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 教案设计(鲁科版)
《无线电通信》优教教案2
无线电通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难点:了解广播、电视和无线电话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策略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它们是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前面电磁波知识的扩展。
基于此,本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具有如下特点:1.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应尽量安排为探究性的学习,主要安排了以下的探究活动:布置学生课前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本节的内容:(1)无线电信号是如何发射的?又是如何接收的?(2)电视的工作过程是什么?(3)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由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要求很低,适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探究。
2.不必过分要求学生深入地掌握某些知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而并不要求学生知道具体的技术细节,如器件的结构等。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知识同社会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是这一节的另一个特点。
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这个问题对学生充满了诱惑。
“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课程理念在本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教学资源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实物投影仪,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各一台,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九年级物理下册《无线电通信》教案、教学设计
(2)设计一份关于无线电通信的科普小报,内容包括无线电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绘制图表等方式,提高科普宣传能力。
2.实践操作:
(1)利用废旧物品或电子元件,搭建一个简单的无线电发射和接收模型,观察并记录无线电波的传播和接收效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1.学生对无线电通信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从生活实例中感受无线电通信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热情。
2.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通过设计实验活动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
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无线电通信设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无线电波的传播和接收过程。
2.运用讲授法,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无线电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无线电通信模型,亲身体验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提高实践操能力。
4.学生的合作意识需要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挖掘,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无线电通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尤其是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
2.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特别是发射器、接收器、天线和信道等关键部分的工作原理。
鲁科版选修(3-4)第2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word教案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目标】(1)了解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
(2)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和调制的简单概念。
(3 )了解调谐、检波及无线电波接收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调制、调幅和调频;调谐和解调;知道什么是电谐振和调谐电路教学难点:知道什么是电谐振和调谐电路【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讲解法【教具】:两台对讲机、一部手机、一台收音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来看一下我手中的东西,分别是:收音机、手机、对讲机。
其中,通过对讲机和手机,我们可以把自己话音传到我们想要它们去的地方,也可以听到对方的话音。
这两个设备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传递和接收声音呢?电磁波对,就是电磁波,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首先我们来一块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
(2)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和调制的简单概念。
(3 )了解调谐、检波及无线电波接收的基本原理。
大家都预习过了,我们今天将从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这两个过程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首先请第一组同学给我们展示第一部分内容。
第一组同学主要讲的内容1.无线电波的发射问题1 :如何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发射电磁波的振荡电路,需满足:(1)要有足够高的频率.(2)要用开放电路,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能量)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问题2 :如何有效地传递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要求发射的无线电波随信号而改变,使无线电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调制,常用的调制方法有 调幅 和 调频 两种,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叫 调幅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叫 调频经过调幅后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叫 调幅波经过调频以后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叫 调频波(调幅波、调频波统称已调波。
)通过以上几步我们就可以把信息有效地发射到空中,但是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 波,我们怎样才能把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有效地接收到, 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1:无线电通信
无线电通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概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手机、无绳电话、VCD、电视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
2电磁波的波速怎么计算波速=波长×频率,c=λf,。
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知道c=λf,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相同,所以用途也不同。
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
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
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我们先想想人们原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人们在烽火台点燃火,用烟来传递战争信息。
人们用鸽子传递信件信息。
人们通过用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邮寄信件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传递信息要有像烟、鸽子、马、火车、飞机等这些工具。
传递信息要有载体。
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是电磁波。
