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414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一、酸碱盐的基本概念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2SO4、HNO3、CH3COOH 等。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KOH、Ca(OH)2、Ba(OH)2、NH3·H2O等。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如:NaCl、Na2CO3、CuSO4、NH4Cl等。

二、酸碱盐的通性酸的通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碱的通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盐的通性:有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有些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有些盐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三、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如:HCl + NaOH = NaCl + H2O。

盐与酸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如: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盐与碱的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如: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

盐与盐的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如: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四、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酸:用于清洁金属表面、除锈、生产化肥等。

碱:用于中和酸性废水、生产洗涤剂、肥皂等。

盐:用于调味、防腐、生产化学原料等。

五、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六、溶液的酸碱度pH值: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范围为0-14。

pH < 7为酸性,pH = 7为中性,pH > 7为碱性。

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七、常见的酸碱盐及其性质盐酸(HCl):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而酸碱盐是化学中的一大重要分支,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和介绍初三化学中关于酸碱盐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酸的基本概念酸是一种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呈酸性。

常见的酸包括盐酸、硫酸等。

酸的特点是呈酸性导电、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

二、碱的基本概念碱是一种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呈碱性。

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碱的特点是呈碱性导电、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三、中和反应及酸碱指示剂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被称为中和反应,具体表征为酸、碱溶液混合后呈中性。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反应之一。

为了判断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常用酸碱指示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四、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1. 酸性、碱性和中性盐:根据酸的性质和碱的性质不同,盐可以分为酸性盐、碱性盐和中性盐。

酸性盐在溶液中会产生酸性物质,碱性盐则会产生碱性物质,而中性盐溶液不呈酸碱性。

2. 盐的酸碱性质:盐溶液的酸碱性质取决于其所属的酸和碱的性质。

例如,氯化钠是一种中性盐,因为它来源于酸性盐盐酸和碱性盐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3. 盐的应用:盐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硫酸铜可以用作催化剂和杀菌剂;氯化钾可以用作农业肥料等。

五、酸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1. 酸中的氢离子:酸能够释放出氢离子,例如盐酸(HCl)可以释放出氢离子(H+)。

酸性溶液中有较多的氢离子存在。

2. 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碱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例如氢氧化钠(NaOH)可以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

碱性溶液中有较多的氢氧根离子存在。

六、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遵循如下规律:酸 + 碱→ 盐 + 水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可以写作:HCl + NaOH → NaCl + H2O七、pH值和酸碱强弱1. pH值: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指标,其取值范围为0-14。

初三化学酸碱盐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总结初三化学酸碱盐总结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酸、碱、盐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颜色、状态气味特性浓盐酸“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有刺激性气味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①金属除锈用途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浓硫酸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无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酸→盐+氢气(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4)碱+酸→盐+水(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三种离子的检验Cl-SO42-CO32-试剂AgNO3及HNO3①Ba(NO3)2及HNO3②HCl及BaCl2HCl及石灰水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颜色、状态俗名制法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Ca(OH)2+Na2CO3==CaCO3↓+2NaOH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用途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熟石灰、消石灰CaO+H2O==Ca(OH)2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3)酸+碱→盐+水(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ΔCuO+H2O2Fe(OH)3ΔFe2O3+3H2O②常见沉淀:AgCl↓BaSO4↓Cu(OH)2↓Fe(OH)3↓Mg(OH)2↓BaCO3↓CaCO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1.酸和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2.酸碱中的离子酸产生的离子是H+离子,碱产生的离子是OH-离子。

3.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会生成水和盐。

酸和酸的反应产生的盐叫酸盐,碱和碱的反应产生的盐叫碱盐。

4.酸碱中的pH值pH值是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pH小于7的溶液为酸性,pH等于7的溶液为中性,pH大于7的溶液为碱性。

5.酸碱中的酸碱度酸和碱的酸碱度可以通过浓度来表示。

酸的酸碱度以酸的浓度来表示,碱的酸碱度以碱的浓度来表示。

6.盐的性质盐是由酸和碱反应所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普通盐呈无色晶体,可溶于水,常见的盐还有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

