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一重庆万州二中2016至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期中试卷】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期中试卷】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3fb9f4b0717fd5370cdc12.png)
秘密★启用前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1分)一、古代诗文阅读(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d972104700abb68a882fb8b.png)
万州二中高2018级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1〜3題.(9分)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样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共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
《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
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
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
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
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引中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
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1a1f72b84ae45c3b358c2e.png)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4. 本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家园,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反映了乡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等,是乡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
较之工业的高度发展,农业的缓慢发展常常给人以安全稳定的印象。
相对于城市的狂躁、复杂与多变,乡村则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
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大量消失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的消亡,相反,乡村更加稀缺而珍贵,乡村依然是人们心灵的寓所。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乡村文化是与庙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人们的记忆中,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回归乡里、落叶归根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
在现代社会,乡村文化依然是与城市工业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许多城里人生活在都市却处处以乡村为归依,有所谓“乡土中国”的心态。
城镇化是“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病”日趋凸显,主要表现为空气等环境条件恶化、水资源紧缺、交通拥堵、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居住条件恶劣、就业融入困难等。
其实城市病不仅如此,还包括更为严重的精神家园的迷失。
城镇化使大量乡民突然进入现代生活,不仅造成诸多的不适应,而且使乡土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被喧嚣和紧张的城市气氛所代替,进城期望与生存状况的冲突、乡村记忆与城市体验的冲突造成身份认同的迷茫与困惑。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1adc78c8d376eeaeaa31b1.png)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试题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pdf
![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pdf](https://img.taocdn.com/s3/m/43278e57af45b307e87197c3.png)
2015级中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度结束后,试题卷由自己保管,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B.怨天尤人(yóu) 莅临指导(lì) 引吭高歌(hán) 步履蹒跚(pán) C.悄无声息(qiǎo) 衣衫褴褛(lǚ) 撑篙慢溯(shuò) 差强人意(chā) D.目眦尽裂(zì) 府门喋血(dié)d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自在安祥 有恃无恐 仗义执言 桀骜不训 B.山青水秀 肆无忌惮 不加思索 趾高气扬 C.天伦之乐 黯然神伤 锋芒毕露 稳健潇洒 D.斥咤风云 掌声叠起 鸦雀无声 举世瞻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剧,以恢弘的气势,细腻的笔触,再现了我国“两弹一星”发展的峥嵘岁月,塑造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为祖国国防事业而呕心沥血的感人形象。
B.曾经的中小学“习字课”,为几代中国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美学记忆,为几代人打下了坚实的汉字书写基础;在汉字书写出现危机的今天,很有必要把“习字课”再纳入中小学教学序列。
C.我们的军队就是这样的军队,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的战士,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他们会殒身不恤,临危授命;正因如此,这支军队才永远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气势。
D.今年的“五四”联欢会上,我们的老头子(同学们对本班班主任的昵称)也粉墨登场了,你看他手舞足蹈,像模像样,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9c95619b89680203d8258e.png)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径为1-2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期中试卷高一上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期中试卷高一上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2d8707c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3.png)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期中试卷高一上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秘密★启用前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卷 2016.12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王静安先生所有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无疑的《人间词话》乃是其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因为他早期的杂文只不过是他在西方思想的刺激下,透过他自己的性格上的特色,对传统之中国文学发生反省以后所产生的一些概念而已。
其较具理论体系的《<红楼梦>评论》一文,则是他完全假借西方之哲学理论来从事中国之文学批评的一种尝试之作,其中固不免有许多牵强疏失之处。
至于《人间词话》则是他脱弃了西方理论之拘限以后的作品,他所致力的乃是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会到中国旧有的传统批评中来。
所以《人间词话》从表面上看来与中国相沿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式,虽然也并无显著之不同,然而事实上他却为这种陈腐的体式注入新观念的血液,而且在外表不具理论体系的形式下,也曾为中国诗词之评赏拟具了一套简单的理论雏形。
