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
本课包括《荷叶母亲》和《春水》两篇散文诗。
这两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
但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散文诗的特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深入理解课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
2.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作者介绍、相关图片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对大自然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篇散文诗的作者和课文大意。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散文诗两首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文诗两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四季的变换?”(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散文诗中描绘自然景象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文诗中描绘自然之美的奥秘。
其次,在写作实践环节,部分学生仍然觉得运用修辞手法表达个人情感有些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安排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尝试。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的讨论中,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描绘自然景象相关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一个季节或自然景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的叙述性和诗歌的抒情性的文学形式。它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以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个具体的案例。这两首散文诗分别展示了春天和冬天的美景,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描绘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教学难点
-理解散文诗中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如何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第二单元从内容主题上来看,都在表现亲情。
其中本课《散文诗二首》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
除了在主题上两篇散文诗都表现母爱外,创作风格也有相似之处,但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特点。
因而,比较阅读适宜作为学习本课的基本方式。
另外,这两首散文诗小巧、凝练、空灵、优美,具有浓烈感情,是学生练习朗读非常好的范本。
二、学情分析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把握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方面的朗读技巧,但是如何通过“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还需要继续学习。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受制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往往不能快速而准确地感知理解散文诗中的形象,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散文诗情感的理解。
因此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散文诗描绘的画面,理解文章对母爱的赞美。
三、教学目标(一)通过揣摩朗读的语气和感情基调,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二)通过描绘画面,表达出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和思想情感。
(三)通过对比阅读,用表格列举出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阅读,用表格列举出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五、教法和学法(一)教法:1.朗读品味,2比较阅读,3.情境体验(二)学法:1.自由朗读,2.自主阅读,3.小组交流展示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自主朗读,感受情感。
热爱朗诵的小芳同学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栏目“朗读者”一期以“母爱”为主题的节目录制。
她将要朗诵的篇目是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从感情基调、语气、节奏等方面为她提一些朗诵的建议,并且为她示范朗读一段。
1.具体要求:(1)首先,自由朗读,在文中批注朗读的感情基调,用符号标注朗读的停顿、语气、节奏等,并能说明理由。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培养感恩之心。
3.赏析诗歌的语言和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2)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
2.难点:(1)深入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培养感恩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之一。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笔触描绘了母爱的伟大。
比如我们学过的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这首诗深情地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看看他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的。
2.展示泰戈尔的图片和简介,让学生对泰戈尔有初步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展示生字词:匿笑(nì)、沐浴(mù yù)、祷告(dǎo)、罗摩衍那(yǎn)。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1.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首诗主要写了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情景,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2.提问:孩子与母亲进行了几次嬉戏?分别是怎样的?明确:孩子与母亲进行了三次嬉戏。
第一次,孩子变成金色花,在母亲做祷告时,把花香送给母亲;第二次,在母亲读书时,孩子把影子投在母亲的书页上;第三次,在母亲傍晚到牛棚时,孩子落到地上,请求母亲给讲故事。
四、精读析文1.提问: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明确: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象征着神圣和美好。
散文诗二首(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5.课堂总结: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重点知识点的巩固,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的叙述性和诗歌的抒情性的文学形式。它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秋天》和《金色的小船》这两个具体的案例。它们展示了散文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作者的情感。
-能够对两篇散文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并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创作风格。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散文诗,展示个性化的思考与表达。
3.培养文化意识:通过学习散文诗,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之美,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能够理解散文诗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6.关注学生反馈: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散文诗不感兴趣,或者对课堂活动缺乏信心。为此,我将在课后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难点:如何创造出贴切、富有创意的比喻和拟人。
-突破方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例句,让学生模仿并尝试创作,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散文诗的情感把握: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以下是具体的难点内容和解决策略: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7、散文诗两首》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秋天的思念》和《金色花》。
这两篇散文诗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母爱的伟大。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魅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散文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散文诗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散文诗的特点,深入体会课文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答法、情景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3.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诗的意境。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散文诗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诗的特点和作者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7《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第二单元从内容主题上来看,都在表现亲情。
