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高考历史知识点
高考抗日战争知识点框架

高考抗日战争知识点框架抗日战争历史事件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得它成为高考历史科目中重要的考点之一。
在准备和复习的过程中,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境和事件进行更全面的理解。
一、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背景在此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到导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以及背景条件的形成。
首先是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扩张的动机,包括资源控制、军事战略和政治目标等等。
其次是中国内部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包括农民危机、封建社会结构和政治腐败等因素的积累。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中国成为抗战重要一方的国际因素。
二、中国与日本的战争进程和战略态势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描述中国与日本在抗战期间的战争进程和战略态势。
主要的内容包括中国东北抗战、华北抗战、华中抗战等战役的发生和进展情况。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到中国在抗战初期面临的一系列劣势,如军事实力差距、策略处置问题、后勤保障等,以及中国军民在战争中的艰苦抵抗和牺牲。
三、国共合作和重要战役胜利这一部分要重点掌握国共两党的合作与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战役的胜利对整个战争进程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到在国共合作下形成的以国民党为主导、共产党为骨干的统一战线,以及两党在战略操作和战术决策上的互动。
另外,还要了解重要战役的发展过程和战果,如平型关、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等,这些战役胜利对于中国的抗战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支援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支援在抗战中的作用以及对中国战局的影响。
主要内容包括苏联的支援和援助、美国的援助和国际援助等,这些外援和国际支持对中国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总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充满浴血奋战和艰辛抗争的历史。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的框架,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情境和事件。
在准备高考历史科目时,我们应该注重对以上知识点的复习,并结合详细的历史材料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以便真正理解和掌握这段历史的内涵和意义。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的重要考点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的重要考点抗日战争在高中历史体系中是很重要的部分,高一期末必考,高三模考也会考。
那么你知道抗日战争的考点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的重要考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的重要考点1抗日战争的发爆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
日本全面进攻,全国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1937年7月8日,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2)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3)“八一三”事变后(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
(4)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KCB齿轮油泵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后来又把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5)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二、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1937年8月~11月,粉碎了三个月__中国速战速决的计划)——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
国民党将领李宗仁。
消灭日军1万余人。
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结果大部分失败(失败原因是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虽然对日军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抵抗,但节节失利,丧失了华北、华中大片领土)。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 洛川会议:1937年秋。
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会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2)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总后方:陕甘宁边区。
高考知识点抗日战争

高考知识点抗日战争随着高考的临近,备战的学生们又开始为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而苦恼。
而其中,历史科目中的抗日战争是一个重要而且复杂的考点。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不仅仅对中国人民性命财产的安危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历史事件和一些争论的角度介绍这一考点。
首先,抗日战争的起因需要我们对历史背景进行了解。
掌握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动态,了解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以及九一八事变等事件对中华民族觉醒的推动作用,以及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大战区的争夺和发展。
这些背景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抗日战争的发展脉络。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战争中各个战役和战斗的地点、时间、指挥官、战略等都是考点。
我们需要记住著名的战役,如淞沪战役、武汉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等,了解战斗双方的兵力对比、战术手段、胜败原因等,以及战斗对中国军队士气的影响。
在这些战斗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如抗日军民的抗争、八路军、新四军的建立和日军的残暴行径等,也需要我们留意并厘清。
另外,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在军事、政治、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了解八路军、新四军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与国民党军队的合作与争斗等,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当时各个力量的对立与妥协,对判断战争的走向有所帮助。
而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对于和平解放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要了解重庆谈判、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以及日本对中国投降的背后等,加深我们对整个战争过程的认识。
著名的抗日战争还存在一些争论,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地方。
其中,莫斯科和重庆谈判的背后利益以及中共在战争中的表现等是一些有争议的话题。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文献,了解不同学者对于这些问题的观点和解释,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
除了这些事件和争论,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成果、科技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也是我们备考的重要内容。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主要战役知识整理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主要战役知识整理九一八事件:1931.9.18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7.7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淞沪会战:1937.8--1937.11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平型关大捷:1937.9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战役:1938.3月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武汉会战:1938.6--10月①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
②成为抗战的转折,使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③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万家岭大捷:1938.9.28----10.10从1938年9月28日到10月10日,历时12天,在江西万家岭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被俘百余人,满山遍野皆为敌尸、弃械。
这次战役是赣北战场上的空前恶战,也是初期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鼎足而三的三大捷之一。
百团大战:1940.8---1941.1抗战时期中共敌后开展的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的战役。
有力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抗战。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盟军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增强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反法联盟军的斗争。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抗战中国民党最大的一次失败,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大部分和贵族的一部分。
抗战前后的重要事变:西安事变:1936.12.12(又称双十二事变)人物:张学良和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结果:和平解决意义:解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皖南事变:1941.1发动者:国民党顽固派结果:新四军7000多人牺牲,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正义战争。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1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 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 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抗战历史笔记高考知识点

