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大思想内涵(划重点)

合集下载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诲人不倦》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诲人不倦》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诲人不倦》诲人不倦——科学的教育理念孔子的教育理念含有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述而不作等,这涉及了教育者、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治学思想诸多方面,可谓全面、科学;“诲人不倦”是教育者应有的教学态度,是孔子全面、科学的教育理念的一种鲜明的体现。

[内涵解读]1.因材施教(《〈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孔子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德行、才智、个性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宏观把握上,他按照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科教育,定向培养,使学生身通六艺,却各有所长。

就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孔子则对学生的问题视不同对象给予不同的回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以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才能去学习,去践履。

2.述而不作(《〈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3题)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

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从下面几点分析:(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

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

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

(2)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

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

(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3.启发式教育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体现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处于急于解决而又尚未弄清楚的矛盾心理状态,孔子认为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想说但又难以表达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孔子认为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这就是“发”。

论语的思想精髓

论语的思想精髓

论语的思想精髓《论语》的思想精髓《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被誉为“儒家经典之首”。

《论语》集中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录,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作为儒家经典的代表,《论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本文主要探讨《论语》的思想精髓,分别从仁、礼、孝、忠、诚、谦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仁的思想精髓《论语》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基本体现。

仁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和前提,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论语》强调爱人、敬人、同情人,主张在公共和私人关系中都应体现出对他人的考虑和关心。

孔子认为仁至于义,这说明仁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向义的方向发展,是一种治理人心的方法。

二、礼的思想精髓“礼不足,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的这句话表明了礼的重要性。

礼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在《论语》中,孔子非常重视礼,认为“学而优则仕,礼仪之极也”。

礼是行为的规范,是构成社会秩序和个人品行的基石。

在孔子看来,只有做到了礼,才能够顺应天意,符合道德伦理,体现出人的高尚品质。

所以,礼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道德。

三、孝的思想精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传统美德,强调尊敬父母、孝敬长辈。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了孝的重要性,认为孝乃万善之首,孝顺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

孝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一种人格修养。

在道德品质上,孝比任何东西都要高尚,是心灵的一种升华和显著特征。

四、忠的思想精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下;孰敢不正?”这是孔子关于忠的论述。

忠是一种道德品质,是对事业、国家、民族和集体的忠诚,是为了正义而不惜一切的奉献和付出。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忠的重要性,认为“君子忧道不忧贫,好勇不好逞,事上不怨天,功成不傲人”。

孔子对忠的理解道出了忠的内涵,也给我们提供了忠的做人、为人、处事、重任等方面的榜样。

五、诚的思想精髓“言必信,行必果,信是以立而果是以成。

(完整版)《论语》思想分类总结

(完整版)《论语》思想分类总结

一、孔子思想核心是什么?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具体有以下几层意思:一、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人之天性是“仁”的根基,由此以往,对别人也怀有爱心;二、去除私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一举一动,使言行举止符合“礼”;三、“仁”表现在政事活动上,则要求仪容、态度庄重、恭敬,做事认真、谨慎,对人讲究信用,并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尽力成人之美,而不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是作为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而提出来的。

对于从政者,他提出要“爱人”,要“身正”,即讲求“德治”。

孔子最看重的是“礼”,所谓“礼”不仅指日常生活中、宗庙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礼节,还包括个人行为规范以及人与人之间、各个阶层之间所应遵循的规范。

在孔子心目中,西周的“礼”已经很完备了,因此他主张取法周礼。

追求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为政应以“正名”为先,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当然这也是鉴于当时君不象君、臣不像臣的现实而发的。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礼”是外在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社会规范,“仁”偏重于内心自觉追求,不过,对“礼”的遵循仍要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并且要以“仁”为心理基础,否则的话,“礼”就成为虚假的文饰,对此,孔子批评道:“人而不仁,如礼何?”而反过来,行为不符合“礼”,却不妨害它符合“仁”,从孔子指斥管仲不知“礼”,而仍称许他“仁”,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可见,在孔子思想里,“仁”是更高的规范。

思考:你如何看待孔子的“礼”(克己复礼)?二、孟子思想核心是什么?孔子将“仁”作为人的最高道德规范,但他没有说明人为什么要行“仁”,孟子的“性善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在孟子看来,人的天性中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德的萌芽。

