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行业现行标准

合集下载

执行环保油墨标准

执行环保油墨标准
UV油墨的结构包括树脂、单聚物替代了溶剂、添 加剂和光引发剂。UV油墨中的树脂与溶剂挥发型油墨 的树脂大不一样,它具有反应性,它能与其他化学反 应过程中的某一产物反应,在UV油墨中,它可与单聚 物反应。单聚物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化学物质,在某种 程度上可以替代溶剂,并可使黏度降低,以适于印刷。 但除了起溶剂或稀释剂的作用外,它还有一种非常重 要的作用—参与化学反应。UV油墨中的每一组分都能 起化学反应,因为它是100%固化,所有组分都将通 过化学反应变成固态。

UV油墨具有以下优点:1)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污染 小、不损害人体健康,固含量100%,不存在因溶剂 的挥发而带来印刷墨膜厚度前后不一致的问题;2)油 墨不堵网,有利于精细产品的印刷;3)印刷中,不担 心溶剂对承印物的损坏,油墨品质稳定,干燥墨膜光 泽度好,且墨膜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性好;4) 油墨瞬时干燥,可组织快速印刷生产线,大大提高印 刷效率;5)印刷时节省油墨,溶剂型油墨每千克大约 可印50㎡,而UV油墨在相同情况下可印70㎡。

6.耐镭射性佳

当印刷品需要耐镭射性时,大豆油墨是最 佳的选择。它的沸点比石油挥发成分高很多, 当油墨受镭射印刷机或复印机加热时,不会挥 发而粘在纸上,亦不会污染印刷机零件。
7.可再生 植物油墨不像石油系油墨为不可再生资源,如大豆油 墨所含大豆油是可持续再生而且生物可分解的丰富资 源。它可源源不断地为油墨生产提供原料,并且具有 良好的环保性。使用植物油脂(如大豆油)替代部分石油 系矿物油以制造油墨,可推动各国植物油脂的工业利 用,扩大植物油的应用范围,同时又可减轻不可再生 石油的消费与进口,节省外汇。
3.废纸脱油墨容易 根据研究发现,对于回收废纸的脱油墨,大豆油墨比 普通油墨更容易脱墨,而且纸纤维损伤少。通常报纸 用纸80%以上采用再生纸,利用大豆油墨的这种特性, 废纸回收再生时废料少,回收成本较低,极具行业竞 争力。脱墨处理后的废大豆油墨残渣比较容易降解, 利于污水处理,控制排放水品质。在美国以造纸技术 闻名的WesternMichigan大学的研究即证实了这种特 性。大豆油墨的这种特性,对于废纸回收(再生纸)作 业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中国轻工业部在1983年发布了21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油墨颜色、着色力、 细度、流动度、稳定性、黏性、黏性增值、飞墨、黏度、光泽、固着速度、干性、结膜干燥、渗透干燥、耐乙醇等化学性、渗色性、油脂酸值、色泽、油墨特性线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等检验方法。

于1993年又上升为国家标准。

现将不断完善后的 29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分述如下。

一、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4624.1-93)1. 原理将试样与标样以并列刮样的方法对比 , 检视试样颜色是否符合标样。

2. 工具与材料(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长200mm, 最宽处20mm, 最窄处8mm。

(2) 刮 片 不锈钢片制 , 92mm×59mm×0.5mm, 刃部宽9mm处向外弯曲25°。

(3) 玻璃板 200mm×200mm × 5mm。

(4) 刮样纸 晒图的纸(符合ZB Y32-002),规格110mm × 65mm,顶端往下60-65mm处有5mm 宽黑色实底横道。

(5) 玻璃纸 65mm ×30mm。

3. 检验条件(1) 检验应在温度 (25 ± 1)°C , 相对湿度 65% ± 5% 条件下进行。

(2) 检视面色及色光应在入射角 45°± 5°的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3) 检视底色应将刮样对光透视。

4. 检验步骤(1) 用调墨刀取标样及试样各约纭 , 置于玻璃板上 , 分别将其调匀。

(2) 用调墨刀取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左上方 , 再取试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右上方, 两者应相邻不相连。

