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信息化建设历程
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案例及分析
![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44f91989eb172dec63b749.png)
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案例及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量身定制的工程,行业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的重点也不同。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业务流程,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流程重组任务都很艰巨,都需要一把手的决心、信心与魄力,才能有效地、扎实地推进企业信息化。
案例一:联想集团企业信息化联想集团ERP项目成功实施经验与教训1.联想集团实施ERP简介联想集团于1998年11月9日正式启动实施ERP项目。
联想ERP项目,采用的是国际知名的SAP公司的R/3产品。
联想集团ERP项目组与由SAP公司的咨询顾问和德勤公司共同组成的咨询组,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铺路架桥,让大部队、正规军、重武器通过",在联想全体员工的参与下,克服了对项目实施规律与关键要素认识不清、公司的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的冲突、团队建设、归属感与员工价值认同等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风险,终于达到成功的彼岸。
2000年1月5日,联想ERP正式上线并行;2月14日,新系统独立运行;5月8日,ERP项目再造成功,联想ERP项目正式实施成功!2.联想实施ERP的原因分析第一,集团业务高速增长,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
联想从1984年20万元、11人起家至1997年步入高速发展期,从1994年到1998年,公司的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3%以上。
联想原来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已经不能适应业务高速增长的需求。
第二,国内外竞争加剧,实施ERP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第三,联想的整体战略需要管理信息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按照联想集团规划的目标:联想2000年要完成30亿美元营业额,到2005年要完成100亿美元营业额,进军世界500强。
加强企业管理的内部管理,使其尽快实现规范化和现代化,早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唯一途径。
联想集团创业史
![联想集团创业史](https://img.taocdn.com/s3/m/a572947cb9d528ea80c77934.png)
联想创业史一、今天的联想今天的联想集团是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和著名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23000名员工,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2007财年营业额近170亿美元,在2008年跻身全球500强.联想集团是一间极富创新性的高科技公司,秉承自主创新与追求卓越的传统,联想持续不断地在用户关键应用领域进行技术研发投入.联想集团建立了以中国北京、日本东京和美国罗利三大研发基地为支点的全球研发架构;在中国大陆,联想还拥有北京、深圳、上海和成都四大研发机构。
联想的制造和物流基地主要设在中国、墨西哥、美国、波兰、印度、马来西亚、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运营中心位于北京、新加坡、巴黎、罗利.联想拥有庞大的分销网络,在中国有大约近万个零售点为客户提供服务。
联想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源自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2006年和2008年,联想分别以完美表现成功支持了都灵冬奥会和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运行.二、光辉历程“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句广告让中国公众记住了“联想”。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联想从11个人、20万启动资金,发展到拥有全球近170亿美金的营业额,成为中国IT企业的排头兵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和著名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创立于1984年的联想,在24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通过PC应用创新促进了PC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引领了PC产业发展,推动了中国信息化的进程;还逐步构建了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体系,成功实现了国际化,为中国企业的做大做强和海外扩展树立了典范。
1.创业阶段(1984年—1993年) 万丈高楼平地起时代背景:Ø 全球第一台PC诞生,使PC成为一种产业1982年,IT产业巨人IBM率先提出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的概念,正式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台PC,从此迎来一个被称为个人电脑的时代。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5bf94452b160b4e767fcfed.png)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在经历了几代联想人不懈的努力后,联想品牌逐步实现了从最早的产品名称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一个价值为200亿元的优秀品牌。
从1984年到2003年的十九年当中,联想品牌的发展经历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品牌时期,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所"品牌时期,这一阶段从1984年联想成立,到联想拥有"Legend"这一品牌;第二个阶段是"Legend"时期,从香港联想的成立到2003年4月28日,这是一个漫长、且联想高速发展的品牌历史时期;"lenovo "新标识的发布,揭开了联想新品牌发展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计算所"时期联想在创业初期还没有"联想"一这品牌的概念。
