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案(精品)
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5篇

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5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5篇,欢迎参阅。
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学习刻画医生的主要特征及病人的面部表情。
2.大胆绘画,表现医生看病的情景。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2.油画棒、记号笔、白纸。
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
师:我们生病了,谁给我们看病?我们来画一画医生看病的情景。
2.观察医生的主要特征。
(1)观察《小朋友的书》,请幼儿说说医生的主要特征。
(2)引导幼儿回忆医生看病、治病的过程。
(3)师: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的表情会怎样?(4)我们来画医生看病,要画出医生的职业特征,还要画出医生怎样为病人看病以及病人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请你们想一想,你准备画什么。
3.引导幼儿画出医生特征,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4.展示与交流作品。
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课后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雪上加霜、按图索骥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3、培养学生锻炼自我,自立自强,能感受爱,回报爱。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沐浴着父母的爱长大,父亲是你的阳光,母亲是你的月亮,你是父母的希望;我们滋润着人间真情成长,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多少回含着感动地泪花畅想未来。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严格的要求。
请看大屏幕,一同欣赏一组画面。
(播放课件)师:欣赏了这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请三名学生谈感受)师:是啊,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妈妈的爱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妈妈的爱是最无私的、伟大的。
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面对生病的儿子,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着孩子独自去医院看病,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妈妈?(生谈看法)我们就一起走进20课《学会看病》去了解这位母亲。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教案

教案:学会看病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学会看病》一课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看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看病的基本知识,如体温计、药物等。
(2)掌握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病情和诉求。
(3)学会合理使用一些常见的药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看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常见的药物使用方法。
2.难点: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病情和诉求。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体温计、药物样本、病例分析等。
五、教学过程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的疾病症状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疾病名称。
2.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生病时,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病情和需求?理解1.合作阅读课文《学会看病》。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解释理解。
教师扩展解释并板书。
3.学生小组合作,通过病例分析,细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探究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的药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其用途。
2.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填写一些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展示所写的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运用1.学生小组合作,编写一段病情描述,并展示给全班其他学生。
2.全班学生通过观察病情描述,猜测病因和给出适当的医疗建议。
3.学生假装到医院就诊,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如何向医生有效表达自己的病情和需求。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学习的内容。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回答关于看病的问题。
拓展1.学生查找一些常见的疾病,并整理相关的预防措施。
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案

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看病时的常用表达和基本对话;2.学会描述疾病和身体症状;3.能够向医生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病情,并主动询问医生的建议;4.培养学生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自我保健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正确的看病表达;2.学会描述疾病和身体症状。
三、教学难点1.向医生准确地描述病情;2.学会询问医生的建议。
四、教学准备1.课文《学会看病》的PPT课件;2.医生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常用看病表达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看病时常用的表达方式和问题;•通过图片和简短的对话,激发学生对看病话题的兴趣。
2.展示与练习(15分钟)•使用PPT展示学习目标中的表达方式,并逐一解释其用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看病对话,鼓励他们使用刚学的表达方式。
3.小结(5分钟)•回顾学习的内容,由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常用看病表达。
第二课时:描述疾病和身体症状1.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常用看病表达;•提问学生:看病时除了表达疾病外,还需要表达什么?2.学习(15分钟)•使用PPT展示学习目标中的疾病和身体症状的描述方式,并逐一解释其用法;•学生阅读课文《学会看病》,注意文中的描述方式和用词。
3.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看病对话,鼓励他们使用刚学的描述方式。
4.小结(5分钟)•回顾学习的内容,由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描述疾病和身体症状的方式。
第三课时:向医生准确地描述病情1.导入(5分钟)•随机提问学生:看病时为什么要向医生准确地描述病情?•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出回答。
2.学习(15分钟)•使用PPT展示学习目标中的向医生准确地描述病情的方式,并逐一解释其用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自己的病情,并更好地和医生沟通。
3.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看病对话,鼓励他们使用刚学的准确描述方式。
4.小结(5分钟)•回顾学习的内容,由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向医生准确地描述病情的方式。
《学会看病》课程教案

