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基础会计学教案

合集下载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三版教学设计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三版教学设计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基础知识,包括会计定义、会计等式、账户和分类、制度和流程等;2.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和会计账簿的开设;3.了解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的作用和使用方法;4.熟悉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和作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会计等式的概念和表达方法。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原则;•账户的概念、种类和编制方法;•会计账户的余额和分类。

第三章会计凭证和账簿•会计凭证的种类、核算要素和填制要求;•日记账、总账的概念和作用;•明细账和现金日记账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第四章公司会计•公司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公司会计核算的流程和制度;•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解读。

三、教学方法1.讲授型教学法:对于基础概念和定义的讲解,采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式,辅以实例演示和互动交流。

2.实践型教学法:对于会计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开设,学生需要亲手操作,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四、教材选择本教学设计以《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三版》作为教材。

该教材对会计基础知识和公司会计核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讲解,内容覆盖广泛,符合本次教学的要求。

五、评价和反馈1.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能够定期组织测试和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测评,帮助学生找出不足之处,顺利提高学习成绩。

3.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实践,提高应对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基础会计学》教案的范文

《基础会计学》教案的范文

《基础会计学》教案的范文第一章:会计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学的定义、功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学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3. 了解会计学的历史发展和现代会计学的趋势。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学的定义和功能2. 会计学的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4. 会计学的历史发展及现代会计学的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学的定义、功能和目标,介绍会计学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学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

2. 课后作业: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一、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2. 学会使用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会计记录。

3. 理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手工会计和电子会计)2. 会计凭证的编制和使用(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3.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日记账、总账、明细账)4. 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5.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介绍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使用。

2.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实际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

2. 课后作业: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账户式会计制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账户式会计制度的原理和结构。

2. 掌握账户的开设、转账和关闭方法。

3. 学会编制试算表和利润表。

二、教学内容1. 账户式会计制度的原理和结构2. 账户的开设、转账和关闭方法3. 试算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4.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账户式会计制度的原理和结构,介绍账户的开设、转账和关闭方法。

新编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新编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新编基础会计教学设计一、前言会计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专业课程,对于商科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然而,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单一、知识点过于繁琐等,难以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一套新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会计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及其作用;•会计的历史与发展;•会计的职业道德与规范。

3.2 会计基本原理•会计等式的概念与意义;•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估价基本原则。

3.3 会计核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认定;•会计科目的选择方法;•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会计帐簿的记载方法。

3.4 财务分析•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典型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4.1 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将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将结合案例分析等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会计知识的实际应用。

4.2 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核算实验、财务报表分析等实际操作,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将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士来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会计工作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估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本教学方案将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方式:5.1 考试评估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5.2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对课堂表现的评估,包括发言、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检验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情况。

5.3 实践成果评估通过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估,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报告、会计核算实验报告等,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一套新编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案,旨在改善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基础会计学》 教案大纲

《基础会计学》 教案大纲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会计素养,我们开设了《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核算、会计分录、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等。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的、逻辑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概念和原则。

2.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会计案例,使学生理解会计实务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会计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安排3.1 学时总共安排xx学时,其中理论教学xx学时,实践教学xx学时。

3.2 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每个章节课时的进度。

3.3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作者:X。

4.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4.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会计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4.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评价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5.2 同行评价同行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5.3 教学成果观察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教学成果。

六、教学内容6.1 第六章: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6.2 第七章: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目的财务比率分析财务趋势分析6.3 第八章:账户和会计分录账户的性质和分类会计分录的编制和审核试算平衡和调整6.4 第九章:成本计算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6.5 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七、教学重点与难点7.1 教学重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账户和会计分录的编制成本计算的方法和应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运用7.2 教学难点会计分录的编制和审核试算平衡和调整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成本计算的复杂业务处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的选择和应用八、教学活动设计8.1 课堂讲授通过讲授法,系统地介绍会计核算方法、财务报表分析、账户和会计分录、成本计算以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等内容。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教学设计前言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打牢专业基础知识和奠定专业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于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系统、实用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会计学课程。

