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合集下载

20XX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1)-统计师考试.doc

20XX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1)-统计师考试.doc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1)-统计师考试为您整理了“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更多统计师考试复习指导信息,请关注统计师。

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中级统计师重点知识

中级统计师重点知识

2018年中级统计师知识点《统计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一、依法保守国家秘密二、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三、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四、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能够识别或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包括三种情况:一是直接标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二是虽未直接标明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但是通过已标明的地址、编码等相关信息可以识别或者推断其身份的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资料;三是可以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汇总资料。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政府统计需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处理公共危机。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据上述政府职能,可以将政府的统计需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其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等指标。

2. 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价格缩减指数、工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社会消费价格指数、社会零售价格指数、分行业生产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指数等等。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统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遵循的原则:(一)统计设计要坚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已从直接的宏观调控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所以满足政府管理需要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以转变的管理职能为基础,摒弃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过时的统计指标,重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满足宏观间接调控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

与此同时,企业已从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转变为独立的经济法人,围绕市场进行独立的生产管理,因而企业统计应以市场为中心,政府只能在宏观政策上加以间接的调控。

(二)正确处理政府、部门、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社会经济主体实行间接的宏观控制,政府部门作为政府内部专门的行业管理机构,部门管理只是政府管理的延伸,是政府管理的一部分,部门对其管理范围内的市场主体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应体现出间接的宏观调控,即不能对市场主体实施直接的管理。

政府统计我们应理解为政府综合统计和政府部门专项统计两个含义。

两者之间关系应是:政府综合统计对政府部门专项统计在统计业务上实施统计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统计根据政府综合统计所确定的统计指标、统计调查方法以及自身管理所需要的指标等要求组织部门统计工作,向政府综合统计上报规定的统计资料。

但政府综合统计所确定的'部门统计指标和统计调查方法等具体统计业务都必须以部门管理需要为基础,脱离部门管理的统计指标与统计调查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整个政府统计工作一方面是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直接运用统计手段向各个市场经济主体进行统计调查,收集宏观调控所需的统计资料;另一方面政府统计利用部门专项统计上报的各部门统计资料实行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

而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的经济法人,其行为是直接的市场行为,其管理目标是使企业在一切允许的经营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

企业统计的根本任务应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企业统计不管是由什么组织负责,也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符合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专项统计所规定的范围,怎么做都是无可非议的。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是中级统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进行统计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必修课程。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统计实务》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本文中,我将总结和梳理《统计实务》的重点内容,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实践。

一、统计学基础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概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统计工作的基础,了解概率、期望、方差、协方差等基本概念对于进行统计分析非常必要。

此外,了解抽样方法、统计推断和参数估计等概念也是必不可少的。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前提,正确有效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可以大幅提升后续统计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正确选择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是相当重要的一步。

二、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广大统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相关概念包括调查设计、样本与抽样、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实施及数据质量检查。

在调查中,正确设计样本与抽样方法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样本量大小、样本分层方法、是否考虑配额等因素都需要认真考虑。

三、统计分析1.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涵盖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

选取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严格的方法选择可以大幅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统计软件的应用统计工作中,大量使用各类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SPSS、EXCEL、STATA等软件都是比较常见的统计软件,熟练掌握操作这些软件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十分必要。

四、统计报告与应用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结束后向领导、客户或社会公众展示分析结果和结论的重要方式。

正确编写报告内容及展示形式也是升职加薪的关键之一。

此外,统计应用还涉及到商业预测、市场调查、企业管理等广泛领域,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不同的统计方法和技能。

总之,《统计实务》作为中级统计师考试科目之一,需要考生具备深厚的统计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除以上基本排列的内容外,还需要考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了解前沿技术和应用方案,紧跟时代和市场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掘统计应用的应用潜力,拓展发展视野,加强自身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点归纳总结1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点归纳总结1

统计用户需求统计调查设计是根据统计用户的具体要求、调查对象的特点,以及开展调查所具备的条件,对统计调查各方面和各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安排。

其结果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和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设计对设计者的要求:较高的统计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必须在充分理解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等统计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理论,以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制度,按照统计调查的科学规律进行设计。

第一节统计用户需求一、政府统计需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处理公共危机。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据上述政府职能,可以将政府的统计需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其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等指标。

2.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价格缩减指数、工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社会消费价格指数、社会零售价格指数、分行业生产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指数等等。

3.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人口总量、人口质量(包括营养、卫生、身体状况、教育程度等)、就业和失业状况、劳动力数量和流动状况、出生率和死亡率、生育率等指标。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重点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重点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 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 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 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 高频考点整理

