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上学期思修必备知识点
大一思修主要知识点是什么
大一思修主要知识点是什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
在大一思修课程中,有一些主要的知识点非常关键,下面将介绍一下这些知识点以及其重要性。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大一思修课程中重点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学生应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六个方面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2. 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大一思修课程要求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使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同时,学生还应了解职业道德的要求,并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秉持正确的职业道德。
3. 法律基础知识在大一思修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4. 政治制度与文化大一思修课程还会介绍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学生需要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此外,学生还要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我国的文化精神。
5. 奋斗精神与创新精神大一思修课程鼓励学生培养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
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6. 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大一思修课程还会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学生需要承担起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责任,同时也要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通过学习大一思修主要知识点,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学生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和法律基础。
因此,大一思修主要知识点的学习是每位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大一20思修知识点
大一20思修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将介绍大一阶段的20个思修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门课程。
第一,人的本质是社会的。
人是社会性动物,与社会息息相关。
我们的发展和幸福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每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基础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好和什么是恶的基本判断。
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价值追求的总体观点。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
第五,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认识。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了解和认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第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目标。
第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需要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第八,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评价的准则。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第九,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基本手段,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利益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要遵守法律,不违法乱纪。
第十,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法治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受法权利人、法律面前人人都应尊重同样的法律规则等原则。
第十一,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包括个人、家庭、社会组织、政府等各方面。
第十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各项事务的最高准则。
我们应该学习宪法,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合格的公民。
第十三,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制度。
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pdf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第一章:人与社会1.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属性•社会是人类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一种特定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现象。
•社会的基本属性包括社会性、整体性、历史性和发展性。
2.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和集体是相互依存的,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集体的发展,都需要两者相互促进。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帮助,而集体的发展也需要个体的努力和贡献。
3. 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观念和认识方式。
4. 社会文化与社会文明•社会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社会文明是指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进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经验和成果。
第二章:科学与技术1. 科学的特征和科学的方法•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系统总结,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科学的方法包括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和统计法等。
2.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3. 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科学技术对人的认识能力、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在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4.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创新和改革。
•科技创新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三章:法律与道德1. 法律的基本特征和职能•法律是一切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约束性等基本特征。
•法律的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社会发展。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重要内容,互相联系又有区别。
•法律和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共同点和差异性。
3. 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公民道德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综合体现。
•职业道德是在特定职业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大一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将对2023大一思修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供学生们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区别。
2.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质量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与个别差异的辩证关系。
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4.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及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思维方法与价值观1.科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2.辩证思维方法的核心观点: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的辩证法、把握捕捉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思维。
3.高尚的人类思想品德的培养:独立自主、批判思维、全面发展、实事求是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基础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的关系。
2.法的特点和法律的基本职能。
3.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修改和宪法权威的实现。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和法治素养的培养。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优势。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目标。
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
大一期末考试思修的重点知识
大一期末考试思修的重点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是大一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掌握思修的重点知识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大一期末考试思修的重点知识。
一、哲学基本概念1.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正确和错误、美和丑、善和恶等价值目标的评价标准,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和行动方式。
2.唯物论和唯心论: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论则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根源,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3.辩证法:辩证法是一种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统一性,提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思想道德基本原理1.人的本质问题:人的本质是指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包括人的理性、社会性和劳动创造能力。
2.人的自由与人的必然性:人的自由是指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够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为;人的必然性则是指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3.道德的特征和基本原则:道德的特征包括社会性、规范性、主体性和历史性;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和负责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基本要求,强调国家的综合实力、人民的民主权益、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基本价值取向,强调人的自由权利、社会的平等公正以及国家的法治体系。
3.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强调个人的爱国情怀、集体的利益优先、社会的公共利益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四、法律基本概念和法治基本原则1.法律的定义和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有关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和特殊性的特征。
思修 大一上学期思修考试必备
;.;.'1.大学内涵的认识。
