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管理操作规程
新版GMP计量管理规程
计量管理规程1目的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国家相关计量法规,制定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以保证用于生产、检验的仪器、仪表、衡器、量器的量值准确、可靠。
2范围用于生产和检验的仪器、仪表、衡器和量器。
3责任工程处主任主管公司的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员具体负责全公司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包括定期检定(校验),档案管理,巡回检查。
各部门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负责计量器具的操作及维护保养。
4内容计量器具的采购管理:使用部门的主管及设备管理员应认真审核所需采购的计量器具规格、精度等,确保计量器具符合测量要求。
新购的计量器具使用前,必须送设备管理员处检查验收,必要时应进行检定(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以确保其计量性能。
资料管理:新进计量器具由设备管理员收集合格证、说明书、保修卡等原始资料并建档保存,录入计量管理台帐,并根据类别、性能、使用地点规定其检定周期,列入计量器具校验计划及记录表。
送检的计量合格证及内部校准记录应保存三年。
标识管理:新进计量器具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员进行编码,如果出厂编号清淅可辨,以出厂编号为编码,否则按公司内部编码,内部编码前加“#”号,并标记在计量器具比较明显的地方。
计量编码或合格证模糊、丢失,设备管理员接到保管人员通知后,应从台帐上查出其计量编码及校验信息,重新贴上标识。
计量器具报废后,编码可留为备用。
在用计量器具上必须贴有定期检定/校验合格证并确保计量器具在有效期内,无证不得使用,合格证应能反映出器具类别及有效截止日期。
合格证应粘贴在明显位置但不能影响器具的使用。
使用与维护保养:对于操作复杂的计量器具,使用部门应根据说明书制订出操作规程(包含操作步制药有限公司第1页共9页计量管理规程骤、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等内容)。
计量器具须专人保管(设备上的附件除外),关键计量器具必须有使用记录。
各部门的计量器具经检定/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没有合格证书/内校记录的计量器具、合格证/内校记录愈期的计量器具均严禁使用。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5篇)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加油站计量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计量设备的精准度和计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加油站的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计量设备的安全生产第一条加油站应当配备适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并定期进行检定。
计量标准器具的检定周期应当符合国家计量法和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
第二条加油站应当配备标准的计量工作台,工作台应当设置在干燥、通风、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室内,严禁在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品的环境中进行计量工作。
第三条加油站应当统一规划、布局计量设备的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计量设备应当与易燃易爆物品、高压区、高温区等危险区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第四条加油站计量设备的用途、操作规程、故障处理等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应当定期整理、归档并保留。
第五条加油站应当制定计量设备台帐,详细记录计量设备的修理、维护、检定、清洁、查封等情况,并按时进行检查核对。
第三章计量人员的培训及操作规程第一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及合格考核,取得计量人员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二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应当熟知计量设备的结构、性能、特点,掌握计量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常见故障的处理办法。
第三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应当认真遵守计量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到爱护设备、注意安全、精心操作。
第四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应当进行计量设备的定期巡查,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第五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在进行计量作业前应当验收计量设备和计量器具,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记载相关情况。
第六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在进行计量作业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第七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发现计量设备故障时,应当立即停止计量作业,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故障设备。
第八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在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清洁、整理计量设备,保持设备的干净整洁。
第九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应当遵守计量标准、计量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不得进行造假、篡改计量数据的行为。
第四章计量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第一条加油站应当建立计量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计量标准使用管理制度
