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合集下载

6864医用卫生材料分类

6864医用卫生材料分类
序号
名称
品பைடு நூலகம்比例
管理分类
1
可吸收性止血、防粘连材料
明胶海绵、胶原海绵、生物蛋白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聚乳酸防粘连膜
III
2
敷料、护创材料
止血海绵、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脱脂纱布块、纱布垫、生物止血膜、纳米银妇用抗菌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
疤痕敷料
II
止血海绵、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脱脂纱布块、纱布垫、生物止血膜、纳米银妇用抗菌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
I
3
医用夹板
医用夹板
I
4
手术用品
手术衣、手术帽、手术垫单、手术洞巾
II
5
粘贴材料
橡皮膏、透气胶带
I
6
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
III
7
防护产品
防护服、防护口罩、手术口罩、隔离衣、防护帽及防护鞋套、医用口罩
II
生物安全柜
III
锉疮治疗笔、疤痕敌(去疤产品)
II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完整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年版

(完整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年版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年版关于指定《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说明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制定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第15号局长令)。

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与《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关系《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用于指导《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制定和确定新的产品注册类别。

我国实行的医疗器械分类方法是分类规则指导下的目录分类制,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并存。

一旦分类目录已实施,应执行分类目录。

三、制定分类目录的原则执行分类规则指导下的目录分类制。

参照国际通行的分类,从严掌握。

使用风险是制定产品分类目录的基础。

分类目录尽可能适应管理的需要,有利于理顺监督管理,做到科学合理。

四、符合医疗器械定义的含药医疗器械为III类医疗器械。

五、由于各种手术包内组件不确定,所以本目录不包含该类产品。

凡手术包内含有II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I类和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 类产品管理。

六、依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不能确定医疗器械分类时,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分类规则进行预先分类,并报我局核定。

基本分类Ⅰ类:Ⅱ类:Ⅲ类:详细分类680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6804眼科手术器械6807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6808腹部外科手术器械6809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6810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6815注射穿刺器械6816烧伤(整形)科手术器械6820普通诊察器械682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682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6827中医器械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6832医用高能射线设备6833医用核素设备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6855口腔科设备及器具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6863口腔科材料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6870 软件。

《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与手术室的净化系统的“联合”,覆盖在病人身体或手术台上,使手术区域或手术器械台上方(面料的上方)形成无菌区域,阻止面料下方的有菌区域的细菌、皮屑等向手术创面或手术器械传播。
膝关节手术单、剖腹产手术单、泌尿外科手术单、眼科手术单、心血管介入手术单
器械单(无菌保护套、器械套)、手术膜、微生物皮肤密封剂、导管推进系统配套用覆盖帘、手术垫单、产妇出血量计算垫单
输液贴为粘贴性片状材料。非无菌供应。只接触正常皮肤。
导管固定贴类敷料用于对导管与造口或伤口的接合处形成隔离性保护,可直接或间接接触造口或伤口。无菌供应。
为手术缝合创面、机械创伤等创面的愈合提供护理或屏障环境。用于导管造口时,能防止外部细菌沿导管与皮肤的接合处进入体内从而造成感染。
敷片类:
壳聚糖敷片、耳鼻喉止血海绵(可降解)
手术用护眼贴
Ⅱ类
床上卫生用品
一次性使用病床或检查床上用的卫生护理用品。不包括手术室、产房内使用的各种手术垫、单。
卧床病人用保温、保洁、预防褥疮等用品
病人床垫、床单(垫巾)、护理垫(看护垫)、体位胶垫、检查垫、单(中单)
Ⅰ类
急救用品
除敷料以外的其他急救用品
、急救毯(膜)
Ⅰ类
6
其他
器械固定和保护用品
利用粘粘、套、捆等技术对特定医疗器械进行固定和保护的用品,以确保器械的使用有效
Ⅲ类
藻酸盐类:
藻酸盐(纤维)片状敷料、藻酸盐(纤维)条状敷料
Ⅲ类
油纱类:
凡士林和/或石蜡纱布油纱敷料
Ⅲ类
创面负压引流用封闭膜
Ⅱ类
绷带类包扎用品
不与创面直接接触的带状或筒状材料,有弹性或非弹性材料之分。非无菌供应。
不限定使用部位,用于对创面敷料或肢体提供束缚力,以起到包扎、固定作用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利用粘粘、套、捆等技术对特定医疗器械进行固定和保护的用品,以确保器械的使用有效
用于对医疗器械进行固定和保护
导管固定翼、瓶口贴(瓶口保护贴)
Ⅰ类
注:本目录发布时,废止关于氧气流量计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3]310号文)中关于“酒精棉片、碘酒棉棒、输液消毒包”产品的分类界定通知。废止关于心血管自动反馈控制给药治疗仪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313号文)中的“酒精棉片、碘酒棉棒” 产品的分类界定通知。
用于软化疤痕、抑制疤痕增生。
硅凝胶疤痕贴
Ⅱ类
急性创面敷料
短期(不超过24h)或长期(超过24h)与急性创面(手术切口或机械创面)接触的创面敷料。不含药物。主要分为敷片、敷帖等敷料。
有些敷片可以填塞到人体腔道或借助于其他固定材料将其施用于创面。无菌供应。
敷贴一般由直接接触创面的敷片、固定胶带及隔离层组成,临用前去除隔离层,直接贴于手术创面或机械创伤处。敷片还可以有一层防粘连层(如打孔膜),无菌供应。
与手术室的净化系统的“联合”,覆盖在病人身体或手术台上,使手术区域或手术器械台上方(面料的上方)形成无菌区域,阻止面料下方的有菌区域的细菌、皮屑等向手术创面或手术器械传播。
膝关节手术单、剖腹产手术单、泌尿外科手术单、眼科手术单、心血管介入手术单
器械单(无菌保护套、器械套)、手术膜、微生物皮肤密封剂、导管推进系统配套用覆盖帘、手术垫单、产妇出血量计算垫单
附件4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序号
产品类别
产品类别名称
产品描述
预期用途
品名举例
管理类别
1
手术用品
手术病人及手术台覆盖用感染控制产品
无菌供应,设计成适合于特定手术,覆盖在病人身体或手术用器械台上,对微生物、皮屑、体液的有阻隔和控制作用的平面状用品。覆盖在病人身体上的手术单又称为手术洞巾或孔巾。覆盖在器械台上的手术单又称为器械单。覆盖在手术单洞口并贴在手术创面周围皮肤上的用品称为手术膜。不包括病床上使用的垫单。分为无菌供应一次性使用,或非无菌供应的重复性使用。

