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代码

合集下载

生物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71002)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71002)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代码:100201K)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和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以及从事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及预防保健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热爱临床医学专业,初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献身精神。

2、具有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和伦理要求的职业行为倾向。

3、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的意识。

4、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

5、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6、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7、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识、产科常见急症处理方法、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9、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辩证论治等原则。

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11、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和处理能力。

12、掌握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13、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和获取信息,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医学学科代码

医学学科代码
××ו××××
三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三级学科设“其他学科”,用数字“99”表示。
320•2415呼吸病学320•64核医学360•40中药学
320•2420结核病学320•67肿瘤学360•60计算机应用
320•2425胃肠病学320•71护理学870图书馆、情报与
文献学
320•2430血液病学330预防医学与卫生学880教育学
编码方法
本学科分类划分为一、二、三级学科三个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其代码结构如下:
320临床医学320•2799外科学其他学科330•81卫生管理学
320•11临床诊断学320•31妇产科学340•20特种医学
320•1137眼科学350•10药物化学
320•1420运动医学320•41耳鼻咽喉科学350•20生物药物学
310•21人体生理学320•2499内科学其他学科330•31环境医学
310•24人体组织胚胎学320•27外科学330•34职业病学
310•27医学遗传学320•2710普通外科学330•37地方病学
310•31放射医学320•2715显微外科学330•41社会医学
310•34人体免疫学320•2720神经外科学330•47食品卫生学
310•37医学寄生虫学320•2725颅脑外科学330•51少儿卫生学
310•41医学微生物学320•2730胸外科学330•54妇幼卫生学
310•44病理学320•2735心血管外科学330•57环境卫生学
310•47药理学320•2740泌尿外科学330•61劳动卫生学
310•51医学实验动物学320•2745骨外科学330•64放射卫生学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
(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
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职称评聘各类表格中学科(专业)请以此为规范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医学学科与代码

医学学科与代码

10 医学一、1001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2 免疫学100103 病原生物学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5 法医学100106 放射医学二、1002 临床医学100201 内科学100202 儿科学100203 老年医学100204 神经病学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10外科学100211妇产科学100212眼科学100213耳鼻咽喉科学100214肿瘤学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6运动医学100217麻醉学100218急诊医学三、1003口腔医学100301口腔基础医学100302口腔临床医学四、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5卫生毒理学100406军事预防医学五、1005中医学100501中医基础理论100502中医临床基础100503中医医史文献100504方剂学100505中医诊断学100506中医内科学100507中医外科学100508中医骨伤科学100509中医妇科学100510中医儿科学100511中医五官科学100512针灸推拿学100513民族医学六、1006中西医结合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七、1007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1药物化学100702药剂学100703生药学100704药物分析学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6药理学八、1008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九、1009特种医学100901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十、1010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十一、1011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62医药卫生大类