(3) 将刮片置于涂好的油墨样品上方 , 使刮片主体部分与刮样纸呈90°。

用力自上而下将油墨于刮样纸上成薄层 , 至黑色横道下 15mm 处时,减少用力。

使刮片内侧角度近似25°角 ,使油墨在纸上涂成较厚的墨层。

胶印油墨五个重要指标

胶印油墨五个重要指标

色浓度色浓度即色彩的饱和度,现在,报纸已经不再是白纸黑字的老样子,更多的已经换成了图文并茂的彩报,因此用户对报纸印刷用胶印油墨的色浓度要求也就更高了。

彩报上的广告、图片、题目比较夺目,因此需要油墨的色浓度要相对提高。

但是现在很多报用油墨的色浓度都不够理想,印刷厂为了保证印刷密度,不得不加大墨量,或提高网点的百分比,但这样做的结果势必造成堆墨,使用墨量增大。

加大墨量还会造成网点并连。

正常的轮转胶印网点增大应控制在25%以下,如果墨大了,就会造成层次丢失和网点过度增大,特别是图片,网点增大造成的后果更明显。

另外,前几年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黑墨色饱和度不足,现在仍然存在,但已经不是大问题了。

造成黑墨色浓度低的原因是印刷厂在普通的文字印刷时,为降低成本,选用了价格低、质量稍差的黑墨。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需求,自然有一些油墨厂生产这种劣质油墨,影响了油墨的整体质量。

国产油墨在色浓度方面不理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油墨厂大多不是自己生产颜料,而是采购国产颜料研磨,国产颜料与进口颜料在质量上还有差距;二是油墨厂为了节约成本,使用较少的颜料,导致油墨的色饱和度不够;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即使颜料的质量和用量都过关,国家标准规定油墨的颗粒细度不可大于15μm,研磨得越细,油墨的颜色越鲜艳。

如果颜料的加工工艺不够好,如研磨的颗粒大小不合适,油墨的色浓度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印刷品的层次及色彩不只与油墨相关,还与印版制作、印刷设备、水墨平衡等工艺条件相关,油墨的质量也是印刷质量提高的前提和保证。

叠印性报纸印刷对胶印油墨套色性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色序,二是油墨黏度的递变性。

目前国际上报纸印刷标准色序是青-品红-黄-黑,其黏度应是逐渐减小,否则就会出现油墨反拉现象。

现在一些大型油墨厂已经注意到了根据印刷色序拉开油墨黏度值,他们也经常与油墨供应商沟通,及时调整油墨的墨性。

干燥性油墨的干燥速度通常会影响印刷质量,同时还会引发很多印刷故障,如导致印刷品背面粘脏,甚至会造成卷筒纸印刷无法正常进行。

《中国印刷油墨标准概况》

《中国印刷油墨标准概况》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其次,按照ISO/IEC导则21-1981(E)规定,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 标准订入(编入)采用国国家标准一般采用的方法有:①认可法 ,由 国家标准机构直接宣布某项国际标准为国家标准,其具体办法是发一 认可公告或通知,公告和通知中一般不附带国际标准的正文,也不在 原标准文本上加注采用国家的编号;②封面法 ,在国际标准上加上采 用国国家标准的编号,并附一简要说明和要求,如说明对原标准作了 哪些编辑修改,以及如何贯彻等要求;③完全重印法 ,将国际标准翻 译或不作翻译,采用原标准标题,重新印刷作为国家标准,并可在国 际标准正文前面,加一篇引言,作一些说明或指示、要求;④翻译法 , 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译文,可以用两种文字(原文和译文)或一 种文字出版,采用时也可在前言中说明被采用国际标准作了哪些编辑 性修改,或作一些要求说明;⑤重新制定法 ,根据某项国际标准,重 新起草国家标准,即把国际标准“熔入”国家标准之中,或作层次上 的修改或作结构上的变动,但一般要保留国际标准的主要指标,或基 本上保留原结构格局; ⑥包括与引用法, 制定国家标准时,完全引用 或部分引用国际标准的内容。根据国际标准的"包容"情况及专业深度, 制定国家标准时,可以选择相关部分进行贯彻,其余部分不贯彻;也 可包括其国际标准的一部分,其余根据需要补充新的内容和指标。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坚持企业为主原则,提高标准的适用性。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 ,贴近经济,紧跟市场,服务企业,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使企 业 成为制定标准、实施标准的主力军。 2,坚持国际化原则,提升中国的综合竞争力。遵循WTO的规则,积极采 用国际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大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 动的力度,努力实现从“国际标准本地化”到“国家标准国际化”的 转变,全面提升中国的综合竞争力。 下面用一实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 使用卫生标准,由于是强制性标准,发布之后在油墨行业引起强烈反响 ,原因就因为其制定不符合这两个基本原则. 首先,该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参编单位有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和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参编 单位里没有一家是实施标准的企业或相关协会,也不是负责监督检验 的机构。而且他们对于这么多的食品接触材料(包括纸、竹、金属、 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接触 食品的内壁涂料及油墨)是全然不甚了解,又没有国际标准可寻,只 能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油墨vocs检测新标准 -回复

