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冠动物-鸟类

合集下载

动物学名词解释答案

动物学名词解释答案

名词说明答案1.物种——分类根本单位,种是具有必定的形态构造和心理特点以及必定天然散布区的生物种群,种内个别间可以彼此交配和产生具有生殖才能的子女,不合种之间消失生殖隔离.2.双名法——对每种生物采取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的办法进行定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3.组织——由一些形态雷同或类似的细胞,加上非细胞形态的细胞间质,彼此组合在一路,配合担负必定机能的构造.4.器官——由几种不合的组织有机接洽起来,形成具有必定形态,并担负必定机能的构造.5.体系——在机能上亲密相干的器官结合起来,配合完成一种或几种心理机能的构造.6.出芽生殖——在亲体的必定部位长出与自身材形类似的个别,称为芽体.今后芽体可以离开亲体发育成新个别或不离开亲体而形成群体的生殖方法.7.裂体生殖(又叫复决裂和多决裂)——细胞核起首决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一些细胞质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的小个别,称为裂殖子.是一种高效的决裂生殖方法.8.幼体生殖——某些虫豸如瘿蚊,其幼虫卵巢内的卵提前发育为幼虫取食母体组织并破母体而出行自由生涯的生殖方法.9.孤雌生殖——某些虫豸如蚜虫,其不经由雌雄交配而由卵细胞直接产生子女的生殖方法.10.接合生殖——草履虫等原活泼物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法.生殖时两个虫体口沟贴合,表膜消融,经由过程小核的决裂和部分交流,最终产生8个新个别的庞杂进程.11.配子生殖——原活泼物虫体经减数决裂形成两性配子,配子融会或受精发育为新个别.12.再生——动物身材一部分毁伤或切除后能从新长出的现象.13.卵生——由母体产出的是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则需在体外受精(孤雌生殖除外).子代的胚胎发育在外界情形前提下进行,胚胎发育时所需养分物资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应.14.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是幼体.子代胚胎发育时所需的养分物资由母体供应.15.卵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也是幼体.幼体胚胎发育时所需的养分仍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应,母体的输卵管或孵育室仅供给子代胚胎发育的场合.16.伸缩泡——原活泼物所具有的泡状细胞器,能经由过程紧缩和舒张排出体内过剩的水分,也有部分的渗出功效.17.刺丝泡——草履虫等表膜之下的小杆状构造,有孔启齿在表膜上,当动物碰到刺激时,射出其内容物,遇水成为细丝,一般以为有防御功效.18.变形活动——变形虫在活动时,其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伪足,虫体不竭向伪足伸出的偏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变形活动.19.伪足——肉足动物的足不固定,身材伸出的部分即代表足,有活动和取食功效.20.寄生——一种生物生涯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取养分,并对该生物有害.21.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时代所寄生的寄主.22.中心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时代所寄生的寄主.23.共栖——两种生物生涯在一路对两边有利或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害,离开后都能自力生涯.24.共生:两种动物配合生涯在一路,对两边有利,离开后不克不及自力生涯.24.胚层逆转——在胚胎发育中,大决裂球的植物极在外,小决裂球的动物极在内,与一般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相反.25.生物产生律——生物的个别发育史是体系成长史的简略而敏捷的重演.26.世代瓜代——在动物的生涯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有纪律地瓜代消失的现象.27.动物体系体例——动物身材构造的对称性28.辐射对称——经由过程身材的中轴有多个切面将身材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29.两侧对称——经由过程身材的中心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材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体系体例类型.30.五辐对称——经由过程身材的中轴有五个切面将身材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体系体例情势.31.网状神经体系——腔肠动物的神经细胞崛起互相交错成网状构造.这是动物界初次消失的神经体系类型.网状神经体系无神经中枢,神经传导不定向,神经传导速度慢.32.梯式神经体系——扁形动物的神经体系类型.身材前端有“脑”的雏形,由“脑”发出两条腹神经索,腹神经索发出神经分支彼此衔接并散布到身材各部.33.链状神经体系——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类群的神经体系类型.其神经中枢部分由咽上神经节.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及腹神经链构成,神经体系较蓬勃.34.皮肌囊——扁形动物等的体壁,由皮肤和肌肉构成.起呵护等感化.35.本质组织——在涡虫等动物的表皮.肌肉与内部器官之间填满了由中胚层来的本质,松散地互相衔接在一路,形成网状,可贮存养分. 36消化轮回腔——腔肠动物体壁环绕的中心腔既有消化功效又有轮回功效.37.不完整的消化体系——扁形动物等低等动物的消化管只有口,没有肛门,消化效力不高,称为不完整的消化体系. 38完整的消化体系——消化管有口腔.咽喉.胃肠和肛门等构成. 39.原肾管——扁形动物等的渗出体系类型.在虫体两侧有一对曲折.多次分支的纵行渗出管,每一小分支细管的末尾连着焰细胞.经由过程焰细胞收集过剩的水分和液体废料,经渗出管由体不和的渗出孔排出体外.40.后肾管——大多半环节动物渗出器官的类型,起源于外胚层,为一条径直盘曲的管子,一端启齿于前一体节的体腔,具有带纤毛的漏斗,另一端启齿于本体节的体表.41.马氏管——虫豸等节肢动物的渗出体系类型,由一系列的盲管构成,着生在中肠和后肠接壤处,能收集体腔血液中的代谢废料排入后肠,随粪便排出体外.42.角质膜——线虫等动物体表有一层由上皮细胞渗出形成的膜状构造,重要成分为蛋白质,有呵护感化.43.原体腔(假体腔)——由囊胚腔的残剩部分形成,无体腔膜包被,消化管外无肌肉层.44.真体腔——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一辽阔空间,即为真体腔或称次生体腔.从胚胎发育看,是由两个中胚层细胞发育为两团中胚层带.每团裂开,分成成对的体腔囊,接近内侧的中胚层(肌肉和体腔膜)和内胚层合为肠壁,外侧的中胚层(肌肉和体腔膜)和外胚层合为体壁,体腔即位于中胚层的表里层之间.因为该体腔是由中胚层裂开形成,故称为裂体腔.45.混杂体腔——节肢动物的体腔由真体腔和假体腔配合形成的.46.同律分节——分节的动物,其身材除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的形态构造基底细同的分节情势.47.异律分节——分节的动物,其身材各体节的形态构造有显著差别的分节情势.48.生殖环带——性成熟的环毛蚓第ⅩⅣ~ⅩⅥ体节色暗,肿胀,无节间沟,无刚毛,如戒指状的构造,与生殖有关.49.开管式轮回——血液不是始终在心脏和血管中流淌,还流到组织间隙间的轮回方法.50.闭管式轮回——血液始终在心脏和血管中流淌的轮回方法.51.单轮回——鱼类心脏同心专心房同心专心室,血液在全身轮回一周全心脏一次,轮回效力低.52.不完整的双轮回——两栖爬行类心脏构造为他心房同心专心室,血液在体轮回和肺皮轮回时经由心脏二次,但因同心专心室,由体轮回流回心脏的缺氧血和由肺皮循化流回心脏的富氧血未完整离开.53.完整的双轮回——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他心房他心室,血液在全身轮回一周全心脏二次,由体轮回流回心脏的缺氧血和由肺皮循化流回心脏的富氧血完整离开,血液轮回效力高.54.