62医药卫生大类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医疗卫生行业,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康复保健机构及疗养院从事
临床医疗、预防、康复及养生保健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的能力,具备运用中医药理论传授指导养生保健的
能力; 2.具备对危重急诊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转院前预处理的能力; 3.具备医患沟通能力; 4.具备书写规范医学文件的能力; 5.具备医疗、预防、康复及养生保健的技术应用能力; 6.掌握中药方剂知识,具备运用望闻问切及医学诊断方法,对常见病进行诊断、治疗的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保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处理能力; 2.具备对危、急、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判断、处理和转诊的能力; 3.掌握临床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4.掌握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社区卫生保健与管理、提供公共卫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无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口腔医学
615
专业代码 620103K 专业名称 中医学 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中医学的基
本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运用中医诊疗各科疾病及康复保健的实际工作能力,从 事医疗、预防、康复及养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医疗卫生行业,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康复保健机构及疗养院从事
临床医疗、预防、康复及理疗保健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运用望闻问切及医学诊断方法,对常见病进行诊断、治疗的能力; 2.具备运用中医骨伤科学理论进行骨伤医疗和康复理疗保健工作的能力; 3.具备对危重急诊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转院前预处理的能力; 4.具备医患沟通能力; 5.具备书写规范医学文件的能力; 6.具备医疗、预防、康复及理疗保健的技术应用能力; 7.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方剂知识,具备运用理论和方法进行医学逻辑思维的能力。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2、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很多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确定性比较强,就业形势一直较好,使他们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多少有一点优越感。 多数毕业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把择业定位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然而,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日趋饱 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原则上都需要硕士,其次就是获得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 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就业难现象。
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在校学生不仅应努力完善自己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各方面的知识技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注意 在人际交往、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动手等综合能力上不断提高。在应聘时,不少医院都要求求职者具备复合型能力,不仅要对外科熟识,动过多例手术,而且还要 在内科或者是专科干过几年。而近几年新兴起的整形外科也是求才若渴。传统意义上比较小却很实用的专业,例如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人才需求也是持续增 长。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医院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会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
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研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3、毕业生供需矛盾
主要表现为:1.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足。2.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各级医疗单位都有精简机构和分流人员的趋势,使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毕 业生就业的主要接收能力有所下降,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标准620101K

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标准620101K

高等职业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临床医学(620101K)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医药卫生大类(62)临床医学类(6201)卫生(84)全科医师(2-05-01-19)乡村医生(2-05-09-00)临床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生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行业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3.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4.掌握预防医学、急诊医学和社区医学的基本知识;5.掌握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6.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7.熟悉全科医学基本知识、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与服务模式、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策略;8.熟悉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相关的医学心理学和中医中药知识。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201K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Clinical Medicine 림상의학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1、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2、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4、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识、产科常见急病处理方法、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5、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6、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辩证诊治等原则;7、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8、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9、掌握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和获取信息,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11、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12、熟悉与医学相关的数学、化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13、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14、了解医疗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15、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职业技术学院三年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三年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三年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临床医学专业代码:620101K二、入学要求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和单招考试达到高职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三、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四、职业面向(一)市场需求分析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基层卫生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调应用性,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技能的获得。

我国医改政策力争实现90%的群众看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解决。

这就为我国基层医院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大,然而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数选择城市的二甲以上的大型医疗机构,基层卫生人才严重不足,这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

毕业后可进入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的技术岗位和社区、乡镇、村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任职。

随着职业能力的发展,可向基层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方向等发展,成为基层大众需求的全科医师。

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最主要途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手段,我们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践技能性质量要求。

(二)职业范围及职业岗位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基层医疗单位需要,注重全面发展,面向城市社区及农村基层临床工作第一线,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牢固掌握临床医学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内、外、妇、儿、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急、危、重症的应急处理,并具备预防、保健、康复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技术性岗位、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农村卫生室的临床医生。

