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_彭侃

合集下载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电影一直是全球影视娱乐业的翘楚,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精良的运营管理以及广泛的IP开发与运营策略闻名于世。

电影的IP(知识产权)开发与运营,是电影产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电影作品的商业价值与长远影响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1. 创作阶段好莱坞电影在创作阶段,便已开始进行IP的开发。

这包括选取热门题材、热门IP改编以及独特故事情节等,以便为后续的IP 开发奠定基础。

在选取题材和改编过程中,制片方会深入研究市场需求,以便创造出更符合观众口味的作品。

2. 角色塑造角色是好莱坞电影中最重要的IP元素之一。

制片方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角色设计,使角色形象更加立体、深入人心。

通过精心设计的角色形象,能够为后续的衍生品开发、玩具制作等提供素材。

3. 知识产权保护在IP开发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好莱坞电影制作方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以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同时,也会积极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打击侵权行为。

三、好莱坞电影的运营机制1. 多元化发行渠道好莱坞电影的发行渠道非常广泛,包括电影院线、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

通过多元化的发行渠道,能够使更多观众观看到影片,从而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这也为后续的IP开发与运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 整合营销策略好莱坞电影在营销方面非常注重整合营销策略。

这包括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社交媒体营销等多种手段。

通过整合营销策略,能够使影片的宣传效果最大化,提高观众的观影欲望和影片的票房收入。

3. 衍生品开发与运营好莱坞电影的衍生品开发与运营是其IP运营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发各类衍生品(如玩具、服装、游戏等),能够进一步拓展影片的商业价值。

同时,这也能够为制片方带来更多的收益来源。

在衍生品开发与运营过程中,好莱坞电影制作方会与各类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共同推动衍生品的市场推广与销售。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一、引言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影视产业的中心,拥有浩繁著名的IP,如《星球大战》、《银翼杀手》、《指环王》等,这些IP不仅成为经典的电影作品,也成为了跨媒体的内容帝国。

如今,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迅速进步,也在不息演进。

本文将深度探谄谀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分析其成功因素和将来进步方向。

二、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1. IP的定义和价值IP即知识产权的简称,是指通过创设和运营知识和信息而产生的产权。

在好莱坞电影中,IP包括原创故事、角色、世界观等,是电影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优秀的IP不仅能够吸引观众,还可以为电影带来商业上的成功,成为影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 IP的开发流程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一般经历以下几个重要环节:IP得到、IP评估、IP开发、IP推广和IP保卫。

起首,影视公司会通过内部创作或者采购版权等方式得到IP资源。

然后,对IP进行评估,裁定其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

接下来,通过编剧、导演等创作者的努力,将IP原型转化为剧本,完成IP的开发工作。

随后,在电影上映前的宣扬和推广过程中,通过海报、预告片、媒体宣扬等方式将IP打造为品牌,吸引观众关注。

最后,为了保卫IP的权益,影视公司会申请相关的知识产权保卫措施,如商标注册、版权登记等。

3. IP的成功因素成功的IP开发不仅需要具备精彩的故事和角色,还需要思量市场需求、观众口味等因素。

在好莱坞电影中,成功的IP开发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故事性强,能够吸引观众的爱好和情感共鸣;二是角色具有奇特性和可塑性,能够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或偶像;三是世界观建设完整,能够给观众带来沉湎式的观影体验;四是与时俱进,能够紧跟社会变化和观众需求,不息推出新的故事和角色;五是具备跨媒体开发的潜力,能够通过漫画、游戏、玩具等其他形式的媒体进行衍生创作,扩大IP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三、好莱坞电影的IP运营1. IP运营的定义和作用IP运营是指通过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方式,将IP打造成具有商业价值的品牌,并实现持续的商业运营。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篇一一、引言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领军者,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其独特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

通过深度挖掘IP的价值,好莱坞将电影、衍生品、营销等多方面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以期为国内电影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二、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1. 选材与创作好莱坞电影在选材与创作阶段就注重IP的挖掘与培养。

一方面,好莱坞会从已有的成功作品中汲取灵感,如漫画、小说、游戏等,将这些具有潜力的IP改编成电影。

另一方面,也会注重原创作品的开发,通过优秀的剧本和创作团队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IP。

2. 版权管理好莱坞电影的版权管理是其IP开发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电影的版权进行合理分配与管理,好莱坞可以确保IP的持续开发与利用。

此外,好莱坞还会对盗版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保护其IP的价值。

三、好莱坞电影的运营机制1. 多元化运营模式好莱坞电影的运营模式具有多元化特点,包括电影发行、衍生品开发、线上线下营销等。

通过这些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好莱坞可以充分挖掘IP的价值,实现盈利最大化。

2. 精准营销策略好莱坞电影在营销策略上具有极高的精准度。

一方面,通过对目标观众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另一方面,好莱坞还会与各大媒体、社交平台等进行合作,扩大电影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

3. 衍生品开发好莱坞电影在衍生品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从玩具、服装、饰品到主题公园、游戏等,好莱坞可以将电影的IP延伸到各个领域,实现多元化收益。