其中本课《散文诗二首》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
除了在主题上两篇散文诗都表现母爱外,创作风格也有相似之处,但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特点。
因而,比较阅读适宜作为学习本课的基本方式。
另外,这两首散文诗小巧、凝练、空灵、优美,具有浓烈感情,是学生练习朗读非常好的范本。
二、学情分析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把握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方面的朗读技巧,但是如何通过“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还需要继续学习。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受制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往往不能快速而准确地感知理解散文诗中的形象,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散文诗情感的理解。
因此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散文诗描绘的画面,理解文章对母爱的赞美。
三、教学目标(一)通过揣摩朗读的语气和感情基调,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二)通过描绘画面,表达出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和思想情感。
(三)通过对比阅读,用表格列举出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阅读,用表格列举出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五、教法和学法(一)教法:1.朗读品味,2比较阅读,3.情境体验(二)学法:1.自由朗读,2.自主阅读,3.小组交流展示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自主朗读,感受情感。
热爱朗诵的小芳同学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栏目“朗读者”一期以“母爱”为主题的节目录制。
她将要朗诵的篇目是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从感情基调、语气、节奏等方面为她提一些朗诵的建议,并且为她示范朗读一段。
1.具体要求:(1)首先,自由朗读,在文中批注朗读的感情基调,用符号标注朗读的停顿、语气、节奏等,并能说明理由。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
1.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分析《荷叶.母亲》的文本,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深入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母爱主题。
4.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和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增强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方法:
- 运用多媒体手段,如配乐朗读、图片展示,帮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情感氛围。
- 设计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提升批判性思维。
-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加深对母爱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 通过具体语句的分析,如“你是荷叶,我是红莲”的比喻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手法。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 熟读并背诵《荷叶.母亲》。
2. 学习散文诗的基本特点,分析《荷叶.母亲》的文本结构、表现手法和意境。
3. 理解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感受亲情的伟大。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母爱在散文诗中的艺术表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散文诗中的艺术特色、情感表达和深层含义,并解决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优质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把握诗文感情。
2、合作探求,品味诗歌言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遭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言语,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2、把握诗文感情基调,经过朗读逐渐进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预备:课前发放助学材料,先生结合材料预习。
教学工夫: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妈妈的吻》,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我少年时期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仍然很动人。
你能听出歌中蕴涵的感情吗?(先生回答)歌曲既唱出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类逼真的母子深情不会由于时空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永久的主题。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诗两首》,接受一次更美的亲情洗礼吧!二、明确学习内容:师生同学《金色花》,先生自主学习《荷叶母亲》。
三、学习《金色花》(一)全体感知彩屏显示读一读1、请用本人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并考虑感情基调。
2、勾画字词,查助学材料解决。
彩屏显示说一说说说透过精美的言语文字所看到的画面。
教师引导先生概括明确文章描绘的五幅画面。
(二)精读课文1、朗读活动一:读出人物抽象。
彩屏显示议一议:自在朗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抽象,然后说说读出一个怎样的妈妈和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朗读以后探求人物抽象,以“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孩子),你看(听) ”的方式说话。
(结合文章的具体情景和相关语句进行阐明)2、朗读活动二:读出诗歌情感。
彩屏显示想一想:朗读这首散文诗你感遭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3、朗读活动三:读出诗歌意境。
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全体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美好意境。
(三)创意表达彩屏显示写一写: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单元课文,本课包括两首散文诗:《草原》和《背影》。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
《草原》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背影》则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
但是,对于散文诗这种文学形式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父母的情感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能够理解和欣赏《草原》和《背影》的优美文字和深刻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草原》和《背影》,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散文诗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草原》和《背影》,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对父母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草原》和《背影》的内容,掌握散文诗的特点。
2.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草原》和《背影》,让学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内容。
2.情感引导法: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草原》和《背影》。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散文诗?散文诗的特点是什么?引出本课的主题《散文诗二首》。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草原》和《背影》的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草原》和《背影》,掌握散文诗的特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首散文诗《再别康桥》和《我爱这土地》。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语言表达。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学生可以领略到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散文诗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散文诗;能够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能够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散文诗;理解诗中的生词和难点;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难点: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欣赏散文诗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生词、难点解析等内容。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朗读等音频资料。
3.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散文诗二首》。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再别康桥》和《我爱这土地》两首散文诗,学生跟读并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美感。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味人间挚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重点)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挚爱亲情,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品味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整体把握课文,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理解诗歌中体现的亲情,激发学生感悟母爱、赞美母爱的情感。