抗战历史笔记高考知识点抗战历史笔记抗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抵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而对于我们来说,了解抗战历史,所涉及的知识点也是高考必备的内容。
下面就来回顾一下抗战历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20世纪的中国充满了内忧外患,国家处于割据混乱的局面。
对外,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着中国的领土和财富,削弱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对内,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
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政权来重建国家的力量。
二、九一八事变与了望台会议九一八事变是抗战的起点,日本侵略者借口在奉天(今沈阳)的铁路爆炸事件向中国发动侵略。
中国政府的软弱无力导致了这场事变的发生,也让国人认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
在中国民众的抗议声中,了望台会议召开,呼吁团结一致,抵抗日本的侵略。
三、抗战的两个阶段整个抗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国共合作抗日的阶段,这时国共两党在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第二个阶段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全面动员对日作战。
期间,中国军民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特别是长时间坚守在抗日前线的人们,他们以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的进攻。
四、淞沪会战与南京大屠杀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战斗,中国军队在上海和南京顽强抵抗着日军的进攻。
然而,最终战局不利,南京城在日军攻陷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几十万的中国人民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忍迫害。
五、八年抗战抗战持续了八年之久,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除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和伤痛,还有无数的牺牲和付出。
然而,中国军队和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坚决抵抗,最终达到了抗战胜利的目标。
这场战争中的英雄事迹无数,他们是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的象征。
六、抗战的国际背景在抗战期间,中国得到了很多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英、美、苏等国家都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有效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
高三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

高三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长期抗战的伟大斗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高三历史中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7月7日,具体起源于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侵略的“九一八事变”。
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人民遭受着巨大的苦难。
在中国内地,国民政府的软弱无能导致日本侵略势力的肆无忌惮;而在中国东北,中国伪满洲国政权的建立使得日本的侵略势力愈发猖獗。
二、中国人民的抵抗与抗击战在抗日战争中,广大中国人民表现出了顽强的抗日精神与出色的战斗力。
从游击战争到正规战争,中国人民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抗日斗争中。
三大战役中的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都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斗争中的重要节点。
红军长征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更成为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方式。
三、重要抗战历史事件与人物抗日战争期间,发生了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和事迹。
比如,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事件,都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象征;而抗战名将如叶挺、刘伯承、彭德怀等人在抗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与国民党及各民主党派共同抵抗外敌侵略。
八年抗战的胜利离不开众多抗日战士的牺牲,以及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
五、抗战胜利与对日本侵略者的惩处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迎来了解放的曙光。
然而,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与损失。
在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对战犯进行了合理的惩处,以维护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尊重。
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为保卫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通过充分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起因、重要事件与人物,还有中共领导的抗战统一战线等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段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尊心。
高考第一轮复习抗日战争详解

