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概要设计v0.2

合集下载

环保局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方案V1

环保局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方案V1

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现状分析 (1)2.1 环保相关系统 (1)2.1。

1 环境信息发布系统 (2)2。

1.2 环境监控监测系统 (2)2。

1。

3 环境管理业务系统 (3)2.1。

4 高清视频监控 (4)2.1。

5 指挥中心 (5)2。

2 系统应用情况 (5)第三章建设方案 (5)3.1 平台要求 (5)3.2 平台特点 (6)3.3 建设原则 (6)3。

4 建设目标 (7)3.5 建设内容 (8)3。

6 接口方式 (8)第四章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介绍 (10)4。

1 平台功能介绍 (10)4.1。

1 云数据处理中心 (10)4。

1.1。

1 数据交换目标 (10)4。

1.1.2 环保数据交换 (11)4。

1.2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11)4。

1.3 综合应用管理系统 (11)4。

1。

3.1 环保信息查阅 (12)4。

1。

3.2 环保信息分发 (12)4。

1.3.3 日程管理 (13)4。

1。

3.4 我的工作台 (14)4.1。

4 办公自动化系统 (14)4。

1。

4.1 我的工作台 (14)4。

1。

4。

2 公文管理 (15)4。

1。

4.3 会议管理 (16)4。

1.4.4 车辆管理 (16)4.1.4。

5 接待管理 (17)4.1.4。

6 通讯录 (18)4.1。

4.7 工作交流 (18)第五章相关技术 (19)5.1 基于SOA技术架构 (19)5.2 采用J2EE技术 (19)5.3 遵循XML标准 (20)5.4 采用组件化的设计方法 (20)5。

5 Web Service接口 (21)第一章概述近年来,国内环保信息化收到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视,环境保护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月份《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6月份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8月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国家政策的出台,全面放开了服务性监测市场,环境自动监测、第三方运营维护和智慧环保领域将出现快速增长。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概述 (3)1.1 目的和意义 (3)1.2 建设背景和原则 (5)1.3 建设目标和预期效果 (6)2.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需求分析 (7)2.1 数据源分析 (8)2.2 业务需求分析 (10)2.3 功能需求分析 (10)2.4 性能需求分析 (11)2.5 安全需求分析 (12)3. 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14)3.1 总体架构设计 (16)3.1.1 数据收集层 (17)3.1.2 数据处理层 (19)3.1.3 数据存储层 (20)3.1.4 应用支撑层 (21)3.1.5 用户访问层 (23)3.2 数据存储与管理 (24)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3.4 应用支撑系统 (26)3.5 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27)4. 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分析 (29)4.1 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 (30)4.2 大数据处理技术 (32)4.3 数据存储技术 (33)4.4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 (35)4.5 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36)5. 平台实施计划 (37)5.1 项目实施周期 (39)5.2 关键里程碑 (40)5.3 项目管理与人员配置 (40)5.4 资金预算与资金分配 (42)6. 平台运营与维护 (43)6.1 运营策略 (45)6.2 用户培训与服务 (45)6.3 系统升级与维护 (47)6.4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49)7.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50)7.1 项目风险分析 (51)7.2 法律与合规风险 (54)7.3 技术风险 (55)7.4 应对策略 (57)8. 保障措施 (58)8.1 组织保障 (60)8.2 法规保障 (62)8.3 资金保障 (63)8.4 技术保障 (64)8.5 环境保障 (65)1.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概述为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环境监测分析能力,促进科学决策,特制定本“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分析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大数据分析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需求分析报告
01
整理需求分析结果
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 ,提取关键信息,形成需求分析 报告。
撰写报告
02
03
报告审核与修改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写需 求分析报告,包括业务需求、技 术需求、安全需求等。
组织专业团队对需求分析报告进 行审核和修改,确保报告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03
大数据分析平台架构设 计
需求优先级评估
确定评估标准
01
根据业务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制定需求优先级评估标
准,如“业务价值、技术难度、实施周期”等。
评估需求优先级
02 根据评估标准,对每个需求进行打分,并按照得分高
低进行排序,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与业务部门沟通
03
与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关键人员沟通,确认需求优先级
的合理性,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运维管理流程
故障处理流程
建立故障处理流程,确保及时发现和 解决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
性。
变更管理流程
备份与恢复流程
建立变更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升级 或配置变更时,能够遵循严格的审核
和批准流程。
建立备份与恢复流程,确保在系统发 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系统
,减少损失。
08
大数据分析平台规划设 计方案总结与展望
项目总结与亮点
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优化算法和架构设计,大大 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安全性高 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安全 审计等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和隐私保护。
强大的分析能力 提供了多种高级数据分析工具, 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 数据可视化等,帮助用户深入挖 掘数据价值。
良好的扩展性 平台可以轻松地扩展到更多的数 据源和用户,同时支持多种不同 的部署模式。

城市大数据资源平台概要设计方案

城市大数据资源平台概要设计方案

城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大数据资源平台概要设计方案目录背景与需求分析12345大数据管理中心发展背景为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由市大数据中心牵头,在政务公共数据管理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实践工作。

根据《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要求,前期已在“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领域进行了信息化项目建设,在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汇聚全市政务公共数据,探索政务服务领域应用的需求。

