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作者:江顺利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中国教育部网站2012年10月15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出了具体方法和建议。同时也说明这一阶段的儿童生活范围逐步扩大,儿童独立性增强,好奇心、探索欲望和参加实践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基于此,针对幼儿告状行为不能简单地遏制,应该有针对性、有区别地对待,找出解决办法,提出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实践化的理论支持,解决了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告状问题频繁,教师应对不暇的現状;丰富了幼儿教育理论,总结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学习与发展要求,提出了针对幼儿行为表现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幼儿研究;告状行为;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225-01
1.幼儿争吵告状现状及其分析
课间休息时,教师刚坐下,小红跑来告诉"老师,小军打我",老师说"知道了",可刚转身,小军就又来了"老师,是小红先打我的"。这是幼儿园比较典型的因同伴之间争吵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告状行为有很多,如因同情心驱使告状,因嫉妒好胜而告状,害怕批评推脱责任而告状,为表现自己而告状,为保护自己而告状。
案例中,小红告诉说"老师,小军打我",而小军又说"老师,是小红先打我的"。小红是因为受了委屈或者是害怕批评,推脱责任而向老师告状,而小军是为了保护自己又或是推脱责任而向老师告状的。不管是哪种理由向老师告状,都可以看出孩子的交往能力弱,如果孩子自己已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能,懂得了通过交往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就能解决许多问题。那老师这里也不会听到这么多的告状声了,孩子也会变得活泼、合群,孩子的个性也会得到发展。
2.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2.1提高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独立处事的能力和良好品质,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在处理告状事件时,先让幼儿冷静停止哭声,想想问题出在哪里。当孩子们发生矛盾时,他们的情绪都会比较激动。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扭打在一起。要解决矛盾,第一,让幼儿停止吵、哭闹的扭打,让他们冷静下来,再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第二,让幼儿冷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