1984年11月,柳传志带领11名科技人员,以20万元的资金创立联想时,那是个坚苦创业时期,以技术服务作为积累资金的主要手段,而公司的名称"联想"则来自其第一个拳头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
计算所公司通过为电脑用户提供各类服务,以及汉卡的推出,为联想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而"计算所公司"这一品牌在中关村逐渐小有名气。
"联想式汉卡"也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1988年,联想汉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业初期,联想人通过办展会、作平面广告、门牌广告等多种方式对"计算所"品牌进行了塑造,而"诚信"成为当时的联想人所一贯坚持的理念。
柳传志常说:"一个好的技术力量、好的适应价格、好的销售服务、去争取和赢得一个好的用户市场,这就是我们信誉的全部内容。
"而这一时期"研究员站柜台"、"诚信对客户"等故事成为打造"计算所"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1988年4月16日,计算所公司"开创高科技外向型产业动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之所以选择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则表明了联想人树立自己品牌的坚定信心。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fb76c0cc8d376eeafaa3176.png)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案例Ⅰ 沃尔玛:“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
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
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1995年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
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分别在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 年4度跃居世界500强榜首。
一、沃尔玛的信息化理念和战略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早年服役于美国陆军情报部队,所以他特别重视信息的沟通和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公司开始进入规模化市场扩张及发展阶段后,沃尔玛公司率先在行业内使用各种先进技术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
沃尔玛的信息化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价值链,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用户资源,实现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与用户的零距离的目标。
信息化管理不应仅是一个系1/ 20统,而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不是将其投入到大量低价值的维护与运作事宜中。
正如沃尔顿所坚持的:“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 将信息化提到战略高度正是沃尔玛迈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沃尔玛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球统一采购及供货商自己管理上架商品,使得产品进价比竞争对手降低10%之多;另一方面,沃尔玛还通过卫星监控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对商品进行及时的进货管理和库存分配。
当凯玛特(美国第三大折扣零售连锁公司)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效仿前者开始起步时,沃尔玛早已在全球4000个零售店配备了包括卫星监测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内的信息化系统。
联想发展历史与现状
![联想发展历史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4434b0e6c85ec3a87c2c573.png)
联想集团的历史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2001年营业额达到206亿元,目前拥有员工11200余人,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编号992),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2002年,联想集团通过四次资本运作进行业务纵横向的扩张,与厦华电子联合成立“联想厦华移动通信公司”,收购汉普咨询、广州智软、广州中望形成“三横四纵”的产业格局,从而打通IT服务基础平台、水平应用和系统外包三大横向完整价值链,在第二季(即4至6月),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27.7%(数据来源:IDC),从1996年以来连续6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并连续9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费电脑世界排名第三;2004年12月8日,联想成功收购IBM在全球的个人计算机业务,在一夜间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计算机厂商,拥有至少130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和7.6%的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占有率。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
联想集团的发展现状2010,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兴奋地宣布,联想全球市场份额首次突破两位数,达到10.2%,在一个季度的时间内,联想的市场份额上升了1.2%。
根据IDC的数据,联想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四。
2011年1月,联想与NEC合作欲改变笔记本电脑行业格局。
联想集团2011年2月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联想已连续第五个季度成为全球前五大电脑厂商中增长最快的厂商。
同时,联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创出历史新高。
联想集团17日公布的2010/2011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显示,联想在该财季的销售额为5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利润为1亿美元,同比增长25%;该财季联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32.2%,创出历史新高;联想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同比上升20.6%,同期整体市场销量增幅为3.4%;同时联想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双位数,为10.2%。
