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试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患者,女,35岁。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其证候是A、心阳不振证B、心虚胆怯证C、心血不足证D、阴虚火旺证E、水饮凌心证正确答案:C2、肺痨的治疗原则是。

A、补虚培元,抗痨杀虫B、养阴清热,抗痨杀虫C、补益肺脏,抗痨杀虫D、补益肺脏,兼顾脾肾E、温肾健脾,抗痨杀虫正确答案:A3、下列关于颤证病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与肝、肾、心关系密切B、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C、以阴津精血亏虚为主D、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E、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正确答案:A4、患者,男,45岁。

反复吞咽梗阻感2个月。

现症:吞咽困难,胸膈痞满,情志抑郁时则加重,情志舒畅时稍可减轻,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

治疗应首选()A、丁香散B、半夏厚朴汤C、二陈平胃散D、启膈散E、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正确答案:D5、治疗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证,首选的方剂是A、复元活血汤B、桂枝茯苓丸C、天台乌药散D、黄连温胆汤E、血府逐瘀汤正确答案:E6、咳嗽肝火犯肺证,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应加用。

A、干姜、细辛、白芥子B、功劳叶、银柴胡、鳖甲C、浙贝母、冬瓜仁、薏苡仁D、半夏、厚朴、茯苓E、北沙参、麦冬、天花粉正确答案:E7、治疗水肿湿热壅盛证,应首选A、疏凿饮子B、薏苡仁汤C、双合汤D、八正散E、龙胆泻肝汤正确答案:A8、水肿水湿浸渍证,兼有外感风邪,肿甚而喘,应加用A、白鲜皮、地肤子B、麻黄、杏仁C、茯苓、泽泻D、苏子、葶苈子E、苦参、土茯苓正确答案:B9、患者,男,75岁。

患者有哮喘病史二十余年。

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微细。

其证候是A、肺气虚耗证B、肾虚不纳证C、肺气郁痹证D、痰热郁肺证E、痰浊阻肺证正确答案:E10、痫病的辨证,应首先辨别的要点是(不考)A、病情轻重B、证候虚实C、外感内伤D、寒热虚实E、脏腑经络正确答案:A11、崔某,男,43 岁。

《中医基础理论》- 考试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 考试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1.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2分)A不清洁食物B不卫生食物C陈腐变质食物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正确答案E2.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2分)A体实者用攻法B实证用攻C虚证用补D虚证用攻E体弱者用补法正确答案D3.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2分)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正确答案E4.“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2分)A肺B脾C肾D三焦E肝正确答案B5.气机的含义为:(2分)A气的运动B气的运动形式C气的运动变化D气的升降运动正确答案A6.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2分)A心 B肺 C脾 D肝 E肾正确答案C7.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2分)A心、肝、脾、冲脉、督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正确答案E8.《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2分)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正确答案D9.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2分)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正确答案E10.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2分)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正确答案B11.腻苔多由什么引起:(2分)A 湿浊B 食积C 瘀血D 阳虚E 阴虚正确答案A12.三焦经的全称是()。

(2分)A 足少阳三焦经B 手少阳三焦经D 足太阳三焦经E 手阳明三焦经正确答案B13.下列哪一项既属于致病因素,又属于病理产物()。

(2分)A 外伤B 气滞C 六淫D 七情内伤E 瘀血正确答案E14.以下哪种情况最易说明阴消阳长的相互转化()。

(2分)A 一种能量转变成另一种能量B 水变成冰C 内转变为外D 云转为雨E 物质转化为精神正确答案E15.哪个脏腑病变可反映于舌根:(2分)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正确答案E16.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的哪一种关系()。