7.重要的盐的制备和应用a.氯化钠:通过氯化氢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备,广泛用于食盐和食品工业。

b.碳酸钠:通过氯化钠与碳酸氢铵的反应制备,广泛用于生产玻璃、洗涤剂等。

c.硝酸钠:通过硝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备,广泛用于肥料和炸药工业。

8.酸碱中的指示剂指示剂是用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物质,根据其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性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酚酞红、甲基橙、甲基红等。

9.酸碱中的反应方程式酸碱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是H2SO4+2NaOH->Na2SO4+2H2O。

10.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反应。

中和反应通常受到温度、浓度、物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11.酸碱盐的应用酸碱盐在生活和产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酸可以用于清洁、消毒和金属腐蚀等方面;碱可以用于制造肥皂、玻璃和洗涤剂等方面;盐以及其它化合物还可以用于肥料、药品和生物实验等方面。

12.酸性雨的形成与影响酸性雨是指大气中含有过多的酸性物质,降水时形成的酸性降水。

酸性雨对土壤、水源、植物和动物都有不良的影响,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2〔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4〕碱 + 酸 → 盐 + 水〔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12〔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3〕酸+碱 → 盐+水〔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响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ΔCuO +H 2O2Fe(OH)ΔFe 2O 3+3H 2O ②常见沉淀:AgCl ↓ BaSO 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 3↓ CaCO 3↓ ③复分解反响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响才可以发生。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响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14〔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因为溶有CO 2〕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知识点 +二、粗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试样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结论:(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结论:〔1〕但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但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汇总一、酸碱盐的基本概念酸碱盐是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酸是能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是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而盐则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酸的性质1. 酸的味道酸酸的,如柠檬汁、醋等。

2. 酸的电离产生氢离子(H+)。

3. 酸与金属反应会产生氢气。

4. 酸与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三、碱的性质1. 碱的味道苦苦的,如肥皂水、苏打水等。

2. 碱的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OH-)。

3. 碱与酸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四、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检测酸碱性质的物质,常见的有苏丹红、酚酞、甲基橙等。

它们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五、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的盐则是由酸的阴离子和碱的阳离子组成。

六、酸碱盐的应用1. 酸的应用:用于制造化肥、药品、食品添加剂等。

2. 碱的应用:用于制造肥皂、玻璃、洗涤剂等。

3. 盐的应用:用于烹饪、制造食品、药品等。

七、酸雨的危害酸雨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与降水结合形成的酸性降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水源污染、植物受损,甚至对建筑物和文物造成腐蚀。

八、酸碱中毒的急救方法1. 酸中毒: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患者口腔和眼睛,以稀释酸的浓度。

2. 碱中毒:立即用大量清水漱口,并尽快送医院就诊。

九、总结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物质,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酸雨的危害和酸碱中毒的急救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化学酸碱盐的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初三化学酸碱盐归纳总结材料

初三化学酸碱盐归纳总结材料

初中化学酸碱盐概括总结一、酸和碱1.盐酸、硫酸属于酸,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H+和酸根离子。

酸→ H++ 酸根离子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属于碱,碱在水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 OH ˉ。

