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乳化剂与矿物油的乳化
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在油脂乳化中的应用
![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在油脂乳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cfa9da7f1922791688e8dd.png)
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在油脂乳化中的应用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在传统追求色、香、味的同时,更加重视食品的功能化、特性化和多样性,无论怎样更新,食品的营养性和安全性是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前提。
所以要达到上述目标,正确和科学使用食品乳化剂尤为重要,基于此,我们技术工作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研发、生产、推荐使用优质、规范的食品乳化剂,勇担食品安全之重任。
二、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乳化机理食品乳化剂是一类能使两种或两种互不相容构成相(如:油和水)均匀地形成分散或乳状(乳浊)体的活性物质。
其特性取决于乳化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而HLB值的大小取决于乳化剂的分子构成,乳化剂分子亲水基团数量多(如:-OH基),表现出强的亲水性,即HLB值偏高,形成水包油(O/W)型乳化剂;若乳化剂分子中碳氢链越长(如:CH3—CH2—CH2—……),亲油基团大,则亲油性强,HLB值偏低,形成油包水(W/O)型乳化剂,人们规定亲水性100%乳化剂,HLB值为20(以油酸钾为代表),亲油性100%,HLB 值为零(以石蜡为代表)期间分成20等分,如图一所示:HLB值1~6易形成W/O型乳化体系,其中1~3为消泡剂,3.5~6为油包水型乳化剂。
6~20易形成O/W型乳化体系,其中7~8为润湿剂,8~18为油/水型乳化剂,13~15为洗涤剂,15~18为去污、加溶剂。
截止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食品乳化剂为36种,主要为阴离子和非离子,极少量两性离子,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目前年用量4万吨左右,其中单甘酯2万吨左右。
现将主要品种及特性列于表一。
表一乳化剂主要品种及特性单甘酯(GMS DGMS)特性: 乳化、分散、抗淀粉老化硬脂酰乳酸钠(SSL)特性: 增筋、乳化、防老化、保鲜、增大面包、馒头体积、改善组织结构硬脂酰乳酸钙-钠(CSL-SSL) 特性: 增筋、乳化、防老化、保鲜、增大面包、馒头体积、改善组织结构.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PGFE)特性: 较强的乳化性,保湿、柔软性、防止淀粉回生老化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DATEM)特性: 乳化、增加面团弹性、韧性和持气性,增大面包、馒头体积,防止老化.月桂酸/辛酸单甘酯(GML/GMC)特性: 乳化、分散、防腐、保鲜. 斯盘、吐温系列(S-60 、T-60等)特性: 良好乳化、稳定、分散、润湿蔗糖脂肪酸酯(SE)特性: 乳化、增溶、起泡、防老化.丙二醇硬脂酸酯(PGMS)特性: 起酥、强发泡性、防老化.品乳化剂的乳化机理:乳化剂的内部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亲水部分和亲油部分,如图二(以GMS SSL为例)所示:图二、乳化剂结构图乳化剂中的亲油基与油脂结构中长链烷烃相似,故乳化剂中的烷烃可与油脂互溶,而乳化剂中的亲水基与水和溶水性物质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羟基,能相互相容。
举例说明复合乳化剂使油和水混合的方法
![举例说明复合乳化剂使油和水混合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aec42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c.png)
举例说明复合乳化剂使油和水混合的方法
复合乳化剂可以使油和水混合在一起。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准备一定量的油、水和复合乳化剂。
然后,将复合乳化剂加入到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并开始搅拌。
随着搅拌的进行,油和水开始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均匀的乳液。
在这个过程中,复合乳化剂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它能够降低油和水的界面张力,使得油和水能够更好地混合在一起。
同时,复合乳化剂还能够吸附在油和水界面上,形成一层稳定的薄膜,防止油和水分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复合乳化剂可以使油和水混合在一起,但这种混合是暂时的,因为油和水本身是不相溶的。
如果长时间放置或者温度升高,油和水会分离,乳液会变得不稳定。
因此,在制备乳液时需要控制好条件,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配方,以保证乳液的稳定性和质量。
动物疫苗的乳化
![动物疫苗的乳化](https://img.taocdn.com/s3/m/1af075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a.png)
动物疫苗的乳化动物疫苗的乳化是指将抗原液分散在油佐剂中所形成稳定的异源系统,注入动物体内后,能非特异性地增强动物机体对抗原的特异免疫应答,并延长免疫持续期。
由于油佐剂能将抗原物质吸附或黏着,注入动物机体后可较久地存留在体内,持续地释放出抗原物质来不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能持久地提高抗体效价,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因此,人们不断研究动物疫苗的乳化效果和新型油佐剂,以便获得更有效、更安全和更稳定的疫苗。
一、动物疫苗的乳化及佐剂1.1动物疫苗的乳化油佐剂疫苗是指抗原液体或微粒(滴)(分散相或内相)借助乳化剂,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分散悬浮于不相溶的油佐剂液体(连续相或外相)中所形成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1.2动物疫苗乳化剂两个不相混容的纯液体不能形成稳定的油乳剂,必须要加入第三组分(起稳定作用)—乳化剂,以降低体系的界面能。
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起乳化作用,才能形成油乳剂。
例如,将注射用白油和抗原液放在试管里,无论怎样用力摇荡,静置后都会很快分离。
但是,如果往试管里加一点乳化剂,再摇荡时就会形成象牛奶一样的乳白色液体。
乳化剂指动物疫苗中分散相与连续相两相间的界面活性物质,可促进和稳定两种互不相溶物形成乳剂,如弗氏佐剂中的羊毛脂,油佐剂中的Span-80、Arlacel-80、Tween-80等。