6864医用卫生材料分类

6864医用卫生材料分类
序号
名称
品名比例
管理分类
1
可吸收性止血、防粘连材料
明胶海绵、胶原海绵、生物蛋白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聚乳酸防粘连膜
III
2
敷料、护创材料
止血海绵、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脱脂纱布块、纱布垫、生物止血膜、纳米银妇用抗菌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
疤痕敷料
II
止血海绵、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脱脂纱布块、纱布垫、生物止血膜、纳米银妇用抗菌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
I
3
医用夹板
医用夹板
I
4
手术用品
手术衣、手术帽、手术垫单、手术洞巾
II
5
粘贴材料
橡皮膏、透气胶带
I
6
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
III
7
防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
防护服、防护口罩、手术口罩、隔离衣、防护帽及防护鞋套、医用口罩
II
生物安全柜
III
锉疮治疗笔、疤痕敌(去疤产品)
II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透气医用胶带-标准

透气医用胶带-标准

YZB/粤穗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YZB/粤穗—2005 医用透气胶带2005—08—20 发布2005—08—25 实施广州市XX限公司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用透气胶带对皮肤无过敏、无毒、无副作用,透气性好、不沾污皮肤,粘性持久等优点。

目前医学临床工作中已经大量使用,医用透气胶带改变了传统氧化锌橡皮膏易过敏性和透气性差等缺点。

由于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可参照,又无行业标准可执行,为了该产品具备安全性、有效性、保证质量特制定本标准作为胶带在生产、检验、销售时的质量依据。

本标准的编写参考了YY 0148-93《医用橡皮膏》和YY 0466-2003的规定。

本标准编写上遵循了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

本标准由XX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XX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医用透气胶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透气胶带的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基材与聚丙烯酸脂压敏胶制成的医用透气胶带(以下简称胶带)。

该胶带供外科绊创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YY 0148-1993 医用橡皮膏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第10号令 2004.7.8)3分类与标记3.1分类按医疗器械管理分类胶带属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6864)中粘贴材料,管理类别为Ⅰ类。

医疗器械商品知识三-医用卫生材料和敷料(一)

医疗器械商品知识三-医用卫生材料和敷料(一)

伤口的种类 按受伤的原因来分
A:机械性损伤 --创伤性损伤:如撕裂伤、刀伤、挫伤等 --褥疮:因长期受压所致 B:电烧伤 C:辐射伤:如晒伤(类似烧伤)或放射线引起的损伤 D:化学物品引起:如酸、碱等 E:烧伤或冻伤 F:血管性疾病: --静脉性溃疡 --动脉缺血性溃疡 --神经性溃疡
伤口的种类 按伤口内组织的颜色来分
伤口清洗方法
外科清创(剪刀、手术刀、锋利勺、刮器) 机械清创(伤口清洗和伤口浴,水下低頻超声波处 理、聚氨酸酯类软性泡沫复合物产品等) 酶清创(蛋白质、肽类) 自溶性清创(内活性伤口敷料:比如水胶体、水凝 胶、) 生物清创
有效的渗液管理
3 个基本要求: 可在伤口表面保持一定的湿度 半通透封闭系统 增加伤口表面湿度 表面张力 可在伤口表面保持少量渗液 可控制水分的吸收和蒸发 物理(功能单位)吸收 化学吸收 具有通透性的表层 – (蒸发) 压力下保持液体的能力 水分子与亲水性多聚网结合 大小不同的功能单位
动脉性溃疡
病因 由于动脉血栓栓塞,属支血供中 断或不足,受其所供血的组织缺 血坏死。坏死范围清楚,往往为 全层组织坏死 急性栓塞表现为湿性坏死 慢性栓塞表现为干性坏死
褥疮
病因
褥疮发生在外界物理性压力,切应力和摩擦力所
致的组织坏死区,皮肤的压力和湿度是形成褥疮
的最重要病因
临床分期
I 期: 皮肤完整,有红斑。苍 白或不苍白。苍白性红斑(反 应性充血)可在受压后30-45分 钟后出现。 II期: 部分全层或表皮和/或 真皮的表浅性皮肤缺如。溃 疡通常表现为磨损水疱或浅 壁龛。
伤口的基本治疗原则
清洁伤口:为第二步 目的: -- 除去细菌、异物或坏死组织 -- 避免细菌感染,促进新细胞的增生 -- 清洁伤口时,不应使健康细胞受损 注意: -- 尽量避免下列清洁消毒剂于清洁伤口的冲洗中 -- 若有必要用于感染或污染的伤口中,一定需稀释后作冲洗用,且冲洗后 一定要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完全冲洗干净,以避免伤口的健康细 胞受破坏而影响伤口愈合 这些消毒液常见有: 肥皂水、双氧水(H2O2)、碘酒、醋酸、台金氏液(Dakin’s solution)等

