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浣溪沙》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定风波》《临江仙》 《太常引》《浣溪沙》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定风波》《临江仙》 《太常引》《浣溪沙》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 析。
• 运用虚实结合与对比的手法。上片由一个“忆”字引起, 回忆二十年前英豪的欢聚,是想象虚写;下片用“二十 余年如一梦”来概括世事的变幻无定,写历尽沧桑之后 的无奈之感,感叹盛衰兴亡,是对现实情感地抒发。忆 昔和感今形成鲜明的今昔对比,发为浩叹的苍凉之音。
• 5.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描写往昔 情景的用意是什么?
• 词的上片描绘了往昔一幅优美闲适的图景:大家曾在 午桥豪饮,座中多是杰出的英雄。月光随着长沟的水波 静静东流;在杏花的疏影里,词人与朋友们借着酒兴, 畅谈理想, 尽情游乐吹笛直到天明。
• 用意:与下片如今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进而感慨抒怀。
• 5.能表达本词主旨游 》(陈与义)
• 1.《临江仙》全诗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 • 这首词上片忆旧,下片抒怀,词人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
抒发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落寞孤寂的情怀。
• 2. 请从语言、意境、表现手法任选角度,赏析“杏花疏影 里,吹笛到天明”。
• 6.赏析“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的表达效果。 • 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相迎”一词,
把斜阳当做人来写,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 感受到夕阳斜照给他带来的雨后无限清新喜悦之 情。
《定风波》苏轼
7.赏析经典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人写眼前景寓心中情,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同时还
采用一语双关的手法。词中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 暗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全词将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日 常生活小景中,令人领略不尽。
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3.词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 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 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 所谓晴了。

高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

高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

1、登高杜甫〔唐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蜀相杜甫〔唐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客至杜甫〔唐代〕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4、登快阁黄庭坚〔宋代〕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5、长恨歌白居易〔唐代〕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统编版九下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统编版九下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课外古诗四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文默写: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二、古文背诵篇目9.鱼我所欲也/《孟子》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出师表/诸葛亮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渔家傲·秋思》1、《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太常引 -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太常引 -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太常引 -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太常引 -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原文: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译文: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

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髮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

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注释:太常引:词牌名。

据《填词名解》载:「《太常引》,汉周泽为太常,坚持斋戒,其妻窥内问之,泽大怒,以为干扰其斋戒,收送监狱。

故有居世不谐,为『太常妻』之谚。

後人取其事以名词。

或曰:『太常,导引之曲也。

』」案,太常,官名也,九卿之一,司祭祀礼乐、掌宗庙选试。

秦始置奉常,西汉景帝改为太常,历代沿置,至清末废。

引:古代乐曲体裁之一。

《钦定词谱》云:「《太和正音谱》注『仙吕宫』。

一名《太清引》。

韩涧泉词有『小春时候腊前梅』句,名《腊前梅》。

」是调初有四十八字、四十九字、五十字及平韵、仄韵多格。

後宋元人大多填四十九字体,《钦定词谱》谓此调仅二体,以稼轩词为正体,所异者前阕第二句或五字全词四十九字或六字全词五十字耳,俱有宋元人词可校。

正体,双调四十九字,前阕四平韵,後阕三平韵。

间用长短句,无对仗要求。

後阕首次句,四言,有对仗者,亦有不对仗者;第三、四句,五言,因中有句读相分(古人应为句义分割),亦可不对仗。

前後阕两七言结句均作上三下四式,语义不可断,且下四字必作「平平去平」,平仄不可变,第六字尤用去声。

此调宜轻悠,亦宜婉约,遣字不需太重、太猛。

可有波澜,但无需大浪。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广信书院本作「建康中秋夜为吕潜叔赋」,兹从四卷本丙集。

四卷本无「夜」字。

吕叔潜:名大虬,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南宋·汪玉山《文定集·卷十五·与吕叔潜》中有「魏公再相」及「伯恭今安在两日前作书托韩无咎附便」等语。

天津语文48首课外古诗词

天津语文48首课外古诗词

天津语文48首课外古诗词七上1.《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唐代】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下1.《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唐)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八上1.《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古诗词前四首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古诗词前四首