从ERP到SCM—联想信息化侧记
![从ERP到SCM—联想信息化侧记](https://img.taocdn.com/s3/m/0bf7851d0b4e767f5acfcec3.png)
步。
两次信息化 飞跃
19 9 8年 , 想 的 M RPI系 统 正 式 上 联 I
自 己 的 ERP ( 业 资 源 管 理 ) 系统 。 企 从 企 业 管 理 的 角 度 , ERP 不 仅 实 现 了 联 想 业 务 流 程 的 简 化 和 规 范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 线 的 意 义 还 在 于 有 了这 样 一 个 基 础 平
安照 联 想 规 划 的 目标 :到 2 3年 财 00 ; 成 60 " 人 民 币 的 营 业 额 , 完 01 L元 并 界 5 0强 。 实 现 这 一 战 略 目标 的 0
一
联 想 SCM 的 实 施 目 的 :
一
是 做 好 选 择 题 ,进 行 科 学 的 决
策 ,预 测 和 优 化 的 过 程 。
的 运 作 达 到 统 一 , 联 想 的 资 金 流 和 业 务 流 能 够 实现 统 一 管 理 ,从 客 户 下订 单 到 给 送 货 结 束 , 整 个 业 务 的 运 作 过 程 可 以 实 现 实 时 动 态 的 控 制 , 即 通 过 ERP 系 统 可 以 实 时 了 解 到 业 务 运 作 过 程 中每 一 个环 节 的 状 态 。
三是 满足 客 户个 ・ l 和 多 样 化 的 生化 需 求 ,提 高 快 速 响 应 客 户 的 能 力 。
— —
乔松
l核 算 问 题 逐 渐 浮 现 出 来 ,联 想 需 勺 毫强 大 的 信 息 平 台 为 集 团 的 决 策 和
是供 保 障 。
电 脑 两 条 产 品 线 , 下 一 步 将 推 广 到 笔 记
维普资讯
物 流 与供 应 链 管 理
联想信息化征途
![联想信息化征途](https://img.taocdn.com/s3/m/860a8f6cf5335a8102d2202a.png)
所 有 环 节 必 须 与财 务 紧 密 联 系 ,企 业 运 作 的所 有 过 程 状 态 必 须 实 时 反 映 到 财 务 ,财 务结 果必 须尽快 反馈 到各级 管理 者 以助决策 。
位 提 出 经 营 管理 决 策 和 支持 ;第 二 ,业 务 分析 师 ,业 务单 位 的
早 在 1 9 年就 进 入 联 想 的 程 伟 ,经 历 了联 想 从 财 务 的 手 工 财 务 专 家 ,流程 专 家 ;第 三 ,技 术 专 家 ,运 用 先 进 的 系统 进 想 的 财 务 管 理 提 出 了 挑 战 。如 何让 财 务信 息 为决 策 层 提 供 足 够 的 支持 , 以帮 助 他 们 制 定 企业 发 展 战
工作 效 率虽 然低 ,但 相 对于 当时联 想 几百 人 的规 模 ,还是 能 够应 略 ?财 务管 理 如 何 由 记 录 和控 制导 向转 变 为 增 值 导 向 ?家 业 大
被放 在 了联 想信 息 化的 头等 位置 ,开 启了 联 想用 电算 替代 手 工记 账和 手工 开票 的时 代 。
务如 何 进 行 监 督 与 风 险控 制 ?种 种 问题 为 联 想 上 马E 系统 打 RP
下 了伏 笔 。
业 务挂 帅
作为 财 务部 门副 总 经理 的程 伟 参与 了联 想E P R 实施 的全部 阶
账 到 电算 化 ,再 到 财 务 管理 信 息 化 的 全 部 变 革 。在 程 伟 看 来 ,
传 统 的 交 易 记 录 、融 资 和 监 督 活动 。而 所 有这 些 角 色 实现 的一
联 想 财 务 人 员未 来 将 有 三 种 角色 :第 一 ,经 营顾 问 , 向业 务 单 个 基 础 ,就 是 财 务 管理 的 信 息 化 ,否 则 财 务 人 员将 只 能 是埋 在
联想ERP实施案例
![联想ERP实施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5a54dee90c69ec3d4bb7501.png)
联想ERP实施案例
2021年7月20日星期二
8.1 联想集团的ERP之路
8.1.1 联想集团的成长历程
图11-1 联想集团历年业绩
8.1 联想集团的ERP之路
8.1.1 联想集团的成长历程
图11-2 联想电脑历年销售量
8.1.2 前ERP时代
2000年8月15日,联想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国内最大的、 也是国内IT 首例ERP项目在联想实施成功。至此,联想的 管理水准终于和国际同行彻底接上了轨,在管理竞争力上 与国外竞争者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然而,回首来路, 联想的管理信息化之路又绝非坦途。
8.3.5 ERP的构建
根据先易后难、先解决紧迫问题的原则,上海贝尔 第一批引入的ERP模块是MM(物料管理)、SD( 销售与分销)、PP(生产计划)、PM (工厂维护 )、 FI(帐务系统)、 CO(财务控制)和AM( 资产管理),集成了上海贝尔的销售、生产、供应 和财务4个最主要的业务因素。
8.1.6 联想集团ERP实施成功后的体会
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及其国际化战略
![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及其国际化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575e01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a.png)
01 Chapter联想集团概况创业初期:1984-1994年高速发展期:1995-2000年国际化转型期:2001-2004年•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发展和积累,联想集团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实力。
在稳步发展期,联想集团继续加强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和技术。
同时,它还通过持续优化管理、拓展市场渠道等方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和盈利能力。
此外,联想集团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承担,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稳步发展期:2005年至今02 Chapter国际化战略背景中国市场饱和技术驱动全球化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国际化战略目标与规划国际化战略实施路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设立研发中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国际化战略的挑战与风险03020103 Chapter创新研发能力建设创新研发成果展示推出新产品联想集团在创新研发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专利,这些专利为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获得专利提升市场竞争力人才流失由于竞争激烈,联想集团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人才。
技术更新换代快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联想集团需要不断更新技术,保持技术的领先性。