市大数据中心作为全市政务数据的主要管理单位,承担着政策本地化落实、政务数据交换、大数据应用研究、信息化建设运维以及其他数据相关的工作职责,从中心成立之初便开始研究政务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方法,去年年底探索了以政务数据交换共享为核心的实践,但随着对中心职能的理解加深,我们认为中心不仅作为全市政务数据的“枢纽中转中心”,更应该成为各政务服务条线领域的“归集管理中心”,为本市的经济活动、公共事业、社会关系、人员密度等各城市管理领域提供数据层面的最大支撑。

规划公共数据发展路线支撑城市服务能效提升精准城市服务整体共享协同数据科学管理ü公共数据共享ü社会数据协同ü条线业务协同ü数据服务开放ü社会治理ü宏观经济ü市场监管ü生态保护城市高效运行ü应急事件响应ü事件风险预防ü数据完整归集ü数据实时同步ü资源目录健全ü数据全面治理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与使用情况大数据中心自去年开始,根据整体规划启动了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项目的建设,并于2019年1月开始正式进行全市范围的试运行。

平台建设内容包括:1、总集成及部分应用开发:平台集成门户及整体平台的基础功能菜单级整合;2、数据治理子系统:包含数据交换模块和服务管理模块,实现数据资源目录及三清单的管理,并提供市级数据库的对外发布利用;3、数据共享交换子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引擎、统一调度引擎、任务管理、数据桥接等功能,以及数据湖数据的存储管理、共享与交换;4、数据质量监管及支撑子系统:实现数据质量管理功能,包括数据质量规则制定、数据质量稽核、数据质量问题闭环管理;5、大数据支撑管理子系统:包含市级数据湖和市级数据库,汇聚“四大基础库”、“市级统建系统”、“各市级委办系统”、“各行政区系统”的经过初始治理的原始数据;并存放经过一系列清洗、转换、加载、治理步骤后的高质量的政务数据资源,为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提供数据来源;平台接入52个委办的公共数据,每月16亿条以上,数据总容量在176.0 TB,人口库预计46.75TB,法人库预计1.78TB,空间地理库预计7.99TB,电子证照库预计91.05TB。

生态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
建设方案
层次清晰:
一、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背景
1.1环境短板严重
我国自然界环境状况仍存在较大短板,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资源浪费等,影响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此情况下,构建环境管理的智慧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2智慧管控不足
现有的环境监测和信息管控技术在面对技术进步的发展日新月异时,传统的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全程的环境智慧管控需求。

这种情况逐渐加剧,使得对环境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严重受限,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升管控水平,满足环境管理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1.3建设需求日益增长
由于资源短缺、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生态环保领域的建设资源缺口日益明显,而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能够有效提升管控水平,缩减额外资源成本,所以迫切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

二、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要求
2.1目标定位。

(完整word版)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概要设计v0.2

(完整word版)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概要设计v0.2

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概要设计1.整体设计思想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立足于福建省各种生态环境数据;通过多种渠道,采集与生态及环保有关的海量数据;采用当前最前沿的大数据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等进行挖掘建模和机器学习建模,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隐藏于其后的规律或数据间的关系,充分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从而形成能实际应用于民生的新生数据;作为专家及政府的决策依据,辅助政府精细化决策,辅助专家预测将来可能有出现的环保问题;并能解决现实中真实发生的环保问题;从而改善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和百姓生活的福祉.平台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数据智能化收集、智能化核算分析、智能化发布和智能化监管体系,这一平台体系可以把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全面、直观地展现给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

同时环保部门可以重点关注核电站周边生态环境实况。

通过可测量、可核查的生态环境数据,为福建省的生态环境现状评估、趋势预测、潜力分析、目标制定与跟踪,提供决策服务,进而实现对生态环境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进行有效监管,并为建设生态环境交易市场体系奠定基础。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所有的平台数据集中到统一的逻辑平面上来;平台以省、市、县分级别多视角展示生态环境实时信息,以全息,动态的地图形式全方位地展现给使用者。

平台为各类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观察视角;领导能查看实时汇总信息,核辐射区大气实况;环保工作能查看各类精细报表与指标,并能搜索工作中所需要的信息。

展现方式有:电子大屏幕播放,WEB浏览,手机APP访问等三种方式。

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看,平台运行后将建成以生态环境数据为中心的开放式数据中心,广泛收集来自气象,农林,海洋,交通,能源, 车联网等第三方数据,同时也给第三方输出数据并分享成果数据;为后续深度学习积累数据样本,将来平台具备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2.用户使用场景环保领导大屏查看全局实时信息情况,核核辐射区大气实况,查看汇总报表,指挥环境突发事件处理。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在这个背景下,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全面了解和监测生态环境的状况,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智能支持,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对生态环境状况的全面感知、精准预测和科学决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运行。

具体目标如下:1. 建立全国覆盖的生态环境数据采集和监测网络,实现对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的高效管理。

2. 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促进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通。

3. 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中心,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开展数据分析和模型建设,提供智能化的环境保护决策支持。

4. 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三、建设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1. 建设数据采集和监测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布置传感器设备,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建设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高效采集、存储和传输。

2. 构建数据共享与开放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和协议,实现环境监测数据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共享。

同时,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3. 建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中心: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包括传感器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开展数据挖掘、模型建设和预测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智能化的政策建议。

