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2015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计划表
11.23-11.27
13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第一节、第二节)
4
多媒体
讲授
11.30-12.4
14
(第三节、第四节)
多媒体
12.7-12.11
15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第一节、第二节)
4
多媒体
讲授
实践教学“观看法律案例”
(2学时)
12.14-12.18
16
(第三节)
多媒体
讲授
9.14-9.18
4
(第三节)
多媒体
9.21-9.25
5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第一节、第二节)
4
多媒体
讲授
课后作业:观看大阅兵的观后感
实践教学“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2学时)
9.28-10.9
6
(第三节)
多媒体
10.12-10.16
7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第二节)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每课简要内容
课时数
教具
教学方式
作业
备注
8.24-8.28
1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第二节)
6
多媒体
讲授
实践教学:本学期与团委合作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2学分)
8.31-9.4
2
(第三节、第四节)
多媒体
9.7-9.11
3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第二节)
4
多媒体
4
多媒体
讲授
10.19-10.23
8(第Biblioteka 节)多媒体10.26-10.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题总结
2021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大题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2、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3、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新、外化与行?4、如何熟悉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根本方法?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决崇高信念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如何熟悉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大学生应该确立怎样的人生目的?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3、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一、思想道德修养局部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具体表达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 不可偏废, 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 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奉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 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升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熟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开展规律,是不是符合历史的开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 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开展和进步.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决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决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 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开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熟悉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老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7、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答:为了建设和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 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8、什么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答:(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根底;(2)老实守信.老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标准,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开展的基石;(3)办事公正.办事公正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那么;(4)效劳群众.效劳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9、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婚姻家庭道德是在婚姻家庭根底上所形成的一种道德观念,其主要内容是:(1)婚姻自主,真正奠定在爱情根底上的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应该互敬互爱. (2)在家庭生活中赡养尊敬老人,抚养教育子女,与邻里和睦相处. (3)注意方案生育,勤俭持家,爱家爱国.10、男女恋爱中的根本道德要求是什么?答:(1)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2)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3)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11、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答:(1)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根底上形成的;(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达;(3)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总之,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12、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范畴是什么?答:(1)正直无私;(2)忠诚守信;(3)仁爱互助;(4)勇敢进取;(5) 敬业女?学;(6)勤劳节俭;(7)谦虚谨慎;(8)遵纪守法;(9)文明礼貌.13、什么是友谊,它是如何获得和开展的?答:友谊有以下三个特征:(1)友谊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相互间爱的给予.(2)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 是人类美德化为情感的无偿赠予,它能沟通心灵、美化生活、稳定和稳固社会. (3)友谊是需要平等、互助、互尊、互爱的心灵默契.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开展友谊,应做到:(1)与人为善,以心换心.(2)学会宽容,善于原谅. (3)严于律己,谨慎交友.14、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答:竞争和合作的辨证统一.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量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1)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配角的(3)处理好主角关系.15、现代人才必须学会与人真诚的合作.简要说明合作的意义是什么?答: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体为到达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合作具有很大的意义:(1)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 (2)合作是人生力理的源泉.(3)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16、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意义是什么?答: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需要;(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17、什么是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有哪些主要内容?答:自我修养是指一个人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修养和陶冶的工夫,为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水平,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心理修养.1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进行自我修.答:自我修养主要是靠个人自己的努力,修身养性,到达人生的理想境界. 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为:〔1〕认真学习,把握自我.〔2〕勤于实践,塑造自我. 〔3〕严格要求,完善自我.进行自我修养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1〕常思己过,有那么改之. 〔2〕自觉锻炼,陶冶情操.〔3〕坚持“慎独〞,纯洁品质.19、简述“贵在立志〞.答:〔1〕所谓志,乃是理想、决心、毅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生命的去和、精神支柱.青年是理想形成时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2〕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对人类的奉献是与他在青年时期立下志向并不懈奋斗分不开的.〔3〕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培养自身人际交往水平应从哪几方面着手?答:〔1〕改善熟悉模式. A、是要求人们充分熟悉人际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学会与人相处和协调人际关系采取积极的态度;B、正确熟悉自己和他人,平等地与人交往.(2)完善性格,增强人际吸引因素.其中包括: A、正确的人生观;B、高尚的品德修养;C、良好的心理品质;D、智慧和才能.(3)掌握交往的艺术.与人交往的根本方法和技巧主要有:A、注意自我形象;B、与人交谈;C、注意动作行为;D、把握对方心境.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增强道德实践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2、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精神表达在哪些方面?3、谈谈增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4、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第五章遵守道德标准锤炼高尚品格1、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2、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3、如何熟悉恋爱与婚姻家庭中的道德妖气?4、谈谈如何增强个人道德修养.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1、如何熟悉法律的特征?2、如何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3、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根本原那么?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什么?3、如何正确理解法治思维?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1、如何理解法律权利和人权的关系?2、如何熟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3、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有何特点?4、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5、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依法维权?二、法律根底局部1、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答: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必须的,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那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着重要意义:〔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根本要求.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底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2、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答:现代社会生活中,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根底和共同的生活理想, 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好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情感.因此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爱恋中的男女双方平等互爱、排他专一、强烈持久、纯洁严肃的感情.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自然根底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的精神.3.简述法律的特征.〔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①法律是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标准.②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标准,③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标准. ④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标准.2.简述法律的本质.