主要是面向农村、基层、社区,从事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计划生育服务等工作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180生物学180.11生物数学(包括生物统计学等)180.14生物物理学180.17生物化学180.1710多肽与蛋白质生物化学180.1715核酸生物化学180.1720多糖生物化学180.1725脂类生物化学180.1730酶学180.1735膜生物化学180.1740激素生物化学180.1745生殖生物化学180.1750免疫生物化学180.1755毒理生物化学180.1760比较生物化学180.1765应用生物化学180.1799生物化学其他学科180.21细胞生物学180.2110细胞生物物理学180.2120细胞结构与形态学180.2130细胞生理学180.2140细胞进化学180.2150细胞免疫学180.2160细胞病理学180.2199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180.24生理学180.2411形态生理学180.2414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180.2417心血管生理学180.2421呼吸生理学180.2424消化生理学180.2427血液生理学180.2431泌尿生理学180.2434内分泌生理学180.2437感官生理学180.2441生殖生理学180.2444骨骼生理学180.2447肌肉生理学180.2451皮肤生理学180.2454循环生理学180.2457比较生理学180.2461年龄生理学180.2464特别环境生理学180.2467语言生理学180.2499生理学其他学科180.27发育生物学180.31遗传学180.3110数量遗传学180.3115生化遗传学180.3120细胞遗传学180.3125体细胞遗传学180.3130发育遗传学(亦称发生遗传学) 180.3135分子遗传学180.3140辐射遗传学180.3145进化遗传学180.3150生态遗传学180.3155免疫遗传学180.3160毒理遗传学180.3165行为遗传学180.3170群体遗传学180.3199遗传学其他学科180.34放射生物学180.3410放射生物物理学180.3420细胞放射生物学180.3430放射生理学180.3440分子放射生物学180.3450放射免疫学180.3460放射毒理学180.3499放射生物学其他学科180.37分子生物学180.41生物进化论180.44生态学180.4410数学生态学180.4415化学生态学180.4420生理生态学180.4425生态毒理学180.4430区域生态学180.4435种群生态学180.4440群落生态学180.4445生态系统生态学180.4450生态工程学180.4499生态学其他学科180.47神经生物学180.4710神经生物物理学180.4715神经生物化学180.4720神经形态学180.4725细胞神经生物学180.4730神经生理学180.4735发育神经生物学180.4740分子神经生物学180.4745比较神经生物学180.4750系统神经生物学180.4799神经生物学其他学科180.51植物学180.54昆虫学180.57动物学180.5711动物生物物理学180.5714动物生物化学180.5717动物形态学180.5721动物解剖学180.5724动物组织学180.5727动物细胞学180.5731动物生理学180.5734动物生殖生物学180.5737动物生长发育学180.5741动物遗传学180.5744动物生态学180.5747动物病理学180.5751动物行为学180.5754动物地理学180.5757动物分类学180.5761实验动物学180.5764动物寄生虫学180.5767动物病毒学180.5799动物学其他学科180.61微生物学180.6110微生物生物化学180.6115微生物生理学180.6120微生物遗传学180.6125微生物生态学180.6130微生物免疫学180.6135微生物分类学180.6140真菌学180.6145细菌学180.6150应用微生物学180.6199微生物学其他学科180.64病毒学180.6410病毒生物化学180.6420分子病毒学180.6430病毒生态学180.6499病毒学其他学科180.67人类学180.71生物工程(亦称生物技术)180.7110基因工程(亦称遗传工程)180.7120细胞工程180.7130蛋白质工程180.7140酶工程180.7150发酵工程(亦称微生物工程) 180.7199生物工程其他学科180.74心理学180.7410心理学史180.7415一般心理学180.7420生理心理学180.7425认知心理学180.7430进展心理学180.7435个性心理学180.7440缺陷心理学180.7445比较心理学180.7450实验心理学180.7455应用心理学180.7499心理学其他学科180.99生物学其他学科310基础医学310.11医学生物化学310.14人体解剖学310.1410系统解剖学310.1420局部解剖学310.1499人体解剖学其他学科310.17医学细胞生物学310.21人体生理学310.24人体组织胚胎学310.27医学遗传学310.31放射医学310.34人体免疫学310.37医学寄生虫学310.3710医学寄生虫免疫学310.3720医学昆虫学310.3730医学蠕虫学310.3740医学原虫学310.3799医学寄生虫学其他学科310.41医学微生物学(包括医学病毒学等) 310.44病理学310.4410病理生物学310.4430病理生理学310.4440免疫病理学310.4450实验病理学310.4460比较病理学310.4470系统病理学310.4480环境病理学310.4499病理学其他学科310.47药理学310.4710基础药理学310.4720临床药理学310.4730生化药理学310.4740分子药理学310.4750免疫药理学310.4799药理学其他学科310.51医学实验动物学310.54医学心理学310.57医学统计学310.61生物医学工程学310.6110生物医学电子学310.6120临床工程学310.6130康复工程学310.6140生物医学测量学310.6150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310.6199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310.99基础医学其他学科320临床医学320.11临床诊断学320.1110症状诊断学320.1120物理诊断学320.1130机能诊断学320.1140医学影象学(包括放射诊断学、同位素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 