碱→ 金属离子 +OH ˉ3.变色规律:石蕊〔紫〕酚酞〔无色〕酸 红色 不变色 碱蓝色红色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征、用途浓盐酸“贞洁〞:无色液体颜色、状态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 3+〕气味有刺激性气味 挥发性特征(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 ①金属除锈用途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浓硫酸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无吸水性 脱水性强氧化性腐化性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乏味剂③生产化肥、精华石油2、酸的通性〔拥有通性的原由: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所有是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使多种开朗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即金属 + 酸 → 盐 + 氢气Fe+2HCl=FeCl 2+H 2↑ Zn+H 2SO 4=ZnSO 4+H 2 ↑ 2Al+6HCl=2AlCl 3+3H 2↑ 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 3〕酸能使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即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铁锈 +盐酸: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黄色溶液〕;铁锈 +硫酸 Fe 2O 3+3H 2SO 4====Fe 2(SO 4) 3 +3H 2O〔 4〕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即碱 + 酸 → 盐 + 水NaOH +CO=NaCO+HO Ca(OH) =CaCO ↓+H O+CO ↑2232 2+ CO 2 32 2〔5〕盐 + 酸→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切合复分解条件〕HCl+ AgNO 3=AgCl ↓+HNO 3 H2SO 4+BaCl 2=BaSO 4↓+HClCaCO3+ 2HCl = CaCl2+ HO+CO ↑22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 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拥有 强腐化性 〕 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 2CO 3== CaCO 3↓ +2NaOH CaO +H 2O== Ca(OH)2①氢氧化钠固体作 乏味剂 ①工业:制漂白粉用途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②农业: 改良酸性土壤、 配波尔多液③去除油污:炉具洁净剂中含氢氧化钠③建筑:2、碱的通性〔拥有通性的原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所有是 -OH 〕 〔 1〕碱溶液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 2〕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水2NaOH+CO 2=Na 2CO 3 2O+H〔 3〕酸 +碱 → 盐+水NaOH + HCl = NaCl + H 2O〔 4〕盐 +碱 → 另一种盐 +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切合复分解条件〕HCl+ AgNO 3=AgCl ↓+HNO 3 H 2SO 4+BaCl 2=BaSO 4↓+HCl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 Cu(OH) CuO +HO222Fe(OH)3Fe O+3H O2 32②常有积淀: AgCl ↓ BaSO 4↓ Cu(OH) 2↓ F e(OH) 3↓ Mg(OH) 2↓ BaCO 3↓ CaCO 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互换成分, 生成物中有积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够发生。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酸碱盐是化学中的一大重要概念,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1.酸的性质和特征-酸有酸味,可腐蚀金属。

-酸在水溶液中导电。

-酸会变红蓝石蕊试纸红。

-酸和碱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水。

2.碱的性质和特征-碱有苦味,滑腻。

-碱在水溶液中导电。

-碱会变红纸蓝。

-碱和酸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水。

3.盐的性质和特征-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晶体。

-盐在水中溶解时会导电。

-盐的溶液味道咸。

-盐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制备。

4.酸的酸度和碱的碱度-酸的酸度可以用pH值来表示,pH值越小,酸度越大。

-碱的碱度可以用pH值来表示,pH值越大,碱度越大。

5.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是1:1-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6.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检测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酸碱指示剂可根据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蓝等。