中药考研必备资料

中药考研必备资料

一、解表药1.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夷:散风寒通鼻窍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行达表独活:解表祛风寒湿痹止痛——下行入里藁本: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外敷---散结通络下乳解毒)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1.2辛凉解表药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宣肺祛痰解毒散肿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开音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解酒毒降血压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二、清热药2.1清热泻火药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芦根:清热生津——清肺排脓除烦止呕利尿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引产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生津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降血压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密蒙花:清肝明目——养肝退翳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利胆退黄(焦栀子)凉血止血2.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清肝明目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2.3清热解毒药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清心利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通乳紫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痈解蛇毒野菊花:清热解毒——清肝明目解毒利咽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通淋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熊胆:清热解毒(凉肝)息风止痉——清肝明目牛黄:清热解毒(凉肝)息风止痉——化痰开窍(平肝熄风药)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漏芦: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山慈姑: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息风定惊解蛇毒贯众: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2.4清热凉血药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2.5清虚热药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白薇:清热凉血(清虚热除骨蒸清实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疗疳)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除骨蒸)胡黄连: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疗疳)三. 泻下药3.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祛瘀通经.导湿热芒硝: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番泻叶:泻下通便行水消肿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3.2润下药火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3.3 峻下逐水药甘遂:泻水逐饮外用消肿散结——善行经髓之水湿逐痰涎(通利二便)大戟:泻水逐饮外用消肿散结——善行脏腑之水湿(通利二便)芫花:泻水逐饮——善除胸胁水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商陆:泻下逐水消肿散结(通利二便)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通利二便)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四、祛风湿药4.1祛风湿散寒药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哽消痰逐饮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行达表独活:解表祛风寒湿痹止痛——下行入里川乌:祛风湿散寒止痛(有大毒)草乌:祛风湿散寒止痛(毒性更强)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消食海风藤:祛风湿通络止痛昆明山海棠: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4.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汉:偏于利水消肿,用于症偏下部,湿重于风;木:偏于祛风湿止痛,用于症偏上部,风重于湿)桑枝:祛风湿利关节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降血压臭梧桐:祛风湿通经络——平肝降压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外用杀虫止痒络石藤:祛风湿通经络——凉血消肿雷公藤: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消肿止痛杀虫解毒4.3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温补固摄绒毛外用止血五、芳香化湿药藿香:化湿解暑——和中止呕佩兰:化湿解暑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运脾泻有余)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泄安胎白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草蔻:燥湿温中——行气止呕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六、利水渗湿药6.1利水消肿茯苓:利水消肿健脾宁心猪苓:利水渗湿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泽泻:利水渗湿泻热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6.2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清热收湿敛疮木通: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利水消肿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冬葵子:利尿通淋下乳润肠通便萆薢:祛风除痹利湿去浊6.3利湿退黄药茵陈蒿:清利湿热利湿退黄金钱草:(清热)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虎仗:(清热)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珍珠草:(清热)