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一节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与职能资本(ppt 29页)
![平均利润与职能资本(ppt 29页)](https://img.taocdn.com/s3/m/ba5a202caeaad1f347933f4e.png)
二、利润—平均利润,价值—生产价 格的转换
(一)平均利润的形成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利润率不同,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引起不 同生产部门竞争
不同部门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 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平均利润的形成
关系
公式:
p
M cv
m V n cv
联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M与不同K量
的比率。
区别 质:前者反映剥削程度,揭示剩余价值真正来源, 后者
表示 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量:利 润率总小于剩余价值率
(四)影响利润率因素
m`高低, C:V高低, n快慢, C节省
பைடு நூலகம்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商业资本增加投入50纯粹流通费用,这时可分配的 剩余价值为:180-50(纯粹流通费用补偿)=130
第五章 平均利润与职能资本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 成本价格、利润和利润率 二、 利润--平均利润,
价值--生产价格的转化 三、 超额利润与竞争 四、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超额利润与竞争
概念
市场价值即商品社会价值:是通过部门内部的市 场竞争形成的,即由占生产显著大量的中等企业 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决定的 部门内部竞争:是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种商品 的各个资本家企业为获得超额利润以提高利润 率而进行的竞争 市场价格是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 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
![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562a94d9941ea76e58fa04f1.png)
本章开始从现象层次研究资本和剩余价 值的表现形式。 前面各章说明了与资本本质相关的范畴 内容及资本运动的规律。这一章将重点 说明这些本质层次的范畴与规律,在生 产当事人头脑中、在竞争中如何表现为 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经济现象与概念。
2018/11/4 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率的实际经济意义: 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经营效益的最 重要指标。提高利润率是资本主义 经营者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的重要 途径。
2018/11/4
政治经济学
(二)利润率及其影响因素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 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 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 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 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 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 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托.约.登宁
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物化劳动+活劳动 用价值表现就是:商品价值=c+v+m。 B、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耗费 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中耗费的只有不 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以在资本家的 观念中,生产的耗费只有c+v。这样, c+v就成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成本价格。
2018/11/4 政治经济学
(一)成本价格与利润
2018/11/4 政治经济学
(二)利润率及其影响因素
1、利润率: 利润率是利润(剩余价值)同预付总资 本的比率,即 p’=p/C=m/C (p’代表利润率;C代表预付总资本)
2018/11/4
政治经济学
(二)利润率及其影响因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42页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42页](https://img.taocdn.com/s3/m/c3a70416ad02de80d5d84031.png)
04.04.2020
第五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9
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就 是利润率。
利润率反映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反映 企业占用和消耗全部资本的经济效果,体 现着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总体水平。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04.04.2020
第五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12
第二节 产业资本与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
04.04.2020
第五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13
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 部门内部的竞争,是同一生产部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3
第一节 成本价格和利润
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04.04.2020
第五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4
一、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商品的价值(W)就是生产商品时实际消 耗的劳动量,称之为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
在资本家的立场上从资本耗费的角度看, 生产商品时所支付的费用只是不变资本C和 可变资本V,是资本家实际支付的资本。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04.04.2020
第五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17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水平;
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 例,即投在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 所占比重的大小。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239490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0b.png)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联系:二者本来是同一个东西,就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
剩余价值是实质,利润是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就扭曲了它的来源, 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区别:①剩余价值作为
可变资本 全部预付资本 剩余价值 利 润 谁的产物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前面各章分别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揭示了资本的本质,阐明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的流通。本章的任务就是在前面各章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资本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从而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剥削阶级集团如何瓜分剩余价值,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
10%
20%
20
(5)平均利润率
所谓平均利润率,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即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01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02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03
注:这里研究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把每个部门 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
生产价格
销售价格
生产成本
出厂价格
全部利润
生产成本 产业利润 生产成本 商业利润 产业利润
假定整个社会一年中垫付的产业资本总额900亿元,720c+180v=900,m′=100%。C的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那么,这一年生产的商品价值
此时,平均利润率=180m/720c+180v=20%。 另假定为销售这些商品所需的商业资本为100亿元, 这样,社会总资本=900+100=1000亿元。 这时,平均利润率下降为180/1000=18%。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58957c7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2.png)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概述在企业经济学中,职能资本是指企业所掌握的一种资源,包括员工的经验、技能和知识等。
它是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企业的平均利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将对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职能资本的重要性职能资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包含了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具有丰富的职能资本的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同时,职能资本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能够带来更多的利润。