材料2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 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 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3 按照这个国策,日本帝国主义大力扩充军备。一九三七年度日本政府预算 总额为三十多亿日元,其中直接军费支出占百分之四十以上。中日开战前,陆军已 发展到十七个常备师团,共约三十八万人,此外还有预备役和后备役战斗兵一百六 十多万人。飞机共有二千七百架。海军共有舰艇约一百九十余万吨。同时,还大规 模地扩充军事工业,发展航空和海运事业,振兴贸易,统制电力等。 ——摘自《中国现代史》(下)
国民党爱 国官兵
①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②长城抗战——安德 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冯玉 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 察哈尔省。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 日 ①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②爱国学生掀起 “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1935年 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日本方面:
1、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2、摆脱国内经济危机的需要。 3、疯狂扩军备战为全面侵华作好军事准备(日本军部法西斯-历史传统)。
材料 4“中正行将出发鄂赣,督率各军‘围剿赤匪’,信赖我总理之威望,人民 之助力,诸将士之忠诚戮力,必能于最短期间,清除‘共祸’,奠安国族。” “本人于本月二日,由南昌出发,巡视前线,并进驻南丰,亲督各军,积极进剿, 乃于四日克复黎川,十三日克复广昌与石城……当即乘胜穷追,十九日遂攻克赤 匪据为总巢之宁都……赤匪屡经我军跟踪猛击,其漏网残余者,本已不及万人, 其向会昌汀州狼狈溃窜时,又被沿途民团袭击截堵,所剩更属无几,预计本月以 内,必可全部歼灭” ——蒋介石《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 材料 5蒋介石实际上拥有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又获得了张学良东北易帜 的支持,才确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地位。但这样一个名义上的中央 对各地方的影响力实在有限,广西、山西、山东、直隶、四川、新疆等诸多省份 都有各自的实际控制军阀,既不向中央交钱,也不要中央派兵,都是名义上的国 民地方政府,甚至于中央势力范围内的诸多省份,都存在中小军阀割地而治的情 况。南京政府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江浙沪三地的贡献以及外国的援助。 ——摘自《中国现代史》(下)
抗日战争总结知识点

一、历史背景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侵略中国的手段和程度日益加强。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开封了侵华战争的大幕。
4.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为此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二、抗日战争的原因1.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如不平等条约、封建主义和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制度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革命曾于1927年以后宣告失败。
3. 军阀割据,国内政治极度动荡,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三、抗日战争的进程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整体规模。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游击战争。
3.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合作。
4. 国共两党于抗战时期的合作与斗争。
四、抗日战争的影响1. 日本军国主义在华北、东北和华中的丧失及中国的国土解放。
2. 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所付出的牺牲和战略胜利。
3. 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4. 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五、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1. 全国抗战胜利的经验和教训。
2.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3. 对敌深入作战的经验和教训。
4. 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未来影响。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取得了中国解放区的建立,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抗日战争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斗争,表现出了全民族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抗日战争在国际上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积极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对中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段历史,珍惜和维护中国的和平。
高考抗日知识点总结

高考抗日知识点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要的一场考试,其中历史科目的考试也备受关注。
在历史科目中,抗日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高考抗日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背景和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背景和原因有以下几点:日本军国主义崛起、霸权主义的思想、经济危机和资源需求。
2. 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起点。
日本军队以自导自演的方式炸毁了沈阳的东北铁路,并借此为借口,进占了东北三省。
3. 一二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发生于1932年,是日本军队在上海制造的一起反抗事件。
当时,中国爱国学生和市民在龙华向日本驻上海的士兵示威抗议,随后双方发生冲突,导致大量伤亡。
4. 盘古第一次全面抗战盘古第一次全面抗战爆发于1933年,以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为目标。
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抗日浪潮,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抵抗。
5. 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是日本军队为侵略中国而制造的一起事件。
日本鬼子突袭了位于北京郊区的卢沟桥,导致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烈交火。
6. 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8月至11月,是中日两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斗。
中国军队经过浴血奋战,成功抵抗了日本军队的进攻,并取得了重要胜利。
7.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末至1938年初,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对中国士兵和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抢劫。
这一事件是二战期间罪行最严重的之一。
8. 支援白区运动支援白区运动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和八路军新四军开展的一系列支援抗日斗争的活动,旨在减轻白区人民的战争负担,壮大抗日力量。
9. 八年抗战八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从1937年开始到1945年战争结束。
这段时间里,中国军民进行了长期顽强的抗战,在中日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10. 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意义抗日战争于1945年胜利结束,为二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三历史易错抗战知识点