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七、温里药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引火归元温通经脉干姜:回阳通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吴茱萸:(疏肝)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兼制酸止痛)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丁香:散寒止痛——温中降逆温肾助阳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胡椒:温中散寒——下气消痰(兼开胃进食)荜茇:温中散寒——下气止痛荜澄茄: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止呕)八、理气药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行气除胀——降肝胃之气)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行气除胀——升脾肺之气)枳壳:破气除痞化痰消积(长于行气开胸宽中除胀)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除有形之实满)—行气消积,消除胀满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除无形之湿满)—行气消积,消除胀满檀香:行气止痛——散寒调中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温肾纳气降逆平喘)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疏肝)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疏肝泄热)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绿萼梅:疏肝解郁和中化痰玫瑰花:行气解郁活血止痛(疏肝)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刀豆:降气止呃——温肾助阳柿蒂:降气止呃——九、消食药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和胃——助金石贝壳类药消化(略兼解表退热)麦芽:消食健胃回乳(疏肝)消胀——善消面麦痰气之积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莱菔子:消食化积——降气化痰鸡内金:消食健胃——固精止遗化坚消石十、驱虫药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使君子:杀虫消积——健脾削疳雷丸:杀虫消积——榧子: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贯众: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清热药)苦楝皮:杀虫疗癣南瓜子:杀虫十一、止血药11.1凉血止血药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通琳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下焦尤宜)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降血压(下焦尤宜)侧柏叶:凉血止血——生发乌发化痰止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苎麻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安胎11.2化瘀止血药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性温又善定痛(兼补虚强壮)茜草:化瘀止血凉血通经——性寒又善通经蒲黄:化瘀止血利尿降香:化瘀止血——理气止痛辟秽化浊花蕊石:化瘀止血11.3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解疟补虚解毒杀虫紫珠:收敛止血——凉血清热解毒疗疮棕榈炭:收敛止血——止泻止带血余炭:收敛止血——散瘀利尿11.4温经止血药炮姜:温经止血——(暖中焦)温中止痛艾叶:温经止血——(暖下焦)散寒调经安胎灶心土:温中止血——止呕止泻十二、活血化瘀药12.1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元胡索:活血止痛行气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夏天无:活血止痛——舒筋通络祛风除湿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性寒)清心凉血利胆退黄姜黄:活血止痛——行气温经(性温能祛风散寒除湿)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12.2活血调经药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泽兰: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王不留:活血通经——利尿通淋下乳消痈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血(火)下行鸡血藤: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12.3活血疗伤药庶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自然铜:接骨疗伤散瘀止痛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儿茶: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刘寄奴:止血疗伤散瘀止痛破血通经消食化积12.4破血消癥药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偏破气)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偏破血)水蛭:破血逐瘀——逐瘀消癥虻虫:破血逐瘀——散积消癥斑蝥: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穿山甲:活血消癥——消肿排脓通经下乳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13.1温化寒痰半夏:燥湿化痰外用消肿止痛——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善化脾胃湿痰)天南星:燥湿化痰外用消肿止痛散结——祛风解痉(善祛经络风痰)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白附子:燥湿化痰止痛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皂荚: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外用消肿散结(能通肺及大肠气:通便)旋覆:降气化痰降逆止呕白前:降气化痰13.2清化热痰川贝:清热化痰散结消肿——润肺止咳(性偏润)浙贝:清热化痰散结消痈——性偏泻瓜篓皮:清热化痰理气宽胸瓜篓仁: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竹沥:清热滑痰——定惊利窍天竹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咽排脓前胡:降气化痰疏散风热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礞石:下气坠痰平肝镇惊海浮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海蛤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煅用制酸止痛13.3止咳平喘苦杏仁:润畅通便止咳平喘(紫)苏子:润肠通便—