然而可惜的是《人间词话》毕竟受了旧传统诗话词话体式的限制,只做到了重点的提示,而未能从事于精密的理论发挥,因之其所蕴具之理论雏形与其所提出的某些评诗评词之精义,遂都不免于旧日诗话词话之模糊影响的通病,在立论和说明方面常有不尽明白周至之处。
关于《人间词话》的内容,根据现在流传的搜辑最备的王幼安校订本来看,其中词话共有三卷一百四十二则之多。
在这三卷词话中,后二卷之删稿及附录,盖多出于后人之搜辑,其编排之次第则全以搜辑时所依据之资料为主,并未经过系统化之整理,当然我们也就难望其有什么明白的体系和次第。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带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b38e247cd184254b3535ca.png)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带答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万州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万州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acc89873c1ec5da51e2709d.png)
万州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1. (1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公路被护栏剖成两条河,车辆在各自的河道上奔驰疾驶,川流不息。
B . 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C . 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D . 本次冬奥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未捞到一个,简直是滥竽充数。
2. (1分) (2016高一上·哈密期中)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沁园春·长沙》一词是毛泽东在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革命者高声吟唱了一首昂扬乐观的励志之歌。
B . 《雨巷》是早期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诗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C .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经典名作。
赏读这首诗,我们能够咀嚼出“新月派”诗歌绘画美的丰富意蕴。
D . 不仅《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 (1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文字虽然不是对语言的记录,但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
②在过去的2005年,全球范围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袭来,不断加剧,令人猝不及防,这对各国政府应对复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③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该草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统筹安排,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④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他人与社会,个人的成功靠自我努力,靠社会支持。
A . 如实局势逐步与其说/不如说B . 真实局面逐步不仅是/而且是C . 真实局势逐渐与其说/不如说D . 如实局面逐渐不仅是/而且是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4. (3分)(2018·株洲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文】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217f8c00c281e53a5802ff49.png)
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①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一个发表意见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种被广为运用交际工具,微博有与众不同的发表意见的方式。
有人注意到,一些在生活中很温和的朋友,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不像是理性说理的言论,由此,微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
②微博是一种字数非常有限的传媒方式,往往不足以负载说理需要的充分信息。
人们可以用微博发表结论性的断言、口号、警句格言等“罐头思维”式的言论,但无法用它来进行好的说理。
③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
这就是罐头思维。
罐头思维表现为“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和“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等行为,它让人思想懒惰,先是不肯仔细思考,最终完全丧失了仔细思考的能力。
④理性的说理需要足够的文字。
说理是由三个必要部分:结论、理由和保证组成。
“说理”与“非说理”的区别在于说理有结论,并有理由,而非说理则只有结论。
在说理的主张和理由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中介保证,又称“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不可靠,那么,再好的理由也不能充分证明结论的合理。
⑤往往是在需要思考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时,我们才特别注意那个被省略掉的假设。
例如,一个人说尼克松是一位好总统(结论),因为他擅长外交事务(理由)。
这是一个说理的陈述,但并不可靠。
单凭这个理由,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在理由与结论中那个被省去的假设(“一个擅长外交的总统一定是好总统”)是有问题的(“片面”)。
⑥说理需要理性、逻辑、认真地对待论证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为了能够说服与自己看法和主张不同的他人。
重庆市万州二中 -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重庆市万州二中 -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bcacca6bceb19e8b8f6ba38.png)
第一学期语文中期考试题说明:本考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1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叱咤.(zhà) 团箕.(jī)绯红(fěi)遏止(â)B.作揖.(yī)浸渍.(zì)叱骂(chì)颓圮.(pí)C.瞋.目(chēn)陛下(bì)屏息(bǐng)泪下沾襟(jīn)D.寥(liáo)落菲薄(fěi)解剖.(pō)堕入地狱(duî)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加思索沧海一粟黯然神伤漫江碧透B.激浊扬清铤而走险凄婉迷茫相濡以沫C.头晕目眩不记其数忸泥不安峥嵘岁月D.书生意气星辉斑澜天伦之乐毫不相干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可是在这时节又有谁愿意_ _ 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
②.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________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③.她________“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________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A.接受舞动不仅是也是B.接受挥动不是是C.接收挥动不是是D.接收舞动不仅是也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不以为然....。
他认为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此外深的意义很寥寥。
B.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