计量标准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计量标准的管理水平,规范计量标准的使用,加强计量标准的监督和控制,根据《计量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计量标准的单位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计量标准,是指用于量值表达的物理量和单位的规定。
第四条计量标准的使用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计量标准的真实、准确、可靠。
第五条计量标准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规定,不得因私、徇私、谋私等非法目的对计量标准进行篡改、滥用或者违法使用。
第六条计量标准的使用应当符合单位和职责的分工,健全责权利体系,明确权责关系,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七条单位应当将计量标准使用情况纳入单位管理考核体系,对计量标准使用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八条计量标准的使用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制度,依法保存相关记录资料。
第二章计量标准管理机构第九条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计量标准管理机构,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相关资质条件,负责计量标准的规划、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
第十条计量标准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计量标准的有效使用。
第十一条计量标准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计量法》和相关法规的规定,参与计量标准的制定、修订、发布和宣传工作。
第十二条计量标准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计量技术人员开展计量标准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计量标准的使用水平。
第十三条计量标准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计量标准的动态管理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计量标准的更新和变化情况,保证计量标准的及时更新和使用。
第三章计量标准的选用与使用第十四条单位应当根据产品特性和服务需求,合理选择适用的计量标准,确保计量标准的合理有效使用。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制定计量标准使用规程,明确计量标准使用的要求、程序和责任,确保计量标准的正确、准确使用。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使用档案,记录计量标准的选用、使用情况,维护计量标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计量检测安全操作规程
计量检测安全操作规程(一) 长度检测第一条作业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条认真检查确认仪器、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第三条使用汽油、酒精或其它易燃品时应在抽风罩内操作,用后放回安全存放处妥善保管。
第四条夹紧工件时要夹牢,防止工件掉下伤人。
第五条使用仪器、仪表要按使用说明书操作,完工后立即切断电源。
(二) 电能表检测第一条作业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条熟悉标准器校验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检定规程进行操作。
第三条开机后,标准表应预热一小时,确保接线正确方可检测,仪器使用完毕,应立即切断电源。
第四条对计量仪器及辅助设备要定期通电检查,如有线路故障要及时排除。
第五条使用校验器时应注意插头位置以免插错。
第六条对光电头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损坏光电头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第七条使用汽油、酒精应在排风罩内操作。
第八条遵守《电力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三) 电磁检测第一条作业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条仪器设备要正确接线并符合电压功率规定,做到接地良好。
第三条开机后要预热一小时,当接线正确时方可通电使用,工作完毕后及时切断电源。
第四条工作前要熟悉仪器说明书并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操作。
第五条对电气设备及辅助设施要定期通电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第六条遵守《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四) 水表检测第一条作业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条工作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符合安全操作的要求。
第三条检查稳压罐的水压是否处于安全工作的状态。
第四条启动伸缩器时必须将被检表二端靠紧设备接口,只允许留出一头有夹紧行程,防止夹手。
第五条取出被检表前应先关闭总阀门,再旋开泄压阀,防止接口喷水而发生事故。
第六条检定水表前应先通水,排除流量计中的空气,防止瞬间产生高压造成设备损坏、人员受伤。
第七条打开水表盖和取出表心时应戴好手套和防护眼镜,防止玻璃碎片伤入。
计量员安全操作规程
计量员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计量员的安全,防止因为操作不当造成误差或安全事故,制定一份计量员安全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计量员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设备保养及检查1.每日开工前,计量员需检查所有的设备和仪器,确保其正常工作,发现设备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要立即上报维修部门。
2. 在使用设备和仪器时,应按照说明书所示操作,避免使用不正确或不匹配的器具和材料。
3. 操作手册应在显眼的位置并且便于查找,以便计量员参照。
操作手册应包含设备使用说明、维护手册、备件目录、安全操作手册等相关资料。
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1. 计量员需在经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并得到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仪器和设备。
2. 按照标准方法操作,并遵循程序规定严格执行计量过程,确保计量所得结果精确可靠。
3. 确保计量操作的正确性,避免误差发生。
