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分析与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带毒野生水禽及污染水域也 可成为传染源。
•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5天。
1.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渴欲增加。
2.两脚无力,伏地不能行走,不愿下水。
3.排出绿色或灰绿色稀粪,泄殖腔充血、出血、水肿。
4.流泪和眼脸肿胀、眼睑粘连,鼻腔分泌物增多。
鸭霍乱:病鸭主动脉弓,心冠脂肪有出血点。
鸭霍乱:病鸭心外膜出血斑;肝肿大,表面有许多白 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
鸭霍乱:脾肿大,有多量坏死灶。
• 治疗:赛福(头孢噻呋钠冻干粉)用生 理盐水稀释后注射;双黄连口服液兑水。
三、鸭病毒性肝炎(DVH)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
病原 DHV目前分为l、2、3型。我国仅见1型鸭肝炎的报道。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被污染的育雏室内至少能 存活10周。 流行病学 主要危害3周龄雏鸭,成年鸭感染后不显任何症状。
当前鸭病防治
• 主讲人:李昌龙
• • • • • • • • •
一,鸭大肠杆菌 ; 二,传染性浆膜炎; 三,鸭病毒性肝炎; 四,鸭瘟(病毒性肠炎); 五,鸭霍乱; 六,雏鸭副伤寒; 七,鸭流感(禽流感); 八,鸭寄生虫病; 九,输卵管炎。
一、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症
• 发病原因 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又名鸭大肠杆菌病、新鸭 病或鸭疫综合症等,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各种 日龄的鸭,但以2—6周龄的小鸭或中鸭多发。发病鸭场 常常是卫生条件差、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
白色的坏死点。少数坏死点中间有小出血点,这种病变具 有诊断意义。 •9.雏鸭感染鸭瘟病毒时,法氏囊呈深红色,表面有针尖 状的坏死灶,囊腔充满白色的凝固性渗出物。
肠粘膜有溃疡和坏死
鸭 瘟
鸭 瘟
1233556566
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灰白色坏死灶和出血点
防治
•不要从疫区引进鸭,如必须引进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疫,
空气污浊。发病季节在北方以秋末和冬春多见。感染途
径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小鸭经皮肤创伤而感染的可能 性最大,经消化道感染未成功。初生雏的感染系由于蛋
被污染,如带菌的蛋或蛋壳被污染而细菌侵入蛋内,出
壳后遇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如育雏室温度过低受寒等常 易导致发病。成年鸭的感染途径不详。
• 症 状 本病各种日龄的鸭都可感染发病,因此在鸭场
• 预防及防止继发感染: 七清败毒颗粒+新杆安+双黄连口服液
四、鸭瘟(鸭病毒性肠炎,DVE )(DP)
鸭瘟,是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病原 DPV是一种疱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对外界的 抵抗力不强。对热、干燥、日光和常用消毒剂都很敏感。
•流行病学 •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鸭均易感。我国有鹅群流行本病 的报道。
呼吸道或经皮肤外伤感染。由于育雏室饲养密度过大,
空气不流通、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粗放,饲料中 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蛋白水平过低等均易造成疾 病的发生和传播。地面育雏也可因垫草潮湿、不洁、 反复使用而污染了细菌,当小鸭脚掌皮肤擦伤或刺伤
后受到细菌感染而患病。本病除鸭子外,鹅、火鸡、
鸡亦可感染,但很少见有发病者。
防治 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防止
从疫区引进雏鸭,加强人员进出、车辆往来、用具和垫草的 消毒卫生。 种鸭免疫:种鸭于开产前注射灭活苗0.5ml,并每半年 免疫一次,或弱毒疫苗每3个月免疫1次,可使雏鸭出壳后获
得母源抗体的保护。
弱毒疫苗的免疫:无母源抗体雏鸭1日龄免疫后,可在1 周后产生坚强免疫力,目前许多肉鸭场采用此免疫方法。 鸭群发病的初期,可应用免疫血清或高免血清或高免蛋 黄匀浆治疗,每羽注射0.5-1.0毫升,常可获得良好效果。
肝周炎,有纤维素性渗出
心包炎.
气管出血.