动物疫苗的乳化见图1。
二、动物疫苗的剂型通常动物疫苗的乳化过程中一相是水相抗原和极性小的有机液体油相油佐剂,习惯上统称为“油”。
根据内外相的性质,油乳剂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油分散在水中,简称为水包油型油乳剂,用O/W表示;另一种是水分散在油中,简称为油包水型油乳剂,用W/O表示,还有一种复合油乳剂,它的分散相本身就是一种油乳剂,如将一个W/O的油乳剂分散到连续的水相中,而形成一种复合的双相W/O/W型油乳剂。
不同的动物疫苗剂型的特性见表1。
2.1动物疫苗剂型检测动物疫苗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免疫要求、免疫动物、免疫途径和抗原类型综合选择理想的剂型。
乳化矿物油实验
![乳化矿物油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17ae7ff770bf78a65295466.png)
矿物乳化油剂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乳化油剂的基础配方及配制方法2、观察矿物乳化油剂的稳定性二、实验原理:1、主要性质及应用工业乳化油外观是一种无色到棕黄色透明液体,与水混合后能乳化成白色或透明乳液。
主要用于金属切削,抛磨加工时作润滑冷却剂,水乳化型液压油,用于针织机作针织乳化油,化纤工业的络筒油剂等。
2、配制原理工业用乳化油剂一般是用矿物基础油与乳化剂及相应的功能性添加剂进行复配调和而成。
乳化剂一般采用W/O型,在油相成为一均相,这样易于贮存。
选择乳化剂时一般依据乳化剂的混合HLB值与矿物油被乳化所需的HLB值相等或相近。
混合乳化剂的HLB值计算方法如下:HLB值=(a×HLBa + b×HLBb + c×HLBc + ……)/(a + b + c + ……)为了使乳液稳定,需要加入助乳化剂,一般加入脂肪酸及其表面活性剂,以形成复合的刚性保护膜,保证乳化液的贮存稳定性。
我国轻工业部乳化油的标准主要有:油剂的黏度、耐热性、稳定性、乳化试验。
三、药品及仪器:矿物基础油:50 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4g月桂酸聚乙二醇脂:4g司盘—80:3g烧杯(200 ml 1只)量筒(50 ml )托盘天平四、实验操作:用200 ml烧杯称取矿物基础油(为浅黄色液体,低粘度)50 g ,再将称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4g,月桂酸聚乙二醇脂(为黄色液体,有一定粘度)4 g及3g司盘-80依次加入200 ml 烧杯中,充分搅拌混均后,混合液为浅黄色透明液体,粘度不高。
取 5 ml 该油剂于100 ml 量筒中,加水至100 ml ,用力摇匀,得乳白色乳化液。
静置。
观察乳液分层(上层为1 ml的灰白色油状物,下层为乳白色液体)的时间。
五、思考题:1、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2、乳液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解决?有否实践依据?。
乳化剂的理化性能和应用
![乳化剂的理化性能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dcc1c351e79b8969022601.png)
二、乳化剂的分类
6
2.1乳化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 用来衡量表面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关系的指标。 1.两个标准的确定
油酸的HLB=1 油酸钠的HLB=18
C17H33COOH
C17H33COONa
7
2.HLB的计算
(1)基数法(基团贡献法) 适用于一些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因此在整个表面活性剂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 比重
• 溶于水后能离解出具有表面活性的带负电荷的基团 • 据统计据统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约占世界表面活性剂总产量的40% 主要用作
洗涤剂、润湿剂、发泡剂和乳化剂等。
• 磺酸盐型 • 磷酸酯(盐)型
R
SO3Na
烷基苯磺酸盐
R-SO3Na
CH OH
CH2 OH 1,4失水山梨醇
- 羧酸酯的制备
O
+
HO
CH2 CH CH OH CH CH CH2
异山梨醇
O
HO OH
HO OH
HO OH
RCOO O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O
+ C15H31COOH
OH 200℃
RCOO
+ RCOO
+ RCOO
OH
OH
RCOO
RCOO
主产物单酯
双酯
三酯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 • 商品名:Tween • 性能:乳化性、增溶性。水溶性好 • 合成: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化制得
有报道指出SC+EC制备SE时,两相混合之后搅拌和剪切会有不同的效果,有时候剪 切因为输入能量过大反而体系不稳定。
乳化油生产工艺
![乳化油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25d02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c.png)
乳化油生产工艺
乳化油是由油、水和乳化剂组成的一种混合物,乳化剂是能够促使油和水混合均匀的物质。
乳化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化妆品工业等领域。
以下是乳化油的生产工艺。
首先,选择适当的油和水。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油和水作为基础材料。
常用的油包括植物油、动物油和矿物油等,水可以是自来水或者经过处理的纯净水。
然后,选择合适的乳化剂。
乳化剂的选择要考虑到油和水的性质,以及产品的应用要求。
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等。
表面活性剂是最常见的乳化剂,可以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接下来,进行乳化油的混合过程。
将油和乳化剂加入搅拌容器中,通过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一般可以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和速度根据产品的要求来调整。
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加热使油和乳化剂更容易混合。
然后,加入水。
将适量的水加入搅拌容器中,继续搅拌使其与油和乳化剂充分混合。
搅拌的时间和速度根据产品的要求来调整,一般要保持搅拌的稳定和均匀。
最后,对乳化油进行处理和包装。
将混合好的乳化油经过过滤等处理工艺,去除杂质和气泡,并调整乳化油的粘度和浓度。
然后将乳化油灌装到合适的容器中,并封闭包装。
在整个生产工艺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问题,避免外部污染和乳化油的变质。
同时,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乳化油的品质符合要求。
以上是乳化油的生产工艺,通过合理的操作和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乳化油产品。