论语选读十大思想内涵梳理

论语选读十大思想内涵梳理

• 3.先富后教
• 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 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 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 “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 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 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 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 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 得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 与动物何异?
• 说明了统治者应当用自身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会 有礼有德。
• (2)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
•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 君子的要求,他才可能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事。如果这样,就没必 要“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
•子产的观点可能容易取得短期效应,孔子的观点更立足于根本 和长远,要深刻和高远得多。(在此基础上,如果答“德治法制应 兼而有之,才能取得良好的治效”,也可)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 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 语》)
3.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包含“君德”和“政德”。 “君德”,即强调国君要“其身正”,“身正”才能感化人,
才能“令行”。(13.6) “政德”,即为政者要以德为 先,强调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并非取消刑罚,反 对“不教而诛”。对治理者“素质”的要求:

《论语》十大观点内涵

《论语》十大观点内涵

《论语》十大观点内涵论语十大观点内涵《论语》是一部包含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古典文献,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之一。

其中孔子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生、伦理等方面的见解,这些观点深刻,内涵丰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论语》中的十大观点内涵。

1. 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并为他人着想。

2. 中庸:“中庸之道,无丈夫之道也。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保持中庸之道,避免过分的偏见和极端的行为。

3. 研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认为研究是人生的必由之路,而思考是研究的关键。

4. 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

5. 礼仪:“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认为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通过礼仪可以让人们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6. 忠诚:“君子之道,行义而已矣。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忠于自己的原则和,不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

7. 勤奋:“吾日三省吾身。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时刻反省自己,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

8.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虚心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9. 影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积极的影响力,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影响周围的人。

10. 自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自身的操守和品德。

以上是《论语》中的十大观点内涵,这些观点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划重点)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划重点)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一、为政以德1.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2。

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也叫“德治”或“礼治"。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⑤取信于民;⑥讲究礼节.3.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

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二、克己复礼1。

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2。

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

“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1.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

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

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

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论语十章所含思想

论语十章所含思想
3.孔子的仁爱观:①.以孝悌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展出去,爱自已的亲人,爱周围的人,然后爱所有的人以到万物。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是有差等的爱。(12)(与墨子的兼爱,无差别的爱不同)②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不只是追求小谅小信,这体现了仁与礼的矛盾之处,也说明孔子的仁爱观是变通的,而不是偏执的。(孔子评价管仲仁,虽然他不礼)
2.对孔子和隐士的评价,应该辩证地看:孔子与隐士都是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出世与入世,担当与逃避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3.对这种精神分析,首先要分析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令人敬佩,值得学习。其次,从斗争策略上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牺牲,于事无补的迂腐做法。
3.义利观: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理想的价值观是方式:以友辅仁,以文会友;察人的方法:观人、观过、观其党;择友的原则(种类):益友(正直、诚信、博学);处友之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适中交往;周而不比,有独立人格
仁者爱人
仁与爱的基本意义
1.仁爱包含: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仁爱是修身要务,学文在其次。其中,亲亲之爱是仁的基础,忠恕之道是实践仁的方法,恻隐之心则是仁德的底线。
2.“忠恕之道”:“忠”就是对人尽心竭力,做事尽心尽力,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就积极方面来说的。;“恕”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就消极方面来说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高考语文《论语-选读》各课思想总结-精华版

高考语文《论语-选读》各课思想总结-精华版

《<论语>选读》课文思想学问点梳理——依最新高考大纲要求(部分课文大纲不做要求)第一课为政以德孔子主见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反对暴政与刑杀;以仁义道德来教化百姓,用制度礼义来劝服百姓,百姓才有廉耻之心而走正道。

1.“德”与“礼”“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见。

“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

对统治者而言,应当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

“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听从于制度之“礼”。

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一种政治志向体系,与今日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分。

它虽在确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它与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

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确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有其主动的意义,对今日也有借鉴作用。

2.民生与教化孔子的天道观是唯物的,崇尚自然的。

他不会高唱仁爱的赞歌而忽视老百姓的温饱。

子贡问政时,他先强调“足食”,然后才是“教之”。

当然,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都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

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正体现了儒家“杀身成仁”的思想主见。

3.先富后教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

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特别重要的问题。

孔子一方面主见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冲突,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

他主见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见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气,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论语》中学习思想归纳整理解析

