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课件
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79946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3.png)
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各种影响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肺部等)正常功能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呼吸系统疾病往往是由于外感风寒、湿邪、热毒等所致,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感冒、咳嗽、哮喘等。
针对这些疾病,中医提倡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病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一、感冒感冒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流感、鼻塞、鼻涕、咽喉痛等。
中医认为,感冒多因风寒、风热侵袭所致,治疗时需辨证施治。
风寒感冒以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等为主要症状,宜选用辛温解表的草药,如葛根、荆芥等;而风热感冒以发热、喉痛、咳嗽等为主要表现,宜选用清热解毒的草药,如连翘、金银花等。
二、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的表现。
中医治疗咳嗽需根据病因进行辨证施治,如风寒咳嗽、痰湿咳嗽、肺燥咳嗽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需要选用不同功效的草药进行治疗,如瓜蒌、桔梗、百合等。
三、哮喘哮喘是一种以气喘、咳嗽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
中医治疗哮喘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病因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如湿热阻肺型哮喘、痰浊阻肺型哮喘、气虚喘息型哮喘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哮喘,需选用不同功效的草药进行治疗,如黄连、苦杏仁、甘草等。
总之,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疾病的根治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需注意养生保健,调整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更好地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中医强调“治未病”,希望广大患者能够提前看病、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1a74d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6.png)
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以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中医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功能的各种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中医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和鼻塞,中医通常会使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如麻黄汤、桂枝汤等;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医则会应用清热化痰的方法,如川贝枇杷膏、百部止咳糖浆等。
通过辨证施治,中医可以精确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强调整体调理。
中医认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有关,因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中医注重调理整体,而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中医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例如,中医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不适;针灸可以刺激经络,调整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
通过整体调理,中医可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中医强调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是调理人体阴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相应的饮食调理。
例如,对于湿热咳嗽的患者,中医建议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清热化痰的食物,如莲藕、百合、黄瓜等;对于阴虚肺燥的患者,中医则建议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等。
通过合理调理饮食,中医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体质,增强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
中医强调心理调节。
中医认为情志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中医注重心理调节。
中医通过调节情志,舒缓情绪,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病情。
例如,对于焦虑紧张的患者,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法,调节气血,舒缓情绪,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通过心理调节,中医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中医儿科学肺炎喘嗽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肺炎喘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cec15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0.png)
四、范围:西医学称肺炎喘嗽为肺炎 1、病理分类 2、病因分类 3、病程分类 4、病情分类
1、病理分类: 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大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
2、病因分类: 感染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 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原虫 性肺炎 非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 嗜酸细胞性肺炎
6.喜炎平注射液 用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
肺证
针灸疗法
主穴:尺泽、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 配穴:少商、丰隆、曲池、中脘,用于痰热闭肺
证;气海、关元、百会,用于阳气虚脱证。
拔罐疗法
取穴肩胛双侧下部,拔火罐。每次5~10分钟,1 日1次,5日为1疗程。用于肺炎后期湿性啰音久不消失者。
药物外治
感受外邪
口鼻 肺 肺气闭阻
外邪闭肺 风寒闭肺 肺气失宣 风热闭肺 肺 炎 邪郁化火 热邪闭肺 喘 煎津成痰 热痰闭肺 嗽
余邪未尽 肺胃阴虚 正虚邪恋 肺脾气虚
病因病机
总之,肺炎喘嗽有外邪闭肺、热邪(或热痰) 闭肺及正虚邪恋等不同阶段,而热邪闭肺则是 本证病机传变的中心环节。其病位主要在肺, 常累及心、肝、脾。
(2)神经系统:常见烦躁不安、嗜睡,或两者交 替出现。继而出现昏迷,惊厥,前凶隆起,呼吸不规 则,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及有脑膜刺激征。
(3)消化系统:常见食欲缺乏、呕吐、腹泻、腹 胀等。重症肺炎可见中毒性肠麻痹,肠鸣音消失, 腹胀严重时致使隔肌上升,压迫胸部,使呼吸困难加 重。
鉴别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干、湿啰音。 (2)支气管异物:吸人异物可继发感染引起肺部炎症。根 据异物吸人史,突然出现呛咳及胸部X线检查可予以鉴别, 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可确定诊断。 (3)肺结核:婴幼儿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及 X线影像改变与支气管肺炎有相似之处,但肺部啰音常不明 显。应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血清结核杭体检测、 X线胸片随访观察加以鉴别。