◆活动一:情景导入1.出示孟郊《游子吟》,学生诵读。
引导语: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那是因为他高大、挺拔;而母爱则是一条小溪,她温柔、清澈、远而流长。
孟郊在《游子吟》中就曾高度赞美过母爱,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诵读一遍。
正如诗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能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但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今天,让我们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一起来欣赏一篇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情感的散文诗《金色花》。
◆活动二:资料助读1.文学常识——散文诗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有诗的意境,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分行,不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通常形式短小灵活。
2.作者介绍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被誉为“印度诗圣”。
他是印度国歌的作者。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影响很大。
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代表作:《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tán)迦(jiā)利》3.金色花,即“黄兰”,木兰科常绿乔木,树形高大,开金黄色花朵。
印度将其视为圣树。
又译作“瞻波伽”。
7 人教版七上《散文诗二首》(教案)
七、散文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能力目标: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难点)情感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把握两首散文诗的思想内容、真挚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第1课时《金色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重点)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问你躲哪儿去了。
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装满了幸福。
现在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们的心里。
1.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印度人称为“诗圣”。
2.字词积累罗摩衍那匿笑祷告沐浴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指导老师配乐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回答:1.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些场景表达了什么主题?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
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着孩子。
2.要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感,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明确: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3.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请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人物怎样的语气、感情。
明确: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④“我不告诉你,妈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3)散文诗的情感表达:散文诗在表达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描绘景物、叙述事情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散乱、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等特点。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发表于1926年。诗歌通过描绘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3.《静夜思》的作者、背景及主题:《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创作于唐代。诗歌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的《天上的街市》和李白的《静夜思》。以下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散乱、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等特点。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发表于1926年。诗歌通过描绘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6.散文诗的想象与创新:散文诗在表达上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诗人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诗意世界。
7.散文诗的朗读与欣赏:朗读散文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其韵律美和语言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8.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学习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如如何选择题材、如何描绘景物、如何表达情感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9.散文诗与诗歌、散文的关系:散文诗既有诗歌的韵味,又有散文的自由,它是诗歌和散文的一种融合体。
10.散文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散文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曾创作过散文诗。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学会用美丽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包含两篇散文诗:《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理解两篇散文诗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感受散文诗的意境和掌握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写作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比喻描绘春天的景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散文诗。
5.教学内容的拓展。本次教学主要围绕两篇散文诗展开,但在课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其他散文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散文诗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诗歌欣赏:分析两篇散文诗的意象、情感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
-《春》:分析朱自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匿笑、祷告、菡萏、攲斜” 等重点字词。
(2)了解散文诗的特点,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画面描写三步骤”,还原诗歌情景,想象并描绘画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的多读、多品、多思、多说、多写,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品味诗歌中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浓浓的母子情。
(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母爱,培养学生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亲情,与家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品味两首散文诗中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浓浓的母子情。
(2)通过学习“画面描写三步骤”,还原诗歌情景,想象并描绘画面。
2.教学难点(1)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感受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讲述:同学们,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们无私地关爱着我们,为我们付出了一切。
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散文诗,感受诗人笔下的母爱。
2.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音乐,营造温馨的氛围,引出课题《散文诗二首》。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泰戈尔及其作品《金色花》的创作背景。
明确: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是他早期的作品,创作时“梦幻多于现实”,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
2.介绍冰心及其作品《荷叶・母亲》的创作背景。
明确: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她的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 著称,母爱是其根本出发点。
《荷叶・母亲》是她看到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场景后有感而发所写。
(三)积累字词1.教师出示字词,学生朗读。