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 ②法律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关系.③上层建筑中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对法律产生影响.4.简述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概念和特点.社会主义法律制定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标准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特点:①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专门活动;②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根本原那么.①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那么.②坚持原那么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那么.③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那么.④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那么.⑤鉴别、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的原那么.6.简述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概念和方式.①社会主义法律实施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标准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 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②社会主义法律实施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主义法的遵守;另一种是社会主义法的适用.7.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根本原那么(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和原那么;(2)公民的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那么;(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那么;(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那么;(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的原那么.8.简述违法的含义和构成条件.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 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当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由以下条件构成:①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②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必须是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③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成心或过失;④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水平和行为水平的人.8,什么是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可分为哪几类?法律责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当的责任.法律责任可以分为:〔1〕违宪责任〔2〕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4〕刑事责任9,什么是法律制裁?法律制裁可分为哪几类?法律制裁是国家为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而对于违法行为者实施的举措.法律制裁可以分为:〔1〕违宪制裁〔2〕民事制裁〔3〕行政制裁⑷刑事制裁10.简述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的含义和意义.法律实施的监督, 是指社会主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权利和程序对于法制的各个环节的贯彻和执行情况予以监察和催促, 从而保证法律得以实施的活动.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的意义是:①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内容和重要组成局部②法律监督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措施和有效环节.③法律监督是保证公民权利的需要, 是公民保护自己的最后的法律武器.11.我国广义的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哪些内容?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②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③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④社会性的监督,包括民主党派、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等;⑤中国共产党的监督,这是监督体系的关键.12.简述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宪法是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比照关系, 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原那么, 保证公民根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特征:①在规定的内容上,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根本原那么,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那么等.②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③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特别的程序.1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根本权利有哪些?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宗教信仰自由:③人身自由权利:④ 社会经济权利;⑤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⑥特定人的权利;⑦监督权利.1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根本义务有哪些?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保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 ③维护祖国的平安, 荣誉和复兴.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⑤依法纳税.15.简述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构成.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③国务院;④中央军事委员会;⑤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⑦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6.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分类①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称.②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17.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①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一个是国家行政机关.②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治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③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律标准预先规定的.④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治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18.简述诉讼法的概念及其种类.诉讼法是调整和标准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可分为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19.简述诉讼证据的概念及其根本特征.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实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 它有三个根本特征:客观性,指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虚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关联性,指必须与特定的案件有内在必然联系,与案件无关的事实不能作为证据;合法性,指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 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证据.20.简述税法的概念和分类.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过程中和国家进行税收治理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根据税法调整的具体的经济关系的不同,可把税法分为税收征收法和税收治理法.。
思想道德修养第六章题库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中共中央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D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A、人权B、人格C、公民的权利D、公民的基本权利答案:A3、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门类,称为()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律部门D、法律渊源答案:C4、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A、工人阶级领导B、国家的一切权力于人民C、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D、少数服从多数答案:B5、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法律实施和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A、法律制定B、法律适用C、法律遵守D、法律执行答案:C6、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7、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
A、经济关系B、行政关系C、劳动关系D、合同关系答案:C8、在法律的规范作用中,起首要的作用是()A、评价作用B、预测作用C、指引作用D、强制和教育作用答案:C9、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A、具有强制力,违背其的后果是一定会受到制裁B、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C、有专门的法院、监狱等机构作为其实施的保障D、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答案:B10、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答案:A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A、1年B、2年C、3年D、4年答案:A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是( )。
A、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工资为生活来源的公民B、年满18周岁C、年满20周岁D、年满22周岁答案:B13、下列机构,属于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是()A、国务院B、国家主席C、人民政协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A14、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其中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基本保障的是()A、人身自由权B、政治权利和自由C、平等权D、文化教育权答案:B15、“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适用于()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305944_1601008_(1).9.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2016年)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ical Moral Cultivation & Legal Basis 一、课程概况、目的、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个组成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从社会适应,身心成长和事业发展等问题入手,内容涉及大学精神、爱国主义、人生理想、人生态度、学习观念、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社会交往、友谊和爱情以及自我修养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意识。
法律基础部分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为根本宗旨,主要内容包括法律理论、宪法、刑法、民法以及相关法律,以便使学生了解现行法律制度,养成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据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自身修养,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自觉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大学生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每一单元的教学也都应有具体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定位具体体现四个方面:1、政治性目标。
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目标2、思想性目标。
课程通过人文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传授和理论讲解,强化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2015年版)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我们(大学生)都懂法吗?