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相接,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弦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
万州区期中考试题语文试卷
![万州区期中考试题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5fdf51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b.png)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奔腾(bēn tóng)B. 奔赴(bēn fù)C. 拓扑(tuò pú)D. 奔跃(bēn yu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由于他工作勤奋,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成绩总是上不去,这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D. 这个问题很难,我已经请教了老师,但他还是一筹莫展。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息息相关B. 息息相依C. 息息不靠D. 息息相依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 河水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C. 天上的星星,好像眼睛一样,在注视着我们。
D.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5.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B. 雨后春笋C. 龙腾虎跃D. 鸡鸣狗吠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B. 小明今天生日,我们给他准备了礼物。
C. 这个问题很难,我已经请教了老师,但他还是一筹莫展。
D. 河水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严肃B. 严厉C. 严肃D. 严厉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因为它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B. 这个公园风景优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C. 她虽然学习努力,但成绩总是上不去,这是因为她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D. 这个问题很难,我已经请教了老师,但他还是一筹莫展。
9.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奔腾(bēn tóng)B. 奔赴(bēn fù)C. 拓扑(tuò pú)D. 奔跃(bēn yuè)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c4cab2f116fc700aba68fce1.png)
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总分值为150分。
2.考生请将答案填图到对应的答题卷上,在试题上答题一概不给分。
第I卷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9分〕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开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拟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拟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急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拟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表达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优质部编】重庆市万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优质部编】重庆市万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b6d345e2bd960590c677c6.png)
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汉字美学骆冬青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
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
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
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
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
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
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
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
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
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
若深究“文”①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
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
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的。
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②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
或者说,广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万卷网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万卷网](https://img.taocdn.com/s3/m/fa4c9c44360cba1aa811daca.png)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类型:期中 试题总数:12 浏览次数:74 上传日期:2018/2/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 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 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 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 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 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 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 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 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 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 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 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 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 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 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 而有机会成 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C.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2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3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D.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重庆市万州区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万州区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37a8a327284b73f24250f8.png)