匿笑、祷告、菡萏、攲斜沐浴、徘徊、荫蔽、花瑞梗、蒂、姊妹、莲蓬繁杂、烦闷、心绪、流转2.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推荐5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母亲是个为孩子无私奉献的角色,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金色花、纸船)的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题7.散文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是《散文诗二首》,分别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与我国现代诗人冰心的《荷叶∙母亲》。
《金色花》《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紧扣本单元的“亲情”,都以母爱为主题,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却凝练优美,内涵丰富,诗意深刻隽永。
学习本课,可以进行文本联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内容,分析物象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母爱的歌颂和赞美,培养学生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恩。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2.品味“以小见大”的手法,理解特殊物象的象征意义;3.学习清新优美的语言,理解不同背景下作者对母爱歌颂和赞美的相似性;4.学会理解母亲,培养对挚爱亲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以小见大”的手法,理解特殊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清新优美的语言,理解不同背景下作者对母爱歌颂和赞美的相似性。
教学难点学会理解母亲,培养对挚爱亲人的感恩之情。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母亲与孩子的双向奔赴,是穿越时空的漫长告白:“你不记得我了,但我依然爱你。
”“我不认识你了,但我依然爱你。
”孩子是母亲最柔软的肋骨,也给予她们最坚强的铠甲。
又是一年母亲节,爱华中学文学社团为大家带来两首不同国家主题作品,让我们一起去参与活动,感受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母爱吧。
任务一:花之韵,爱的声音任务二:花之意,爱的内涵任务三:花之语,爱的表达任务四:花之情,爱的味道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作者连连看】作者国籍作品或代表作泰戈尔(1861-1941),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摩吉多塔拉》《邮局》,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作品以“母爱、童真、自然”的爱的哲学为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二首教案
7 散文诗二首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抓住诗歌的意象赏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
(难点)情感目标体会诗歌中蕴含似的浓浓的母子情(重点)第1课时《金色花》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重点)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
)有玩过的同学我想衣柜大概是家里捉迷藏的首选之地了。
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暖暖地装满了幸福。
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的心里。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指导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学生回答:1.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教学备注】‖教学提示‖学习诗歌,重在读。
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感觉十分温馨、幸福。
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
妈妈宠爱这孩子。
2.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3.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请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人物怎样的语气、感情?(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此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范读、品读、听读、自由朗读、分组读,在读的过程中揣摩诗意,既体验了作者的情感,又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使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7课散文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
检查生字词。
(可用大屏幕投影)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
(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
保密,让她莫名其妙。
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整体感知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呢?(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
)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1)“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是怎样表现的?
(2)“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着什么?
(3)“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4)“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
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课堂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
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和美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准备比赛。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幸福拍手歌》
师: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学生发言)
师:那你们认为怎样的人才是幸福的呢?(学生发言)
师:感谢同学们这一份份真实的告白。
其实老师觉得,幸福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幸福其实很简单。
我认为一个容易被感动又能使别人感动的人,她也是幸福的人。
因此,我认为著名的作家冰心,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她的文章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让人倍觉人生的温馨。
幻灯片显示:巴金说:我们喜欢她,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冰心去寻找一份感动,也做一个幸福的人。
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作者感动于一个怎样的画面?
明确:一片大荷叶慢慢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为红莲遮拦了风雨。
(显示图片)
2.那同学们能否找到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呢?(引导学生寻找段落6、7)
品析语言
1.同学们,结合刚才这两段文字,你认为该给这幅画起一个什么题目才合适呢?说说理由。
(荷叶护莲图、荷叶遮莲图、荷叶爱莲图)
师:老师觉得这个“遮”字似乎平淡了些,有没有比“遮”字更有感情的?学生说理由时,追问:你觉得这两段中的哪些词句能体现这个“护”字所蕴含的感情呢?
2.品析重点字词:慢慢的,倾侧,覆盖,勇敢慈怜(结合朗诵指导)
3.有感情地齐读6、7自然段。
师: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作者感动,也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弦。
同学们也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荫蔽,那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回答——花瓣凋零、枯萎)
师:对啊,同学们想象中的红莲就好像文中写到的那朵谢了的白莲。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白莲的句子。
同学们认为这几个句子应该怎么读呢?
师:至于那朵白莲,作者并未交代是怎么谢的,你能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作一下猜想吗?简述猜想的依据。
师:请以“夜雨中的白莲,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向白莲倾诉一下你的感慨。
师:看来与白莲相比,那一朵红莲是幸福的!其实仔细看来,它们都处于同样的环境之下,都遭受了风雨的侵袭。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风雨的语句。
提炼主旨
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
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际,说说这场暴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
师:是啊,我们的人生也会遇到许多风雨,那么你会是风雨中的那一朵红莲还是那一朵白莲呢?为什么?
明确: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师:是啊,如果我们是那一朵红莲,那母亲就是那一片为我们荫蔽人生风雨的荷叶!作者感动于这一幅画面,更感动于这一份伟大的母爱。
由此,作者道出了发自肺腑的感慨。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满怀感情地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抒写感动
在作者冰心的笔下,我们寻找到了一份母爱带来的感动。
其实,感动是无处不在的。
楼下的树悄然绽放了一树的芬芳,夜晚月亮撒下淡青色的光,都可能会令我们感动。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那一份感动。
课堂小结
感动,无处不在。
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
老师始终认为一个容易被母亲感动又能使母亲感动的人,便是一个幸福的人。
而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人。
愿同学们都能成为幸福的人!
播放《妈妈的吻》,在音乐声中结束该课。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