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紫菀:润肺止咳——化痰款冬:润肺止咳——下气化痰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痔(清热平肝降压)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洋金花:止咳平喘麻醉镇痛止痉十四、安神药14.1重镇安神朱砂:清心镇惊安神清热解毒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外用收湿敛疮生肌牡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益阴(潜阳)软坚散结煅用制酸止痛14.2养心安神酸枣仁:养心养肝安神敛汗生津(主心肝血虚)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主心肾不交)远志:益智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夜交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灵芝:补气安神止咳平喘(补养气血心气肺气)十五、平肝息风药15.1平抑肝阳石决明:清肝明目——平肝潜阳牡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益阴(潜阳)软坚散结煅用制酸止痛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外用收敛燥湿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三氧化二铁矿石)刺蒺藜:平肝潜阳——疏肝祛风明目(果实)罗布麻:平肝潜阳清热利尿(降血压)15.2息风止痉羚羊角: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清热泻火解毒兼解热镇痛)牛黄:凉肝息风化痰开窍清热解毒天麻: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祛风通络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惊珍珠:安神定惊(清肝)明目消翳解毒生肌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全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蜈蚣——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十六、开窍药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兼催产(性温)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性寒)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擅治痰湿秽浊蒙蔽清窍)蟾酥:开窍醒神解毒止痛(攻毒杀虫止痒药)十七、补虚药17.1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党参:补脾肺气生津补血西洋参:补气生津清热养阴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润肺黄芪: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胎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平补肺脾肾兼涩性)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阴暑——暑湿吐泻)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刺五加: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绞股蓝: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红景天:益气健脾——清肺止咳活血化瘀沙棘:消食健脾——祛痰止咳活血化瘀17.2补阳药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固冲任托疮毒紫河车:补肾益精养血益气(补肺气益肾精纳气平喘——肺肾虚喘)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补肝肾祛风寒湿强筋骨)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补肝肾祛风寒湿强筋骨)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补肝肾祛风寒湿强筋骨)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兼降血压)续断: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止血疗伤续折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锁阳——补肾助阳润肠通便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偏于肾)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止泻)(偏于脾)菟丝子:补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止泻安胎(亦治肾阴不足之消渴)不通便沙苑子:补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不通便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虫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通便17.3补血药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养肝柔肝平肝)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肺何首乌:制用——补益精血乌须;生用——截疟解毒润肠通便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熟地: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生地——滋阴治阴虚——苦寒(心肾)长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及血热妄行;津伤口渴消渴便秘熟地——滋阴治阴虚——甘温(肝肾)长于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诸证及肝肾阴虚赤芍:一补一泻一散一收——苦寒凉血清热化瘀之品白芍:一补一泻一散一收——酸寒养血敛阴平肝之品17.4补阴药南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补气化痰(宜用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者)北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养肺胃稍强,多用于肺胃阴虚有热证)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麦冬:养阴生津润肺益胃清心除烦天冬:养阴生津清肺润燥玉竹:养阴生津润燥止咳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黄精:健脾润肺补气养阴益肾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明目退虚热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润肠龟甲:滋阴潜阳(退虚热)——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兼止血):长于滋养肝肾阴鳖甲:滋阴潜阳(退虚热)——软坚散结:长于退虚热山药:性味甘平,主归肺脾肾:平补肺脾肾气阴双补;强于健脾黄精:性味甘平,主归肺脾肾:平补肺脾肾气阴双补;滋肾之力强于山药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五加皮(利水);桑寄生(安胎);狗脊;淫羊藿;巴戟天;仙茅(后三者:补(肝)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十八、收涩药18.1固表止汗麻黄根:敛肺固表止汗(自汗盗汗)浮小麦:固表止汗益气除热(自汗盗汗骨蒸劳热)18.2敛肺涩肠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五倍子: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止血罂粟壳: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痛诃子: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利咽开音石榴皮:涩肠止泻——杀虫收敛止血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外) 