4. 建设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定制化的环境保护方案和应急响应措施。

四、实施步骤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应分为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建设范围和内容:明确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目标、范围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及关键技术-环境保护论文-社会学论文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及关键技术-环境保护论文-社会学论文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及关键技术-环境保护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引言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具有复杂性和时变性,涉及多部门、多地区和多领域,需要处理海量的各类数据,这为问题的解决增加了不小的难度[1].本文从分析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入手,对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各类生态环境相关的数据资源,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架构及关键技术展开论述。

2 生态环境相关数据的现状分析目前,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数据资源主要包括三类:地面监测数据:此类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地的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1统之间很难形成信息共享。

遥感监测数据:此类数据主要来源于卫星遥感数据和航空遥感数据。

地理信息数据:此类数据的来源主要有野外采集、地图数字化和航天遥感采集、摄影测量等。

目前,传统的信息化技术在环境数据整合工作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上述三类数据的统一存储、协调工作,真正建立起实用价值大,适用性广泛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还没有相关的工作开展。

3 大数据技术概述大数据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综合性信息技术[2],对于处理超出传统数据库系统存储、管理和分析处理能力的多来源的、海量的数据集群,具备天然的技术优势。

大数据技术的主流应用框架是Hadoop 生态系统。

它以HDFS 分布式文件系统和MapReduce 分布式计算框架为核心,可以对大数据进行高效的分布式处理。

4 大数据平台的构建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大气、土壤、水、生物圈、气候等方方面面。

为此,我们在推进大数据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采取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选取对环境影响比较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Hadoop 生态系统中的HDFS 技术,建立起秦皇岛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平台。

未来,通过建立基于此平台的大气业务应用系统,我们可以对秦皇岛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来源情况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

环保大数据暨智慧环保解决方案ppt课件

环保大数据暨智慧环保解决方案ppt课件
生态保护与修复
通过利用智慧环保平台,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 量的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生态 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03 环保大数据与智 慧环保的融合
环保大数据与智慧环保的关联性
环保大数据是智慧环保的基础
环保大数据提供了海量的环境数据,为智慧环保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02
03
生态保护与修复
利用环保大数据,可以评估生态系统 的健康状况,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 决策支持。
环保大数据与智慧环保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决策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更加依赖环保大数据进行智能化 决策支持,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数据共享与开放
未来将加强环保大数据的共享与开放,促进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 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度。
05 案例分析:某城 市智慧环保解决 方案的应用实践
项目背景与目标
01
城市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 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政策推动
02
03
项目目标
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智 慧环保建设,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
通过智慧环保解决方案,实现对 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 警,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未来将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将环保大数据与智慧环保技术 应用于更多领域,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支持。
04 环保大数据暨智 慧环保解决方案 的优势与挑战
环保大数据暨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的优势
提高决策效率
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全面地监测 环境状况,帮助决策者准确、快速地做出
辅助政策制定

环境大数据处理课程设计

环境大数据处理课程设计

环境大数据处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环境大数据处理的教学与实践,让学生掌握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环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和应用领域。

–掌握环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方法。

–熟悉常用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框架。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

–具备环境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熟练使用相关工具和软件。

–能够进行大数据项目的规划和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信心。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激发学生对大数据技术和环境科学的兴趣,培养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数据基本概念、环境数据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框架、环境大数据应用案例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大数据概述–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2.第二章:环境数据采集与存储–环境数据的类型和采集方法。

–环境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技术。

3.第三章:环境数据处理与分析–环境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环境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等。

4.第四章: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框架–Hadoop、Spark等大数据处理框架。

–Python、R等数据分析语言和工具。

5.第五章:环境大数据应用案例–环境监测、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环境数据处理技术等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环境大数据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环境数据处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4.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生态环境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

生态环境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

环境数据信息运营维护体系
为整个生态环境建设和运行提供维护和管理服务
是环境信息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标准体系
感知层
安全体系
二、感知层监测系统建设
19
包括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设施运行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连续在线监控,提供一体化应用,准确、及时地反映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变化。
无缝的整合和控制下层网络和感知层的各类信息和设备,并能对上提供整体、同意的运行支撑
各部门物联网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系统接口技术规范网路安全标准规范
标识与解析;业务与网络 安全网络管理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标准体系
感知层
安全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原则
18
环境数据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原则
再好的系统,没有完备的更新维护机制,也不会持久的有生命力
22
总体目标
建立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深度融合、集中管理、智能应用、安全可靠和机制完善的国家环境保护物联网体系
移动应急监测传统动态面、线感知层
立体感知实现点线面体全面感知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感知层
标准体系
安全体系
天空地一体化环境遥感监控综合应用服务体系
23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感知层
标准体系
安全体系
三、网络技术建设
2
生态环境总体概述
生态环境方案架构
1
2
3
生态环境解决方案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感知层建设网络技术方案应用系统建设安全体系建设
一、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16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大数据平台设计方案

大数据平台设计方案
(2)数据处理:使用Spark分布式计算框架进行数据处理。
(3)数据查询:使用Hive进行大数据查询。
(4)数据挖掘: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库,如TensorFlow、PyTorch等。
(5)数据可视化:使用ECharts、Tableau等工具实现数据可视化。
四、数据安全与合规性
1.数据安全:采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第2篇
大数据平台设计方案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大数据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高效利用数据资源,提升决策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本公司决定构建一套先进的大数据平台。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份详尽、合规的大数据平台设计方案,以支撑企业未来发展需求。
二、项目目标
1.构建统一、高效的数据资源中心,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
-数据处理:采用Spark分布式计算框架,实现快速、高效的数据处理。
-数据查询:使用Hive进行大数据查询,满足复杂查询需求。
-数据挖掘:集成TensorFlow、PyTorch等机器学习算法库,实现数据挖掘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运用ECharts、Tableau等工具,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
四、数据安全与合规性
(2)数据存储层: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3)数据处理层: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整合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4)数据服务层:提供数据查询、分析、可视化等服务,满足业务部门需求。
(5)应用层:基于数据服务层提供的接口,开发各类应用,为决策层和业务部门提供支持。
2.技术选型
(1)数据存储:采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进行海量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层: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