高三历史易错抗战知识点抗战是中华民族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战役,对于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三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抗战是一个易错的知识点,因为涉及到复杂的时期、事件和人物。
本文将就高三历史易错的抗战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这也是中日冲突的导火索。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是中国政府的腐败和军队的实力不足,同时,日本军队对中国资源的渴求也是导致此次事变的原因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建立了伪满洲国。
二、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这是中国国共两党临时停战,为抗击日本侵略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将蒋介石扣押在西安,并迫使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西安事变的结果是蒋介石释放出狱,并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发展。
三、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8月,是日本侵略淞沪地区的战役。
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沪上抗战烈士纪念塔也是对这次战斗的纪念。
淞沪会战的胜利对于壮大抗日力量,凝聚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四、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队侵略中国时的最严重的暴行之一。
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对中国军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抢劫。
据记载,此次大屠杀导致了数十万无辜中国人的死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五、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的谈判。
这次谈判展示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形成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共识。
重庆谈判是中国在抗战时期政治上的一次重要胜利。
六、长沙会战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在湖南长沙展开的一次重要战斗。
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交战,中国军队成功地击退了日本军队,并保卫了长沙。
长沙会战的胜利对于提振民族士气,动员全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
七、八年抗战的胜利八年抗战是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战斗,终于在1945年战胜了侵略者。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3、国共抗日:⑴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⑵在相持阶段: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 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必修一抗日战争相关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测试)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团结,共同对外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023年高三历史《抗日战争的战略转折》知识点总览