资金投入大创新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联想集团需要不断加大投入,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
创新研发的挑战与对策04 Chapter1全球市场布局战略23联想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多元化战略,通过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
多元化战略联想集团在21世纪初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方式,进入全球市场。
国际化战略联想集团对全球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策略,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市场细分收购IBM PC业务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PC业务,包括ThinkPad笔记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电脑,使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之一。
收购Motorola智能手机业务2014年,联想集团收购了Motorola智能手机业务,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
联想发展史
![联想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9dedebd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3.png)
联想发展史
联想公司是中国著名的科技企业之一,其发展史始于1984年。
当时,中国电子工业部门开始采取改革开放政策,联想公司从中获得了机会。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联想公司开始逐步壮大。
1990年代初,联想公司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计算机厂商之一。
随后,该公司开始扩展至国际市场,并于2005年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联想公司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他们开始涉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领域,并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和京东方科技等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除了产品方面的发展,联想公司还非常注重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
他们成立了“联想基金会”,为教育、文化、环境等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联想公司已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之一,为中国的科技行业树立了榜样。
- 1 -。
联想发展历史
![联想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612e842d453610661ed9f415.png)
联想集团从成立起初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就始终处于一生二、二归一的生存、发展态势之中,所以笔者简称为柳氏基因“一二一”。
要知道“一二一”基因的由来必须先了解联想的发展历程。
联想的前身是由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所投资二十万元成立的,成立日期大际为1984年10月或11月的某一天,公司名称为:“中国科学院士院计算支柱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之初也就是倒腾些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衩、电冰箱等,活生生就是个倒爷。
1985年后倪光南带着他的“联想式汉字系统”加盟公司,代理IBM微机及至代理AST微机,决定走AST之路,从此才真正开始了联想电脑之路,从代理走到自主生产;1988年柳传志与香港导远公司电脑系统有限公司和中国技术转让有限公司各投资30万港元香港成立香港联想公司,1989年公司正式把联想两个字给了自己,把原公司更名为“联想集团公司”,因而就有了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之分。
此时联想已经拥有香港北京两个研究中心,三个生产基地,北京东北旺、深圳八卦岭、香港柴湾;1990年5月。
联想将200台“联想286”送到全国展览会上,一炮打响,一个星期后进军北京计算机交易会,一举拿到1200余万元的订单;1994年2月14日联想在香港挂牌上市;1997年2月3日,联想集团公司全体董事在北京联想总部大楼505室召开会议,拟定决议如下:--把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合并为中国联想。
--具体做法是,把北京联想业务的主要部分通过资产评估,以该部分资产购买香港联想股票。
--整合后的北京联想将成为香港联想的绝对大股东,所占股份由原来的42%上升为60%以上。
董事会将合并后的公司大权赋予柳传志,他成为中国联想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
2001年夏天开始,联想集团因杨元庆和郭为而一分为二,分为“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联想集团控投公司作为“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的母公司依然存在,其中拥有“联想电脑”57%的股杈,神州数码51的股权。
柳传志和李勤分别担任联想控股的总裁和副总裁,以及“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的董事长。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76e5d684868762caaed56b.png)
联想集团发展历程在经历了几代联想人不懈的努力后,联想品牌逐步实现了从最早的产品名称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一个价值为200亿元的优秀品牌。
从1984年到2003年的十九年当中,联想品牌的发展经历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品牌时期,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所"品牌时期,这一阶段从1984年联想成立,到联想拥有"Legend"这一品牌;第二个阶段是"Legend"时期,从联想的成立到2003年4月28日,这是一个漫长、且联想高速发展的品牌历史时期;"lenovo "新标识的发布,揭开了联想新品牌发展的第三个历史时期。
"计算所"时期联想在创业初期还没有"联想"一这品牌的概念。
1984年11月,柳传志带领11名科技人员,以20万元的资金创立联想时,那是个坚苦创业时期,以技术服务作为积累资金的主要手段,而公司的名称"联想"则来自其第一个拳头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
