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拨罐之污物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血拨罐之污物观察:
1. 拔出乌黑血色,血出如墨,则为久病,说明瘀血内停日久,於血阻络。;
2.血中夹水,说明有风湿病,肝病。
3. 血液中夹有粘液果冻样物质,说明湿毒瘀积,凝滞日久;
4 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血色紫红说明新伤;
5 吸出物如洗肉水样说明有严重陈旧性伤湿;
6 流出透明性水液,说明水肿;
7 出现水泡者为湿重;
8 吸出泡沫样液体,提示有风邪;
9 吸出血液量多说明病程较长;
10 吸出血量较少说明病程较短或病位较深。
11 拔罐后,取罐时手伸进罐内,若顿时感觉有一股热气的,说明湿热重。
12 出血缓慢,多刺几针仍断续出血者,提示气亏血虚。
13 出血清淡不易凝结,说明血虚。
14 血液容易沉淀并很快凝结,说明气虚。
15.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拔罐后皮肤颜色说明
紫黑色 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 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 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 阳症、热毒炽盛、热症、实症、体质阴虚、火旺
红而暗 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 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 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 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 寒湿重
紫红、暗红 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 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 说明快痊愈


拨罐时要注意食补,只有气血足,拨罐的效果才会得好(拨罐是非常消耗气血的)。

1食补:
每天要喝牛肉汤,牛肉清水生姜黄酒,建议煮12小时以上,每天喝牛肉汤。怕胖的人,可以酌量减少米饭的量,但是,牛肉汤一定要喝。
可以喝牛肉汤,猪肚汤,鱼汤。
每天下午三到五点间增加一顿补血的点心:红枣生姜红糖水,建议长吃一年。
早上可以用芡实薏米山药煮糊糊喝,也可以加黑豆粉。这些在超市或粗粮市场都能买到。
黄鳝煮肉是补血的,海虾是补肾阳的。鸽子也是补肾阳的,这些可以常常吃。

泡脚
建议买木桶,桶深近膝盖,水多保温效果好,建议使用42度左右的水温(有糖尿病及年龄大的人水温不宜超过40度)每晚泡脚40分钟以上。泡脚时请腿上盖好浴巾,身上披件衣服,不要受凉。如果泡后出现清涕狂流,恭喜,这是在排寒了!身体排寒后会得回复健康。
有时培补或艾灸后,会得出现虚火的症状:口腔溃疡等等,这种情况下,撒一把艾叶在泡脚水里面就可以了。

艾叶泡脚是打虚火的,对于病友来说,火是极宝贵的,所以,一周用一次艾叶泡脚即可。如果不希望损失自己有限的阳气,可以艾灸太溪穴,让虚火下行,回到身体里面,对身体有益得多。

刺血拔罐为何能治病?人为何要刺血拔罐?

刺血疗法总结(2011-10-31 10:38:50)
标签: 健康 分类: 养生
刺血疗法 , 又称放血疗法 , 是用三棱针、毫针、梅花针、或用刀具刺破躯体的一定部位 , 放出一定量的血液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法应用广泛﹑简便安全﹑且疗效肯定 , 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
1. 刺血疗法概况

1. 1 中医刺血疗法析源

刺血疗法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现存的文献中,此法最早载于马王堆出土的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其中曾有 “……引下其皮,以砭穿其旁 ” 的记载,即用砭石刺破八髎以治疗疝气。《内经》的问世,使这一疗法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全书 162 篇,论及此疗法的竟多达 40 余篇,从理论到临床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其中对放血疗法的机理﹑施术部位﹑操作手法﹑适应症及禁忌症均作了精辟的论述 。《汉书 · 苏武传》曾有这样的记载: “…… 武(作者注)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 也就是说,卫律的医生在坎火的辅助下,用蹈其背出血的方法,使苏武的呼吸在半日内恢复到正常。这种放血疗法极像后世刘涓子所说的水角或水银角血法。晋 · 葛洪《肘后方》载以 “ 针角 ” 之法治病。南北朝《小品方》载 “ 若有聚血在折上,以刀破之 ” ,即是用刺血的方法治疗疾病。

唐代刺血疗法的应用更为广泛,理论更臻完善,出现了用刺血疗法治疗疾病的专案记载。如御医秦鸣鹤针刺百会及脑空出血,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目不能视。宋 · 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载在治疗舌头肿胀时, “ 用手指或铍刀把舌下两边的皮肤弄破使之出血 ” 此法不仅为后世医家所借鉴用于治疗舌肿胀,而且发展为针刺金津、玉液出血,治疗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

金元时期,随着医学争鸣之风的兴起,刺血疗法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身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虽不专攻针灸,但对刺血疗法的运用颇有心得。据《儒门事亲》记载,张从正曾身患目疾,或肿或翳,休止无时。后用铍针针刺攒竹、丝竹空等穴,且使之出血约两升许,三日后平复如故,从此张从正对刺血疗法不仅在理论上潜心研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发挥和创新,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刺络放血诊疗方法。张从正认

为刺血不仅可发汗,而且可以补虚。在治疗时,不仅刺血部位多,针刺次数多,而且出血量大。他在《儒门事亲》中记述的针刺医案凡 30 余例,几乎都是刺血疗法的验例。脾胃学派的代表李东垣对刺血疗法也很精通,其门人罗天益在其代表著作《卫生宝鉴》中,也收集了不少刺血疗法的经验。

明清医家杨继洲、叶天士、赵学敏等皆擅刺血。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一书中详细记述了针刺放血的穴位及针刺放血治疗重症、急症的经验。清代医家郭志邃所著《痧胀玉衡》堪称刺血治疗急症的专著,对后世影响极深。

近年来,刺血疗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刺血科王秀珍医师,承继祖传,积 40 年临床经验,与助手写成《刺血疗法》一书。她的经验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而且还为日本、西欧各国、港澳等医学界人士所关注。