大学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对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1)树立新的理念涵盖什么树立自主、全面、创新、终身学习的理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事件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神圣管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3*、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走 4、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正确的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遇逆境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51、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5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a.爱国主义是种瓜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6、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7、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多具有的作用和意义7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复制
大一思修考试重点整理复制一、思修的基本概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法律意识。
下面是大一思修考试的重点内容整理与复习。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质量互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
2.唯物史观:社会物质生产决定社会存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3.实践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价值规律:劳动价值论;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剩余价值理论。
2.市场经济的特点:私人占有与个体自由;商品交换与资本积累。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沿海经济特区、经济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战略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五、法律基本知识1.法律基本概念:公法与私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的基本原则与意义;法律的组成与层级。
3.刑法与民法基本知识:刑法的目的与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与分类。
六、思修与大学生的关系1.思修课教育目标与意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2.思修对大学生的作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引导正确的行为规范。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与内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形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教育引导、文化浸润、制度保障等。
以上是大一思修考试的重点整理与复习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重点关注并熟悉这些知识点。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课堂笔记、作业和习题来进行复习。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反复练习,相信大家一定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总结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一门用以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的重要课程。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理解思修中的核心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总结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考试。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这些知识点吧。
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是指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论,它基于辩证法的思考,贯彻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其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普遍性、矛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
同学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核心观点,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中。
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总体看法,是指导人们行动的价值观和认识观。
而方法论则是人们认识、思考、实践的方式。
在思修课程中,学生需要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相互关系,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和实践方法。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共同拥有并普遍遵守的一种价值体系。
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良好人格和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
4.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同学们需要对这些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以便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 宪法与法律的基本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权利。
法律是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具体规则和制度。
了解宪法与法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学生们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保护,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6. 道德与伦理的关系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规则,而伦理则是研究人类行为规范的科学。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上学期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点以及法律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认识。
以下是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 政治领域:民主、法治、公平、公正- 经济领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文化领域:自由、平等、多样、包容- 社会领域:诚信、友善、互助、公益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性与精神性,事物的质量与数量,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等- 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区别- 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条件与途径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先行发展阶段和基本经济制度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历史时期划分-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新时代阶级斗争形势四、宪法与法律基础知识1. 宪法的概念与地位- 宪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社会主义宪法和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2.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法律的概念与作用- 我国法律体系的层级与构成3. 法律责任与法律权益- 法律责任的基本概念与种类- 公民的基本权益与法律保护4.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与保障-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社会责任五、伦理道德与人生价值1. 伦理道德的基本概念- 伦理道德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伦理道德规范的特点和作用2. 人生观与人生价值的探索- 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与形成- 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与实现途径3. 当代青年的伦理道德修养- 青年伦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青年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要求以上就是大一上学期思修必考知识点的内容概述。
大一上思修简明知识点
大一上思修简明知识点一、人类文明史1.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旧石器时代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嬗变。
2.文明的要素:语言、思维、宗教、法律、道德、艺术、科学等。
3.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内外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文化是文明的核心,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
4.文明的多元性:世界上存在着多种文明,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相互影响。
二、科学文明史1.科学的定义: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手段来解释和描述自然现象的一种知识系统。
2.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科学思想: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欧几里得等的科学贡献。
3.文艺复兴运动与科学革命:伽利略、牛顿等的科学发现和理论。
三、哲学入门1.哲学的定义:研究存在、真理和价值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2.哲学分支: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等。
3.主要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尼采等。
4.哲学思辨:哲学的核心目标是区分真理与谬误,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
四、思维方式与方法1.思维方式: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2.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抽象、演绎、归纳、整体等。
3.批判性思维:不盲从、多元思考、挑战权威、逻辑思维等。
五、科学与伦理1.伦理的定义:研究人类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的学科。
2.伦理理论:德性伦理学、后果伦理学、义务伦理学等。
4.科学伦理:科学研究的公正性、道德规范等问题。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七、思维与个人发展1.思维与创新能力:灵活思维、循序渐进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对个人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合理思维、系统思维、跨学科思维等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
3.思维与决策能力:理性思维、多元思维、风险思维等对个人决策的影响。
大一思修笔记
大一思修笔记引言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一思修课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对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科学精神、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笔记将对大一思修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原则,对于引领社会风尚、振奋人心、凝聚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石,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现实问题的本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成果。
它包括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总体目标、战略布局以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构成要素。
其中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这些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本质,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参与权。
五、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在法治中国建设中,依法治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中国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公民权益的必然要求。