大数据平台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学习模板)

大数据平台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学习模板)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一、现状与需求分析1.1项目建设背景1.2系统建设现状市大XXX台的建设,深入参照了《公共信息台总体框架》,遵循《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国家标准与《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并结合了市市电子务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总体设计2.1质量与安全管理1.在大XXX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定期对系统进行整体的风险评估。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调整安全策略,实行动态防护。

2.根据系统的重要程度和自身安全需求,依据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实行等级防护、适度防护等措施。

3.要求所有被采用的安全产品都必须提供开放接口,以利于将来建设统一的安全管理中心,对安全事件进行有效及时的监控和响应。

4.将防护重点放在系统层和应用层的安全上。

重点保护局部计算环境和XXX文件的安全(如核心XXX库等),确保系统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可审核性。

为了应对以上提出的要求,将会实现XXX加密、XXX脱敏、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和日志审计五个大的方面的功能。

2.2开发原则1.标准性、开放性系统所采用的相关标准必须与国际、国家、、市级标准相符合,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够实现与多种技术和软硬件台的有机集成。

2.安全性系统应具有完整、全面的安全体系和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提供信息传输保密性、XXX完整性、身份识别和数字认证、防抵赖性等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信息交换的安全运行。

系统设计不影响各部门相关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3.可扩展性系统采用可扩展的技术体系架构,以适应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系统快速发展的要求。

系统必须支持异构XXX库之间XXX交换和共享,支持主流关系型XXX库,支持不同操作系统之间信息交换应用的互联互通。

4.高可靠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建立各种故障的快速恢复机制,确保实现7×24小时地正常运转,确保信息交换工作正常运行。

5.可管理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允许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工具实现系统全面的监控、管理和配置,并为系统故障的判断、排错和分析提供支撑,可对信息交换流程进行简易、灵活地定制和调整,同时对系统运行情况能够实时的统计分析、报表展示。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方案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方案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概要设计方案2019年9月文档信息版本记录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5)1.1项目名称 (5)1.2项目背景 (5)1.3建设目标 (6)1.4建设内容 (7)1.4.1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软件设计 (7)1.4.2 数据服务建设 (7)1.4.3基础应用服务建设 (8)1.4.4专题应用服务建设 (8)1.4.5数据增量动态维护更新和多版本管理服务建设 (9)1.4.6平台运维管理建设 (9)1.4.7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管理和汇交功能建设 (9)1.4.8 成平台的安装部署与培训 (10)第二章需求分析 (11)2.1功能需求 (11)2.1.1数据资源服务需求 (11)2.1.2基础应用服务需求 (11)2.1.3专题应用服务需求 (11)2.1.4数据增量动态维护更新和多版本管理服务需求 (11)2.1.6平台运维管理需求 (12)2.1.5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管理和汇交需求 (12)2.2非功能需求 (12)2.2.1 应用需求 (13)2.2.2性能需求 (13)2.2.3安全需求 (13)第三章概要设计 (15)3.1总体设计 (15)3.1.1设计原则 (15)3.1.2总体框架设计 (16)3.1.3 技术框架设计 (17)3.1.4服务框架设计 (19)3.3数据资源服务设计 (20)3.3.1建设思路 (20)3.3.2目录体系结构 (21)3.3.3 数据资源分类体系 (21)3.3.4 数据核心元数据 (23)3.4基础应用服务设计 (24)3.4.1建设思路 (24)3.4.2 数据浏览服务 (25)3.4.3 数据查询服务 (25)3.4.4 空间分析服务 (25)3.4.5专题图制作服务 (25)3.5专题应用服务设计 (26)3.5.1建设思路 (26)3.5.2专题应用服务框架建设 (26)3.6.3支撑系统建设 (31)3.7数据增量动态维护更新和多版本管理 (32)3.7.1建设思路 (32)3.7.2数据增量更新 (32)3.7.3 多版本数据管理 (32)3.8平台运维管理 (32)3.8.1数据资源管理 (33)3.8.2服务管理 (34)3.8.3应用管理 (37)3.8.4系统管理 (41)3.9县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管理和汇交 (42)3.9.1建设思路 (42)第四章系统运行配置方案设计 (43)4.1网络、硬件平台设计 (43)4.1.1网络平台设计 (43)4.1.2服务器平台设计 (43)4.1.3备份、容灾设计 (44)4.1.4网络安全、病毒防护设计 (44)4.2软件平台设计 (44)4.2.1操作系统软件 (44)4.2.2 GIS平台选型、部署及配置 (44)第五章系统实施计划 (46)5.1项目组织 (46)5.2项目计划 (47)5.2.1成果交付物 (47)5.2.2关键里程碑 (48)5.3项目关键节点控制办法 (48)5.4项目培训 (49)5.4.1培训体系 (49)5.4.2培训计划 (49)5.5工期、交货、竣工、验收方案 (50)5.5.1工期 (50)5.5.2交货、竣工 (51)5.5.3验收 (51)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1.2项目背景国土空间信息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动能,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保障。