重庆市万州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一卷阅读题一、课内阅读文言知识考察(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拔剑切而.啖之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B.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②以.其无礼于晋C.①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②不者,若属皆且.为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都是连词,表承接;B项:连词,来/连词,因为;C项:连词,乘隙/连词,凭借;D项,连词,尚且/连词,将要。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加点词用法,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越国以鄙.远②若不阙.秦③群臣怪.之④函.封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刑.人如恐不胜。
⑦拔剑撞而破.之。
⑧此其志不在小.⑨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⑩沛公今事有急.。
A ①④/ ②⑦/ ⑤⑥⑩/ ③⑧/ ⑨B ①⑥/ ②⑤⑦/ ③/ ④⑨/⑧⑩C ①⑥/ ②⑦/④⑩/ ③⑧/ ⑤⑨D ①⑧/ ②⑤⑦/ ③/ ④⑨/⑥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⑥是名词作动词:看成边境、施刑。
②⑤⑦是使动用法:使……利益受损、使……听到、使……受到破坏。
③是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④⑨名词作状语:用木盒子装、从小路。
⑧⑩是形容词做名词:小的方面、危急的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超级也。
A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B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C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 敢以烦执事_【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自意”应为“意自”;C项是被动句,句中“见”表被动;D项,省略句,应为“敢以(之)烦执事”。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古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2分)杨靖,字仲宁,山阳人。
重庆万州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期中试卷高一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重庆万州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期中试卷高一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d0a58b4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0.png)
重庆万州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期中试卷高一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万州二中高2018级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150分钟完成。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本试卷的答题卡,并保管好本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论《诗经》的伦理思想王云飞《诗经》中关于孝悌的观念产生较早,大致上反映了西周初年已有的关于调节家庭宗族关系的范畴。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说明周成王有信用,可为下民的模范。
祭祀他的人,永远要孝顺先王,以他为榜样。
“君子有孝子。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信、顺在孝之中,孝子之诚无穷尽,永远赐予其幸福。
《诗经》所反映的周代关于“孝悌”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先祖的祭祀上,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孝”的观念还是有区别的。
孔子的“孝”主要是指事亲,他扩大了“孝”的概念。
如孔子答樊迟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他还在答子夏问时说:“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所以,孔子不仅要求祭祀,而且侍奉前辈要以礼,要让父母和祖父母先享用酒食,恭恭敬敬,如此等等才算作“孝”。
《诗经》里的“孝”是以“我”为中心,祭祀先祖的目的是为了让先祖的灵魂保佑自己福寿安康;而到孔子、孟子时则是要求以好好奉养活着的先辈为至孝。
同是一个“孝”字,目的倒了过来,由《诗经》中的“为我”转变成“为人”;由形式上的祭祀祖先活动为主转变为服侍长者为主。
孔子要求以在世的父祖为中心,尽可能服侍长辈,多做奉献。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当然,说得更具体些,就是要求继承先祖的事业。
《孟子》论述了不孝的五种表现,说明懒惰、赌博、嗜酒、贪婪、偏爱老婆孩子、纵声色之欲、打架斗殴、祸害乡里,这些都是不孝的表现。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 含答案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deac4eefdc8d377ee320c.png)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9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中国古代诗歌一开始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尚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就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们情感意志的,歌则是用来咏唱那些表达思想情感的言辞,五声旋律紧紧依附着歌唱,而律吕则是用来调谐五声的。
可见言志之诗和歌唱关系之密切。
从原始歌谣,到“诗三百篇”,都是诗乐一体,密不可分的。
到了战国时期,楚地歌辞本来也是合楚地音乐而歌的,如《孺子歌》等,而大诗人屈原的笔下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他的《九歌》仍按乐调写新辞,另一方面,他的《离骚》中虽然“乱曰”等极少数地方也许能唱,但全诗373句,2490多个字的主体部分只能诵读而不能歌唱。
这就开始将配乐而歌的“诗”,演变成为纯语言艺术的“徒诗”,这种用文字来表达的诉诸视觉的“徒诗”重在抒发个人情怀;而与乐一体的诉诸听觉的“乐歌",则重在抒写群体心态。
屈原开始了个人独立歌唱的新时代,这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在乐工的眼里,当然不把歌辞放在首位,甚至有任意割裂和拼凑歌辞以入乐的现象。
但创作诗歌的人们的兴奋点,主要不在诗歌能否入乐演唱上。
到了汉末建安时代,“三曹”“七子”等群星将诗坛映照得一片通明!他们中也有一些诗歌是按乐府旧调写成,可以入乐歌唱;但摆脱音乐而写诗,已经逐渐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作诗重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诗的文学生命开始高于诗的音乐生命.再往后,摆脱音乐的诗人们,又转向构成诗歌最基本的要素-—语言——去寻求节奏和音律之美,也就是用诗歌内在的语言声韵不同,语调的抑扬变化所产生的音律美,代替从诗的外部配加上去的回旋起伏的音乐美,这就是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永明体”诗,正如有的学者所评价的那样: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脱离音乐之后的纯语言之诗发展到一个日臻完善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万州第二中学高一上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一卷阅读题一、课内阅读文言知识考察(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拔剑切而.啖之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B.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②以.其无礼于晋C.①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②不者,若属皆且.为虏2.下列加点词用法,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越国以鄙.远②若不阙.秦③群臣怪.之④函.封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刑.人如恐不胜。