油墨vocs检测新标准 -回复

油墨vocs检测新标准-回复新标准应如何进行油墨VOCs检测?在油墨工业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源。

这些化合物的挥发性使其能够迅速释放到空气中,并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严格的油墨VOCs检测新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新标准需要明确VOCs的定义和范畴。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大气压下,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可以轻易蒸发的化学品。

然而,由于各种化合物存在的差异性,VOCs的种类非常广泛。

因此,新标准应考虑包含不同类型和特性的VOCs。

其次,新标准应规定油墨中VOCs的最大容许限量。

这是基于目前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治理技术,结合对油墨VOCs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的评估而确定的。

对于不同类型的油墨,可以根据它们的应用领域和使用环境的特性制定不同的容许限量。

例如,对用于包装食品的油墨,应制定更加严格的容许限量,以确保产品安全。

第三,新标准还需要详细阐述VOCs检测方法和仪器的规范。

VOCs的测量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或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定量测定VOCs在油墨中的含量,并提供准确的结果。

新标准应明确要求使用哪种方法,以及必要的仪器和设备规范。

第四,新标准需要制定适用于油墨制造商和使用者的检测义务和程序。

油墨制造商应负责检测其产品中VOCs的含量,并确保其符合新标准的要求。

同时,油墨使用者也应进行定期的VOCs检测,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超过标准容许限量。

这项义务应该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机制。

此外,新标准还应考虑到油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低VOCs油墨可能会逐渐替代传统油墨。

因此,在制定新标准时,应留出适应创新产品和技术的空间,并规定相关的演变机制。

最后,新标准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和执法机制。

这包括对油墨产品和使用过程中的VOCs进行抽样检测、定期监测和评估。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

油墨控制管理规范一、引言油墨是印刷行业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材料,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油墨的质量稳定和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油墨控制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墨控制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二、油墨质量要求1. 油墨颜色:油墨颜色应与客户要求的印刷品样本一致,色差控制在△E ≤ 2范围内。

2. 油墨粘度:油墨粘度应符合印刷设备的要求,确保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3. 油墨干燥速度:油墨干燥速度应适中,既能满足生产效率的要求,又能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4. 油墨附着力:油墨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确保印刷品表面的油墨不易脱落或者剥离。

三、油墨配方管理1. 油墨配方记录:每一批油墨的配方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油墨成份、比例、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2. 油墨配方审批:油墨配方应经过专业人员审批,确保配方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3. 油墨配方变更:任何油墨配方的变更都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及时通知相关生产人员。

四、油墨生产过程控制1. 原材料采购:采购的油墨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2. 原材料存储:油墨原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免受潮和变质。

3. 油墨调配:按照配方要求,严格控制油墨的成份比例和混合过程,确保油墨质量的稳定性。

4. 油墨过滤:油墨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颗粒,保证油墨的纯净度。

5. 油墨质量检验:每一批油墨生产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颜色、粘度、干燥速度等指标的测试。

五、油墨使用和储存1. 油墨使用:使用油墨前,应先进行搅拌均匀,确保油墨成份的充分混合。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油墨的用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2. 油墨储存:未使用完的油墨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防止油墨质量受损。

六、油墨废弃物处理1. 油墨废弃物分类:将废弃的油墨按照有害和无害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置。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中国轻工业部在1983年发布了21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油墨颜色、着色力、 细度、流动度、稳定性、黏性、黏性增值、飞墨、黏度、光泽、固着速度、干性、结膜干燥、渗透干燥、耐乙醇等化学性、渗色性、油脂酸值、色泽、油墨特性线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等检验方法。