电磁波传递信息又快又远,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它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进行无线电通信。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电磁波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二、新课学习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是由广播电台发射的。
话筒把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信号就相当于写信的人把信写好,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
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相当于能够运载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类似于把信件装在了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教学设计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教学目标】1.知道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它的速度等于光速。
知道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2.知道无线电波的几个主要波段,它们的英文缩写、传播方式和主要用途。
3.知道什么是模拟信号、调频、调幅和调谐。
【教学重难点】1.无线电波的应用;2.无线电通信。
【教学过程】1.无线电波。
无线电广播和无线电通信都离不开电磁波,电磁波是继语言、文字、和电流之后人类发明和使用的又一信息载体。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磁波和其他类型的波一样都有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电磁波,但它们处在不同的频率范围。
电磁波不仅可以用来通信,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用途,但电磁波也会带来新的污染,知道它的利弊,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108m/s。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23.无线电通信。
(1)无线电波的发射:高频振荡电流→声音信号电流→高频调制电信号→发射无线电波。
(2)无线电波的接收:接收无线电波→调谐选择所要接收的电磁波→检波获得声音信号电流→耳机放音。
【作业布置】一、填空题。
1.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等于米/秒,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千米/秒。
2.无线电波主要可分为四个波段,分别为、、、和。
3.要实现全球通信,只要颗卫星就可以实现。
4.叫频率。
5.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器“神州五号”,当其在离地球两万米的高空中给地面控制中心发送信号后,经过秒延迟地面才会收到。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越高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越快;B.频率越低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越快;C.频率不同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相同;D.频率不同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也不同。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无线电波是一种信息运载工具;B.无线电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等于3×105米/秒;C.飞机导航可以用无线电波实现;D.我们生活的空间充满无线电波。
无线电通信-鲁科五四学制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无线电通信-鲁科五四学制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一、知识点讲解1. 无线电波•定义: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形式。
•特点:可以穿透障碍物,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
•分类:–长波:频率0.3~3千赫,适合传输低音频信号。
–中波:频率0.5~1.5兆赫,适合广播通信。
–短波:频率1.5~30兆赫,适合远距离通信。
–甚短波:频率30~300兆赫,适合近距离通信。
2. 无线电通信•定义: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分类:–短距离通信:如蓝牙、红外线通信等,适合1~10米范围内通信。
–远距离通信:如广播、卫星通信等,适合长距离通信。
3. 调制•定义:将信息信号按照一定规律转化到载波信号上的过程。
•分类:–模拟调制:将模拟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到载波信号上。
–数字调制:将数字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到载波信号上。
•调制方式:–幅度调制: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在音频通信中广泛应用。
–频率调制: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在广播、电视、雷达等领域应用。
–相位调制: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在通信、雷达等领域应用。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无线电通信的基本知识。
•掌握无线电波的分类及特点。
•熟悉调制的概念及方式。
2. 教学步骤1.提出问题:什么是无线电波?有哪些分类以及特点?2.分组讨论并展示答案,引入无线电通信的概念。
3.播放“无线电通信”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应用。
4.讲解调制的概念及方式,特别是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5.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课堂互动:在无线电通信中,哪种调制方式最常用?为什么?6.整理概念,并进行小测验以巩固理解。
7.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8.对本节课进行回顾并布置作业。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无线电通信的概念和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无线电波的分类和调制方式的应用场景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我在讲解过程中加强解释和示范。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及小测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这是我需要继续加强的一个方面。
鲁教版(五四制)物理九年级下册- 17.3 无线电通信-学案设计(无答案)
无线电通信【学习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学习重难点】(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学习过程】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
2.收音机负责信号的与还原。
二、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1.图像信号工作过程。
摄像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射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接收机工作过程。
天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收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频放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移动电话1.移动电话:发射接收二合一。
2.无绳电话:座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小型基地台。
工作区域在几十米至几百米的范围。
【达标检测】1.下列通信工具中不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是()A.有线电话B.卫星电视C.无线电广播D.雷达通信2.能把声音和图像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是()A.耳机和摄像机B.话筒和摄像机C.话筒和显像管D.耳机和显像管3.能把电信号转化为声音和图像的装置是()A.耳机和摄像机B.话筒和摄像机C.话筒和显像管D.耳机和显像管4.下面是无线电广播接收过程的几个步骤,其合理的顺序是()A.调谐选择所需要接收的电磁波B.接收电磁波C.检波获得声音信号电流D.耳机放音5.无线电波的发射:(1)用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2)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3)通过______发射到空中。
6.如果把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过程比作飞机运输货物,则声音、图像信号相当于______,高频电磁波相当于______,把声音、图像信号加载到电磁波上相当于______,把电磁波发射出去的天线相当于______。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三节无线电通信教学设计