★大学生现在的社会里也算是学历知识
水平比较高的群体,那么是不是大学生群 体都拥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呢?
案例一:我没有偷东西 卢某系北京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2000年 6月,从网上下载了黑客软件,破译并盗取某公司 上网帐号与密码。并且向好友与同学广泛传播此 帐号与密码,还得意得告诉他们“这帐号是黑下 来的,不付钱就可以上。”。 致使1000多人使用该帐号,造成该公司16万多 元的经济损失。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追究 时,他竟以并没有偷东西为由替自己辩解。
案例二: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 强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 生在被捕后居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 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案例三:清华学子伤熊事件 2002年1月29日、2月5日和23日,22岁的清华 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后用硫酸 泼伤了5只熊。刘海洋面对民警的审问时也说: “我觉得好奇……不是存心想伤害它或怎么 着……”这种对法律的麻木无知无不令人震惊。
从以上事件可见,并非所有大学生都懂基 本的法律常识,从而做了如此荒唐的事情。 法律与道德不同。道德可以经过全社会的各层 次的教化与熏陶,使人们知道基本的道德要求 (尽管未必都会做有道德的事情)。但没有经 过专门的宣传与教育,人们不可能具备基本的 法治理念与法律知识的。
大学生必须学习法律知识,使自己除了具有 高尚的德性外,同时还具备法治观念和基本的 道德知识。
第三节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思修复习资料
复习要点与思考题绪论复习要点:1.大学生活的特点学习上的自主性、生活上的独立性、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广泛性2.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3.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4.如何在大学实现成才目标(一)明确大学生成才的总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确立科学可行的人生发展目标:目标导航人生、目标科学可行、目标化为行动、对目标坚持不懈。
(三)付诸实际行动:增强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践行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个人)践行意义: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方针重点复习的思考题:1.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怎样在大学实现成才目标?答题点:如何适应大学生活:1.树立独立生活意识;(自立自强自信自律)2.提高明辨是非能力;(求真求善、善做善为)3.虚心求教,细心体察;(谦虚好学、及时解惑)4.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敢于尝试、善于总结)5.更新学习理念:自主、全面、创新、合作、终身学习理念。
怎样在大学实现成才目标(一)明确大学生成才的总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确立科学可行的人生发展目标:目标导航人生、目标科学可行、目标化为行动、对目标坚持不懈。
(三)付诸实际行动:增强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2.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精神实质。
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
思修课程标准
思修课程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系(院):基础部适用专业:三年高职各专业课程类别:基本素质与能力1、前言课程性质与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在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是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隶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本课程以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着重解决大学一年级学生面对新生活、新转变所出现的思想困惑与理论不足的问题。
课程既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也有突出的理论性、知识性,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旨在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爱国的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认识国家、社会及自身,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爱国信念及科学的规范意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和提升实践能力。
本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侧重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为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及法律素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15版)
封建制法律: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同时 不完全占有农民,所以封建制法律是地主阶级统治 农民的工具,是为保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而服务的 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 1、维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确认农民对封建地 主的依附关系 2、维护封建制的等级制和皇权。
例如: 隋朝的《开皇律》就创设了十恶的罪名为了维护封建皇权以及君臣、父 子、尊卑的封建等级制度。
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奴隶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 资本主义法律
非剥削阶级类型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奴隶制法律: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不仅占有生产 资料还占有奴隶本身, 因此奴隶制法律 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的工具。
例如: 古巴比伦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中就规 定:打死奴隶只需赔偿奴隶主一些银钱 即可。奴隶的地位和牲畜的地位是相同 的。
“林看起来挺阳光的,也挺开朗的。”与林某一起组织 过活动的段同学回忆,林某碰到熟人都会主动打招呼, 对师兄师弟也比较客气。不少见过林某的校友,对其的 描述仍大多是“阳光、热情”。
林森浩
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 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 纪为耻”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律真正实现了人的政治自由与经济 自由,消除了人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全面发 展提供了保证。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就是上升为 国家意志的无产阶级意志的体现,它代表 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通过人民代表 大会立法机制),它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背诵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述题考点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
①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②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
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
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如何实现理想)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伟大出自平凡。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1、中国精神的意义体现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如何改革创新)(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①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②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③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要做到: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一.单项选择题1.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特征的行为规范是()A.宗教规范B.道德规范C.法律规范D.政党行为规范2.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3.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制"与"法治"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A.“法治”通常是指有关的法律和制度的条文规定,也就是“纸面上的法”B.“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这句话中的“法制”是指包括立法,司法等在内的动态意义上的概念C.“法治”与“人治”相对,重要是指依靠不受人的感情支配的法律治理D.“法制”与“法治”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4.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国家需要法律B.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D.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C.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5.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中,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6.诉讼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