呼吸道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呼吸道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7813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8.png)
呼吸道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系统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中医学认为,呼吸道疾病是由于外邪入侵、气机不畅或体内湿热等因素引起的,因此,中医有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呼吸道疾病首先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病情特点和体质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治疗感冒时,中医会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判断病情属于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然后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二、药物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病情不同,中医会选择具有不同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在治疗咳嗽时,中医常用川贝母、银翘片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的作用;在治疗哮喘时,常用麻黄、杏仁等药物,具有平喘散寒的功效。
三、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常用疗法之一。
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呼吸道疾病的病理状态。
例如,在治疗咳嗽时,可以选取肺经相关的穴位,如大椎、太渊等进行针灸治疗。
四、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常用形式之一。
中药汤剂一般由多味中药组成,药物的组方和剂量经过多次验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例如,在治疗感冒时,中医常用桑菊感冒颗粒、葛根芦根颗粒等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可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
五、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以手法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机为主要特点的物理疗法。
通过推拿可以调节体内气血平衡,改善呼吸道疾病的病理状态。
例如,在治疗鼻炎时,可以通过推拿鼻周围的穴位,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六、饮食调理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饮食密切相关。
因此,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时,中医常常会给出相应的饮食调理建议。
例如,在治疗咳嗽时,中医会建议患者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润肺止咳的食物,如梨、百合、蜂蜜等。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辨证施治、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汤剂、中医推拿以及饮食调理等。
中医呼吸科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调理与治疗
![中医呼吸科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调理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f17a0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9.png)
中医呼吸科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调理与治疗呼吸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维持机能之一,其正常功能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疾病侵袭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中医作为一门古老而细致的医学体系,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调理与治疗有其独特的做法与经验。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出发,探讨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调理与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中医认为,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与体内的气机失调有关。
在中医的理论中,气机是身体内部运行的基本力量,与呼吸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追求的是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调和,以保持整个身体的健康。
因此,中医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不仅仅关注病症本身,更加注重对整体身体进行调理。
二、中医调理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1. 中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调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医生会开出适合的中草药方剂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中医常用养阴清热的中草药,如麦冬、生地黄等,以改善肺脾功能、调和气机,从而减轻咳嗽、气急等症状。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灸,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和平衡。
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和生物反应,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提高肺部功能。
对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针灸可以缓解症状、增强免疫力。
3. 气功调理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促进身体健康的技术。
在中医的理论中,通过呼吸调理可以改变人体内气机的流动,增强体内的免疫力和调节能力。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医医生可以推荐一些适合的气功练习,如太极拳等,以增强肺部功能、提高肺活量。
4. 饮食调理中医非常注重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医医生会制定相应的饮食调理方案。
例如,咳嗽症状严重的患者,中医会建议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寒凉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而对于肺病康复期的患者,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益于肺部功能恢复的食物,如梨、苹果等。
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db64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6.png)
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呼吸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它负责呼吸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然而,由于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传统中医药学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来促使身体自我康复。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针灸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整气血的运行,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目的。
在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时,针灸可通过改善肺功能、减少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二、中草药疗法中草药在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常是采用复方中药,通过多种中草药的组合应用,以增强药效。