智慧环境保护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智慧环境保护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智慧环境保护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规划
设计方案
项目背景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大量的环境数据需要被及时收集并进行汇总分析。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款智慧环境保护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对全国各地的环境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为政府环保部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项目目标
1. 构建一套完整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汇集全国各地环境数据,为环保部门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数据服务。

2. 设计一套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并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3. 提供一套数据可视化方案,为决策者提供更直观、更全面的数据呈现。

项目计划
第一期(3个月)
1. 确定项目需求,对平台功能进行规划。

2. 完成平台的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3. 实现数据采集及简单数据预处理功能。

第二期(6个月)
1. 完善平台的数据处理功能,实现数据清洗、整合、标准化等功能。

2. 扩充平台功能,加入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模块。

3. 实现基本的数据可视化功能,提供更好的数据呈现效果。

第三期(9个月)
1. 优化平台性能,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2. 完善数据可视化模块,增加更多的可视化方式。

3. 加强平台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项目收益
1. 提供一套高效的环境数据管理方案,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降低数据管理成本。

2. 为环保部门提供更全面、更直观的环境数据服务,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 推动大数据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发展,助力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以上就是本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
建设方案
一、概述
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是一个以智慧环保大数据为基础,提
供多种功能的环境保护云平台。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定制和开发各
种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互联网、大数据等
新技术,实现环境保护的可视化、智能化。

二、目标
1.构建可扩展的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实现环境保护受众的实时交互,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
2.建立信息管理体系,把握环境时有事件动态,实现智慧环保的数据
采集、存储、准备和应用;
3.建立可信赖的系统,充分应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技术
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环保的智能推荐、预警和评估;
4.搭建公共信息应急服务平台,提高环境保护的转换效率和社会发展
的学习能力。

三、总体方案
1.技术架构:该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采用大数据技术搭建大数据库,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体系,采用云技术搭建软件平台,整合有关环境
保护各类信息及企业服务;
2.平台服务:采用网络技术,以Web、APP等形式提供信息服务。

大数据资源平台概要设计方案

大数据资源平台概要设计方案

大数据资源平台概要设计方案概述:目标:1.数据集成:将来自不同数据源和格式的数据集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以便更方便地访问和管理数据。

2.数据存储:提供可扩展和可靠的数据存储,以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

3.数据治理:建立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的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隐私性。

4.数据分析:提供强大的分析工具和算法,以帮助组织从数据中发现模式和趋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5.数据可视化:提供交互式的数据可视化工具,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数据。

技术架构:1.数据采集:用于从不同数据源采集数据的组件,包括数据提取、转换和加载等功能。

2. 数据存储:用于存储和管理大规模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如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或云存储服务。

3.数据管理:包括数据仓库、数据索引和数据目录等组件,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集,提供数据检索和查询的功能。

4. 数据处理:用于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的计算引擎,如Apache Spark或Apache Hadoop MapReduce。

5.数据安全:用于确保数据安全和访问控制的安全机制,包括数据的加密、用户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等功能。

6.数据可视化:用于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表和报表的工具,以便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实施步骤:实施大数据资源平台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需求分析:确定组织对数据管理和分析的需求,包括数据集成、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需求。

2.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和现有技术栈,设计平台的技术架构和组件选择。

3.系统实施:根据架构设计,实施各个组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处理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

4.数据集成: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集成到平台中,包括数据提取、转换和加载等过程。

5.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平台提供的分析工具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趋势。

6.数据可视化:使用平台提供的可视化工具,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表和报表,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数据。