乳化与去乳化的研究
![乳化与去乳化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7a3d1bb7360b4c2e3f6491.png)
乳化与去乳化的研究摘要:我们通过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体系高效化学破乳剂的合成与复配以及液液两相乳状液的形成、稳定、凝聚、消除机理,探讨了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乳状液消除的机制。
研究了不同化学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对生物乳化体系消除的机理和乳化消除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协同破乳化的机制,破乳剂与助溶剂、稳定剂等添加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配伍性,筛选得到高性能适合系列复合破乳剂,同时考察了无机盐离子、温度等因素对破乳效果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生物乳化体系,考察了不同生物质成分与表面活性剂成分作用的机制,研究针对不同生物质体系最适破乳剂复配技术。
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及原材料研究了高效复合化学破乳剂的现场应用工艺。
关键词:乳化去乳化乳化剂液体研究前言: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
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的水在下层。
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
乳化液是指至少有一种液体以液珠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一种高度分散的非均相体系。
乳化压裂液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压裂液体系,分为水包油乳化压裂液和油包水乳化压裂液两种类型。
乳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增粘能力,粘度调节方便,滤失量低等特点,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有较快的发展,并作为经济有效的压裂液使用于低压油气藏。
水包油乳化压裂液具有比油包水乳化压裂液摩阻小、流变性便于调节、易返排的优点,在我国新疆、吐哈等油田多次施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理论上,油相和水相在没有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是不会发生乳化作用的,但在实验中发现大庆原油与水在一定程度上都发生了乳化作用.实验采用4种不同的水源分别与原油混合振荡发生了乳化作用,从各种水源与油的界面张力、原油黏度以及原油的组分和各种水源的矿化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乳化剂
![乳化剂](https://img.taocdn.com/s3/m/2df5145128ea81c758f578f3.png)
1、乳化剂:O-10;易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对酸、碱、硬水稳定。
具有良好的润湿、乳化、净洗性能。
在化纤工业中,作多种化纤纺丝油剂组分之一,具良好的可纺性;在一般工业中作乳化剂,对动、植、矿物油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配制的乳液十分稳定;还可用于配制家用洗涤剂、工业净洗剂、金属清洗剂;在纺织工业中作润湿剂;在农药行业作乳化剂的组分之一。
HLB值12.5~132、乳化剂MOA-3;易溶于油及极性溶剂中,水中呈扩散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作w/o型乳化剂,用于矿物油、脂族溶剂的乳化,聚氯乙烯塑料溶胶的降粘剂,在化纤油剂中广泛使用。
HLB值6~73、乳化剂MOA-9;易溶于水,具有优良的乳化、净洗、润湿性能,在毛纺工业中作羊毛净洗剂及脱脂剂、织物的精练剂、净洗剂;可作为液体洗涤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妆品和软膏生产中作乳化剂;对矿物油和动、植物油脂均有极好的乳化、分散、润湿性能;还可作为为玻璃纤维抽丝油剂的乳化剂。
HLB值13~144、乳化剂NP-10;TX-10易溶于水,具有优良的乳化净洗能力,是合成洗涤剂重要组分之一,能配制各种净洗剂,对动、植、矿物油污清洗能力特强;除显示乳化性能外,且具有除静电效果;该乳液对胶体有保护作用;一般工业作乳化剂,配制乳液稳定;用作防腐剂、润湿剂、电池缓蚀剂;在农药、医药、橡胶工业用作乳化剂,建筑行业可作为乳化沥清的乳化剂,又是金属水基清洗剂的重要组成之一;HLB值12~135、乳化剂OP-15;易溶于水,耐酸、碱、盐、硬水,具有良好的乳化、润湿、扩散、增溶性能;HLB值~156、聚乙二醇PEG;用作医药及化妆品的基质,橡胶工业与纺织工业的润滑剂和润湿剂。
7、司盘S-20;溶于油及有机溶剂,分散于水中呈半乳状液体。
在医药、化妆品生产中作W/O型乳化剂、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干燥剂;纺织工业中作柔软剂、抗静电剂、整理剂;亦用作机械润滑剂;作为添加型防雾剂,具有良好的初期及低温防雾滴性,适用于PVC(1~1.5%)、聚烯烃薄膜(0.5~0.7%)、EVA 薄膜。
tst2000乳化油复合剂
![tst2000乳化油复合剂](https://img.taocdn.com/s3/m/2e55797c4b73f242336c5f79.png)
TST-2000乳化油复合剂产品概述:本产品由适量的乳化剂、防锈剂、极压剂、杀菌剂、缓蚀剂等组成。
调配的乳化油适用于金属车、铣、钻、锯、研磨、攻丝等加工。
适用于黑色金属及铝、铜等有色金属。
产品特点:1.对非标准油有广泛的适应性;2.较好的防锈性及润滑性;3.对铜铝金属安全;4.不含氯、苯酚及亚钠等对人体有害成份;质量指标:使用建议:复合剂使用浓度15~20%,由于非标准油来源较杂,使用前须通过相关试验检定,乳化油使用浓度根据材质及加工工艺要求不同而定,对防锈及润滑性要求高者可调配浓一些,对清洗及冷却性要求高者可调配稀一些。
包装储运:本产品的包装、标志、储存、运输及交货验收按SH0164进行。
防锈乳化油由基础油、乳化剂、防锈剂等组成。
1、基础油基础油的选择非常重要,它不但要起润滑作用,还要与乳化剂和防锈剂有良好的相溶性。
选择低粘度的精制矿物油较好,因其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一般情况下高粘度矿物油调配的乳化油,其润滑性能优于低粘度的矿物油,但粘度越高调制乳化油时所需的乳化剂比例也就越大,增加成本,同时调制工艺比较复杂。
2、乳化剂乳化剂的用量一般为0.1-0.15。
目前大多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组合。
常用的乳化剂有油酸皂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OP-4、OP-7、OP-10等)、山梨糖醇油酸酯类(Span-20、Span-80等)、油酸失水山梨糖醇酯聚氧乙烯醚类(如Tween-40、Tween-80等),以前用的较多的有松香皂类、石油磺酸钠。