《论语》中学习思想归纳整理解析

13-5 子曰:“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 方,不能专对。虽多,亦 奚以为?”P178
「译文」孔子说:“把 《诗》三百篇背得很熟, 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 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 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 多,又有什么用呢?” 。
注重实践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硬背,而在于应用, 在于”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知识。
答案: (1)D (3分)
(2)做学问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厚 积薄发;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 要积极进取。(3分,大意对即可)
说明:孔子思想中 对于学习教育思想 有的并无明确界线, 加以整理只为便于 理解和记忆,也是 制作时的要求,归 纳不当之说礼
“绘事后素。”曰:“礼后 也是后起的事呢?”
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孔是子能说启:发“我商的,人你,真现
始可与言诗已矣。”P32
在可以同你讨论《诗
经》了。”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 习
学习内容
好学爱学 知难而进 学无常师 不耻下问
持之以恒 专心致志 虚心求教 严谨治学
《论语》中的学习思想
指导思想
有教无类 德育第一
教育方法 教 育
教学内容
培养目标
以身教人 因材施教 启发教育 循循善诱
德智体美.社会实践 六艺(诗、书、礼、
乐、易、春秋)
学优则仕 净化灵魂,
培养仁义之仕
学习思想 一.学习目的 二.学习内容 三.学习态度 四.学习方法
一.学习目的 学以致用
孔子 认为学习必须有 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 于“学以致用”
严谨求实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 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 P21
四 学习方法
态度端正固然重要,却也 要讲究方法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是什么?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是什么?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是什么?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论语》共分二十篇,每篇皆用首章两个字或三个字命名。

积章成篇,章与章,篇与篇并无内在联系,前后个别有重复的章节。

自《学而篇》至《阳货篇》,除《乡党篇》外,这十六篇皆无明确的中心,只有其余四篇有较为明显的中心,即《乡党篇》是集中记载孔子的日常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为人;《微子篇》记载孔子及古代圣贤在仕途中的进退出处;《子张篇》记载孔子的几位著李弟子子张、子夏、子游、子贡等的言行;《尧日篇》除最后三章记述孔子的言论^卜,皆是集中摘录古史之名言,以见儒家治国之道。

尽管《论语》一书从总体上看并无一个明确的中心,但我们也不妨对其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1、《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仁在《论语》思想体系中是最高的理论范畴,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指出仁是为人的最{准则,仁人要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对别人无所要求。

孔子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出发,提出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

爱人是仁的第一要义,是仁的实践中的理论基础。

爱人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为此,孔子还提出:克已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规范,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从恢复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行仁以孝悌为先。

孝即是爱自己的父母,悌即是爱自己的兄弟和家族的同辈,然居广泛地爱其他一般的人,这是对仁进一步作出的补充。

强调实行仁德必须从孝悌开始。

从道德修养着眼,提出仁者安仁。

仁者安仁是说仁是一种{尚的道德,真正具有仁德的人,他的仁德要建立于内心信查的基础上。

勾从道德完成,坚持真理着眼,提出杀身成仁。

作为仁者,必须勇敢地实践仁,坚持仁,要经得住考验,甚至不惜为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论语》中仁与礼是紧密结合的,要彻底地研究仁,就必须研]仁与礼的关系。

论语中的思想

论语中的思想

论语中的思想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论语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论语中的思想。

一、仁爱之道孔子强调了仁爱之道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以达到和谐共处的境地。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表明,在孔子的眼中,一个君子应该对待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无论贵贱,平等对待。

这种仁爱之道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包含了对自己的要求,自律和自爱同样是孔子修身立德的重要内容。

二、礼制的重要性在孔子的思想中,礼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基础。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这句话表明,一个君子应该以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追求道德美德,而不是走向邪恶。

通过恪守礼制,人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孔子的教育观孔子被称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代表,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句话表明,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倡虚心向学,不耻下问。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进取,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孔子还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他提倡“文以载道,问以启思,闻以精思”,强调了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思考和实践。

四、孔子对政治的思考孔子的思想不仅涉及个人修养和教育,也包含了对政治的思考和建议。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政者,正也。

子带以宽,以近人。

”这表明,在孔子看来,一个政治家应该以正直为本,坚持公正和道义,同时要保持宽容和接近人民的态度。

他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强调了政治家应该以人民利益为重,将国家和民众的福祉放在首要位置。

五、孔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孔子看来,人生应该追求正确的目标和价值观。

论语思想归纳总结

论语思想归纳总结

论语思想归纳总结《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含了教育思想、伦理道德、政治观点等诸多内容。

下面对《论语》的思想进行归纳总结。

首先,《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强调以仁爱为核心,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修养。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念,主张以仁爱为准则,对待他人要体谅、宽容、关心。

他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于培养自我修养,做到“君子修身,季子齐家,小人治国”。

其次,《论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学习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君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味着处处学习的态度。