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提示】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
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
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重难点解析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 的特点来写的? 【点拨】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
态?
【点拨】闲适、坦然的心态。
悲、宠辱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 面前。
2.于日常小事中生发哲理 途中遇雨实属小事,但作者却在常事之中体现 出了自己的平生学养、处世精神和开阔胸襟,表示 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忧患所忧的心情。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 上云卷云舒。 ——陈继儒 《小窗幽记》·
课文小结
退出
临江仙
上片: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 明。
译: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 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 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
评析:忆旧,表现出作者充满闲情逸致的 生活情趣。
下片: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 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 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 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 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⑵启示: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 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 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 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 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 们。
写作特色
1.语意双关,风趣幽默
这首词风趣幽默的笔调,主要表现在语意双
关。如“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轻”字并非指行

唐诗三百首9年级必背

唐诗三百首9年级必背

唐诗三百首9年级必背《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咸阳城东楼》唐·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九年级下册古诗17首原文

九年级下册古诗17首原文

九年级下册古诗17首原文以下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17 首古诗原文:1.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4. 《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5.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7.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8.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定风波》《临江仙》《太常引》《浣溪沙》

《定风波》《临江仙》《太常引》《浣溪沙》
斫zhuó去桂婆娑suō。人道是、清光更多。
释义
词牌名
题目
太常引·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
飞镜又重磨。
金波, 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
把酒问姮娥:
天廓。 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
被白发,
白发日增,
欺人奈何?ຫໍສະໝຸດ 好像故意欺负我,怎么办呢?
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 清光更多。
主旨理解
通过记叙出游时偶遇风雨这一 生活小事,表达作者旷达超脱的胸 襟以及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艺术特色
以小见大
生活小事
人生态度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作者、背景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代杰出诗人, 同时也工于填词。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也因之开始了流 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 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 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正音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 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kān惊。闲
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释义
词牌名
题目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赏析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经历了国破家亡,九死一生, 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闲登小阁 看新晴。
联系忆中之事与目前处境,展现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全文及解析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全文及解析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全文及解析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作者是辛弃疾,全文为: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这首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

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

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在一个月夜里,词人借着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作此词一吐他心中的不快。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词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月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词的上阕以“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描绘了月亮的圆润和明亮,暗示时光的流转。

作者把酒问嫦娥,感叹被白发欺人的无奈,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悲叹。

下阙中“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则表现了作者对自由、高远的向往和追求。

而“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则暗示着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希望能够远离尘嚣,寻求更加纯粹的生活。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自由、高远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翻译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翻译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翻译诗词目录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词诵读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1、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九年级下册定风波等四首课外古诗词

九年级下册定风波等四首课外古诗词

九年级下册定风波等四首课外古诗词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四首:《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定风波》。

1、《定风波》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资料:苏轼(1037~1101)享年64岁,又名苏东坡,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译文:不要倾听雨点穿过树林,和冲击树叶的声音,无妨一面歌唱呼啸,一面散步慢行。

一根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呢?在这烟雨迷漫里,只愿做个穿着簑衣,戴着笠帽的渔夫,度过一生。

有些寒冷的春风,把酒意吹醒了,山头的落日却来迎接我,回想一路走来时的寒风骤雨,虽然历经了无数的风波打击,管它的,回家吧!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午桥:在洛阳南面。

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定风波》+《临江仙》+《太常引》+《浣溪沙》

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四首《定风波》+《临江仙》+《太常引》+《浣溪沙》

照应,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

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
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

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
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

主旨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
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第一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 为吕叔潜赋
料峭春风∶ 人生的逆境 山头斜照∶ 人生的希望
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沉郁愁苦, 多了几分超然达观;
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 桀骜不逊 ,多了几 分隐忍平和;
与稼轩相比,苏轼少了几分 慷慨激昂,多了几 分 淡定从容。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表层含义 回头望一眼 走过来遇到 风雨的地方, 回去吧,对 我来说,既 无所谓风雨, 也无所谓天 晴。
背景介绍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新党部分官员为排除异己,便拿反对变 法的旧党人物开刀,而苏轼因其名气和声望首当其冲。李定等 故意歪曲其诗,以“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 把苏轼捉拿到御史台受审,史称“乌台诗案”。李定等欲置苏 轼于死地,幸有众多大臣仗义执言,再加上神宗也很欣赏苏轼, 他才得以免除死罪。
整首词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从“被白发”的惆怅,到俯视大好山河的渴盼,最后是誓为人 间带来更多清光的激昂。
①从“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表达作者 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也表达了作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②到“乘风好去,长 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俯视大好山河,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③最后“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作者幻想自己 飞入月宫,要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 表达作者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秋天来到塞外,景色异常美丽,衡阳的雁儿飞走了,无人在意。