收湿敛疮生肌禹余粮: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固涩止带18.3固精缩尿止带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兼治消渴(带精尿血)覆盆子: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金樱子:固精止带缩尿——涩肠止泻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收湿敛疮制酸止痛莲子: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芡实:固精止带健脾止泻——益肾除湿椿皮: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血止泻杀虫十九、涌吐药常山:涌吐痰饮截疟瓜蒂:内服:涌吐痰涎宿食;外用:研末吹鼻祛湿退黄胆矾(含水硫酸铜):内服:涌吐痰涎毒物;外用:解毒收湿祛腐蚀疮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解毒杀虫硫黄: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化痰止血止泻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祛风温肾壮阳土荆皮:杀虫止痒大蒜:解毒杀虫消肿止痢蟾酥:开窍醒神解毒止痛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不考)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拔毒去腐轻粉:外用攻毒杀虫敛疮;内服:逐水通便砒石: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铅丹:拔毒生肌杀虫止痒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中医基础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医基础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医基础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具有祛风散寒、降逆止呕作用的操作是A、揉一窝风B、分腹阴阳C、推天柱骨D、推三关E、拿风池正确答案:C2、肝郁气滞型黧黑斑治疗方选A、藿香正气散加减B、六味地黄丸加减C、参苓白术散加减D、逍遥散加减E、桃花四物汤加减正确答案:D3、抖肩关节及上肢操作时A、幅度小,频率快B、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C、用力均匀,每分钟120~160次D、用力快速而短暂E、频率稍快,着力稍重正确答案:A4、《灵枢·九针十二原》对五输穴的记载中,复溜为A、井B、经C、合D、输E、荥正确答案:B5、骨折临床愈合后,骨痂的改造塑形决定于A、外固定的牢固性B、固定时间C、肢体活动及负重产生的应力D、局部血液供应情况E、骨痂的多少和质量正确答案:C6、屈指肌腱炎可出现A、锤状指B、腕下垂C、梭状指D、扳机指E、猿手正确答案:D7、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部外展多少度时疼痛A、180°B、120°~180°C、30°~60°D、60°~120°E、60°~90°正确答案:D8、湿疮发于四肢者又称之为A、四弯风B、浸淫疮C、疥疮D、旋耳疮E、脐疮正确答案:A9、婴儿湿疮好发于哪个部位A、臀部、大腿B、泛发全身C、发无定外D、头面部E、散在发生于暴露部位正确答案:D10、用银膏补牙见于A、汉代B、宋代C、唐代D、辽代E、明代正确答案:C11、鼻阻塞首选开窍药有A、石菖蒲B、白芷C、辛夷D、郁金E、麝香正确答案:C12、两颞头痛,午后加重常为A、筛窦B、上颌窦C、蝶窦D、额窦E、除外鼻窦正确答案:B13、肛窦炎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方选A、小承气汤B、补中益气汤C、青蒿鳖甲汤D、知柏地黄丸E、增液汤正确答案:E14、下列哪一项除外均是口腔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分型A、慢性假膜型B、急性萎缩型C、慢性萎缩型D、慢性增生型E、急性假膜型正确答案:A15、下列疾病中除哪种疾病外均可采用拔罐法治疗A、神经麻痹B、风湿痹痛C、痛经D、痤疮E、高热抽搐正确答案:E16、联络脏腑,沟通肢窍其意思指A、病邪传变规律B、经络生理功能C、循经感传现象D、病候反应途径E、经络系统内容正确答案:B17、瓜藤缠反复发作,病久难愈,内治首选A、软坚散结B、凉血解毒C、滋补肝肾D、利湿化瘀E、温阳通络正确答案:E18、下列穴位除哪一个,其余均在一水平线上A、大横B、归来C、带脉D、神阙E、肓俞正确答案:D19、TNM分期中T<sub>is代表A、原发肿瘤未检得B、原位癌C、区域淋巴结D、原发肿瘤E、原位癌转移正确答案:B20、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是A、硬下疳B、疼痛性溃疡C、横痃D、结节E、软下疳正确答案:A21、冈上肌断裂时,上臂哪种活动功能受限A、内旋B、前屈C、外旋D、外展E、内收正确答案:D22、白屑风西医称A、脂溢性皮炎B、神经性皮炎C、多形红斑D、玫瑰糠疹E、银屑病正确答案:A23、麦氏征试验是用于检查A、膝关节十字韧带是否损伤的特殊试验B、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是否损伤的特殊试验C、膝关节半月板是否损伤的特殊试验D、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否损伤的特殊试验E、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是否损伤的特殊试验正确答案:C24、胆的下合穴位于A、足少阳胆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阳明胃经D、手阳明大肠经E、手少阳三焦经正确答案:A25、在临床上,如要拔除下颌阻生牙,须进行哪项麻醉A、腭大孔B、任何部位均可C、切牙孔D、下颌孔E、上颌结节正确答案:D26、中脘位于A、脐上4寸B、脐上5寸C、脐上7寸D、脐上3寸E、脐上6寸正确答案:A27、检查髌骨软化症作何试验A、研磨试验B、抽屉试验C、浮髌试验D、侧向试验E、挺髌试验正确答案:E28、双眼注视远处目标,调节处于松弛状态,注视近处目标时则需要调节,同时为保持双眼单视,双眼还需要内转,称为A、视功能B、眼的调节C、屈光D、眼的集合E、视野正确答案:D29、足阳明经的络穴是A、大钟B、丰隆C、长强D、大包E、公孙正确答案:B30、下列不属于龋病病因的是哪一项A、细菌B、食物C、宿主D、时间E、虫正确答案:E31、能作为直接盖髓剂的材料是A、丁香油氧化锌粘固粉B、磷酸锌粘固粉C、氢氧化钙粘固粉D、聚羧酸锌粘固粉E、玻璃离子粘固粉正确答案:E32、足三阳经腧穴主治病症相同的是A、胃肠病B、神志病C、前阴病D、咽喉病E、妇科病正确答案:B33、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是A、功能障碍B、间歇性跛行C、疼痛D、关节僵硬E、肿胀正确答案:C34、咽喉疼痛,焮红微肿,发热汗出,脉浮数。