320.1150临床放射学320.1160实验诊断学320.1199临床诊断学其他学科320.14保健医学320.1410康复医学320.1420运动医学(包括力学运动医学等)320.1430老年医学320.1499保健医学其他学科320.17理疗学320.21麻醉学320.2110麻醉生理学320.2120麻醉药理学320.2130麻醉应用解剖学320.2199麻醉学其他学科320.24内科学320.2410心血管病学320.2415呼吸病学320.2420结核病学320.2425胃肠病学320.2430血液病学320.2435肾脏病学320.2440内分泌学320.2445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320.2450变态反应学320.2455感染性疾病学320.2499内科学其他学科320.27外科学320.2710一般外科学320.2715显微外科学320.2720神经外科学320.2725颅脑外科学320.2730胸外科学320.2735心血管外科学320.2740泌尿外科学320.2745骨外科学320.2750烧伤外科学320.2755整形外科学320.2760器官移植外科学320.2765实验外科学320.2799外科学其他学科320.31妇产科学320.3110妇科学320.3120产科学320.3130围产医学(亦称围生医学) 320.3140助产学320.3150胎儿学320.3160妇科产科手术学320.3199妇产科学其他学科320.34儿科学320.37眼科学320.41耳鼻咽喉科学320.44口腔医学320.4410口腔解剖生理学320.4415口腔组织学与口腔病理学320.4420口腔材料学320.4425口腔影象诊断学320.4430口腔内科学320.4435口腔颌面外科学320.4440口腔矫形学320.4445口腔正畸学320.4450口腔病预防学320.4499口腔医学其他学科320.47皮肤病学320.51性医学320.54神经病学320.57精神病学(包括精神卫生及行为医学等) 320.61急诊医学320.64核医学320.67肿瘤学320.6710肿瘤免疫学320.6720肿瘤病因学320.6730肿瘤病理学320.6740肿瘤诊断学320.6750肿瘤治疗学320.6760肿瘤预防学320.6770实验肿瘤学320.6799肿瘤学其他学科320.71护理学320.7110基础护理学320.7120专科护理学320.7130特别护理学320.7140护理心理学320.7150护理伦理学320.7160护理治理学320.7199护理学其他学科320.99临床医学其他学科330预防医学与卫生学330.11营养学330.14毒理学330.17消毒学330.21流行病学330.24传染病学330.27媒介生物操纵学330.31环境医学330.34职业病学330.37地方病学330.41社会医学330.44卫生检验学330.47食品卫生学330.51儿少卫生学330.54妇幼卫生学330.57环境卫生学330.61劳动卫生学330.64放射卫生学330.67卫生工程学330.71卫生经济学330.74优生学330.77健康教育学330.81卫生治理学330.99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其他学科350药学350.10药物化学(包括天然药物化学等)350.20生物药物学350.25微生物药物学350.30放射性药物学350.35药剂学350.40药效学350.45药物治理学350.50药物统计学350.99药学其他学科360中医学与中药学360.10中医学360.101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等)360.1014中医诊断学360.1017中医内科学360.1021中医外科学360.1024中医骨伤科学360.1027中医妇科学360.1031中医儿科学360.1034中医眼科学360.1037中医耳鼻咽喉科学360.1041中医口腔科学360.1044中医老年病学360.1047针灸学(包括针刺镇痛与麻醉等)360.1051按摩推拿学360.1054中医养生康复学(包括气功研究等)360.1057中医护理学360.1061中医食疗学360.1064方剂学360.1067中医文献学(包括难经、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腧穴学等) 360.1099中医学其他学科360.20民族医学360.30中西医结合医学360.40中药学360.4010中药化学360.4015中药药理学360.4020本草学360.4025药用植物学360.4030中药鉴定学360.4035中药炮制学360.4040中药药剂学360.4045中药资源学360.4050中药治理学360.4099中药学其他学科360.99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代码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代码引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代码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标识,它们帮助着医学界对于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分类、管理和统计。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临床医学(1002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临床医学(1002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临床医学(1002)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一、学科方向与特色1.学科方向。