《学会看病》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医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医学常识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
2. 注意事项: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如何正确描述病情,就诊过程中的礼仪等。
3. 医学常识:人体基本解剖结构、常见疾病的表现及预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和医学常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看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医学常识和就医经验,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学会看病》课程教材。
2. 课件:看病流程、注意事项、医学常识等。
3.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看病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学会看病》课程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强调注意事项。
3. 分析实际案例: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看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医学常识和就医经验,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程要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六、教学活动1. 观看医疗节目: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医疗节目,如健康知识讲座、医疗纪录片等,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医学知识和看病流程。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模拟看病场景,加深对看病流程和医患沟通的理解。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了解医院的布局、功能和就诊流程,使学生对看病有更直观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看病流程和医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就医经验的理解。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医生讲座:邀请医院专业医生为学生讲解医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2. 健康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健康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兴趣。
2023年《学会看病》教案15篇

2023年《学会看病》教案15篇《学会看病》教案1[ 教学要求 ]1 、认识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
2 、自主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母亲语言和心里活动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培养独立阅读的习惯。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 重点难点 ]自主阅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感受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励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任务,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词及重点句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老师今天带来一首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好吗?(出示多媒体)2 、说一说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了什么?3 、可是有一位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却逼着孩子自己去看病,她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她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出示自学要求(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 2 )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 )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不理解的句子,大家讨论。
2 、学生自主学习3 、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出示课件)( 1 )读课文中的词语( 2 )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字( 3 )理解词语( 4 )全文共有 27 个自然段(三)精读课文,体会母亲的情感变化1 、出示自学要求(出示课件)( 1 )自读课文,用不同符号画出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 )联系上下文谈感受,体会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3 )有感情的朗读句子2 、学生自主学习3 、集体交流汇报( 1 )母亲做出了决定(出示句子)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2 )母亲犹豫了。
(出示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句子,体会母亲的犹豫原因。
( 3 )母亲后悔了。
有感情朗读句子,体会母亲后悔时的心理( 4 )母亲担心。
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优秀教案

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表达了对儿子自立能力的培养。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
3.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
2.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看病经历的感受。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2教师选取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3.1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寓意,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
4.学习生字词4.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4.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义、用法,并进行巩固练习。
5.课堂讨论5.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5.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组活动6.1学生分组,模拟看病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8.课后作业8.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看病经历的作文。
8.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签字确认。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课堂氛围活跃,但部分学生在生字词学习方面还需加强。
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教案

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教案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教案「篇一」《学会看病》讲述了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的故事。
下面是《学会看病》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一探究竟吧!二、明确目标,通览全文1、(1)自由读“学习提示”。
(2)了解学习任务。
“学习提示”向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指名回答(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不在家里找药给儿子治病,而是叫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的事情。
)2、检查预习:出示词语打蔫儿拖沓(1)指名读,正音(2)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描写谁的?(病中的儿子),人在生病时往往是怎样的?(显得没精神,步子沉重)(3)这两个词正是描写出了儿子病时的模样。
喋喋不休忐忑不安深深谴责(1)谁来读好第二组词语?(2)联系语境理解“喋喋不休”,幻灯片出示第18段按图索骥聊胜于无(1)读词,正音(2)联系字义理解词语指名读;全体齐读一遍;出示本课所有词语,齐读两遍。
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教案

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1.3学会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2培养关爱家人、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生病时的经历。
1.2引导学生思考:生病时,我们应该如何照顾自己?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2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逐个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3.2学生通过组内合作,互相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好词好句学习4.1教师挑选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引导学生欣赏并模仿。
4.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5.研讨与分享5.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研讨。
5.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6.小组活动6.1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6.2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7.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1.2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写一篇小作文,题目自拟。
2.课外拓展:2.1观察家人生病时的表现,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2搜集有关健康的小知识,与同学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研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看病》教案