3、防锈剂防锈乳化油中选用的防锈剂主要有石油磺酸钡(T701)、十二烯基丁二酸(T746)等,乳化剂中,单油酸三乙醇胺、三乙醇胺和Span类等也具有防锈剂的功能。
4、助剂防锈乳化油在使用时产生泡沫、为防止分层、析油等问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助溶剂等。
助溶剂目前选用的多为正丁醇、异丙醇、乙醇等。
在实验中,这类低分子醇的选用种类和用量非常重要。
助溶剂用量不足乳化油会浑浊,用量过多又会使乳化油破乳,适当的用量是必须经过实验验证来确定的。
乳化液技术简介
![乳化液技术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ebe598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2.png)
一、轧制液及弥散技术简介轧制油组成简介经过争论和开发,已经开发出了一些用于每个应用场合的在开头时用的一些关键配方,这些配方与轧机的条件有关。
在本争论中,我们主要争论用于轧制薄板的轧制油配方的概念。
化学家面对着原料的广泛选择,从这些原料中可以开发出各种轧制油。
通常,一种斯图亚特生产的用于镀锡板的轧制油包括以下各种成份。
薄板用轧制油根本配料1.根底润滑油2.矿物油3.合成脂4.脂肪酸5.乳化剂6.pH 缓冲剂7.润滑添加剂8.抗氧化剂9.杀菌剂1.根底润滑油:动物脂肪常被用作根底润滑油。
一种动物脂肪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而且关键的过程。
尽管动物脂肪可以被看作一种商品,但由于来源和加工工艺的不同,其物理性能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有必要使用一种在润滑性、清洁性和乳化性能等方面的质量最稳定的脂肪来源。
已经开发了试验室测试方法,用来监测各种来源的脂肪的其它各种物理性能。
在选择一种脂肪来源的时候,必需考虑以下各项因素:a.批次之间的稳定性b.润滑性c.清洁性d.乳化性能2.矿物油:当轧机的润滑要求不必使用全脂肪润滑油时,可以使用矿物油作为根底润滑油的一局部。
矿物油来源的适中选择再次成为了轧制油性能的关键。
中选择油的来源时,稳定性、退火清洁性和润滑性都必需加以考虑。
对于每个应用场合,都必需评估环烷的和烷族成份的适当平衡。
在不要求使用全脂肪油时,用矿物油来平衡根底润滑油的要求。
在选择一种矿物油的来源时,必需考虑以下因素:a.稳定性b.退火清洁性c.润滑性能3.脂肪酸由于每种类型的脂肪酸的不同的碳链的长度、不饱和度和极性不同,脂肪酸将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油产品的性能。
为了以下的缘由参加脂肪酸:a.润滑性b.要求的乳化性能由于脂肪酸的极性和各种乳化剂以不同方式对溶解性的影响,脂肪酸影响了乳化液的性能。
必需认真地给出某种脂肪酸对某种特别的乳化剂的配方的影响的定义。
4.乳化剂几乎全部的轧制油,特别是在循环系统中使用的轧制油,都有一个与其相协作的乳化剂配方。
矿物油乳化工艺
![矿物油乳化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9d32a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1.png)
矿物油乳化工艺
矿物油乳化工艺如下:
1.配料:按照乳化油的配方,准确称取油相成分和水相成分。
乳化剂通常需要在水相中溶解或分散。
2.混合:将油相和水相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通过搅拌器将两相均匀混合。
搅拌的速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配方和设备进行调整。
3.乳化:将混合后的两相液体通过高剪切乳化设备进一步乳化。
高剪切乳化可以使油相和水相充分混合,并形成细小的乳状液滴。
4.调整pH值和粘度:根据具体配方要求,可以通过添加酸或碱来调整乳化油的pH值,通过添加增稠剂来调整粘度。
5.检验:取样检验乳化油的外观、pH值、粘度、稳定性等指标。
根据检验结果对乳化油进行调整,以达到产品的要求。
6.包装:将乳化油灌装到合适的容器中,并封闭包装。
一体化油相在现场混装乳化炸药中应用研究
![一体化油相在现场混装乳化炸药中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009c7eff00bed5b8f31d45.png)
第46卷第13期2018年7月广 州 化 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6No.13Jul.2018一体化油相在现场混装乳化炸药中应用研究郭占江1,马 平2(1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300;2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摘 要: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制备乳化基质的新型一体化油相(BMO)㊂通过对基质绝对粘度㊁自然储存㊁敏化性能㊁抗水性能的测试,系统研究了BMO 制备的乳化基质综合性能,并与国外进口一体化油相(IOP)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BMO 一体化油相具有高的乳化效率,其制备的乳化基质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和优异的爆炸性能㊂现场工业试验的结果也证明BMO 一体化油相制备的混装炸药综合性能优良,适宜于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生产㊂关键词:一体化油相;现场混装;乳化炸药 中图分类号:TQ56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8)13-0055-03第一作者:郭占江(1967-),男,高级工程师㊂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Oil Phase in Site Mixed Emulsion ExplosiveGUO Zhan -jiang 1,MA Ping 2(1Shenhua Group Zhungeer Energy Co.,Ltd.,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300;2BGRIMM Technology Group,Beijing 100044,China)Abstract :A new type of integrated oil phase (BMO)which could be used to prepare emulsified matrix was introduced.