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A.客观性B.合法性C.关联性D.合理性7.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说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中()A.有法可依的含义C.执法必严的含义B.有法必依的含义D.违法必究的含义8.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D.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9.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由社会精神生活条件决定10."法律主要是()意志的表现。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现在请问一下同学们,“还欠款2”应该如何解 读,王先生还需要向张先生偿还多少借款?
• 假设从明天早晨开始,我们国家的现行法律
全部废止,我们的生活中不再有任何的法律存在, 大家觉得好不好?
法律它只调整社会关系,而且它仅仅只是行 为规范
提问:小王失恋了,心里不痛快,想去抢银 行,甚至是还想去杀人,对小明的这种想法应该 如何评价?
案例:谁有权制定法律?
• 某村有一公共果园,常有村民饲养的牲畜进入果园吃树 叶和果实。村委会为此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今后若再有此 类事件发生,村委会有权任意处置这些牲畜。村民大会当 场举手表决,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这一规定。有一天, 村民孙某的两只山羊再次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时被守护 人打死。孙某遂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并声 明表决时自己并未举手同意这一规定。
• 问: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老人们在道德规范上都有被让
座的权利。但是,假如有的乘客就是不给老人让座,这个 老人他能不能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强制这个乘客给让座?
• 问:见义不为,无勇也,但对见义不为的行为能否申请 法律制裁呢?譬如江歌因替刘鑫挡刀而死,但这期间面对 江歌的求救,刘鑫却躲在门后,对刘鑫的行为能否请求法 律制裁?
灋
第三部分 去
第二部分 “廌”
第一部分 三点水
驱逐、放逐
“廌”是古代神话传说 中头长独角、秉性公
正的神兽。
意为“平,无 凹凸”之意, 引申为“公平”
14
中国的法
廌(zhì ),也称(獬豸xiè zhì)为 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似羊非 羊,似鹿非鹿,头上长着一只角,故又 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 言、知人性、辨曲直,是公正、勇猛的 象征。
高教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修订)-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圣才出品】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6.1 复习笔记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1.法律的词源与含义(1)法律的词源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富含着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
②在古代文献中,“法”除与“刑”通用外,也往往与“律”通用。
据《尔雅·释诂》记载,在秦汉时期,“法”与“律”二字已同义,都有常规、均布、划一的意思。
(2)法律的广义与狭义①广义的法律是指法律的整体,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军事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②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③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讲的法律通常是指广义的法律。
(3)法律的含义根据我国法学界通说,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律的本质与特征(1)法律的本质①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
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遵守法律。
②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即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所体现的意志。
它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统治阶级的意志还通过政策、道德等形式来体现。
③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2)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调整社会关系的。
但法律只调整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不会规范人们所有的行为,因而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
②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主要有两点: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即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或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或判例以法律效力;b.由国家保证实施,即具有国家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2015版思修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 封建制法律 •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不完全占有 农民,所以封建制法律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的工具,是为 保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而服务的 • 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 • 一是肯定人身依附关系; • 二是封建等级制度; • 三是维护专制王权; • 四是刑罚严酷、野蛮擅断。 • 列如: • 隋朝的《开皇律》就创设了十恶的罪名,包括了谋反、谋 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等。十恶罪的设立 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权以及君臣、父子、尊卑的封建等级 制度。
法律的词源
• 西方法律词源 • 西方“法律”一次的语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 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法律”一词不仅有“法”的一般意思, 而且还兼有权利、公平、正义等含义。
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 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 阶级的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 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 为规范体系。
• 资本主义法律 •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力成为 商品,所以资本主义法律的根本任务是为了维护有利于资 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 • 资本主义法律可以分为两类: • 1、大陆法系又叫罗马法系 • 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采用 • 2、英美法系又叫海洋法系 •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
二、法律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律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志 的统治阶级意志
不是统治阶 级意志的全 部,仅是上 升为国家意 志的那部分
在阶级对立 的社会中, 法律是统治 阶级意志的 体现
法律是由特定的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
思修题库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1、在我国古代,“法”主要表现为“刑”或“刑律”,意味着公平、正义、祛除邪恶。
()2、在现代法治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全部体现为法律。
()3、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所以要永恒的存在下去。