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一、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1.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个性、能力、价值观和兴趣等方面的了解和认知。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在面临选择和决策时提供依据。
2. 自我反思的意义自我反思是对过去的经验和行为进行思考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自我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3. 自我认识的方法•倾听他人的评价和反馈•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通过尝试新事物来开拓眼界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4. 自我反思的步骤•确定反思的目标和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分析和解释这些信息和数据•归纳总结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实施并评估反思的结果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1. 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一般可以归纳为追求幸福、实现自我价值、做有意义的事情等。
2. 人生的价值观人生的价值观是一种对人生、世界和道德准则的看法和判断。
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会影响个人的决策和行为。
因此,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3.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定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关注他人的需求并给予帮助和支持4. 人生的幸福指数人生的幸福指数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指标。
幸福指数不仅与物质条件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因此,要实现幸福,需要关注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平衡。
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 个人的社会属性个人在社会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属性,如性别、年龄、种族、社会地位等。
这些社会属性会影响个人的生活经验、机会和待遇。
因此,要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社会属性,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实现个人的发展。
2. 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个人的行为和态度会受到社会的期望和规范的影响,同时个人也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对社会产生影响。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备知识点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备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水平。
下面是大一上学期思修的必备知识点。
一、哲学基础(200字)哲学是思修课程的基石,它研究宇宙、人类和思维的根本问题。
在大一上学期的思修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等问题,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0字)马克思主义是思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思想道路的指引。
我们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
从这些原理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了解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为正确的人生选择提供指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00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思修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指导。
我们需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为我们正确的判断和分析时事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武器。
四、人文艺术与伦理修养(200字)人文艺术与伦理修养是思修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领域。
通过学习人文艺术,我们可以培养情感和审美的能力,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
同时,通过学习伦理修养,我们可以了解道德伦理的基本原则,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水平。
人文艺术和伦理修养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我们的人生价值观。
五、科学文化与社会工作(200字)科学文化与社会工作是思修课程中的实践内容,通过参与社会工作和科学文化活动,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同时,科学文化和社会工作也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提升我们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总结:大一上学期思修必备的知识点包括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文艺术与伦理修养以及科学文化与社会工作。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备知识点
大一上学期思修必备知识点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强调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斗争推动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自觉的、革命的社会科学,强调社会历史是一种客观规律的运动,而不是任意的、偶然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多种形式,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可以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不同道路。
4.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强调通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实施革命变革,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它主张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资源分配制度等方式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5.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比较: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而自由主义强调个体自由和权利。
两者在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目标上存在一定差异。
6.马克思主义与上帝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阶级压迫的工具,它反映了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社会革命,消除阶级压迫和剥削,实现人类的解放。
7.民主与专制的比较: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强调人民参与决策和政府的合法性;而专制则是一种权力集中的政治制度,强调领导者的权威和效率。
两者在权力分配和政府治理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8.马克思主义与人权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是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产物,必须通过革命变革来实现。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改变社会经济制度、消除剥削和压迫来保障人权。
9.塑造人的新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变革的性质,它强调全人类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塑造人的新人文精神是指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10.当代世界重大问题:当代世界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包括全球化、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
这些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和创新解决方案。
以上是大一上学期思修必备的部分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能力。
大一思修各章必考重点梳理,开卷建议打印(一)2024
大一思修各章必考重点梳理,开卷建议打印(一)引言概述:大一思修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对大一思修各章节的必考重点进行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学习。
建议同学们将本文打印出来,作为开卷考试的参考资料。
正文:一、第一章:思修概述1.思想道德基本理论的概念和内涵2.思修的特点和任务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4.思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目标二、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具体实践4.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三、第三章:崇德修身1.德与道之间的关系2.崇德修身的重要性和意义3.崇德修身的基本要求和方法4.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5.大学生崇德修身的特殊困惑和解决途径四、第四章:情感教育1.情感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目标2.大学生情感教育的重点和方法3.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的途径4.大学生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5.情感教育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五、第五章:责任教育1.责任的概念和内涵2.大学生责任教育的重点和任务3.培养大学生担当社会责任的方法和途径4.大学生责任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5.责任教育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总结:通过对大一思修各章节的必考重点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同时,我们也能够了解到大学生在思修课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打印本文作为开卷考试的参考资料,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备考和学习思修课程,获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大一上学期思修知识点归纳
大一上学期思修知识点归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思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一上学期的思修课程内容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2.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4. 辩证思维和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思想道德伦理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价值追求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表现形式3. 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和个人行为中的指导作用4. 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和基本方略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四、国家法律法规与公民道德1. 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特点和作用2. 公民的基本权益和义务3. 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4. 法律的实施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概论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优势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和转变3. 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 市场经济的风险与挑战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社会的关系3. 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互动关系1. 思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 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关系和相互作用3. 思修和法律基础课程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意义4. 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在大一上学期的思修课程学习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家法律法规与公民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概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互动关系等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大一第一学期思修知识点