疣足——海产环节动物的活动器官,是体壁凸起的扁平片状崛起双层构造,体腔也伸入个中.55.外衣膜——为软体动物身材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常包裹全部内脏团.外衣膜由表里两层上皮构成,外层上皮的渗出物能形成贝壳;内层上皮细胞具纤毛.56.外衣腔——外衣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腔,腔内常有鳃.足,以及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启齿于外衣膜.57.蜕皮——因为虫豸等生物的外骨骼不克不及随虫体的长大而长大,要按期脱去本来的外骨骼,从新长出更大而柔嫩的新骨骼的现象.58.节肢——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由关节相连,且附肢与身材之间也有关节相连,功效较完整.59.外骨骼——节肢动物表皮细胞渗出到体表的坚硬的无性命的几丁质构造,具有呵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等多方面的感化.其构造包含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三层.对于节肢动物顺应陆地生涯有重要感化.60.书肺——蛛形纲动物特有的呼吸器管,由外胚层衍生,由内陷的100~125个扁平崛起构成,这些崛起称肺叶.60.书鳃——肢口纲动物特有的呼吸器官,由外胚层衍生,身材腹部后壁凸出呈叶片状,重叠似册页.61.咽鳃裂——是脊索动物咽壁两侧的裂痕.低等水生种类鳃裂毕生计在,且有呼吸感化,陆生脊椎动物鳃裂仅在胚胎时代消失.61.鳃囊——七鳃鳗等动物的球形呼吸器官,囊的背腹及侧壁都长有起源于内胚层的鳃丝,构成呼吸器官的主体.61.世代——虫豸从卵开端,经由幼虫,或者按序经由幼虫和蛹,直到变成成虫而产生子女为止,称为一个世代.62.完整反常——虫豸生涯史中要经由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功效完整不合的四个时代,这种形态.习惯的变更称完整反常.63.不完整反常——虫豸等动物个别发育中的反常情势,在生涯史中一般仅消失卵.幼虫和成虫阶段,不消失蛹期,包含渐反常和半反常等具体情势.64.渐反常——发育反常进程中,幼虫和成虫不同不大,生涯习惯也类似.65.半反常——发育反常进程中,幼虫不但在形态上与成虫差距大,生涯习惯也不雷同.66.逆行反常——动物经反常后身材构造变得更为简略的反常情势.67.触手冠——某些动物身材前端有由一圈触手构成的构造,有摄食等功效.68.脊索——脊索动物的重要特点之一,为消化管不和的一条不分节的棒状构造,起支撑身材感化.69.背神经管——脊索动物中枢神经呈管状,位于脊索不和,高级种类的神经管分化为前端的脑和后面的脊髓两部分.71.原口动物——动物成体的口来自胚胎时代的胚孔.72.后口动物——动物成体的口不是来自胚胎时代的胚孔,而是在胚孔相对的地位从新形成口.73.尾索动物——海鞘等动物的脊索仅消失于幼体的尾部,成体则退化消掉.74.头索动物——动物的脊索不单毕生保存,并且延长到背神经管的前方.75.变温动物——动物体温随情形温度变更而变更的动物.76.恒温动物——动物体温不随情形温度变更而变更的动物. v80.无羊膜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不消失羊膜的动物.77.羊膜动物——产羊膜卵,在胚胎发育中消失羊膜的动物.78.两栖动物——幼体必老生涯在水中,成体可以生涯在水中,也可到陆地生涯的动物类群.79.被囊动物——尾索动物身材外包在近似植物纤维素成分的被囊中,故又被称为被囊动物.81.双凹型椎体——鱼类脊柱的椎体前后接触面内凹,脊柱的灵巧性高.82.异凹型椎体——鸟类颈椎椎体之间的关节面呈马鞍形,称鞍状椎体或异凹型椎体,这种类型的椎体使椎骨间活动性极大.83.前凹型椎体——椎体前面内凹,后面凸出.84.后凹型椎体——椎体前面凸出,后面内凹.85.双平型椎体——哺乳类脊柱椎体前后面平展,有椎间盘,支撑才能和灵巧性都好.86.韦伯氏器——鲤科鱼类消化道前端发出的小型骨骼,接洽鳔和内耳,能将鳔所感触感染的振动抟给内耳.87.侧线器官——鱼类身材两侧陷在皮肤内的感触感染器,能感知水流.水压及水中的低频振动.88.性逆转——黄鳝由小到大一向为雌性,在产过卵后变成雄性的现象.89.洄游——有些鱼类在一准时代,依必定的路线,成群结队地向必定的滋生场.越冬场或肥育场作周期性长距离的迁游.90.五指(趾)型附肢——陆生脊椎动物附肢的前(后)肢由肱(股)骨.桡尺(胫腓)骨.腕((跗)骨.掌(趾)骨和指(趾)骨构成,各部分能灵巧活动,具五指(趾),顺应陆地生涯.91.口咽式呼吸——经由过程口咽腔底部的高低动作完成呼吸进程,口咽腔粘膜也有气体交流功效.92.胸式呼吸——经由过程肋间肌肉的紧缩转变胸腔容积完成呼吸活动.93.胸腹式呼吸——经由过程胸廓的活动和胸腹部肌肉的紧缩完成呼吸活动.94.双重呼吸——因为鸟肺构造特别及有气囊,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流.95.脂肪体——蛙蟾类生殖腺前方的一对黄色指状物,是供应生殖腺发育所需养分的构造.96.犁鼻器——位于蜥蜴和蛇口腔顶部不与鼻腔连通的嗅觉器官.97.颞窝——爬虫类头骨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头骨两侧眼眶后的颞部硬骨的孔洞,是咬肌附着的部位,有利于增强动物摄食和消化功效.98.次生腭——羊膜动物所共有,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腭突和翼骨愈合而成,位于脑颅底的口腔顶壁,把口腔和鼻腔离隔,使内鼻孔后移到咽,咽成了呼吸和消化的交叉共用部.99.红外线感触感染器——现代爬行类中蝰科和蝮亚科蛇类所特有的异常敏锐的热能感触感染器,能感触感染四周辐射热能极微弱的变更,特别是对红外线极为迟钝. 100.羊膜卵——完成陆地滋生的重要构造,羊膜动物所产卵在胚胎发育中消失羊膜. 101.愈合荐椎——鸟类由部分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愈合而成的椎体. 102.凋谢式骨盆——鸟类腰带阁下坐骨和耻骨在腹中线处不衔接,向侧后方伸展.与产大型硬壳卵有关. 103.双重调节——鸟类具有调节眼球晶状体的凸度和晶状体与角膜间距离的睫状肌,还有变换角膜凸度的角膜调节肌,鸟类的视觉调节为“双重调节”. 104.迁移——是鸟类对转变着的情形前提的一种积极的顺应本性,成群鸟每年在滋生区和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长距离迁飞. 105.留鸟——长年留居某地,没有迁移习惯的鸟类. 106.候鸟——有迁移习惯的鸟类. 107.早成雏——雏鸟刚孵出时已长羽毛,眼已展开,能站立,羽毛干后就能随亲鸟觅食.108.晚成雏——雏鸟刚孵出时羽毛很少,眼未展开,不克不及站立和自力生涯,需由亲鸟豢养一段时光才干自力生涯. 109.膈肌——哺乳动物所特有,构成分隔胸腔和腹腔的横隔,隔肌的紧缩能转变胸腔的容积,是呼吸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还能和腹肌一路介入对腹部的紧缩,利于排便等. 110.异型齿——哺乳类牙齿的形态和功效消失了分化,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有品味功效,如许的牙齿为异型齿. 111.同型齿——两栖类等动物的牙齿形态功效未消失分化,无品味功效. 112.反刍——反刍动物的吃草时不经细嚼敏捷吃进大量草料,在歇息时将胃中光滑的食物逆呕到口中细嚼再咽下的进程. 113.肺泡——哺乳纲肺的根本构造和功效单位,是进入肺的小支气管的末尾膨大的泡状构造. 114.肾单位——是肾脏的根本构造和功效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115.胎盘——胎盘是哺乳类特有的构造,是由胎儿部分(绒毛膜.尿囊膜)和母体部分(子宫壁内膜)构成的,胎盘中胎儿和母体的毛细血管异常丰硕,但它们的血液并未相混,只是两边的血管慎密相贴,经由过程心理渗入渗出来完成两者之间的物资交流. 116.胼胝体——哺乳类阁下两大脑半球经由过程很多横行的神经纤维互相联络,神经纤维所构成的通路称为胼胝体. 117.生殖隔离——不合种的个别在天然情形下,不杂交或杂交不育的现象.118.包囊——原活泼物不摄取养分度过不良情形阶段,其四周有体内渗出的胶质囊壁包抄,具有沾染才能.119.侧线鳞——被侧线管分支穿透的鳞片.侧线上鳞数120.鳞式:侧线鳞数——————侧线下鳞数121.鳍式——鳍的种类.鳍条构成和数量标书面表达式称鳍式.鳍的种类用大写英文字母暗示,鳍棘的数量用大写罗马数字暗示;软鳍条的数量用阿拉伯数字暗示;鳍棘与软鳍条持续时用“-”暗示,鳍棘或软鳍条的数量规模以“~”暗示.122.齿式——暗示哺乳类一侧高低颌各类牙齿的数量.123.枕髁——枕骨大孔四周枕骨与颈椎衔接部位形成的崛起.。