例如,在治疗感冒时,中医常用麻黄、桂枝等药材,可以发汗解表、祛除风寒。
而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疾病,中草药则更多地注重调整肺脾肾三脏的功能,以及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等。
三、中医按摩中医按摩作为一种非药物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对人体特定区域的按摩、推拿等手法来调节气血流通,促进疏通经络,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通常会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通过中医按摩可以缓解这些不适,促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此外,按摩还可以促进淋巴液循环,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对于提高人体自愈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四、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因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也注重饮食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呼吸系统疾病通常与阴阳失衡有关,而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可以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中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推荐相应的饮食方案。
例如,治疗湿热型感冒时,中医建议患者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助于排除湿热。
五、气功疗法气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疗法。
中医学中的呼吸系统疾病与调理
![中医学中的呼吸系统疾病与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0f14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d.png)
中医学中的呼吸系统疾病与调理在中医学中,呼吸系统疾病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临床问题。
中医学认为,呼吸系统疾病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紧密相关,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促进健康。
一、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观点中医学认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气血不畅或痰湿瘀滞等原因引起的。
在中医理论中,发作突然、症状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被称为“痈疽”,而发作较缓、症状较轻的则被称为“痰风”。
这种区分在治疗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中医调理方法1. 响应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中医用“哮”或“喘”来形容其症状。
中医认为支气管炎是由于肺脏失于宣降的功能,导致肺气郁滞、痰湿内蕴,进而引发喘息等症状。
中医的调理方法主要是清热化痰、宣通肺气,并辅以适当的针灸疗法和中药治疗。
2. 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将其归为“痈疽”范畴。
中医认为肺结核是因为体内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导致肺气不开、痰饮内盛而引起的。
中医的调理方法包括补气养阴、活血化痰,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蜜炭等。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
中医将其归为“痰风”范畴,认为病因是体内痰湿瘀滞、肺气失降所致。
中医的调理方法主要包括化痰化瘀、宣通肺气,常用的中药有杏仁、苏子等。
4. 神经官能性咳嗽神经官能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特发性咳嗽疾病,常见于年轻人。
中医认为这种疾病是由于肺气不畅、心脾失调导致的。
中医的调理方法主要包括宣通肺气、健脾化痰,常用的中药有柴胡、党参等。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除了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中医还提倡人们在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增强身体自身的抵抗力。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康复过程中,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理: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换气;2. 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干;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4. 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呼吸系统肌肉;5. 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情绪调节;6. 避免烟尘、污染物的暴露。
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811f6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b.png)
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医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尤其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其背后的理论基础。
一、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合参和舌诊。
1. 四诊合参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之一,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望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目光、舌苔等进行综合分析。
闻诊主要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咳嗽声音、呼吸音和呼吸节律来判断疾病的性质。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病程、症状变化等。
最后,医生会进行切诊,即按摩患者的穴位,触摸患者的脉搏,判断患者的体质和脏腑功能的状态。
2. 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等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病情变化。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来说,中医认为舌苔薄白、舌体淡红、舌体有瘀点等情况可能与疾病相关。
二、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按摩。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既包括汤剂,也包括丸剂、散剂等。
中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通常会根据疾病的症状、体质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以达到祛邪、调理脏腑功能的目的。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以调整和平衡患者的气血流动,从而改善疾病的症状。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太渊、足三里、肺俞等。
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穴位和经络,以促进气血流通,调节脏腑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按摩常用的手法包括揉、推、按等。
三、中医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理论基础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背后有着独特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呼吸系统的疾病与肺和脾胃有关,往往涉及到寒热、虚实、气血运行等方面的问题。
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fe2e25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2.png)