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 高频考点整理

统计法规1)统计法的特点: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2)统计法立法的目的:科学有效的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根本目的),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最终目的);3)统计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2009年6月27日第二次修订,2010年1月1日实施统计行政法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有《统计法实施条例》《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统计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统计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统计部门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统计地方政府规章),现行统计行政规章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部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办法》《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统计执法检查证管理办法》统计规范性文件:现行统计规范性文件《企业统计信用管理办法》《统计从业人员统计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双随机”抽查办法(试行)》《国家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4)统计法的基本原则:统一统计原则、独立统计原则、科学统计原则、规范统计原则、如实统计原则、公共统计原则、诚信统计原则、国家统计优先原则、统计违法必惩原则;5)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6)联合国《统计组织手册》将独立性作为统计机构必须坚持的一系列基本价值观和原则的第一条;7)科学统计贯穿于统计立法的过程,统计法第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8)统计法第十四条规定统计调查应当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制度应当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做出规定;9)统计管理体制的作用:有利于统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有利于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有利于确保统计信息的准确性蹲好真实性和统计监督的客观性、独立性;10)国际上统计管理体制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11)1962年4月4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提出实行“一垂三统”的统计管理体制,国家统计系统在统计业务上垂直领导,在编制上、干部、经费上统一管理;12)1978年3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国家统计局;1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领导为主;14)县级以上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统计业务上受本机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15)地方各级统计机构设立、人员编制、干部管理由地方政府负责;16)统计机构的设置:国家统计局及其直属调查队: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部门统计机构:17)申请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机构,调查范围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向国家统计局提出,调查范围限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提出;18)涉外调查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应在有效期满前30日向原颁发机关提出申请,应当在业务终止后30日内向原颁发机关缴回;19)20)21)调查项目的审批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22)统计调查表应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备案文号及有效期限等;23)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24)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25)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逢0年份统计实务1)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国家统计质量框架,国家统计调查队统计流程规范,统计调查项目执行情况评估办法,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办法;2)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国家统计局单独制定或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重大项目报国务院审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查对象属本部门管辖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超出本部门管辖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省级统计机构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审批,省级以下县级以上统计机构制定报省级统计机构审批3)统计调查制度按照制定并实施机构的不同分为: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4)统计调查制度按照调查管理方式分为:周期性调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和专项调查按制度,周期性调查制度有:人口/农业/经济普查制度、投入产出调查制度和1%人口抽样调查制度;5)统计调查表右上角须表明法定标识(标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等);6)统计设计是指对统计指标、标准、方法、调查单位库、报表制度、工作流程和生产系统的设计;7)统计设计的流程:确定统计需求、确定统计调查内容、确定统计调查方法、定期对调查项目进行审查;8)统计设计环节应提出完善的调查方案尽可能减小调查对象负担;9)确定统计需求是统计生产的第一阶段;10)统计资料用户: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国内公众和国外用户;11)统计单位是统计调查的基本单位,也是经济管理的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初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12)我国统计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分为: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13)统计区划代码分三段: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6位)+街道/镇/乡(3位)+居委会和村民委员会(3位);1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划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分类,按照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15)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16)国民经济核算由基本核算和扩展核算构成;17)基本核算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及伙计收支核算;18)扩展核算包括:资源环境核算、卫生核算、旅游核算,人口和劳动力核算,新兴经济核算;19)中间产品:在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后又在另一个生产过程被完全消耗掉或者改变形态的产品;20)最终产品:当期被用于最终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产品;21)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服务生产仅包括对外服务的提供,自给性服务除了自由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以外都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22)核算价格主要有基本价格(是一种理想价格,不是现实存在的)、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23)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产品税(不包括增值税)-产品补贴;24)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不可抵扣的增值税+运输费用和商业毛利25)常住机构单位有: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广义政府部门、为住户服务的非盈利机构部门和住户部门;26)常住单位发生交易的所有非常住单位称为国外;27)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地点唯一、生产活动单一、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28)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估价原则(货物和服务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29)市场总产出是以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实现的总产出;30)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支出法:增加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31)中间投入不包括购置固定资产,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不作为中间投入,而应计入资本形成;32)计入中间投入的条件:1.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2.本期一次性使用的;33)劳动者报酬不包括单位支付的社会福利,如:对子女或家庭的补助、教育补助或其他与被赡养人有关的补助;34)最终消费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领土内的消费支出;35)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包括:住宅、其他建筑和构筑物机器和设备、培育性生物资源、知识产权品的获得减处置和非生产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等;36)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按分行业增加值和最终使用进行核算;37)分行业不变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发和物量指数外推法;38)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不变价增加值主要采用客货运周转量和邮政业务总量等物量指数外推基期增加值得到;39)不变价最终使用核算主要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40)不变价政府消费支出综合利用人均工资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缩减;41)国民总收入(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 =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下初次收入贷方减借方)42)总投入=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进口增加值合计=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合计=进口合计43)产品部门分类遵循同质性原则,即消耗结构相同、生产工艺技术相同和经济用途相同;44)收入初次分配过程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等交易项目;45)经常转移包括:所得税、财产税等经常税、社会保险缴费和社会保险支出、社保保障补助、其他经常转移;46)资金流量表按非金融交易表和金融交易表分别编制;47)国际收支核算: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48)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净误差与遗漏;49)编制资产负债表以直接法为主,间接法为辅;50)初次分配收入=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净财产收入51)净误差与遗漏=-(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52)国际收支核算在GDP核算中的应用:现价支出法GDP,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53)固定资产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估价;54)农业统计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55)农业统计的主要内容:生产条件(基层组织情况、人口及从业人员),生产过程,生产成果;56)主要农作物采用抽样调查,农业生产条件采用全面调查,中间消耗、农产品价格采用重点调查;57)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工业法人单位和工业个体经营户(规模上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58)规模上企业联网直报,规模下企业及个体经营户采用抽样调查;59)工业总产值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输入、自制半成品期初期末的差额;60)工业总产值统计原则:工业生产原则,最终产品原则,工厂法原则;61)工业销售产值包括:销售成品、半成品总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62)独立核算的建筑业企业采用全面调查,小微企业采用抽样调查,建筑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一般在经济普查年度进行普查;63)建筑业总产值包括:建筑工程总产值,安装工程产值和其他产值;6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主要业务量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别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收集;65)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组成;66)房地产中介服务不包括房产测绘;67)其他房地产业包括:住房公积金滚利服务、房屋征收拆迁服务、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服务;不包括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活动和土地管理服务68)房地产统计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统计不包括单纯的土地开发和交易活动;69)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统计调查单位不包括单纯的房地产管理、代理与经济的企业和单位;70)房地产竣工价值按照房屋设计和预算价格计算;71)房屋竣工价值不包括:家具购置费用,土地购置费用,迁移补偿费用和场地平整费用;72)二次能源:由原油加工产出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及炼厂干气等,由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转换出来的电力;73)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74)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电力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75)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76)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单位果奶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77)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器具购置,其他费用78)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计算采用单价法和部位进度法;79)固定资产投资率=报告期固定资产投资额/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80)投资贡献率是指固定资本形成增量再过来生产总值增量中的占比8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报告期固定资产投资额82)从业人员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劳务派遣人员按照谁用工谁统计83)从业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在本单位实习的在校学生,本单位劳务外包使用的人员;84)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国际收支平衡情况是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85)研究与试验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86)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作为一名中级统计师,需要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