1.2 中医理论框架下刺血疗法的适应症

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构成万物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血是构**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血并行脉中,濡润营养全身,人体各种机能的正常发挥,均有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而经络 “ 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 ,沟通人体的内外表里,通过其 “ 行气血、营阴阳 ” 的功能维持着人体机能平衡。

人体的气血,在生理上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 病理上,则因气血的失常或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所以《素问 · 调经论》说 :“ 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

一旦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失常,机体就会发生疾病,而解决办法就是 “ 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 。《灵枢 · 九针十二原》则说 “ 宛陈则除之。 ” 就是说要通过刺络放血的方法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紊乱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积极的治疗作用。一般而言,针刺放血主要有泻热、止痛、镇静、消肿、急救开窍、解毒、化瘀消癥的作用; 其主要的适应症是急证、热证、实证、瘀证和痛证等病症。所涉及的病种有乳腺炎、急性腰扭伤、带状疱疹、周围面神经炎、高热、痹痛、踝关节扭伤、软组织扭挫伤、关节炎肿胀疼痛、急性中暑、腰椎间盘突出、黄褐斑、扁平疣、坐骨神经痛、口唇干裂、早期甲沟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痛风、银屑病、角膜溃疡、顽癣、美尼尔氏综合症、大隐静脉急性炎症、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外眼急性炎症 ( 如麦粒肿等 )、惊厥、百日咳、 顽固性头痛如偏头痛、肺水肿、流行性感冒、急

性淋巴管炎、中风后遗症 ( 特别是语言不利 ) 、腱鞘囊肿等。 详见表 1 。

表 1: 刺络疗法的适应症

科 别 病 种

内 科: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心脏病,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肾炎,血管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肝炎,癔病,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痹痛,梦遗,美尼尔综合症,痛风,中暑,高热,风湿性关节炎

流行性感冒

外科:疖肿,乳腺炎,急性淋巴结(管)炎,肩关节周围炎,骨折后功能障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前列腺炎,踝关节扭伤,软组织扭挫伤,蛇咬伤,甲沟炎,银屑病,顽癣,黄褐斑,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妇科 痛经 不孕症

儿 科 儿童偏头痛,睑腺炎,喘息型支气管炎,外伤性癫痫,食后泻,腮腺炎,惊厥,百日咳

五官科 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鼻炎,耳鸣,耳聋,咽炎扁桃体炎,角膜溃疡

1.3 中医刺血疗法的放血部位及放血方法

1.3.1 中医放血穴位的选择

对针刺部位的选择,古人早在《内经》中就有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如 “ 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又如在《灵枢 · 终始》中说,“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 。可见,放血部位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地讲,放血部位的选择应遵照如下原则 : 循经选穴、局部选穴和经验选穴。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灵活选穴,而不要拘泥于选穴原则。
据《循经考穴编》记载,可用于放血的穴位共计 28 个,在临床应用时则往往根据医生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选穴。如王秀珍老中医最常选用的穴位有 : 头部的太阳,上肢的曲泽、尺泽,腰背部的腰俞、腰阳关,下肢的委中、委阳、阳交,还有手背部和足背部的穴位。除此之外,现在临床常用四肢末端的十二井穴、十宣治疗中风初起、高热,太阳、攒竹、印堂等穴常用于头痛、偏头痛的治疗,商阳、鱼际、少商等穴用于咽喉部疾病的治疗,背部反应点、丝竹空、太阳等穴放血治疗外眼疾病,球结膜放血治疗角膜溃疡,特别是耳尖、耳背放血治病历史悠久,在民间广为流传。常见的刺血部位详见表 2 。

表 2: 刺络放血疗法常用的腧穴及特定部位

躯体分区 常用的腧穴及部位

头面部 太阳 印堂 丝竹空 攒竹 瞳子髎 鼻前庭

耳背 耳尖 舌下静脉 球结膜 素髎

听宫 地仓 下关等

上肢部 井穴 十宣 鱼际 尺泽 曲泽 曲池 四缝

中渚等

 

 下肢部 井穴 委中 委阳 丘墟 阳交 阳陵泉 条口

血海 梁丘 丰隆 三阴交 阴陵泉 足三里

解溪 然谷 内庭 太冲等

躯干部 大椎 陶道 肩髃 腰俞 腰阳关 上髎

关元俞 次髎等

此外,病变的局部也常常是刺络放血的施术部位,如踝关节扭伤后的肿胀局部或痈肿疮疡的病变部位往往是关键的治疗部位。

1.3.2 刺血方法

临床上刺络放血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出血,毫针散刺出血,或刺络后配合拔罐,均是有效治疗手段。此外,割治疗法也是放血疗法的组成部分。对某些疾病的治疗,静脉内直接抽放血即可见效,如直接静脉内放血对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就是突出的例子。代表性的刺血手法有点刺法、散刺法、泻血法、挑刺法、丛刺法、顺刺法、逆刺法等。其比较详见表3 。

表 3: 主要的刺血方法比较

主要刺血法 特 点

点刺法 针刺一个点,深 1 ~ 2 分,针刺时速进速出多用于手指、足跖的末端

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散刺法 以病变局部中心为圆心行环形点刺,可刺 10 ~ 20 针以上,多用于局部瘀血肿痛、顽癣等。