四周传来角声,千山万岭里,长烟落日,孤城紧闭。

我喝下一杯浊酒,千里之外是我的家,燕子还没有回来,我无计可施。

羌笛悠扬,霜覆大地,人们失眠,将军白发,征夫泪流满面。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心中有少年的狂热,左手牵着黄马,右手擎着苍马,头戴锦帽,身穿貂裘,千骑卷起平原尘。

为了报答太守的恩情,我亲自射杀老虎,看着孙郎的英姿。

酒喝得醉醺醺,胸中的豪情仍然高昂,鬓角上有些霜,但是没有关系。

我在云中持节,何时能够遣冯唐回去呢?我挽起雕弓,就像满月一样圆,西北方向看去,射向天空中的狼。

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我醉醺醺地挑着灯,看着剑,做梦也在吹号角,想起征战的场景。

八百里的大军分成了若干支队伍,五十条琴弦在塞外回荡。

秋天的沙场上,点燃了战火。

马儿奔跑得飞快,弓弦像霹雳一样惊天动地。

我已经完成了君王交给我的天下大事,赢得了身后的名声。

可怜的白发老人,竟然生前就这样了结了一切。

4、秋瑾的《满江红》我在京城小住,又到了中秋佳节。

在篱笆下,黄花开得遍地都是,秋天的容颜如同抹布般清晰。

四周的歌声逐渐消散,八年的时光白白浪费,我已经不再是侬族的人,强行化身成为了蛾眉。

虽然不屑于这个身份,但是我还是要面对现实。

我的身体无法承受男儿的责任,但是我的心却比男儿更加坚强。

我经历了许多,因为别人而心热。

但是这个庸俗的世界,谁能够了解我的胸襟呢?英雄到了末路,也只能被磨折。

在浩瀚的红尘中,我在哪里才能找到知音呢?我的青衫已经被泪水湿透了。

5、苏轼的《定风波》三月七日,我在沙湖道中遇到了雨天。

雨具先行,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只有我毫不在意。

后来雨停了,我写下了这首词。

不要听那穿林打叶的声音,还不如吟唱,慢慢地走。

我手拿着竹杖和芒鞋,比起马儿来,轻盈得多。

谁会害怕呢?我穿着一件蓑衣,任由烟雨纷飞。

部编版九下期中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版九下期中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版九下期中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班级:姓名:期中后课外古诗词目录: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二、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四、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理解性默写1、《定风波》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3、《定风波》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4、《定风波》中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的句子是: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的句子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理解性默写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二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定风波》《临江仙》《太常引》《浣溪沙》

《定风波》《临江仙》《太常引》《浣溪沙》
回头望一眼刚才风吹雨落的 地方,
回去吧, 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 也无所谓天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
赏析
表现出作者泰然自若、
何妨 吟啸且徐行。 潇洒安闲
竹杖芒鞋轻胜马, 表明苏轼向往隐居闲适的生活、厌
代指隐居、闲适的 隐喻奔波的 恶官场险恶争斗,笑傲人生的轻松、
江湖生活
谁怕?
官场生活
喜悦和豪迈之情。
释义
我要乘风 飞上万里长空, 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 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 人们说, 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
赏析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对月抒怀,运用神话传说, 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
被白发, 欺人奈何?
展示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赏析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正音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 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kān惊。闲
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释义
词牌名
题目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渔唱起三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 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赏析
忆昔 午桥桥上饮,
点题 曾是唐代白居易、刘 禹锡吟诗唱和的地方
坐中多是豪英。
作者青年时追寻遗 韵,在故乡与当时 豪英在午桥聚会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动静结合,渲染恬静、清婉的 氛围,反映作者充满闲情雅兴 的生活情景

南宋辛弃疾《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辛弃疾《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据词题可知,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

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

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

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

起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

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昚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

乾道元年(1165年),作者上赵昚《美芹十论》;乾道六年(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

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原文: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翻译: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

把酒问姮娥: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注释: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太常引,词牌名。