同时,通过与各大品牌进行合作,好莱坞还可以将电影的IP与品牌进行联名,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成功案例分析以漫威宇宙为例,好莱坞通过精心打造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形成了庞大的漫威宇宙IP。

在选材与创作阶段,漫威从漫画中汲取灵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魅力的超级英雄角色。

在运营阶段,漫威采用了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包括电影发行、衍生品开发、线上线下营销等。

论坛精选04好莱坞电影大师班网络大电影开发内容与开放运营

论坛精选04好莱坞电影大师班网络大电影开发内容与开放运营

论坛精选04好莱坞电影大师班网络大电影开发内容与开放运营由美国电影协会和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共同主办的“好莱坞电影大师班”于4月20日举行开班仪式。

本届大师班论坛活动以“网络大电影及中国电影产业链之新业态”为主题,围绕网络大电影的制作特点、投资回报、发行模式、版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由易目唯传播创始人包冉主持,企鹅影视电影投资业务部总经理常斌、爱奇艺网络电影开发中心总经理窦黎黎、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优朋普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邵以丁、东方明珠副总裁兼百视通总裁史支焱、作家/影评人周黎明等嘉宾参与讨论。

内容需要与场景适配作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新?I态,网络大电影的产生和发展与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

主持人包冉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超过7亿,网络视频用户从2011年的3亿增长到现在的5亿。

伴随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大电影和网剧等网络内容业态异军突起。

互联网给予电影制作人新的机会以及更低的进入门槛。

无论是将网大视为一种产品、平台还是生态,其都为当前的电影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史支焱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播渠道的散化和泛在化是必然趋势。

从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来看,只要具有一定数量的人群就有相应价值。

所以要研究不同渠道、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发与之相匹配的产品。

“文化创意经济是场景经济,要针对不同的场景制作新的创意产品。

”史支焱说。

邵以丁持同样观点,“不管是网络电影、网剧还是电影,都是内容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说法和定义。

”他表示,当电影处在电影院场景之下,强调的是社交属性,注重画质和音质;而网络大电影是从移动端发起,移动端的年轻属性比较强,强调碎片化。

“在移动端、电视端和影院端等不同场景下,观众喜欢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内容需要与场景适配。

”资深影评人、曾担任多个电影节评委的周黎明去年亲自体验了网络大电影的拍摄。

他感触最深的是,处理同一个场景,拍网大与拍院线电影在剧情处理方式上明显不同。

影视剧IP开发的创新模式与市场推广

影视剧IP开发的创新模式与市场推广

影视剧IP开发的创新模式与市场推广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影视剧IP(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影视剧IP不仅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角色形象,还具备了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商业价值。

因此,影视剧IP的开发模式和市场推广策略也日益成为影视行业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分析影视剧IP开发的创新模式以及市场推广的重要性,并探讨影视剧IP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一、创新模式的影视剧IP开发影视剧IP开发需要创新的模式来保证作品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创新模式:1. 跨媒体开发:影视剧IP不仅仅局限于电视剧或电影,还可以通过小说、漫画、游戏等多种媒介进行开发。

通过跨媒体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扩展IP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实现IP的多元化发展。

2. 用户参与式创作: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允许用户参与到影视剧IP 的创作之中。

例如,开设征文比赛或举办线下活动,鼓励用户创作与IP相关的内容,增加用户对IP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3. 引进国外优质IP:国外影视剧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国外优质IP引进国内进行改编和开发,可以降低创作成本,减少市场风险,同时也能吸引观众的关注。

二、市场推广的重要性影视剧IP的市场推广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IP的知名度,还能为作品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以下是市场推广的重要性:1. 建立品牌形象:通过市场推广,可以在观众心目中塑造出一个强大而独特的品牌形象,让观众对IP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2. 扩大受众群体:市场推广的过程是将IP推向更多观众的过程,通过广告、宣传和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扩大IP的受众群体,提高IP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创造商业机会:市场推广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为IP创造商业机会。

通过授权衍生品、票房收入、版权销售等方式,将IP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IP的商业化发展。

三、影视剧IP成功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成功的影视剧IP案例,它们采用了不同的创新模式和市场推广策略,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 《权力的游戏》:该剧通过跨媒体开发,将原著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并推出了电子游戏、衍生小说等多种形式的衍生品。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篇一一、引言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领军者,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其独特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

通过深度挖掘IP的价值,好莱坞成功地将电影、衍生品、游戏等多个产业相融合,创造了一个完整的IP产业链。

本文将深入探讨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分析其成功因素,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1. 选题与策划好莱坞电影在选题与策划阶段就注重挖掘IP的潜力。

通过对市场、观众需求、文化背景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好莱坞电影制片方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趋势,选择具有潜力的故事和题材。

此外,好莱坞电影还善于与知名作家、导演、演员等合作,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2. 剧本创作与开发在剧本创作与开发阶段,好莱坞电影注重将故事情节、人物设定、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