三类敷料企业(6864、6846)

三类敷料企业(6864、6846)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本产品主要由海藻酸钙组成。
有效期
2012.08.21
批准日期
2008.08.22
产品适用范围
产品用于伤口吸液、护理。
规格型号
见附页。
生产场所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西区吴巷路12号
附件
备注
注册号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3641043号
生产单位
施乐辉医用产品(苏州)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产品名称
无菌凡士林敷料
产品标准
YZB/国0363-2009《无菌凡士林敷料》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该产品是脱脂纱布裁剪为临床所需10×10cm的纱布片,将其侵入融化的凡士林溶液中制备而成。经γ射线灭菌,一次性使用。
有效期
2013.08.16
批准日期
2009.08.17
产品适用范围
该产品适用于烧伤、皮外科保护创伤表面,防止感染。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产品采用猪皮为原料,经病毒灭活与脱细胞等工艺制备而成,是猪真皮的细胞外基质,为一种多孔性的三维网状结构;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
有效期
2014.10.17
批准日期
2010.10.18
产品适用范围
供医疗机构用于浅Ⅱ度烧(烫)伤创面、供皮区创面、深度烧伤切(削)痂创面,肉芽创面等创面的覆盖治疗。
有效期
2015.08.30
批准日期
2011.08.31
产品适用范围
该产品适用于浅表,肉芽第二治疗期的伤口治疗,可用于适量、大量到极大量的渗液。慢性或急性渗液伤口,全皮层或部分皮层伤口:压疮、腿部溃疡、感染伤口、糖尿病足、恶性伤口、术后伤、一度和二度烧伤、供皮区、蕈状溃疡的治疗。

2002年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2002年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关于指定《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说明
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制定的依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第15号局长令)。

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与《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关系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用于指导《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制定和确定新的产品注册类别。

我国实行的医疗器械分类方法是分类规则指导下的目录分类制,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并存。

一旦分类目录已实施,应执行分类目录。

三、制定分类目录的原则
执行分类规则指导下的目录分类制。

参照国际通行的分类,从严掌握。

使用风险是制定产品分类目录的基础。

分类目录尽可能适应管理的需要,有利于理顺监督管理,做到科学合理。

四、符合医疗器械定义的含药医疗器械为III类医疗器械。

五、由于各种手术包内组件不确定,所以本目录不包含该类产品。

凡手术包内含有II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I类和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类产品管理。

六、依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不能确定医疗器械分类时,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分类规则进行预先分类,并报我局核定。

名称
单导心电图机、多导心电图机、胎儿心电图机、心电向量图机、心电图综
助眠器。

(完整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年版

(完整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年版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年版关于指定《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说明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制定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第15号局长令)。

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与《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关系《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用于指导《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制定和确定新的产品注册类别。

我国实行的医疗器械分类方法是分类规则指导下的目录分类制,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并存。

一旦分类目录已实施,应执行分类目录。

三、制定分类目录的原则执行分类规则指导下的目录分类制。

参照国际通行的分类,从严掌握。

使用风险是制定产品分类目录的基础。

分类目录尽可能适应管理的需要,有利于理顺监督管理,做到科学合理。

四、符合医疗器械定义的含药医疗器械为III类医疗器械。

五、由于各种手术包内组件不确定,所以本目录不包含该类产品。

凡手术包内含有II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I类和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 类产品管理。

六、依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不能确定医疗器械分类时,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分类规则进行预先分类,并报我局核定。

基本分类Ⅰ类:Ⅱ类:Ⅲ类:详细分类680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6804眼科手术器械6807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6808腹部外科手术器械6809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6810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6815注射穿刺器械6816烧伤(整形)科手术器械6820普通诊察器械682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682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6827中医器械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6832医用高能射线设备6833医用核素设备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6855口腔科设备及器具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6863口腔科材料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6870 软件。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科学材料)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科学材料)

教书育人 1附件4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序号 产品类别产品类别名称产品描述预 期 用 途品 名 举 例管理类别1手术用品手术病人及手术台覆盖用感染控制产品无菌供应,设计成适合于特定手术,覆盖在病人身体或手术用器械台上,对微生物、皮屑、体液的有阻隔和控制作用的平面状用品。

覆盖在病人身体上的手术单又称为手术洞巾或孔巾。

覆盖在器械台上的手术单又称为器械单。

覆盖在手术单洞口并贴在手术创面周围皮肤上的用品称为手术膜。

不包括病床上使用的垫单。

分为无菌供应一次性使用,或非无菌供应的重复性使用。

与手术室的净化系统的“联合”,覆盖在病人身体或手术台上,使手术区域或手术器械台上方(面料的上方)形成无菌区域,阻止面料下方的有菌区域的细菌、皮屑等向手术创面或手术器械传播。

膝关节手术单、剖腹产手术单、泌尿外科手术单、眼科手术单、心血管介入手术单 器械单(无菌保护套、器械套)、手术膜、微生物皮肤密封剂、导管推进系统配套用覆盖帘、手术垫单、产妇出血量计算垫单 Ⅱ类医生穿戴用于感染控制的产品穿戴在手术室医务人员身体上,对微生物、皮屑、体液的有阻隔和控制作用的用品。

穿在手术医生和擦拭护士身上的称为手术衣,穿在麻醉师、巡回护士身上的称为手术室洁净服(或洗手服)与手术室的净化系统的“联合”,穿在医务人员身体上,使胸前和袖口的手术区域(面料的外部)形成无菌区域,阻止内部的有菌区域的细菌、皮屑、头屑、汗液等向手术创面传播。