泻血法 结扎施术部位的近心端, 对准静脉针刺,深 0.5 ~ 1 分,主要施术部位为肘窝、腘窝及太阳处的浅表静脉。

挑刺法 挑刺对象为穴位或阳性反应点,施术时先挑破皮肤约 0.2 ~ 0.3cm

然后深入皮下,挑断白色纤维组织,挑尽为止。

此外,王秀珍老中医在《刺血疗法》中记载了三种刺血法,分别为血管刺血法、孔穴刺血法和局部刺血法。其比较见表 4 。

表 4: 王氏刺血方法比较
刺血法 特 点

血管刺血法 直接刺入皮下浅静脉,血液自然流出,血尽而止,自然止血。

孔穴刺血法 穴位上施术,刺破皮肤后, “ 待血尽而止 ” ,可配合拔罐或用

手挤压使之出血。

局部刺血法 在病变部位或四肢末梢点刺,“ 出血如大豆 ” ,或用梅花重扣局部加拔火罐。

至于针刺出血量的多少,古书记载不尽相同,或 “ 出血如大豆 ” 、或 “ 微出血 ” 、或 “ 出血盈斗 ” 。如清代名医王孟英 针刺放血,常 “ 盈斗盈升 ” 。现在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也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新病、实证、热证、体质较强的病人,出血量较大,反之则较少。可见运用刺血疗法治疗疾病并不受出血量多少的限制,如有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出血量竟多达 150 ~ 350mL。同样,针刺放血的治疗时间,也应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强弱酌定,以王秀珍老中医的经验而言,对慢性疾病如风湿性

关节炎、慢性腰腿痛、癫痫、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可间隔 1 ~ 2 周刺血治疗一次。若效果不明显,可根据病人的情况适当增加 ; 急性病如神志昏迷、精神分裂症躁狂不宁、急性腹痛等,可连续刺血治疗 1 ~ 2 次,待病情好转后,适当延长治疗间隔时间。

针刺放血治病安全可靠,一般没有什么危险。但是,如果病人过分担心或操作时疏忽大意或针刺技术不够熟练,也往往会导致异常情况的发生。为了避免晕针或其它意外情况的发生,应在治疗前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 在施术过程中要规范操作,严格消毒,同时一方面要熟悉解剖,注意不要刺伤深部动脉,另一方面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防止意外的发生。

针刺放血疗法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有效,而且对某些疑难病症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我们应该明白,放血疗法并不是对所有的疾病都有效,它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临床治疗时必须正确地加以选择运用,才能确保和提高疗效。

1. 4 我国其他的民族医学放血疗法概况

放血疗法不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且也是其他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藏医来说,该法也是藏医治疗学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技术。在公元 1 世纪前后成书的古代传统医学巨著《月王药诊》中,就有专章论述了藏医的放血疗法。 如《月王药诊》中写道 :“ 剖刺放血法包括截除、穿刺、放血三种施术法。烤灸与剖刺放血则为疗法之最 ” 。此外,该书中还详细叙述了放血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施术方法、放血部位的选择等内容。《四部医典》的问世使放血疗法的理论进一步完善、经验进一步丰富,如在该书中记载 :“ 五械之首放血之章法 ” ,可见,藏医很重视穿刺放血疗法,将它看作疗法之佳法,五械之首具。

放血疗法是藏医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放血有固定的部位或络脉的名称,但无穴名。在工具中提到用石块、竹子放血。角法治疗中有两种角,虽然都是黄牛角,但用法不同。如用于虎口者为先吸出 “ 鼓疮 ” 后放血,而治疗 “ 肝上有水泡 ” 则在阿是穴上放血。作砭石的石块也有两种,用羊脂白石刺血,又用坟墓中的石块烧热后再使用。

藏医认为 : 在放血前三天,应先服一些药和三果汤,目的是把好血和病血分开,放血前应温暖身体,用扁形细绳捆扎放血以上部位,放血进针的部位都有固定。放血时,如流出液色黄而稀,甚或有泡沫、粘液者,均为歹血病血 ; 如色红而粘者,则显然不是病血,不能再放。出血量视病人和病情而定。放血时机亦应根据病情和病种的不同分早中晚三种不同的

时机进行治疗

蒙医的放血疗法也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据史书记载: “ 乌桓、鲜卑知以艾灸,随痛病处,以刀决脉出血 ” 。也就是说,蒙古民族的医生早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就已经知道运用放血疗法治疗疾病。蒙古传统医药学中的放血疗法,最初以 “ 引病外除 ” 原理和寒热学说为指导。随着《医经八支》和《四部医典》传播到蒙古地区,蒙医传统的放血疗法吸收了古印度医学和藏医学的理论。因此蒙医放血疗法在很大程度上与藏医放血疗法相合,从理论体系到临床经验都有其相似之处和共同的特点。藏、蒙医药学中刺血疗法适应症详见表 5 。

表 5: 藏、蒙医刺血疗法的适应症

民族医学 适 应 症

藏医 瘟病 波动热 扩散伤热 疖肿

丹毒 黄水病 麻风病 疮疡等

蒙医 伤热扩散 骚热 疫热 疖肿 麻风

疮疡 痛风 结核病 丹毒 黄水病等

蒙医虽然深受藏医的影响,但其放血疗法仍有自己的特色。蒙医认为,心位于胸中,红脉起于心脏而周布全身,并分跳动和不跳动两种红脉。这些红脉都与络脉和砭血有关。在治疗时,常用的放血疗法有七十八脉放血法。杰出的蒙医代表伊希旦金旺古拉一生潜心于医学,特别注重对放血疗法的研究,对蒙医放血疗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维医所用放血疗法是致病体液用手法排泄法之一,又称全身泻法。此法用于 “ 依密提拉 ” 即实证的治疗,多适用于血液质性和胆液质性气质失调疾病。和回医一样,维医放血部位也相对固定,而且在不同的 “ 脉 ” 放血,可主治不同的疾病。

中国回族在一千多年的与疾病斗争过程中,不但形成了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刺血疗法。如眉心放血法俗称挑头,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前额痛、畏寒等症 ; 太阳放血法适用于感冒头痛、寒热往来、瘀血头痛、高血压头痛等 ; 此外还有腘窝放血法、肘窝放血法、中指放血法、外耳廓放血法及内迎香放血法。维、回医放血适应症比较详见表 6 。