通过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观赏性和影响力。

此外,好莱坞电影还善于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如动漫、游戏等,以拓宽IP的受众群体。

三、好莱坞电影的运营机制1. 多元化营销策略好莱坞电影在运营过程中,注重多元化营销策略的运用。

通过宣传推广、社交媒体互动、明星效应等多种手段,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好莱坞电影还善于与其他产业进行合作,如与游戏、衍生品等产业相融合,扩大IP的影响力。

2. 版权运营与授权好莱坞电影注重版权的运营与授权。

通过与合作伙伴签订授权协议,将IP的价值最大化地释放出来。

这不仅可以为制片方带来可观的收入,还可以扩大IP的影响力,为其他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四、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因素1. 强大的制作团队与资源整合能力好莱坞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制作团队和资源整合能力。

从编剧、导演到演员等各个环节,都拥有世界顶级的专家和团队。

同时,好莱坞电影还善于整合全球资源,为作品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条件。

2. 注重观众需求与市场趋势好莱坞电影在开发IP和运营过程中,始终关注观众需求和市场趋势。

好莱坞电影的营销策略

好莱坞电影的营销策略

好莱坞电影的营销策略透视好莱坞的电影,总结其营销策略,把握其运营特色,对世界各国的电影营销无疑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对我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营销思路营销策划始于消费者,而不是制作者自身,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消费者的满意,并成为吸引他们继续消费的动因。

这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观在美国已被普遍接受,好莱坞深谙其道,将观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消费者为中心作为电影品牌的指导思想早已是他们公认的营销法宝。

为了建立品牌并进行相应的营销,电影公司第一步就是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制定策略,剖析观众心理,第二步才是投其所好制作符合观众需求的影片。

根据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消费者导向的营销观使得好莱坞不仅加倍重视拍片前的调研工作,也重视根据试映时观众的反响来修订影片内容,以种种举措保证影片自身的艺术质量及日后收益。

通过对消费者的关注,他们能够轻易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营销渠道与策略。

美国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拍出观众想看的东西,并成功地影响观众的口味,创造出一大批专门的顾客群。

好莱坞不仅重视本国观众的消费喜好与需求,也密切关注着世界各国观众的消费取向,常在对外国电影市场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有的放矢的营销计划。

在20世纪的头50年里,美国人对中国的电影市场曾经作过系统而详细的调查,并写下了大量的文字,比如美国商业部的对内对外贸易司从1927年1月开始定期发表有关世界各国电影市场的调查报告,它的第一份报告便是关于中国电影市场的。

美国驻中国各地领使馆人员的调查综合整理而写,它不仅对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做了相当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统计,如对电影银幕、电影观众的数量、分布,对中国电影法规的介绍,还特别分析了美国电影进入中国的障碍。

这份报告对于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了解中国电影市场提供了重要依据,这种对中国电影市场调查的细致和深入程度甚至现在连中国人自己都未能做到。

娱乐产业中的IP开发与运营模式

娱乐产业中的IP开发与运营模式

娱乐产业中的IP开发与运营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增长,IP (Intelectual Property)的开发与运营成为娱乐产业的重要一环。

IP的开发和运营模式对于提升娱乐内容的市场价值以及推动娱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讨论娱乐产业中IP的开发与运营模式,并探讨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IP开发模式在娱乐产业中,IP的开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IP开发模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娱乐内容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常见的IP开发模式:1. 原创开发模式:通过企划、剧本、故事创作等方式,创造全新的IP,此模式风险高,但若成功,则具有独特性和巨大潜力。

2. 影视改编模式:将文学作品、漫画、游戏等已有的IP转化为影视作品,此模式具有现成的剧情和粉丝基础,但需要平衡原作粉丝期望与改编过程中的创新。

3. 跨界合作模式:通过跨界合作,将不同领域的IP进行整合开发,例如将游戏改编成电影、动漫改编成电视剧等,此模式带来创新和多元化,同时也存在整合难度较大的挑战。

4. 衍生品开发模式:围绕已有IP开发衍生产品,如周边商品、游戏、演出等,此模式可以进一步拓展IP的市场价值,但需要注意保持原作的品质和形象。

二、IP运营模式在成功开发IP后,运营模式的选择将决定IP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IP运营模式:1. 多平台同步运营模式:将IP在不同媒体平台上进行同步推广和营销,包括电视、电影、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以提高IP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2. 跨界合作运营模式:与其他行业合作,扩展IP的影响力和市场范围。

例如,与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与游戏公司合作推出游戏等。

3. 社群运营模式:通过社群平台与粉丝互动、分享IP相关资讯以及推出互动活动等,建立更紧密的用户关系,提高用户忠诚度和活跃度。

4. IP延展运营模式:利用IP的世界观和故事背景,拓展衍生品市场,如推出小说、漫画、游戏、周边产品等。

同时,通过IP的二次创作,扩大IP的用户群体。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在电影产业中,好莱坞一直被视为全球电影的中心,其电影制作水平和市场影响力无可匹敌。

