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福利制度改革
英国福利制度的弊端与改革

英国福利制度的弊端与改革作者:黄敬宝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19期摘要:经济恶化扩大了福利需求,削减计划减少福利供给,福利缺口成为英国骚乱的经济根源。
骚乱暴露出福利制度开支规模庞大、结构不合理、效率较低等弊端。
英国必须推动福利制度改革,切实为穷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关键词:英国骚乱福利制度2011年8月托特汉姆引发了一场骚乱,并从伦敦蔓延到布里斯托、伯明翰和利物浦,给英国的经济复苏带来重创。
福利削减是这次骚乱的导火索,我们需要从制度层面审视英国福利的弊端并加以改进,以避免出现较大社会动荡。
一、福利缺口:英国骚乱的重要原因(一)经济恶化扩大了福利需求首先,贫富差距拉大。
目前英国的机会、收入、财富分配更不公平。
2010年最富有的1000人的财富增加了30%,达到3335亿英镑,加剧了不平等;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剧恶化,一部分年轻人陷入贫困,“已从这个衰退国家的悬崖边掉下去了”①。
发生骚乱的托特汉姆属于伦敦哈灵盖行政区,贫困程度在33个行政区中排名第4,在全英排名第13,55%的居民属于最贫困的人群。
②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
其次,就业机会减少。
英国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冲击很明显。
2011年二季度GDP增长率为0.2%,制造业生产环比下降0.3%,矿业生产下降6.6%,电力和煤气等公用事业部门生产下降3.2%,只有服务业在王室婚礼的帮助下境况稍好,环比增长了0.5%。
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英国2011年二季度失业249.4万人,在托特汉姆地区,54个人争抢一个就业岗位③。
就业机会减少,再加上很多人本来就很贫困,更增大了对社会福利支出的依赖。
(二)削减计划减少了福利供给卡梅伦代表的保守党坚持自由保守主义理念,希望个人自力更生,为国家减负。
联合政府上台后,迅速出台了大幅削减公共开支的紧急预算案。
今后4年每年削减政府开支320亿英镑,其中,社会福利支出每年将削减110亿英镑,公共部门职员工资冻结两年,儿童福利补贴冻结3年,降低住房补贴,减少教育投入,退休年龄提高到66岁④。
瑞典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瑞典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欧洲诸国家的福利制度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继承与发扬,可谓比较完善。
但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隐藏于旧福利制度中的弊端充分暴露,迫使政府或多或少进行了改革。
以西欧北欧的典型代表英国瑞典为例,比较分析了两国改革的背景及主要措施,并由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标签:福利国家;改革;比较研究1引言福利国家是指这样一种国家,它有着集全面性国家性、集体性、义务性于一身的社会保障计划以应对工业社会里个人可能遭遇到的不幸与缺憾。
它对全体公民,无论工作与否,无论城乡差别,一律提供保障。
英国瑞典都是典型的福利国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福利国家事业在二战后得到迅猛发展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颠峰,但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使福利国家陷入重重困境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两国政府不得不进行了福利制度改革。
分析了它们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这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
2英国、瑞典改革背景与主要措施2.1英国20世纪初期,在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指导下,以《贝弗里奇报告》开始了英国创建福利国家的序幕。
以《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等五部法律的通过为标志,英国于1948年宣布正式建成福利国家,其目标是:收入均等化福利普遍化就业充分化等。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繁荣,其福利事业也得到大力发展,于20世纪50、60年代达到巅峰。
但这种高福利模式却存在许多弊病,简言之就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太强调公平公正均等就会影响效率,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弊端在石油危机后充分暴露,滞胀局面,一方面国家经济停滞不前,无力负担日趋增长的公共福分支出,国家财政严重赤字。
另一方面,通胀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不得不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高福利标准,这又进一步增加政府社会福利支出,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举步难艰,在这样背景下,英国开始了福利制度的改革。
英国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撤切尔政府阶段和布莱尔政府阶段,具体上说两者的改革没有实质区别有一定连续性,只是后者做法更加温和而己。
英国福利政策

英国福利政策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福利政策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对英国福利政策的一个概述。
一、英国福利政策的背景和历史英国的福利政策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极度贫困,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
1948年,英国建立了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这是英国福利政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后,英国政府不断扩大福利服务的范围和规模,覆盖了包括教育、住房、失业、退休等领域。
二、英国福利政策的主要内容1. 卫生保健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是一个免费的医疗服务体系,覆盖了全体公民。
NHS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设施,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服务。
此外,英国还设立了私人医疗保险制度,为那些需要特殊医疗服务的人提供额外的保障。
2. 教育英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所有5-16岁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教育。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高等教育贷款计划,为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学费贷款和助学金。
3. 住房英国政府实行了社会住房制度,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房。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住房补贴制度,为那些需要额外住房支持的人提供帮助。
4. 失业保险英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为那些失去工作的人提供失业救济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就业服务机构,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
5. 退休保险英国的退休保险制度为那些达到退休年龄的人提供养老金,帮助他们维持生活。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职业年金制度,为那些没有私人年金的人提供额外的退休保障。
三、英国福利政策的特点和问题1. 英国福利政策的特点是普遍性、免费性和公平性。
福利服务的覆盖范围广泛,包括所有公民和居民,而且大多数福利服务都是免费的,保证了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福利保障。
此外,英国的福利政策注重公平性,避免贫富差距过大。
2. 英国福利政策的问题主要是财政压力大和社会不公。
英国工执政历史的社会福利

英国工执政历史的社会福利在英国的工业执政时期,社会福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这个时期的工业化进程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变革和挑战,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并逐步建立起社会福利体系。
本文将探讨英国工执政历史中的社会福利进展,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一、法律和行政改革工业执政时期的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改革来保障工人的权益。
其中最重要的是1832年通过的《贫困人法案》(Poor Law Amendment Act),该法案确立了贫困人义务工作的制度,也实施了工作收容所和救济院的建设。
这些措施旨在帮助穷人脱离贫困,并避免滥用公共救济系统。