表 6: 维、回医刺血疗法的特定部位及主治症
民族医学 放血部位 主 治 症

维医 “ 克法力 ” 脉 五官疾病

“ 巴斯力克 ” 脉 肺、肝、脾疾病

“ 奥克艾力 ” 脉 全身性和复杂性疾病

“ 马比孜 ” 脉 脊柱、肠道、肛门、子宫疾病

“ 奥塞来木 ” 脉 肝脾疾病

“ 萨分 ” 脉 生殖系统疾病

“ 尔困尼萨 ” 脉 坐骨神经痛等

回医 眉心 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前额痛、畏寒等

太阳 感冒头痛、寒热往来、血瘀头痛、

高血压头痛等

腘窝

风寒感冒、身痛、腰痛及腹痛等

肘窝 风寒感冒、肢体疼痛、身痛等

中指 风寒感冒、小儿客忤惊风、妇人癔病等

外耳廓 咽部红肿充血、扁桃体炎、口疮、

皮肤疥癣、神经性皮炎等

内迎香 急性眼炎、红眼、咽炎、咽部充血等

苗医药学 放血法常用碎瓷片或铁制针具在指 ( 跖 ) 尖、指 ( 跖 ) 甲旁、肘窝、腘窝、人中、舌下青筋等处点刺放血。

侗族医药学在痧症高热不退时,采用放血疗法,放血部位常集中在舌下、肘窝、腘窝的青筋处及十个手指头。此外涉及放血的传统医药还有畲医药学中放血治疗痧症 ; 纳西医药学中用于治疗小儿惊风 ; 水医药学中用于眉毛风等。

中国民间刺血术(节选)
刘少林 刘光瑞
刺血根治性拔罐,特效!

.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为1疗程。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1-2次愈!
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轻者一般3-10次痊愈。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或刺内关穴亦效,也

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21.螨虫特效方:刺血神阙穴周围加根治性拔罐,特效!

对照穴位图 彻底化解体内毒素


彻底扫除“毒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寒冷的冬天正是人体各方面机能开始减弱的时候,要彻底扫除“毒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妨从简单的穴位按摩开始!

1、合谷穴

体内毒素的沉积,会造成正常生理机能被扰乱,影响新陈代谢的运作。经常按压合谷穴,能够使大肠经脉处组织和器官的疾患减轻或消除,实现排出体内堆积毒素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按压合谷穴简单快捷,不管是在开会还是在坐车都能随时随地给自己来个健康穴疗!



具体位置: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骨头延长线交点的位置。按压方法:指压时朝小指方向用力,用双手拇指交替按压两手的穴位 20次。

2、曲池穴

曲池穴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密切关联,因为人体日常排泄体内废物都是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按压曲池穴,可以帮你在日常繁重的工作闲暇排毒减压。



具体位置:位于手肘内侧弯曲的位置,将手肘内弯时用拇指按压此处凹陷处,能感觉到微微的疼痛。

按压方法:用拇指略微用力按压,以略感疼痛为基准,按住5 秒后松开,双手交替互按3-5分钟。

3、天枢穴

身体正常的循环机能有所改变,“毒素”便会沉积在体内,导致宿便堆积甚至便秘。天枢穴与胃肠道联系紧密,对调节肠腑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长期保养按摩此穴能够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让“毒素沉积”造成的面色黯沉、顽固色斑全部say byebye ! 



 具体位置:脐中旁开2寸。

按摩方法: 睡前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天枢穴50 ~ 100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按压方法: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以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压天枢穴,在刺激穴位的同时,向前挺出腹部并缓慢吸气,然后上身缓慢向前倾呼气,反复做5次。两腿并拢坐于椅上,按压天枢穴,左腿尽量向上抬,然后收回,换右腿上抬、收回为1次。反复做5次。

治疗腹泻

操作方法:让患者先排去大便,仰卧于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沙发上,解开腰带,露出肚脐部,全身尽量放松,医者取肚脐旁6厘米处的天枢穴,分别用拇指指腹压在两侧穴位上,力度由轻渐重,缓缓下压(指力已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4―6分钟,将手指慢慢抬

起(但不要离开皮肤),再在原处按揉片刻。整个治疗过程仅需数分钟,腹中即感舒适,腹痛、腹泻停止。绝大多数能一次治疗见效。

4、大横穴

高脂肪饮食和运动不足会导致肠壁堆积大量的脂肪,不仅会使血脂升高,还会让体重增加,面泛油光,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美丽。
功效:通便,排除肠道内的油脂,减轻体重,消除腰腹赘肉,降低血脂。







按摩方法:双手食指指端同时按压,圈状按摩100 次。

5、丰隆穴



位置: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 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略微用力按压,以略感疼痛为基准,按住5 秒后松开,双手交替互按3 ~ 5 分钟。

6、足三里

肠道毒素的沉积,会造成女性内分泌失调,导致肤色黯淡,缺乏光泽,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斑点丛生”。

功效:有效地排出体内堆积的毒素,从而减轻斑纹、恢复皮肤光彩。



-

位置:外膝眼下3 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同时以圈状按压50次,稍用力。

-

7、十宣



-

热毒,可以选用十宣进行放血排毒!

-

功效:1、用于急救:清醒、癔病、惊厥,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
-
2、用于各种暖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

方法: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

8、麦粒肿

-

可在耳尖行放血排毒疗法。

-

9、太冲穴

-



-

位置:位于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行间上两横指,跖趾关节后。

-
主治:祛肝火、高血压、清热解毒、痛经、头痛、耳鸣、肝阴虚、糖尿病、痢疾等。

-

按摩方法:每天一次,每次三分钟。

-

10、内庭

-



-



该穴主治四肢绝冷,故名内庭。

-

具体位置:位于脚面第二、第三趾的趾缝,稍微往后五分处。
主治:腹痛、降胃火、口渴、胃痛、腹胀、痛经、失眠、痢疾。





位置:任脉的神阙穴(肚脐)旁开4 寸处。



肠道垃圾过多,会对新陈代谢造成影响,使现代职业女性压力增加,陷入精神紧张、烦躁的状态,面色也变得晦暗、憔悴。
功效:经常按压丰隆穴,不仅可以清除肠内垃圾,还可调节自身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放松、减压的作用。