教学内容一、会计学基本概念本课程将全面阐述会计学基本概念,如会计、会计信息、会计对象、会计结构、会计公式、会计准则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学基础知识。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将介绍会计科目的划分和分类标准、账户的概念和分类、科目和账户的关系等,使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基本概念。

三、会计核算本课程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围绕会计核算理论、会计账务处理方式、会计凭证的作用和处理流程、会计分录的编写和核算以及会计账务的调整和纠错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会计核算内容。

四、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会计课程的重点内容,本课程将对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形式要求、财务报告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教学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问题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学原理基础知识。

二、课堂互动课堂互动也是本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答、演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和合作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严谨而轻松的学习氛围。

三、实践教学由于会计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会计学原理基础知识,本课程将通过实践教学形式,如案例模拟、现场调查、实际操作等,帮助学生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教学评价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如作业提交、小组讨论、考试测评等,全面系统地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思考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同时,本课程也将及时跟踪和评估教学效果,不断进行教学修正和改善。

总结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五版教学设计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五版教学设计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五版教学设计课程概述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针对大学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会计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讲授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报表制作技能,为以后进行高级会计学习和实务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和原则;2.熟悉会计科目的分类、记账方法和账务处理流程;3.掌握常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技能;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会计案例。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部分:会计基础知识本部分主要介绍会计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的定义、目的、职能和职业操守;会计概念、原则和假设;会计信息的特征和价值等。

时间安排:1周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本部分主要介绍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记账方法,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科目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常见交易的账务处理方法和技巧。

时间安排:4周第三部分:账簿记录和财务报表制作本部分主要介绍会计账簿的种类、编制方法和使用规则,以及常见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技能,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

时间安排:4周第四部分: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对实际应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包括会计核算处理中遇到的难点和应对方法,以及企业财务分析和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时间安排:3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会计概念、原理和实务技巧,介绍会计知识和方法;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会计账务和财务报表,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技能;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理解。

教学手段1.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使学生易于听懂和理解;2.在线学习平台:设置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资源;3.学科竞赛:组织学科竞赛,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4.互动教学:采用互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讨论和交流。