二、教育改革为了提升整个社会的素质,工业执政时期的英国政府也进行了教育改革。
1833年通过的《工厂法》(Factory Act)规定,在工业区设立学校,为工人子女提供基础教育。
这一举措有效地提升了工人阶级的教育水平,为他们打开了更多的机会。
三、健康和安全保护工业化进程带来了许多安全和卫生问题,为了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工业执政时期的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
例如,1833年颁布的《维多利亚大工厂法》(The Factory Act of 1833)限制了儿童和妇女的工作时间,同时规定实施安全措施,例如机器护栏的安装等。
这些措施保护了工人的权益,减少了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
四、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随着社会福利概念的发展,英国工执政时期还开始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引入的国家养老金制度。
1908年通过的《养老金法案》(Old Age Pensions Act)标志着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开始,为年满70岁的英国公民提供了一定的退休金。
这一制度的建立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改善住房条件在工业执政时期,工人的住房条件普遍较差,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住房状况。
例如,1885年通过的《租金合理法案》(Rent Act)旨在限制房租上涨,确保工人能够负担得起住房。
英国福利制度本月修正2023简版

英国福利制度英国福利制度概述英国福利制度(Welfare System)是指由政府确保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并提供社会保障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英国福利制度是一个相对完善和广泛的福利体系,涵盖了社会救助、医疗保健、失业保险、养老金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英国福利制度的主要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社会救助英国的社会救助(Social Assistance)政策旨在帮助那些无法自行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人群,包括失业者、残疾人、单亲家庭等。
社会救助的核心是提供经济援助和基本生活保障。
其中,最为重要的社会救助项目是福利金(Welfare Benefits),其涵盖了失业救济金、低收入救济金、残疾人津贴等。
失业救济金是英国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失业者可以申请一定期限内的经济援助,以帮助他们渡过失业期间。
根据个人的年龄、家庭状况和就业历史等不同情况,失业救济金的数额也有所不同。
低收入救济金则是针对收入较低的家庭提供援助,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生活。
残疾人津贴则是为残疾人提供经济支持,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医疗保健英国的医疗保健制度(Healthcare System)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完善的之一。
该制度以公共卫生服务国民健康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为核心,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服务。
无论公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如何,他们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医疗保健待遇。
NHS被分为初级保健和二级保健。
初级保健由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负责,通过诊所和医疗中心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二级保健则由专科医疗机构负责,提供更为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无论是初级保健还是二级保健,公民都可以享受到免费或低廉的医疗服务。
失业保险英国的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Insurance)旨在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收入保障,以帮助他们在失业期间维持基本生活。
参加失业保险的个人需要每月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一旦失业,他们就可以获得失业救济金作为经济援助。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英国福利制度概述英国福利制度是指英国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实施的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
这些福利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公平和平等的机会,支持贫困人口,改善生活条件,并促进社会福利的可持续发展。
福利体系英国福利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民保险制度(National Insurance)国民保险制度是英国社会福利体系的核心之一。
所有工薪阶层的劳动者必须向国民保险基金缴纳保险费,以获取一系列的社会福利待遇,包括医疗服务、失业救济和退休金等。
养老金制度(Pension System)英国的养老金制度是通过国民保险制度来提供的。
根据个人缴纳的国民保险,退休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养老金待遇。
个人也可以自行进行私人养老金储蓄计划。
医疗保障制度(Healthcare System)英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被称为国民保健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
NHS 是一家支持全民医疗健康保障的公共医疗机构。
通过NHS,英国公民可以享受免费或低价的医疗服务,包括就诊、住院治疗和处方药等。
失业保险制度(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失业保险是英国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业人员可以通过申请失业救济金来获得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度过失业期间的困难。
低收入家庭补贴(Income Support)低收入家庭补贴是为了帮助收入较低的家庭获得基本生活费用而设立的。
通过申请低收入家庭补贴,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援助。
福利制度的优点英国福利制度具有以下优点:1. 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福利制度确保了每个公民在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住房、医疗和教育等。
2. 促进社会公平和平等:福利政策的实施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帮助贫困人口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增加社会公平和平等。
3. 保障社会稳定:福利制度可以减轻失业和贫困引起的社会不安定,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福利制度的挑战与改革尽管英国福利制度带来了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英国社会文化之福利制度

英国社会文化之福利制度福利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满足人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经济、社会和保障性服务。
在英国,福利制度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管理和执行,涵盖了各个领域,如医疗保健、失业救济、退休金和贫困扶助等。
福利制度在英国具有长期和重要的历史,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社会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英国的福利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的农民和农业工人进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但由于劳动条件差、收入低,他们很难维持基本生活。
在这种背景下,工人运动和慈善团体呼吁政府为劳动者提供帮助和保障,逐渐形成了英国的福利制度。
英国的福利制度在20世纪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制定了战时经济计划,扩大了福利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
1945年,工党政府通过《国民保险法》和《国民健康服务法》,建立了国家健康服务系统和国民保险制度,为全体公民提供了免费的医疗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险。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英国的福利制度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政府推出了失业救济和退休金计划,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经济援助。