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论治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负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日益加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传统中医学认为,呼吸系统疾病是由气机失调、痰湿阻滞、肺脏功能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能够有效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首先需要进行辨证分型,确定疾病的病机和病情,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1. 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将呼吸系统疾病分为多种不同的辨证类型。
常见的辨证类型有风寒感冒、湿热咳嗽、肺虚痰盛等。
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疗效。
2. 治疗方法根据辨证分型的结果,中医采取针灸、中药、推拿、气功等方式进行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以恢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中药则通过服用草药,调和气血,清热解毒,以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
推拿和气功则通过按摩和体位运动,调整气机,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二、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1.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冬春季节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鼻塞、咳嗽、畏寒发热等症状。
中医辨证分型为表寒证,可以采用温散风寒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麻黄汤等。
2. 湿热咳嗽湿热咳嗽是夏秋季节常见的疾病,常伴有咳嗽、胸闷、痰黄等症状。
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热壅肺证,可以采用清热化痰的中药进行治疗,如浙贝母汤等。
3. 肺虚痰盛肺虚痰盛是长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常见的病机,主要表现为咳嗽、嗜睡、痰多等症状。
中医辨证分型为肺虚痰盛证,可以采用补养肺气、化痰止咳的中药进行治疗,如六味地黄丸等。
三、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相比于西医常用的抗生素和药物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有其独特优势。
1. 个体化治疗中医辨证论治注重从患者的整体状况出发,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中医医师会随时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中成药使用PPT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中成药使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1e25e40b4c2e3f572763d6.png)
4
-
LOGO
第一章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证候禁忌
再如二陈丸、二冬膏、清气化痰丸、三子养亲丸都是治疗咳 嗽有痰的中成药,由于功效不同,主治各异,其中二陈丸以燥 湿化痰为功,主治色白成块,湿疾咳嗽;二冬膏养阴润肺,主 治干咳痰粘,燥痰咳嗽;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主治痰黄粘稠, 热痰咳嗽;三子养亲丸温肺化痰,主治吐痰清稀,寒痰停饮咳 嗽,各有专攻,不能混淆。因此,不仅临床医生要严守病机, 审因论治,充分了解药物的组成、功能主治,辨证用药;患者 自行购用时,也必须搞清药物功效,主治病证及禁忌病证,必 要时须在医生指导下购药。由此可见,使用中成药时坚持辨证 用药,注意证候禁忌,至关重要。
第二章 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辨病辩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 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 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 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 断选用中成药。
9
-
LOGO
第一章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妊娠禁忌
禁用药多是大毒的药物、引产堕胎药、破血消癥药、峻下逐 水药,如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 头、附子、土鳖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 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慎用药包括有通经祛瘀类的桃 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 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的枳实、大黄、芒硝、番泻 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 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含有上述成分的中成药,也就相 应被视为妊娠禁用药和妊娠慎用药。
7
-
LOGO
第一章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配伍禁忌
中医内科学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原理与方法
![中医内科学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d003b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8.png)
中医内科学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原理与方法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器官正常功能的各类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
中医内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而有效的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内科学中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原理和方法。
一、中医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原理中医内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脉活血:中医认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气血运行不畅密切相关。
通过中药的活血作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改善气机不畅的状况,从而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
2. 祛风化痰:中医认为,呼吸系统疾病多与风寒、风热、风湿等外邪侵袭有关。
通过中药的祛风化痰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3. 补益肺脾肾气虚:中医认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通过中药的补益作用,可以调节肺气、脾气、肾气的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二、中医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方法中医内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汤剂治疗:中医内科常用中药制剂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根据病情不同,医生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如清热解毒、散寒祛湿、化痰止咳等方剂,以达到治疗效果。
2. 穴位治疗:中医内科常采用针灸、艾灸等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例如,通过刺激太渊穴、风门穴等穴位,可改善气机不畅的情况,缓解呼吸道症状。
3. 气功调理:中医内科推崇气功调理,通过特定的呼吸法和体位法,调整气的运行和排泄,以促进气血畅通,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4. 食疗调理:根据中医理论,合理的饮食可以辅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如多食补中益气的食物,如百合、莲子等,可以改善气虚的状况。