4. 在计量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需要采取特殊操作的计量点,应注意进行相应的记录以便追溯。
三、计量环境保持整洁和安全1. 在计量区域内,不得堆放杂物、废弃物、易燃材料和危险品等物品。
2. 计量现场要保持整洁清洁,避免计量精度受到影响。
3. 不得在计量区域内吸烟、喧哗、拖鞋等不卫生的行为。
4. 切勿随意更改设备维修部件,如有异物或损坏,请立即通知维修部门核实情况。
四、依据安全规定操作1. 经计量中心主管安全审核后,才能进行有关计量工作。
2. 计量员操作设备时,需穿戴好防护装备,如过滤器、防护镜、手套等保护装备,并戴上静电帽、鞋套等配件,防止静电干扰计量过程。
3. 对于有害物质和放射性核材料的操作,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准备和管理,并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执行。
五、安全意识培养1. 安全培训是必要的,计量员应每年接受一定的安全培训。
2. 安全意识是总结和总结日常工作中经验的必要手段。
计量员每日工作结束后,应总结并说明今天的工作中发生了哪些安全问题,并总结经验教训。
计量员应当时处置安全问题,积极主动,坚决执行相应的措施,保证计量的安全和准确性。
计量校准管理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计量校准管理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计量校准的管理。
3.职责:生产管理部设备管理人员、仪器操作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4.控制要求:4.1计量管理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和有关的法规、法令。
4.2生产管理部制定专人负责衡器、仪表、量具等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部专人配合生产管理部做好实验仪器的计量工作。
4.3公司所有计量器具和实验分析用计量仪器均应建帐、立卡,专人管理。
确保生产和检验使用的关键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均经过校准,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4.4生产管理部组织负责各环节的计量检测,提供计量保证。
对申购计量器具的计划进行审批,从专业技术上把关,使购置的计量器具从准确度、量程、功能上满足测量参数的要求,无制造许可证标的计量仪器、设备不得购入。
4.5对计量器具进行入库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对质量不合格及运输过程所致的精度差或损坏应及时处理。
验收合格的计量器具要办理入库手续。
4.6计量器具用前要进行检定,计量仪器、仪表、量具应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定期校正。
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不准使用。
领用时需用人要填写领料单,才能出库。
4.6.1计量器具应按操作规程和校准计划定期对生产和检验用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特别注意校准的量程范围涵盖实际生产和检验的使用范围。
4.6.2计量器具在使用中要巡回检查,精心维护,如有问题及时解决,记录在案。
4.6.3计量器具在使用中出现问题或超出校准合格标准的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不得使用,应挂上待检修状态标志,仪器设备的存放环境仍应符合要求。
经检修后精度仍不能达到原标准,性能不稳定,主要部件损坏或性能老化的,可作报废处理。
报废的器具要经生产管理部批准。
4.6.4经校验过的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均应有明显的计量合格标识,计量合格标示上应标明其校准有效期,并贴在每件计量器具的醒目处,并不得影响正确读数。
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仪器准确. 范围:所有计量仪器、设备。
责任者:质量控制部、质量管理部、计量员。
规程:为加强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出示数据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特对检定、校准工作作如下规定:1。
检验中必须检定、校准的计量测试仪器设备可分为三类: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品种(下称强检品种);非强检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品种;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性检定,校准的品种.2。
属于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的品种,在政府未授权自行检定前,由企业组织人员单独造册,报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周期,施行强制检定。
根据本企业目前工作及使用状况,列入强检的品种有:天平、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包括紫外、红外、荧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旋光仪、玻璃液体温度计等。
详细操作见“计量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3. 非强检,但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仪器,其检定应严格按《中国药典》附录有关规定或该仪器说明书进行。
检定周期应由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及频繁程度等因素确定。
属于此类品种并初步确定检定周期的有:永停滴定仪(一年)、片剂溶出度测定仪(二年)、片剂崩解仪(一年)等。
4. 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次性检定、校准的品种,主要是指用于容量分析的玻璃仪器,包括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等。
领用后须作校正,合格方能使用.校正方法及允许误差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为提高校正的合格率,采供部要把好质量关,质量过不了关的厂家的产品或低于一等品产品均不得采购。
标准操作规程5。
凡新进购(特别是进口的)或经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均应检定合格(并确定检定周期后)后方能使用。
6. 检定结束后,应对被检的仪器设备做出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明确结论并在仪器设备上标以醒目标志。
几属强检品种并由法定计量部门检定的,或非强检品种由企业根据《中国药典》有关规定检定的应贴有合格证。
仅根据说明作一般性测试检定,证明其正常者的一般仪器设备均应贴上使用证。
计量标准管理程序