此外,英国还实施了住房福利政策,帮助低收入家庭获得适当的住房条件。
这些措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了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然而,英国福利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人口结构的改变,福利开支成为了政府的重要负担。
同时,某些人滥用福利系统,依赖政府的援助而不愿意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生活水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更加严格的福利资格审核和提高就业机会等措施。
此外,英国政府还提倡个人责任和社区互助,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和社会问题的增加,英国的福利制度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政府加大了对福利系统的监管和改革力度,以提高效率和减少浪费。
同时,英国政府还重视社会创新和公民参与,鼓励社区组织和慈善机构参与福利服务的提供和管理。
英美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变革分析

英美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变革分析在现代史的进程中,英国和美国一直都是领跑者之一。
他们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些列世界级的现代化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制度变革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探讨英美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变革,分析其中的变化和原因。
一、英国的社会制度变革1.福利制度英国现代化的开始是在19世纪末,而19世纪晚期的英国是匪夷所思的恶劣状态。
三分之一的英国人口生活在极度贫困的境况下,而小儿死亡率和农业劳工的工资收入则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
这种情况的改善使得英国的社会制度变革成为了一项必要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进,英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福利制度改革,包括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养老金、失业救济还有健康保障等等。
此外,英国还制定了一部长达数百页的《国民医疗服务法》,使每个英国公民都能够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这样一些福利制度的发展对英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提供劳动力和经济机会,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也使得现代化社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可能。
最终,英国在20世纪中期实现了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2.教育制度当代英国的教育制度是通过1760年至1880年间的数次教育改革实现的。
自此以后,英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类,其中公立学校占主导地位。
公立学校一直被视为英国社会爱尔兰人民的养育中心,并为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英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
1974年,教育法案被通过,建立了教育详细计划。
这一法案协助了英国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确保了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一个良好的教育,而不受其家庭背景的影响。
3.女性地位在英国社会制度变革中,女性地位的改变也是一项重要变化。
19世纪末,英国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以至于女性大多数时候不能拥有自己的资产以及不能参与投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争取自身权益的运动逐渐发展起来。
在20世纪,女性地位在英国得到了提高。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英国福利制度英国福利制度是指英国政府为了保障国民福利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帮助那些经济状况较差、生活困难的人群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
1.福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英国福利制度起源于19世纪工业化时期,当时社会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和贫民问题。
1834年,英国通过了《贫民法令》,建立了最早的福利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进,福利制度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并在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英国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失业救济、住房补贴、医疗福利和养老金等多个方面。
这些福利待遇由政府提供或者通过政府与私人机构合作提供。
这些福利制度的核心原则是根据需要发放福利,而不是根据支付能力。
3.福利制度的问题和挑战英国福利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福利制度覆盖范围广泛,支出大幅增加,导致财政压力加大。
福利申请和发放过程中存在滥用和不公平的情况,需要更好的管理和监督。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变迁,福利制度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以满足不同阶层和年龄群体的需求。
4.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展望为了解决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英国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2010年的福利改革,旨在减少福利支出和提高福利支付的效率。
政府还鼓励私人机构参与福利服务的提供,以减轻财政压力。
展望,英国福利制度需要进一步适应社会变革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政府应加强福利管理和监督,确保福利的公平、有效发放。
加强教育和培训,促使受助群体尽快脱离福利依赖,实现自主发展。
,英国福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为经济困难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
它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改革的需求,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福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1945-1990年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及理论基础

030当代思潮1945~1990年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及理论基础1945~1979年英国社会福利改革及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的盛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的费边社会主义出现,他们强调平等和效率,他们认为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的时候,一定要以社会的利益为出发点,只有使社会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才会在高效率的水平上运行。
他们对待平等的态度则是认为平等不仅要使有才能的人得到上升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使不能上升的人也能过上像样的生活,如果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收入差别过大,将会造成失败者的不满而使社会解体。
据此理论,费边社会主义者提出了由国家制定“最低生活标准”的主张,还提出了在工人工资,住房,工作环境,受教育权利等方面的改革如果说费边社会主义思想只是从理论上确定了英国现代福利制度的若干原则,那么凯恩斯主义则为英国一步步走向福利国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凯恩斯于1936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扩大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消费等若干法则来应对当下的经济危机。