()4、行政执法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5、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6、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从人类诞生时起就产生了。
()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富含着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
()8、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
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9、在古代文献中,“法”与“刑”与“律”通用。
()10、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奋斗目标。
()12、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遵守法律。
()13、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参考答案:1、A 2、B 3、B 4、B 5、A6、B7、A8、A9、A 10、A 11、A 12、A 13、A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1、作为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的是A、立法B、执行C、司法D守法()2、在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国务院部委D、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大()3、在法律运行过程中,保证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A、立法B、执行C、司法D守法()4、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作为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的是A、宪法B、法律C、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5、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6、我国的政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多党合作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是A、宪法B、法律C、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10、张三是个爱思考的人,张三的“想一想”:A、张三想得好想得美,法律不调整B、张三想得坏想得恶,法律要对张三予以制裁C、张三想啥法律也不调整D、张三不能胡思乱想,张三想啥法律都不允许()11、张三喜欢在网上发帖,对于时政新闻公众人物甚至身边的马五王六评头论足,张三发帖的行为:A、属于言论自由,法律不调整B、张三就那么随便一说,法律不调整C、张三就一小市民,又不是重大决策者,张三爱说啥说啥,法律不调整D、张三在网上发帖要遵守法律法规,触犯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12、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买卖1000斤苹果的合同,并且如约履行,所以:A、张三的行为与法律无关B、张三的行为是合法行为C、张三的行为就是一市民的普通生活举动,法律调整会劳民伤财D、法律是制裁违法行为的,法律对张三没用()13、小王是某大学学生,触犯刑律,下列给小王辩护的律师的哪些意见是可采纳的:A、大学生触犯刑律,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免除处罚B、大学生触犯刑律,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C、大学生触犯刑律,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该比其他身份的人犯罪罪责轻D、小王的大学生身份不影响定罪量刑()14、《道路交通安全法》第8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不严格执法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这是A、授权性法律规范B、命令性法律规范C、禁止性法律规范D、义务性法律规范()15、我国的政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6、关于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B、民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C、民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D、民法是关于权力的授予、权力的行使以及对权力的监督的法律规范( )17、法存在于: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18、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许多种类,其中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是:A.道德规范B.宗教规范C.法律规范D.纪律规范()19、法律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形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形成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 年来,以宪法为统帅 的多个层次的法律规 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 形成。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 会议上宣布: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是我国为 解决民族问题、 处理民族关系, 实现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各民 族共同繁荣发展 而建立的基本政 治制度。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宪法规 定,城市和农村 按居民居住地区 设立的居民委员 会或者村民委员 会是基层群众性 自制组织。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2、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 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的领导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是我国的国体。我 国《宪法》第 1条 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是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 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 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体现继承中国法制传统 和借鉴人类法律文明成果的 文化要求 体现动态、开放、与时 俱进的发展要求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 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的统帅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的主干 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性法规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一.单项选择题1.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特征的行为规范是()A.宗教规范B.道德规范C.法律规范D.政党行为规范2.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3.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制"与"法治"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A.“法治”通常是指有关的法律和制度的条文规定,也就是“纸面上的法”B.“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这句话中的“法制”是指包括立法,司法等在内的动态意义上的概念C.“法治”与“人治”相对,重要是指依靠不受人的感情支配的法律治理D.“法制”与“法治”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4.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国家需要法律B.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D.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C.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5.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中,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6.诉讼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
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A.客观性B.合法性C.关联性D.合理性7.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说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中()A.有法可依的含义C.执法必严的含义B.有法必依的含义D.违法必究的含义8.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D.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9.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D.法律由社会精神生活条件决定10."法律主要是()意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