计量标准管理程序1 目的对用于检测/校准/检定工作的固定资产类仪器设备实施控制,确保检测/校准/检定结果的准确可靠。
2 范围适用于本计量中心检测/校准/检定服务中所有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控制。
3 职责3.1 主任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和仪器设备的临时购置申请。
3.2 中心办负责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审核和临时购置申请的审核,并不定期检查班组仪器设备的控制情况。
3.3 各班组负责人组织协调仪器设备配备、校准、使用、维护等。
3.4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仪器设备维护计划等,组织仪器设备的送检和自校,并负责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4 工作程序4.1 仪器设备的配备由各班组根据仪器设备使用寿命/仪器设备故障情况/新项目开展所需仪器设备等情况,决定仪器设备是否更新或新增,由有关人员在中心MIS系统中提出购置申请。
4.1.2 中心办汇总各班组的购置申请,制定全中心的购置计划,报主任批准;班组按照中心MIS系统的购置流程履行购置手续。
4.1.3 临时性的仪器设备购置需求,由班组的有关人员,在中心MIS上,按照中心MIS系统的仪器设备购置流程,班组申请、中心办审核、主任批准后,实施购置。
4.1.3 各班组在进行仪器设备购置时,应注意仪器设备生产供应厂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及信誉等,参照《服务和供应品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4.2 仪器设备的验收4.2.1 新购置的仪器到货后,由仪器设备供应商/仪器设备生产厂家负责仪器安装调试(必要时),调试结束后,相关班组负责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填写《仪器设备验收单》;五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需编制验收报告。
4.2.2 必要时,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证书/校准、检定证书/测试报告,作为新购置仪器(属计量器具的)的验收证据。
4.3 仪器设备的相关作业文件4.3.1 各班组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件等作业文件,作业文件可针对单台设备,也可针对某类设备。
相关作业文件应覆盖以下方面内容:•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包含安全规定)、使用限制条件(如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计量检测仪器操作规程
计量检测仪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计量检测仪器的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计量检测仪器的安全和性能。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计量检测仪器的操作人员,包括使用、维护和保养等环节。
第三条计量检测仪器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操作技巧,并严格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计量检测仪器的操作要求第四条前期准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计量检测仪器前应先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检查仪器的完好性、准确性和有效期,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五条仪器校准和标定:操作人员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仪器校准和标定,确保仪器的测量结果符合计量要求。
第六条操作流程:操作人员应熟悉所使用的计量检测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流程,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操作步骤和操作顺序。
第八条检测方法: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数据处理:操作人员应正确记录和处理检测结果,避免数据的错误和遗漏,并及时进行数据备份和存储。
第十条仪器维护和保养:操作人员应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第十一条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在使用计量检测仪器时应注意安全,如佩戴防护用具、避免触摸高温部件、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等。
第三章计量检测仪器操作的责任和权益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尽职尽责,确保计量检测仪器的安全和准确性,并对操作过程和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有权要求提供所需的检测设备、工具和材料,并及时获得技术支持和相关培训。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享有公平合理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并受到相关的保护和奖励。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得滥用职权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附则第十六条本操作规程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相关部门的评审和批准,并及时通知操作人员。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技能和能力,适应计量检测仪器的更新和发展。
第十八条违反本操作规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或法律制裁,必要时追究法律责任。
计量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计量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计量管理标准操作规程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确保计量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计量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一、总则为确保计量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二、计量管理目标1. 确保计量工作的准确度和可靠度;2. 标准化计量流程,提高工作效率;3. 保障计量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合法性;4. 提高计量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和维护保养水平。