手术衣、外科手套、外科口罩、手术帽Ⅱ类(不管是否无菌供应) 手术室洁净服(洗手服)I 类 器械用感染控制产品套在用于自然腔道内检查的重复性使用器械上的一次性使用隔离用品防止通过器械造成病人间的交叉感染。

内窥镜隔离膜Ⅱ类教书育人22敷料可吸收性止血敷料手术中置入到体内或创面,具有止血作用的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

术中植入对毛细血管、静脉和小动脉有辅助性止血作用。

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胶原(蛋白)网、胶原(蛋白)粉、止血粉、可吸收止血纱布 Ⅲ类可吸收性防粘连敷料 手术中植入到体内或创面,具有辅助防粘连作用的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手术衣、外科手套、外科口罩、手术帽
Ⅱ类(不管是否无菌供应)
手术室洁净服(洗手服)
I类
器械用感染控制产品
套在用于自然腔道内检查的重复性使用器械上的一次性使用隔离用品
防止通过器械造成病人间的交叉感染。
内窥镜隔离膜
Ⅱ类
2
敷料
可吸收性止血敷料
手术中置入到体内或创面,具有止血作用的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
术中植入对毛细血管、静脉和小动脉有辅助性止血作用。
Ⅰ类
3
生物防护用品
穿戴类防护用品
供医护人员、医院垃圾清理人员、器械消毒清洗人员穿戴的职业防护用品。防护对象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不是病人。
起生物防护作用,阻止来自患者的病毒向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人员传播。
防护服、防护口罩、活性炭口罩、防护目镜(面罩)

检查手套、检查指套
I
4
肢体加压用品
穿戴式压力用品
通过特殊的针织或编织技术,穿到病人肢体上对其适加适宜压力的纺织用品
Ⅱ类
医生穿戴用于感染控制的产品
穿戴在手术室医务人员身体上,对微生物、皮屑、体液的有阻隔和控制作用的用品。穿在手术医生和擦拭护士身上的称为手术衣,穿在麻醉师、巡回护士身上的称为手术室洁净服(或洗手服)
与手术室的净化系统的“联合”,穿在医务人员身体上,使胸前和袖口的手术区域(面料的外部)形成无菌区域,阻止内部的有菌区域的细菌、皮屑、头屑、汗液等向手术创面传播。
用于对手术或穿刺部位的皮肤、机械创伤、及器械的局部进行消毒处理
脱脂棉球、消毒刷(擦拭器)
Ⅰ类
浅表创面帖敷敷料
长期(超过24h)用于浅表创面的粘贴性片状材料。不含药物。非无菌供应。
为浅表创面、皮肤损伤提供愈合环境。

6864医用卫生材料分类

6864医用卫生材料分类
序号
名称
品名比例
管理分类
1
可吸收性止血、防粘连材料
明胶海绵、胶原海绵、生物蛋白胶、透明质酸钠凝胶、聚乳酸防粘连膜
III
2
敷料、护创材料
止血海绵、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脱脂纱布块、纱布垫、生物止血膜、纳米银妇用抗菌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疤痕敷料
II
止血海绵、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脱脂纱布块、纱布垫、生物止血膜、纳米银妇用抗菌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
I
3
医用夹板
医用夹板
IHale Waihona Puke 4手术用品手术衣、手术帽、手术垫单、手术洞巾
II
5
粘贴材料
橡皮膏、透气胶带
I
6
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
III
7
防护产品
防护服、防护口罩、手术口罩、隔离衣、防护帽及防护鞋套、医用口罩
II
生物安全柜
III
锉疮治疗笔、疤痕敌(去疤产品)
II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用于促进病人远端静脉血液向近端流动,以治疗静脉曲张或长期卧床病人预防肢体形成血栓。
静脉曲张治疗袜、防血栓袜
Ⅱ类
捆扎式压力用品
不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创面,捆绑到病人某个部位,对其适加压缩力,以起到治疗或辅助性治疗目的的用品。
用于血管进行加压、临时止血、束身等辅助性治疗。
压力绷带、止血带(压脉带)、乳腺压力绷带、腹股沟压力绷带、医用腹带、疝气带
手术衣、外科手套、外科口罩、手术帽
Ⅱ类(不管是否无菌供应)
手术室洁净服(洗手服)
I类
器械用感染控制产品
套在用于自然腔道内检查的重复性使用器械上的一次性使用隔离用品
防止通过器械造成病人间的交叉感染。
内窥镜隔离膜
Ⅱ类
2
敷料
可吸收性止血敷料
手术中置入到体内或创面,具有止血作用的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
术中植入对毛细血管、静脉和小动脉有辅助性止血作用。
手术用护眼贴
Ⅱ类
床上卫生用品
一次性使用病床或检查床上用的卫生护理用品。不包括手术室、产房内使用的各种手术垫、单。
卧床病人用保温、保洁、预防褥疮等用品
病人床垫、床单(垫巾)、护理垫(看护垫)、体位胶垫、检查垫、单(中单)Ⅰ类急救ຫໍສະໝຸດ 品除敷料以外的其他急救用品
急救剪、急救毯(膜)
Ⅰ类
6
其他
器械固定和保护用品
三角绷带(三角巾)、高分子固定绷带(树脂绷带疗疝绷带)、玻璃纤维绷带、聚酯纤维绷带、聚氨酯衬垫绷带、弹性管状绷带
Ⅰ类
胶带类包扎固定敷料
不与创面直接接触的带状或片状粘贴材料,有弹性或非弹性之分。非无菌供应。
不限定使用部位,用于对创面敷料、绷带或器械等提供粘贴力,以起到固定作用。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在慢性创面治疗过程中,需要先后使用这些不同性能一种敷料或多种敷料的组合,并结合正确医疗技术,为慢性创面提供愈合和/或相应的屏障环境。
凝胶类:
无定形水凝胶敷料
Ⅲ类
水胶体类:
水胶体敷料(主要成分为含羧甲基纤维素的片状或膏状敷料)
Ⅲ类
泡沫类:
聚氨酯泡沫敷料、聚乙烯醇泡沫敷料、负压引流泡沫敷料
注:敷料与创面的接触面可以有防粘连层,如聚氨酯膜或聚硅酮膜,有的敷料还有粘贴边
Ⅲ类
藻酸盐类:
藻酸盐(纤维)片状敷料、藻酸盐(纤维)条状敷料
Ⅲ类
油纱类:
凡士林和/或石蜡纱布油纱敷料
Ⅲ类
创面负压引流用封闭膜
Ⅱ类
绷带类包扎用品
不与创面直接接触的带状或筒状材料,有弹性或非弹性材料之分。非无菌供应。
不限定使用部位,用于对创面敷料或肢体提供束缚力,以起到包扎、固定作用
弹性绷带(自粘或非自粘)、网状弹性绷带、纱布或无纺布绷带
三角绷带(三角巾)、高分子固定绷带(树脂绷带疗疝绷带)、玻璃纤维绷带、聚酯纤维绷带、聚氨酯衬垫绷带、弹性管状绷带
Ⅰ类
胶带类包扎固定敷料
不与创面直接接触的带状或片状粘贴材料,有弹性或非弹性之分。非无菌供应。
不限定使用部位,用于对创面敷料、绷带或器械等提供粘贴力,以起到固定作用。
压敏胶带、透气胶贴(非织造布胶带)、弹性胶带、网纹易撕胶带、橡皮膏、急救胶带、绑扎胶布、弹性柔棉宽胶带、丝绸布胶带、聚乙烯胶带、输液胶带
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胶原(蛋白)网、胶原(蛋白)粉、止血粉、可吸收止血纱布
Ⅲ类
可吸收性防粘连敷料
手术中植入到体内或创面,具有辅助防粘连作用的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
辅助预防组织粘连。