孔子还提出“温故而知新”,强调学习过去的知识和教训,以便应对未来的挑战。

此外,《论语》还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君子是指道德高尚、修养良好的人,小人是指道德低下、品德堕落的人。

孔子认为,君子应具备的品质有诚实守信、礼貌尊重、正直坚忍、谦虚谨慎等。

君子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

最后,《论语》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政治的理念和原则。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强调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要遵循规则和礼貌。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

孔子还认为,政府的权力应有限制和约束,应该尊重民众的意愿,实行合理、公正的政治制度。

总结来说,《论语》是一部道德修养与伦理道德的教材,强调了仁爱、学习、君子修身的重要性,提倡了宽容、谦卑、谨慎、孝顺等美德,同时还对政治理念和原则进行了探讨。

《论语》的思想对于塑造良好的人格、推动社会进步,以及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核心心内容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核心心内容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核心心内容一、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核心心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著作。

二、经典篇章1.为政篇"礼之用,和为贵",这是《论语》中一句重要的话,强调社会和谐及礼仪的重要性。

这部分内容中还涉及到君臣之间的关系、道德行为的重要性等方面,对于政治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八佾篇该篇主要围绕礼仪的重要性展开,强调了君子应该如何行为、言谈举止等方面。

其核心思想是"言必信,行必果",意味着君子应该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动要果断而有力。

3.学而篇这一篇章是《论语》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强调了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

其中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过程,不仅要了解知识,更应该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乐在其中才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

4.公冶长篇这一篇章主要描述了公冶长与孔子的一场对话。

公冶长问孔子"如何才能够学好",孔子回答道"孝也者,盛德之基",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并提到孝敬父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5.雍也篇《论语》中的雍也篇主要展现了孔子的一些思想和观点。

其中一句话"父母唯其疾之忧",强调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重要性。

同时,这部分内容还表达了孔子对修身养德的看法,提倡内外修身,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

三、核心思想1.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中一句核心的言论,被视为仁爱文化的基本准则。

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树立起和谐共处的道德观念。

2.学习《论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知识和修养对于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孔子提倡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强调了知识的渊博和修养的全面性。

3.孝敬孔子提倡孝敬父母,认为孝顺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石。

《论语》的思想内涵

《论语》的思想内涵

《论语》的思想内涵《论语》的思想内涵一、为政之道“政”这个字意思就是正派。

你带头端正自己,谁还敢不端正呢?领导者的德性好比风,老百姓好比草,草遇到风一吹,必定会随风倒。

领导者只要自己行为端坐,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

他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

领导者要做表率取信于民,在得到百姓的信任后,才去役使他们。

不然,百姓会以为你在虐待他们。

老百姓可以让他们跟着我们做,无法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领导一个国家,应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坚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周围的人,调用民役要安排好一定的时间。

要慎重地考虑到事情的结局,追求它的长远影响,这样,老百姓的道德风尚就趋于厚实而不轻薄了。

要备足粮食,充足军备,让百姓对政府产生信任。

如果百姓富足了,国家怎么会不富足;老百姓不富足,国家怎么会富足呢?政府应重视的问题:民众、粮食、丧礼、祭祀。

领导按着礼节使用下属,下属就会怀着中心服事领导。

给办事人员做表率,宽赦别人的小过失,选拔优秀人才。

在位尽职不要厌倦懈怠,执行政令一定要出于中心。

国君要守君道,臣下要守臣道,父亲要守父道,儿子要守子道。

用政治手段来治理民众,用刑法来调整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予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教来调整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围绕着它。

能够以礼让精神治理国家,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如果不能以礼让精神治理国家,又怎样来对待礼仪呢?宽仁,就会得到民众;守信用,就会受到民众信任;勤敏,就会有功绩;公平,民众就会高兴。

借着民众能得到利益时,使民众获利;选择民众便于劳动的时间让他们劳动;不论民众人多人少,都不要怠慢他们;领导要整衣冠,有欲望而不贪婪。

在人才使用上,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居于邪恶的人之上,百姓就会服从;把邪恶的人提拔出来,居于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会服从。

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人民,他们对你就会敬重;以敬老爱幼的胸怀对待人民,他们对你就会忠诚;提把正直善良的人,教育能力不足的人,他们就会勤勉办事了。

《论语》主要思想

《论语》主要思想

《论语》主要思想《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其中包含: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仁: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与标准,也反应他的哲学观点,对于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是有教无类,爱人既为仁的实质与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展到泛众。