三、计量管理原则1. 科学性原则:计量工作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自律性原则:计量工作人员应秉持诚实、公正的原则,保障计量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 可追溯性原则:计量数据应能够追溯到国际国内相关标准或原始基准;4. 可靠性原则:计量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经过定期检定和校准,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5. 统一管理原则:组织内所有计量工作都应由专门的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
四、计量管理职责1. 计量管理部门的职责:(1)制定和修订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并进行宣传和培训;(2)组织实施计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和维护保养;(3)制定和实施计量记录的管理办法,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归档保存;(4)定期组织计量工作的评审和审核,持续改进计量工作的质量;(5)组织计量工作的内部审计,确保计量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6)与有关单位保持紧密合作,共同推进计量工作的发展。
2. 计量工作人员的职责:(1)执行计量管理规章制度,严守计量工作的相关要求;(2)参加计量培训,不断提升计量技能和知识水平;(3)准确执行计量操作,记录计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4)及时汇报计量异常情况和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5)配合计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参与计量工作的评审和审核;(6)保管好计量设备和相关文件资料,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五、计量工作流程1. 计量需求确认:根据实际需要,确认需要进行计量的项目和要求;2. 计量设备选择:根据计量需求,选择合适的计量设备,确保设备符合相关要求;3. 设备验证和检定:对计量设备进行验证和检定,确保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4. 计量操作执行: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计量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5. 数据记录和处理:将计量数据准确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6. 数据报告和评审:根据计量要求和管理要求,制作计量报告,并进行内部评审;7. 数据归档和保存:将计量数据进行归档和保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8.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计量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9. 定期检定和校准:按照相关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计量设备检定的单位。
三、术语定义1. 计量设备:指用于测量、计量或检测的仪器、设备或系统。
2. 检定:指对计量设备进行的一系列测试、校准和评估,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3. 检定结果:指通过检定获取的计量设备的准确度等信息。
4. 检定准确度:指计量设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检定前准备1. 确定检定计划:根据计量设备的使用状况、重要性和检定周期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检定计划,并将计划书面通知相关人员。
2. 检定设备准备:确认所需的检定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测,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检定记录表:根据检定项目和方法,准备相应的检定记录表,包括检定日期、设备信息、检定项目、检定结果等内容。
五、检定操作1. 检定前校验:a. 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b. 确认计量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功能检测。
c. 根据检定项目和方法,设置计量设备的初始参数和工作条件。
2. 检定执行:a. 按照检定项目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测试、测量和校准操作。
b. 根据检定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提高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c. 在检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检定记录:a. 在检定过程中,及时记录检定结果和相关数据。
b. 对于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应记录原因和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4. 检定完成:a. 完成计量设备的检定后,对检定设备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清洁。
b. 向相关人员通报检定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检定记录。
六、检定结果处理1. 合格计量设备:如果计量设备检定结果符合规定的准确度要求,将其标记为合格,并设立相应的有效期。