本文将针对中级统计师的实践能力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考生正确把握中级统计师考试的重点,提高应试能力。

一、调查设计调查设计是统计学的基础,也是统计实践的基础,对于中级统计师来说尤为重要。

调查设计包括问题设计、样本设计、问卷设计、调查方法设计等,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面向问题,实用有效;2.样本设计要充分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3.问卷设计要简明扼要,尽量减少被访者的时间成本;4.调查方法设计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以获取有效的数据。

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中级统计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数据处理是统计学工作的精华部分。

数据处理的重点在于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数据分析涉及到数据清洗,数据清洗的重点在于缺失值和离群值的处理。

数据可视化是提高数据观测能力和洞察力的有效手段。

在数据可视化的过程中,要掌握绘制直方图、散点图、箱形图等图表的方法,并且要有分析图表的能力。

三、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中级统计师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的能力。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的关系非常紧密,是相互促进的。

在数据分析中,应当注意专业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技巧,如SPSS、SAS、STATA等。

其中在分析方法上,应该学会使用频数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

在报告撰写中应当注意几点:1.报告中要体现关键指标,在关键指标分析之前必须有对指标进行解释的内容;2.报告中要注意分析的结论,对结论的敏感性及可实施性加以掌握;3.报告中应当考虑受众群体的不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分析结果。

四、策略管理策略管理是中级统计师在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包括市场策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品牌策略管理等等。