于1993年又上升为国家标准。

现将不断完善后的 29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分述如下。

一、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4624.1-93)1. 原理将试样与标样以并列刮样的方法对比 , 检视试样颜色是否符合标样。

2. 工具与材料(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长200mm, 最宽处20mm, 最窄处8mm。

(2) 刮 片 不锈钢片制 , 92mm×59mm×0.5mm, 刃部宽9mm处向外弯曲25°。

(3) 玻璃板 200mm×200mm × 5mm。

(4) 刮样纸 晒图的纸(符合ZB Y32-002),规格110mm × 65mm,顶端往下60-65mm处有5mm 宽黑色实底横道。

(5) 玻璃纸 65mm ×30mm。

3. 检验条件(1) 检验应在温度 (25 ± 1)°C , 相对湿度 65% ± 5% 条件下进行。

(2) 检视面色及色光应在入射角 45°± 5°的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3) 检视底色应将刮样对光透视。

4. 检验步骤(1) 用调墨刀取标样及试样各约纭 , 置于玻璃板上 , 分别将其调匀。

(2) 用调墨刀取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左上方 , 再取试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右上方, 两者应相邻不相连。

(3) 将刮片置于涂好的油墨样品上方 , 使刮片主体部分与刮样纸呈90°。

用力自上而下将油墨于刮样纸上成薄层 , 至黑色横道下 15mm 处时,减少用力。

使刮片内侧角度近似25°角 ,使油墨在纸上涂成较厚的墨层。

印刷油墨新标准

印刷油墨新标准

印刷油墨新标准第一篇:印刷油墨新标准欧盟实施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新标准继2005年欧盟出台的《关于某些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指令生效后,2009年3月9日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又颁布“关于4-甲基二苯甲酮或二苯甲酮印刷油墨食品包装最大迁移限量的规定”,该规定限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的迁移极限值须低于0.6mg/kg。

分色包装都印刷装潢压凹凸,赋予其各种特征。

但印刷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残留溶剂、有机挥发物以及多环芳烃等。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发生化学迁移,对食品内容物造成污染,从而导致食品中含有甲苯、二甲苯、铅、汞、砷、铬等有害物质,其中苯类残留对人的危害最大晒版,易引起癌症一类的疾病。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印刷油墨有害物的极限值、允许或禁用的内含物质和评定方法尚未建立共识标准,在针对化学物质向食品的迁移量上,欧盟法律仅制定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迁移至食品中不得超过1mg/kg 的宽泛限量全印展,而没有关于印刷油墨的专门立法,我国在该方面的法规也处于真空状态。

因此,欧盟此次新出台要求,有意将印刷油墨加入到受特定法规控制的材料和制品内容中,我国食品包装及相关食品出口企业应谨慎对待。

据了解网络出版,我国食品包装印刷还普遍使用含苯类(甲苯、二甲苯)溶剂的油墨,食品出口因包装问题而屡屡受阻,此次欧盟出台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化学物质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迁移限值,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包装及出口企业须改进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用安全、低风险、环保的材料替代受限制的或可疑的材料。

从技术角度上讲全印展,只有研发可完全取代含苯溶剂型油墨的新产品,及各种不含有毒物质的印刷油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部门应与国际接轨,深入研究,及早制修订相关食品包装材料成分的迁移限量规定和检测方法印后设备,辅助企业通过进口国食品包装环保法规的严格检验,尽可能规避出口风险。

水性油墨办理国标检测标准

水性油墨办理国标检测标准

水性油墨是由连结料、颜料、助剂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浆状物质,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

用于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

油墨检测项目:
VOC检测、耐晒性、抗紫外线、重金属、粘度、流动度、透光率、油墨老化检测、油墨卤素、摩擦检测、细度检测、干燥速度检测、耐蒸煮检测等。

水性油墨检测标准:
QB/T2825-2006柔性版水性油墨
GB/T12911-1991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法
GB/T13217.1-2009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3217.2-2009液体油墨光泽检验方法
GB/T13217.3-2008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GB/T13217.4-2008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
GB/T13217.5-2008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
GB/T13217.6-2008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13217.7-2009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
GB/T13217.8-2009液体油墨抗粘连检验方法
GB/T14624.5-19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
GB/T14624.6-1993油墨粘性增值检验方法
-2008油墨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
GB/T20216-2006有效残余油墨的测定
办理水性油墨检测流程:
1、项目申请——向世通检测监管递交申请。