2. 不合格计量设备:如果计量设备检定结果未达到规定的准确度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计量和校验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操作规程;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3、职责3.1技术质量科:负责公司所有仪器校准工作,包括送外校准、检查及对不合格器具的处理与保存校验的相关记录;3.2仪器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本部门使用的仪器、试验设备;3.3仪器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损坏或是否符合产品检测要求,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必须停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通知技术质量科设备员处理4、程序4.1仪器量具的登记4.1.1建立公司仪器量具的登记系统:对所有需要校验及检查的仪器量具,登记注册于计量仪器统计表中予以追溯;4.1.2这些登记,由技术质量科设备员保存和更新;4.1.3公司新购仪器或量具时,应先交到技术质量科登记和安排送外校验;4.1.4所有用来做测量和测试仪器都必须被标识和校准;仪器上必须标识校验状况和有效期;4.2仪器送校4.2.1技术质量科设备员需在仪器、量具、试验设备未过有效期前,安排送校事宜,应送往有国家认可资格的计量所进行校验; 4.2.2仪器量具送校合格后,将检定证书并将校验结果填写在设备台账表格内,将仪器量具、试验设备贴上合格证送回使用部门;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4若送校结果合格,但实测值与标准值有偏差时,由设备员根据该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产品的检测要求,决定该仪器是否继续使用,若能继续使用则连同证书复印件一齐交回使用部门,使用者参照校验结果使用;若不能继续使用,则贴停用标识 ,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5由于长期使用或自然原因造成的设备精度下降的,技术质量科联系检定机构检定校准,并出具相应精度等级证书,随设备保管使用4.2.6由于长期停用而重新启用的检测设备在使用前一律进行校准后方可启用;4.3仪器内校4.3.1非强检的检测设备或无标准可依的设备,可由技术质量科到扬子质检站进行校核;并保存校正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 4.3.2内校仪器校正后应提供校正合格标识将仪器的使用状态清晰标识;4.4仪器量具的校验周期;4.4.4技术质量科设备员根据设备台账表格,安排定期送校各类仪器量具和试验设备,一般校验周期为一年/一次;4.5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4.5.1.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4.5.2未经计量检定合格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得正式投入检测活动;4.5.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经自校、检定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技术质量科设备员进行检定或校准,待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4.5.4 操作员应熟练掌握所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杜绝误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失效;妥善保管,确保仪器、量具不被损坏和校验合格证不被丢失;同时要将无任何标签的或已过期未校验的仪器、量具送往技术质量科,技术质量科设备员收到后,追查记录重新进行校验、登记4.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或使用中损坏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仪器使用人员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部进行维修,修好后再次进行检定或校准;如不能维修,则由设备管理员按照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调拨管理规程执行;4.7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领取、送检和使用,应遵照生产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杜绝野蛮装卸和运输;贮存要满足计量检测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要求;4.8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4.8.1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技术质量科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并重新校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4.8.2当发现检测设备不符合要求时,技术质量科应立即对以往产品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查和追溯并进行有效性评价;对于在公司产品,逐一进行重新检测,如发现问题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并作出记录;4.8.3对无法修复的设备,技术质量科负责人确认后,由总经理批准报废或作相应处理5、附表5.1设备台账5.2检测设备周期检定计划表5.3计量器具管理台帐仪器保养校验记录表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台账检测设备使用记录表。
计量标准器具管理规程
计量标准器具管理规程一、目的为加强公司计量标准器具管理,保证计量标准器具受检率达到100%,确保量值的统一与传递。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计量标准器具管理。
三、职责计量管理员:负责计量标准器具相关文件的编制和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计量标准器具技术档案及管理技术资料。
设备主管:检查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人力资源部:负责安排对计量管理员进行计量技术培训和考核。
质量管理部:监督本规程的实施,负责计量标准器具监督工作。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四、内容1.定义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下同),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通常计量标准分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和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
计量标准在量值传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从而确保工作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可靠,确保全国测量活动达到统一。
由国家计量机构或授权的计量单位执行定期检定或校准。
2.前期管理2.1设备管理部负责,质量管理部参与,共同做好计量标准器具的选型、采购与验收工作。
2.2选型时应考虑适度的精度、准确性、重复性、理想的溯源方式、符合法定要求的计量单位、完善的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渠道以及合理的价位,至少比工作计量器具高出一个等级。