教学评估和效果反馈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平时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课堂讨论贡献度、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2. 课时安排:本章共需4课时,每课时45分钟3.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b. 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等式c. 培养学生对会计科目的认识和理解4.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5.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指南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a. 会计的定义b. 会计的作用和重要性2. 会计职能和目标a. 会计的四大职能:记录、分类、汇总、报告b. 会计的目标: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选择3. 会计要素的分类a. 资产b. 负债c. 所有者权益d. 收入e. 费用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a. 会计等式的意义b. 会计等式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目标a. 引入课程,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b. 讲解会计的四大职能和目标c. 案例分析: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2. 第二课时: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等式a. 讲解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b. 讲解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应用c. 案例分析:会计等式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会计科目a. 讲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b. 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c. 小组讨论:会计科目在企业会计系统中的作用4. 第四课时:复习和总结a. 复习本章重点内容b. 学生提问,解答疑问c. 总结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目标和会计要素的分类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会计职能和目标的应用能力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会计要素分类和会计等式的理解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含会计基本概念、职能、目标、要素分类和会计等式的讲解2. 案例材料:涉及会计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实例3. 小组讨论指南:提供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步骤六、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方法a. 会计分录b. 日记账和分类账c. 会计凭证和账簿2. 会计循环过程a. 交易和事项的识别b. 记录会计分录c. 调整和试算平衡d. 编制财务报表3. 财务报表的编制a. 资产负债表b. 利润表c. 现金流量表d.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七、教学过程1. 第五课时:会计记录的方法a. 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b. 讲解日记账和分类账的设置和使用c. 案例分析: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应用2. 第六课时:会计循环过程a. 讲解交易和事项的识别方法b.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过程c. 讲解调整和试算平衡的步骤d. 案例分析: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3. 第七课时:财务报表的编制a. 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b. 讲解利润表的编制方法c. 讲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d. 讲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e. 案例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实际应用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记录方法的掌握2. 会计分录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分录编制的准确性3. 财务报表编制练习:评估学生对财务报表编制流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九、教学内容1.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a. 会计政策的概念和选择b. 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处理c.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2. 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标准a.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b. 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c. 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衔接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a. 可靠性b. 相关性c. 可理解性d. 实质重于形式e. 重要性f. 谨慎性g. 及时性十、教学过程1. 第八课时: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a. 讲解会计政策的概念和选择原则b. 讲解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处理方法c. 讲解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原则d. 案例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2. 第九课时: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标准a. 讲解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和特点b. 讲解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基本内容c. 讲解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衔接方法d. 案例分析:国际会计准则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 第十课时:会计信息质量要求a. 讲解会计信息质量的八大要求b. 分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企业财务报表编制中的应用c. 案例分析: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实际案例十一、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理解2. 会计准则练习:评估学生对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掌握3. 会计信息质量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十二、教学内容1. 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a. 预算编制和控制b. 成本计算和控制c. 财务分析与评价2. 会计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a. 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b. 现金流量分析c. 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的计算3. 会计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应用a. 企业筹资渠道和方式b.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c. 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的计算十三、教学过程1. 第十一时课: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a. 讲解预算编制和控制的方法b. 讲解成本计算和控制的原则c. 讲解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方法d. 案例分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2. 第十二课时:会计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a. 讲解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b. 讲解十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a. 现金流量的概念和分类b.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c.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d. 案例分析: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十二、财务报表分析a. 财务比率分析b. 杜邦分析体系c. 财务趋势分析d. 案例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十三、会计信息系统a. 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构成b. 会计软件的选择和使用c.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管理d. 案例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效益十四、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a. 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b. 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c. 会计舞弊的类型和预防d. 案例分析: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十五、课程总结和复习a. 复习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b. 学生提问,解答疑问c. 总结会计学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中的作用d. 展望会计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十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现金流量表编制和分析的理解2. 财务报表分析练习:评估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掌握3. 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软件的使用和系统管理能力4. 会计伦理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十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含现金流量表编制、财务报表分析、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伦理等内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2. 案例材料:涉及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会计伦理实践等方面的实例3. 小组讨论指南:提供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步骤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基础会计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等式,会计记录的方法和会计循环过程,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标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会计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会计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应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以及课程总结和复习。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五版教学设计 (2)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五版教学设计 (2)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五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从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开始,了解并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从而具备初步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学的概念、对象和内容;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和应用领域。

2.2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货币计量原则、会计实体原则、会计周期原则、成本原则、持续经营原则、准则一致原则。

2.3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会计账户、会计分录、账户的借贷方向、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2.4 费用的核算方法费用的定义和分类、费用的核算方法、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区别;费用和支出、成本的区别和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会计学的基本概念;2.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3.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3.2 教学难点1.费用的核算方法;2.费用和支出、成本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4.1 课堂讲授老师将上述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系统介绍,用全面、严谨的讲述方式对会计学知识进行逐一讲解。

4.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例,引导学生进行会计账户的设立、分录的编制、凭证的填制、账簿的记账、报表制作等操作,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会计核算各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实际练习,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

4.3 讨论在教学中设置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以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5.1 作业通过作业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包括课后习题、日记账的记账、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5.2 考试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采用开卷形式,主要以计算题为主,以展示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考虑本次教学以基础会计为主要内容,通过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和问题讨论,重点考虑学生整体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希望学生在本次课堂中能够真正学成会计学的基本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新编基础会计教案

新编基础会计教案

XXXX学院XX学年X 学期教案授课科目:基础会计使用教材:《基础会计》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主编:陈勇课程类别:专业课授课班级: XXXX授课教师: XX系 / 部: XX系课题计划课题(注明章节标题)模块一会计核算前的预备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内含、职能。