医疗器械商品知识三-医用卫生材料和敷料(一)

医疗器械商品知识三-医用卫生材料和敷料(一)

成熟期
为伤口愈合的最后一阶段,大约受伤后3周到好几年的时间 --临床现象:肉眼观,瘢痕逐渐收缩、变薄及变淡,感觉上
瘢痕也渐变为柔软、光滑 --细胞层活动现象:包括血管的萎缩及胶原蛋白的重组。 A. 血管的萎缩:肉芽组织由鲜紫红色变为鲜红、浅紫红及至淡
粉红色,最后与周围皮肤类似的着色;表皮细胞的颜色变化 也如此,可持续6月到数年。 B. 胶原蛋白的重组:不规则或排列不整齐的胶原蛋白纤维渐由 新合成的较规则有弹性的胶原蛋白纤维所取代,该过程不断 进行,直到瘢痕组织渐变柔软、浅色、平滑及有序,约需 12-15月时间。这种重新组合的过程不停地进行数年,但伤 口组织的强韧度只能回复到原来的80%。
伤口愈合的过程
概述 可按时间先后发生分为三个阶段,但事实上每一个阶段的发
生都是彼此重叠的,难以清楚地区分这一 过程为三个独立 的阶段。 一个刚受伤的表面伤口,在正常生理机制下,5-10分钟内立 刻有血管收缩或凝血的发生,继而有炎性期(即炎性反应期 /清创期、肉芽期/增生期及上皮形成期和成熟期产生) 到伤口疤痕的平滑及回复组织最大韧度,伤口愈合的过程可 为1-3年。 一般将这一连串的伤口愈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来描述
伤口的收缩闭合 — 临床现象:肉芽组织的出现和伤口收缩闭合是相互协同几乎同时
发生的
表皮增生 — 临床现象:一般在受伤12小时内就已慢慢出现表皮增生的现象,
渐渐肉芽组织的外围出现了一层很薄闪亮如银的表皮层。即使在 伤口愈合后,这层新表皮层也需数年时间才能渐渐变成与周围正 常皮肤相似的颜色。 — 细胞层活动现象—“接触抑制作用”
伤口的种类
按愈合时间和长短来分
--急性伤口:指短期内可愈合的伤口 急性受伤干净表皮受损的伤口 外科手术干净整齐缝合的期伤口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年版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年版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年版关于指定《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说明一、《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制定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第15号局长令)。

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与《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关系《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用于指导《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制定和确定新的产品注册类别。

我国实行的医疗器械分类方法是分类规则指导下的目录分类制,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并存。

一旦分类目录已实施,应执行分类目录。

三、制定分类目录的原则执行分类规则指导下的目录分类制。

参照国际通行的分类,从严掌握。

使用风险是制定产品分类目录的基础。

分类目录尽可能适应管理的需要,有利于理顺监督管理,做到科学合理。

四、符合医疗器械定义的含药医疗器械为III类医疗器械。

五、由于各种手术包内组件不确定,所以本目录不包含该类产品。

凡手术包内含有II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I类和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I类产品管理;只含有I类医疗器械的,作为I 类产品管理。

六、依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不能确定医疗器械分类时,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分类规则进行预先分类,并报我局核定。