11-17鸟类

11-17鸟类
度前伸,构成鸟喙,是鸟类的取食器官,为鸟类 所特有。无牙齿,咀嚼肌不发达。 ★脊柱:形成了综荐骨和尾综骨,为鸟类所特有。 *颈椎:数目增多而不定,8~25枚不等。颈椎椎 体马鞍型,称异凹型,为鸟类所特有。 *综荐骨:由最后一个胸椎、全部腰椎、荐椎和部 分尾椎愈合成,并与腰带的髂骨紧密连接。 *尾综骨:部分尾椎骨愈合成,并着生尾羽以更好 地完成尾作为舵的功能。
2.尾肠系膜静脉:可收集内脏血液进入肝门静脉,这是鸟类 所特有的。
• 血液:鸟类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较哺乳类少,红细胞具核。
• 淋巴系统:鸟类小肠绒毛中不具乳糜管,因而小肠吸收的 脂肪也与葡萄糖、氨基酸一样,均经过肝门静脉直接进入 肝脏。少数种类(如鸵鸟及雁鸭类)在身体后方具有能搏动 的淋巴心。
体液的渗透调节和排泄
• 鸣管:鸣管由气管特化而成,由半月膜、鸣膜和鸣肌组成, 是鸟类的发声器官。鸣膜能因气流震动而发声。鸣肌的收 缩可调节鸣膜的紧张程度而发出不同的鸣叫。双重呼吸使 鸟类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发声,而一般陆栖动物(哺乳动 物)的发声器官都位于气管上端,且绝大多数仅在呼气时 发声。鸣禽(雀形目)的鸣管及鸣肌均很发达。
• 鸟类的小脑很发达而且体积大,这与鸟类复杂的 飞翔动作及其协调有密切关系;中脑视叶发达因 而视觉发达,大脑嗅叶退化以致于嗅觉退化。
• 鸟类与哺乳类一样,都有12对脑神经。
感觉器官-视觉器官
鸟类的感觉器官适应在空中飞翔的需要,因而视觉极 为敏锐,位听器官也很发达,但嗅觉和味觉均不发达。鸟 类的眼极大,比例占脊椎动物之首,其结构特点有:
动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概 述 原口动物
•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 • 第三节 海绵动物门 • 第四节 腔肠动物门 • 第五节 扁形动物门 • 第六节 原体腔动物 • 第七节 环节动物门 • 第八节 软体动物门 • 第九节 节肢动物门 • 第十节 触手冠动物

第十二章+触手冠动物

第十二章+触手冠动物

二、结构特征
• a. 身体有外套膜分泌的背、腹两个壳,与软体动 物的左右壳不同,腹壳略大于背壳,以腹壳或肉 质柄附着生活。 • b. 外套膜边缘有刚毛,二套膜之间为外套腔。外 套腔被隔膜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内有螺旋状的总 担,一般左右各一;后部为内脏团。
• c. 身体柔软,左右对称。头顶有突出部,上生许 多触手,称“腕足”。 • d. 总担基部为口,消化道呈U字形弯曲,常缺肛 门。 • e. 体腔发达,充满体腔液。 • f.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管与体腔相通, 为开管式。
一、种类及分布
• 体外具背腹两壳,颇像软体动物,以前将其归入拟 软体动物门。
• 寒武纪即已出现,晚古生代达于全盛,中生代开始 衰退,现代残遗的已很少。现在生存的腕足类大约 只有80属,接近400种,而化石种类则有30000多种。
• 自奥陶纪出现腕足动物后,有的种类如海豆芽到现 在一直没有很大变化。 • 我国沿海常见的有酸酱贝和海豆芽,均为活化石。 腕足纲化石是主要的标准化石之一。
• 触手冠是身体前端两条平行的突起弯曲形成,触 手细长、表面有纤毛,围绕着口;
• 触手内的空腔与体腔相通,触手冠后端膨大成球 形,遇到刺激时触手冠可以缩回管内。 • 次生体腔被隔膜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体腔,后 部为后腔。后腔又被分为4个纵室。
• 口的上端有一可以遮盖口的月牙形体壁褶,消化 管“U”,肛门和肾孔开口在触手冠的背面。 • 闭管式循环,无心脏,背、腹血管可以收缩。 • 后肾管一对, “U”形,兼作生殖导管。 • 多数雌雄同体,少数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经一 似担轮幼虫的辐轮幼虫;
• 外肛动物门 (Ectoprocta) •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 箒虫动物门(Phoronida)

触手冠动物

触手冠动物

共同特征
1. 具总担——口周围体壁外突形成的具纤毛 具总担——口周围体壁外突形成的具纤毛 的触手 2. 具有真体腔——端细胞法、体腔囊法 具有真体腔——端细胞法、体腔囊法 3. 具有外壳——固着生活、柔软、居于自身分泌的 具有外壳——固着生活、柔软、居于自身分泌的 外壳中(虫室、背腹壳、体外管) 头部不明显、神经、肌肉、感官等 有所退化 4. 消化道呈“U”形 消化道呈“ 5. 胚胎发育兼有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特点
羽苔虫
苔藓虫-Microporella klugei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全部生活在海洋中,身体有外套膜 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分泌的背 腹两个壳, 分泌的背、腹两个壳,与软体动物的左 右壳不同,腹壳略大于背壳, 右壳不同,腹壳略大于背壳,以腹壳或 肉质柄附着生活。现存的种类不足300种 肉质柄附着生活。现存的种类不足300种, 附着生活 而化石种类则有30 000多种 多种。 而化石种类则有30 000多种。自奥陶纪出 现腕足动物后, 现腕足动物后,有的种类如海豆芽到现 在一直没有很大变化。 在一直没有很大变化。
形成口的方式 形成口的方式 原口动物特征 胚孔——口 胚孔——口 后口动物特征 胚孔——肛门 胚孔——肛门 另行形成口
体腔形成 体腔形成 端细胞法 体腔囊法
卵裂方式 卵裂方式 螺旋卵裂 辐射卵裂苔藓动物 口形来自的方式 后口腕足动物 原口
帚虫动物 原口
体腔形成的方式 原口
后口
原口
卵裂方式
后口
后口
多数原口 少数后口
第十一章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s) Lophophorates) 原口与后口动物之间的过度类群
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 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帚虫动物门(Phoronida) 帚虫动物门(Phoronida)