个人实用刺血方法(2011-09-20 15:21:31)
标签: 杂谈 分类: 养生
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
 

胃痛
胃痛即胃脘痛,由于痛

近心窝部,民间有称心窝痛,此痛多由忧郁,恼怒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气机阻塞;或气滞日久,造成血脉凝涩,瘀血内结;或脾胃虚弱,阳气不足,中气下陷,内生虚寒,寒凝血脉,脉络不通。此外,过食生冷及湿热虫积等皆可形成。虚则放气,实则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治疗】
足三里、膏肓,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脾俞、胃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腰背、胸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中脘、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梁门、身柱,火罐拔吸10分钟。
中脘、内关、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手蘸酒拍打痛部,肤红为度,用大头针挑刺出血,立止。
2、前胸从腹正中线,后背从脊椎线,分别用梅花针由上至下循经叩刺至肚脐和命门。
【病例】
张X X,男,28岁,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街工人,1982年7月1日初诊。
主诉:胃部及胁部反复窜痛6年,今日疼痛更甚。
症状:胃脘胀满,有时痛连胁下,用手按熨感到舒适,时而呃逆,舌苦薄白、脉弦。
诊断:胃脘痛(肝气犯胃)。
治则:疏肝理气。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太冲、足三里、少冲、二间出血;梅花针弹刺肝俞、胃俞、中脘区域,然后用火罐拔吸出血。一次治疗后,疼痛立愈。
腰痛,

由于痛近心窝部,民间有称心窝痛,此痛多由忧郁,恼怒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气机阻塞;或气滞日久,造成血脉凝涩,瘀血内结;或脾胃虚弱,阳气不足,中气下陷,内生虚寒,寒凝血脉,脉络不通。此外,过食生冷及湿热虫积等皆可形成。虚则放气,实则刺血。
【治疗】
足三里、膏肓,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脾俞、胃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腰背、胸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中脘、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梁门、身柱,火罐拔吸10分钟。
中脘、内关、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手蘸酒拍打痛部,肤红为度,用大头针挑刺出血,立止。
2、前胸从腹正中线,后背从脊椎线,分别用梅花针由上至下循经叩刺至肚脐和命门。
【病例】
张X X,男,28岁,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街工人,1982年7月1日初诊。
主诉:胃部及胁部反复窜痛6年,今日疼痛更甚。
症状:胃脘胀满,有时痛连胁下,用手按熨感到舒适,时而呃逆,舌苦薄白、脉弦。
诊断:胃脘痛(肝气犯胃)。
治则:疏

肝理气。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太冲、足三里、少冲、二间出血;梅花针弹刺肝俞、胃俞、中脘区域,然后用火罐拔吸出血。一次治疗后,疼痛立愈。

胸痛
此病分为外感胸痛及内伤胸痛。外感胸痛,多为湿热犯肺;内伤胸痛,多为寒痰壅塞,水饮留积胸胁,心阳不足或心血瘀阻所致;亦有因肝火上犯所致者。虚则顺气宽胸,实则泻血通络。

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治疗】
心俞、膻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膻中、脊柱,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心俞,火罐拔吸5分钟。
足三里、三阴交,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胸痛用梅花针或大头针顺胸肋弹刺,并进行深呼吸,吸气弹刺。
【古方】
陷谷、期门针刺出血,胸痛立止。
【病例】
王X X,女,32岁,湖北省经阳县古隆中大队社员,1980年7月6日初诊。
主诉:有反复胸痛史,这次发病已两天,因感寒而起。
症状:胸部闷痛,有时有针刺样痛,严重时痛至背心,有时也连及肩臂,舌面有紫斑,舌苔薄白,脉略弦。
诊断:胸痛(气滞血瘀)。
治则:化瘀通络,活血理气。
治法:三棱针点刺十宣穴出血,梅花针弹刺心俞、膻中,用火罐拔吸出血。用手指点按内关、外关穴各l分钟。走罐法推运胸、背部10次,肤红力度。每日施术1次,经3次治疗,胸痛消失。
胁痛
肝脉布于两胁,七情郁结,肝气失其条达,络脉受阻,经气运行不畅,故发病多胁痛;亦有因经血亏损,血少不能濡养肝络;或因闪挫络脉停瘀等,均可导致胁痛。虚则用药配合,实则泻血补气。
【治疗】
阳陵泉、窍阴,三棱针点刺出血。
辄筋、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胸胁痛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肝俞、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肾俞、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椎两旁,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弹刺胁痛处,走罐10次,然后再弹刺出血。
2、术者双手指尖分别左右顺胸胁间,由慢到快,由轻
到重地推揉,肤红为度,然后大头针点刺红点出血。
【古方】
1、丰隆、厉兑、支沟等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陷谷穴三棱针刺出血,胁痛立止。
3、大椎、肝俞、身柱、阿是穴等,用火罐拔吸15分钟。
【病例】
郑X X,男,33岁,家住河南省郑州市二七路纪念堂街,1982年7月9日初诊。
主诉:胁痛一日,逐渐加剧,有时左右走串不定,以胀痛为主。
症状:两胁下痛甚,伴有胸皖胀闷,有时呃逆,沉闷寡言,不欲饮食,苔薄白,脉弦。
诊断:胁痛(肝气郁结)。
治则:疏肝

理气。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阳陵泉、陷谷穴,胀痛立止;然后用梅花针弹刺期门、肝俞,加火罐拔吸出血。一次治疗后,病痊愈。