2、资料准备——根据标准要求,企业准备好相关的认证文件。

3、产品测试——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

4、编制报告——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编写报告。

5、递交审核——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

6、签发证书——报告审核无误后,颁发报告。

油墨检验标准

油墨检验标准

2024-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QB-1046-91凹版塑料薄膜油墨以及GB/T13217.1~13217.8-91凹版塑料油墨这3个标准检验油墨,不同油墨品种因后加工工艺与要求差异很大,进行检验的项目也有所区别。

表面张力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CTF,待干燥后,用3.8×10-2N/m的表面张力处理液(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体积比)=54.0:46.0)在墨膜上涂布6cm2,在2秒内不破裂成液点,即认为墨膜的表面张力值达到3.8×10-2N/m。

溶剂残留量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一般取面积为200cm2的样品上海光华,置入输液瓶中用反口塞紧,在80±2℃的恒温烘箱中保温30分钟,用注射器抽取1ml瓶中的气体,迅速注入色谱仪中进行测定,以其出峰总面积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溶剂残留量。

凹印油墨的行业标准规定烘箱的温度是50±1℃乳品包装,但是GB/T 10005-1998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复合膜、袋的标准中规定的是80±2℃,我们建议采用后者。

其他技术指标与检验方法油墨的光泽度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在印刷基材上用丝棒刮样,待干燥后,在固定光源的照射下,采用光电光泽度计来测定试样与标准面反射光量度的比值唐山玉印,来表示试样油墨的光泽度(标准面反射光的能量为100%)。

供水/润版在实际油墨样品的比较中,常将不同的油墨同时在印刷基材上刮样,待干燥后,在光线明亮处,对比墨膜的光泽度。

抗粘连性能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绿色印刷,放置2分钟,相对折叠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将此体系置于50±1℃的烘箱中,压上2kg砝码放置2小时后,打开对折部分观察印迹粘连的情况。

在实验中防伪印刷,可以将多个油墨样品进行制样后共同比较。

随着现在印刷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油墨的抗粘连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印刷油墨新标准

印刷油墨新标准

欧盟实施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新标准继2005年欧盟出台的《关于某些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指令生效后,2009年3月9日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又颁布“关于4-甲基二苯甲酮或二苯甲酮印刷油墨食品包装最大迁移限量的规定”,该规定限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的迁移极限值须低于0.6mg/kg。

分色包装都印刷装潢压凹凸,赋予其各种特征。

但印刷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残留溶剂、有机挥发物以及多环芳烃等。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发生化学迁移,对食品内容物造成污染,从而导致食品中含有甲苯、二甲苯、铅、汞、砷、铬等有害物质,其中苯类残留对人的危害最大晒版,易引起癌症一类的疾病。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印刷油墨有害物的极限值、允许或禁用的内含物质和评定方法尚未建立共识标准,在针对化学物质向食品的迁移量上,欧盟法律仅制定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迁移至食品中不得超过1mg/kg的宽泛限量全印展,而没有关于印刷油墨的专门立法,我国在该方面的法规也处于真空状态。

因此,欧盟此次新出台要求,有意将印刷油墨加入到受特定法规控制的材料和制品内容中,我国食品包装及相关食品出口企业应谨慎对待。

据了解网络出版,我国食品包装印刷还普遍使用含苯类(甲苯、二甲苯)溶剂的油墨,食品出口因包装问题而屡屡受阻,此次欧盟出台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化学物质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迁移限值,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包装及出口企业须改进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用安全、低风险、环保的材料替代受限制的或可疑的材料。

从技术角度上讲全印展,只有研发可完全取代含苯溶剂型油墨的新产品,及各种不含有毒物质的印刷油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部门应与国际接轨,深入研究,及早制修订相关食品包装材料成分的迁移限量规定和检测方法印后设备,辅助企业通过进口国食品包装环保法规的严格检验,尽可能规避出口风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仅是出口产品需要,国内市场的食品包装同样需要。