2023年高三历史《抗日战争的战略转折》知识点总览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艰苦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胜利。
其中,战略转折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节点,本文将为您总览抗日战争的战略转折知识点。
第一阶段:全面抗战的开展(1937年-1940年)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这一阶段,中国军队在抵御日本侵略军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转折。
战略转折一:淞沪会战(1937年8月-11月)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初期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
中国军队在淞沪地区进行了顽强抵抗,成功地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为后续的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战略转折二: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4月)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初期的又一次重要战斗。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采取了巧妙的包围策略,成功地消灭了一支日本军队,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士气,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更多胜利积累了经验。
第二阶段:战略相持时期(1940年-1942年)战略相持时期是抗日战争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中国军队在此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战略措施。
战略转折三:淞沪抗战的结束(1940年10月)淞沪抗战是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持久战争。
1940年10月,由于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顽强抵抗和国际形势的发展,日军不得不放弃进攻,淞沪抗战告一段落,标志着中国军队成功保卫了上海地区,为进一步开展抗战艰苦战斗积累了经验。
战略转折四:百团大战(1940年8月-12月)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在战略相持时期的一次重要战斗行动。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采取了积极进攻的策略,组织了多个兵团共同发起进攻,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战斗力,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更大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战略反攻时期(1943年-1945年)战略反攻时期是抗日战争中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中国军队战略转折的重要时期。
战略转折五:百色战役(1944年)百色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战略反攻时期的一次重大胜利。
抗日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抗日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迫害和抵抗1. 侵华前的背景日本在19世纪末开始着手于其对中国和朝鲜的殖民企图,1885年强迫朝鲜签订《庚午条约》,早在南洋海事事件之前,中国东北辽东半岛、鞑靼、旅顺口、大连湾、义县和长春城区全部属于中国,此后即相继强占了中国的台湾、澎湖、威海卫、广东徐闻湾、福建永嘉、济江口等地,并积极控制特权和扩展势力范围。
2. 侵华时期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2年4月,日本入侵上海;1937年又发动了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占领卢沟桥,主权交由日本控制的淞沪会战爆发;同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发动了南京大屠杀。
这为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拉开了序幕。
3. 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对抗,国共两党建立了“团结抗日、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 抗战之初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在共同对日抗战的情况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方面具体表现在五四运动后产生了1~2次左右的抗日合作,其中以国共合作为主的。
5.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天津直隶军阀蔡廷锴部放鸽被枪声激怒与中国军队争夺在北平上海周边的控制参差。
中共中央来电提议,上海工人罢工,国民党在谢晓峰的劝说下,放弃了“缣线牵手的主张”。
6. 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八路军、新四军这两大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
7. 抗日战争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战初期的军队继续与国民党建立地方武装,以及抗战初期的军队的建设。
在全国抗战中,共产党建立了与人民意志的接近的人民军队。
二、解放战争的进行中1. 从国民革命军到抗日民族解放军解放战争全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进行的反对国民党政府,文章来自河南,在面临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第一基石。
2.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关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一体两面的。
即解放战争是抗日战争的继续,是对抗日胜利的保卫和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知识点(一)
抗日战争
一、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二、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民族抗战;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知识点: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 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 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 可分割性。这是民族自觉性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学以致用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几次重大会战,但仍然导致大片领土丢 失。据此有人说,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消极的。这种看 法你如何看待?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1946 年 6 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Nhomakorabea)基本进程
阶段
战略 防御
战略 反攻
基本进程
前8个月,歼敌七十多万;后 4个月,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 别山
成果
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 的 全面进攻 和重点进攻
揭开了 战略反攻 的序幕,是 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点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目录 CONT高E中N历TS史高考冲刺总复习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 主的潮流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题点冲关 提能演练 4 课时训练 规范提升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考点一 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1)从 九一八 事变开始,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2)1937 年,发动 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2.日军的滔天罪行 (1)1937 年 12 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2)1941 年初,日伪军在河北丰润县制造了潘家峪惨案。 (3)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试验。
高考历史全民族的抗战知识点总结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全民族的抗战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
以下是全民族的抗战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复习有帮助。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
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 年9 月25 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30 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
7、1940 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
10、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的配合抗日。
全民族的抗战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1。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一、九一八事变1.原因:_②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方针③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④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日有机可乘⑤欧美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苏联忙于社会主义建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过程: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3.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政策4.结果:①东北三省沦陷②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二、七七事变1.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2.影响:①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②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总结:防御阶段日军的军事行动主要有哪些?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②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③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④1937年七七事变⑤ 1937年“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进攻南京⑥1938年5月占领徐州,10月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三、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1.军事进攻—6次2.野蛮屠杀—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杀害人数超过30万)、潘家峪惨案、三光政策3.生化实验—细菌战和毒气战 (东北“七三一”部队)4.进行殖民统治(表现:a.扶植傀儡政权b.实行殖民统治(以华治华)c.进行经济掠夺(以战养战)d.推行奴化教育)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原因:①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国民党态度的变化③中共的努力④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⑤国际因素。
2.过程: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抗日宣言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1935年12月中共领导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地点:北平对象:学生意义:兴起抗日救亡运动新④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抗日战争高考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高考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这是高考的一个重点知识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日战争高考,欢迎大家阅读。
抗日战争高考知识网络抗日战争高考同步试题(一)知识掌握1.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淞沪会战②七七事变③台儿庄战役④百团大战A. ①③②④B. ②①③④C. ①③④②D. ③①②④2.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3.指挥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的是( )A.蒋介石B.彭德怀C.姚子清D.毛泽东4.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制造的最大规模的屠杀是( )A. 731部队的细菌战B.河北潘家峪大屠杀C.南京大屠杀D.旅顺大屠杀(二)能力提高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包括( )①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完全胜利②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是中国战场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 )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抗战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有效抵抗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④国际社会的积极援助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3.从事实上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计划的战役是( )A.武汉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4.下列对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国共双方分别指挥抗日军队,形成两个战场B.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敌后战场作战方式与正面战场截然不同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同时存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的特色(三)延伸拓展1.属于中国军队向日占区发起主动进攻并获得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之战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2.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群众决定的B.中国共产党影响的C.自身阶级性质决定的D.日本侵华方针决定的3.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时期-高考历史知识点
经济掠夺劫夺工矿企业,霸占民营企业,
2.政策:适地适产主义(目的是将沦陷区完全纳入日本的经济体系中)具体分为:日本本土,中国东北、华北、华中P51
3.措施:①实行严格的物资管制制度,低价收购(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②掠夺工矿企业,霸占民营企业(方式:军事管理,委托经营)③控制和垄断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④掠夺大量劳动力
4.影响: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5.国统区民族资本萎缩原因:①官僚资本的剥削,②美英等外国资本的压制
6.中共根据地:采用三三制原则,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
7.阻因:1)日本经济掠夺,2)官僚资本的剥削,3)外国资本的压制,4)二战的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