⑦拔剑撞而破.之。
⑧此其志不在小.⑨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⑩沛公今事有急.。
A ①④/ ②⑦/ ⑤⑥⑩/ ③⑧/ ⑨B ①⑥/ ②⑤⑦/ ③/ ④⑨/⑧⑩C ①⑥/ ②⑦/④⑩/ ③⑧/ ⑤⑨D ①⑧/ ②⑤⑦/ ③/ ④⑨/⑥⑩3.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B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C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 敢以烦执事_二、古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22分)杨靖,字仲宁,山阳人。
洪武十八年进士..,选吏科庶吉士。
明年擢户部侍郎。
时任诸司者,率进士及太学生,然时有不法者。
帝制《大诰》,举通政使蔡瑄、左通政茹瑺、工部侍郎秦逵及靖以讽厉之曰:“此亦进士太学生也,能率职以称朕心。
”其见称如此。
二十二年进尚书。
明年五月诏在京官三年皆迁调,著为令。
乃以刑部尚书赵勉与靖换官。
谕曰:“愚民犯法,如啖饮食。
设法防之,犯者益众。
推恕行仁,或能感化。
自今惟犯十恶..并杀人者死,余罪皆令输粟北边。
”又曰:“在京狱囚,卿等覆奏,朕亲审决,犹恐有失。
在外各官所拟,岂能尽当?卿等当详谳,然后遣官审决。
”靖承旨研辨,多所平反。
帝嘉纳之。
尝鞫一武弁..,门卒捡其身,得大珠,属僚惊异。
靖徐曰:“伪也,安有珠大如此者乎。
”碎之。
帝闻,叹曰:“靖此举,有四善焉。
不献朕求悦,一善也;不穷追投献,二善也;不奖门卒,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大悦/拜靖左都御史/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B. 帝大悦/拜靖左都御史/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C.帝大悦/拜靖左都御史/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D.帝大悦/拜靖左都御史/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院试及第者之称,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
B. “十恶”是指直接危及君主专制统治秩序以及严重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重大犯罪行为。
隋朝《开皇律》正式确立十恶制度,唐朝沿袭之。
C.“武弁”也称武冠,多为武官的的礼服,后来,武弁也代指武官。
到了唐朝,武弁不局限于指武官,还包括近身侍从和部分文官。
D.“白衣”早期本是一种吉服,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才穿着,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本文的“白衣”指平民身份。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A.时任职内外诸司的官员,极大多数是进士及太学生出身,然而其中也有不法之徒。
杨靖等被誉为奉法遵理的循吏,作为群臣百僚的楷模。
B.杨靖对门卒搜出的大珠不辨真伪即予以砸毁,受到皇上的称赞,“碎珠四善”遂传为千秋佳话。
C.杨靖能说服安南相黎一元为军队输送军粮,解龙州之围,出色完成使命,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是太子的宾客。
D.杨靖对朝廷忠心耿耿,清廉刚直,智略过人,政声素著。
正当春秋鼎盛之时,竟由于“代改诉冤状草”平常之事而被“赐死”,真乃奇冤一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分)(1)在外各官所拟,岂能尽当?卿等当详谳,然后遣官审决。
(5分)(2)三十年七月,坐为乡人代改诉冤状草,为御史所劾。
帝怒,遂赐死。
(5分)(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8—9题。
(11分)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8.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分)9.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8分)(1)《桃花源记》写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刘重来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
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
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
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并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
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逐出了长江上游。
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②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当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
”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
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运完。
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形势十分危急。
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
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③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
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
峡防局本来是一个主要针对盗匪的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平台,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创造理想的社会”的口号。
与民国时期其他乡村建设实验不同,他明确提出“要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
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
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
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
相关链接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
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
(卢作孚《工作的报酬》)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
造公众福,急公众难。
……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积极目的。
(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④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外国轮船分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3)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4)为什么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第二卷表达题四、语音文字运用(15分)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B.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了起来,使他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C.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我赶紧扣上大衣扣子,快步向不远处的汽车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