具有支撑本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所需要的主干学科方向数量不少于10个,在地方病的研究独具优势的学科也可作为一门主干学科。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诊医学、病理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为基本的学科方向。

各学科方向的发展水平相对均衡,能够相互支撑,能够引领该领域发展。

2.学科特色。

根据国家、本区域的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学校定位,制定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科特色和发展应能够适应并促进国家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学科队伍3.人员规模。

专任教师不少于150人,每个学科方向(不包括护理)不少于15人。

4.人员结构。

有合理的人员梯队和结构,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不低于40%;获硕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40%,获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至少有5名学术造诣深厚、治学严谨且具备指导博士生能力的正高级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在科研课题方面:5年内,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承担过国家级研究课题至少一项,并有能力继续承担研究性课题。

学科带头人研究总经费5年应在100万以上/人均;学术骨干研究总经费5年80万以上/人均;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在5年内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5年内人均完整培养4名以上硕士毕业生。

三、人才培养6.培养概况。

近5年,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不低于30人。

7.课程与教学。

紧密围绕授权点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制定完善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已开设的硕士生课程既体现传统的教学内容,又能够体现当前研究前沿的方法介绍或学术发展动态。

培养博士拟开设的系列课程既要满足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位基本要求,又能体现学科特色;要侧重于培养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开设博士生科研系列精品课程,定期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