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s of emulsion matrix were studied,such as dynamic viscosity,natural storage,water resistance,sensitization properties and other methods.The integrations of imported oil phase (IOP)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MO integrated oil phase had high emulsifying efficiency,and its emulsified matrix had good storage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explosive properties.Further verif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BMO integrated oil phase for explosive preparation was good,which was suitable for site mixed emulsion explosive production.Key words :integrated oil phase;site mixing and loading;emulsion explosive乳化炸药专用一体化油相是采用矿物油和复合乳化剂技术并添加多种添加剂复配而成,它可以替代混装乳化炸药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所有油相成分,简化了混装乳化炸药生产工艺㊂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的生产工艺㊁爆炸性能和贮存稳定性[1-4]㊂目前,我国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生产中使用的较为理想的一体化油相要求产品质量稳定,而且抗颠簸能力强,但大多需要进口,生产成本高㊂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一体化油相,并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了该一体化油相在乳化炸药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BMO 一体化油相具有较高的乳化效率和贮存稳定性,适合于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生产㊂1 实 验1.1 材料和仪器设备材料:BMO 一体化油相(棕褐色透明液体),北京北矿亿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IOP 一体化油相:澳大利亚某公司;硝酸铵㊁硝酸钠㊁柠檬酸(分析纯),北京化工厂㊂仪器设备:HM-945型搅拌器,广东东菱电器有限公司;粘度计:量程(Brookfield,0~80000cP),美国博勒飞公司㊂1.2 乳化方法采用现场混装乳化炸药配方(表1),将称取好的硝酸铵㊁硝酸钠和柠檬酸放入2L 的搪瓷缸中,加入计量好的水,加热溶解后,控制水相温度为95~100℃㊂同样在另一搪瓷缸中称取计量好的油相材料,加热熔化并升温至85~90℃㊂启动搅拌器调至转速为400r /min,2min 加完水相溶液,然后调到1200r /min,继续乳化1min㊂表1 现场混装乳化炸药配方Table 1 The formula of site mixed emulsion explosive名称含量/%硝酸盐76.5~77.0水17.0~18.0复合油相6.0~7.5添加剂0.05~1.01.3 乳胶基质粘度测定将200g 乳化基质装至200mL 量杯内,采用Brookfield 粘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乳胶基质动力粘度㊂56 广 州 化 工2018年7月1.4 自然储存实验将240g乳化基质装至240mL塑料杯内,每隔一段时间,静置观察其状态变化情况㊂1.5 乳化炸药敏化方法采用亚硝酸钠溶液化学敏化方法,将乳化基质敏化后装至密度杯中,每隔一定时间后测量其密度,测量敏化速度㊂1.6 乳化基质抗水性测试乳化基质的抗水性能是反映乳化效果的重要指标,进而影响乳化炸药质量的好坏㊂BMO一体化油相和IOP一体化油相分别制备的乳化基质,各取200g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500mL量筒中,做好标记,考察它们溶胀情况,比较其抗水性能㊂1.7 乳化炸药性能测试当乳化基质冷却至50℃时,加入敏化剂搅拌均匀,测其密度,Φ80mm×1000mm塑料筒装药,按GB/T18095规定测试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的爆速㊂2 结果与讨论2.1 两种一体化油相乳化情况IOP油相和BMO油相都易起乳,两种乳化基质色泽都光亮,流动性好㊂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 两种一体化油相乳化情况和状态描述Table2 The emulsification conditions and state descriptionsof two integrated oil phase项目IOP油相BMO油相乳化情况易乳化,乳化基质明亮,流动性好,粘度小起乳容易,乳化基质明亮,粘度小乳化基质状态乳化基质较稀,常温下有较好的流动性,胶体明亮乳化基质常温下流动性好,胶体明亮2.2 乳化基质自然储存实验两种一体化油相制备的乳化基质状态变化如表3所示,可以得出BMO一体化油相制备的乳化基质储存期好于IOP一体化油相㊂表3 乳化基质自然储存实验Table3 Natural storage experiment of emulsified matrix储存时间IOP油相制备乳化基质BMO油相制备乳化基质1个月状态没有变化状态没有变化2个月状态没有明显变化状态没有明显变化3个月状态没有明显变化状态没有明显变化4个月状态没有明显变化状态没有明显变化5个月状态没有明显变化状态没有明显变化6个月状态没有明显变化表面轻微析晶,整体完好2.3 乳化基质粘度乳化基质粘度是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的一个重要指标㊂针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要求的乳化基质粘度要求,考察了一系列复合油相制备的乳化基质状况,跟踪测试乳化基质粘度,并与目前使用的IOP一体化油相所做基质对比,优选适用的产品,结果见图1,BMO油相所制备的乳化基质粘度与IOP油相所制备的乳化基质粘度接近,适合混装车长距离输送,并且有利于混装技术生产应用㊂图1 不同一体化油相制备的乳化基质粘度Fig.1 Viscosity of emulsified matrix prepared bydifferent integrated oil phase2.4 敏化速度考察现场混装乳化炸药技术要求乳化基质敏化后,10min左右密度在1.15~1.20g/cm3的范围内㊂按试验方法敏化,每隔一定时间测试其密度,以此判断敏化速度,结果见图2,BMO油相与IOP油相制备的乳化基质敏化速率基本一致㊂图2 敏化速度结果Fig.2 Sensitization speed results2.5 抗水性能测试对比测试了用BMO㊁IOP一体化油相制备的乳化基质抗水性,试验结果见表4㊂表4 抗水性能实验Table4 Experiment on water resistance时间/d IOP油相BMO油相1乳化基质无明显变化乳化基质无明显变化2乳化基质变白乳化基质无明显变化3乳化基质表层有少量的白色凝絮状物乳化基质表层变白5乳化基质表层出现较多白色凝絮状物乳化基质表层白色物质增多7较多絮状物出现乳化基质表层白色絮状物质增多2.6 现场混装乳化炸药性能测试对比测试了BMO㊁IOP一体化油相制备的现场混装乳化炸第46卷第13期郭占江,等:一体化油相在现场混装乳化炸药中应用研究57药爆炸性能,其性能对比结果如表5所示㊂表5 实验室制备的乳化炸药性能结果Table5 Performance results of emulsion explosives试样名称炸药密度/(g/cm3)爆速/(m/s)BMO1.175.0×103IOP1.174.9×103 注:Φ80mm×1000mm塑料筒㊂3 工业化实验3.1 生产配方和工艺条件将BMO㊁IOP一体化油相分别投入生产系统,制备乳化基质㊂基质经乳化基质储罐后进入混装车中㊂按混装车的操作规程在爆破现场加入发泡剂进行敏化㊁混合㊁注入炮孔,最终形成现场混装乳化炸药㊂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的配方见表1㊂3.2 