总之,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原理与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中医内科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改善机体整体的免疫能力,提高疾病的抗击能力。
中医调理呼吸道疾病
![中医调理呼吸道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2e7ee6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0.png)
中医调理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
中医学认为呼吸道疾病与人体的呼吸系统气机失调密切相关,通过中医调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及中医调理方法。
一、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等。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侵袭人体而导致的,针对感冒的中医调理主要包括辨证施治、草药调理、食物调养等。
在辨证过程中,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判断感冒属于表邪还是里邪,辨别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等,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针对感冒的中草药调理常常采用煎剂或丸剂,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等。
这些草药有助于驱散病邪、解毒、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病程。
此外,饮食调养也是中医调理感冒的重要手段。
在感冒期间,患者应多饮热汤、水,避免寒凉刺激,如冷饮、油腻食物。
此外,适当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番茄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二、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能与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相关。
中医调理咳嗽的方法包括辨证治疗、草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中医师在辨证过程中,会根据咳嗽的症状,如咳嗽音、咳嗽时间、伴随症状等来判断咳嗽的病机所在,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草药调理咳嗽常用的方剂包括川贝雪梨膏、百部止咳颗粒等,这些草药有助于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此外,针灸推拿也是调理咳嗽的常见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机的正常流通,缓解咳嗽症状。
三、哮喘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喘息声、胸闷等。
中医调理哮喘的方法包括辨证施治、饮食调养、气功锻炼等。
中医师在辨证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身体状况等,判断哮喘的病机所在,如虚寒、痰湿、肺热等,并据此调整体内的气血平衡。
饮食调养是哮喘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哮喘与体内湿热有关,患者应避免生冷、辛辣食物的摄入,同时多吃些清热化痰、润肺的食物,如雪梨、苹果、蜂蜜等。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db74ac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e.png)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在中医学中,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
而中医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疾病症状,促进康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感冒这一常见疾病,中医强调体内的“风寒”与“风热”之间的平衡。
根据感冒初起的症状,中医师可以定制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风寒感冒,可采用麻黄汤,其中包括麻黄、桂枝等药材。
而对于风热感冒,可采用银翘散,其中包括银花、连翘等药材。
这些中药方剂能够驱风散寒,解表发汗,从而缓解感冒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其次,对于哮喘的治疗,中医强调平衡体内的阴阳气血。
哮喘患者常常伴有气促、咳嗽等症状,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体内阳气偏盛的患者,可以使用蜜炙杏仁汤,其中包括杏仁、炙甘草等药材。
对于体内阴液不足的患者,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其中包括山药、熟地黄等药材。
这些中药方剂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哮喘症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最后,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医强调改善体内的气滞、痰湿等问题。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气滞痰湿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小青龙汤,其中包括半夏、陈皮等药材。
对于肺气虚弱的患者,可以使用补肺汤,其中包括人参、白术等药材。
这些中药方剂可以调节体内的气机运行,改善痰湿问题,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症状。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运用针灸、推拿等手段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推拿通过按压特定的经络和穴位,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康复。
这些中医技术在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总而言之,中医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呼吸道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呼吸道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0010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b.png)
呼吸道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感冒、流感、哮喘、支气管炎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医学体系,提供了众多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呼吸道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感冒的中医治疗方法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外邪入侵导致了气血不通而引起的。
治疗感冒的中医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治疗感冒的常用方剂包括银翘散、葛根汤等。
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祛风散寒,从而缓解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
此外,中药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缓解感冒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风池、合谷等。
二、流感的中医治疗方法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中医认为流感是由于外邪入侵,引起气血失和而导致的。
治疗流感的中医方法包括中药治疗、中药汤浴以及推拿按摩。
中药治疗流感的常用方剂包括麻黄汤、银翘散等。
这些中药可以祛风散寒、解表发散,缓解流感症状。
中药汤浴通过将中药制成药浴汤,让患者在汤中泡浸,以达到祛寒散邪的效果。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捏背、揉腹等。
三、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肺脏失去了柔嫩和清澈的特性,导致气道阻塞而引起的。
治疗哮喘的中医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以及气功练习。
中药治疗哮喘的常用方剂包括防己黄芩汤、麻杏石甘汤等。
这些中药可以清热祛痰、平喘开窍,缓解哮喘的症状。