平均利润的概念平均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利润总额与企业的平均资本总额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利润 = 利润总额 / 平均资本总额。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的关系职能资本对企业的平均利润有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充足的职能资本能够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另一方面,职能资本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变化,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带来更多的利润。
如何提升职能资本以增加平均利润1.培训和发展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员工的职能资本水平。
2.招聘具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员工,丰富企业的职能资本。
3.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团队合作。
4.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
5.加强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扩大职能资本的影响范围。
结论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充足的职能资本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职能资本的建设,注重员工的技能和知识培训,以提高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
以上是本文对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之间关系的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政治经济学》第8课:资本职能与平均利润
![《政治经济学》第8课:资本职能与平均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652ce5b46294dd88d1d26b5b.png)
问题:价值规律VS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生产部门
不变 资本
可变 资本
剩余 价值 率(%)
剩余 价值
商品 价值
利润率(%)
食品工业 70 30 100 30 130
30
纺织工业 80 20 100 20 120
20
机械工业 90 10 100 10 110
10
合 计 240 60
60 360
过程:部门间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国内企业志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3、下列关于利润率变动的正确说法是() A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B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反方向变化; C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同方向变化;D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反方向变化;
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 价值的转化形式。
三、利润率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
1. 利润率的概念
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
利润率 =
×100%
预付总资本
P' m m C cv
m m v
2. p′与m′的关系:
联系:p′是m′的转化形式,是同一m 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比例 。
如今,网上销售已成为江苏各地农产品流通的新方式。徐州丰 县的“中华果都咨询网”建立1年来,已有1500多人次在网上信 息中心发布信息,销售以特色果品为主的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突 破了5000万元,全县出现一批营销规模较大的农民网上经纪人。 大丰市农业网建立了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200多个特色农产品 常年在网上发布,网上成交额达3000多万元。
资本的具体形式.
![资本的具体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f8952f79ad02de80d5d8400c.png)
(2)市场价格是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 是商品在市场进行交换的价格。市场价格由 市场价值决定,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市场价格就表现为社会 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 3.部门内部的竞争和超额利润的形成。 (1)超额利润是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 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由商品的个别 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
24
(五)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
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实际上意味 着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之间进行了重新分 配。就本章而言,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获取 平均利润,借贷资本获取利息,股份资本获 取股息收入,地主获取地租,表明价值和剩 余价值在各个不同资本家之间、在地主和资 本家之间,进行了重新分割或分配,表明在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资本、土地等生产要 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分配。
(3)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 本的比例,表示预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即资本家从全部投资中可以得到多大的价值 增加额。它缩小和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 的剥削程度。 3.影响和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12
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预付资本已定 的条件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通常成正比例变 化。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在剩余价值率 和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条件下,部门的利润率与部 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一般呈反方向变化 。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资本的年利润率与 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不变资本的节省可以减少预付资 本,从而提高利润率。利润率的高低和不变资本 的节省成正比例变化。
27
3.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代替产业资本 完成资本循环第三阶段的任务,即通过商品 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获取商业 利润。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W—G’。
政治经济学笔记(绝对经典 亲自整理)
![政治经济学笔记(绝对经典 亲自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00964769eae009581bec09.png)
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理论经济学各专业):1.《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高等教育出版社2.《政治经济学热点与难点争鸣》逄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经济学各专业可以不看上面两本书注意:1.掌握基本原理及其叙述方法(文字组织)2.紧密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理解三个基本问题: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都属于理论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知识要点:1.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
重点:1.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2.为什么说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提示:(1)劳动的二重性学说解释了商品的二重性,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2)从劳动二重性出发,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而提出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学说。
(4)在前面三点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资本积累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3.从发展的角度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新认识。
4.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也可以结合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来理解。
提示:(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
(2)价值规律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实现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市场机制不过是表现这种关系的外在形式。
思考题:1.劳动价值论有何现实意义?提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出发点:资源怎么配置和财富怎么分配。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4c706739a32d7375a4178064.png)
第6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3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银行种类: 中央银行(发行银行) 商业银行(存贷款) 专业银行(投资、不动产抵押、储蓄、开发银行)
银行资本: 是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业务所支配的货币资本 a.借入资本 b.自有资本——要求获得平均利润(与职能资本相同!)