医学院各学科及学科代码

医学院各学科及学科代码

0710
生物学
071007 071009 071010 100101 100102
100104 100105 100201 100202 100203 100204
1002
临床医学
100205 100206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5 100217 100218 100301 1003 口腔临床医学 100302 100401 公共卫生与预 1004 防医学 100403 100404 100601 1006 中西医结合 100602 100701 100702 100703 1007 药学 100704 100705 100706 1007Z1★ 1007Z2★ 1011 1051 护理学 临床医学专业 学位 101100 105101 105102 100402
各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代码 071003 071006
二级学科
生理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法医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口腔基础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药理学 天然药物化学 药事管理学 护理学 内科学 儿科学
105103 105104 105105 105106 105107 100208 105109 105110 105111 105112 105113 105114 105116 105117 105127 105128 1052 1053 1054 1055 口腔医学硕士 公共卫生硕士 护理硕士 药学硕士 105200 105300 105400 105500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全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全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全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180 生物学180.11 生物数学(包括生物统计学等) 180.14 生物物理学180.17 生物化学180.1710 多肽与蛋白质生物化学180.1715 核酸生物化学180.1720 多糖生物化学180.1725 脂类生物化学180.1730 酶学180.1735 膜生物化学180.1740 激素生物化学180.1745 生殖生物化学180.1750 免疫生物化学180.1755 毒理生物化学180.1760 比较生物化学180.1765 应用生物化学180.1799 生物化学其他学科180.21 细胞生物学180.2110 细胞生物物理学180.2120 细胞结构与形态学180.2130 细胞生理学180.2140 细胞进化学180.2150 细胞免疫学180.2160 细胞病理学180.2199 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180.24 生理学180.2411 形态生理学180.2414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180.2417 心血管生理学180.2421 呼吸生理学180.2424 消化生理学180.2427 血液生理学180.2431 泌尿生理学180.2434 内分泌生理学180.2437 感官生理学180.2441 生殖生理学180.2444 骨骼生理学180.2447 肌肉生理学180.2451 皮肤生理学180.2454 循环生理学180.2457 比较生理学180.2461 年龄生理学180.2464 特殊环境生理学180.2467 语言生理学180.2499 生理学其他学科180.27 发育生物学180.31 遗传学180.3110 数量遗传学180.3115 生化遗传学180.3120 细胞遗传学180.3125 体细胞遗传学180.3130 发育遗传学(亦称发生遗传学) 180.3135 分子遗传学180.3140 辐射遗传学180.3145 进化遗传学180.3150 生态遗传学180.3155 免疫遗传学180.3160 毒理遗传学180.3165 行为遗传学180.3170 群体遗传学180.3199 遗传学其他学科180.34 放射生物学180.3410 放射生物物理学180.3420 细胞放射生物学180.3430 放射生理学180.3440 分子放射生物学180.3450 放射免疫学180.3460 放射毒理学180.3499 放射生物学其他学科180.37 分子生物学180.41 生物进化论180.44 生态学180.4410 数学生态学180.4415 化学生态学180.4420 生理生态学180.4425 生态毒理学180.4430 区域生态学180.4435 种群生态学180.4440 群落生态学180.4445 生态系统生态学180.4450 生态工程学180.4499 生态学其他学科180.47 神经生物学180.4710 神经生物物理学180.4715 神经生物化学180.4720 神经形态学180.4725 细胞神经生物学180.4730 神经生理学180.4735 发育神经生物学180.4740 分子神经生物学180.4745 比较神经生物学180.4750 系统神经生物学180.4799 神经生物学其他学科180.51 植物学180.54 昆虫学180.57 动物学180.5711 动物生物物理学180.5714 动物生物化学180.5717 动物形态学180.5721 动物解剖学180.5724 动物组织学180.5727 动物细胞学180.5731 动物生理学180.5734 动物生殖生物学180.5737 动物生长发育学180.5741 动物遗传学180.5744 动物生态学180.5747 动物病理学180.5751 动物行为学180.5754 动物地理学180.5757 动物分类学180.5761 实验动物学180.5764 动物寄生虫学180.5767 动物病毒学180.5799 动物学其他学科180.61 微生物学180.6110 微生物生物化学180.6115 微生物生理学180.6120 微生物遗传学180.6125 微生物生态学180.6130 微生物免疫学180.6135 微生物分类学180.6140 真菌学180.6145 细菌学180.6150 应用微生物学180.6199 微生物学其他学科180.64 病毒学180.6410 病毒生物化学180.6420 分子病毒学180.6430 病毒生态学180.6440 病毒分类学180.6499 病毒学其他学科180.67 人类学180.71 生物工程(亦称生物技术) 180.7110 基因工程(亦称遗传工程) 180.7120 细胞工程180.7130 蛋白质工程180.7140 酶工程180.7150 发酵工程(亦称微生物工程) 180.7199 生物工程其他学科180.74 心理学180.7410 心理学史180.7415 普通心理学180.7420 生理心理学180.7425 认知心理学180.7430 发展心理学180.7435 个性心理学180.7440 缺陷心理学180.7445 比较心理学180.7450 实验心理学180.7455 应用心理学180.7499 心理学其他学科180.99 生物学其他学科310 基础医学310.11 医学生物化学310.14 人体解剖学310.1410 