凯恩斯主义主导下的1945~1979年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二战后工党在大选中的大获全胜使得艾德礼成为新一届英国首相,而他在任期间,为响应人们强烈的社会改革要求,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福利国家的想法,这一系列构想涉及了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并且以立法的方式确定下来,他于1946~1948年间通过了《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保险法》《国民补助法》。
工党的立法奠定了战后几十年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基调,这些政策无一不体现了贝弗里奇报告的核心内容,即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强调全民普享型原则的福利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英国在战后复苏时期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公平。
1951年,保守党在选举中击败工党上台执政,也开始接受工党建立一个全方位社会福利制度的理念,他们承袭了大部分工党执政时期的改革措施,保守党在工党国家养老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养老金制度,并在1958年制定出了关于养老金制度的白皮书,提出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三大目标:(1)把国民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制度建立在一种更加坚实的财政基础上;(2)向没有参加职业养老金制度者提供补贴;(3)保护和鼓励职业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自1948年起实施,为所有居民提供基本保障和福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利制度不断改革和调整,为英国居民创造了更加优质的社会福利体系。
以下是该文的具体内容。
第一段:英国福利制度的起源1942年,英国政府推出涵盖医疗保险、退休金、失业保险、死亡保险的白皮书,主张由政府出资为全国居民提供基本福利制度。
1948年7月5日,该福利制度正式实施,为英国社会创造了完备的社会福利体系。
第二段:英国福利制度的组成英国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国民保健制度、国家退休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残疾补偿金制度和家庭补贴金制度等。
其中,国民保健制度是福利制度的核心,为所有英国公民提供医疗保障和药品费用补助。
第三段:福利制度改革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开始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并推出新的工作补贴计划,旨在鼓励失业人士回归工作市场。
20世纪90年代,英国进一步推动福利制度改革,将福利金金额削减,并加强对福利申领者的审核,以防福利制度被滥用。
第四段:英国福利制度的争议近年来,英国福利制度引起了许多争议和争端。
有人认为福利金金额过低,难以应对生活支出,导致贫困居民难以维持生计。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福利制度过于慷慨,使得许多人不愿意工作,依赖政府救济。
这些争议不仅体现了福利制度的缺陷,也突显了政府如何为福利制度的改善而努力。
第五段:对未来福利制度的期望面对福利制度的种种争议和问题,英国政府不断尝试推出新的政策和措施,以使福利制度更加完备和健全。
未来,人们期待英国福利制度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
同时,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够加强讨论和交流,为福利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做出积极贡献。
总结:随着英国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它已经成为英国社会各个层面的基石。
然而,福利制度的改革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只有通过政府与公民各界的共同努力,方能让福利制度更好地服务于英国居民,为社会公益尽一份力量。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历史久,内涵广,对英国社会的发展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近10多年来,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福利制度的弊端,并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旨在化消极为积极,推动英国经济发展,以助于扭转英国日益下滑的国际地位.一、社会福利制度概况英国于1945年建立起“福利国家”。
之后社会福利制度不断调整和修订,目前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主要有国民保险、国民保健、个人社会福利、住房和教育等5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一)国民保险国民保险法规定了一个由多种津贴和补助金构成的综合性社会保险制度。
津贴和补助分成缴费性的和非缴费性的两类。
领取缴费性津贴的条件是领取人按周缴纳保险费,且须缴足一定期限,部分津贴属于此类。
非缴费性津贴根据特殊需要发放。
国民保险费分四类,即由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小商人缴纳、有收入但未就业者缴纳及独立职业者缴纳构成.目前各种津贴和补助约有40多种,按领取对象主要分为:母婴(产妇津贴、生育补助、儿童津贴、儿童特别津贴、儿童监护津贴)、寡妇(寡妇津贴、寡母津贴、寡妇抚恤金)、患病者与伤残者(疾病津贴、病残抚恤金、护理及伤残津贴)、失业者、退休者(退休金、养老金和高龄补助)、死亡者、有特殊困难者(战争抚恤金、低收入家庭补助津贴、社会补助金)。
(二)国民保健国民保健法规定:英国人都可享受免费医疗,牙科手术、视力检查和配眼镜除外;病人只付处方费,产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退休者、医疗事故造成的病人、战争或因公伤残津贴领取者及低收入家庭除外.国民保健法的实施由政府卫生部负责。
全国各地分设100多个地区卫生管理局和委员会,负责管理国民保健的具体实施。
每个区设有一个总医院,并设有普通医院、诊所、卫生中心及各类专科医院。
国民保健系统规定由各科医师、护士对老人、伤残及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免费提供辅助医疗手段、取暖设备.该系统的服务还包括对学校、家庭和环境卫生,食品、药物安全,防疫,戒毒,堕胎及医务人员培训等问题进行监督管理.国民保健全部费用的88%由政府征税来支付,其余的由国民保险费、处方费及其他收费项目收入支付.(三)个人社会福利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志愿者组织针对具有特殊困难的居民所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和各类服务,如为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的人提供适合他们生活、活动的住房和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登门治疗,处理相应的社会问题;当局对建造儿童设施提供方便和给予支持,国家照管17岁以下、无人赡养或监护的孩子;政府部门和社会志愿者组织为老人及有困难的家庭提供生活、娱乐服务.(四)住房对低收入家庭,政府发给住房津贴;对于第一次购买住房的低收入家庭,政府给予额外津贴和其他优惠条件.此外,政府重视为老年人和病人提供特殊住房,使其方便和安全。
英国社会保障存在问题两次改革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政府的高额税收除了对人 们工作和投资积极性产生 消极作用外, 还引起大量 的逃税现象
二、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撒切尔夫人政府对社会保障 制度的改革
一方面通过直接降低一些社 会保障项目的津贴标准, 以达到明显降低政府社会 保障支出,减轻国家的责 任与重负的目的;
保障,在风险与保障、国家责任与
个人责任之间建立了新的平衡
三、对中国的启示
首先,社会保障的范围与标准 要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应。要有一定的限度,过度的 无所不包的社会保障制度未必 是件好事,它会带来很多的负
面影响。
其次,既要体现社会福利的 公平,同时也要追求社会经 济效率会保障
开支更是占到了50%。
2、过分追求公平,经济缺乏效率
以“ 均等化” 为目标的福 利分配必然造成劳动市场和资 本市场上的动力不足,行为扭 曲,从而引起经济效率
的损失。
3、政府干预过多经济深受其害
•英国的社会保险费征收较低,其 “ 福利国家” 的维持主要是通 过财政预算增加政府的一般税收 进行的。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存 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1、福利增长过快,政不堪重负
英国在福利国家建设中增加了 更多的社会保障项目,范围一再 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其结果是社
会福利开支直线上升,国家财
政日益困窘。
1949年英国福利开支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 , 1966年便达到14.4%,1978 年 进一步提高为27.3%。
另一方面,强调个人在社 会保障中应该承担的义务 和责任,推行
社会保障私有化。
2、布莱尔改革