此外,中药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肺经气血运行,平喘止咳。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肺俞等。
气功练习可以通过调节呼吸和锻炼体力,增强肺功能,改善肺脏的柔嫩和清澈特性。
常用的气功练习包括八段锦、五禽戏等。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4c640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c.png)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等。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与调理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疗效,成为许多患者病症缓解和康复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就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的治疗理念主要基于中医药学的核心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
中医认为,呼吸系统疾病多与人体气机失调有关,如肺失宣降、肾气不足等。
因此,中医药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调理气机、平衡阴阳、补益脏腑来实现。
二、中医药的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
例如,对于哮喘患者,可以选择含有苏子、蜂房、葶苈子等药材的方剂,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为目的。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应用小柴胡汤等方剂以疏肝理气、解表散寒为主。
中药的选择与患者的具体情况密切相关,需要经过中医医师的综合判断和个体化调配。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穴位与经络来调理人体功能。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针灸可通过调节气机,促进气血循环,改善呼吸道的通畅度,减轻症状。
例如,通过刺激足三里、百会等穴位,可以调理气机,缓解哮喘发作。
3.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手法的施加来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以调理气血、舒缓经络、促进机体自愈能力。
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推拿按摩可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增加全身气血循环,以及改善呼吸道的通畅度。
例如,通过按摩胸部与背部,可以帮助患者疏通肺气,改善呼吸。
三、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疗效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能够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能够改善疾病的预后。
例如,一项对哮喘患者进行的临床研究发现,在中医综合治疗下,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改善,发作频率和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中医药的治疗还具有辨证施治的特点,能够因病因人制宜,针对不同患者的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PPT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461b15240c844769eaeeef.png)
c.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者,可选用抗病毒药,如吗啉呱、ABOB、干 扰素等;细菌感染者,可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中成药对 病毒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 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 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50岁 以上少见。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 可达39~40°C,一般持续3~5天,尤其是幼儿可 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等。
(2)、局部症状:咽疼是最明显的症状,吞咽或 咳嗽时加重,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此乃神经反射 所致,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 桃体肿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 安。
12
13
2.慢性扁桃体炎:在儿童多表现为扁桃体肥大,在成人多表 现为炎性改变,即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据对6~15岁小 学生调查,本病发病率为22.04%。这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
从病理上可分为两类 : a.慢性单纯性及肥厚性咽炎 b.慢性粒性咽炎及咽侧炎
6
一、咽炎
3、症状: 急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
燥,灼热;继而疼痛,吞咽唾液时咽痛往往比进 食时更为明显;可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 肢酸痛;侵及喉部,可伴声嘶和咳嗽。 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咽部不适,干、痒、胀, 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干呕,有异物感,咯之不出, 吞之不下。以上症状尤其会在说话稍多、食用刺 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
8
一、咽炎
5.治疗 急性咽炎:
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4edba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7.png)
中医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与治疗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独特体系,其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
在中医学中,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的病症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和治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独特之处。
一、辨证中医的辨证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质特点和疾病发病特点,来判断疾病的病机和病理状况。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中,中医通常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证:1. 病因辨证: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邪入侵,或因内伤等原因导致。
因此,首先要辨别疾病的病因。
例如,感冒由于风邪入侵,肺炎则可能由于内伤引起。
2. 脏腑辨证:中医将人体分为五脏六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中医往往通过辨别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状况来判断疾病的本质。
例如,肺热痰多可能是由于肺脏功能失调,而湿热痰多则可能与脾脏功能异常有关。
3. 病机辨证:中医认为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病机,即病理变化的过程和规律。
通过观察病人的病程和症状变化,中医可以判断疾病的病机。
例如,咳嗽始于风寒者,痰黄白者多见肺热。
二、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中医将根据不同的辨证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的辨证结果,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例如,对于风寒咳嗽的患者,中医可能会开具一些辛温解表的中药,如麻黄汤。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的另一种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针灸可以起到理气宽中、祛痰止咳的作用。