而在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之中,IP(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营机制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从创作流程到市场运作,阐明其中的成功因素和挑战。

首先,IP成为好莱坞电影成功的基石,并且渐渐成为其核心战略。

IP是指作品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可以是小说、漫画、游戏、真实事件等多种形式。

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的特点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IP资源,快速实现市场化,并降低创作和市场风险。

比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就是根据J·K·罗琳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小说的成功为电影的票房和品牌塑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IP的开发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推动创意的实现和扩展。

其次,IP开发过程中的创作和精细化运营是保证电影成功的重要环节。

好莱坞电影行业独特的创作模式和运营机制为IP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创作过程中,好莱坞会聘请出色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团队,他们经验丰富,在创意和故事改编方面具备强大的能力。

他们尊重原IP的精神和核心要素,并注重在电影中保持高品质的创意和表达。

在精细化运营方面,好莱坞将IP开发概念贯穿于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注重品牌塑造、宣传推广和市场布局。

他们采用跨界合作和多媒体推广的方式,将IP深入到观众的心中,并创造出跨时空、跨媒体的IP帝国。

此外,在市场运作中,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莱坞不仅仅将市场定位在美国本土,还积极拓展全球市场。

他们投资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在海外市场推广,并采用地域化的策略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同时,他们也通过联合拍摄和合作投资,将好莱坞电影引入到全球制片、发行和放映系统中,从而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覆盖和更大的盈利空间。

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为IP的成功开发和运营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IP的创作保护和原创性问题存在争议。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篇一一、引言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领军者,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其独特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

本文将详细探讨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流程、运营策略以及其成功因素,以期为国内电影产业提供借鉴与启示。

二、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1. 创意与故事开发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始于创意与故事开发阶段。

这一阶段,制片方会关注市场趋势、观众需求以及文化热点,从中寻找具有潜力的创意点。

在此基础上,制片方会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故事构思、剧本创作以及角色设定,确保故事具有吸引力与独特性。

2. 版权保护与购买在创意与故事开发阶段完成后,制片方会进行版权保护与购买。

通过与原创作者签订合同,确保故事的独占性与合法性。

同时,制片方还会购买其他优秀作品的版权,以丰富自身的IP库。

3. 多元化开发与拓展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注重多元化开发与拓展。

除了电影本身,还会延伸到电视剧、动漫、游戏、玩具、服装等多个领域。

通过与其他产业合作,共同打造产业链,实现IP价值的最大化。

三、好莱坞电影的运营机制1. 市场营销与宣传好莱坞电影的运营机制注重市场营销与宣传。

在电影上映前,制片方会通过各类媒体、社交平台以及明星效应进行宣传,提高影片的知名度与期待度。

同时,还会组织各类首映礼、见面会等活动,增强与观众的互动。

2. 发行与放映好莱坞电影的发行与放映渠道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院线放映,还会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进行发行。

此外,还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发行策略,确保影片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3. 后续运营与维护好莱坞电影在运营过程中,注重后续运营与维护。

这包括对影片的版权管理、续集开发、衍生产品的推出以及与粉丝的互动等。

通过持续的运营与维护,实现IP价值的长期增值。

四、成功因素分析1. 强大的制作团队与资金支持好莱坞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制作团队与资金支持。

这些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知识,能够确保影片从创意到上映的每个环节都得到精心策划与执行。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篇一一、引言好莱坞电影一直是全球影视娱乐业的翘楚,以其高质量的内容和精准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闻名于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IP的运营和开发已成为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深入探讨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1. 选题与创意阶段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始于选题与创意阶段。

在此阶段,制片方需根据市场需求、观众喜好和自身优势,确定影片主题与风格。

同时,通过对故事情节、角色设定等进行深度挖掘,确保影片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此外,好莱坞电影在选题与创意阶段还会考虑与其他IP资源的整合,如游戏、动漫、书籍等,以实现跨平台、多渠道的运营。

2. 前期制作与剧本创作在前期制作阶段,好莱坞电影将注重剧本的打磨与完善。

通过对角色设定、情节发展等关键元素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影片内容的优质性和吸引力。

同时,通过搭建丰富的角色关系网和故事背景,为后续的衍生品开发奠定基础。

3. 特效与后期制作好莱坞电影在特效与后期制作方面投入巨大。

通过运用先进的特效技术,将影片的视觉效果提升到极致,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观影体验。

此外,后期制作过程中还会对影片进行精细的剪辑、调色等处理,确保影片的整体质量。

三、好莱坞电影的运营机制1. 发行与放映好莱坞电影的发行与放映是其运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片方会与各大发行商进行合作,将影片投放至全球各大影院。

同时,还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制定合理的放映策略,确保影片在最佳时机和地点上映。

2. 衍生品开发与授权好莱坞电影在成功推出后,会积极开展衍生品开发与授权业务。

通过与服装、玩具、游戏等企业合作,将影片中的角色、道具等元素转化为实际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还会通过授权方式,将影片的版权、形象权等资源授权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以实现IP价值的最大化。