政府将自由市场同基本 的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 强调在市场经济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英国福利制度是指国家为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和改善公民福利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英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工人阶级生活水平低下,面临着贫困和不公平的待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福利改革,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福利制度,其中包括社会保险、福利补贴、医疗保险等。
首先,英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其福利制度的核心之一。
社会保险是指雇主和员工每月向国家和私人保险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便在失业、疾病、工伤等情况下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使他们能够在遇到意外情况时有一定的经济支持。
其次,英国福利制度还包括福利补贴。
英国政府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补贴,以帮助他们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这些补贴包括住房补贴、儿童福利、失业救济金等,可以显著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并减少贫困问题。
另外,医疗保险也是英国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实施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每个居民都可以在需要时免费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服务。
这一制度为全体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和平等的医疗服务。
此外,英国福利制度还包括了老年福利和残疾人福利。
英国政府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金和其他福利,以帮助他们在退休后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对于残疾人来说,英国政府提供了各种福利,包括残疾津贴、康复服务等,以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障碍。
总体来说,英国福利制度在改善公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困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近年来,英国福利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比如福利滥用、负担加重等问题。
因此,英国政府需要不断加强福利制度的改革和管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求,确保福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成就与危机:英国福利制度的演变

2、饲养条件
2、饲养条件
英国宠物动物福利制度对饲养条件也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对于犬类和猫类, 制度规定了它们的饮食、住所、运动等方面的要求。此外,制度还要求宠物主人 要对宠物进行必要的训练和社交化,以确保宠物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环境。
3、动物医疗保障
3、动物医疗保障
英国宠物动物福利制度高度重视宠物医疗保障。制度规定,所有宠物都必须 定期接受兽医检查,以确保它们的健康状况良好。此外,对于需要治疗的宠物, 制度还提供了相应的医疗保障措施,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3、发展专业的宠物医疗机构和 人才培养
3、发展专业的宠物医疗机构和人才培养
专业的宠物医疗机构和人才是提高宠物动物医疗保障水平的关键。我国应该 大力发展专业的宠物医疗机构,同时加强兽医人才培养,提高兽医行业的整体水 平。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可以加强与国际宠物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借鉴英国等国家的经验, 不断完善我国的宠物动物福利制度。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全球宠物动物福利 事业的发展。
谢谢观看
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与转型
面对这些挑战,英国福利国家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其中,政策调整和制度创 新成为转型的关键。政策调整主要包括降低福利水平、提高退休年龄、改革养老 金制度等措施,以减轻财政压力。而制度创新则着眼于提高福利制度的灵活性, 例如推行工作福利制、鼓励社会参与福利体系建设等。
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与转型
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与转型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英国福利国家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果。财政负担得到缓 解,社会公平状况得到改善。展望未来,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公 平与可持续性的结合,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灵活的福利体系,以适应国家和社 会的长远发展需要。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社会福利:历史上的福利制度与社会保障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社会福利:历史上的福利制度与社会保障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化的起点,而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
工业革命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形态,也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农业是主要经济活动,社会组成以农村为主,生产方式以家庭手工业为主。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制造业和矿业等新型产业不断兴起,工人们从农村搬到城市,成为工厂的雇佣劳动者。
这种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劳动力过剩、过度拥挤的城市和恶劣的工作条件等。
在早期工业革命中,英国政府对工人的福利保障并不足够,工人们面临着贫困、疾病和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对工人权益的关注,英国开始制定一系列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最早的福利制度之一是《恶法》(Poor Law),于1601年颁布。
该法案规定了穷困和失业者可能获得的最低救济水平,但该救济水平非常低且条件苛刻,以鼓励穷人自负盈亏。
然而,随着城市贫困的迅速增加,1842年通过的《工厂法》开始着手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并规定了一些限制劳动时间的规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政府意识到福利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1908年通过的《夏威夷报码报福利法案》中,英国开始实施国家养老金制度,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金。
这一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福利保障,帮助他们度过晚年。
此外,英国还逐步建立了国民医疗保健制度,以确保人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国家医疗保险法案于1911年通过,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健康保险制度。
该制度规定,所有在工薪阶层中的劳动者必须缴纳一定的医疗保险费,以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
这项制度为英国人民提供了重要的健康保障,成为世界上最早实施的国家医疗保健制度之一。
此外,英国政府还通过了一系列改革,如失业保险法、劳动法和教育改革等,以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高福利损害了人们的就 业动机,并导致福利依赖 现象的产生。在西方国 家,由于政府对失业者有 较好的福利待遇,因此一 些失业者不再积极地寻 求新的就业岗位,而长期 依赖社会福利的救助, 产生了一大批社会寄生 阶层。
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为 了在竞选中取得选民的 支持,纷纷向选民许诺 各种社会福利,工党主 张社会福利“普遍化”; 保守党则主张实施“有 选择性的”社会福利。 随着济的严重滞胀,两 党在社会福利问题上的 争吵也会日益激烈。
Company Logo
基本内容
儿童和 孕妇福利 退休福利
伤残和 患病福利
社会 基金 寡妇福利
英国社会福利 制度
失业福利
低收入人 士福利
Company Logo
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
.