系统解剖学310.1420 局部解剖学310.1499 人体解剖学其他学科310.17 医学细胞生物学310.21 人体生理学310.24 人体组织胚胎学310.27 医学遗传学310.31 放射医学310.34 人体免疫学310.37 医学寄生虫学310.3710 医学寄生虫免疫学310.3720 医学昆虫学310.3730 医学蠕虫学310.3740 医学原虫学310.3799 医学寄生虫学其他学科310.41 医学微生物学(包括医学病毒学等) 310.44 病理学310.4410 病理生物学310.4420 病理解剖学310.4430 病理生理学310.4440 免疫病理学310.4450 实验病理学310.4460 比较病理学310.4470 系统病理学310.4480 环境病理学310.4499 病理学其他学科310.47 药理学310.4710 基础药理学310.4720 临床药理学310.4730 生化药理学310.4740 分子药理学310.4750 免疫药理学310.4799 药理学其他学科310.51 医学实验动物学310.54 医学心理学310.57 医学统计学310.61 生物医学工程学310.6110 生物医学电子学310.6120 临床工程学310.6130 康复工程学310.6140 生物医学测量学310.6150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310.6199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310.99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320 临床医学320.11 临床诊断学320.1110 症状诊断学320.1120 物理诊断学320.1130 机能诊断学320.1140 医学影象学(包括放射诊断学、同位素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320.1150 临床放射学320.1160 实验诊断学320.1199 临床诊断学其他学科320.14 保健医学320.1410 康复医学320.1420 运动医学(包括力学运动医学等)320.1430 老年医学320.1499 保健医学其他学科320.17 理疗学320.2110 麻醉生理学320.2120 麻醉药理学320.2130 麻醉应用解剖学320.2199 麻醉学其他学科320.24 内科学320.2410 心血管病学320.2415 呼吸病学320.2420 结核病学320.2425 胃肠病学320.2430 血液病学320.2435 肾脏病学320.2440 内分泌学320.2445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320.2450 变态反应学320.2455 感染性疾病学320.2499 内科学其他学科320.27 外科学320.2710 普通外科学320.2715 显微外科学320.2720 神经外科学320.2725 颅脑外科学320.2730 胸外科学320.2735 心血管外科学320.2740 泌尿外科学320.2745 骨外科学320.2750 烧伤外科学320.2755 整形外科学320.2760 器官移植外科学320.2765 实验外科学320.2799 外科学其他学科320.3110 妇科学320.3120 产科学320.3130 围产医学(亦称围生医学) 320.3140 助产学320.3150 胎儿学320.3160 妇科产科手术学320.3199 妇产科学其他学科320.34 儿科学320.37 眼科学320.41 耳鼻咽喉科学320.44 口腔医学320.4410 口腔解剖生理学320.4415 口腔组织学与口腔病理学320.4420 口腔材料学320.4425 口腔影象诊断学320.4430 口腔内科学320.4435 口腔颌面外科学320.4440 口腔矫形学320.4445 口腔正畸学320.4450 口腔病预防学320.4499 口腔医学其他学科320.47 皮肤病学320.51 性医学320.54 神经病学320.57 精神病学(包括精神卫生及行为医学等) 320.61 急诊医学320.64 核医学320.67 肿瘤学320.6710 肿瘤免疫学320.6720 肿瘤病因学320.6730 肿瘤病理学320.6740 肿瘤诊断学320.6750 肿瘤治疗学320.6760 肿瘤预防学320.6770 实验肿瘤学320.6799 肿瘤学其他学科320.71 护理学320.7110 基础护理学320.7120 专科护理学320.7130 特殊护理学320.7140 护理心理学320.7150 护理伦理学320.7160 护理管理学320.7199 护理学其他学科320.99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330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330.11 营养学330.14 毒理学330.17 消毒学330.21 流行病学330.24 传染病学330.27 媒介生物控制学330.31 环境医学330.34 职业病学330.37 地方病学330.41 社会医学330.44 卫生检验学330.47 食品卫生学330.51 儿少卫生学330.54 妇幼卫生学330.57 环境卫生学330.61 劳动卫生学330.64 放射卫生学330.67 卫生工程学330.71 卫生经济学330.74 优生学330.77 健康教育学330.81 卫生管理学330.99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其他学科350 药学350.10 药物化学(包括天然药物化学等) 350.20 生物药物学350.25 微生物药物学350.30 放射性药物学350.35 药剂学350.40 药效学350.45 药物管理学350.50 药物统计学350.99 药学其他学科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360.10 中医学360.1011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等)360.1014 中医诊断学360.1017 中医内科学360.1021 中医外科学360.1024 中医骨伤科学360.1027 中医妇科学360.1031 中医儿科学360.1034 中医眼科学360.1037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360.1041 中医口腔科学360.1044 中医老年病学360.1047 针灸学(包括针刺镇痛与麻醉等)360.1051 按摩推拿学360.1054 中医养生康复学(包括气功研究等)360.1057 中医护理学360.1061 中医食疗学360.1064 方剂学360.1067 中医文献学(包括难经、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腧穴学等)360.1099 中医学其他学科360.20 民族医学360.30 中西医结合医学360.40 中药学360.4010 中药化学360.4015 中药药理学360.4020 本草学360.4025 药用植物学360.4030 中药鉴定学360.4035 中药炮制学360.4040 中药药剂学360.4045 中药资源学360.4050 中药管理学360.4099 中药学其他学科360.99 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科教处2008年4月。