动物学思考题级答案

动物学思考题级答案

动物学思考题级答案动物学思考题⼀、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1.物种(species)2.⼆名法,举例说明3.简述⽣物界的5界系统4.简述动物界的主要类群⼆、动物体的基本结构1.简述动物体的基本结构机制及其发展进化趋势动物的对称类型可分为;动物的体腔类型可分为;同律分节、异律分节、⾝体分部。

2.真体腔动物真体腔(Eucoelomata);裂体腔法和肠腔法;原⼝动物与后⼝动物。

重要名词:物种,⼆名法,五界系统,侧⽣动物,分类阶元,分类⽅法,系统发⽣,个体发⽣3.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3.1 动物的完全卵裂的2种主要形式和特点动物的完全卵裂有两种主要模式:即辐射卵裂和螺旋式卵裂。

卵裂⽅式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到胚胎后期的发育。

3.2 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的⼏个主要阶段及发育过程的特点囊胚(blastula):囊胚层(blastoderm),囊胚腔(blastocoel),原肠胚(gastrula):原肠腔(gastrocoel),中胚层和体腔(mesoderm and coelom) ,神经胚(neurula)。

3.3 动物的中胚层的发⽣中胚层的形成⽅式主要有2种:(1)体腔囊法(2)裂体腔法3.4 假体腔与真体腔3.5 简述神经胚的形成过程4.试⽐较原⼝动物与后⼝动物的差别胚孔(blastopore),原⼝动物(Protostomia)和后⼝动物(Deuterostomia)。

三、动物的系统与进化(各门类的特征与进化关系)1. 原⽣动物门2.海绵动物门3.腔肠动物门4.扁形动物门5. 原体腔动物6.环节动物门7.软体动物门8.节肢动物门9.棘⽪动物四、各门动物的分述1. 原⽣动物门(Protozoa)1.1原⽣动物的主要⽣物学特征及其在⽣物系统进化中的地位1.2 区别纤⽑⾍纲、鞭⽑⾍纲、⾁⾜⾍纲原⽣动物要点特征1.3 简述纤⽑和鞭⽑的结构及其在原⽣动物⽣活中的作⽤1.4 原⽣动物的⽔分调节和排泄1.5 纤⽑⾍的接合⽣殖和⽆性⽣殖的过程1.6 原⽣动物的⽆性⽣殖⽅式1.7 昏睡病、⿊热病是哪⼀类原⽣动物引起的疾病?(我国⼈体五⼤寄⽣⾍)1.8 原⽣动物分布在那些环境中1.9原⽣动物在污⽔处理系统中所起的作⽤1.10 简述疟原⾍的⽣活史,引起⼈类发病原因及症状(1)红细胞前期(2)红细胞外期(3)红细胞内期引起⼈发病的原因及症状:1.11 哪类原⽣物中的种类有外壳1.12 孢⼦⾍纲与丝孢⼦⾍纲的区别1.13 纤⽑⾍感受外界刺激和防御的结构2. 侧⽣动物—海绵动物门(Spongia)2.1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个侧枝?2.2 描述海⾯动物的体壁结构2.3 海绵动物⽔沟系的结构和功能2.4 海绵动物⽔沟系是如何进化的?2.5 以钙质海绵为例,说明海绵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2.6 海绵动物分为哪纲及主要区别2.7 海绵动物的体制与其⽣活⽅式的适应关系3. 腔肠动物门3.1 ⽐较腔肠动物中⽔螅型和⽔母型的异同3.2 为什么说腔肠动物的细胞出现了初步的组织分化?3.3 举例说明世代交替和多态现象3.4 如何区分⽔螅纲⽔母和钵⽔母纲⽔母?3.6 如何确定腔肠动物的进化地位?3.7 简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3.8 如何看待栉⽔母动物的进化地位4. 三胚层⽆体腔动物4.1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的主要特征4.2 ⽪肤肌⾁囊的结构4.3 形动物的中胚层分化的组织和器官4.4 扁形动物神经系统的特点4.5 原肾管型排泄系统的结构特点4.6 扁形动物门分纲及各纲的主要特征4.7 扁形动物⾼度适应寄⽣⽣活的特征4.8 寄⽣⾍和寄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防⽌原则4.9 为什么说三胚层⽆体腔动物是动物系统进化中的⼀个新阶段重要名词:原肾管,杆状体,囊尾幼⾍,厌养呼吸,中间寄主,终末寄主,幼体⽣殖,假分节,不完全消化管,牟勒⽒幼⾍。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习要点:1. 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各动物门主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

3. 最早出现某种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动物类群。

4. 答复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有必要的连接语言,使答案显得通顺流畅,前后连贯,有头有尾。

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 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和的总和为根底,根据古生物学、比拟胚胎学和比拟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建立起来的,根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称为。

2.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有、、、、、、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

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观存在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3. 物种是生物界开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根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它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的。

4.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

二、名词概念1. 物种;2. 双名法;第2章动物体的根本结构与机能一、填空题1. 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根本单位。

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

3. 细胞分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4.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它包括和。

二、名词概念1. 组织;2. 器官;3. 系统。

第3章原生动物门一、填空题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

2. 眼虫是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

3. 绿眼虫的运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

草履虫的运动器官是。

4. 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结构是和。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

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能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称为。

普通动物学:第十二章 触手冠动物

普通动物学:第十二章 触手冠动物
血管,血液无色,即为体腔液。 6、后肾排泄:肾开口于体腔内→外套腔。 7、N简单(食道N环)、无特殊感觉器官 8、♀♂异体、担轮幼虫(自由生活)下沉水底
固着后,发育为成体 生殖腺=体腔上皮,不行无性殖
二、分 纲 (一)无铰纲:二壳相等,有肛门
如: 海豆芽 (二)有铰纲:二不壳等,无肛门
如: 酸酱贝
第三节 帚虫动物门
体形状如扫帚 故得名帚(zhou)虫
主要特征: 1、海产、多群居,管栖、固着生活。 2、虫细小、蠕虫状,有革质或膜质的栖管。 3、前端具有触手冠,(向外散开)触手可捕食 4、消化管“U”形 5、闭管式循环:血管可收缩,无明显的心脏 6、后肾管:1对开口开肛门两侧。 7、神经简单,有口N环 8、♀♂同体 9、具担轮幼虫(间接发育)
6、N、肌肉退化,在口表,个体小) 8、生殖方式有:无性:出芽
有性: 9、发育:间接发育(担轮幼虫)
二、主要类群
(一)被唇纲:总担为马蹄形,淡水产 羽苔虫
(二)裸唇纲:总担为圆形,海产 草苔虫
第二节 腕足动物门
一、主要特征:
1、全为海产 2、单体,固着生活(较大) 3、有背腹瓣贝壳 4、肛门有或无、有肛门的消化管呈“U”形。 5、开管循环:有心脏(在胃背面、肠系膜上),
②具真体腔和后肾管 ③据18S rDNA核苷酸序列,均为原口动物
这三类动物:演化地位难以确定 介于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
理由:①发育过程中有类似担轮幼虫的阶段,后 肾管兼有生殖导管作用,从这一点看, 应属“原口动物”
②体腔形成方式为体腔囊法,这一点 又和后口动物的相似
第一节 苔藓动物门
有4000种:海产(草苔虫) 淡水(羽苔虫)
一、主要特征: 1、固着生活、群体、微小(个员、有状虫室) 2、具触手冠(总担)、(触手一圈,在动物