《学会看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正确方法和步骤,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医学常识,培养正确的就医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看病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2. 学习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
3. 掌握医学常识,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正确方法和步骤,与医生有效沟通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医学常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看病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2.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与医生沟通的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3.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医学常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看病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2.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场景,用于模拟与医生沟通。
3. 准备医学常识的PPT,用于讲解和展示。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第一课时:了解看病的正确方法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当你生病时,是如何看病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病经历。
二、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呈现一个生病就医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看病步骤是否正确,并解释正确的原因。
三、总结看病步骤(10分钟)教师根据案例和学生的分享,总结看病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如:挂号、看医生、描述病情、听医生诊断、取药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看病步骤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学习与医生有效沟通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与医生沟通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医生沟通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向医生描述病情、提问等。
三、总结与医生沟通的技巧(10分钟)教师根据角色扮演和学生的分享,总结与医生有效沟通的技巧,如:清晰表达病情、礼貌提问、倾听医生解答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与医生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
2024小学人教版五年级《学会看病》语文上册教案

2024小学人教版五年级《学会看病》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课文《学会看病》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通过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3. 通过朗读课文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医学术语和常见疾病的名称。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课文《学会看病》的课件、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五年级《学会看病》语文课本。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看病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看病时的常见情况和体会。
2. 引导学生回忆上次看病的经历,并与同桌分享。
3.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看病时应该注意什么?
Step 2 学习新知识
1.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预览课文标题和图片,并提问:你们猜猜这篇课文会讲些什么内容?
2. 教师朗读课文《学会看病》。
3.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例如:\。
《学会看病》精彩教案

《学会看病》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常识,包括挂号、就诊、取药等流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看病的能力,学会与医生沟通,正确用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如何与医生沟通,正确用药。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理解医嘱。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模拟看病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践能力。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病历本、药品说明书、医疗知识资料。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病的原因,引出看病的重要性。
2. 讲解看病流程:介绍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基本步骤。
3.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模拟看病场景,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看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分享解决方法。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观看看病流程视频目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看病的整个流程。
步骤:1. 播放看病流程的视频。
2.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二:角色扮演目的: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角色(患者、家属、医生)。
2. 每组根据看病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3. 各组分享表演过程,讨论看病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七、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评价内容:1. 看病流程的掌握程度。
2. 沟通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八、教学拓展话题一:健康生活方式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步骤:1. 引导学生分享健康生活方式的经验。
2. 讨论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
话题二:疾病预防目的:培养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会看病》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会看病》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_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 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练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练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疑问导入,质疑母爱千百年来,母亲的爱就像这贴身的衣服,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力量。
你摔倒了,母亲会---(生接答)你饿了,母亲会----( )你生病了,母亲会---()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板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按要求自由读文。
自读要求:①自由读课文,把不熟悉的词多读几遍,读准确读流利。
②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③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过程。
2、检查词语朗读情况打蔫儿拖沓喋喋不休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深深谴责聊胜于无① 指名读准词语头两个词文中是描写谁的?(病中的儿子),“打蔫儿”是怎样的?(显得没精神,头抬不起来,)“拖沓”形容什么?(步子沉重 )这两个词正描写出儿子病时无力的模样。
② 师:儿子还没有成年,病中的他显得那么虚弱。
此时此刻,他多么需要----(生接答)③ 生活中如果你病了,你的妈妈会怎样做?(生自由回答)但文中的母亲却是怎样做的?④ 概况全文大意。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儿子成长的关爱和教育的良苦用心。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家长的关爱和教育方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生过病?生病时,是谁带你们去看病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看病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教儿子学会看病的。
2.自读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3.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生字词,注意字音、字形和词义。
学生自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4.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的理解,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
第二课时1.分析课文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中的家长教育方式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家长关爱和教育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家长教育的良苦用心。
2.学习课文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谈谈课文的写作特点,如:语言、结构等。
3.课堂练习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造句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写作。
第三课时1.深入挖掘课文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理解家长的关爱和教育方式。
2.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的处理方法。
3.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学会成长”的作文,结合课文内容和个人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否到位?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3.课堂讨论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4.课后作业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认真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所提升。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看病这一主题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前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看病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掌握,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充满好奇,关心他人的健康,但有时在面对疾病时,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本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疾病,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课文中提到的看病流程是怎样的?
b.看病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c.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看病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看病知识的掌握:
a.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看病流程图。
3.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课课题《学会看病》,并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障碍。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3.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看病的相关知识,如预约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环节。
4.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b.家长认为在看病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c.家长是如何教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
请将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3.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思考以下问题:
a.课文中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分别代表了哪种性格特点?
五年级上语文优质课20《学会看病》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学会看病》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儿子的关爱;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插图中的故事。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照顾自己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查字典或组内交流解决。
a.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b.作者为什么让儿子一个人去医院看病?c.儿子一个人看病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如何?(三)课堂讨论a.作者为什么在儿子生病时让他一个人去医院?b.你认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c.从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四)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描写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课文的美。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独立,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四、作业设计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2.课下阅读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1.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利用插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在自主学习环节,我鼓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
3.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4.在课堂讲解环节,我对重点句子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5.在作业设计环节,我注重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a.在课堂讨论环节,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
b.在课堂讲解环节,要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c.在作业设计环节,要注重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学会看病》课程教案