.
⒈有助于稳定 社会秩序,保 障人民的生活 水平。
福利制度改革的措施
1
税制改革。高福 利意味着高税收, 在福利改革过程 中,税制改革非 常关键。
3
医疗健康方面的 改革。 通过引进 死人投资来缓解 医疗福利支出的 压力,目标是提 高医疗水平,减 少医疗保障中得 不平等现象。
4
就业政策改革。福 利国家的一个重要 特征就是充分就业, 20世纪90年代初的 经济衰退使失业问 题严重,英国政府 进行了政策调整, 提高就业率,增加 就业机会。
2
5
养老金改革。要 老金改革的目标 社会服务加强对弱势群体的 保护等方面的改革。英国政 府致力于减少由于福利制度 的漏洞而导致的资金浪费, 使享用社会服务的各种条件 更加严格化。同时社会服务 的水平和效率通过改革有所 提高,目的是真正达到对弱 势群体的保护,促进平等
五 英国福利社会制度的改革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现代政治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现代政治英国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这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一直是英国政府所着重宣传和完善的领域之一。
在当代政治中,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已经成为了公民权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综合探讨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现代政治的关系。
历史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
那时候,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大量人口失业、贫困、医疗困难等问题愈发突出。
1834年,英国政府开始颁布福利改革法案,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进行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贫民法》(Poor Law),该法规定了“可怜人的制度”,给贫困人口提供住宿、食品、工作等基本保障,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合理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贫民法》不断改良和改革,到20世纪初期,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得到了根本性的调整和补充。
现状如今,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和全面化的阶段。
英国政府不断完善福利体系,加大对低收入家庭、退休人员、病患和残疾人的救济力度。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英国的医疗保健制度。
英国政府通过国家医疗保健制度来为全体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治疗,都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此外,英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也十分完善,政府对低收入家庭或者需要特殊住房的人士提供租金补贴和住房服务。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缓解了部分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问题。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日趋复杂,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不断上涨的医疗开支、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都让政府的财政预算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社会福利政策的运作效率和公平性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许多人认为福利体系的发放标准不够明确,让一些“不劳而获”的人顺利获得福利金,这就扼杀了公平和正义的基本精神。
未来在未来,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要与现代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继续发展和进步。
英国福利制度改革

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改革福利制度的直接原因1.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支出结构越来越不合理。
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
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
英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根据经济状况调查支出的福利金,它是为收入和储蓄低于某一最低限度的人提供的救助,主要包括收入补助金和住房福利金。
二是缴费性福利金,主要包括退休养老金和工伤保险金。
三是既不需要接受经济状况调查也不需要缴费就可申请的福利金,主要是残疾福利金和儿童福利金。
到了1990年代末,原有的福利制度使得不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福利项目的支出比重越来越大,而这显然会使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不仅如此,由于这种支出结构还在客观上打击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那些人的积极性,同时对公民的储蓄动机产生了负激励,其长期结果将是进一步恶化政府财政状况。
2.“福利陷阱”导致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一种消极的收入补偿制度,而没有起到鼓励公民通过工作和储蓄来实现自立的积极作用。
“福利陷阱”是指由于非工作状态时的福利水平较高,领取的资格条件要求较松以及工作时的收入过低所引起的一种对福利的过度依赖现象。
由于对一部分人来说,他们从领取福利状态转变到工作状态时收入增加幅度很小甚至为负值,因此,这些福利享受者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摆脱对福利的依赖。
福利制度本身缺乏强制性激励也是导致福利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福利项目基本上都没有要求适龄福利申请者积极地接触劳动力市场,接受培训或者从事志愿性工作。
另外,英国伤残鉴定制度的不合理也导致一批人落入福利陷阱。
由于伤残鉴定的结果只有全部残疾和无残疾两种,所以只要是通过了全残鉴定,那些即使还能够从事一定工作的劳动者也不用再去寻找任何工作,从而可以心安理得地靠福利度日。
英国福利制度改革

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改革福利轨制的直截了当缘故1.当局在社会保证方面的财务包袱越来越重,支出构造越来越不合理。
1949年,社会保证支出在英国当局财务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差不多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务支出中比例最大年夜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诲支出的三倍。
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证的实际支出程度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当局支出。