动物学名词解释答案

动物学名词解释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1、物种——分类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种群,种内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和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双名法——对每种生物采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的方法进行命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

3、组织——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的细胞,加上非细胞形态的细胞间质,彼此组合在一起,共同担负一定机能的结构。

4、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并担负一定机能的结构。

5、系统——在机能上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机能的结构。

6、出芽生殖——在亲体的一定部位长出与自身体形相似的个体,称为芽体。

以后芽体可以脱离亲体发育成新个体或不脱离亲体而形成群体的生殖方式。

7、裂体生殖(又叫复分裂和多分裂)——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一些细胞质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的小个体,称为裂殖子。

是一种高效的分裂生殖方式。

8、幼体生殖——某些昆虫如瘿蚊,其幼虫卵巢内的卵提前发育为幼虫取食母体组织并破母体而出行自由生活的生殖方式。

9、孤雌生殖——某些昆虫如蚜虫,其不经过雌雄交配而由卵细胞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0、接合生殖——草履虫等原生动物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生殖时两个虫体口沟贴合,表膜溶解,通过小核的分裂和部分交换,最终产生8个新个体的复杂过程。

11、配子生殖——原生动物虫体经减数分裂形成两性配子,配子融合或受精发育为新个体。

12、再生——动物身体一部分损伤或切除后能重新长出的现象。

13、卵生——由母体产出的是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则需在体外受精(孤雌生殖除外)。

子代的胚胎发育在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胚胎发育时所需营养物质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

14、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是幼体。

子代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母体供给。

15、卵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也是幼体。

幼体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仍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母体的输卵管或孵育室仅提供子代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四章-8-触手寇动物

第四章-8-触手寇动物

一、主要特征
4.真体腔宽阔,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


水管系统是真体腔的一部分,其构成:筛板→石管 →环水管→辐水管→侧水管→坛→管足。 管足:为棘皮动物水管系统侧管末端腹分支,伸出 体外,壁薄,末端有吸盘。其功能:内体腔液通过 它呼吸、排泄;辅助运动。
一、主要特征
5. 次生适应结果(适应固着或缓慢运动): (1)运动、神经系统和感官不发达。 利用管足和棘刺的运动效率低;神经系统与上皮 不分开;感官不发达,只有海星腕末端有眼点 (2)没有专门的呼吸、排泄和循环系统。 呼吸和排泄主要依靠管足、皮鳃和体表来进行。 循环主要依靠真体腔。
第八章 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的 过渡类群---触手冠动物
Lophophorates包括三个门 帚虫动物门(Phoronida) 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一、类群及演化地位
都具有由体壁外突形成的,位于口周围的,用来捕食 和呼吸的器官——触手冠(Lophophore)。 触手冠动物有3个门 苔藓(外肛)动物门 腕足动物门 帚虫动物门 这类动物在卵裂方式、体腔形成等方面与原口动物和 后口动物均有相似之处,同时具有原口动物与后口动 物的某些特征,被视为过渡类群。 这3个动物门彼此间的亲缘关系不清楚。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erostomes),全 部海洋底栖生活,从浅海到数千米的深海都有 广泛分布。现存种类6000多种,但化石种类多 达20000多种,从早寒武纪出现到整个古生代 都很繁盛。 沿海常见的海星、海胆、海参、海蛇尾等都属 于棘皮动物,它们在形态结构与发生上都有一 些独特之处,与原口动物有很大不同。
一、主要特征
1. 属于后口动物(deuterostomes): 原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发育成动物成体的 口,由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的一类动物。 后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孔发育成动物成体的 肛门或封闭,在其相对端另形成开口,由肠腔法形成 中胚层和真体腔的一类动物。 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同属于后口动物,所以棘皮动物 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触手冠动物

触手冠动物
个体头部不明显, 前端体壁外突,在 口周围形成圆形或 马蹄形物,上有触 手冠。
消化道呈“U”型, 肛门在触手冠外侧。
体腔发达,肌肉 退化。
缺乏肾管、循环 和呼吸系统。由 体表及触手进行 气体交换,体腔 液担任体内循环, 体腔细胞可吞噬 代谢废物。
神经系统不发达,有1个神经节、皮下神经网。
呼吸器官为触手冠。 神经系统不发达,食道周围有神经环。 雌雄异体,一般具2对生殖腺。 以肠腔囊法形成中胚层和次生体腔。 个体发育中有具纤毛的幼虫期。 现存种类300多种,化石种30000种以上,
分无铰纲和有铰纲。
被唇纲
3、腕足动物门
海洋固着生活。
体外具背腹两壳, 腹壳后端有一肉质 柄。
两壳内面具外套膜, 边缘有刚毛。
两外套膜间为外套 腔,被隔膜分成2 部分,前部有触手 冠,后部为内脏团。
体腔发达。
开管式循环,由心 脏和血管组成。
消化管 “U”,触手 冠的基部为口,有 的种类无肛门。
具1对或2对后肾管,兼 有生殖导管的作用。
口动物之间
1、帚虫动物门
全部海产。 呈蠕虫状,长6-
200mm,管栖。
触手冠:是身体前端两条平行的突起弯曲形成,每
条突起上有触手,触手上有纤毛。
消化管呈“U”
闭管式循环,无心脏,背、腹血管可 收缩,有红细胞并含有血红蛋白。
后肾管1对,兼作生殖导管。
神经系统简单,口后有1上皮内神经 环,由此发出神经至身体各处。没有感 觉器官,感觉细胞在触手和体表。
淡水种类和大多数海产种类为雌雄同体,生殖 腺由体腔上皮形成,没有生殖导管。
配子生殖和出芽生殖。有性生殖时,一般是雌 雄异体,卵在体腔内受精,海产种类受精卵经 辐射卵裂,发育过程中有担轮幼虫时期。

12触手冠动物动物

12触手冠动物动物
虫。
代表动物:海豆芽、酸浆贝
(6)触手冠动物分类地位
原口动物向后口动物过渡的中间类群。
理由:胚胎发育特殊,兼有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特点。
1、原口动物特征: ①由胚孔演化成口;②幼体与担轮幼虫相似。
2、后口动物特征: ①多为辐射状卵裂; ②腕足类中胚层及体腔是由肠腔法产生。
12 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洋里,它们在5亿多年前已经出现, 常见的有海星、海胆、海参等,是很特殊的一个类群。
水管系统、呼吸树。
2、都营固着生活
3、消化道呈“U”型,真体腔。
4、具担轮幼虫或类似担轮幼虫的幼虫。
(三) 帚虫动物门
• 1体细长,栖于几丁质管内,聚集生活; • 2闭管式循环、无明显心脏; • 3后肾管1对; • 4多数雌雄同体,少数雌雄异体,具担轮幼虫;
代表动物:帚虫
1 水生; 2 群体,个员间体腔不相通;
棘皮动物门(续)
5、次生体腔发达,一部分形成特殊的水管系统—棘皮动物所 特有的结构,为海水进出体内的管道系统(包括筛板、石管、 环管、辐管、侧管和管足),具有运动、呼吸、排泄和感觉等 多种功能。
6、多数为♀/♂,个体发育中各有不同的幼虫: 海星—羽腕幼虫,短腕幼虫态 海胆—海胆幼虫 海参、海百合—桶状幼虫。 蛇尾—蛇尾幼虫
※原口动物:胚胎发育中的 胚孔成为后来 成体的口。如: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 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其原 口形成动物的肛门或封闭,而在与原口相 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以 这种方式形成口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包 括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
12 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 —— 触手冠动物:帚虫、外肛、腕足动物门