《学会看病》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就医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
3.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情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
2. 注意事项: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如何向医生准确描述病情,遵守就诊规定等。
3. 自我保健意识:如何预防疾病,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的重要性等。
4. 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情况:如何拨打急救电话,简单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自我保健意识和应对突发疾病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就医方式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
4. 实践操作法:模拟就诊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视频资料和案例。
2. 准备模拟就诊场景所需的道具和器材。
3. 安排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看病流程、注意事项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能力:在模拟就诊场景中,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进程:1. 导言:介绍课程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看病的基本流程:讲解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复诊等步骤。
3. 注意事项:讲解选择医院、科室,向医生描述病情,遵守就诊规定等。
4. 自我保健意识:讲解预防疾病、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5. 应对突发疾病和意外情况:讲解拨打急救电话、急救措施、心肺复苏等。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就医方式和应对方法。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8. 实践操作:模拟就诊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
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会看病》教案、教学设计

6.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提醒自己在生活中注意身体健康,关爱家人,学会看病。信中可以提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道理启示,字数在200-300字左右。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作业的实践,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查阅资料、请教家长和同学,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待大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提高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进行问题探究,培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难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病时学会看病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教师强调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健康,学会看病。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学会看病》的读后感,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个人生活经验,阐述自己在生病时的感受、学会看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关爱家人等。字数在300-400字左右。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看病这一话题并不陌生,但可能对于看病过程中的细节、医疗常识等方面了解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他们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此外,五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他们开始学会独立思考、质疑和探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篇

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设计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学会看病》教学设计1一、教材解读: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来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
“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说明母亲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
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
“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会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
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
“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二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二、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三、教学过程:1.《学会看病》导入师: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
关于《学会看病》的教案

关于《学会看病》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培养学生正确的就医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看病流程的能力。
(2)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
2. 就医注意事项。
3.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就医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就医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病例引导学生了解看病流程。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就医经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采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模拟看病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1. 引入话题:讲述一个关于看病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看病话题的兴趣。
2. 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挂号、就诊、检查、缴费、取药等环节。
3. 分析就医注意事项:如就诊前的准备、就诊时的言行举止、就诊后的跟进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就医经验,讨论如何避免看病时的困扰。
5. 情境模拟:学生分组模拟看病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文章,增强对健康的关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情境模拟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的掌握。
3. 情感态度: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和自我保健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学会看病》相关教材或阅读材料。
2. 病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的真实或模拟病例。
3. 健康生活资讯:用于课后作业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资讯。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实地了解看病流程,增强实践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过程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探究质疑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特殊的母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自学自练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5、重点句子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
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
(这段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
“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
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
7、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8、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大班展练
1、一个小班展练课文的生字词语。
2、一个小班展练描写母亲心理和语言的句子,体会感情。
3、一个小班展练课文的重点句子。
4、一个小班展练母亲的感情的变化过程。
四、当堂训练
1、请在正确读音下边打“√”
我看他有点打蔫(niān yān)儿。
当我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zhēnɡ zhènɡ)住了。
走廊里想起了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拖沓(tā tà)。
时间艰涩(sè shè)地流动着。
2、照样子,写词语
喋喋不休摇摇晃晃
喋喋不_来日_长按_索骥忐忑不_
3、用“假如”写一句话
4、读句子,说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我的心立刻软了。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