英国的社会保证支出重要分为三种:一是依照经济状况查询拜望支出的福利金,它是为收入和储蓄低于某一最低限度的人供给的救助,重要包含收入补贴金和住房福利金。
二是缴费性福利金,重要包含退休养老金和工伤保险金。
三是既不须要接收经济状况查询拜望也不须要缴费就可申请的福利金,主假如残疾福利金和儿童福利金。
到了1990年代末,原有的福利轨制使得不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福利项目标支出比重越来越大年夜,而这明显会使当局的财务包袱越来越重。
不仅如斯,因为这种支出构造还在客不雅上突击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那些人的积极性,同时对公平易近的储蓄念头产生了负鼓舞,其经久成果将是进一步恶化当局财务状况。
2.“福利陷阱”导致社会保证轨制成为一种消极的收入补偿轨制,而没有起到鼓舞公平易近经由过程工作和储蓄来实现自立的积极感化。
“福利陷阱”是指因为非工作状况时的福利程度较高,领取的资格前提要求较松以及工作时的收入过低所引起的一种对福利的过度依附现象。
因为对一部分人来说,他们从领取福利状况改变到工作状况时收入增长幅度专门小甚至为负值,是以,这些福利享受者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摆脱对福利的依附。
福利轨制本身缺乏强迫性鼓舞也是导致福利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缘故。
英国福利项目全然上都没有要求适龄福利申请者积极地接触劳动力市场,接收培训或者从事自愿性工作。
别的,英国伤残剖断轨制的不合理也导致一批人落入福利陷阱。
因为伤残剖断的成果只有全部残疾和无残疾两种,因此只假如经由过程了全残剖断,那些即使还能够或许从事必定工作的劳动者也不消再去查找任何工作,从而能够问心无愧地靠福利度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改革福利制度的直接原因1.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支出结构越来越不合理。
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
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
英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根据经济状况调查支出的福利金,它是为收入和储蓄低于某一最低限度的人提供的救助,主要包括收入补助金和住房福利金。
二是缴费性福利金,主要包括退休养老金和工伤保险金。
三是既不需要接受经济状况调查也不需要缴费就可申请的福利金,主要是残疾福利金和儿童福利金。
到了1990年代末,原有的福利制度使得不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福利项目的支出比重越来越大,而这显然会使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不仅如此,由于这种支出结构还在客观上打击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那些人的积极性,同时对公民的储蓄动机产生了负激励,其长期结果将是进一步恶化政府财政状况。
2.“福利陷阱”导致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一种消极的收入补偿制度,而没有起到鼓励公民通过工作和储蓄来实现自立的积极作用。
“福利陷阱”是指由于非工作状态时的福利水平较高,领取的资格条件要求较松以及工作时的收入过低所引起的一种对福利的过度依赖现象。
由于对一部分人来说,他们从领取福利状态转变到工作状态时收入增加幅度很小甚至为负值,因此,这些福利享受者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摆脱对福利的依赖。
福利制度本身缺乏强制性激励也是导致福利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福利项目基本上都没有要求适龄福利申请者积极地接触劳动力市场,接受培训或者从事志愿性工作。
另外,英国伤残鉴定制度的不合理也导致一批人落入福利陷阱。
由于伤残鉴定的结果只有全部残疾和无残疾两种,所以只要是通过了全残鉴定,那些即使还能够从事一定工作的劳动者也不用再去寻找任何工作,从而可以心安理得地靠福利度日。
3.欺诈现象普遍,福利基金损失严重。
根据英国政府的估计,英国每年的福利支出中大约有40亿英镑因欺诈而白白损失。
参与福利欺诈活动的不仅有一些福利金领取者,而且还包括一些不诚实的雇主和房东,有时还涉及政府官员,更为严重的是存在有组织的犯罪活动。
这种情况无疑既不符合福利制度本身的宗旨,也会对纳税人支持社会福利系统的积极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英国改革福利制度的主要措施1998年3月,英政府正式出版了代表此次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的绿皮书——《英国的新蓝图:一种新的福利契约》。
199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福利改革与养老金法案》,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英国政府的福利改革计划。
当前的英国福利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调整工作与福利的关系,使工作成为大多数人进入福利系统的唯一通道。
为此,英政府制订并推行一项大规模的“从福利到工作”计划。
这一被称为英国“新政”的庞大计划分别为青年人、长期失业者、单身父母、残疾人或长期患病者以及失业的失业者配偶等五种失业者分别制订了不同的行动计划,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由专业人员为失业者提供灵活、专业化和个人化的咨询服务,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提供实用的求职和工作帮助,保证他们在就业的头12周内照领救济金等;通过工作家庭税收减免(包括儿童看护税收减免)、修改社会保险缴费规定、改革所得税制,以及规定最低工资等手段来提高工作的价值,增加工作对福利领取者的吸引力;政府承诺承担起改善公民就业机会的责任,同时要求有能力的个人也相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政府要求25岁以下青年失业者必须从事一种与劳动力市场积极接触的活动,不能再坐等救济金;第一次无正当理由拒绝安置会导致扣罚两周救济金的处罚,第二次拒绝则被扣罚四周的救济金。
2.对整个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努力为人们提供更有保障的退休生活,恢复人们对养老金制度的信任。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这次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最重要方面之一。
英国原有的养老体系大致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金额固定的国家基本养老金,它取决于劳动者的缴费年限,与个人工作时的收入无关,大约等于退休时年平均收入的15%左右(1994年)。
第二层次包括三部分,即与个人收入有关的国家第二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及个人养老金。
国家允许有条件的劳动者自愿选择以加入后两种养老金计划为条件而退出国家第二层次的养老保险,同时提供相应的国家养老保险缴费减免。
但是,这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许多的问题。
由于目前经常变换工作者的比例上升和公司规模普遍缩小等原因,职业养老金的扩展受到限制。
此外,再加上职业养老金管理不善等问题,不少人认为职业养老金并不十分可靠。
而且各养老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导致成本过高和销售误导等问题,结果造成一部分人中途就因无力缴费而停止投保。