义义:原指"宜",即行动适合于"礼"。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动的道德原则。

礼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和伦理范畴。

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生活准则,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育起了重要作用,但跟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愈来愈成为约束人们思想、行动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智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与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指晓得、了解、见解、知识、聪慧、智慧等。

内涵主要触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

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觉得,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首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与行动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誉,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觉得忠乃表现于和人交往中的虔诚老实。

孝孝:孔子觉得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但限于对于爸妈的供养,而应侧重对于爸妈与尊长的尊敬,觉得如缺少孝敬之心,供养爸妈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

孔子还觉得爸妈可能有差错,儿女应当婉言规劝,力求其矫正,并不是对于爸妈绝对服从。

这些思想恰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一、为政以德1.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2.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也叫“德治”或“礼治”。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⑤取信于民;⑥讲究礼节。

3.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

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二、克己复礼1.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

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2.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

“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

“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1.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

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

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

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也许他很“天真”,但这毕竟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缺少科学理性的精神。

四、仁者爱人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

(1)“仁”的根本:孝顺父母(“孝”)、尊敬兄长(“悌”)。

(2)“仁”的具体准则: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

(3)“仁”的具体表现:诚心诚意地协助盲人、同情有丧事的人、善待自然等。

“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深奥理论,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4)“仁”的最高境界: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

(5)要做到“仁”的途径和方法:“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施行“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

2.判断“仁者”的标准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但孔子的“仁”的最高标准是看一个人是否对社会、对百姓做出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讲求小信小节。

3.“仁”与“圣”的区别“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五、君子之风1.君子所谓“君子”,即“文”(外在的行为表现)和“质”(内在的修养)兼美的人。

(1)“文”的具体要求: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孔子身体力行,“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

(2)“质”的具体要求:①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②要见利思义,重义轻利,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③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④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总之,就是要文质兼美、温和严肃、威而不猛、庄重安详。

2.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患得患失。

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六、周而不比1.周而不比“周而不比”主要就是“群而不党”,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与众人和谐相处,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

要做到“周而不比”,①要胸襟宽广,不要心胸狭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②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而不要唯利是图、互相勾结利用、背信弃义,以原则做交易。

根据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周而不比”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

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人交往,而不与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交友也应有度。

“规过劝善”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会使感情疏远甚至反目成仇;朋友之间的交往应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睦。

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

2.以直报怨孔子的“以直报怨”即当面直陈其怨,不必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而应单刀直入,以直言相告自己的愤怨。

相对而言,道家的“以德报怨”显得过于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太褊狭。

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以直报怨”当是比较高的境界。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孔子却说“矜而不争”,告诫人们不要争强好胜。

假如我们依照孔子的这些思想来处事,不是没有进取心,与时代相悖了吗?答:不与时代相悖。

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

君子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去争名于朝,夺利于市。

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

孔子这种人格期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启迪意义的。

▲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答:(示例)颜回。

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

与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快乐地生活。

七、诲人不倦1.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

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

(2)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

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事物的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引发子夏的顿悟,就是最好的例证。

(3)循序渐进。

(4)重视诗礼。

2.孔子的治学思想述而不作。

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

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

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的现实是“礼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

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孔子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

八、高山仰止主要领会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与学生的融洽关系及其人格魅力。

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为傲。

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

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

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

颜渊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贡对老师相当尊敬,不能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作“数仞之墙”,同时又把孔子比作“日月”,“无得而逾”。

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

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

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

孔子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

当学生志向高远、斐然成章时,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子路,担心忧虑,惋惜慨叹;对颜渊之死,悲伤欲绝;对伯牛之疾,痛苦无奈等。

九、沂水春风主要反映的是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

“沂水春风”是礼乐治国精神的体现,是国泰民安、和谐社会构想的缩影。

曾点所描绘的“春游图景”的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所以孔子“与点”。

子路不知谦让,本身就不符合“礼治”之道,所以孔子会“哂”子路。

十、中庸之道1.中庸之道(1)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

“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原因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

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

(2)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

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

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3)强调温和的处事原则。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

(4)强调“权”的重要性。

(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

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

所以,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1)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作“和”。

“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强调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各方的协调与和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不盲目附和,又能兼容不同意见,是保持个性的统一,是差别的多样的统一。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2)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叫作“同”。

“同”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是无原则的调和,是无差别的同一。

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与周围人保持怎样的人际关系只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3.“中庸”“和”的精神实质“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

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应借鉴孔子的这一理论。

“中庸”不是“折中主义”。

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