熟悉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教学重点会计的对象和方法概念教学难点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授课类型实践课教学方法讲授与思考练习法计划课时6课时备注课时计划本次课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要点及要求:1.要点:①会计的意义②会计目的和任务③会计定义2.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用学生了解会计基本情况和发展情况、会计核算的对象、原则和方法,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及方法,实训、实践环节设计等):任务认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会计是适应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产生的.生产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核算,核算离不开会计,生产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2.会计的性质:从会计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会计所涉及的内容,既与生产力相联系,又与生产关系相联系,从而构成了会计的"二重性",即会计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国外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在国外,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会计工作最早出现于公元前的古巴比伦王国。

到13世纪,在商业比较发达的意大利,已开始用“借”、“贷”登记债权和债务,这为近代会计的借贷记账法奠定了基础。

任务认识会计的含义与职能一、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随着生产过程的日趋复杂,经济管理对会计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会计职能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不管会计职能内容怎样发展变化或怎样理解会计职能,会计对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具有反映和监督两大职能或两大基本职能1.会计的核算职能(记帐、算帐、报帐)2.会计监督职能(监督什么?)(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地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

最新《基础会计》完整教案标准版(2024)

最新《基础会计》完整教案标准版(2024)

品种和工时等方法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03
归集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并按
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
18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01
02
03
销售收入的确认
按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 价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 记录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等科目。
2024/1/27
销售成本的结转
根据产品销售数量和销售 成本计算方法,结转已销 产品的生产成本。
2024/1/27
01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 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 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
02
课程内容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 与分析等,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 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原理,理解会计信 息的内涵和作用。
销售费用的核算
记录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 项费用,如广告费、展览 费等。
19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利润的核算
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并记录相关科目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等。
利润分配的核算
根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进行利润分配并记录相关科目如应付股利等。
2024/1/27
20
05
会计凭证、账簿与报表
法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4
06
财产清查与期末处理
2024/1/27
25
财产清查的种类与方法
财产清查的种类
包括全面清查、局部清查 、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等。
2024/1/27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主要包括实地盘点法、技 术推算法、抽样盘点法、 函证核对法等。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等式。

3. 学会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会计分录。

4. 了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单据处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会计的定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等式的构成会计等式的应用3. 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账户的运用4. 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填制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会计账簿的运用5.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报表编制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学》教科书。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3.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实际的会计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4. 会计软件:为学生提供会计软件操作的机会,以熟悉会计核算流程。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会计题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4. 会计分录和报表编制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 第3-4周: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3. 第5-6周:会计科目和账户4. 第7-8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5. 第9-10周:会计报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新编基础会计学教学设计

新编基础会计学教学设计

新编基础会计学教学设计一、引言会计学是现代商业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

在商业活动中,会计学扮演着记录和分析财务信息的重要角色,为企业和个人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提供了核心支持。

因此,作为一门基础的商业课程,基础会计学的教学至关重要。

为了贯彻实现现代商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基础会计学教学进行探讨与设计。

二、教育目标通过基础会计学教学,学生需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会计术语和会计原则,理解会计工作的目的,规范,职能,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复式记账、账户调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的制作方法,以及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

4.学习运用会计方法分析商业活动,实现应用化,掌握一定的综合运用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基本素养,包括会计术语和会计原则、基本会计方法以及财务报表制作方法和财务分析方法等。

具体来说,该课程包括以下内容:3.1 会计基础1.会计学的基本特征和职能;2.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3.费用、收入、资产、负债等会计术语。

3.2 基本会计方法1.复式记账;2.账户调整。

3.3 财务报表制作方法1.资产负债表制作方法;2.利润表制作方法;3.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制作方法。