基本分类Ⅰ类:Ⅱ类:Ⅲ类:详细分类680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6804眼科手术器械6807胸腔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6808腹部外科手术器械6809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6810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6815注射穿刺器械6816烧伤(整形)科手术器械6820普通诊察器械6821 医用电子仪器设备6822 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682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6826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6827中医器械6831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6832医用高能射线设备6833医用核素设备6834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6841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6845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6854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6855口腔科设备及器具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6858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6863口腔科材料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6870 软件。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Ⅰ类
3
生物防护用品
穿戴类防护用品
供医护人员、医院垃圾清理人员、器械消毒清洗人员穿戴的职业防护用品。防护对象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不是病人。
起生物防护作用,阻止来自患者的病毒向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人员传播。
防护服、防护口罩、活性炭口罩、防护目镜(面罩)

检查手套、检查指套
I
4
肢体加压用品
穿戴式压力用品
通过特殊的针织或编织技术,穿到病人肢体上对其适加适宜压力的纺织用品
用于软化疤痕、抑制疤痕增生。
硅凝胶疤痕贴
Ⅱ类
急性创面敷料
短期(不超过24h)或长期(超过24h)与急性创面(手术切口或机械创面)接触的创面敷料。不含药物。主要分为敷片、敷帖等敷料。
有些敷片可以填塞到人体腔道或借助于其他固定材料将其施用于创面。无菌供应。
敷贴一般由直接接触创面的敷片、固定胶带及隔离层组成,临用前去除隔离层,直接贴于手术创面或机械创伤处。敷片还可以有一层防粘连层(如打孔膜),无菌供应。
Ⅱ类
医生穿戴用于感染控制的产品
穿戴在手术室医务人员身体上,对微生物、皮屑、体液的有阻隔和控制作用的用品。穿在手术医生和擦拭护士身上的称为手术衣,穿在麻醉师、巡回护士身上的称为手术室洁净服(或洗手服)
与手术室的净化系统的“联合”,穿在医务人员身体上,使胸前和袖口的手术区域(面料的外部)形成无菌区域,阻止内部的有菌区域的细菌、皮屑、头屑、汗液等向手术创面传播。
手术用护眼贴
Ⅱ类
床上卫生用品
一次性使用病床或检查床上用的卫生护理用品。不包括手术室、产房内使用的各种手术垫、单。
卧床病人用保温、保洁、预防褥疮等用品
病人床垫、床单(垫巾)、护理垫(看护垫)、体位胶垫、检查垫、单(中单)

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实施后涉及管理类别调整的第

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实施后涉及管理类别调整的第

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实施后涉及管理类别调整的第二类敷料类产品在延续注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2023-03-2119:33内容提要:敷料是指用以覆盖伤口的医用材料,其作用是暂时起到皮肤的部分屏障功能(物理屏障),即保护伤口。

该类医疗器械产品具有品种繁杂、名目繁多、分类复杂和界定困难的特点。

因此,自2017年8月31日发布的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实施以来,出现了一些已注册待延续的敷料类产品涉及到管理类别调整或分类不清晰的问题,有些甚至已经影响到注册证的有效延续。

文章主要针对前述的第二类敷料类产品在延续注册技术审评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归纳并进行探讨,为注册申请人和技术审评部门提供参考。

随着人们对于医疗水平的要求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在传统用于充当物理屏障,保持伤口愈合环境清洁的敷料类产品基础上,敷料类产品正逐渐向材料创新、功能多元?□形式多样的方向发展。

从我国最早于2002年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口](以下简称,"02版《目录》〃)和2017年发布的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以下简称,〃新版《目录》")的对比也可以看出,敷料的种类也从7种增至22种,新增了水胶体敷料、纤维敷料、碳纤维和活性炭敷料、含壳聚糖敷料、含银敷料、胶原贴敷料等新型敷料,其管理类别判定的依据更加细化。

可即便如此,对于拟上市的敷料类产品的分类界定工作依然存在争议和挑战⑶。

同时,2023年新《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及一系列配套法规文件的实施,意味着对于已上市的敷料类产品的监管也日趋严格,多地监管机构已对于敷料市场的乱象开展相关整治工作[4]。

对于审评机构而言,敷料类产品在延续注册过程中管理类别的判定则需要严格把关,避免出现"高类低延"的问题。

根据广东省审评认证系统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新版《目录》于2018年8月1日实施后受理的第二类敷料类产品的延续注册申请事项有63份左右(时间截至2023年1月1日),其中有19份左右涉及分类问题的发补,接近总申报量的三分之一。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附件 4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序号产品类别产品类别名称产品描述预期用途品名举例管理类别1 手术用品手术病人及手术台覆盖用感染控制产品无菌供应,设计成适合于特定手术,覆盖在病人身体或手术用器械台上,对微生物、皮屑、体液的有阻隔和控制作用的平面状用品。

覆盖在病人身体上的手术单又称为手术洞巾或孔巾。

覆盖在器械台上的手术单又称为器械单。

覆盖在手术单洞口并贴在手术创面周围皮肤上的用品称为手术膜。

不包括病床上使用的垫单。

分为无菌供应一次性使用,或非无菌供应的重复性使用。

与手术室的净化系统的“联合”,覆盖在病人身体或手术台上,使手术区域或手术器械台上方(面料的上方)形成无菌区域,阻止面料下方的有菌区域的细菌、皮屑等向手术创面或手术器械传播。

膝关节手术单、剖腹产手术单、泌尿外科手术单、眼科手术单、心血管介入手术单器械单(无菌保护套、器械套)、手术膜、微生物皮肤密封剂、导管推进系统配套用覆盖帘、手术垫单、产妇出血量计算垫单Ⅱ类医生穿戴用于感染控制的产品穿戴在手术室医务人员身体上,对微生物、皮屑、体液的有阻隔和控制作用的用品。