第三节 无线电通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安排在学习《电磁波》之后,内容实际上是如何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理论性较强,是让学生了解现代通讯设备的一个窗口。
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它们是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前面电磁波知识的扩展。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收音机、电视、移动电话、移动设备信号基站发射塔等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理论却是了解甚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2)大概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2.过程和方法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诱思】[新课导入]课件展示图片导入语:电视、电话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有了电视能让我们坐在家里了解世界,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
那么它们是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 二、【合作互动 探究新知】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过程——广播电台[自学提纲一]通过阅读课本,完成课件展示的内容:(时间3min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分别由________和________来完成。
2.用________传递声音信号,需要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加载到________上,再把载有这种信号的电磁波向外界发射出去,在接收处需要把加载在电磁波上的信号取出并放大,然后还原为________。
[精讲点拨]电磁波传递信息又快又远,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它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进行无线电通信。
发射电磁波是为了利用它作为传递信号的载体,正如放飞信鸽是为了用信鸽来传送信件一样。
无线广播的信号由广播电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
收音机的天线,是接收电磁波的。
初中物理初三物理下册《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教案、教学设计
2.交流分享: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提问或补充,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3.教师点评:在各小组讨论结束后,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讨论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与同学、老师分享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趣事和感悟,互相学习、交流。
2.实例展示:展示手机、无线电广播等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
3.情境创设:通过讲述一个与无线电通信有关的故事,如无线电爱好者的探险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无线电波的基本概念,如频率、波长、传播速度等,并通过公式进行解释。
-阅读有关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的文章,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国际地位。
5.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科普知识的手抄报,内容包括基本概念、传播特性、应用案例等。
-开展小组讨论,针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创新性建议。
6.反馈与交流:
-撰写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二)教学设想
1.实践探索:
-设想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搭建简易的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制作一个小型的无线电广播站。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从而深入理解无线电通信原理。
2.理论联系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合生活中的无线电通信实例,如手机通信、卫星导航等,讲解无线电波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三节无线电通信课件鲁科版五四制
【名师点拨】若把调谐器选出来的频率很高的电信号直接送入 扬声器,则不能发出声音。要用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将音频电信 号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放大后送入扬声器,才能发出声音,这一 过程称为调谐。
三、移动电话 1.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_发__射__台__又是无线电_接__收__台__。它用 _电__磁__波__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捉_电__磁__波__。 2.移动电话体积小,发射功率_不__大__;天线简单,灵敏度_不__高__。 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_无__线__固__定__台__转接。 【名师点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传播方式不同,固定电话的信 号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的;而移动电话的信号由空间的电磁 波来传递。
4.(2012·宜昌中考)关于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息发射和 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在发射时,它们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C.它们都只有接收功能,没有发射功能 D.移动电话既有接收功能,又有发射功能 【解析】选C。移动电话既有接收功能,又有发射功能,故C项说 法错误。
【针对训练】 中央电视台“芜湖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在芜湖成功举办,晚 会通过CCTV-1、CCTV-4、CCTV-9三大频道同时并机直播,观众 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观看电视直播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B.电视台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D.电视台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电磁波的应用。光纤通信的传输信息 量大,并且是有线传输的,主要用来传递视频等信息而不是用于 无线电广播,A错误;移动电话发射和接收信息都是靠电磁波来进 行传递的,B正确;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乘积等于光速,光速不变, 故波长越长,频率越低,C错误;电磁波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 同时,其电磁辐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D错误。
无线通信课程设计
无线通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特点;2. 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和关键参数;3. 熟悉常见的无线通信标准及其应用场景;4. 了解无线通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无线通信问题;2. 学会使用无线通信测试设备,进行基本的数据采集和分析;3. 能够设计简单的无线通信网络,并进行优化;4. 提高信息检索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时代责任感,认识到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进取;4.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无线通信基本概念:介绍无线通信的定义、分类及其与传统通信的区别;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无线通信原理:讲解电磁波传播、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等基本原理;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无线通信系统:分析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关键参数及性能指标;教材章节:第二章4. 常见无线通信标准:介绍蓝牙、Wi-Fi、3G/4G/5G等标准及其应用场景;教材章节:第三章5. 无线通信网络设计:讲解无线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优化等步骤;教材章节:第四章6. 无线通信在我国的发展:概述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教材章节:第五章7.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无线通信设备的使用、数据采集与分析、网络设计等实践活动;教材章节:第六章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 导学案