腹痛
腹痛多由暴怒伤肝,肝气郁结,以致腹中气机阻滞;或过吃生冷,寒邪内停,收引脉络;或脾阳不振,寒从中生,凝滞血脉;或因饮食不节,食滞中焦,气机不利等形成。亦有由虫积引起的。肠痈不包括在内。虚则放气,实则刺血。
【治疗】
足三里、厉兑,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身柱、气海,火罐拔吸15分钟。
下腹部、天枢、关元,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下脘、天枢,三棱针点刺出血。
脾俞、气海,章门,火罐拔吸15分钟。
腰背一肚脐,梅花针弹刺10次出血。
【土方】
1、用手蘸酒拍打膝窝处,挑刺委中穴。
2、用手从大腿上方抱推往下至商丘,针刺放血,然后下推至厉兑,针刺放血。
【古方】
1、点刺神阙、公孙放血,痛立止。
2、三里、内庭放血,腹痛止。
 【病例】
贺X X,女,18岁,四川省达县市蒲家公社四大队社员,1980年11月5日初诊。
主诉:小肚腹疼痛5天一直不好。
症状:脘腹胀痛,胸闷嗳气,喜怒,脉弦苔薄.
诊断:腹痛(血瘀气结)。
治则:理气祛瘀。
治法:在气海、阿是穴、足三里先用火罐拔吸10分钟,然后梅花针弹刺,再次拔罐出血,用手指点按内关、外关、合谷穴5分钟。另外贴膏药,服药3剂。经治疗2次痊愈。





痹证
痹证多因体质素虚,卫外不固,腠理空疏,汗出当风,涉水感寒,久卧湿地等而成。风寒湿邪侵入关节经络,痹阻于血脉,气血运行不畅而成风寒湿痹。有因经络先有蕴热,又遇风寒湿邪侵袭,里热为外邪所郁,气血失于宣通;或因风寒湿邪郁于肌肤脉络之间,留而不去,化成热。行痹、着痹,以放气除寒湿为主;痛痹、热痹,以刺止泻热镇痛为主。

肩周炎: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一)上肢
【治疗】
腕骨、合谷、手三里、尺泽,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肩贞,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肘部、腕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曲池、外关、阳溪,三棱针点刺出血。
从肩部向下走罐,肤红为度。
四指间放血,用梅花针沿腕弹刺手指。
【土方】
1、梅花针蘸上药水沿上臂循经弹刺上肢,在患处多重叩。
2、在肘部、腕部或患 处用大头针点刺出血后,白酒擦揉,然后用艾火灸1分钟。
3、梅花针点刺出血后,用姜、艾叶合水而擦洗数次。
(二)肩背
【治疗】
大椎、肩髃,三棱针点刺出血。
肩外俞、身柱,火罐拔吸15分钟。

 肩部、脊柱,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肩井、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肩髃,火罐拔吸15分钟。
 沿肩胛呈圆形弹刺,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有刺的树条抽打患部,肤微出血为度。
2、用大头针点刺肩髃处,火罐拔吸出血。
 【治方】
 腰俞、委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秩边、殷门,火罐拔吸20分钟。
 脊柱两侧、患部,梅花针刺出血。
【附方】
 八髎、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环跳,火罐拔吸15分钟。
腰部,梅花针刺出血。
【土方】
 1、在膝窝处用大头针刺出血。
 2、在膝窝处用刺条抽打出血,也可在腰部抽打出血。
3、火罐在腰、股痛处拔吸2分钟,然后针刺拔罐出血。
(四)下肢
 【治疗】
 厉兑、解溪、阴陵泉,三棱针点刺出血。
 承山、涌泉,火罐拔吸15分钟。
膝部、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丘墟、阴陵泉、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大椎、承山,火罐拔吸15分钟。
阿是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刺条蘸酒拍打患部,肤红微出血。
2、术者用手从大腿抱推至脚趾,然后脚趾放血。
【病例】
李 X X,男,48岁,重庆塑料机械厂工程师,1983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双肩关节痛4-5月,经多方治疗,臂仍不能抬举。
症状:上臂局部冷痛,得热则减,手臂不能上举,前后抬举则痛,右侧为甚。
诊断:痛痹(肩周炎)。
治则:温经,通络,镇痛。
治法:(1)右臂用走罐法来回10次,肤红为度。梅花针弹刺阿是穴,另拨罐出血,血为紫红色。在大推、肩髃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为紫红色。然后用祖师麻膏药加外用散末贴于痛处。(2)左臂先用推揉手法,然后用祖师麻膏药加外用散末外贴。
经过临床对照,3天后右臂疼痛大减,可以举臂。左臂痛稍减,仍不能举臂。
第二次治疗,双臂皆刺血。梅花针沿肩肿呈圆形弹刺后,顺经络弹刺至手指,用三棱针点刺肩髃、阿是穴出血,血出紫红色。外用祖师麻膏药加散末贴。并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经5次放血治疗,两月后回访,举臂灵活,基本痊愈。
【病例】
孙X X,男,32岁;陕西耀县城东药王庙大队社员,1982年6月18日初诊。
主诉:两膝关节疼痛1年余,走路时不得力。
症状:风寒湿邪侵袭四肢,手脚疼痛,酸软无力,喜温怕冷。
诊断:痹证(痛痹)。
治则:活络镇痛。
治法:三棱针刺厉兑、解溪、阴陵泉出血。用梅花针弹刺膝部,火罐拔吸出血。贴外用祖师麻膏药。经两次治疗,症状全消失。







不寐


此证多因思虑劳倦,脾气

受损,生化不足,心血亏耗,心神失养;或因房劳伤肾,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或因情志抑郁,心神不安等多种因素导致而成。虚则益气补血,实则放血活气。