一些经络穴位如足三里、合谷等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中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按摩和推拿来刺激相应的穴位和经络,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师可能会采用背部拍击、揉捏太阳窝等推拿手法,以促进呼吸道的通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
• 痰证是因体内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一系列证候的一类病证。 • 一般有广义之痰和狭义之痰之分。狭义之痰指呼吸道的分泌物,
咳之可出,有形质可辨者,又称有形之痰;广义之痰多为无形之 痰,表现症状纷繁,不易被查知。 • 中医学从病因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痰
• 寒痰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痰
• 热痰
•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 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
• 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生石膏、黄芩、杏仁、胆 星。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痰
• 湿痰
• 湿邪侵入人体,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 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 腻。
咳
• 辨证施治——外感咳嗽
• 1、风寒袭肺 • 症状: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
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 紧。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方药: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合止嗽散
(桔梗、荆芥、紫菀、 百部、白前、 甘草 、 陈 皮)。
梨皮)。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内伤咳嗽 • 1、痰湿蕴肺 •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
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轻。常伴 脘闷,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 方药:二陈汤(半夏、 橘红、白茯苓、 甘草炙、 生姜、乌梅)
骨皮、甘草)。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4、肺阴亏耗 •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盗汗,
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 方药:沙参麦冬汤(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桑叶、
生甘草)。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芦根)。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3、风燥伤肺 • 症状: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后鼻干燥,无痰或痰少
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 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 浮数或小数。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 方药: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栀子皮、淡豆豉、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概述:
• 1、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主皮毛,开窍 于鼻,与大肠相表里。
• 2、肺的病证有虚有实,虚证多为气虚和阴虚;实证则由风、寒、 燥、热等邪气侵袭或痰湿阻肺所致。
• 3、肺的最常见症状:咳、痰、喘。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 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损伤、出血
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咳嗽与外邪的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病因
• 外邪袭肺: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 降。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内邪干肺:脏腑功能失于调节,影响及肺。 • 可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合三子养亲汤(紫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2、痰热郁肺 • 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
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 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 方药:清金化痰汤(黄芩、山栀子、知母、桑白皮、瓜蒌仁、贝
咳
• 辨证要点
• 1、辨外感内伤: •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 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它脏见证。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2、辨证候虚实: • 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均属实,而内伤咳嗽中的痰湿、
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 • 阴津亏耗咳嗽则属虚,或虚中夹实。
•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 饮,舌苔薄白或腻。
• 小青龙汤加减:桂枝、制半夏、干姜、细辛、杏仁、白芥子。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痰
• 风痰
•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 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
• 杏苏饮加减:杏仁、苏叶、荆芥、前胡、桔梗、白前。 • 痰色转黄,加胆星、连翘、银花。
母、麦冬、橘红、茯苓、桔梗、甘草)。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3、肝火犯肺 • 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
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加剧。症状可随 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 方药:黛蛤散(青黛、蛤壳 )合黄芩泻白散(黄芩、桑白皮、地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2、风热犯肺 •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
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等表证,舌 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方药:桑菊饮(桑叶、 菊花、 杏仁、连翘、 薄荷、 桔梗、 甘草、
• 二陈汤加味:制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杏仁、苡仁、苍术、 白术。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痰
• 燥痰
• 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 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 清燥救肺汤加减:北沙参、天冬、麦冬、生石膏、炙杷叶、杏仁、 生地、浙贝、玉竹。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咳
• 治疗原则
• 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 • 外感咳嗽,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
风燥论治。 •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以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
分清虚实主次处理。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 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