执行环保油墨标准2

执行环保油墨标准2

UV油墨是一种不用溶剂,干燥速度快,光泽 好,色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艳,耐水、耐溶剂、耐磨性好的油 墨。目前UV油墨已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油墨技 术,其污染物排放几乎为零。据统计,UV油 墨的年产量日本约1.6万吨,欧洲约1.8万吨, 北美约1.9万吨。一个发展方向是研究水性UV 油墨,即以水和乙醇作为稀释剂,目前水性 UV油墨已研制成功,并在一些印刷企业中得 到应用。

8.综合印刷成本低 研究发现植物油墨比传统油墨容易脱墨,而且纸纤维 的损伤少,回收再生纸品质佳。利用植物油墨的这种特 性,废纸回收再生时废料少,回收成本较低;脱墨处理 后的废植物油墨残渣比较容易降解,利于污水处理,控 制排放水品质。大豆油墨颜色范围广,色彩丰富而亮丽, 少量油墨即可展现大量传统油墨所能展现的效果。另外, 由于传统油墨中含有有机化和物,为避免引起环境污染, 其废弃处理成为困扰油墨制造厂及印刷厂的一个难题。 然而大豆油墨可以回填在新油墨中混合使用,不仅利于 环保,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UV发光油墨的组成与优势 UV油墨的结构包括树脂、单聚物替代了溶剂、添 加剂和光引发剂。UV油墨中的树脂与溶剂挥发型油墨 的树脂大不一样,它具有反应性,它能与其他化学反 应过程中的某一产物反应,在UV油墨中,它可与单聚 物反应。单聚物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化学物质,在某种 程度上可以替代溶剂,并可使黏度降低,以适于印刷。 但除了起溶剂或稀释剂的作用外,它还有一种非常重 要的作用—参与化学反应。UV油墨中的每一组分都能 起化学反应,因为它是100%固化,所有组分都将通 过化学反应变成固态。
大豆油墨
大豆油墨(SOYBEAN OIL INK) 大豆油属于可食用油,分解后可完全融入自然环 境,在各种配方的植物油油墨中,大豆油油墨是真正 意义的可应用的环保型油墨。而且其产量丰富,价格 便宜(尤其在美国),性能安全可靠,印刷效果良好并 且符合印刷油墨的各项标准,环保性绝佳。与传统油 墨相比,大豆油墨具有色泽鲜艳、浓度高、光泽好、 较好的水适应性和稳定性、耐摩擦、耐干燥等性能。

墨水行业政策

墨水行业政策
点》
合整治技术方案,明确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等行业的治理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2018年
国家统计局
重点鼓励和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油墨所在的“新材料产业”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2017年
国务院
重点区城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黏剂等项目VOCs含量
行业标准
2017年
工信部
批准多项油墨行业标准,如QB/T5193-2017、QBT2826-2017、QB/T28252017、QB/T28242017等
《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16年
国务院
要求围”“扩大....绿色印刷材料等规模化应用范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016年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墨水行业政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油墨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法律法规/政策
时间
发文部门
相关内容
《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的限值》
2021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规定了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的限值,给出了相关的油墨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包装标志和禁用溶剂清单。该标准适用于出厂状态的各种油墨。
将“数字印刷用油墨、墨水,环保型油墨,特殊印刷材料等制备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关于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6年
工信部、财政部
明确油墨行业应重点研发推广使用低(无)VOCs的非吸收性基材的水性油墨、单一溶剂型凹印油墨、辐射固化油墨;包装印刷行业应推广应用低(无)VOCs含量的绿色油墨、上光油……等原辅材料

油墨的标准

油墨的标准

油墨的标准:性能检测技巧油墨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油墨的色相、着色力、耐晒性能的检测来实现对油墨颜色质量参数的控制,从源头上消除色偏。

油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印刷产品颜色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柔版印刷采用的水性油墨具有黏度低、污染小的特点。

油墨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油墨的色相、着色力、耐晒性能的检测来实现对油墨颜色质量参数的控制,从源头上消除色偏。