平台-详细设计说明书

平台-详细设计说明书

项目编号_ZJJT-2022-0001_详细设计说明书XXXX云共享平台详细设计说明书(仅供内部使用)项目编号_ZJJT-2022-0001_详细设计说明书修订历史记录项目编号_ZJJT-2022-0001_详细设计说明书目录1 引言 (11)1.1编写目的 (11)1.2背景 (11)1.3参考资料 (12)2 总体设计 (12)2.1运行环境 (12)2.2软件功能描述 (12)2.2.1 职教云-集团管理 (12)2.2.2 职教云-院校端管理 (13)2.2.3 职教云-企业机构端管理 (15)2.2.4 职教云-门户网站 (16)2.2.5 职教云-产教联盟管理 (17)2.2.6职教云-人工智能实训 (17)2.3架构设计 (18)2.4系统性能设计 (18)2.5统一身份认证设计 (18)2.5.1 功能描述 (18)2.5.2 实现方式 (19)2.5.3 角色定义 (19)2.5.4 运行流程 (20)2.5.6 请求示例 (21)3.1集团管理端 (23)3.1.1 首页 (23)3.1.1.1 成员单位统计 (23)3.1.1.2 办学效率 (24)3.1.1.3 服务能力 (25)3.1.2 资讯管理 (26)3.1.2.1 咨询维护 (26)3.1.2.2 集团信息推荐位 (27)3.1.2.3 通知公告推荐位 (28)3.1.2.4 政策法规推荐位 (29)3.1.3 双师资源 (30)3.1.3.1 双师资源详情 (30)3.1.3.2 双师资源列表 (31)3.1.3.3 双师资源新增 (31)3.1.3.4 双师资源编辑 (33)3.1.4 成员管理 (34)3.1.4.1 中职院校管理 (34)3.1.4.2 高职院校管理 (35)3.1.4.3 企业管理 (36)3.1.4.4 行业组织管理 (37)3.1.4.6 信息采集模版下载 (39)3.1.5 课程资源 (40)3.1.5.1 课程新增 (40)3.1.5.2 课程编辑 (40)3.1.5.3 课程下架 (41)3.1.5.4 课程列表 (42)3.1.6 数据汇总 (43)3.1.6.1 数据报表列表 (43)3.1.6.2 数据报表详情 (43)3.1.7 权限管理 (45)3.1.7.1 角色管理 (45)3.1.7.2 权限用户 (47)48 (48)49 (49) (49) (50)3.2院校端管理 (51)3.2.1 首页 (51)3.2.1.1 数据大盘 (51)3.2.2.1 企业列表 (52)3.2.2.2 企业详情 (52)3.2.2.3 企业新增 (53)3.2.2.4 企业编辑 (54)3.2.2.5 企业删除 (56)3.2.3 合作项目管理 (57)3.2.3.1 合作方列表 (57)3.2.3.2 合作方详情 (57)3.2.3.3 合作方新增 (58)3.2.3.4 合作方编辑 (59)3.2.3.5 合作方删除 (60)3.2.4 员工管理 (60)3.2.4.1 部门新增 (60)3.2.4.2 员工新增 (61)3.2.4.3 员工列表 (62)3.2.4.4 员工编辑 (63)3.2.4.5 员工删除 (64)3.2.5 课程资源 (64)3.2.5.1 课程新增 (64)3.2.5.2 课程编辑 (65)3.2.5.3 课程下架 (66)3.2.6 信息管理 (67)3.2.6.1 基本信息 (67)3.2.6.2 信息采集表 (68)3.2.6.3 上传记录 (69)3.2.7 权限管理 (69)3.2.7.1 角色管理 (69)3.2.7.2 权限用户 (70)71教师档案管理 (71) (72)73 (73) (74) (74) (75) (75) (76) (77) (78)3.3企业机构端管理 (78)3.3.1 首页 (78)3.3.2 合作需求管理 (80)3.3.2.1 合作需求列表 (80)3.3.2.2 合作需求详情 (80)3.3.2.3 合作需求新增 (81)3.3.2.4 合作需求编辑 (82)3.3.2.5 合作需求删除 (83)3.3.3 咨询管理 (84)3.3.3.1 咨询列表 (84)3.3.3.2 咨询详情 (85)3.3.3.3 咨询新增 (86)3.3.3.4 咨询编辑 (87)3.3.3.5 咨询删除 (88)3.3.4 员工管理 (89)3.3.4.1 部门新增 (89)3.3.4.2 员工新增 (90)3.3.4.3 员工列表 (91)3.3.4.4 员工编辑 (91)3.3.4.5 员工删除 (92)3.3.5 信息管理 (93)3.3.5.1 基本信息 (93)3.3.5.2 信息采集表 (94)3.3.6 权限管理 (95)3.3.6.1 角色管理 (95)3.3.6.2 权限用户 (96)97 (97) (98) (98) (99)100 (100) (101)3.4门户网站 (101)3.4.1 登录管理 (101)3.4.1.1 院校端登录 (101)3.4.1.2 企业端登录 (102)3.4.1.3 产业联盟端登录 (102)3.4.2 首页 (103)3.4.2.1 数据看板 (103)3.4.3 集团动态 (104)3.4.3.1 集团信息 (104)3.4.4 通知通告 (104)3.4.4.1 通知通告列表 (104)3.4.4.2 通知通告详情 (105)3.4.5 政策法规 (105)3.4.5.1 政策法规列表 (105)3.4.5.2 政策法规详情 (106)3.4.6 在建在研项目 (106)3.4.6.1 在建在研项目列表 (106)3.4.7 实习就业信息 (107)3.4.7.1 实习就业信息列表 (107)3.4.7.2 实习就业详情 (108)3.4.8 成员单位 (108)3.4.8.1 成员单位列表 (108)3.4.9 虚拟仿真资源 (109)3.4.9.1 虚拟仿真资源 (109)3.4.10 社区 (109)3.4.10.1 社区 (109)3.5产教联盟端管理 (110)3.5.1 产业联盟 (110)3.5.1.1 成果列表 (110)3.5.1.2 更新成果 (110)3.5.1.3 编辑成果 (111)3.5.1.4 删除成果 (112)3.5.2 产业学院 (113)3.5.2.1 成果列表 (113)3.5.2.2 新增成果 (114)3.5.2.3 更新成果 (115)3.5.2.4 删除成果 (116)3.5.3 创新中心 (117)3.5.3.1 成果列表 (117)3.5.3.2 新增成果 (118)3.5.3.3 更新成果 (119)3.5.3.4 删除成果 (120)3.5.4 大师工作室 (120)3.5.4.1 成果列表 (120)3.5.4.2 新增成果 (121)3.5.4.3 更新成果 (122)3.5.4.4 删除成果 (123)3.5.5 工程中心 (124)3.5.5.1 成果列表 (124)3.5.5.2 新增成果 (125)3.5.5.3 更新成果 (126)3.5.5.4 删除成果 (127)3.5.6 技术中心 (127)3.5.6.1 成果列表 (127)3.5.6.2 新增成果 (128)3.5.6.3 更新成果 (129)3.5.6.4 删除成果 (131)3.5.7 实训基地 (131)3.5.7.1 成果列表 (131)3.5.7.2 新增成果 (132)3.5.7.3 更新成果 (133)3.5.7.4 删除成果 (134)3.6人工智能实训 (135)3.6.1 数据管理 (135)3.6.2 算法开发 (135)3.6.3 训练管理 (136)3.6.4 模型管理 (136)3.6.5 模型优化 (137)3.6.6 自动机器学习 (137)1引言1.1编写目的规范化软件的开发,给软件的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概要设计1.整体设计思想福建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立足于福建省各种生态环境数据;通过多种渠道,采集与生态及环保有关的海量数据;采用当前最前沿的大数据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等进行挖掘建模和机器学习建模,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隐藏于其后的规律或数据间的关系,充分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从而形成能实际应用于民生的新生数据;作为专家及政府的决策依据,辅助政府精细化决策,辅助专家预测将来可能有出现的环保问题;并能解决现实中真实发生的环保问题;从而改善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和百姓生活的福祉。