生产线运行情况使用BMO一体化油相生产乳化基质约30t,产能10t/h㊂生产的乳化基质状态良好,基质密度1.32~1.33g/cm3㊂生产中重点考察了各温度㊁压力参数与原生产过程的差异,具体见表6㊂表6 生产过程关键参数对比Table6 Comparison of key parameters in production process生产关键参数一级泵压力/MPa二级泵压力/MPa BMO一体化油相0.22~0.30.55~0.7 IOP一体化油相0.2~0.250.5~0.7由表6数据可看出,BMO和IOP油相生产线系统压力大致相同,生产安全㊁稳定㊂混装车运载20吨基质到矿区进行装药爆破,共装炮孔21个,装入基质约18吨㊂现场装药的相关参数见表7㊂表7 现场装药相关参数Table7 The related parameters of site charge参数实际值炮孔直径/mm310孔深/m16单孔装药量/kg800~1000后排孔装药量/kg500~600回填高度/m6~6.5装药速度/(kg/min)270装药压力/MPa0.3~0.4对现场生产的混装乳化炸药发泡速度进行跟踪检测,6min 炸药密度可达到1.08g/cm3,10min基本完全发泡,密度达到1.03g/cm3㊂装药起爆后,无半爆㊁拒爆现象,表面破碎均匀㊁无大块,爆破效果良好㊂4 结 论BMO一体化油相制备的乳化基质质量较好,基质具有良好的抗水性㊁储存稳定性㊂工业实验对比测试的结果表明:BMO 一体化油相满足现有的地面站生产系统工艺要求,制备的现场混装乳化炸药性能稳定,爆破效果良好㊂参考文献[1] 汪旭光.乳化炸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75-86.[2] 黄铁飞,荣光富,杨曙光,等.乳化剂对混装乳化炸药质量性能的影响及实践应用[J].爆破器材,2010(2):14-16.[3] 陈中龙,韦朝举,牛虎,等.两种乳化剂在现场混装乳化炸药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3,40(22):79-81.[4] 斯林,包红印,李旺旺,等.几种乳化剂在混装车用乳胶基质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114.(上接第54页) 本文的研究聚焦于二价金属镍离子在与多头基表面活性剂C18ADPA共同构筑凝胶体系的过程中,二价镍离子的加入致使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显著地增加,体系的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构筑的凝胶体系中,镍离子同C18ADPA的作用机制是以单齿配位的方式结合的;600℃碳化后被Na2S硫化后,作为被硫化的镍负载的碳材料,实现了从软物质到硬物质的转化㊂对电化学性能的表征显示,该材料具备较高的比电容,出色的倍率性能,在提供了一种由软物质(水凝胶)简便地构造碳材料的反应合成路径,为构造碳材料提供了新型的可操作方案㊂参考文献[1] Wang A,Shi W,Huang J,et al.Adaptive soft molecular self-assemblies.[J].Soft Matter,2015,12(2):337-357.[2] Raeburn J,Adams D J.Multicomponent low molecular weight gelators.[J].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5,51(25):5170-5180.[3] Lee J H,Park J,Park J W,et al.Supramolecular gels with highstrength by tuning of calix[4]arene-derived networks[J].Nature Communications,2016,6:6650-6658.[4] Du X,Zhou J,Shi J,et al.Supramolecular Hydrogelators andHydrogels:From Soft Matter to Molecular Biomaterials[J].Chemical Reviews,2015,115(24):13165-13307.[5] Loos M D,Feringa B L,Esch J H V.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elf‐Assembled Low Molecular Weight Hydrogels[J].Cheminform,2010, 2005(17):3615-3631.[6] Zhou S L,Matsumoto S,Tian H D,et al.pH-Responsive shrinkage/swelling of a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composed of two small amphiphilic molecules[J].Chemistry,2010,11(4):1130-1136.[7] Smith D K.Supramolecular gels:Building bridges[J].NatureChemistry,2010,2(3):162.[8] Raeburn J,Zamith C A,Adams D J.The importance of the self-assembly process to contro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ydrogels[J].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13,42(12): 5143-5156.。
常用消泡剂种类
![常用消泡剂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4edeb21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3.png)
常用消泡剂种类消泡剂又称抗泡剂,主要被用于工业生产中消除泡沫,避免泡沫对生产进程造成不利影响,以及避免泡沫对产品造成缺陷。
消泡剂主要起着消泡、破泡、脱泡和抑泡的作用。
消泡剂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纺织印染、工业清洗、造纸生产、涂料工业等领域消泡和抑泡使用。
目前国内市场上常用的消泡剂主要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矿物油消泡剂、高碳醇消泡剂以及其他复合型消泡剂五大类。
1、有机硅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系由硅脂、乳化剂、防水剂、稠化剂等配以适量水经机械乳化而成。
其特点是表面张力小,表面活性高,消泡力强,用量少,成本低。
有机硅类消泡剂与水及多数有机物不相混溶,对大多数气泡介质均能消泡。
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在5C-150C宽广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其化学稳定性较好,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只要配置适当,可在酸、碱、盐溶液中使用,无损产品质量;其次,有机硅类消泡剂对气泡体系兼具有抑泡、破泡功能。
常被用于洗涤剂、造纸、纸浆、制糖、电镀、化肥、助剂、废水处理等生产过程中的消泡。
有机硅消泡剂可适用于粘合剂、工业清洗、金属清洗、水处理、涂料、农业、发酵和油田采矿业等行业消泡使用。
2、聚醚消泡剂聚醚消泡剂抑泡性能比较好,在水中容易分散。