7.盐的命名规则-盐的命名通常以阴离子的名称来作为盐的名称。

-如果阴离子是单质元素,就用元素名来命名。

-如果阴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复杂离子,则用化学式来命名。

8.酸和碱的常见名称和化学式-酸常见的名称有盐酸、硫酸、硝酸等。

-碱常见的名称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等。

-酸和碱的化学式的记法规则如下:-酸的化学式通常以H开头,如HCl、H2SO4-碱的化学式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出现,如NaOH、Ca(OH)29.中和反应的计算-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可以根据所用的物质的量关系来计算,使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方程式可以通过将反应式两边的化学式前添加系数来实现。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2(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4)碱 + 酸→盐 + 水(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1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3)酸+碱→盐+水(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ΔCuO +H2O2Fe(OH)3ΔFe2O3+3H2O↓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CaCO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14(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因为溶有CO 2)pH<5.6的雨水为酸雨《酸-碱-盐》复习练习1、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均一致的是 ( )A 、CaO 熟石灰 氧化钙B 、Ca(OH)2 生石灰 氢氧化钙C 、HCl 盐酸 氢氯酸D 、NaOH 纯碱 氢氧化钠 2、下列有关说法,不是稀硫酸和两者共有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氢气B 、金属表面除锈C 、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D 、清洗水壶中的水垢3、实验室里鉴别稀硫酸和盐酸,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 、 氧化铜B 、 氢氧化钡C 、 氯化钡D 、 硝酸银 4、下列四种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 )A 、分解反应B 、 化合反应C 、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5、能将Ba(OH)2、NaCl 、K 2CO 3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 )A 、硝酸B 、硫酸C 、硝酸银D 、石蕊试液6、“雪碧”等碳酸饮料的pH 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 将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7、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 SO 42- Ba 2+ NO 3-B 、Ca 2+ H + NO 3- Cl -C 、Mg 2+ K + NO 3- Cl -D 、K + Na + Mg 2+ SO 42-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同时加入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CuSO 4 Na 2SO 4 NaOHB 、K 2SO 4 Ba(OH)2 HNO 3C 、KOH MgSO 4 KNO 3D 、KCl K 2SO 4 KNO 3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 )A 、CuSO 4 HCl NaOHB 、KOH HCl NaClC 、H 2SO 4 CuSO 4 HClD 、KOH MgSO 4 KNO 310、下列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 )A 、NaCl 溶液B 、NaCl 固体C 、熔融的NaClD 、蔗糖溶液11、用100克9.8%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改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 ( )A 、紫色B 、蓝色C 、红色D 、无色 1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Cu CuO CuCl 2 Cu(OH)2 CuOCu(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 (4) (5)13、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1)FeCl 2(CuCl 2) (2)KCl (CuCl 2) (3)NaNO 3〔Fe 2(SO 4)3〕 (4)CO 2(O 2) 14、A 、B 等物质在溶液中存在如下三个转换关系: (1)A + FeCl 3 → B ↓(红褐色)+ C (2)C + D → E ↓(白色)+ F(3)F + AgNO 3 → G ↓(白色)+ HNO 3完成C 跟D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白色沉淀G 的化学式 ;写出A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化学用语1. 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3=2AL3++3SO42-2. 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 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 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 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 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 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 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 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 KNO3、NaNO3、AgCI、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2(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碱1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 2O 2Fe(OH)3 ΔFe 2O 3+3H 2O②常见沉淀:AgCl ↓ BaSO 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 3↓ CaCO 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酸-碱-盐》复习练习1、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均一致的是()A、CaO 熟石灰氧化钙B、Ca(OH)2生石灰氢氧化钙C、HCl 盐酸氢氯酸D、NaOH 纯碱氢氧化钠2、下列有关说法,不是稀硫酸和两者共有的是()A、实验室制取氢气B、金属表面除锈C、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D、清洗水壶中的水垢3、实验室里鉴别稀硫酸和盐酸,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氧化铜B、氢氧化钡C、氯化钡D、硝酸银4、下列四种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5、能将Ba(OH)2、NaCl、K2C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的是()A、硝酸B、硫酸C、硝酸银D、石蕊试液6、“雪碧”等碳酸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7、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 SO42- Ba2+ NO3-B、Ca2+ H+ NO3- Cl-C、Mg2+ K+ NO3- Cl-D、K+ Na+ Mg2+ SO42-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同时加入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uSO4 Na2SO4 NaOHB、K2SO4 Ba(OH)2 HNO3C、KOH MgSO4 KNO3D、KCl K2SO4 KNO3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CuSO4 HCl NaOHB、KOH HCl NaClC、H2SO4 CuSO4 HClD、KOH MgSO4 KNO310、下列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A、NaCl溶液B、NaCl固体C、熔融的NaClD、蔗糖溶液11、用100克9.8%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改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1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Cu CuO CuCl2 Cu(OH)2 CuO Cu(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5)13、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化学方程式(1)FeCl2(CuCl2)(2)KCl(CuCl2)(3)NaNO3〔Fe2(SO4)3〕(4)CO2(O2)14、A、B等物质在溶液中存在如下三个转换关系:(1)A + FeCl3 →B↓(红褐色)+ C(2)C + D →E↓(白色)+ F(3)F + AgNO3→ G↓(白色)+ HNO3完成C跟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写出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离子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盐+ 氢气Fe + H2SO4 == FeSO4 + H2↑Mg +2HCl == MgCl2+H2↑(3)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CuO + H2SO4 ==CuSO4 + H2OFe2O3+6HCl== 2FeCl3+3 H2O(4)碱+ 酸→盐+ 水2NaOH+H2SO4== Na2SO4+2H2O(无现象,借助于指示剂)Ca(OH)2+2HCl== CaCl2+2H2O(5)盐+ 酸→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CO2 +Ca(OH)2== CaCO3↓+H2O(检验CO2 )CO2 +2NaOH== Na2CO3+H2O 〔吸收CO2〕(3)酸+碱→盐+水H2SO4 +2NaOH== Na2SO4 +2H2O2HCl+ Ca(OH)2== CaCl2 +2H2O〔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响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2NaOH+CuSO4== Cu(OH)2↓+Na2SO43Ca(OH)2+2FeCl3== 2Fe(OH)3↓+3CaCl2四、中与反响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与水的反响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0 714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不能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试纸不能事先用水湿润。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响——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叫做复分解反响。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响——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响叫做中和反响。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负三价:磷酸根〔PO4〕;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以下反响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响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响: 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响: 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响: 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响: Fe + H2SO4 =FeSO4 + H2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响: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响: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响: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响: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酸碱盐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

