钟之后断开电源,再接通电源重新进行原点复归。
2:电池电压过低。
更换电池后,再次进行原点复归
3:电池电缆或电池故障
绝对位置系统中,首次接通电源时
4:绝对位置编码器中的电容未充电
正确接线
2: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3:编码器电缆故障。(短路或断CPU零部件异常
伺服放大器部故障。
检查方法
拨下的有接头再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出现报警(A1。17,A1。19)。
更换伺服放大器。
A1。19
存储器异常2
RO M存储器异常。
A1。1A
电机配合异常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