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治疗】
神门、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神道、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骶部、头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头窍阴、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心俞、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中脘、关元,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在头部循经弹刺,隔日1次。
2、用三棱针在足三里处挑刺出血。
【病例】
康xx,男,36岁,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蔬菜五队社员,1983年9月3日初诊。
主诉:失眠数月,胃脘部胀气不舒,干呕,大便不好。
症状:失眠,胃脘不适,肠鸣腹胀,食纳减退,大便失调,脉弦滑,舌苔白腻。
诊断:不寐(胃气失和)。
治则:和胃安神。
治法:在神门、行间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在头部循经弹刺。火罐拔吸足三里、大椎、中脘、肾俞穴各10分钟。另外,早服保和丸,晚服香砂养胃丸,半月后痊愈。
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多因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或风热等邪气所致。邪气侵袭机体,多以表皮或口鼻而入,使胃气失宣或肺气不利,出现邪气束表或邪气犯肺等症状。寒则放气拔罐,热则刺络放血。

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中耳炎:外踝关节刺血。


【治疗】
少商、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沿肺经叩打,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大椎、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府、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膀胱经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姜蘸莱油在患者背部抱刮肤红,或挑刺出血。
2、用酒擦于肺部(肺俞穴)肤红为度,大头针挑刺出血。
3、用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肘窝,大、小鱼际、鼻部、风池、合谷、曲池、迎香穴等出血。
【古方】
1、大椎穴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吸。
2、然谷穴三棱针点刺出血。
【病例】
唐X X,男,34岁,四川省内江市火车站工人,1982年10月 16日初诊。
主诉:受凉2日,鼻塞,头痛,流涕,全身不适。
症状:鼻塞流涕,全身不适,发烧口干咽痛,微咳无痰,面赤,舌淡苔薄白,脉象浮数。
诊断:感冒。
治则:解表祛邪,疏通经络。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太阳出血;梅花针弹刺大椎、肺俞,然后拔罐出血;最后用走罐,顺脊柱两侧走罐10次,肤红为度;温灸大推、命门、合谷各5

分钟,一次治愈。
咳嗽
咳嗽为肺脏的常见病症,其致病原因有两方面:一为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从口鼻及皮毛而入,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二为其他脏腑有病影响及肺,或七情所伤郁久化火,肺中燥热或牌虚生痰,上塞于肺而成。虚则用药,实则刺血放气。
【治疗】
太冲、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气管两侧、中脘、内关、太渊等穴,梅花针弹刺。
【附方】
少商、丰隆、风门,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胸、背、腰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肺俞、膻中穴点刺拔罐出血。
【古方】
1、针刺列缺、少商出血。
2、梅花针沿肺经叩打出血。
【病例】
赵X X,男,61岁,四川省白沙工农区万福铁厂退休工人,1980年9月8周初诊。
主诉:发烧,咳嗽,流涕,4日药后咳嗽仍不止,咳时胸部隐痛。
症状:咳嗽不止,面红,口干发热,舌红苔黄薄,脉沉数。
诊断:热咳。
治则:清热祛邪、宣肺止咳。
治法:在太冲、少商、丰隆穴用三棱针放血;用梅花针在大椎、肺俞、膻中等穴弹刺后火罐拔吸出血,经4次治疗痊愈。





、呕吐
此证多为忧郁恼怒伤肝,肝气犯胃,导致胃气上逆:或饮食不节,食滞中脘,胃失和降;或久病脾胃虚弱;或胃阳不足,胃纳失常;或因寒热之邪犯胃,胃气失和等形成。虚者宜补气为主,实则宜泻,刺血为主。虚实兼顾,配合药治。
【治疗】
足三里、公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腹部任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大椎、脾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下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足阳明胃经、内关、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承浆穴出血(点刺后双手挤捏出血)。
【古方】
在金津、玉液穴放血。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等有了改变,
并且出现其他症状而言。此证多因忿怒郁结,思虑过度,损伤肝、脾、冲、任四脉,或气血虚弱,寒热之邪客于血分等所致。常见症状有经期超前、退后、或无定期。虚则多放气,实则多泻血。
【治疗】
三阴交、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行间、肝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期门、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关元、足三里、间使,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用梅花针弹刺天枢、石门、照海等穴。

痛经
痛经即是经期腹痛,以缓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多因行经期感受寒邪,

客于胞宫、凝滞经脉,经行受阻而痛:或因精神紧张,抑郁暴怒,气滞经行不畅;或因平素体虚,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以致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运行无力,以致痛经。虚则用药,实则泻气血。
【治疗】
太冲、大敦,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推、关元、中极,火罐拔吸10分钟。
胸腰背部、腹股沟,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行间、三阴交,三棱针点刺出血。
膈俞、肝俞、天枢,火罐拔吸10分钟。
气海、三阴交、期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阿是穴上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在地机、次髎二穴处挑刺放血。
【病例】
 周 X,女,34岁.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某公社干部,1981年6月12日初诊。
主诉:经期不正常已半年多,近两月,月经来时小腹急痛。
症状:行经不畅,平时心烦善怒,胸闷,经前小腹胀痛,拒按。腰部隐隐作胀,舌色青紫,脉沉涩。
诊断:血瘀痛经。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治法:用三棱针在太冲、行间放血,血为鲜红色.梅花针在关元、中极弹刺,火罐拔吸5分钟出血,血为紫红色。然后用姜蘸酒擦揉关元、腰俞、大椎。另用狗皮青加外用散末贴于关元、腰俞穴。内服隔下逐瘀汤5剂。并嘱患者用灸条在痛处每日早晚各灸5分钟。第二次行经时,症状消失,病告痊愈。

崩漏
崩漏病是以妇女的经血妄行,量多且非时而下为主证,
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日久化火,邪热迫血妄行;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以致冲、任不固;或饮食不节,思虑过度,伤及脾气,脾虚失于统摄。亦有因胞宫血瘀等形成者。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三阴交、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脊柱两侧,走罐拔吸10次。
腹股沟,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隐白、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推,火罐拔吸15分钟。
骶部、三阴交,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1、百会、水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血海、水泉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刺血的不传之秘

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漆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这是本人的经验。

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应在上中午为好。




我们谁都知道:生命离不开血液!血液起着运输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营养物,并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再把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转送到肺、肾、皮肤、和肠道而排出体外的作用。所以说血液是机体的营养、兴奋、调节、防御机能的基础,是人体生长、生存、繁殖、行为、活