策略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应当掌握以下几点:1.市场策略管理方面,要注意市场分析、产品定位、竞争策略等;2.企业战略管理方面,应当熟悉公司整体战略、市场推广战略、人员管理战略等;3.品牌策略管理方面,要重点考虑品牌价值、品牌形象、品牌定位等。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考试重点归纳笔记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考试重点归纳笔记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考试重点归纳笔记1、根据《统计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 )。

A.补充性的国家统计标准B.部门统计标准C.行业统计标准D.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正确答案:D2、统计人员应当对其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 ( )负责。

A.准确性B.一致性C.真实性D.完整性正确答案:B3、已知某城镇失业人数为12000人,就业人数为38000人,则该城镇失业率为()。

A.31.58%B.68.42%C.64%D.24%正确答案:D4、《统计法》的调整对象是统计活动中的( )。

A.统计调查对象B.各类社会关系C.统计调查项目D.统计调查机构正确答案:B5、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适用没收违法所得的统计违法行为是( )。

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B.拒绝提供统计资料C.未取得涉外调查许可证进行涉外调查D.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的正确答案:C6、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微企业划分办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是,从业人员小于10人或营业收入小于( )。

A.50万元B.100万元C.20万元D.10万元正确答案:A7、2008 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为( )。

查看材料A.53.2%B.43.9%C.44.0%D.52.3%正确答案:D8、《统计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在国家统计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 )。

A.报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B.报国务院批准C.报国家统计局审批D.报国家统计局备案正确答案:C9、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A.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统计资料B.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C.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D.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D10、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重点梳理归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处理公共危机。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据上述政府职能,可以将政府的统计需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其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等指标。

2. 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价格缩减指数、工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社会消费价格指数、社会零售价格指数、分行业生产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指数等等。

3. 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人口总量、人口质量(包括营养、卫生、身体状况、教育程度等)、就业和失业状况、劳动力数量和流动状况、出生率和死亡率、生育率等指标。

4. 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投入产出核算表以及三次产业的结构(尤其要突出第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农轻重比例、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各行业内部结构等等。

5. 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方面统计数据。

6. 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

7. 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的统计数据,如经济增长、就业、全社会投资、消费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点归纳总结1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点归纳总结1

统计用户需求统计调查设计是根据统计用户的具体要求、调查对象的特点,以及开展调查所具备的条件,对统计调查各方面和各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安排。

其结果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和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设计对设计者的要求:较高的统计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必须在充分理解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等统计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理论,以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制度,按照统计调查的科学规律进行设计。

第一节统计用户需求一、政府统计需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处理公共危机。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据上述政府职能,可以将政府的统计需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其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等指标。

2.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价格缩减指数、工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社会消费价格指数、社会零售价格指数、分行业生产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指数等等。

3.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人口总量、人口质量(包括营养、卫生、身体状况、教育程度等)、就业和失业状况、劳动力数量和流动状况、出生率和死亡率、生育率等指标。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1、统计得基本任务: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与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得信息资料得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对象就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得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得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就是统计得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就是统计最基本得职能,咨询与监督职能就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得拓展与深化。

4、全国性得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得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就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得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得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得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得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得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得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就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得并不多。

5、重点调查得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得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得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得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得目得: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得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得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得优缺点:优点就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就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得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得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得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得,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得合法统计调查表得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中级统计实务笔记

中级统计实务笔记

统计实务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统计的三大职能:1.信息职能—最基本职能2.咨询职能3.监督职能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每5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 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2)农业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 的年份实施。

(3)人口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 的年份实施。

5、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重大国务院审批,其他国务院备案。

(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超出国家统计局审批,不超国家统计局备案。

(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省级国家统计局审批;省以下统计机构由省统计局审批,有关部门的本级统计局审批。

第二章统计调查设计1、统计调查设计:具体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和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

2、统计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3、统计单位按作用和性质分为三种:(1)法人单位(2)产业活动单位(3)个体经营户●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两者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法人单位有单产业法人单位与多产业法人单位之分。

●是否掌握业务核算资料是认定产业活动单位的重要依据。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使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单位代码是一个无关标识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其本身没有任何含义,不反映单位的行业类别、隶属关系等任何标识。

●统计用区划代码的第一段为 6 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第二段为 3 位数字,表示街道、镇和乡;第三段为3 位数字,表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 统计资料包括: (1) 原始调查资料(2) 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3、 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 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 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4、 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 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 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 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 的并不多。

5、 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 生动具体情况7、 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 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 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8、 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第二章统计调查设计1、 统计调查设计:具体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