计算所公司通过为电脑用户提供各类服务,以及汉卡的推出,为联想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而"计算所公司"这一品牌在中关村逐渐小有名气。
"联想式汉卡"也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1988年,联想汉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业初期,联想人通过办展会、作平面广告、门牌广告等多种方式对"计算所"品牌进行了塑造,而"诚信"成为当时的联想人所一贯坚持的理念。
柳传志常说:"一个好的技术力量、好的适应价格、好的销售服务、去争取和赢得一个好的用户市场,这就是我们信誉的全部容。
"而这一时期"研究员站柜台"、"诚信对客户"等故事成为打造"计算所"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容。
1988年4月16日,计算所公司"开创高科技外向型产业动员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之所以选择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则表明了联想人树立自己品牌的坚定信心。
联想集团简介
![联想集团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79fdd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6.png)
DOCS
DOCS SMART CREATE
联想集团简介
CONTENTS
01 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
02 联想集团的业务领域
03 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
04 联想集团的竞争优势
05 联想集团的发展前景
01
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
联想集团的创立背景及初期发展
创立背景
•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政策鼓励科技创新 • 计算机行业兴起,市场需求旺盛 • 柳传志等创始人具备技术背景和创业精神
经营理念
•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 • 以员工为本,关注员工成长 • 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企业发展 • 以合作促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联想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
• 关注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生产 • 支持公益事业,关爱弱势群体 • 加强企业治理,保障股东权益
可持续发展
• 持续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 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 注重环保,实现低碳发展 • 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全球市场
智能服务
• 提供联想云服务,包括云存储、云备份等功能 • 提供联想应用商店,提供丰富的应用下载和安装服务 • 提供联想客户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 持
03
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
联想集团的企业使命及愿景
企业使命
• 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为社会承担责任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 关注员工成长,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 • 注重环保和社会公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管理优势
• 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和交货期 • 与多家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采购成本 •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联想集团的ERP之路
![联想集团的ERP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33d2f9da195f312b3169a5df.png)
联想集团的ERP之路1998年11月24日,联想集团与德国SAP公司、德勤企业咨询公司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联想与SAP及其咨询合作伙伴德勤管理咨询公司签订联想集团ERP项目实施协议。
会上,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此次ERP项目建设能否实施成功,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在国内ERP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大环境下,联想集团实施ERP为什么要如此广泛而公开地宣传?ERP对于联想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联想又是如何实施ERP的呢?本案例记叙了自1998年11月联想集团启动ERP项目至2000年末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宣布ERP二期工程完成的过程。
联想集团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产品为主,在信息产业领域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
联想集团于199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00年公司市值达到900亿港币左右,位居香港股市十大上市公司之列。
联想集团从在一间小平房里起家,仅有11个人、20万元资本金的小公司,发展到2000年末拥有员工10000余人的巨型集团企业。
联想集团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沈阳、深圳等地设有地区总部,在全国各地建有数千家代理分销网点,在欧洲、美洲、亚太设有海外平台,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203亿元人民币,连续二年位居全国电子百强第一名。
联想电脑当年销售量达到125.8万台,连续4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在亚太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第一。
联想集团是国家120家试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集团之一,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之一。
自成立以来,联想集团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基于计算机的信息产品。