动和抵御疾病的物质基础

人就好像一部机器,血液就好像机油,机油里的杂质太多了,这机器能正常运转吗?血液也是同样道理,自从婴儿时的生命开始,它就在血管里流动,机体的代谢产物,细菌病毒的尸骸,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的起伏,无一不是增加血液浓度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血液的杂质也在日积月累,最终——它只能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酒精肝,心肌梗死、脑中风等疾病的形式向人发出抗议,到那时是否已经太晚了呢?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但血液循环障碍是许多疾病过程的中间环节,亦是一些疾病的共同发病机理。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要吃五谷杂粮,要经受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洗礼;要面对许许多多不断在变易的病毒、细菌、微生物的侵袭;要忍受七情六欲的精神炼狱;还有等等等等的外在致病因素,它们都能引起血管、血液的改变而引发疾病如:人在焦虑、愤怒、怨恨之时,可使胃粘膜充血,胃液分泌增多,导致胃溃疡发生;人在发怒时,心脏的冠状动脉会痉挛,可引起动脉血管狭窄,此时有黏稠的淤血通过,就会堵塞动脉血管,致使心肌梗死。人的任何器官,任何部位都必须有正常的微循环,否则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当心脏毛细血管被淤血堵塞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就会出现心慌、胸闷、早搏、心电不稳等病症;当脑部毛细血管被淤血堵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时可出现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健忘、精神失常、甚至瘫痪等病症;如果皮肤大面积毛细血管被淤血堵塞造成微循环障碍形成,则会出现皮肤瘙痒、色素沉着、脱毛脱屑等;肢体毛细血管被淤血堵塞造成血管神经缺血综合症时,肢体可引起压痛、触痛、皮肤轻微损伤就可继发感染,还有湿疹或出血,患者常伴有肢冷、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等等。而在许多情况下,人体因毛细血管被淤血堵塞造成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只是局部微循环出现了障碍,各种检查仪器是无法查出问题的,而查不出问题的病症,即是你用尽所有的药物又怎能对症治疗治疗呢?就好比一所空房子里一个敌人也找不到,你的飞机、大炮、坦克、炸弹轮番炸了一圈,你炸谁呢?炸空房子吗?再说,我们平常所用的活血化瘀药,也只能把血活一活化一化,但瘀滞的血依然还在血管里流动,只是从这儿活到到那儿而已。可刺血拔罐疗法就不一样了!它非但能直接将瘀滞的气血排出,还能起到“祛瘀生新”的作用(通过刺血可以激活造血细胞的造血功能)

通过现代研究和大量的临床验证已发现:正常人适当

的刺血拔罐可以稀释血液浓度,降低血脂,血糖,血压,预防脑中风,心肌梗死;还可以改善微循环,让颈、背、腰肌劳损瘀滞的经络系统得到疏通而消除疼痛酸胀;适当的刺血拔罐还可以直接排除老化的细胞,延缓衰老。经研究表明:使用刺血拔罐疗法的老人,可使脑血流量增加50%,特别是改善了微循环,脑细胞可获得更多的氧和营养物,同时还加强了代谢产物的排泄,使脑组织处在一个年轻态的内环境中。定期给中老年人刺血拔罐,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推迟衰老的到来;定期刺血拔罐尚能改善皮肤色泽,预防色素沉着;定期刺血拔罐还能消除体内多余水湿,防治肥胖、、、、、。每年适当的刺刺血拔罐,尚能预防癌症和肿瘤的发生。

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刺血拔罐、刮痧等疗法有这么多的好处,可很少有人知道,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可惜的事啊!

刺血拔罐疗法就是从瘀滞的小静脉血管中或穴位上针刺后再通过火罐或真空罐负压吸附淤血或黏稠血来治病,以达到调整气血,改善微循环障碍,清除血液垃圾,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为了让大家对这种疗法有更好的认识,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应知的常识:

血液的颜色大家都知道是红色的:但颜色鲜红的多是含氧量高的动脉血,正常的静脉血应该是暗红色的。在静脉瘀血时,因高度缺氧静脉血可呈黑紫色。在临床上我们常根据血液的颜色来辨别机体的供血情况以及病症的寒热虚实:如刺出的静脉血色鲜红,流速快,压力大,多是中医实证、热证的表现;如刺出的静脉血色紫暗,流速慢,常是中医寒证、瘀血的表现;刺出的血液清稀多为贫血,是血虚的表现。

有人会问:刺血有危险拔罐吗?儿童能刺血拔罐吗?我们知道,正常成人血量为体重的7%—8%,也即每千克体重有70—80毫升的血液,正常成人血量在4000——5000毫升左右,而刺血拔罐出血量在10毫升以下对人体无不良影响,(我们常人献血多在200——400毫升左右都无问题)。一般不对儿童采用刺血拔罐疗法,因为儿童不会有淤血或黏稠血。

70年代之前,以安徽合肥市一院的王秀珍老中医、周德宜老中医为首,开展的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所治病种达到300多种,凡是针灸经典记载可以治疗的人体九大系统的疾病,运用三棱针刺血后拔火罐都可以治疗,刺血拔罐不仅能治疗慢性病,而且能治疗危急症;不但对实证有效,对虚证亦有效。通过大量的临床我发现:刺血疗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许多疑难杂症,奇病怪症有神奇的疗效。

我认为:刺血拔罐疗法可以祛除血液中的垃圾和不人体

不利的“异己”成分,可以治疗因血液黏稠引发的心脏病、脂肪肝、糖尿病,甚至部分癌症。





刺血心得手抄本

一、 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 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 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 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 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 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八、 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九、 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十、 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

十一、 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十二、 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十三、 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十四、 肩周炎: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十五、 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十六、 阳萎病:(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

十七、 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十八、 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十九、 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二十、 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

二十一、 眼睛羽状一肉: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

二十二、 中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