聚醚型消泡剂根据合成所用的起始剂不同可分为多元醇型、脂肪酸酯型和胺醚型,其中应用较为广的当属多元醇型和脂肪酸酯型。
我国的聚醚型消泡剂生产起始于1969年,并首先应用于抗生素发酵,这类产品主要有:GP型甘油聚醚、GPE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PPG型聚丙二醇等。
可以快速在水性起泡体系分散消泡,使用PH范围广泛。
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液、线路板清洗以及其他不含硅的体系消泡使用。
3、矿物油消泡剂矿物油消泡剂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油消泡剂,应用于各类油性体系消泡,矿物油消泡剂通常由活性剂以及载体等组成,载体主要是低表面张力类型的物质,载体主要起到一个承载和稀释的作用,而活性剂对抑制消除泡沫起主要作用,常用的活性剂有脂肪、蜡、脂肪族酰胺等。
电厂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超标问题分析及处理
![电厂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超标问题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e591c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c.png)
电厂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超标问题分析及处理摘要:抗乳化性就是汽轮机油抵抗与水混合形成乳化液的性能。
汽轮机油在使用中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混入一些冷却水,如果汽轮机油的抗乳化性不好,它将与混入的水形成乳化液,使水不易从循环油箱的底部放出,从而可能造成润滑不良,因此抗乳化性是汽轮机油的一项很重要的理化性能。
如果运行中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时间太长,形成的乳化液不但会破坏润滑油膜,增加润滑部件的磨损,还会腐蚀设备,加速油品氧化变质,具体危害如下:1)破坏油膜。
乳化液在轴承等处析出水分时破坏油膜。
2)锈蚀金属。
引起金属部件锈蚀,造成滑阀卡涩,降低系统灵敏度。
3)供油不足。
乳化油因沉积影响油循环,造成供油不足引发事故。
4)酸值升高。
油乳化会加速油的劣化,使酸值增高。
5)轴瓦过热。
乳化油降低润滑作用,增大部件摩擦导致轴瓦过热。
关键词:汽轮机油;乳化;抗乳化;分析;措施引言汽轮机油在轴承与轴瓦之间形成一层油膜起到润滑的作用。
汽轮机油在其使用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会混入水分。
抗乳化性能是评价汽轮机油抵抗与水形成乳化液的一项指标。
汽轮机油的抗乳化性能好时可以将混入其中的水分快速分离开,并可以通过主油箱底部阀门放出。
否则,油水无法分开,则在轴承的旋转搅拌下使之形成乳化液,无法使润滑油形成油膜。
在高速旋转下,会造成轴承温度快速升高,油品酸值增加,加速油品劣化,腐蚀轴承等部件。
因此,汽轮机油良好的抗乳化性能是保证汽轮机组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
1汽轮机油乳化现象及抗乳化性汽轮机油(即水电站中常用的透平油)的乳化是指油中存在过量水的条件下,油在高速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即运行中的汽轮机油发生乳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油中存在过量水;2)油和水要在激烈搅拌下混合;3)存在油质老化后所产生的环烷酸皂类等表面活性剂,即乳化剂。
对于汽轮机油的抗乳化性能指标,在国标GB/T7596-2017《电厂运行中矿物涡轮机油质量》中明确规定,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时间应小于等于30min。
乳化油复合剂 标准
![乳化油复合剂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785b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f.png)
乳化油复合剂是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润滑剂,它由基础油、乳化剂和添加剂组成。
乳化油复合剂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油:乳化油复合剂的基础油通常选择矿物油或合成油,其性能要求包括粘度、闪点、倾点等指标。
2. 乳化剂:乳化油复合剂中的乳化剂是使油水混合形成乳状液的关键成分,其性能要求包括表面活性、稳定性等指标。
3. 添加剂:乳化油复合剂中的添加剂可以改善其性能,如抗氧化剂、抗磨剂、极压剂等。
4. 物理化学性质:乳化油复合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外观、气味、密度、pH值等指标。
5. 安全性:乳化油复合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性,其标准包括毒性、腐蚀性等指标。
6. 环保性:乳化油复合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其标准包括生物降解性、排放物等指标。
7. 产品标识:乳化油复合剂的产品标识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总之,乳化油复合剂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制定。
只有符合标准的乳化油复合剂才能保证其质量和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雁 考 接 蓝 若溶当页 稿 参考 T 献
溶批 业 李 艳 庭 瑜 张 随 张 会 电 随 张 研 究 所 无 电 随 张 法 页 导 电 解 研 编 丁 碳 便 鉴 仅 资 料 高 溶待待届拌 溶己 正批 顾 登 平 高 张 宏 坤 高 张 雪 英 无 页 导 电 解 接 时 摩 页 丁 碳 便 和 乙 醛 便 无 精 细 随 工 高 溶待待7高 溶届雁 若稿 丁 若完
溶待待搅拌 批 溶正己 蓝 正正所 批 蓝 届毕
业 李 艳 庭 瑜 张 张 鸿 雁曾 参 部 张 收 稿 日修回研 经费资 修项 目阳离阳子 解修研述费资 最经子后阳研呈子组 总雁 解费组 回研 费资 添*子阳经*阳稿
尚阳*无 溶待待搅 献修资无 正正 解修无 届
X XX
故摩尔时随之增极改善亲时随
吴育飞 孙晓云
Key wor ds 呈回**子经子* 费*子d均 经修经 述阳述离研费经阳 *阳资资均 阳资 阳*组研 修 修研g费经子* 呈总经组 h阳呈子呈 雁责 任编 辑批 邱批 丽稿
受 时 高 若 善 便 育 碱 摩 尔 宏 电 蒸 溶÷溶无 溶时 高 善 便 孙 康 值 故 孙 计 算
完 全 受 随 高 此 时 增 加 戊 醇 亲 量 周 利 蒸 责 高 增 溶 Y X 无 工 溶中 各 配 方 其 目L处 值 均 斌 满 足 蒸
吴育 王 尔 时 随 据 求 无
致 善 足 迎 时 随 导 象 配 编 吴育 王 尔 由 时 高 它 据 求 故 摩 尔 时 随 之 亲 目L处 值 需 平 象~ 7之
微 乳 液 制 备 丁 善 使鉴 工 程 干 还 之 料 登 之 平 满 仅 宏 坤 含 高 曾 留 雪 页 英 醛 精 细 英 醛 使电 Z G 素 都 仅 还 亲 时 混 马正季 高 M 时 随 善 秀 - q E I 新 高 吴育 王 尔 由 时 飞 持 了 秀 善 亲 降 R 还 质 高 周 利 蒸 致 善q 亲起动 和善 品秀 -无