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医学专业代码:100201K一、培养目标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及“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医教结合,面向基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2.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关爱病人,尊重病人人格,尊重个人信仰,保护病人隐私;坚持预防为主,着力减轻和祛除患者的病痛,提供临终关怀,始终将病人及社区具名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尊重同仁,具有相互关爱、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树立卫生经济学观念,坚持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案。

4.充分认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能够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让其充分理解并参与诊疗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5.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终身学习观念,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自我完善,勇于创新,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方法。

(二)知识要求1.掌握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学会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2.掌握医学人文相关知识,认识到环境、社会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能够用于指导学习和医学实践。

3.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和急症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和产后的保健原则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4.掌握预防医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临床医学专业代码:100301修业年限:五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厚基础、善创新和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专门人才,确保其有必要的基础能够进行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有能力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二、业务培养要求:(一)态度要求: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关爱病人观念,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坚持以预防疾病发生、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的道德责任。

3.充分认识医患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并积极与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交流,使其充分理解和配合诊疗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4.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注重合理用药,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案,充分掌握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6.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超出自己的业务能力而不能有效安全处理的医疗活动,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始终将病人及社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9.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具有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献的意识。

10.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11.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二)知识要求:1.基本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能够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

3.掌握人体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专业代码
临床医学(专业代码:100301)
什么样的一门学科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运用不断积累的医学知识和迅猛发展的高科技手段,为人类解除病痛的困扰,从疾病的诊断、治疗到预防等方面都是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的研究范畴。

通过基本医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处理的基本技能,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临床的教学能力。

临床医学更偏重理科,尤其是生物、化学等学科,当然优秀的语文和外语会使你更具优势。

报考什么样的学校
――要注意查明各校学制
目前医学院校绝大多数已并入综合大学,基础实力明显增强。

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院均为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

各校学制一般为五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设有七年制(临床硕士)班和硕、博连读项目。

相关专业找一找
♦有关联的其他专业:基础医学、预防医学。


♦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专业:医学影像学所设课程与临床医学基本相同。

授课的内容
——要记忆很多的内容,逐步探究人体的奥秘
记忆+理解是主要的学习方法,学习的内容也非常的广泛,如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以及内、外、妇、儿科等大部分课程。

大家几个人组成一组,做很多有趣的实验,从小鼠、兔、狗到人体,然后从真实的病人身上学习问诊、体检、记录病例、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治疗方案。

在学习中,人体的奥秘将一步步向你展开。

当然,去医院做实习医生是学习应付各种疾病处理方法的最好手段。

毕业后干什么
——一切与医学有关的工作
前景非常的广阔,可以成为:?
♦临床医生一一真正的白衣天使,治病救人,起薪一般在2000〜3000元/月。


♦教师或科研专家一一在医学院校任职或专攻科研,起薪一般在1500〜2500元/月。

♦医疗营销人员一一营销、培训医疗仪器和药品,起薪一般在4000〜6000元/月。

♦出国做医生——到国外考执照,做洋白衣天使,起薪一般在每年4万美元左右。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