下面将介绍初中化学酸碱盐的主要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定义1.酸:指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的化合物。

酸溶液呈酸性,酸性物质能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2.碱:指能使红色石蕊变蓝的化合物。

碱溶液呈碱性,碱性物质能和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3.盐:是酸和碱反应所得的产物,它是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或卤素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酸碱的性质1.酸性物质的性质:(1)酸有酸味,酸溶液酸性较大。

(2)酸溶液导电,能够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酸离子。

(3)酸可以腐蚀金属,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2.碱性物质的性质:(1)碱溶液有碱味,碱性较大。

(2)碱溶液导电,能够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碱离子。

(3)碱可以与酸中和,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三、常见的酸碱盐1.酸: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硫酸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味酸,具有强腐蚀性。

盐酸溶液是无色,具有刺鼻的气味,腐蚀性较大。

硝酸溶液呈黄绿色,味酸,强氧化性。

2.碱: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氢氧化钠溶液呈无色,味苦,碱性较强。

氢氧化钙溶液呈无色,碱性较强。

3.盐: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硫酸铜等。

氯化钠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无臭,味咸,可溶于水。

硫酸铜呈蓝色结晶体,可溶于水。

四、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反应过程如下:酸+碱→盐+水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分别失去或得到电荷,生成盐和水。

五、通性盐和非通性盐通性盐是指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的盐,如氯化钠、硫酸铵等。

通性盐在溶液中可以导电。

非通性盐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盐,如碳酸钙、氧化铜等。

六、酸碱指示剂的使用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而变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酚酞溶液是无色的,当溶液呈酸性时变红,呈碱性时变黄。

甲基橙溶液是橙色的,当溶液呈酸性时变红,呈碱性时变黄。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酸碱盐的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中的酸碱盐概念,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酸碱盐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酸碱盐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酸、碱、盐一、酸、碱、盐的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原由: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挪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征、用途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Fe3+)无色黏稠、油状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征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强氧化性腐化性①金属除锈①金属除锈用途②制造药物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③生产化肥、精华石油2、酸的通性(拥有通性的原由: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所有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盐+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水(4)碱+酸→盐+水(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切合复分解条件)3、三种离子的查验试剂Cl-AgNO3及 HNO3SO42-①Ba(NO3)2及HNO3②HCl及BaCl2CO32- HCl 及石灰水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拥有强腐化熟石灰、消石灰性)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CaO +H2O== Ca(OH)2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①工业:制漂白粉用途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②农业:改进酸性土壤、配波尔③去除油污:炉具洁净剂中含氢氧多液化钠③建筑:2、碱的通性(拥有通性的原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所有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 +碱→盐 +水(3)酸+碱→盐+水(4)盐 +碱→另一种盐 +另一种碱(反响物均可溶,产物切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 Cu(OH)2CuO +H2O2Fe(OH)3Fe2O3+3H2O②常有积淀:AgCl↓BaSO4↓Cu(OH)2↓ F e(OH)3↓Mg(OH)2↓BaCO3↓CaCO3↓③复分解反响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互换成分,生成物中有积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响才能够发生。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2(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碱1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 2O 2Fe(OH)3 ΔFe 2O 3+3H 2O②常见沉淀:AgCl ↓ BaSO 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 3↓ CaCO 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酸-碱-盐》复习练习1、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均一致的是()A、CaO 熟石灰氧化钙B、Ca(OH)2生石灰氢氧化钙C、HCl 盐酸氢氯酸D、NaOH 纯碱氢氧化钠2、下列有关说法,不是稀硫酸和两者共有的是()A、实验室制取氢气B、金属表面除锈C、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D、清洗水壶中的水垢3、实验室里鉴别稀硫酸和盐酸,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氧化铜B、氢氧化钡C、氯化钡D、硝酸银4、下列四种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5、能将Ba(OH)2、NaCl、K2C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的是()A、硝酸B、硫酸C、硝酸银D、石蕊试液6、“雪碧”等碳酸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7、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 SO42- Ba2+ NO3-B、Ca2+ H+ NO3- Cl-C、Mg2+ K+ NO3- Cl-D、K+ Na+ Mg2+ SO42-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同时加入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uSO4 Na2SO4 NaOHB、K2SO4 Ba(OH)2 HNO3C、KOH MgSO4 KNO3D、KCl K2SO4 KNO3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CuSO4 HCl NaOHB、KOH HCl NaClC、H2SO4 CuSO4 HClD、KOH MgSO4 KNO310、下列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A、NaCl溶液B、NaCl固体C、熔融的NaClD、蔗糖溶液11、用100克9.8%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改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1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Cu CuO CuCl2 Cu(OH)2 CuO Cu(1)(2)(3)(4)(5)13、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化学方程式(1)FeCl2(CuCl2)(2)KCl(CuCl2)(3)NaNO3〔Fe2(SO4)3〕(4)CO2(O2)14、A、B等物质在溶液中存在如下三个转换关系:(1)A + FeCl3 →B↓(红褐色)+ C(2)C + D →E↓(白色)+ F(3)F + AgNO3→ G↓(白色)+ HNO3完成C跟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写出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特性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脱水性
强氧化性腐蚀性
用途
金属除锈
制造药物金属除锈
浓硫酸作干燥剂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
(4)碱 + 酸→ 盐 + 水
(5)盐 + 酸→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
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工业:制漂白粉
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