2.3新购计量标准器具必须经过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判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4计量标准器具的前期管理具体依据《设备的设计、选型与购置管理规程》、《设备采购管理规程》、《备品、配件、五金材料采购管理规程》执行。
3.使用、维护保养管理3.1使用3.1.1新计量标准器具投入使用前,计量管理员应对其进行编码、计量检定,并建立《计量标准器具校准台账》,设备管理员建立其技术档案(包括出厂技术资料、检定证书、制造单位、供应商等文件和资料)。
3.1.1.1标准计量器具的编码应具有唯一性,形式为JB(计量标准) / XX(器具代码) /XX (购置年代)XX(流水号),编码管理具体依据《厂房、设备及计量器具编码操作规程》执行。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三篇)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高计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计量设备检定单位和从事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 计量设备:指用于定量测量、判断定量的仪器、仪表、装置、标准器具等。
2. 检定: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验、校准、核查、鉴定,以确定其性能和准确度的工作。
3. 检定证书: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定后出具的确认其准确度的证明文件。
4. 本章未定义的术语和定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设备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解释。
第二章检定管理第四条检定组织1. 设立检定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计量设备检定工作。
2. 检定组织应具备相应的检定条件和检定能力,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设备。
3. 检定组织应制定检定项目、方法和标准,确保检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检定计划1. 检定组织应编制年度检定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和实施检定工作。
2. 检定计划的编制应充分考虑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检定周期和检定工作的优先级。
3. 检定计划的编制应报送上级计量管理机构备案。
第六条检定标准和方法1. 检定组织应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和采用适用的检定标准和方法。
2. 检定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和采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具备可靠性和科学性。
第七条检定记录1. 检定组织应制定和完善检定记录管理制度,记录检定项目、结果和检定仪器的使用情况。
2. 检定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且应当保密。
第三章检定程序第八条检定准备1. 检定组织应组织人员进行检定仪器的保养和校验工作,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检定组织应核对检定仪器的有效期,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第九条检定操作1. 进行检定操作前,检定人员应对计量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功能验证和环境检测。
2. 检定操作应按照检定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标准操作规程
计量标准操作规程一、引言计量标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计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计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可比性而制定的。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计量活动,包括实验室计量、工业生产计量、商业计量等。
二、术语和定义1.计量:通过比较物理量与已知标准物理量的关系,确定物理量的数值大小。
2.计量标准:作为物理量的度量单位的物理实体、物理现象或者物理现象与物理实体之间的关系。
3.计量装置:用于进行计量的仪器、设备、系统或软件。
4.计量过程:从计量准备、计量操作、计量记录到计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5.计量不确定度:对计量结果的估计,表示为一个范围。
三、计量标准的选择和准备1.选择计量标准: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计量标准。
2.校准计量标准:定期对计量标准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标准物质的准备:根据需要,准备适当的标准物质,用于校准计量装置。
四、计量装置的管理和维护1.计量装置的管理:建立计量装置档案,包括装置名称、型号、生产厂商、校准日期等信息;制定计量装置的使用和保管规定。
2.计量装置的维护: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3.计量装置的校准:根据规定的周期和要求,对计量装置进行校准,记录校准结果。
五、计量过程的控制和记录1.计量过程的控制:制定计量操作规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计量环境符合要求,避免外界因素对计量结果的影响。
2.计量记录的要求:对每次计量活动进行记录,包括计量装置的使用情况、校准结果、计量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等。
六、计量结果的评定和报告1.计量结果的评定:根据计量标准和计量不确定度,对计量结果进行评定,判断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计量结果的报告:编制计量结果报告,包括计量结果、计量不确定度、计量装置的使用情况等信息;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风险控制和质量保证1.风险控制:识别计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计量结果的可靠性。
计量标准管理制度(8项管理制度)
计量标准管理制度(8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标准管理,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促进质量控制和技术进步,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计量的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以国家计量法、计量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实际和管理要求制定。