油墨检测和相关资料可由供应商提供,也可由印刷企业自行检测。

1、油墨色相、着色力检测色相,着色力是油墨检测的基本项目,它们对油墨的颜色影响很大。

色相是油墨颜色的具体特征,在光学上对应于一定波长、频率的光,如:红、黄、蓝指的就是油墨的色相。

着色力是指一种油墨影响另一种油墨颜色变化程度的大小。

调配专色墨时,当其中一种原墨的色相或着发生变化时,调出的专色墨颜色就会改变。

例如,当原墨的色相较以前偏黄时,所调配出的专色墨就会有增加黄色的效果;如果红色原墨的着色力偏强,就会有增加红色的效果。

当这种颜色偏差超过一定范围时,目测即可发现,从而导致顾客的投诉。

因此,保证印刷油墨色相的正确性、着色力的稳定性,对控制印刷品颜色非常重要。

2、色相的检测对新提供的油墨,一般要将其黏度调整到上机黏度,用印刷机打样,以实地版印刷出此油墨的色样,或将此油墨在调好压力的展色轮上滴数滴,以一定的压力、速度在承印物表面拖动,打展出一条色带作为色样。

观察这些样张的效果,如果墨层均匀光滑,着色良好,有一定光泽,墨色浓实,色相同供应商提供的标准色卡(可以是油墨厂制作提供的)基本一致,则说明此油墨的色相符合要求。

最后可取一定量此次检测的油墨密封保存,以作为下次色相检测时的参照湿色样。

对于曾经使用过的油墨,可将此油墨黏度调到合适数值,用展色轮打出色样,同上次打版保留的合格色样或标准色样进行对照,即可初步检测色相是否符合。

另一种方法是将被检测油墨同上次检测合格的油墨的湿色样,在展色轮上相距1cm左右各滴数滴,并列排版。

几大胶印油墨最新国家与行业标准

几大胶印油墨最新国家与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370-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labeling products Offset printing ink技术内容一、产品中不得人为添加表1中所列的物质表1 产品中禁止人为添加物质三、产品使用的矿物油中芳烃的百分含量应小于3%。

四、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应满足表2要求表2 油墨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五、企业应向使用方提供符合GB 16483要求的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六、产品中所使用的植物油含量应满足表3要求。

表3 植物油的含量要求七、发布时间:2007/11/02,实施时间:2008/02/01.检测检验标准与方法1.取样标准: GB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定: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 在101.3 kPa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3.GB/T 6751-1986 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4.GB/T 9758.1-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一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GB/T 9758.4-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四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6.GB/T 9758.5-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7.GB/T 9758.7-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七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光谱法;8.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9.GB 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GB/T 2624-2012 单张纸胶印油墨》Sheet-fed offset ink单张纸胶印油墨产品技术要求一、本标准代替GB/T 2624-2003、GB/T 3598-1999;二、产品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丝印油墨标准

丝印油墨标准

丝印油墨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丝印油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丝印油墨的进货验收。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969.1工业产品说明书总则GB/T 15962油墨术语GB/T 13217.3 油墨细度检验方法GB/T 13217.4 油墨粘度检验方法GB/T 14624.2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 14624.1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GB/T 22771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GB/T 18724 印刷技术_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GB-T6753.3 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解释通过引用,对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解释:3.1 油墨由颜料、填充料、连结料和辅助剂所组成的胶态分散体系,用于印刷的着色材料。

3.2 颜色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察特性。

a. 观测者可用以区分大小、形状和结构相同的两个视场间的差异的视觉现象或可见辐射的特性。

b. 产生以上感觉的光刺激的特性。

例如:红光、白光等。

c. 能引起光刺激的物体的特性。

例如:红纸的红、黑布的黑等。

3.3 细度指油墨中的颜料、填料等粉状物质被研细分散在连结料中的程度,以微米表示之。

3.4 粘度是指流体在流动时抗拒其位置变化的力量,它等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多以“η”为代号。

3.5 着色力表示油墨样品与标样之间颜色浓度的差别。

3.6 标样是油墨生产控制及质量监督检测的对照样。

油墨检测相关标准信息

油墨检测相关标准信息

油墨检测相关标准信息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

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

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

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

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

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拥有多年的油墨分析检测经验,是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可根据检测和分析结果,出具权威CMA/CNAS资质认证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