3. 媒体宣传与网络营销好莱坞电影非常重视媒体宣传与网络营销。

美国两条成功的影视IP运营之路

美国两条成功的影视IP运营之路

美国两条成功的影视IP运营之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电影巨头就对IP 改编电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派拉蒙投拍白雪公主(1916年)和小飞侠(1924年)两部动画电影,取得不错的成绩,引发市场关注。

但1935 年,华纳兄弟改编自莎士比亚作品的《仲夏夜之梦》上映,票房惨败。

从此美国的影视IP产业开始向战争、科幻及经典动漫的电影倾斜。

2000年后,由于电影拍摄技术突飞猛进,以前只能存在于幻想中的场景可以通过电脑特效实现,加之优质原创剧本人才的凋零,电影巨头不得不把重心放在改编已有IP上,美国电影IP市场开始进入黄金时期。

一大批超级IP被翻拍成电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指环王》、《哈利波特》、《蝙蝠侠》等,到2014年美国电影市场共生产707部电影,其中由IP 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占比达到60%以上。

美国的影视IP市场也随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运作方式。

1、多方面全产业链开发IP(迪士尼)迪士尼作为卡通动漫出身的泛娱乐公司,拥有海量IP储备,从最初由瓦特?迪士尼本人创作出的米老鼠、唐老鸭等经典卡通人物到21世纪风靡全球的《冰雪奇缘》等作品,迪士尼电影永远走在IP运营的最前线。

2008年,迪士尼相继收购了动漫巨头漫威与卢卡斯影业,扩大自己的IP储备。

迪士尼是美国六大电影集团中IP运营最成熟,最早布局全产业链IP运营的公司。

迪士尼认为IP不该只是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真正的IP运营应该是全产业链的,有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以《玩具总动员3》为例,电影为迪斯尼带来了11亿美元的票房,但游戏、图书、DVD、版权和授权等领域为迪士尼带来了87亿美元的收入。

截至2012年,迪士尼已有超过四百个动画和电影形象,为其打造超长的产业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迪士尼已经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品牌乘数型”企业,即为已有IP品牌打造电影完成第一轮盈利,再通过电影的成功进行周边产品开发,形成第二轮利润,打造一个由“电影+衍生品+娱乐地产”的IP生态圈。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2024年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范文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篇一一、引言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业的领头羊,一直以其卓越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通过对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其成功背后的秘密,也能为其他电影产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探讨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以期为电影产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1. 原创IP的打造好莱坞电影在原创IP的打造上,注重故事情节的创意性和角色的独特性。

通过聘请优秀的编剧和导演,以及招募一流的演员阵容,好莱坞电影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IP。

2. 已有IP的挖掘与整合除了原创IP的打造,好莱坞还善于挖掘和整合已有的IP资源。

如通过购买其他媒体公司的版权,或者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已有的热门电视剧、漫画等资源,将已有的IP转化为电影作品。

3. 跨领域IP的开发好莱坞电影在IP开发上,不仅局限于电影领域,还积极拓展到其他领域。

如将电影角色开发成玩具、游戏、主题公园等,实现IP的多元化发展。

三、好莱坞电影的运营机制1. 精准的市场定位好莱坞电影在运营过程中,注重精准的市场定位。

通过对目标观众的需求和喜好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以吸引更多观众。

2. 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好莱坞电影在营销手段上,注重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宣传活动、广告投放等手段外,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新媒体进行宣传,以扩大影响力。

3. 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好莱坞电影在运营过程中,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保持紧密合作。

通过与制片方、发行方、院线等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局面。

四、成功案例分析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例,好莱坞通过整合已有的漫画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英雄电影。

在IP开发上,漫威注重角色的独特性和故事情节的创意性,成功打造了众多受欢迎的电影角色。

在运营上,漫威紧密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了IP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漫威还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吸引了大量观众,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IP的构建法则:运营篇

 IP的构建法则:运营篇

IP的构建法则:运营篇IP(Intellectual Property)运营,指的是根据作品的类型,特点和用户属性,不断进行更多的运营手段尝试,使得IP在创作阶段就拥有大量的忠实粉丝。

而当IP成熟到一定阶段,就可以开始进行授权等商业化探索,通过动画,游戏,舞台剧,网络剧,周边等多种形式,发展出更多更广泛的付费用户,验证IP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吸引更多领域的粉丝。

IP的长期运营很多时候一个超级IP并非只是设计出来的,更多是运营出来的。

IP 通过一个媒介呈现形式被激活后,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下一步就是长期的IP运营,再好的IP如果一段时间缺少运营,就会在观众的心中消失。

一个有巨大商业价值的IP很大程度并非一开始就设计完美,更多是靠长期持续的打造和调整最终形成。

漫威知名的《蜘蛛侠》在50年代创作之初并不知名,后来加入Jack Kirby的创意和更加社会化的内容后,才成为一度销量最高漫画,再之后经过索尼影业的全新塑造,才变成了今天众人皆知的超级IP。