第四条本单位成立计量标准管理委员会,负责计量标准管理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本单位的计量标准管理工作分为八个方面,分别为计量设备管理、计量标准文件管理、计量标志和单位符号使用管理、计量人员资质管理、计量结果追溯管理、计量仪器和设备的检定与校准管理、计量标准考核评价管理和计量标准信息管理。
第二章计量设备管理第六条计量设备的管理包括计量设备的登记、领用、使用、保管和维护等。
第七条计量设备登记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厂商、购置日期、检定周期以及检定结果等内容。
第八条计量设备的领用应经过计量标准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在设备登记簿上、设备上贴有使用标识。
第九条计量设备的使用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计量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培训。
第十条计量设备的保管应由专人负责,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第十一条计量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应进行定期检查和定期维护,出现故障应及时处理。
第三章计量标准文件管理第十二条计量标准文件是指与计量有关的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和说明书等。
第十三条计量标准文件应由计量标准管理委员会负责搜集、编制、发布和保管。
第十四条计量标准文件的编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十五条计量标准文件的发布包括内部发布和外部发布,内部发布应在本单位内部宣传和使用,外部发布应在本单位官方网站或其他途径进行。
第十六条计量标准文件的保管应安排专人负责,确保文件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章计量标志和单位符号使用管理第十七条计量标志是指在计量活动中使用的标签、标识、贴纸等。
第十八条计量标志的使用应符合国家计量法和计量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不得误导和欺骗。
计量操作规程
计量操作规程一、应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计量操作,包括实验室、生产车间以及各种计量设备管理等。
二、基本原则1. 精确性原则:对所有计量数据要求高精度,确保准确性。
2. 公正性原则:所有计量操作要格外注意公正性,做到毫无偏见。
3. 可靠性原则:保证所有计量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能出现明显误差。
4. 严谨性原则:每一步计量操作必须严谨执行,不能出现草率和粗心现象。
三、计量前的准备1. 环境准备:保持测量环境稳定,温、湿度等要符合检测要求。
2. 工具准备:必须在正式操作前校准工具,并确保其符合精度标准。
3. 标准物准备:准备相应规格的标准物,以确定操作的准确度。
4. 人员准备:进行测量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熟知规程程序。
五、操作流程1. 校准测量仪器及检查设备:在进行测量操作前,必须先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及检查。
同时,还需校准相应的检查工具,以确保操作精度。
2. 测量原始数据记录:在测量操作过程中,记录所有原始数据,以防误差出现时能跟踪原因。
3. 数据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记录结果。
4. 结果报告:向相关人员报告测量结果,并合理解释数据,防止出现误解。
5. 记录备份:将所有测量操作记录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或其他情况发生。
6. 操作总结:在操作结束后,总结操作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规程。
六、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完全熟悉操作规程,并经过培训合格。
2. 测量环境必须稳定,并按照具体操作要求进行准备。
3. 所有测量工具必须定期校准,并保证其精度符合要求。
4. 测量前,必须先对测量仪器等设备进行清洁,防止其污染或损坏。
5. 在测量过程中,必须注意规范操作顺序,并防止操作失误。
6. 测量数据必须准确记录,并及时处理、报告。
标准器操作规程
标准器操作规程(量块类)
1.计量标准器是公司内量值传递的标准,应专人保管,常用的标准器应做到经常维护保养,不常用的标准器每半年保养一次。
2.标准器要求在20℃±2℃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3.使用标准器时,务必要带白绢手套,不准用汗手、湿手拿量块,以防生锈,特别要注意标准器不能碰撞,一定要轻拿轻放。
4.标准器使用完毕后,应用航空汽油清洗擦干净,再加凡士林放入盒内或玻璃干燥缸内保存。
5.标准器一般不外借、外带,若有特殊情况,需经计量室负责人批准,方可借出。
6.按规定对量块进行周期检定,以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确保计量标准器、校准参照仪能正确溯源到社会公用标准。
适用范围:计量标准、标准器及校准参照仪。
责任者:质量管理部、工程设备部计量管理人负责公司计量最高标准的建立及标准器的管理。
内容:
1.计量标准管理公司计量最高标准,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公司内部校准必须具备相应的校准参照仪、校准人员、环境条件和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备案的内控校准方法。
2.标准器管理计量标准器由质量管理部标准计量室负责管理。
标准器必须按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规定的检定周期及时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指定的法定机构进行检定,严禁使用超过检定证书效期的标准器。
标准器原始记录必须齐全。
2.校准用参照仪器由质量管理部标准计量室负责。
标准计量室负责制定校准参照仪的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标准参照仪必须按照计划及时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指定的法定机构进行检定,严禁使用过效期的校准参照仪。
3.变通规则本公司为中小型企业,计量采用“计量合格”的方式进行,即需要计量的仪器、仪表、设备等直接送检或现场由法定机构人员检定,检定合格发给“计量合格”证书即可。
因此公司一般不设标准计量室,也无计量标准器具及标准
1
第 2 页
参照仪,只设专人负责计量管理(不同于计量员),计量工作由工程设备部牵头负责,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协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