《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无线电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理解无线电通信的原理和基本方式。
3、掌握常见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应用。
4、认识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二、知识要点(一)无线电波1、定义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在 3kHz 到 300GHz 之间。
2、特点(1)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约为 3×10^8 米/秒。
(2)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3)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
3、分类(1)按频率划分低频(LF)、中频(MF)、高频(HF)、甚高频(VHF)、特高频(UHF)、超高频(SHF)、极高频(EHF)等。
(2)按波长划分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
(二)无线电通信1、原理利用无线电波作为载体,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
通过调制将信息加载到无线电波上,在接收端进行解调,恢复出原始信息。
2、基本方式(1)调幅(AM)通过改变无线电波的振幅来携带信息。
(2)调频(FM)通过改变无线电波的频率来携带信息。
(3)调相(PM)通过改变无线电波的相位来携带信息。
3、系统组成(1)发射机将需要传输的信息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和调制。
(2)接收机接收无线电信号,进行解调、放大和处理,恢复出原始信息。
(3)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或特定的传输线路中传播。
(三)常见的无线电通信设备1、对讲机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如建筑工地、保安巡逻等。
2、手机集语音通信、数据传输、多媒体功能于一体,是最广泛使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之一。
3、卫星电话在没有地面基站覆盖的地区,如偏远山区、海洋等,通过卫星实现通信。
4、无线电台用于广播、航空、航海等领域的通信。
(四)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历程1、早期阶段19 世纪末,马可尼成功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的先河。
2、发展阶段20 世纪,无线电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调幅、调频等调制方式,通信距离和质量不断提高。
无线电通信-鲁科五四学制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无线电通信-鲁科五四学制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掌握无线电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方式和调频通信的基本特性;
3.理解无线电通信的技术优势和安全隐患;
4.学会使用简单的通信设备进行无线电通信。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无线电通信
1.无线电通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无线电通信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3.无线电通信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二、调制方式和调频通信
1.调制方式的定义和分类;
2.互调干扰和频率调制的原理;
3.调频通信的基本特性和应用。
三、无线电通信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1.无线电泄漏的危害和防范;
2.无线电干扰的种类和影响;
3.防范无线电通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四、实践操作
1.使用简单的通信设备进行个人通信;
2.开展小规模无线电通信活动,体验无线电通信的应用。
教学方法
1.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班级分组,小组内合作学习、任务分工合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无线电通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调制方式和调频通信的原理和特性;
3.发现和解决无线电通信中的技术问题。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通信设备操作;
3.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提升。
教学资源
1.教材和课件;
2.无线电设备和实验器材;
3.无线电通信相关资料和文献。
小学信息教案:第5课《无线通讯》教案
第5课无线通讯一、学习内容分析徽章板的功能非常的多,除了点阵屏显示外,还可以进行无线通讯,通过内置的无线模块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还可以实现与Micro.bit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本次课堂中,学生可以学会通过徽章板给全班同学发送指定的指令,也可以通过指定频道设置给指定人员发送指令等等进行互动的教学。
本课将以生活中出现的常用工具作为切入点,通过了解无线通讯的原理,学习代码的编写,完成一对一、一对多的无线通讯。
课堂中结合老师演示、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体会徽章板的实际功能和智能造物。
最后,通过互动教学进行拓展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造物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多为小学3-6年级,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知。
本课内容较前面所学知识相对比较独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无线通讯设备,虽然很多设备接触并运用过,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很多原理都不理解,鉴于学生这些特征,本次课会让学生从了解无线通讯的原理作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结合现有知识的学习来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运用任务驱动和小组讨论的方法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交流、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无线通讯的原理·掌握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相关指令·制作老师发送学生接收案例实现无线通讯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令的学习和理解,完成无线通讯作品的程序编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头脑风暴提高拓展和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学会和他人协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送端和接收端相关指令的运用教学难点:发送端和接收端相关指令的灵活运用五、教学资源课件、图片、徽章板、数据线、电脑六、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在实现无线通讯时,不论发送端还是接收端都需要对无线通讯进行初始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电通信
【教学目标】
1.知道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2.理解什么是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
【教学重难点】
无线电通信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师:我们经常会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
这些声音和图像是怎么传过来的?
(生进行交流,然后开始课题。
)
二、无线电广播
学生阅读教材对应内容,结合插图理解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教师总结: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把音频信号从特定频率的载波信号中取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里。
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我们就听到广播电视的节目了。
三、电视信号与移动电话
学生类比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学习教材对应内容,结合插图进行讨论交流。
四、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
学生阅读教材的“科学世界”,了解什么是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
教师总结:音频、视频、射频是根据电信号的频率来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