借力IP元素,联动全媒介传播IP开发前期就需要为网剧、电视剧、电影、游戏、出版物、社交、衍生产品甚至地产和教育等多种媒介形式留出充足的创作余地,做好衍生品和商业化收入模式的前期规划,保证IP的长期衍生能力。

新时代IP尤其需要具备超强的传播能力,要在社交媒体、移动游戏、短视频间相互互动,将内容(IP)产业链延伸至更多的商业变现途径。

优质IP后续孵化,线上线下闭环互动我们都知道,传统营销方式往往是自娱自乐型,消费者被动接受没法参与进来。

现在,企业需要与消费者深入互动起来,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各种资源,形成营销生态链,以最快的速度让目标消费者了解并体验。

借力IP元素授权营销能够实现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但互动性不够,还需要品牌基于IP资源孵化新内容,并借助粉丝的扩散效应实现品牌的自传播。

实际上,目前大部分好莱坞大片的收入模式其实早就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28%是来自于票房,剩下的大部分其实来自于衍生——包含类似于实体衍生品、IP授权等等一系列的内容,这种变化其实更多的就是来自于IP和生态化的相互反哺。

版权再造:IP开发的三种模式

版权再造:IP开发的三种模式

版权再造:IP开发的三种模式
刘兆明
【期刊名称】《编辑之友》
【年(卷),期】2017(0)9
【摘要】"IP"即版权。

好莱坞的版权概念更注重对原创作品的"保护",而国内兴起
的IP概念则更强调对原创作品的"开发"。

基于水平整合的现代娱乐业结构设计理念,文章提出围绕版权价值挖掘,先后出现和并存着三种IP开发模式:产品扩展模式、项目协同模式和众创模式。

对应IP被视作产品、项目和众创过程,IP开发从无核心到有核心最终到去核心,涵盖了行动、环境与当代神话。

【总页数】5页(P86-90)
【关键词】版权;IP;开发模式
【作者】刘兆明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2
【相关文献】
1.“IP热”背后的版权价值扩张效应及全媒体开发模式研究 [J], 韩顺法;郭梦停
2.IP开发:打通版权价值链条 [J], 曾令斌
3.IP热背景下体育版权价值全产业链开发策略 [J], 宋扬
4.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网络文学IP版权价值开发困境与对策研究\r——以阅文集团
为例 [J], 吴赟;陈思
5.试论IP热背景下版权价值全媒体开发策略 [J], 张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好莱坞模式参照下的中国IP电影发展思考

好莱坞模式参照下的中国IP电影发展思考

好莱坞模式参照下的中国IP电影发展思考周欢【摘要】IP即知识产权,是近两年兴起的文化热点现象.从2013年到2016年的中国IP电影票房和评分数据可看出,中国IP电影存在过度娱乐化、口碑不佳、原创动力不足等问题.而好莱坞电影在IP开发、IP产业和IP保护方面有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未来,中国IP电影应从提高专业程度、加强IP转化能力、保护知识产权及尊重电影艺术等方面继续深耕.【期刊名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7)005【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IP电影;国产电影;好莱坞;知识产权【作者】周欢【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 40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92伴随电影行业的繁荣与网络时代的推动,IP概念最近两年开始发酵。

IP即知识产权,泛指小说、电影、影视剧、动漫等具有粉丝基础的文化创意素材。

当下,IP 电影迅猛发展,但也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与已经发展一百多年的好莱坞对比,中国IP电影面临着尴尬境地。

极具粉丝基础的IP改编赢了票房却输了口碑,鲜明体现着文化工业的商品属性。

这让我们思考,在IP电影繁荣的背后,存在着哪些问题?IP工厂好莱坞能为中国电影提供怎样的经验?中国IP电影的出路又在哪里?自我国2003年实现全面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从2003年的10亿元,增长到100亿元用了8年,增长到200亿元用了3年,2014年仅仅1年,增加到近300亿元。

从2010年的刚过100亿元到2016年的457亿元,中国电影票房突飞猛进。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其中IP电影贡献了不少票房。

笔者根据网站“电影票房”提供的数据整理发现,2013年,票房过亿电影有34部,其中IP电影10部,票房共计42.91亿元,约占2013年票房过亿影片的26.3%;2014年有16部票房过亿IP电影,票房共计74.45亿元,约占2014年票房过亿影片的28.4%;2015年,24部票房过亿IP电影,票房共计114.89亿元,约占2015年票房过亿影片的28.4%;2016年根据IP改编的国产电影17部,IP电影总票房为71.1亿元,约占过亿影片总票房的30.2%。

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的兴起

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的兴起

作者: 彭侃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版物刊名: 艺术评论
页码: 51-5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独立电影 当代美国 好莱坞电影 票房排行榜 电影市场 总产量 电影节 国内
摘要:1980年中期以来,伴随着好莱坞大片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的步伐,美国国内的电影市场却有大量低成本的独立电影闯出了一片天地。