穿在手术医生和擦拭护士身上的称为手术衣,穿在麻醉师、巡回护士身上的称为手术室洁净服(或洗手服)与手术室的净化系统的“联合”,穿在医务人员身体上,使胸前和袖口的手术区域(面料的外部)形成无菌区域,阻止内部的有菌区域的细菌、皮屑、头屑、汗液等向手术创面传播。

手术衣、外科手套、外科口罩、手术帽Ⅱ类(不管是否无菌供应)手术室洁净服(洗手服)I类器械用感染控制产品套在用于自然腔道内检查的重复性使用器械上的一次性使用隔离用品防止通过器械造成病人间的交叉感染。

内窥镜隔离膜Ⅱ类2 敷料可吸收性止血敷料手术中置入到体内或创面,具有止血作用的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

术中植入对毛细血管、静脉和小动脉有辅助性止血作用。

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胶原(蛋白)网、胶原(蛋白)粉、止血粉、可吸收止血纱布Ⅲ类可吸收性防粘连敷料手术中植入到体内或创面,具有辅助防粘连作用的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序号
产品类别
产品类别名称
产品描述
预期用途
品名举例
管理类别
1
手术用品
手术病人及手术台覆盖用感染控制产品
无菌供应,设计成适合于特定手术,覆盖在病人身体或手术用器械台上,对微生物、皮屑、体液的有阻隔和控制作用的平面状用品。覆盖在病人身体上的手术单又称为手术洞巾或孔巾。覆盖在器械台上的手术单又称为器械单。覆盖在手术单洞口并贴在手术创面周围皮肤上的用品称为手术膜。不包括病床上使用的垫单。分为无菌供应一次性使用,或非无菌供应的重复性使用。
Ⅰ类
3
生物防护用品
穿戴类防护用品
供医护人员、医院垃圾清理人员、器械消毒清洗人员穿戴的职业防护用品。防护对象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不是病人。
起生物防护作用,阻止来自患者的病毒向医疗机构和医疗从业人员传播。
防护服、防护口罩、活性炭口罩、防护目镜(面罩)