鸭大肠肝菌病:病鸭外生殖器脱出,黏
膜坏死形成伪膜。
鸭大肠杆菌病:三周龄病鸭眼结膜炎;肝 表面纤维素性渗出;泄殖腔周围有粪污。
大肠杆菌病:三周龄病鸭心包膜增厚、 混浊;肝脏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
炎(心包膜微增厚、混浊);右:心包增厚、混浊。
鸭大肠杆菌病:二周龄病鸭 左:正常;中:轻度心包
•5.泄殖腔粘膜表现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结痂,
不易剥离,粘膜上有出血斑点和水肿,这种病变也具有特
征性、具有诊断意义。 •6.肠粘膜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为严重。 •7.产蛋母鸭卵巢滤泡增大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时卵泡 破裂,引起腹膜炎。
•8.肝脏不肿大,肝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或灰
病死鸭为主要传染源。成年感染鸭、鼠类、野生水禽可成为 传染源。本病主要经消化、呼吸道传播,不经蛋传递。一年 四季都有发生,饲养管理不善、鸭舍潮湿拥挤、缺乏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均可促进本病发生。
症状 本病潜伏期通常为1-4天。病鸭精神萎顿, 食欲废绝,离群独处,眼半闭呈昏迷状态。 病鸭出现典型神经症状,全身抽搐,运动失
经隔离饲养2周证明健康后,方能与原有鸭群混群饲养。严禁健
康鸭群到鸭瘟流行区放牧。严格执行鸭场的卫生消毒制度。
•鸭瘟弱毒疫苗免疫,20日龄首免,4-5月后加强免疫1次。鸭群
的免疫时机通常在产蛋前免疫注射一次,间隔6-12个月再免疫 一次。
•一旦发生鸭瘟时,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鸭群用疫苗进
行紧急预防接种,一般在1周内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肝和气囊的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浅黄绿色,呈网 状,气囊变厚,混浊,脾脏肿大3—4倍(图)。种鸭发 生输卵管炎和卵黄性腹膜炎。
鸭大肠肝菌病:病雏鸭脐部红肿,腹部膨大。
鸭大肠肝菌病: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下痢造成严重
脱水,双脚干瘪。
鸭大肠杆菌病:病鸭心包膜增厚,混浊(心包炎); 肝脏表面有絮状纤维素沉着(肝周炎);气囊显著 增厚(气囊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在后期常发生抽搐,痉挛等神经症状。
鸭传染性浆膜炎:鼻窦炎,病鸭两侧鼻窦高度肿大。
斑马脾和纤维素性心包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纤维性肝周炎。肝脏表面覆盖 着一层灰白色有一定韧性的半透明纤维素性伪膜。
鸭传染性浆膜炎:纤维素性心包炎,病鸭心脏外膜覆 盖灰白色的渗出物。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纤维素性气囊炎。气囊有混浊表现
表现头颈歪斜,遇有惊扰时,小鸭不断鸣叫,且颈部弯转 90度
左右,转圈或倒退(图),这样的慢性病例可以长期存活,但发 育不良逐渐消瘦,有时易被其它 健康鸭践踏或压死。
• 剖检 急性死亡的病例主要病变在心脏、肝脏或
气囊;心包膜增厚混浊,肝脏表面有一层纤维
素性薄膜,易剥离,气囊混浊增厚。少数病例
有输卵管炎或关节炎(图)。
• 剖

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质脆,表面有许多白色、针
尖大小的坏死灶(图),心冠脂肪、腹腔脂肪和浆膜等处有小
点出血或形成出血班(图),脾呈大理石样变化,质脆(图)。 十二指肠呈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肺呈出血性实
• 慢性病鸭较为少见,常逐渐消瘦、贫血、持续性腹泻;关节
肿胀、行走受阻。病程常为几周甚至几个月。剖检可见到心 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产蛋鸭可能发生卵黄性腹膜炎。
• 鸭传染性浆膜炎症状 本病多呈急性发作,主要症状为嗜睡,
缩脖或嘴触地面,腿发软,不愿走动或行走时打晃 (图)。常见 病鸭仰卧。双腿划动呈游泳状。不食或少食,眼有浆液或粘液 性分泌物,眼周围的羽毛常被粘连,甚至脱落。鼻孔也有粘液。 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小鸭出现腹部膨胀,临死前出 现神经症状,如痉挛,摇头,摆尾,头向后背,两腿伸张,呈 角弓反张姿式,不久即死亡。病程一般为 1一3天,中鸭(4—7 周龄)病程可延至1周或1周以上。少数病例呈慢性经过:主要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的脚蹼有伤痕。
鸭传染性浆膜炎:关节炎,病鸭跗关节肿胀,切开关 节可见腔内有混浊的渗出物。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的脑部淤血。
鸭传染性浆膜炎:慢性病鸭头颈歪曲。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心包增厚,心外膜有纤维素渗 出。肝脏微肿,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形成纤维素膜 。