联想集团的业务涉及到个人电脑、服务器、主板、外设、信息家电等Internet接入端产品、信息服务、软件、系统集成以及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产品等多方面,各类产品和技术已成为金融、交通、邮电、商品流通等许多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企业信息技术手段。
联想成功之道解读之一联想集团发展历程及管理思想
![联想成功之道解读之一联想集团发展历程及管理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55505d5910ef12d2bf9e706.png)
联想企业文化
联想之核心价值观
成就客户—我们致力于每位客户的
满意和成功。
联想之用人观
给您一个没有天
创业创新—我们追求对客户和公司
都至关重要的创新,同时快速而高效地 推动其实现。
花板的舞台;
诚信正直—我们秉持信任、诚实和
富有责任感,无论是对内部还是外部。
不惟学历重能力, 不惟资历重业绩。
多元共赢—我们倡导互相理解,珍
1983-10至1984-11中科院人事局领导干部处,干部; 1984年至2002年任联想集团总裁; 2002年至今任联想控股公司总裁;
2009年9月,任联想控股公司董事长。
联想企业文化
联想之定位 联想之使命 联想之核心价值观 联想之用人观 联想之道德观 联想之精神 联想之愿景
自2004年成功并购IBM 的PC项目后,联想就正式进 入了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并购的结果
(一)初期对财务的影响 联想动用了银行借款,使其资产负债率达 到27%,虽然仍处于安全线之内;但是由于 IBM PCD摊销费用过大,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当时认为并购可能会造成联想短期利润下滑。 联想收购IBM业务所产生的经济规模效应, 可大大节省成本。基于两者合并后的产品销售 成本巨大,销售毛利微薄;如果产品销售成本只 是微微下降,也可使盈利出现显著改善。
视多元性,以全球视野看待我们的文化。
联想企业文化
联想之道德观
宁可损失金钱、决不丧失信誉; 生意无论大小、一律一视同仁; 待人真诚坦率、工作精益求精; 光明正大干事、清清白白做人; 勤勤恳恳劳动、理直气壮挣钱。
联想企业文化
联想之精神
求实、进取、创新
联想信息化发展历程
![联想信息化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953135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9.png)
1.财务管理信息化:
联想集团于1998年正式与SAP签约,由SAP提供ERP软件(即SAP R/3系统),联合咨询公司德勤,共同实施ERP项目。经过各方的通力合作,联想ERP项目于2000年正式上线运行。 新项目的规模全面,包括SAP软件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销售与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五大模块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部分。5大模块贯穿整个业务流程,而人力资源模块则为所有模块提供基础的人员数据,协助管理层进行管理决策,实现了业务流程的重组、集成化、一体化管理。 通过实施ERP,联想提升了整体管理能力,规范了业务流程,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整体的运营效率,为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全面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支持系统。
联想的信息化管理 历程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联想公司简介
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 11名科技人员创办,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拥有员工11200余人,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编号992),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27.7%(数据来源:IDC),从1996年以来连续6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并连续9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费电脑世界排名第三。
谢谢观赏
因此,联想再次改造信息化平台,把供应管理、客户管理以及原有的ERP系统通过SAP的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在一起,使得联想从常规的按库存生产模式转化为按库存生产和按客户需求定制共存的模式。
在销售方面,完全的分销体系转化为分销为主、大客户和电话营销等模式并存的体系。通过客户信息数据库,联想建立起企业与每一个用户之间一致的界面,用户的每一次访问(不论是网站、电话还是现场)、每一次购买行为、每一次拜访均被记录下来。客户只要拨通联想服务热线电话,客户服务人员就能通过系统立即获取该用户以前的咨询、购买和服务的记录,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回答客户的问题,提高企业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对于客户需求量最大的产品,准备安全库存,用长流水线生产,以便快速供货。不在安全库存的就按订单生产,它要求具有单元生产的柔性方式。
联想的战略实施路径
![联想的战略实施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bf1da6d828ea81c758f578a3.png)
3.联想与供应商(采用供应商协同保持供应链竞争力) 在协同方面,首先是让供应商做到全程协同,这样就包括在产品研 发过程当中就要和供应商进行同步开发,其次在品质和供应弹性以及 成本方面,需要进行一个持续的改善;另外,在采购价格方面需要供 应商能够保持最佳的竞争力。 此外,采取全程紧密的策略,首先在供应商端会实现优胜劣汰,寻 找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另外在供应商端会设立相应的采购平台,加 强日常的管理,对于这种突发问题的解决以及持续改善项目的推进。 联想进行供应商协同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在业界自由的供应 商争夺以及采购资源的争夺中,能够保持一种有利的战略位置。
(1).起步阶段(1984年-1988年) (2).国际化战略阶段(1988年-1994年) (3).一体化战略阶段(1994年-1999年)
(4).多元化战略阶段(1999年-2003年)
(5).战略并购阶段(2004年至今)
联想战略变动轨迹
(1).起步阶段(1984年-1988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战略是:以技术服务作为积累资金的主要手段、以拳头 产品为龙头推动技工贸的发展,并形成了联想早期的“大船结构”的管理模式。 (2).国际化战略阶段(1988年-1994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战略是:“瞎子背瘸子”的产业发展策略; “田忌赛马” 的研究开发策略; “茅台与二锅头”的产品经营策略。 (3).一体化战略阶段(1994年-1999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战略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将组织结构变革为更适 应市场需要的事业部制;将一直坚持的直销模式改变为分销模式;在保证产品 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价格杠杆,树立产品在行业内的强势地位。