3.4 财务分析方法1.财务比率分析;2.短期债务管理;四、教学方法会计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本课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1.传统的讲解式授课;2.实例分析方法,在课上分析实际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原则和方法;3.小组讨论,以便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评估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学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准确性评估,通过考核测试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检查理解的准确性;2.实际应用能力评估,通过探索项目、论文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来评估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3.学习参与和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参与和互动效果来评估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是否积极并能否有效地吸收所学内容。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三版课程设计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三版课程设计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三版课程设计1. 课程描述本课程是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企业的会计体系,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2. 教学目标•熟悉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制度•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巧•理解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能够编制企业的财务报表•掌握会计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3. 教学内容本课程涉及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的定义和职责•会计基本假设和核算原则•账户和账户的分类•会计分录和凭证的编制模块二:会计核算方法•资产的计量和处理•负债的计量和处理•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和处理•收入和费用的计量和处理模块三:财务报表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4.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由教师讲解课程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展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堂讨论:由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共同分析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实际操作:带领学生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练习,加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教学评估及考核标准评估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和作业的评估。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核标准•课堂讨论占平时成绩的30%,主要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作业占平时成绩的40%,重点考查学生对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能力。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查学生对全局的理解,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三版》参考书目•《会计原理》(美国)Donald E. Kieso, Jerry J.Weygandt, Paul D. Kimmel著•《财务会计》(美国)Jerry J. Weygandt, Paul D.Kimmel, Donald E. Kieso著•《财务管理》(美国)Eugene F.Brinson著7. 课程计划日期课程内容第1-2周会计基础知识第3-4周会计核算方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5-6周会计核算方法(收入、费用)日期课程内容第7-8周财务报表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第9-10周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分析)第11-12周企业经营分析(比率分析、投资决策分析)第13-14周费用计算和成本核算第15-16周管理会计概述第17-18周期末复习8. 总结本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会计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以满足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六版教学设计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六版教学设计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六版教学设计简介本文旨在分享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十六版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基础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了解会计信息的基本作用和准确性,掌握基本的会计处理技能,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会计学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章会计学基本概念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定义、起源、发展和发展趋势,框定基础会计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为后续章节的内容打下基础。

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基本流程和基本指标,包括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账户和账簿等内容。

第三章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本章主要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和记录方式,包括会计凭证的种类、组成和填制方法,原始凭证的种类、来源和获取方法。

第四章会计账簿和账户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的分类、记录和保存方法,包括会计账簿的种类、构成和使用方法,常见会计账户的分类和记录方法。

第五章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会计核算的主要成果和应用,包括会计报表的分类、构成和使用方法,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工具。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讲授法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和解析,使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发展背景、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

案例法在讲解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凭证、账簿、账户等内容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通过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技能。

演示法在讲解会计凭证、账簿、账户等内容时,采用演示的方式,现场演示填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帮助学生掌握填制技能。

课外阅读安排相关文献,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

考核方式为了衡量学生对本课程知识掌握情况,采用以下考核方式: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各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新编基础会计学应用型第二版课程设计

新编基础会计学应用型第二版课程设计

新编基础会计学应用型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针对初学者设计的一门应用型基础会计学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学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其独立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账务处理;3.能够编制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4.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方法,能够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5.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其能够独立处理简单的财务会计问题。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历史渊源、发展阶段及其作用、会计职业角色、会计体系结构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对会计学有正确的认识。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本章主要介绍会计科目的分类、编码原则、科目名称和内容,以及会计账户的作用、分类、命名规则和科目余额规则等。

第三章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分录的定义、构成、分类、基本格式和原则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分录。

第四章会计核算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比如账户的借贷记账法、对账法、清理法和试算法等,讲解会计转账的基本方法,并引导学生了解其应用领域。

第五章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资产负债表的构成、编制方法、解读和分析等内容,以及利润表的构成、编制方法、解读和分析等内容,讲解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财务报表的基本含义。

第六章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对于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影响,讲解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的识别与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企业不同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案例分析、实操等形式进行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增强。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实验、课堂表现、出勤率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新编会计学基础第三版课程设计