动物学名词解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动物学名词解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名词解释答案令狐文艳1、物种——分类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种群,种内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和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双名法——对每种生物采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的方法进行命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

3、组织——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的细胞,加上非细胞形态的细胞间质,彼此组合在一起,共同担负一定机能的结构。

4、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并担负一定机能的结构。

5、系统——在机能上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机能的结构。

6、出芽生殖——在亲体的一定部位长出与自身体形相似的个体,称为芽体。

以后芽体可以脱离亲体发育成新个体或不脱离亲体而形成群体的生殖方式。

7、裂体生殖(又叫复分裂和多分裂)——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一些细胞质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的小个体,称为裂殖子。

是一种高效的分裂生殖方式。

8、幼体生殖——某些昆虫如瘿蚊,其幼虫卵巢内的卵提前发育为幼虫取食母体组织并破母体而出行自由生活的生殖方式。

9、孤雌生殖——某些昆虫如蚜虫,其不经过雌雄交配而由卵细胞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0、接合生殖——草履虫等原生动物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生殖时两个虫体口沟贴合,表膜溶解,通过小核的分裂和部分交换,最终产生8个新个体的复杂过程。

11、配子生殖——原生动物虫体经减数分裂形成两性配子,配子融合或受精发育为新个体。

12、再生——动物身体一部分损伤或切除后能重新长出的现象。

13、卵生——由母体产出的是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则需在体外受精(孤雌生殖除外)。

子代的胚胎发育在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胚胎发育时所需营养物质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

14、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是幼体。

子代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母体供给。

15、卵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也是幼体。

幼体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仍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母体的输卵管或孵育室仅提供子代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12章 触手冠动物

第12章 触手冠动物

4.体腔液流动起到体内循环作用
5.多♀♂同体,精巢在胃绪上,卵巢在体壁上. 6.神经系统:简单,仅在口和肛门之间有一个神经节, 无感官。 7.代表动物:羽苔虫
鸟头草苔虫
三、 腕足动物门
1.贝壳背腹各一瓣(背壳小腹壳大) 2.壳后有孔,肌肉柄, 3. 具外套膜 ; 外套腔 ( 前部具螺旋状 总担:摄食,呼吸,幼体孵化) 4.消化系统“U”形 5.♀♂异体,仅有性生殖 6.代表动物:海豆芽 酸酱贝
第12章 触手冠动物
触手冠
帚虫动物门 外肛动物门 腕足动物门
一、触手冠动物的共同特征
1、触手冠:体壁延伸形成的环绕口而不是环绕肛门的
触手冠,是捕食和呼吸器官;消化管“ U ”形;肛门 位于体前方。
2、真体腔和后肾管(兼作生殖导管) 3、属于原口动物:据18S rRNA核苷酸序列
二、外肛动物门
1.水生,体小,均为群体生活 2.个体外有角质或钙质保护壳 3.触手冠环状或马蹄状,肛门在触手冠之外;消化管 “U”形圆柱虫体, 管栖 2.马蹄形总担,触手冠外散开 3.消化管“U”形 4.多♀♂同体,个体发育经辐轮幼虫
思考题:
1、触手冠动物包括哪几个动物类群,它 们有何共同特征?

动物生物学:12触手冠动物

动物生物学:12触手冠动物

二、主要特征 1、消化管“U”型,肾管兼作生殖导管 2、具触手冠,且多数种类有外壳保护 3、真体腔 4、在发生上具有类似担轮幼虫时期 5、发育较特殊,兼有原口、后口动物的特点 6、都为固着生活
第一节 帚虫动物门
1、圆柱虫体,革质,膜质管子。 2、消化管U字形,触手冠外散开。
帚虫 A.自然状态;B.内部结构
群体生活,个体外有角质或
钙质保护壳,触手冠环状或
马蹄状,肛门在触手冠之外。 消化管U形;体表及触手担 负气体交换功能,没有专门 的呼吸器官。
草苔虫构造
草苔虫
鸟头草苔虫
A. 群体;B.部分示意图
羽苔虫
A.丛匍羽苔虫的群体;B.羽苔虫的结构
第三节 腕足动物门
1、不成群体,身体有外套膜分泌形 成的 背、腹两个壳。与软体动物 的壳不同,腹壳略大于背壳,以腹 壳或肉质柄附着生活。
帚虫动物大多经辐射卵裂,以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及体腔,原肠胚后发育成自 由生活、具有纤毛的担轮幼虫,再经变态,沉入水底,并分泌虫管,在管内 发育成成体。
帚虫的构造
帚虫
第二节 外肛动物门
1、水生群体,分泌外骨骼 ,触手冠,触手鞘, 消化管,群体个虫分为自个虫、异个虫。 2、雌雄同体,精巢在胃绪上,卵巢在体壁上。 3、以硅藻为食,海水,淡水(苔虫)。
3.4.9 触手冠动物
(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
触手冠
一、类群及演化地位 具有由体壁外突形成的,位于口 的周围,呈圆形或马蹄形,其上 有多个具纤毛的触手,因而又称 触手冠包括帚虫动物、外肛(苔 藓)动物和腕足动物。
这三类动物的胚胎发育比较特殊,兼有后口动 物、原口动物的特点。
后口动物与原口动物胚胎发育的不同点: 1)原口动物的口是胚胎发育时的胚孔,后口动物 成体的口是由内外胚层穿孔形成的。原来的胚孔形 成肛门。 2)原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的形成是端细胞 法。后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的形成是肠腔法 。

动物生物学-触手冠棘皮动物

动物生物学-触手冠棘皮动物
900种
海参纲(Holothuroidea)
体柔软,长筒形,无腕,无口面和反口面 之分,口位于前端,肛门在后端;呼吸树 是海参特有的呼吸、排泄器官
呼吸:触手冠 循环:发达,没有心脏,血液红色 排泄:“U”形后肾 生殖:大多数雌雄同体,少数雌雄异
体,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神经:触手冠处有神经环 感觉:无感觉器官,只有分散的感觉
细胞
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
营群体固着生活, 个体长度小于 0.5 mm,曾与内肛动物 一起被称为苔藓动 物(Bryozoa)。目前 外肛动物和内肛动 物已经被认为是两 类在进化地位上不 同的动物
幼虫期两侧对称 身体表面具棘、刺
体壁与骨骼
真皮:表皮层、结缔组织
中胚层起源的内骨骼:由 钙化的小骨片组成,骨片 或彼此成关节,如海星、 海蛇尾、海百合等类;或 骨片愈合成一整个的胆壳 ,如海胆类;或散布在体 壁中,如海参类;还可以 形成棘、刺,突出体表之 外,使体表粗糙因而得名 棘皮动物
皮鳃:表皮和体腔上皮向 外凸出形成
进行
循环系统
无专门循环器官,循 环主要依靠真体腔, 体腔上皮细胞的纤毛 打动,体腔液完成营 养物质的输送
血系统(hemal system):与水管系 统相应的管道,内有 液体
围血系统(perihemal system):体腔的一 部分,围绕在血系统 之外的一套窦隙
神经系统
分散,没有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有3个 神经系统:外神经系统(外胚层起源)、 内神经系统和下神经系统(内胚层起源)
最原始的后口动物,最高等的无脊椎动 物类群
个体发育方式为辐射卵裂,而不是之前 各类无脊椎动物的螺旋型卵裂
中胚层形成内骨骼(之前类群如有,则 为外胚层形成外骨骼)