建康,今江苏南京。

吕叔潜,名大虬(qiú),字叔潜,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

〔姮(héng)娥〕即嫦娥,传说中月宫的仙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赏析
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
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 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抒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诗歌赏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1)阳光总在风雨后。 (2)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 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3)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 还会远吗?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5)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为什么放开喉咙吟 唱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 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 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 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诗歌赏析
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背景简介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 退居青墩镇僧舍。他追忆二十多年前的洛中旧 游,那时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天下太平无事, 可以有游赏之乐。那时候的作者,“天资卓伟 ,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 与抗”(《宋史》本传)。其后金兵南下,北 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他回忆 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 变,写下了这首,也无风雨也无晴” 。 全词点睛之笔,饱含人生哲理,道出了词人此次
经历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 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萧瑟 ”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 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后两句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 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 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 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诗歌赏析
主旨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 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 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 韵味深远绵长。
诗歌赏析
写作特色
背景简介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 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 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 ,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起初始终 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 (孝宗), 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 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昚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 派。乾道元年(1165年),作者上赵昚《美芹十论》;乾 道六年(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 连同另两篇,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 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 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才华横溢的苏轼 韩
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三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苏
曾巩 欧阳修;

词---- 苏辛:(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曾 欧
诗----苏黄:
苏轼,黄庭坚;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背景简介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 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 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 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 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 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浣溪沙
纳兰性德
2019/12/23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 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 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 而改名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 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 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 《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 等。
概括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 “二十余年”点明追忆的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 ,又可见时间之长。 “如一梦”喻示作者身经浩劫,如历恶梦的心境 。 “惊”字写出了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作者逃 到南方,饱尝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
诗歌赏析
赏析“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 起三更”。
前一句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 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 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 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
诗歌赏析
赏析“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
到天明”。
写景叙事,刻画群英欢会
的环境,烘托与会者的雅趣和
逸兴。“杏花”言明春天,“天 明”言明夜晚。沟水中的月影 静淌、午桥的宴饮、幽雅的杏
花、明月清辉映照下的疏影、
悠扬的笛声,动静结合,构成
一幅动静相宜的恬静、清婉、
奇丽的画面。
诗歌赏析
赏析“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 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 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 里当歌来唱。
诗歌赏析
赏析“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回想当年豪酣欢乐的生活 画面。“忆”字开篇,直接把往 事展开。“午桥”是唐代白居易 、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 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 ,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 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 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读音停顿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
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yín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suō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疏通文意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 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 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 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
诗歌赏析
赏析“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作者乘风飞去,到万里高空看祖国山河, 月桂的婆娑却遮蔽了月光,朝廷中那些阻碍北 伐的人,不正像这月桂吗?问月的情趣与隐喻 的含意融为一体,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实现理 想的坚强意志。
下片运用想象,揭示主旨。
诗歌赏析
主旨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 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 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诗歌赏析
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想象丰富。 借神话故事,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
(2)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
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理想的实现。
(1)巧用对比。 将昔日洛中旧游欢景和二十多年后再来已沦
丧旧地的心境进行对比,抒发北宋亡国后的深沉 感慨。
(2)以清新之语,写怅惘之情。 在追昔抚今中,抒发落寞孤寂的情怀,将个
人愁苦融入历史的长河。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 赋
辛弃疾
2019/12/23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他是 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强烈 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辛 弃疾还是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英雄。公元1162年,23 岁的辛弃疾受北方起义军首领耿京的委派,从山东济南 赴建康(今江苏南京)面见宋高宗,联络共同抗金之事 。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他听说叛徒张安国杀害耿 京,投降金朝,起义军已溃散,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 深夜突入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军营中,生擒张安国,策马 飞奔,星夜渡江,直到建康,将叛徒交南宋朝廷处置。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2019/12/2
定 风 波
苏 轼
2019/12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 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 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 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 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 被贬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 大的挫折。《记承天寺夜游》写于 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时间:三月七日——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晴。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写作缘由: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诗歌赏析
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首句一方面渲染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 “莫听”点明外物不足放在心上。第二句是前 一句的延伸,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 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何妨”透出一丝俏皮。
读音停顿
qián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zhuàn
chóng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
héng pī
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hǎo
zhuó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
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pó suō
疏通文意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 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 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读音停顿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 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 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疏通文意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 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 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