联想的多元化战略
从2001年开始,联想开始向多个不同业务发展,希望从中找到新市场, 从而打入全球500强行列。联想选择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三个业务——互联网、 IT业务和手机业务作为联想多元化的三个重点。
联想战略演变历程
![联想战略演变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27c07503b3567ec102d8a46.png)
联想战略演变初创期(1984-1989)这一时期联想主要实行的战略是技术创新战略和产品领先战略。
1986年,联想汉卡诞生。
经过不断开发、完善,联想形成了8个软件版本、6个型号的联想汉卡系统,广泛应用于六大领域。
1988年,联想汉卡拿下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联想从一开始就是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的,是以不断的技术创新为推动力不断发展的。
因此可以说初创期实行的是技术创新战略。
另外,联想初期在产品方面实行的是产品领先战略,即“茅台酒与二锅头”式的产品销售战略: “茅台”是中国一流名酒,“二锅头”则是人人能喝得起的大路货,联想的产品,是技术人员在认真分析了国际上各种类型的微机之后,运用最先进的设计思想,国际通用的最新元器件生产的,是同类产品中的上等产品,相当于“茅台酒”的质量,而把大批量的生产基地放在内地沿海一带,努力降低成本,使它能卖“二锅头”的价格。
靠这种优质低价的产品,才能使一个没有名气的企业挤进海外市场。
发展期(1990-1999)经过初期的艰苦努力,联想迎来了发展期,在这一时期联想实行的是市场导向战略。
在这一时期,联想确定了国内市场第一的目标,大力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1990年,北京联想获得计算机生产许可证,开始生产自有品牌计算机,联想由一个进口电脑产品代理商转变为拥有自主品牌的电脑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
此后,联想电脑的销量不断增长,市场占有率也大幅提升。
1996年,联想首次超越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并持续6年稳居榜首。
调整期(2000-2003)这一时期的联想有些迷茫,开始实行多元化战略。
杨元庆认为要发展三大体系,实施多元化发展:1.信息产品业务群。
这是联想的核心业务,包括个人电脑及相关产品(笔记本、服务器、外部设备等)业务,是联想擅长并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业务,联想发展这类业务以保证公司的竞争力不断加强,源源不断的为公司贡献利润和现金流。
2. 移动业务通信群。
联想重点发展移动通信业务群,借用原来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发展移动通讯设备业务, 建立这类业务的成长规模和竞争力,以公司管理资源为保障,并投入相应的财务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想的信息化建设历程
一、联想公司信息化背景
联想集团1984年成立,从一个投资十几万人民币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员工近万,年营业额284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十分迅速,然而这些成果都是在信息化管理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达到的。
在企业内部运行着各种自行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各自独立,自成体系,相互间无法沟通,造成一个个零散的信息孤岛,仍然需要人工监督和干预。
联想的这些零散的,以单机或局部应用为主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比起国内同行来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先进和成功的,但在面对,,等世界级巨头的竞争下,联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成为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和瓶颈。
二、联想信息化建设历程
2.1财务管理信息化
2.1.1财务核算不堪重负
联想公司的账务的月结时间严重滞后,结账时间要15天,报表时间将近30天,月结需要投入十几人,平均每人加班10天,使得财务核算工作进行十分缓慢。
2.1.2 财务管理与业务运作脱节
销售/库存数据每天定时从销售/库存系统中传入财务系统,经常出现财务系统与销售/库存系统数据核对不上的情况,耗费大量人力去查找原因.各业务部门对财务数据准确性不信赖。
2.1.3业务运作:产供销信息不通畅
销售与库存信息系统之间不连接,销售小票开出时,不了解库房是否有货,经常出现客户交了钱拿着提货小票而提不到货的情况。
2.1.4 项目的实施
联想系统主要分五大部分:财务模块、管理会计模块、销售与分销模块、物料管理模块和生产计划模块。
主要利用公司的3系统,3系统中的(),是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总账管理、合并会计报表、投资管理、基金管理、现金管理等多项功能;()也是系统中的重要模块,主要包括利润中心及成本中心会计等,极大地加快了财务核算工作。
的实施,为联想在企业信息功能和结构方面建立了统一的业务标准,使其拥有了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对整个公司的信息流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公司的财务、销售、库存管理等多个环节被集成在同一个信息系统里面,减少了数据冗余,使整个公司的信息流动更加有序和安全。
2.2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联想项目是2002联想集团最重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关系到联想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该项目历时2年,项目组超过100人,耗资超过2个亿。
联想集团的供应链项目,采用的是i2的产品和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
供应链管理()应用是在企业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公司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产生的数据合并在一起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能为企业带来如下好处:增加预测的准确性;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
即利用互联网将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物流运输商及产品服务商以及往来银行结合为一体,
构成一个面向最终顾客的完整电子商务供应链,目的是为了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客户关系信息化
联想逐渐进行产品转型,目前公司拥有众多的产品线,而且有上千家代理经销商,使得目前的市场推广费用的使用涉及面很广。