检查手套、检查指套
I
4
肢体加压用品
穿戴式压力用品
通过特殊的针织或编织技术,穿到病人肢体上对其适加适宜压力的纺织用品
手术用护眼贴
Ⅱ类
床上卫生用品
一次性使用病床或检查床上用的卫生护理用品。不包括手术室、产房内使用的各种手术垫、单。
卧床病人用保温、保洁、预防褥疮等用品
病人床垫、床单(垫巾)、护理垫(看护垫)、体位胶垫、检查垫、单(中单)
Ⅰ类
急救用品
除敷料以外的其他急救用品
急救剪、急救毯(膜)
Ⅰ类
6
其他
器械固定和保护用品
Ⅰ类
5
病人防护和护理、急救用品
激光防护用品
由抗激光点燃、穿透的防护性用品
激光手术中防止意外灼伤或起火的用品。
激光手术防护覆盖物、激光治疗防护眼罩
Ⅱ类
一般性防护用品
一般治疗过程中对特定部位进行防护的用品或材料。
在治疗或生活过程中对病人提供适当的防护,使免受其他器械或外界的伤害。
石膏衬垫、冷敷隔离垫
Ⅰ类
三角绷带(三角巾)、高分子固定绷带(树脂绷带疗疝绷带)、玻璃纤维绷带、聚酯纤维绷带、聚氨酯衬垫绷带、弹性管状绷带
Ⅰ类
胶带类包扎固定敷料
不与创面直接接触的带状或片状粘贴材料,有弹性或非弹性之分。非无菌供应。
不限定使用部位,用于对创面敷料、绷带或器械等提供粘贴力,以起到固定作用。
压敏胶带、透气胶贴(非织造布胶带)、弹性胶带、网纹易撕胶带、橡皮膏、急救胶带、绑扎胶布、弹性柔棉宽胶带、丝绸布胶带、聚乙烯胶带、输液胶带
Ⅲ类
藻酸盐类:
藻酸盐(纤维)片状敷料、藻酸盐(纤维)条状敷料
Ⅲ类
油纱类:
凡士林和/或石蜡纱布油纱敷料
Ⅲ类
创面负压引流用封闭膜
Ⅱ类
绷带类包扎用品
不与创面直接接触的带状或筒状材料,有弹性或非弹性材料之分。非无菌供应。
不限定使用部位,用于对创面敷料或肢体提供束缚力,以起到包扎、固定作用
弹性绷带(自粘或非自粘)、网状弹性绷带、纱布或无纺布绷带
Ⅲ类
敷贴类:
创伤创面敷帖、手术创面敷帖、
Ⅲ类
敷贴类:
脐带敷贴
Ⅱ类
输液贴(用于静脉输液针或输血针)
I类
导管固定贴类:
血管穿刺敷贴、聚氨酯膜敷贴(静脉留置针、导管造口敷贴)、引流导管固定贴(可带有导管固定夹)
Ⅱ类
其他:
免缝胶带、免缝拉链、带绷带敷片
Ⅱ类
慢性创面敷料
与较深或较大面积的腐败、坏死等长期难以愈合的创面(包括烧伤创面)长期接触,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组合的敷料。不含药物。
在手术过程中可临时放入体内或创面,与组织接触起到吸收手术流出液、压迫止血、支撑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辅助性作用。
外科纱布或无纺布球、外科纱布或无纺布块、外科纱布或无纺布条、外科纱布或无纺布卷、外科腹巾、外科纱布球、外科海绵(止血海绵、聚乙烯醇海绵)
Ⅱ类
Ⅱ类
消毒剂涂抹材料
一次性使用皮肤、创面消毒处理的用品(不含药物、消毒剂)
Ⅱ类
医生穿戴用于感染控制的产品
穿戴在手术室医务人员身体上,对微生物、皮屑、体液的有阻隔和控制作用的用品。穿在手术医生和擦拭护士身上的称为手术衣,穿在麻醉师、巡回护士身上的称为手术室洁净服(或洗手服)
与手术室的净化系统的“联合”,穿在医务人员身体上,使胸前和袖口的手术区域(面料的外部)形成无菌区域,阻止内部的有菌区域的细菌、皮屑、头屑、汗液等向手术创面传播。
用于促进病人远端静脉血液向近端流动,以治疗静脉曲张或长期卧床病人预防肢体形成血栓。
静脉曲张治疗袜、防血栓袜
Ⅱ类
捆扎式压力用品
不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创面,捆绑到病人某个部位,对其适加压缩力,以起到治疗或辅助性治疗目的的用品。
用于血管进行加压、临时止血、束身等辅助性治疗。
压力绷带、止血带(压脉带)、乳腺压力绷带、腹股沟压力绷带、医用腹带、疝气带
利用粘粘、套、捆等技术对特定医疗器械进行固定和保护的用品,以确保器械的使用有效
用于对医疗器械进行固定和保护
导管固定翼、瓶口贴(瓶口保护贴)
Ⅰ类
注:本目录发布时,废止关于氧气流量计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3]310号文)中关于“酒精棉片、碘酒棉棒、输液消毒包”产品的分类界定通知。废止关于心血管自动反馈控制给药治疗仪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313号文)中的“酒精棉片、碘酒棉棒” 产品的分类界定通知。
在慢性创面治疗过程中,需要先后使用这些不同性能一种敷料或多种敷料的组合,并结合正确医疗技术,为慢性创面提供愈合和/或相应的屏障环境。
凝胶类:
无定形水凝胶敷料
Ⅲ类
水胶体类:
水胶体敷料(主要成分为含羧甲基纤维素的片状或膏状敷料)
Ⅲ类
泡沫类:
聚氨酯泡沫敷料、聚乙烯醇泡沫敷料、负压引流泡沫敷料
注:敷料与创面的接触面可以有防粘连层,如聚氨酯膜或聚硅酮膜,有的敷料还有粘贴边
输液贴为粘贴性片状材料。非无菌供应。只接触正常皮肤。
导管固定贴类敷料用于对导管与造口或伤口的接合处形成隔离性保护,可直接或间接接触造口或伤口。无菌供应。
为手术缝合创面、机械创伤等创面的愈合提供护理或屏障环境。用于导管造口时,能防止外部细菌沿导管与皮肤的接合处进入体内从而造成感染。
敷片类:
壳聚糖敷片、耳鼻喉止血海绵(可降解)
用于软化疤痕、抑制疤痕增生。
硅凝胶疤痕贴
Ⅱ类
急性创面敷料
短期(不超过24h)或长期(超过24h)与急性创面(手术切口或机械创面)接触的创面敷料。不含药物。主要分为敷片、敷帖等敷料。
有些敷片可以填塞到人体腔道或借助于其他固定材料将其施用于创面。无菌供应。
敷贴一般由直接接触创面的敷片、固定胶带及隔离层组成,临用前去除隔离层,直接贴于手术创面或机械创伤处。敷片还可以有一层防粘连层(如打孔膜),无菌供应。
用于对手术或穿刺部位的皮肤、机械创伤、及器械的局部进行消毒处理
脱脂棉球、消毒刷(擦拭器)
Ⅰ类
浅表创面帖敷敷料
长期(超过24h)用于浅表创面的粘贴性片状材料。不含药物。非无菌供应。
为浅表创面、皮肤损伤提供愈合环境。
弹性创可贴、防水创可贴、棉布创可贴、透气创可贴
Ⅰ类
疤痕抑制敷料
长期(超过24h)用于浅表疤痕的粘贴性片状材料。
与手术室的净化系统的“联合”,覆盖在病人身体或手术台上,使手术区域或手术器械台上方(面料的上方)形成无菌区域,阻止面料下方的有菌区域的细菌、皮屑等向手术创面或手术器械传播。
膝关节手术单、剖腹产手术单、泌尿外科手术单、眼科手术单、心血管介入手术单
器械单(无菌保护套、器械套)、手术膜、微生物皮肤密封剂、导管推进系统配套用覆盖帘、手术垫单、产妇出血量计算垫单
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胶原(蛋白)网、胶原(蛋白)粉、止血粉、可吸收止血纱布
Ⅲ类
可吸收性防粘连敷料
手术中植入到体内或创面,具有辅助防粘连作用的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
辅助预防组织粘连。
防粘连凝胶、防粘连膜(聚乳酸、多聚糖等)、防粘连编织敷料
Ⅲ类
不可吸收传统外科敷料
用医用脱脂棉,医用非织造敷布制造,为外科手术和创面处理提供辅助性支持的产品。
手术衣、外科手套、外科口罩、手术帽
Ⅱ类(不管是否无菌供应)
手术室洁净服(洗手服)
I类
器械用感染控制产品
套在用于自然腔道内检查的重复性使用器械上的一次性使用隔离用品
防止通过器械造成病人间的交叉感染。
内窥镜隔离膜
Ⅱ类
2
敷料
可吸收性止血敷料
手术中置入到体内或创面,具有止血作用的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
术中植入对毛细血管、静脉和小动脉有辅助性止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