平台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数据智能化收集、智能化核算分析、智能化发布和智能化监管体系,这一平台体系可以把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全面、直观地展现给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

同时环保部门可以重点关注核电站周边生态环境实况。

通过可测量、可核查的生态环境数据,为福建省的生态环境现状评估、趋势预测、潜力分析、目标制定与跟踪,提供决策服务,进而实现对生态环境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进行有效监管,并为建设生态环境交易市场体系奠定基础。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所有的平台数据集中到统一的逻辑平面上来;平台以省、市、县分级别多视角展示生态环境实时信息,以全息,动态的地图形式全方位地展现给使用者。

平台为各类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观察视角;领导能查看实时汇总信息,核辐射区大气实况;环保工作能查看各类精细报表与指标,并能搜索工作中所需要的信息。

展现方式有:电子大屏幕播放,WEB浏览, 手机APP访问等三种方式。

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看,平台运行后将建成以生态环境数据为中心的开放式数据中心,广泛收集来自气象,农林,海洋,交通,能源, 车联网等第三方数据,同时也给第三方输出数据并分享成果数据;为后续深度学习积累数据样本,将来平台具备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2.用户使用场景环保领导大屏查看全局实时信息情况,核核辐射区大气实况,查看汇总报表,指挥环境突发事件处理。

环保科学家使用多级分析报告,生成各类分析结果,导入环保知识库,搜索各类数据。

环保工作者输入各类数据,依据决策系统认领分发任务。

市民订阅环保信息,上传个人采集数据。

3.数据处理场景平台将形成以生态环境数据为中心的开放式数据中心,数据来源有来自环保厅的自有行业数据,广泛收集与环境有关系的第三方数据,定期抓取互联网数据,也接受来自市民提交的数据。

如下图所示,数据处理场景为了数据安全,平台提供了数据安全子系统,用于数据安全,数据进入平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进入处理中心,另一种是通过数据安全中心加密后进入处理中心,加密后的数据与其它数据在平台里是没有区别的,处理进程在使用数据内容时需先行解密后方可使用。

进入平台的数据存放在数据仓库中。

永久存放的数据就内容来说,分为原始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化数据,成果数据;原始数据是指没进行任何处理的裸数据,对象数据是有属性,能用元数据来标识的数据,结构化数据通常指数据库,成果数据由处理系统来确定格式,是其它数据经处理后的有实用意义的成果。

当然平台也会把数据处理成果输出给用户,在原始数据拥有者的许可下,成果可以共享。

4.架构设计概要系统采用分层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应用表示层、数据处理层、并行计算环境层;另有两个子系统:数据接口子系统、运行保障子系统。

把与实际业务有关的模块集中在应用表示层,把数据处理有关的放在数据处理层,由并行计算环境层提供海量的存储与大规模计算,数据接口系统作为平台统一的数据来源,及输出接口;运行保障子系统给整个平台提供不间断的运行维护及安全保障。

总体构成4.1.数据接口子系统平台数据办输入与输出功能全部由数据接口子系统来完成,核心数据由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以及从手工导入历史数据构成;第三方采集数据,互联网抓取数据,市民上传数据是重要的补充部分;数据全集必须在内在的逻辑方面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数据链,以便人工智能模块进行多维度分析。

针对核与辐射的土壤监控,采用数据动态同步方式,数据来源主要来自福建辐射监督站开展的年度监测工作,包括土壤样本的实验分析结果、辐射本底调查数据等。

将核电厂周边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控。

同时,在历史数据挖掘的基础上,研究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针对核与辐射的土壤监控,采用数据动态同步方式,数据来源主要来自福建辐射监督站开展的年度监测工作,包括土壤样本的实验分析结果、辐射本底调查数据等。

将核电厂周边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控。

同时,在历史数据挖掘的基础上,研究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4.2.应用表示层应用表示层通过调用数据处理层的功能来完应用系统的功能,凡是与具体应用无关,可以抽象出来的功能,均在数据处理层实现,各应用系统不用单独开发相应功能。