虽然联想对费用的管理已经使用了几个小系统,但是数据上没有能够进行关联共享,所以在费用使用的统计和监控协调中一直需要花费很多后期的人力和时间。
大大降低了对费用管理的实时了解监控和反馈能力。
的功能
1、客户信息管理功能;系统能记录客户的消费信息以及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解决大多数企业遗忘老客户、盲目寻找新客户的难题,通过系统,企业可以根据现实数据进行市场分析与预测,并根据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有的放矢的开发和留住客户。
2、市场营销管理功能;系统使市场营销人员能够根据系统储存的客户信息彻底地分析客户和市场信息,能够将企业的资源进行科学全面的分类和整合,从而制定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企业营销计划并对此营销活动有效的加以监测和评估。
3、销售管理功能;系统是企业更加快速的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时时了解消费者的最新消费需求、拓宽销售渠道、完善营销方案,帮助企业快人一步的占领市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目标。
4、服务管理和客户关怀功能;系统提供客户支持、售后服务的制动化和优化功能,能有效地进行产品售后追踪、投诉记录和管理、服务结果的跟踪等。
所谓的客户关怀是指系统能通过对客户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客户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帮助企业主动地把握客户的需求,通过持续、差异化的服务手段,为顾客提供更加适合的产品或服务,最终实现客户忠诚度的有效提升。
2.4
的中文名称为产品数据管理()。
是一门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档、文件、结构、权限信息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过程(包括过程定义和管理)的技术。
的确是一种“管得很宽”的软件,凡是最终可以转换成计算机描述和存储的数据,它都可以一概管之,例如:产品结构和配置、零件定义及设计数据、绘图文件、工程分析及验证数据、制造计划及规范、编程文件、图像文件(照片、造型图、扫描图等)、产品说明书、软件产品(程序、库、函数等“零部件”)、各种电子报表、成本核算、产品注释等、项目规划书、多媒体音像产品、硬拷贝文件、其它电子数据等:从产品来看,系统可帮助组织产品设计,完善产品结构修改,跟踪进展中的设计概念,及时方便地找出存档数据以及相关产品信息。
从过程来看,系统可协调组织整
个产品生命周期内诸如设计审查、批准、变更、工作流优化以及产品发布等过程事件。
三、联想信息系统集成
从1998年至2002年,联想集团先后实施了的系统、i2的系统、的系统、的系统、自主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等五个大型系统,完成了以五大系统为核心、几十个外挂系统为羽翼的“联想集团信息化系统”。
随着联想集团不断的业务调整和业务发展,自2002年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信息孤岛”,严重阻碍了业务的发展。
因此,联想决定从2002年6月份开始,启动集团的建设项目。
联想集团的建设项目从规划论证到系统实施,总共历时2年多,它的成功上线,彻底解决了困扰大型企业信息化的“孤岛问题”,使得整个联想集团的信息化系统像“一个整体”一样
地运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 ),是企业应用集成是将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集成的一种方法和技术。
通过建立底层结构,来联系横贯整个企业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完成在企业内部的、、、数据库、数据仓库,以及其他重要的内部系统之间无缝地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
按照联想规划的目标:到003年财年,要完成600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并逼近世界500强。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科学的管理以及先进的、部署,核心则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
中国加入以后,联想的业务延伸到了海外,多种语言、多种币制的核算问题逐渐浮现出来,联想需要功能强大的信息平台为集团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保障。
但上了后的联想并非万事大吉,摆在联想面前的一个事实就是,无论在市场上是否采用直销模式,对于同样品质的产品、售价、服务而言,的利润空间还是比联想高。
问题的答案杨元庆很清楚,供应链协同与管理就是联想同跨国企业的差距,这也是联想要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一道门槛。
在全球化企业的竞争面前,联想不敢冒这个风险。
联想项目于00年八月开始实施,总共7个模块,使用大约70台联想万全服务器组成工作集群。
一期已经完成了销售预测、主计划、生产计划、供应商协同四个模块。
联想从项目风险上考虑,一期主要针对家用电脑和商用电脑两条产品线,下一步将推广到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产品线。
目前联想的这套系统,已经成功对接了40家上游企业,估计将在9月份陆续推广到下游几百家代理商。
联想供应链部总经理郭明磊强调,与以资金流为核心的流程再造不同,主要是通过对产品的纵向控制,优化上下游的供需平衡。
是通过资金流对人、财、物作到统一管理,而则是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的计划系统,这就像手和大脑的关系一样。
高效应用
上线使联想信息化进入了预计的企业流程协作阶段。
在这一阶段,联想主要想通过电子商务网站和采购协同网站,与代理商和供应商的信息系统之间实现对接,在基于平台之上的企业综合计划系统)支持多工厂/ 多库存地和混合生产计划模式。
由于把具有门对门送货能力的承运商也整合进入了联想的信息系统平台,使整个供应链流程的各个环节衔接得更加畅顺。
客户只要在联想商务网站上添好所需货品的型号及配置,在很短的时间内,所订购的货品就会被直接送到客户的库房(或上门安装),客户可以随时查询所订货品的实时状况,与此同时货款会从客户的账户自动转账到联想的账户。
对于联想来讲,客户输入的原始订单信息将会自动在系统内生成,并自动反映供应商的供货、和联想的生产、产品、配送等信息,人为控制的因素将会被减至最低。
整个联想的供应链系统将会得到充分的应用。
此外,联想对每一个技术或管理障碍的克服,既意味着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
在与系统的无缝对接过程中,联想突破了许多技术障碍,获得了《的处理方法》、《销售数据的处理方法》、《用户身份认证》、《系统多进程间的保护》四项国家专利。
同以往联想自己产品的专利不同,这是联想一批在网络应用中的专利,联想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经验积累,为联想未来替国内企业实施打下了基础。
联想的实施目的:
一是做好选择题,进行科学的决策,预测和优化的过程。
二是保证链条各个环节的流畅,避免出现管理学中的"牛鞭效应"导致地延时、失真。
三是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快速响应客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