•调查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本或费用, 系到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2、 政府的统计需求包括:(1) 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 (2) 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3) 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 (4) 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5) 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统计数据(6) 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 (7) 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的统计数据 (8) 全面系统的金融数据(9) 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的统计监督职能是在国境 内从事第简单随机抽样 关的 、财 有一定数据(10) 反映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统计数据3、政府、部门、企业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政府综合统计对政府部门专项统计在统计业务上实施统计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统计根据政府综合统计所确定的统计指标、统计调查方法以及自身管理所需要的指标等要求组织部门统计工作,向政府综合统计上报规定的统计资料。

企业统计的根本任务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在指标、台账和报表设计上要符合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相关规4、基本单位:是指我国境内除住户以外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5、基本单位按作用和性质分为:(1)法人单位(2)产业活动单位6法人单位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1)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7、法人单位包括:(1)企业法人(2)事业单位法人(3)机关法人(4)社会团体法人(5)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8、产业活动单位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1) 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2) 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3)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两者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法人单位有单产业法人单位与多产业法人单位之分。

•掌握业务核算资料是认定产业活动单位的重要依据。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使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单位代码是一个无关标识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其本身没有任何含义,不反映单位的行业类别、隶属关系等任何标识。

•统计用区划代码的第一段为6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第二段为3位数字,表示街道、镇和乡;第三段为3位数字,表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我国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基本单位。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分20个门类。

•在具体划分一个单位的行业属性时,按主要活动确定其行业性质。

9、《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内容:(1) 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2)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3)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统计上划分城乡是以居委会和村委会为基本单位,以国家批准的市辖区、县级市、县和街道、镇、乡的行政区划为对象。

•《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将全部企业划分为三个大类: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

•《统计上大中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

10、大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各项条件的下线指标:(1) 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0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0万元及以上(2) 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30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0万元及以上(3)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从业人员800人及以上、销售额15000万元及以上•《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中,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

11、调查对象:就是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的总体。

12、调查单位:就是构成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所有个体。

13、统计调查表分为:(1)综合表(2)基层表•综合表指标具有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基层表的各项指标间应彼此衔接,以便对现象的相互联系从整体上进行了解,也便于使指标间相互核对、相互验证,提高原始数据质量。

调查周期短的,指标数量应少一些,指标分组宜粗一些;调查周期长的,指标数量可以多一些,分组可以细一些。

14:统计调查表的一般格式:(1) 左上角为填报单位的标记,中间是表名和报告期别,右上角为统计调查表的法定标志;(2) 表的左面为主栏,右面为宾栏;(3) 表的下面是统计责任标志。

15、统计调查表的法定标志包括:(1) 表号(2)制表机关(3)批准机关(4)批准或备案文号第三章国民经济核算1、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三个构成部分:(1)基本核算表(2)国民经济账户(3)附属表•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

2、常住单位:是指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常住单位包括我国驻外使馆,外商对内的投资企业。

不包括外国驻我国使领馆、我国对外投资企业。

3、服务与货物的主要区别:如果和其投入物相比,产出没有实物形态的根本改变,没有使用价值的根本改变,那么就可以说该产出是服务。

4、最终产品:是指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

5、生产范围包括的三个部分:(1) 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2) 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3) 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都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

6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的价值,减去开给购买者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可抵扣税。

•生产者价格不包括货物离开生产单位后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等于生产者价格加上购买者支付的运输和商业费用,再加上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税和其他税。

7、机构单位的基本特点:(1) 有权独立拥有货物和资产,能够与其他机构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的所有权;(2)能够作出直接负有法律责任的经济决定和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3) 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负债、其他义务或未来的承诺,并能签订契约;(4) 能够编制出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一套在经济和法律上有意义的完整账户。

•具备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住户,一类是法人单位。

8、常住机构单位分为的四大机构部门:(1) 非金融企业部门(2) 金融机构部门(3) 政府部门⑷住户部门•权责发生制原则意味着交易在其实际发生时记录,而不是在相应的收入与支付发生时记录。

9、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10、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1)生产法(2)收入法(3)支出法11、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

12、生产法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13、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工业总产出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

•非营利性单位总产出等于经营性业务支出加虚拟折旧。

14、中间投入: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投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中间投入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消耗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得到的增加值叫做总增加值或毛增加值。

15、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16、收入法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增加值二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17、劳动者报酬的实物性收入与中间消耗的区别:生产单位提供的货物或服务,可以满足劳动者在闲暇时间里的需要,并可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同时,其他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这部分货物和服务就属于劳动者的实物收入。

生产单位为了生产能正常进行,为劳动者购买的货物和提供的服务,如工作服装、差旅费等,属于中间投入。

18、营业盈余:是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