总体上来看应用表示层完成以下功能:a.实时动态按省市具区域、按类别、按管理功能的数据可视化显示。

b.掌握生态环境数据库,实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

c.区域生态环境信息、企业生态环境信息、工业生产过程生态环境量、能源种类生态环境量、废弃物生态环境量、生态环境汇集等。

d.可视化运行监测,全面能耗监测,为宏观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撑。

e.辐射环境大气监测应用福建省核电发展迅猛,在建的宁德核电厂与福清核电厂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投产发电,规划建设的三明快中子反应堆项目已通过可研,目前福建省规划建设和在建的核电机组共十几台,这些能源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将大大缓解福建省电力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奠定海西大型能源基地的地位。

同时,也树立了福建省作为核电大省的地位。

由于核辐射看不起,摸不着,但却是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这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辐射环境大气自动监测网。

未来福建省将建成核电厂辐射监测系统、监督性监测系统、国控点、省控点等多个监测平台,提供各类的大气辐射环境在线、离线监测数据,但对于这些多来源的数据如何处理、整合,进而开发相关的数据功能,还需进一步的工作。

通过对辐射环境类大气监测数据的大数据挖掘,实现核与辐射数据的相关业务应用。

4.3.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建立在并行计算环境层基础之上,为应用层提供数据计算服务,本层分为两个部分:环保推荐引擎,常规大数据处理;常规大数据处理为上层及推荐引擎的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预警、数据挖掘提供支撑平台。

环保推荐引擎完成数据挖掘与专题分析任务,为上层提供判定结果。

集成多种模型算法,优化核算模型,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 对排放因子测算和数据质量控制,进行准确性判断。

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现状评估、趋势预测、潜力分析、目标制定分解及跟踪等辅助决策服务。

通过成立专家评估委员会,对排放系数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一些强制性指标加以深入推敲。

控制指标包括排放系数统计信息分类的所有指标。

建立企业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模型, 分析研究主要行生态环境对比研究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融合生态环境的核算、因素分解分析、模型、峰值预测、情景潜力研究和福建省减排路径分析,为低生态环境策略制定提供可量化的决策依据。

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与挖掘平台,自动完成主要行业基于温室气体排放分析研究报告,为工业源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评估以及未来的控制政策提供支撑支持。

主要实现功能如下:a.为实现生态环境交易提供数据决策支撑服务。

b.针对环境发展通过大数据建模,对生态环境未来进行预测和预警。

c.针对生态环境的决策,依据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建立大数据模型,并进行深度分析,得出生态环境配额,生态环境足迹分析等各种专业问题的结论。

d.建模,以支持节能减排降生态环境目标的预警调控方案。

e.低能耗低排放产业分析。

f.为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供数据支撑等h.气象数据耦合计算所有的大气环境污染,都在在大气环流中弥散传播的。

如果要通过监测数据对污染源进行追踪,则需要同时耦合大气扩散数据进行反向的溯源计算。

环保气象数据处工功能主要负责接入全省实时气象数据和预报数据,将其处理为可供各个其它应用的基础数据,并提供相关的计算模型进行反向耦合计算。

4.4.并行计算环境层并行计算环境层是大数据平台的核心驱动层,其基础计算能力直接影响上层的运行效率与运行速度。

并行计算环境层为上层提供大规模计算与存储服务,并行计算环境层由工作流协调处理系统,并行式计算系统.数据仓库,并行式文件系统组成; 并行计算环境层由一个服务器集群组成,集群规模随着平台的计算需求进行扩充。

5.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大数据是指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管理和分析的大容量数据,通常以PB来计量(1P=1024T,1T=1024G);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通常大家用4V特性来描述大数据;☐Volume(容量)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监测统计,2011年全球数据总量已经达到1.8ZB(1ZB等于1万亿GB,1.8ZB也就相当于18亿个1TB移动硬盘的存储量),而这个数值还在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总共拥有35ZB的数据量,增长近20倍。

☐Variety(多样性)大数据的异构和多样性很多不同形式(文本、图像、视频、机器数据)无模式或者模式不明显不连贯的语法或语义。

☐Value(价值)价值通常也被理解为价值密度,也就是说依据大量的不相关信息进行深度复杂分析,对未来趋势与模式的做出可靠的判定,从而发现数据的价值。

☐Velocity(高速率)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快速的,实时的处理,才能在指定时间内得到结果;数据的处理方法多以批量化,分布式为主要处理方式。

从以上大数据的特性分析可知,我们生态环境的海量数据价值发现的核心前提条件是:1.大规模的基础运算能力与海量的存储能力。

2. 高效的数据价值提取算法。

在分布式/并行式计算系统没有出现之前,大规模的计算资源只能由超级计算机来提供,这是一种昂贵的资源,把大部分中小团队拒之门外;约2006年云计算技术开始发芽,至2010前左右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成熟,大规模分布式/并行式计算系统也得到了发展壮大,并快速成熟起来;分布式/并行式计算系统能把廉价的大批量硬件组合起来,提供一种廉价的大规模运算能力与海量存储能力;因而当前技术发展已能满足第一个前提条件。

仅有大规模运算能力还是不够的,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是解决复杂非线性计算的关键;如:美国超级计算机深蓝,仅使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没有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情况下,与围棋大师的较量中最终还是败下阵来;而使用了深度学习技术的智能象棋程序,在自我学习8年后轻易就打败了象棋大师。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很长,几乎是和计算机技术一起发展的,但是大部分人工智能算法不能应用于人们实际生活中,直到近年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与成熟,深度学习算法被证实在处理大数据时是行之有效的,其成果已经在人们实际生活中起到了的很好的作用,如:苹果的SIRI,微软小冰,多种BI产品,人脸识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