新编会计学基础第三版课程设计

新编会计学基础第三版课程设计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新编会计学基础第三版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并应用所学的基本会计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

课程设计包括会计信息的记录、处理、汇总和报告,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将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并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欢迎学生们积极参与本门课程的学习与研究,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将会对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课程目标1.掌握基本的会计学理论;2.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的记录、处理、汇总和报告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会计信息的基本概念•会计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和计量原则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会计等式的概念和表达式•会计等式的变化规律和会计凭证的基本要素第三章会计账户与账户余额调整•会计账户的概念和特点•会计账户的分类和记账规则•调整账户余额的方法第四章会计核算与账簿建立•会计核算的概述和分类•会计账薄的建立和编制方法•会计账簿的内容和使用方法第五章会计核算与财务报表•会计核算的对象和基本内容•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使用要求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提交情况和项目调查报告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互动和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20%。

3.实验报告:设计若干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提交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50%。

参考书目1.袁振国,王海云. 会计学基础第三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段志红,张立国. 会计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郑辉,胡俊. 会计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以上是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大纲,欢迎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本门课程的学习和探讨,祝你们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将上述内容作为重点,是因为借贷记账法是全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是《会计准则》规定的企业记账必须采用的记账方法,不懂得借贷记账法,就不可能做好会计工作。
(二)难点
1.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中,各类账户的用途和结构。
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中"关于账户结构的几点注意事项"的理解。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日记账的账簿的设置与登记,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2.会计账簿的启用规则、会计账簿的使用规则、错账更正规则。
将上述内容作为本章重点,是因为登记账簿,主要是对日记账和分类账的登记,日记账可以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监督和控制,分类账囊括了全部账户,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能从分类账中得到反映。正确地设置和登记日记账、分类账,就能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确保会计核算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一、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三部分主要内容。目的是掌握第三个会计核算方法--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明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和基础。要求在准确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概念的基础上,熟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按不同分类标志的分类结果,每种类型的格式、内容,熟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和对原始凭证审核的三个层次。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并能熟练准确地填制记账凭证,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新编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一章 会计学的基本理论
一、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目的是使初学者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本质、会计
含义、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基本程序、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学、基础会计学等基本概念和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要求初学者能够认真琢磨每一个概念,咬文嚼字,将众多概念进行对比学习,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初步弄懂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把握。
(二)难点
1.记账凭证按不同标志的分类、格式和基本内容。
2.各种记账凭证的填制。
第五章 登记账簿
一、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的使用规则、会计账簿的使用和保管三部份主要内容。目的是掌握第四个会计核算方法--登记账簿,在掌握会计账簿定义、种类、格式的基础上,依据账簿使用规则,登记账簿。要求准确掌握会计账簿的含义,账簿按用途的分类,熟悉账簿按外表形式的分类,账簿按账页格式的分类。在账簿按用途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会计账簿的启用规则,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和会计账簿的错账更正规则,重点掌握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二、本章内容结构
复式记账法是现代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而全世界会计工作者公认的复式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因此,借贷记账法也是全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而借贷记账法必须具备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五个方面的内容,但掌握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还不够,应用借贷记账法,还需要掌握交易或者事项涉及的各个账户的性质、具体内容、用途和结构,才能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账户,这就要在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的基础上,对账户进行分类,主要是账户按用途和结构,账户按经济内容两个标志进行的分类。
二、本章内容结构
产品制造业主要交易和事项的会计记录,是对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法、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四个核算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在产品制造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和账务处理过程中(第一节)。