即使是一直缴费,最终也得不到多少养老金。
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是建立起一个新的养老金结构,除了继续强调国家基本养老金的基石作用和职业养老金的重要性之外,国家准备对原有的收入关联型国家养老保险进行改革,通过大幅度提高其受益水平而建立一个新的、主要针对低收入者的国家第二养老金,同时推行个人信托保全养老金计划。
由于国家对于这种养老保险计划在成立条件、最高收费标准、服务内容要求以及投保者对基金管理的参与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它具有成本低、安全度高且适应面宽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那些没有参加职业养老保险而又对原有的个人养老保险不信任的中高收入者。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减少低收入者对救助性福利的依赖,同时希望中高收入者通过职业养老保险和个人信托保全养老保险为自己提供水平更高的养老保障,从而退出国家第二养老保险。
此外,为了保护妇女的养老权益,1999年的《福利改革和养老金法案》还明确规定,在夫妻离婚分割财产时,养老金视同财产对待。
3.打击和防止福利欺诈活动。
减少福利欺诈损失也是英国当前福利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
为此,英国政府加大了对福利欺诈活动的调查和侦破力度。
如赋予地方政府在调查欺诈问题上更大的自主权,并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建立跨郡市联合工作小组来调查有组织的跨地区欺诈活动;设立反企业欺诈热线加强对雇主逃避社会保险缴费的打击。
其次,英国政府还通过立法对福利欺诈行为进行更有效的惩治。
过去对于欺诈行为,除了要求退还多发福利金并扣发一部分福利金外,只能靠提起诉讼这种成本较高而且费时的手段来对付欺诈者。
1997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欺诈)管理法》赋予社会保障部和地方政府以更大的经济惩罚权,并且规定了一项新的罪名“不诚实误述罪”。
1998年的《社会保障法》又进一步扩大了对雇主和个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济处罚的范围。
在其他方面,英国政府努力通过改善计算机联网来加强对社会保险号码的管理,通过严格的福利享受资格认定程序和对公共福利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手段来减少因管理不善而导致欺诈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建立的福利欺诈巡查员制度也为提高社会保障各部门反欺诈活动的效果及加强地区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自《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也是典型的高福利国家之一。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是其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变化、发展的产物。
二战以后,为了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建立起来。
经过了300多年漫长的发展过程,已经由过去教会组织的救济贫民活动,小规模、分散的福利措施,逐步发展成为一套比较完善的、覆盖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各方面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主要内容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也是典型的高福利国家之一。
近几十年来,英国以国民保险和国民保健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不断的调整和修订,到目前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和较高的水平。
概括起来,英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国民保险、专项津贴、国民保健、个人社会福利、住房和教育福利等几个方面。
(一)国民保险1.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体,占社会保险收支的最大份额。
养老保险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分为三个支柱:第一支柱为国民养老金制度。
由国家主办并承担主要责任。
其特点有两个:一是普遍性,与就业无关,面向所有满足规定年龄和资格标准的国民;二是同一性,在收费和津贴上采用同一标准,不因个人收入、政治地位等差异而有区别。
在英国,凡女满60周岁,男满65周岁,只要缴足保险费,退休后则可每周领取退休金。
对80岁以上的高龄受保人,每周会增加一定的附加补助。
到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者,如继续工作满5年,可以在领工资的同时领取退休金。
第二支柱为就业关联养老金。
它由国家主办并承担主要责任,规定凡缴纳保险费满20年者,可以在基本退休金外另得一笔和原收入水平相联系的附加退休金。
第三支柱为职业年金计划。
以企业或单位为主承办,国家负责规范和监督。
职业年金计划比国家经办的收入关联制度有更长的历史,这种形式提高了老年人基本养老金的待遇。
同时,职业年金计划主要是缴费确定型(约80%),职业养老金计划是采用积累制原则,其支付能力不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减轻了国民保险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2.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一直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英国失业保险法的突出特点是强制性,要求除了自雇者、缴纳减额保险费的已婚妇女和遗孀,所有周收入在58英镑以上的雇员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属于国民保险的项目之一,其费用同样由雇主、雇员和政府三方承担,不再分项单独缴纳。
但失业者领取失业保险的时间最长为一年,一年后如继续失业,则改为领取社会救济金。
领取失业津贴者必须在人力服务委员会(即职业介绍机构)登记寻找工作。
3.健康保险英国的健康保险制度与其国民保险制度是相结合的,但健康保险属于国民保险体系,主要项目是发放疾病和生育补助金。
疾病补助金分固定标准补助金和收入关联补助金两种,固定标准补助金即疾病津贴,收入关联补助金分别对周收入在125英镑以下者和以上者发放,前者每周39.25英镑,后者每周52.5英镑,有三天的等待期,最多支付28周,之后改为支付伤残抚恤金。
生育津贴也分为两种,即固定标准的生育津贴和生育补助金。
此外,凡缴纳过社会保险金,怀孕26周且已为雇主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者,可获得由雇主支付的产妇福利补助。
4.工伤保险制度英国是比较早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西方国家,其制度覆盖了除自雇者以外的所有就业者。
英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费用不同于其他国家由雇主单方承担,而是纳入国民保险体系中,实际上由雇主、雇员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
英国的工伤保险津贴分为暂时伤残补助、永久伤残抚恤金、医疗补助以及遗属补助,并以前两者为主。
若申请人领取补助在28周之内,则领取等同于疾病津贴的暂时伤残补助;超过28周的,则领取永久伤残抚恤金。
遗属包括受供养的遗孀、鳏夫和子女及其符合条件的亲属,如父母或其他供养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