独立电影的产量逐年增加,在电影总产量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尽管主流好莱坞电影仍占据着国内和国际票房排行榜的大部分席位,但却是独立电影在各大电影节上出尽风头,获得各种大奖。

正如托姆·沙茨所说,独立电影的兴起可能是当代好莱坞发生的最大的变化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FOCUS 本期焦点013近几年来,IP 热在中国电影业愈演愈烈。

IP,是英文单词Intellectual Property 的缩写,指具备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

电影的IP 开发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利用来自别的领域的优秀原创IP,制作出电影。

另一方面是指当电影创作完成,进入市场后,其IP 价值在其他相关领域的延伸开发。

在这两方面,中国电影业都还处于热情高涨但缺乏章法的初级阶段。

例如电影公司疯狂地收购能改编成电影的IP 资源,将价格哄抬得节节攀升,但却不知对这些IP 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

每一家稍有规模的电影公司都标榜自己在建构围绕IP 运营的全产业链结构,而产业价值真正被开发的电影IP 却少之又少。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好莱坞的IP 开发与运营机制,为正处于IP 开发探索期的中国电影业提供借鉴。

好莱坞IP开发的两大基石知识产权(IP )可谓好莱坞的核心所在。

电影产业专家爱德华·爱波斯坦(Edward Epstein )曾以形象的说法指出知识产权对于好莱坞的重要意义:“当代片厂所做的主要是在四处收钱——以他们手中的一笔笔知识产权,向各方收取使用费,再将收到的钱分给该笔知识产权关系到的各方,如创造、开发、投资的各方等等。

”(1)而好莱坞的IP 开发之所以能顺畅运转,有两大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架构,一是集团化的产业结构,二是严密的版权保护体系。

首先,在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竞争和整合之后,好莱坞已经形成了非常利于IP 开发的集团化产业结构。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大制片厂时代”,好莱坞的市场为几大电影公司所控制,这些公司形成了制作、发行和放映垂直一体化的结构,并互相合作,因而取得了垄断市场的优势地位。

但1948年的派拉蒙迫使这些大公司破除了垂直整合的结构,垄断格局被打破,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视业的发展,好莱坞一度陷入低潮,股票严重下跌,但拥有很多地皮等不动产的制片厂成为了其他企业收购的目标。

1962—1969年,环球影业、派拉蒙、联艺公司、华纳、米高梅陆续被非电影行业的企业收购。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彭侃/Text/P eng Kan提要: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好莱坞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包括跨界整合的集团化结构、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及好莱坞电影从创意、制作到发行、营销、衍生品开发的全产业链运营中所贯彻的IP思维,为正处于IP开发探索期的中国电影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IP集团化 知识产权保护 跨界改编 系列化 扩窗发行 特许经营 联合推广如派拉蒙1966年被海湾西方石油公司收购,米高梅1969年被宾馆业和金融巨头柯克·科克里安(Kirk Kerkorian )收购。

此后,尽管大制片厂所属母公司不断更替,但集团化趋势没有改变。

如今,有好莱坞“六大”公司之称的迪斯尼、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派拉蒙、索尼影业和环球影业都隶属于更大的集团公司:迪斯尼集团、时代华纳集团、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维亚康姆集团、索尼集团和康卡斯特。

不同于60年代收购好莱坞电影公司的企业集团,这些集团都聚焦于娱乐与媒体业经营,旗下业务覆盖电影、电视、出版、音乐、音像、游戏、主题公园等各种细分的娱乐和媒体产业。

以迪斯尼集团为例,其业务包括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和度假村、影视娱乐、消费类产品和互动媒体五大板块,除了电影制片厂之外,还有ABC、ESPN、迪斯尼环球等电视网,有全球六大迪斯尼乐园、有359家经营迪斯尼商品的主题商店、以及开发游戏产品的多个公司等诸多资产。

之所以形成这样水平整合的结构,是基于娱乐媒体各细分领域的产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共生性。

例如,一部在影院获得成功的电影往往也能在音像、唱片、玩具、主题公园等相关市场创造价值,而旗下横跨各个娱乐媒体行业的企业集团则可以将IP 价值最大化,在母公司的协调下,旗下各个部门可以化身为以不同方式开发和推广同一电影IP 的业务部门,影院不再是电影商业开发的唯一渠道,出版部门出版原著小说,唱片部门推出原声带,音像部门发行DVD 和蓝光碟,广告部门推销电影植入广告,电视部门为电影提供播映平台和曝光宣传的机会,主题公园、衍生产品和互动媒体则将影视娱乐中的角色和故事开发成各种形式的消费体验或商品,将品牌的无形价值源源不断地转换为真金白银。

多种经营的开展为好莱坞创造出众多的“利润中心”,可以有效地缓解电影业的高风险性,防范单(1)[美] 爱德华·爱波斯坦《大银幕后:好莱坞钱权秘辛》,宋伟航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118页。

Th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System of Hollywood Movie’s IP一项目运作不当给公司带来的灭顶之灾。