间 无 因 此 根 据 各 页 佐 质 量 加 和 法 高 工 正导 蒸 样处添雁 目L处 值 溶溶无 7稿 斌 适 当 加 入 丽 近 碳 链 亲 脂 肪 醇 和 周 利 蒸 降 电 目L处 值 亲 页 佐 配 编 页 故 摩 尔 时 随 之 马正季无 当 善 便 育 喜 乙 醇 胺 雪 页 喜 乙 醇 胺
正批 李 干 佐 高 郭 荣 高 王 秀 T 无 由 时 混 亲 雪 页 和 丽 态 无 日 顾 随 张 工 业 高 溶待搅待雁 若稿 丁 届溶
象批 李 华 斌 高 高 树 棠 无 较 高 碳 数 混 摩 醇 导 瑜 庆 原 善 由 时 混 还 质 亲 影 响 无 善 田 随 张 高 溶待待正雁 完稿 丁 溶若正
雁 业 李 艳 庭 瑜 张 随 张 会 高 当若当当溶完高 全 此 方 均 蓝 满 足 求 象若它 高 需 高 ~ 因 艳 稿
根 批 据 批 适 近 碳 链 降 剩 余 便 这 雁 样处添稿 使近 单 链 降 喜 欢 降 又 随 而 雁 溶完象溶稿 使善 便 受 到 迎 界 多 亲 故 摩 尔 时 随 之 导 致 善 吸 附 时 随 高 互 些 素 都 仅 还 亲 由 时 混 高 蒸 馏 就 含 更 采 正无 若费 适 考 孙 留 刘 俊 随无
显状展批时随均 由时混均 工程干还之 佐 郭 荣 批 王完正溶无 正若
时 随 秀 善 态 华 秀 善 斌 树 棠 较 数 庆 原 田 周 祖 康 足 顾 惕 周 鸿 人 马 溶季 无 铭 胶 毕 时 随 善 都 仅 还 础高京社时高祖康YXpC无 由时混h素j张都仅多会高 都仅还zP无RTdw善k责任亲 善便顾蒸由时亲编辑高 增邱之善便YX丽接田页R电究无 1 实 验 部 分
由时中善育%
若溶无 7若 若溶无 当正 届待无 当正 届搅无 正完 届7无 若届
由时中鉴育%
象溶无 当若 象当无 完溶 正待无 完届 正搅无 待完 正搅无 若正
坤 正批 适 样处添 迎 界 工 程 干 还 之 高 顾 善 便 育 喜 乙 醇 胺 使脂 肪 醇 故 配 页 故 摩 尔 时 随 之 无 先 d 各 登 之 采 蒸 反 应 瓶 中 高 再 d 样处添 溶 蒸 鉴 中 配 干 还 鉴 待 顾 高 蒸 馏 就 含 搅 拌 高 d 致 善 料 干 还 鉴 佐 别 佐 批 加 入 反 应 瓶 中 高 适 正 己 醇 调 至 英 醛 高 毕 间 斌 见 蓝 色 时 光 高 所 些 由 时 馏 就 含 更 采 正无 若 费 适考孙周俊随无
之又喜欢善溶 还亲极还周q改高而极还周q改又受到善丽亲欢迎高其结X使善育鉴界程张
j降电z多高这样曾参周利蒸时随无 界程张j亲降电导致界程吸附量亲增加高再 加考时随
之 佐 子 增 极 还 周 q 佐 子 间 亲 丽 互 足 顾 高 这 些 因 素 都 使 时 混 都 仅 还 增 加 无 坤 象中 p 仅 添 加 了
善 便 受 后 高 剩 余 亲 善 便 导 降 电 目L处 值 周 利 无 因 此 随 脂 肪 醇 加 入 亲 树 棠 使善 便 量 便 随 之 增 加 高 这 样 故 摩 时 随 之 亲 目L处 值 处 蒸 届~ 7之 间 高 斌 满 足 吴育 王 尔 由 时 多 会 亲 据 求 马象季 无
平 工 程 干 还 之 加 入 棠 量 脂 肪 醇 使脂 肪 便 到 极 还 周 q 改 高 宏 起 使 顾 单 满 时 随 之 I 高 刘 页 亲 时 混 都 仅 还 斌 瑜 瑜 责 高 马届季 无 此 因 鉴 丽 喜 欢 故 摩 尔 时 随 之 中 亲 鉴 溶 还 时 随 之 高 鉴 溶 还 时 随
Synthesis of Succinic Acid by Using Non membr ane Cell
Zh费经g 目修经gk回经溶稿 批 吴费经g R回子zh子溶稿 批 L子 添h费经正稿 批 G回 尚阳经gp子经g溶稿
雁 溶稿 尚阳p费研组 述阳经组 修项 Ch阳述子呈 组 研总高 目阳离阳子 解修研述费资 最经子后阳研呈子组 总高 当若当当溶完高 添h子j子费zh回费经g高 PRC均 正稿目阳离阳子 M 阳d子*费资 最经 子后阳研呈子组 总高 当若当当溶7高 添h子j子费zh回费经g高 PRC稿
2 油 25g、水 15g、ABS、油 酸 等 复 合 乳 化 剂 HLB 值
解修无
善 便 育g
喜 乙 醇 胺 育g
脂 肪 醇 育g
正 己醇育g
目L处 值
搅
正无 正当
待
象无 完搅
溶当
届无 溶待
溶无 当正 溶无 完完 溶无 待7
当无 溶完 当无 当搅 当无 当当
正无 届完 正无 7待 象无 当当
若无 象溶 若无 象当 若无 溶届
棠 量亲 脂肪醇 高 还 由蒸 R~ 因善 便h Mw善 k责 任亲 混摩 脂肪 便蒸 馏而 些亲 高 其中 就含 周
棠量亲脂肪便高这就更周利蒸由时混亲都仅还无 所适采顾w善受k责任亲善便吸附致善时
随高会瑜瑜责高 由时混亲都仅还无
参考 T 献
溶批 孙 留 刘 高 刘 俊 显 无 致 善 时 随 亲 现 状 增 留 展 无 随 张 工 程 艳 高 溶待待象雁 溶稿 丁 象象
工1 柴 油 25g使鉴 15g使善 便 2无 5g使p 接 碱 量 导 戊 醇 亲 影 响
解修无 善 便 ÷碱 育 述修资
溶
溶÷溶无 溶
正
溶÷溶无 当
象
溶÷当无 待
届
溶÷当无 搅
若
溶÷当无 7
戊 醇 育g
待无 正象 溶当无 若象 溶正无 若象 溶象无 77 溶若无 正正
目L处 值
届无 待正 届无 待待 若无 溶届 若无 象7 若无 若完
届批 周 祖 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顾 惕 人 高 马 季 铭 无 胶 多 随 张 降 础 无 蓝 正收 无 李 京 丁 李 京 瑜 张 出 收 社 高 溶待待溶无 象当正
蓝届毕 批 批 批 批 批 批 批 批 批 批 吴育 飞 到 丁 故 摩 尔 时 随 之 增 极 改 善 亲 时 随 批 批 批 批 批 批 批 批 批 批若正批象
Composite Emulsifier and E mulsification of Mineral Oil
吴回 Y回项子阳批 添回经 X子费修总回经
雁 尚阳p费研组 述阳经组 修项 Ch阳述子 呈组 研总高 目阳离阳子 解修研述费资 最 经子后阳研呈 子组 总高 当若当当溶完高 添h子j子费zh回费经g高 PRC稿
Abstr act Th阳 阳述回资呈子项子*费组 子修经 阳项项阳*组 修项 费 *修述p修呈子组 阳 阳述回资呈子项子阳研 项修研 d子阳呈阳资 修子资 w子组h 述费子经 *修述p修经阳经组 呈 修项 样处添 费经d育 修研 溶完象溶 费经d育 修研 修资阳子* 费*子dd阳研子后子经g 呈回研项费*组 费经组 子呈 d子呈*回呈呈阳d无 添组 费离资阳 阳述回资呈子修经 w费呈 p研阳p费研阳d离总 回呈子经g 组 h子呈 阳述回资呈子项子阳研无 解修 经修组 费离资阳 *h费经g阳 w费呈 修离呈阳研后阳d
喜 组 由 时 混 组 页 见 工 象无 2 结 果 与 讨 论
工3 微 乳 液 组 成
从 表 溶新 出 善 便 育 碱 摩 尔 宏 电 蒸 溶÷溶无 溶时 高 戊 解修无 醇量随之增加无 平干还之溶 混中加入周q极还 溶 改质醇郭高康改善干还之亲亲善亲鉴还高戊醇亲 正
善育%
完正无 正 若届无 当
阳后阳研 费项组阳研 子组 h费d离阳阳经 k阳p组 费组 费述离子阳经组 组 阳述p阳研费组 回研阳 项修研 费呈 资修经g 费呈 组w修 总阳费研呈 费经d费 h费资项无
Key wor ds 阳述回资 呈子项子*费组子修经均 阳述回资呈子修经均 呈回研 项费*组费经组
雁责 任编 辑批 邱批 丽稿
Abstr act 吴阳 呈组 回d子阳d费 经阳w p研修*阳呈呈 修项 回呈子经g 经修经 述阳述离研 费经阳 *阳资资 组 修 p研修d回*阳呈回**子经子* 费*子d项研 修述 述费资 阳子* 费经h总d研 子d阳无 Th子呈 p研修*阳呈呈 h费呈 述费经总 费d后费经组费g阳呈丁 h费d经修 述阳述离研费经阳均 研 阳d回*阳d组 h阳 子经后阳呈组 述阳经组 均 呈子述p资子项子阳dp研修*阳呈呈 费经d项研费述阳w修研k费经dh费d经修 p修资资 回组 子修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