检测产品:UV油墨、水性油墨、陶瓷油墨、玻璃油墨、丝印油墨、防伪油墨、打印油墨、指甲油等;检测项目及标准:CY/T 104.5-2014 印刷技术纸和纸板印刷适性测试方法第5部分:油墨转移量CY/T 31-1999 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DB44/T 1036-2012 纸和纸板油墨转移量的测定DB44/T 973-2011 光学变色油墨DB53/T 615-2014 烟用印刷油墨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DBl2/046.75-2008 油墨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GB/T 12911-1991 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法GB/T 13217.1-2009 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 13217.2-2009 液体油墨光泽检验方法GB/T 13217.3-2008 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GB/T 13217.4-2008 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GB/T 13217.5-2008 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GB/T 13217.6-2008 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 13217.7-2009 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GB/T 13217.8-2009 液体油墨抗粘连检验方法GB/T 14624.1-2009 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 14624.2-2008 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 14624.3-2008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GB/T 14624.4-2008 胶印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GB/T 14624.5-1993 油墨粘性检验方法GB/T 14624.6-1993 油墨粘性增值检验方法GB/T 15962-2008 油墨术语GB/T 17001.1-2011 防伪油墨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GB/T 17121-1997 防伪印油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技术条件GB/T 17934.3-2003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3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GB/T 18723-2002 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GB/T 18724-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GB/T 18751-2002 磁性防伪油墨GB/T 18752-2002 热敏变色防伪油墨GB/T 18753-2002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GB/T 18754-2002 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GB/T 20216-2006 有效残余油墨的测定GB/T 22467.2-2008 防伪材料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防伪油墨和印油GB/T 22770-2008 印刷技术用落棒式粘度计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流变性GB/T 22771-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GB 25463-2010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6394-2011 水性薄膜凹印复合油墨GB/T 26395-2011 水性烟包凹印油墨GB/T 26461-2011 纸张凹版油墨GB/T 26714-2011 油墨圆珠笔和笔芯GB/T 26714-2011/XG1-2015 《油墨圆珠笔和笔芯》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T 29330-2012 模内装饰(IMD)用薄膜油墨粘接性能测定方法GB/T 30329.1-2013 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GB/T 30722-2014 水性油墨颜色的表示方法GB/T 6753.1-2007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HG/T 2962-2010 工业硫酸锰HG/T 4577-2014 数字化喷墨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HJ/T 370-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HJ/T 371-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JJG (轻工) 68-2000 纸与纸板油墨吸收性试验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12
GB/T 14624.4-2008
胶印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
13
GB/T18723-2002
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
14
GB/T15962-2008
油墨术语
15
GB/T122771-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
16
GB/T122770-2008
16
QB/T 3596-1999
凸版轮转油墨
17
QB/T 3597-1999
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
18
QB/T 3598-1999
胶印亮光油墨
19
QB/T 2730.1-2005
喷墨打印机墨水第1部分:喷墨打印机用墨水
20
QB/T 2730.2-2005
喷墨打印机墨水第2部分:喷绘墨水
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2部分:铅、汞、镉、六价铬
4
QB/T 2824-2006
胶印热固着油墨
5
QB/T 2825-2006
柔性版水性油墨
6
QB/T 2826-2006
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
7
QB 1046-2003
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
8
QB/T 1865-2003
胶版卷筒纸冷固型油墨(黑)
油墨行业现行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
1
GB/T 13217.1-2009
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2
GB/T 13217.2-2009
液体油墨颜色光泽方法
3
GB/T 13217.3-2008
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4
GB/T 13217.4-2017.5-2008
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
6
GB/T 13217.6-2008
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7
GB/T 13217.7-2009
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
8
GB/T 13217.8-2009
液体油墨抗粘连检验方法
9
GB/T 14624.1-2009
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10
GB/T 14624.2-2008
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11
GB/T 14624.3-2008
9
QB/T 2624-2003
胶版单张纸油墨
10
QB/T 2023-94
胶版金属油墨
11
QB/T 2024-94
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
12
QB/T 2025-94
平版印铁油墨
13
QB/T 2026-94
软管滚涂油墨
14
QB/T 3594-1999
铅印彩色油墨
15
QB/T 3595-1999
铅印书刊油墨
印刷技术用落棒式粘度计测定浆状油墨及其连接料的流变性
17
GB/T18724-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1
QB/T 2929-2008
溶剂性油墨溶剂残留量限量及其测定方法
2
QB/T 2930.1-2008
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1部分:可溶性元素
3
QB/T 2930.2-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