(2)好莱坞的电影IP开发也正是基于这种“集团化协调运营”的结构而得以发扬光大,变成了深刻影响全球文化消费的娱乐帝国。

美国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则为好莱坞的IP 开发提供了另一重要的基础,知识产权,尤其是版权的保护,对于好莱坞电影而言有着“生命线”般的意义。

因为创作出一部好莱坞电影的创意和制作成本非常高昂,但是复制拷贝的成本却非常低廉,因此必须通过版权保护限制大众随意复制和扩散的行为,从而保护片方的利益。

幸运的是,美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将技术和知识创新视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最大财源。

在1789年开始实施的《宪法》中,就明确指出国会有权保障著作家和发明人对各自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的期限内的专有权利,以促进科学和实用艺术的进步。

在宪法的指引下,美国构建了一整套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

其中与电影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法案包括《版权法》(Copyright Law,1976)、《视觉艺术家权利法案》(Visual Art Right Act,1990)、《电子盗版禁止法》(No Electronic Theft Act,1997)、《千禧年数字版权法案》(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1998)等。

为了将这些法规落到实处,美国政府设立了诸多职能部门,其中国会图书馆下属的版权办公室负责版权的登记、申请、审核等工作;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负责涉及知识产权的国际贸易谈判;海关负责进出口产品的知识产权稽查,并于2003年联合其他十多个政府部门成立了全美知识产权协调中心,专门负责处理在进出口贸易中涉及知识产权的事宜。

(3)为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近年来历届总统往往还会在白宫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如奥巴马内阁成立了美国知识产权执行协调办公室(4)领导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又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而好莱坞为了增强对电影版权的保护,也付出了诸多努力。

美国电影协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便是游说美国国会和政府,在版权立法和管理执行方面保护好莱坞的权益。

2014年6月,美国电影协会专门聘请了前国会议员霍华德·伯曼(Howard Berman),请其专门就与好莱坞的版权保护相关的事宜展开政府公关。

(5)这些努力颇有成效。

正是在美国电影协会等利益集团的游说下,在过去四十年间,美国不断修订《版权法》,已将版权保护的期限延长了11次,1973年,创意产品的平均保护版权保护期限仅为32.3年,但如今平均期限已经延长到95年。

(6)这对于片库中有数以千计老电影的好莱坞大制片厂来说无疑意味着更多盈利的空间。

也正是在其不断的游说下,美国法院增强了对盗版行为的惩处。

例如奥巴马政府的司法部门已将专门从事版权保护的律师和FBI探员增加了两倍,用于应对数字化环境下的盗版问题。

(7)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政府和行业组织也通过缔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国际条约,设立专门机构来监视其他国家版权保护的执行情况,并发布专门报告,展开外交行动等方式,来构筑国际性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致力于维护好莱坞电影等创意经济产业的全球利益。

好莱坞IP开发的四大策略电影创作中的IP开发——跨界改编与系列化在好莱坞电影的创作中,便蕴含着IP开发的思维,具体表现为电影剧本的跨界改编和电影作品的系列化。

好莱坞非常善于挖掘来自其他领域的IP资源,将其改编为电影作品。

据The Numbers网站的统计数据,1995年到2014年5月15日,好莱坞共公映了10615部电影,其中原创剧本电影6842部,占据49.5%的票房市场份额,而改编自其他来源的电影共5703部,占据市场份额50.5%。

改编的来源也非常多元化,The Numbers网站列出了多达20类曾被改编为电影的作品来源。

(8)从与电影比较亲近的小说、漫画、电视作品,到看上去跟电影风马牛不相及的芭蕾舞作品、唱片、宗教出版物、玩具等,都曾为好莱坞所利用。

其中小说是好莱坞电影最重要的改编来源,如彼得·布鲁瑞(Peter Bloore)所指出的,相对于别的来源,小说是最接近于剧本的作品,能预先提供清晰的总体故事结构和调性,因而更受电影公司青睐。

(9)据研究者理莱内特·欧文(Lynette Owen)的估计,每年被好莱坞购买下优先改编权的小说达到1—2万部,其中有5%—10%会进入到开发阶段,但最终只有1%会进入到制作环节。

(10)1995—2014年,好莱坞共有(2)[美]迪诺·贝里奥《90年代好莱坞的全球化》,庞亚平译,《世界电影》2001年第6期,第121页。

(3)详细介绍可参见该机构的官方网站:/ iprcenter/。

(4)关于美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职能部门介绍,可参见美国知识产权执行协调办公室制定的:2010 Joint Strategic Plan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Enforcement, Retrieved from 。

(5)Julian Hattem, Ex-Rep. Howard Berman Lobbying for Hollywood, The Hill, July 22,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thehill. com/。

(6)Lawrence Lessig, Free Culture: The Nature and Fu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 : Penguin Press, 2004, pp.134-135.(7)Joe Satran, Obama Helps Hollywood: Aggressive IP Policy Aids Entertainment Industry, Huffington Post, September 7, 2012, Retrieved from 。

(8)Retrieved from /market/sour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