大一第一学期思修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加强对法治与公民道德的认知与素养。
本文将介绍大一第一学期思修课程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思修课程的第一个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关于宇宙和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科学观点,强调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探索客观世界的方法和理论原则,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基本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
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位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三、宪法与法治国家建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石。
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法治国家建设是指依法治国的国家建设,强调法律的权威和规范性。
法治国家建设应该坚持依法治国、公正司法、全面依法治国等原则。
四、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基本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
人文精神是指人道主义、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素质。
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应该通过实践、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
六、青年与社会主义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大学生应当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立足实际,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青年要培养正确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
七、校园文化建设与校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是培养大学生优秀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一思修知识点汇总
大一思修知识点汇总大学的第一学期,思修课成为了我们探索道德与法律、自我与社会的重要窗口。
以下是对大一思修课程知识点的一个汇总。
一、思想道德修养1、理想信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信念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能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提升精神境界。
2、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在当代,爱国主义体现在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3、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社会价值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4、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常见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善、勤劳勇敢等。
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法律基础1、法律的概念和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和程序性等特征。
2、我国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
3、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大一上思修必备知识点
思修必备知识点1 、今世大学生肩负的是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兴的历史使命。
2、今世大学生成才的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定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定的成才目标。
(1)德是人材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材素质的基本内容(3)体是人材素质的基础(4)美是人材素质的综合表现3、成才该具备哪些要素?(1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2 )、追求真谛,擅长创新(3)、品学兼优,全面发展(4)、视线宽阔,胸襟宽广(5)、知行一致,脚扎实地4、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科学内涵:(1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 )、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3 )、以改革创新为中心的时代精神(4 )、社会主义荣辱观5、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四方面内容,各具功能、格局重视、互相联系、不行切割,是有机一致的整体。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基础,居于统率地位。
(2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精华,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采的问题。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的系统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6、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7、理想的观点: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将来社会和自己发展的神往与追求,令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8、理想是必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9、信念的含义与特点:信念是认知、感情和意志的有机一致体,是人们在必定的认知基础上确定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深信不移并言传身教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盛动力。
大一大学思修知识点
大一大学思修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学习思修,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增强法律意识。
下面,将介绍大一大学思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普遍存在、一分为二的看待矛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世界和认识社会。
2. 阶级斗争和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推动前进的,通过革命实现社会变革。
学习阶级斗争和革命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变革规律,认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本质是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包括革命和建设的相互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集中反映,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奉献、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
四、法律基础知识1.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制度、公民权利和基本原则。
法律是国家对人民的行为进行规范的制度。
学习宪法和法律可以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必备知识点
1、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使命。
2、当代大学生成才的目标: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3、成才该具备哪些因素?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各具功能、格局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6、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7、理想的概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8、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9、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10、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一)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只因大学生做什么人。
(二)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三)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1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应该是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1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14、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5、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1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7、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8、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
20、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1、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有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22、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23、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
24、反对不正确的人生观: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25、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什么?(大题)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成为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
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2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
27、人生价值的评价: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28、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3)、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4)、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5)、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6)、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29、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30、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3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基础:
(1)、平等原则。
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
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
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
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3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1)、正确认识竞争。
(2)、正确认识合作。
(3)、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
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
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33、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34、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