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
(3)酸+碱→ 盐+水
(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
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BaSO4↓Cu(OH)2↓ F
e(OH)3↓Mg(OH)2↓BaCO3↓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四、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问题: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酸-碱-盐》复习练习
1、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俗名与化学名称均一致的
是()
A、CaO 熟石灰氧化钙
B、Ca(OH)2 生石灰氢氧化钙
C、HCl 盐酸氢氯酸
D、NaOH 纯碱氢氧化钠
2、下列有关说法,不是稀硫酸和两者共有的
是()
A、实验室制取氢气
B、金属表面除锈
C、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D、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3、实验室里鉴别稀硫酸和盐酸,可以选用的试剂
是()
A、氧化铜
B、氢氧化钡
C、氯化
钡 D、硝酸银
4、下列四种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
应 D、复分解反应
5、能将Ba(OH)2、NaCl、K2C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的
是()
A、硝酸
B、硫酸
C、硝酸银
D、石蕊试液
6、“雪碧”等碳酸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
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
是()
A、H+ SO42- Ba2+ NO3-
B、Ca2+ H+ NO3-
Cl-
C、Mg2+ K+ NO3- Cl-
D、
K+ Na+ Mg2+ SO42-
8、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同时加入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
是()
A、CuSO4 Na2SO4 NaOH
B、K2SO4 Ba(OH)2 HNO3
C、
KOH MgSO4 KNO3 D、KCl K2SO4 KNO3
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
是()
A、CuSO4 HCl NaOH
B、
KOH HCl NaCl
C、H2SO4 CuSO4 HCl
D、
KOH MgSO4 KNO3
10、下列物质中可以导电的

()
A、NaCl溶液
B、NaCl固体
C、熔融的NaCl
D、蔗糖溶液
11、用100克9.8%的硫酸溶液恰好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改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
显()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1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Cu CuO CuCl2
Cu(OH)2 CuO Cu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4)
(5)
13、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1)FeCl2
(CuCl2)
(2)KCl
(CuCl2)
(3)NaNO3
〔Fe2(SO4)3〕
(4)CO2(O2)
14、A、B等物质在溶液中存在如下三个转换关系:
(1)A + FeCl3 →B↓(红褐色)+ C
(2)C + D →E↓(白色)+ F
(3)F + AgNO3 → G↓(白色)+ HNO3
完成C跟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写出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写出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5、A为无色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取少量A做如下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