触手冠动物鸟类

触手冠动物鸟类

触手冠动物1.帚虫动物门,外肛动物门,腕足动物门2.腕足动物的壳在身体背腹面,软体动物双壳纲的壳在身体左右面3.都有一个体壁延伸形成的,环绕口而不环绕肛门、用来捕食和呼吸的器官——触手冠原口:真体腔发达的后肾蒹作生殖导管自由游泳且与担轮幼虫相似的幼虫期后口:发育过程中出现前、中、后三分体腔,之间有体腔膜相隔→分节外肛和腕足辐射卵裂腕足动物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4.根据3,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1.辐射卵裂,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原胚孔最终形成成体肛门,口在原胚孔相对的一端另外形成,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成体五辐对称,幼体两侧对称。

体表具棘、刺,一部分体腔形成了特殊的水管系统、血系统和围血系统,骨骼全部起源于中胚层,由钙化的骨片组成,神经系统没有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

2.辐射卵裂,内陷法形成原肠胚,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3对体腔囊,胚孔发育成肛门,口在原胚孔相对的另一端形成。

幼虫期两侧对称,经变态后成体次生性辐射对称。

3.次生体腔的一部分特化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相当于液压系统,担负运动功能。

4.卵裂、早期胚胎发育、中胚层的产生、体腔的形成以及骨骼由中胚层产生等,都与脊索动物有相同的地方,而不同于无脊椎动物。

成体口的形成也与脊椎动物相似,所以棘皮动物与脊椎动物都属于后口动物。

基于以上,现普遍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5.半索动物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但又有中空的神经,类似于脊索动物。

从胚胎发育和鳃裂来看,说明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亲缘关系。

近年研究显示,口索与脊索即不同功又不同源,此外,半索动物还有很多无脊椎动物特征,因此现多将半索动物列为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个门。

脊索动物门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肛后尾、闭管式循环系统、位于身体腹面的心脏、中胚层形成内骨骼。

脊索:支持、保护、运动等功能获得质的飞跃,构成支撑躯体的主梁,是体重的受力者,使内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护,运动肌肉获得坚强的支点,在运动时不致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使躯体缩短或变形,因而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手冠动物1.帚虫动物门,外肛动物门,腕足动物门2.腕足动物的壳在身体背腹面,软体动物双壳纲的壳在身体左右面3.都有一个体壁延伸形成的,环绕口而不环绕肛门、用来捕食和呼吸的器官——触手冠原口:真体腔发达的后肾蒹作生殖导管自由游泳且与担轮幼虫相似的幼虫期后口:发育过程中出现前、中、后三分体腔,之间有体腔膜相隔→分节外肛和腕足辐射卵裂腕足动物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4.根据3,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1.辐射卵裂,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原胚孔最终形成成体肛门,口在原胚孔相对的一端另外形成,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成体五辐对称,幼体两侧对称。

体表具棘、刺,一部分体腔形成了特殊的水管系统、血系统和围血系统,骨骼全部起源于中胚层,由钙化的骨片组成,神经系统没有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

2.辐射卵裂,内陷法形成原肠胚,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3对体腔囊,胚孔发育成肛门,口在原胚孔相对的另一端形成。

幼虫期两侧对称,经变态后成体次生性辐射对称。

3.次生体腔的一部分特化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相当于液压系统,担负运动功能。

4.卵裂、早期胚胎发育、中胚层的产生、体腔的形成以及骨骼由中胚层产生等,都与脊索动物有相同的地方,而不同于无脊椎动物。

成体口的形成也与脊椎动物相似,所以棘皮动物与脊椎动物都属于后口动物。

基于以上,现普遍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5.半索动物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但又有中空的神经,类似于脊索动物。

从胚胎发育和鳃裂来看,说明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亲缘关系。

近年研究显示,口索与脊索即不同功又不同源,此外,半索动物还有很多无脊椎动物特征,因此现多将半索动物列为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个门。

脊索动物门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肛后尾、闭管式循环系统、位于身体腹面的心脏、中胚层形成内骨骼。

脊索:支持、保护、运动等功能获得质的飞跃,构成支撑躯体的主梁,是体重的受力者,使内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护,运动肌肉获得坚强的支点,在运动时不致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使躯体缩短或变形,因而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

其中轴支撑作用也使动物体更有效地完成定向运动,对于主动捕食及逃避敌害都更为准确、迅捷。

肛后尾:有利于水生动物运动2.从幼体至成体结构更为简单化的变态。

了解逆行变态有利于确定尾索动物的分类地位及与其它脊索动物类群的进化关系。

3.脊索纵贯全身并伸到身体最前端而得名。

进化特征:脊索动物的进化3大特征,同时具脊椎动物的特征,如分节的肌肉,典型的脊椎动物式的血液循环模式,分开的背腹根等;原始结构:无头、无成对附肢、无心脏、无集中肾脏;特化结构:具特化的口器等。

4.脊索动物门的起源:棘皮动物的短腕幼虫和半索动物幼虫柱头虫在结构上相似,肌肉中既含有精氨酸又有肌酸,表明这两类动物亲缘关系较近,同时也表明与脊索动物较近的亲缘关系。

一般认为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共同祖先,但目前尚没发现化石。

脊索动物的祖先可能类似尾索动物的幼体,一类经变态,成体为固着生活,鳃裂作为取食和呼吸器官;另一类幼体期延长并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不再变态,出现生殖腺并进行繁殖(即幼体性成熟),进而发展出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的自由运动的脊索动物。

由运动的脊索动物。

圆口纲1.原始&特化:1)无成对的附肢(即偶鳍),仅有奇鳍,尾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原尾型;2)无主动捕食的可咬合的上下颌,具有可吸附的口漏斗和具有角质齿的舌,口腔腺分泌抗凝血剂使寄主血液不凝固;3)具有原始的肌节,成W形,角顶朝前;4)具有特殊的鳃囊和内鳃孔,囊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进步&不完善:1)皮肤裸露,皮肤中的表皮已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内有发达的单细胞腺,分泌黏液使体表黏滑。

真皮为有规则排列的结缔组织,有韧性;2)身体主要支持结构仍为脊索,但已出现了雏形的脊椎骨——软骨弧片,无任何支持作用,但代表雏形的脊椎骨;3)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脑进一步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5部分,但依次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小脑不发达,和延脑未分离,脑神经10对;4)头骨原始,仅由脑下方的软骨基板代表,不完整,但属于有头类;5)有集中的感觉器官:单个外鼻孔,内耳前、后半规管(盲鳗1个),1对眼已具有脊椎动物基本模式,不发达,具松果眼和顶眼,仅有感光作用;6)有心脏分化,1心房1心室1静脉窦,红细胞,单循环,路线与文昌鱼相似,有肝门静脉;7)集中的肾和生殖腺,无生殖管道,排泄生殖无联系鱼类1.1)体分头、躯干和尾,体型多为流线型;2)具奇鳍和偶鳍;3)表皮为多层细胞,皮肤与肌肉紧密相接,皮下组织极少。

表皮内具有大量单细胞粘液腺,粘液使体表粘滑,减少了水中游泳的阻力,保护身体免遭病菌、寄生物的侵袭; 4)鳞片具保护作用,在游泳运动中起辅助作用,楯鳞的棘突和栉鳞后缘的栉状突可减少游泳时体表的湍流;5)鳃作为呼吸器官:气体交换面积大(体表面积的10∽60倍。