利息量 利 息 率 r 100% 借贷资本量
(0 < r < P’)
《政治经济学》课程讲义
深大经院 杨燕风
第6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3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3.3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借贷资本运动的基础是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发展:商业信用→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指职能资本家之间用赊账方式买卖商品而发生的借贷关系 工具: 商业票据——期票; 汇票 局限: 受个别资本数量、周转…的限制 银行信用: 指银行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所形成的借贷关系 银行: 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 信用业务为主:负债业务——借入资金: 吸收存款 资产业务——贷出资金: 贷款 期票贴现 抵押贷款 信用贷款 证券业务
职能 : 货币资本
职能 : 生产资本
商业资本: 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本 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 商品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的条件: 1.在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产业资本家专门负责商品生产,创造m; 商业资本家专门经营商品买卖,实现m 2.商业资本家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投资 独立的运动形式: G → W → G’
第6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1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 1.社会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较高,则平均利润率水平也较高 2. 如果投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大,平 均利润率就较高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利润P 平均利润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商品的保管费和运输费
D. 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二 多选题:
1. 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 BCE )
A. 商品内在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B. 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C. 商品价值中的c + v部分
D. 商品生产中的投下的全部生产费用
9. 由于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生产价格就等于( C )
A. 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B. 所有资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C. 生产成本+商业利润+平均利润
D. 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利息
10. 资本主义商业中的纯粹流通费用是指( A )
A. 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C. 通过资本的转移实现的
D. 通过追求超额利润实现的
E. 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的结果
5. 平均利润是( CDE )
A. 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趋于平均化的结果
B. 各部门资本周转速度趋于平均化的结果
C. 各部门之间竞争和利润率平均化的结果
D. 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取得的等量利润
C. 垄断商品价格
D. 进行资本转移
6. 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便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这表明( B )
A.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发生了变化
B.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C. 价值规律已经不再起作用
D. 平均利润率规律取代了价值规律
7.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B )
B.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C. 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岗位工人之间的关系
D. 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
3.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有可能与它创造的剩余价值( B )
A. 在质上不同,在量上相同
B. 在质上和量上都不同
C. 在质上相同,在量上不同
A. 利润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 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C. 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 利润率模糊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E. 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4.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CE )
A. 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 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E. 各部门依照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
6. 影响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BE )
A. 各部门的商品价格水平
B. 各部门的利润水平
C. 社会总资本额的大小
D. 社会总资本的有机构成
E. 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中所占比重大小
7.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因为( BCE )
本题关键词: 1)科学解决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在形式上的矛盾,2)揭露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整体利益上的对立。
七 论述题:
1.试述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答:答:(1)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的表现形式为商品的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否定价值规律,而是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第一、从全社会看,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和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二、从全社会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第三、商品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以商品价值的变动为基础的。 (3)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超额利润。
A. 等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 少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 多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 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
8. 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执行产业资本循环中的( C )
A. 货币资本的职能
B. 生产资本的职能
C. 商品资本的职能
D. 流通资本的职能
C. 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周转
D. 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
E. 商业资本的存在会消除经济危机
10. 资本主义商业利润( BCDE )
A. 是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 实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C. 包括在商业资本家所经营商品的购买价格与销售价格的差额之中
E. 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资本
2.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ABCD )
A.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 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E. 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3. 利润率BCD )
A. 价值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
B. 生产价格的变动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C. 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
D. 每个商品的生产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
E. 全社会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8. 利润向平均利润转化的过程同时就是( DE )
A.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B.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
正确 错误
10. 生产性流通费用可以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 正确 )
正确 错误
六 问答题:
1.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 答:(1)科学地解决了劳动价值论与等量之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理论之间的矛盾。 (2)说明了各部门资本家共同瓜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3)揭示了无产阶级要摆脱得剥削的地位必须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正确 错误
3. 利润率也能精确表明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错误 )
正确 错误
4. 资本有机构成越高,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率肯定越高。( 错误 )
正确 错误
5. 产业资本是通过价格差额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 正确 )
正确 错误
C. 超额利润完全消失的过程
D.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E. 各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9. 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表现在( ABCD )
A. 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总额
B. 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
本题关键词: 1)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2)生产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第一.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二.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同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和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是相等的; 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还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3)生产价格形成后,最先改进生产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D. 在质上和量上都相同
4.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 C )
A. 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B. 表明了利润的本质
C. 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D. 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
5. 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主要是( D )
A. 改进生产技术
B. 抢占销售市场
6.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必然结果。( 正确 )
正确 错误
7. 商业资本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量。( 错误 )
正确 错误
8. 商业资本从事买卖活动也能获得商业利润,它说明商业资本也能创造利润。( 错误 )
正确 错误
9. 商业资本有利于产业资本的经营,由此商业资本越多,其积极作用越大。( 错误 )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第一节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一 单选题:
1.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 C )
A. 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B. 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
C.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D. 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
2. 超额利润反映的是( B )
A. 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 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的关系
E. 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四 判断题:
1. 成本价格范畴中包含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正确 )
正确 错误
2.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通常在量上是不一致的。( 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