产品制造业的主要交易和事项的五项内容,体现在下列各节之中。企业要生存、发展、获利,就离不开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企业从投资者和债权人取得资金的过程,就是企业的资金筹集业务的会计记录(第二节)。
二、本章内容结构
将第一章中会计要素,按其内部性质和经济管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分类的具体项目,就是会计科目,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按其经济内容可以列成会计科目表,根据需要,企业可以对会计科目再进一步进行分类,形成会计科目的不同级次。要对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连续、系统地记录,就要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任何一个账户都要具备基本结构,并和会计科目一样进行分级,形成明细分类账户。各个会计账户记录的金额必须满足确定的数量关系,就是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是一一对应的,而会计账户登记的金额与会计恒等式满足确定的数量关系。
(二)难点
1.会计账簿登记规则的理解、掌握及其准确运用。
2.错账的查找方法和错账的更正方法。
第六章 产品制造企业主要交易和事项的会计记录
一、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对前五章介绍的如何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法、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等内容的综合运用。通过本章的学习,目的是使初学者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产品制造企业主要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记录。要求掌握产品制造企业资金筹集业务、生产准备业务、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资产清查、期末账项调整和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会计记录。学会对账、结账和试算平衡,为编制财务报表做好准备工作。
(二)难点
众多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比较困难,且常常模糊不清,难于划清正确和错误的界限,主要体现在:
1. 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概念的理解,其确认条件的掌握。
2. 广义收入与狭义收入、广义费用与狭义费用的关系。
3. 营业利润(狭义利润)、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净利润(广义利润、税后利润)之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掌握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含义、分类、格式和基本内容。
2.原始凭证的审核。
3.记账凭证的填制。
将上述内容作为本章重点,是因为只有对原始凭证进行认真审核,才能保证交易或者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只有按规定的要求填制记账凭证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用性、完整性。
二、本章内容结构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对发生的每一笔交易或者事项,为取得发生或完成的"凭据"和登记账簿的依据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核算方法,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又是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日常监督的重要手段。会计凭证按编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记账凭证也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第一节),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原始凭证,都要按规定的要求填制并进行审核,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文件(第二节);同样,记账凭证也要按规定的要求填制和审核,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第三节)。原始凭证和会计凭证都是重要的会计档案,因此,要按规定的传递程序执行、传递时间、和传递手续进行传递并妥善进行保管(第四节)。
二、本章内容结构
会计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三个阶段,会计本质由计算技术和管理工具演变发展到现在的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第一节),从而决定了会计职能--核算和管理,会计目标--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第二节),会计职能和会计目标又决定了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第三节),如何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就是执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运用会计核算方法(第四节),执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应遵循什么原则?就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五节),前述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决定了会计学与基础会计学(第六节)。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熟悉会计学基本理论的相关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所有者
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概念及其确认条件。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将上述两个方面作为本章重点,是因为本书的核心是会计核算,而核算的对象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要对会计六要素进行核算,就必须依据会计法规,采用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五个会计核算方法,开展会计工作。因此,不熟悉会计六要素,不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就不可能做好会计工作。
会计科目表,就学不好基础会计学。
(二)难点
1.对会计恒等式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1)基本存量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综合存量会计恒等式:资产+广义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
(3)基本增量会计恒等式:Δ资产=Δ负债+Δ所有者权益
(4)综合增量会计恒等式:
2.会计恒等式可作如下分类:
(1)按涉及的是存量还是增量分为存量会计恒等式和增量会计恒等式
(2)按涉及的会计要素范围分为基本会计恒等式和综合会计恒等式
第三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复式记账法
一、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和账户分类三部分内容。目的是使初学者掌握第二个会计核算方法--复式记账法,具体为借贷记账法。掌握或熟悉账户的分类。要求掌握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五个方面的内容,能够运用第二章表2-2中47个账户编制会计分录。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熟悉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间的联系与区别,及其与会计要素中"利润"的关系。
4. 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的联系和区别。
5. 广义利得与狭义利得、广义损失与狭义损失的关系。
6. 权责发生制中对本期和非本期收入、费用的确定。
第二章 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会计恒等式三部分内容。目的是使初学者掌握第一个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掌握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会计恒等式。要求在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与区别,熟记表2-2会计科目表中47个会计科目(账户),理解存量会计恒等式和增量会计恒等式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会计恒等式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