壁薄,血液和水流之间仅有1~3um的间隔。

鳃中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

鳃中血流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6)以鳔和脂肪调节身体密度获得浮力;7)体表具侧线;8)单循环;9)有良好的调节渗透压的机制;10)靠躯干的分节肌节的波浪式收缩传递和尾部的摆动获得向前的推进力。

2.3.淡水鱼:相对于环境高渗,水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

肾小体数目极多,排出大量稀尿。

泌氯腺从水中吸收盐分。

海水鱼:硬骨:相对于环境低渗,体液大量渗出。

大量吞饮海水,过多盐分通过泌氯腺排出,肾小体大部退化,排出的尿量极少。

软骨:在血液中积累大量尿素,血液渗透压高于海水,进入体内的多余水分经肾排出,多余盐分经直肠腺排出。

4.骨骼分为头骨、中轴骨(躯干椎、尾椎)、附肢骨,骨骼骨化程度加强。

头骨骨片增加并更加复杂化。

肋骨发达,与躯干椎相关节。

肩带与头骨愈合并加固,使头、肩带、躯干形成一稳定支架。

腰带不直接与脊柱相连。

5.鳞:盾鳞骨鳞:硬鳞、圆鳞、栉鳞鳍:奇鳍:背鳍、臀鳍、尾鳍偶鳍:胸鳍、腹鳍尾:原尾、歪尾、正尾6.开鳔:有鳔管通入食道背面,以吞咽或吐出空气来调节闭鳔:红腺位于鳔的前腹壁,卵圆窗位于鳔的后背壁,红腺处集中分布了大量毛细血管,形成奇异的网。

红腺分泌乳酸进入血液,可把血液中的氧气分离出来进入鳔内,此时卵圆窗括约肌收缩。

当需要下沉时,卵圆窗括约肌放松,空气渗入血管。

减少自身密度,减少能量消耗。

两栖纲1.1)裸露但有轻微角质化的皮肤:多层细胞组成的表皮和真皮,表皮轻微角质化,并已出现蜕皮现象;表层1~2层细胞角质化,细胞核仍在,细胞界限明显,仍为活细胞;衍生大量多细胞腺体和色素细胞;大量淋巴间隙和皮下血管;2)不完善的肺呼吸:呼吸多样化:肺呼吸、皮肤呼吸、口咽呼吸、鳃呼吸;3)不完全的双循环:由于肺的出现,2心房1心室,心房内出现完全或不完全的房间隔,静脉窦和动脉圆锥仍存在,出现肺循环。

4)支持和运动系统已基本具备陆生脊椎动物的模式:脊柱分化:颈椎:一块,枕髁一对躯干椎:双凹型、前凹型或后凹型,具前后关节突荐椎:与腰带髋骨连接尾椎:愈合成尾杆骨头骨脱离肩带束缚,骨片丢失或愈合典型的五趾型四肢:多支点,四肢骨中多有愈合现象(桡尺骨)肩带:不再与头骨愈合,肩带加固,由乌喙骨、肩胛骨、上乌喙骨、锁骨组成腰带:形成髋臼,与股骨形成髋关节,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与荐椎相关节以支撑体重胸骨:出现,固胸型或弧胸型5)肌肉开始分化:分化不明显,无肌膈,部分肌肉保留原始分节现象轴肌的比例变化:水平生骨隔位置上移,轴上肌比例减少;腹部的肌肉即轴下肌分化为层,即腹外斜肌、内脏。

由于出现五趾型四肢,附肢肌变得强大而复杂,使附肢本身可运动6)消化系统分化较鱼类复杂:口、口咽腔、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回肠)、大肠(直肠)、泄殖腔、泄殖腔孔、消化腺内鼻孔、耳咽管能动的肌肉质舌口腔腺(不含消化酶)有独立的肝和胰7)神经系统仍处于与鱼类相似的较低水平:脑的五部分分化不高,仍处于同一平面上大脑顶部开始出现原脑皮(神经物质)中脑仍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已具发育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8)感觉器官的完善:听觉:出现中耳,耳柱骨(舌颌骨演变),真正感音的瓶装囊视觉:角膜凸出,晶体稍扁平,晶体距角膜较远,适于远视。

具哈氏腺,下眼睑可活动,具瞬膜,以湿润眼球。

嗅觉:内鼻孔,梨鼻器侧线9)排泄器官对陆生适应的不完善:肾小管较短10)离不开水的生殖方式:体外受精,水中发育,无羊膜2.陆生:多层细胞组成的表皮和真皮,轻微角质化,并已出现蜕皮现象;色素细胞及时改变体色;水生&陆生:黏液腺分泌黏液保护皮肤并且使皮肤保持湿润,有利于呼吸;皮肤与皮下肌肉组织连接疏松,其间分布大量淋巴间隙和皮下血管,与皮肤呼吸机能相关。

3.2心房1心室,静脉窦和动脉圆锥仍存在,不完全的双循环4.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孵化出结构与鱼类相似的蝌蚪,生长到一定阶段开始变态:尾缩短消失,成对附肢出现,鳃和鳃孔消失代之以肺呼吸,单循环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爬行纲1.1)羊膜卵的出现2)覆以鳞片的干燥的皮肤:多层的表皮和真皮,表皮高度角质化,在表面产生角质鳞片,皮肤干燥,皮肤腺极少3)骨骼支持和肌肉系统:头骨:具颞窝,出现次生颚,单枕髁脊柱:颈椎:数目增多,出现环椎、枢椎胸椎腰椎荐椎:2块,横突发达,加强承重,通过腰带关节使后肢承受体重的机能加强尾椎出现胸廓:胸椎、肋骨、胸骨腰带骨之间出现孔洞:耻坐孔四肢骨:典型的五趾型四肢肌肉系统:出现肋间肌和皮肤肌,躯干肌复杂化4)消化管进一步复杂化:次生腭的出现使消化道和呼吸道分开具有广泛着生,无咀嚼作用的牙齿,牙有端生齿、侧生齿、槽生齿,多为同型齿。

口腔和咽明显分化,食道延长。

消化道中出现了盲肠泄殖腔孔是消化道通向体外的出口5)肺呼吸进一步完善:肺内壁有较两栖类复杂的分隔,口腔与呼吸道由于次生颚出现而明显分开,气管和支气管分化明显,胸廓的出现改变呼吸方式6)血液循环仍为不完全的双循环:2心房1心室,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退化的静脉窦,动脉圆锥消失,肾门静脉开始退化7)具有后肾:血管联系,尿酸,尿囊膀胱,盐腺8)体内受精9)神经系统:新脑皮出现,纹状体增大而使大脑增大,脑神经12对10)感觉器官:视觉:出现泪腺,灵活活动的上下眼睑和瞬膜眼球完全适于在陆地上远视,晶体较扁,角膜突出,晶体与角膜的间距较大,双调节听觉:中耳和内耳,鼓膜开始下陷形成外耳道,耳柱骨,瓶装囊更发达嗅觉:次生颚的出现有利于嗅觉的发展,出现鼻甲骨,梨鼻器发达红外线感受器:颊窝和唇窝顶凹器官:机械刺激2.在头骨两侧、眼眶候补有1~2个孔洞,由周围的一定的骨片形成的颞弓围成。

无颞窝(古杯龙类,传统分类观点龟鳖类)、双颞窝(大多数古代现代爬行类、鸟类)、合颞窝(古代兽齿类和哺乳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