鸭传染性浆膜炎:心包增厚,混浊,肝表面有纤维素 性渗出。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气囊增厚、混浊,色淡黄;肝 肿胀,表面有纤维素薄膜。
角弓反张呼吸困难
肝周炎心包炎

预防:首先要改善育雏室的卫生条件,特别是注意通风
换气, 雏舍保持干燥,注意防寒以及改变饲养密度。最 好能做到“全进全出”。育雏室经彻 底消毒后再用。如 果是网上育雏则于进雏前,用高压水笼头冲洗网子和地面、 食槽或饲料盘、水槽等。地面育雏要勤换垫草。药物预防 用氟苯尼考粉拌料,爱维乐兑水预防
中时有发生。鸭胚感染可致胚胎死亡,造成种蛋孵化
率降低,幼雏发生脐炎(图)。2—8周龄鸭感染后可发生 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病,常突然发生,死亡率较高,其
临床症状很像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病,即精神不好,不
愿活动,食欲不佳或不食,喜睡眠。眼、鼻常有分泌 物,有时见有下痢,但无神经症状。
• 剖 检 特征是浆膜渗出性炎症,即主要在心包膜、
调,身体倒向一侧,头仰向背部,两腿阵发性向
后蹬踢,呈角弓反张姿势,故称“背脖病”,死
亡很快。
病变 肝肿大,质脆,棕黄色,表面见有出血斑 点,胆囊充盈。肾肿胀与充血。脾有时肿大。
鸭病毒性肝炎
病鸭发病急,全身抽搐,表现角弓反张
鸭病毒性肝炎
肝肿大,表面布满小出血点,肝脆弱
肝脏黄染出血
肾脏出血
据初步调查,很多鸭场,特别是在育雏环境卫生条件 差
的鸭场常有发生。发病率最高可达 60%以上,死亡率在 5%一20%,是养鸭场造成成活率低和体重减轻,废弃率 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 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原叫鸭疫里氏杆菌(原称鸭疫巴氏 杆菌)(图)。主要侵害2—8周龄的鸭,尤其是2—4周龄 的鸭,成年鸭和l周龄以内的小鸭不发病。本病一年四 季都可以发生。特别是秋末和冬春季节为甚,主要经
鸭传染性浆膜炎:患鸭在病初表现为沉郁,厌食。
病鸭有神经症状,有的打瞌睡.
病鸭解剖后典型的斑驳脾.
脾因白色的坏死灶而成花斑状.
病鸭内脏器官与体壁形成粘连.
病鸭脑有出血.有的充血.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精神沉郁,缩颈。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共济失调,走路时表现为倒退、左 右摇摆等神经症状。
5.呼吸困难,呼吸时发出鼻塞音。
6.病鸭常见有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
后期体温下降,衰竭而死,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头肿、眼睛潮红
病变 鸭瘟是一种以血管壁损伤为主的急性败血性疾病。
•1.体表皮肤有许多散在出血斑; •2.眼睑常粘连一起,下眼睑结膜出血或干酪样物覆盖。 •3.部分头颈肿胀的病例,皮下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 •4.食道粘膜有纵行排列的小出血斑点或灰黄色假膜覆 盖,假膜易剥离,剥离后食道粘膜留有溃疡斑痕,这 种病变具有特征性。 •有些病例腺胃与食道膨大部的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 死带或出血带。
• 症状
鸭霍乱主要发生于成年鸭、种鸭,小鸭很少发生。一般发病
和死亡很快,常是在头天晚上一切都很正常,而在第二天早上突然 发现有大量死鸭,这种最急性型病例常是鸭霍乱在鸭群中爆发流行 的先兆,养鸭者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急性型病鸭,常见精神呆顿, 离群独处,不愿下水游嬉,强行驱赶下水,则行动缓慢,常落于鸭 群后面。病鸭羽毛粗乱、两翅下垂,缩脖,厌食、甚至废绝,嗉囊 中积食不化,渴欲增加,体温升高,常从口和鼻中流出粘液,呼吸 困难,为了将积在喉头的粘液排出,病鸭常常摇头,故本病的俗称 又叫作“摇头瘟”。病鸭下痢较为严重,排出腥臭的灰白或铜绿色 的稀粪,并可能混有血液。病鸭常常瘫痪,不能行 走,在1一3天 之内死亡,很少有康复的。
防治方案:
•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采 用“全进全出制度”,即整体进雏、整 群转鸭,群内不留残以便于鸭舍彻底消 毒与鸭的正常发育。 • 药物治疗: 方案一:新杆安+杨树花口服液
方案二:出现了包心包肝、气囊炎的:
气囊康+肠炎宁+杨树花口服液
二、鸭传染性浆膜炎
•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 预防及防止继发感染: 板青颗粒+卵管康+双黄连口服液
五、鸭霍乱
• 鸭霍乱又叫鸭出血性败血病、鸭出败,或鸭巴氏杆菌病,
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
的特点是,主要以急性型为主,有时也可出现慢性型。发 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发病急、死亡快,且是鸡、鸭、鹅 等多种禽类共患的传染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