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参考资料及条文

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参考资料及条文

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参考资料及条文1、《中医经典等级测试指南》梁繁荣主编,科学出版社2、各经典课程参考资料如下:《中国传统文华》①《老子绎读》任继愈,商务印书馆②《论语今读》李泽厚,中华书局《黄帝内经》①《内经选读》黎敬波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③内经选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精编教材)一类条文:本科教材教学大纲规定应该掌握的内容所涉及的原文。

二类条文:熟悉及了解的内容所涉及的原文。

《伤寒论》①《伤寒论讲义》(第3版)李赛美、李宇航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②《伤寒论理论与实践》(第2版)李赛美、李宇航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8③《伤寒论通俗讲解》李赛美,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④《伤寒论临床十讲》李赛美,北京:中国中国医药出版社,2017⑤《伤寒论》图表解中医备考笔记丛书,李赛美,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⑥名师临床带教与四大经典汇通.李赛美,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⑦跟名师临床学伤寒.李赛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一级条文:1、2、3、12、13、16、20、23、25、26、27、31、32、33、34、35、38、39、40、41、53、54、61、63、64、67、71、76、82、95、96、97、101、103、106、124、135、138、146、147、149、154、155、157、158、161、163、168、172、173、177、180、182、208、219、223、242、247、248、249、252、253、254、255、259、260、261、262、263、265、273、277、281、301、302、303、304、305、306、307、309、314、316、317、318、323、326、337、338、350、351、353、354、371、378、385、386、397。

中医学基础考试题+参考答案

中医学基础考试题+参考答案

中医学基础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血府”是指()A、肝B、脉C、心D、女子胞正确答案:B2.循行于上肢外侧前线的正经是()A、手厥阴心包经B、手少阴心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阳明大肠经E、手太阴肺经正确答案:D3.同病异治是因为:()A、证候不同B、体征不同C、病因不同D、症状不同E、病位不同正确答案:A4.异病同治的实质是:()A、证同治同B、证异治同C、证同治异D、证异治异E、病同治异正确答案:A5.主筋的一脏是:()A、肝B、心C、脾D、肾E、肺正确答案:A6.对津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内脏是A、脾B、肺C、肾D、肝正确答案:C7.真寒假热的病理是A、阴盛则阳病B、阴盛格阳C、阳盛格阴D、阳盛则阴病正确答案:B8.下列何证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A、虚证B、寒证C、表证D、里证正确答案:C9.筋之余”是指:()A、发B、骨C、血D、齿E、爪正确答案:E10.带下质稀量多,腰膝痠软者,多属()A、肝经郁热B、肾气不固C、脾虚湿注D、湿热下注正确答案:B11.“通因通用”法,适用于:()A、虚实夹杂证B、肾虚五更泄泻C、脾阳虚泄泻D、血瘀崩漏E、肾虚小便频数正确答案:D12.“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是由哪位医家提出的()A、张景岳B、朱丹溪C、孙思邈D、刘完素正确答案:B13.生成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A、营气B、津液C、水谷精微D、精正确答案:C14.异病同治是因为:()A、病位相同B、体征相同C、证候相同D、症状相同E、病因相同正确答案:C15.“大实有羸状”是指A、阴虚阳盛B、真虚假实C、阳盛阴虚D、真实假虚正确答案:D16.下列何证表现为纳呆,脘痞,呕恶,身热起伏,尿黄便溏,苔黄腻()A、膀胱湿热证B、湿热蕴脾证C、肝胆湿热证D、大肠湿热证正确答案:B17.“至虚有盛候”是指()A、真虚假实B、阴虚阳盛C、阳盛阴虚D、真实假虚正确答案:A18.下动哪—项是肺的功能:()A、气之海B、气之源C、气之信道D、气之根E、气之主正确答案:E19.感冒治法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不同;麻疹病在不同的阶段治法不同是:()A、证同治异B、证异治同C、证同治同D、证异治异E、病同治异正确答案:D20.弱脉具有下列哪组脉的脉象特征A、濡细B、微细C、细虚濡D、沉细虚E、沉缓正确答案:D2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主宰是:()A、脾C、肾D、肝E、心正确答案:E22.五行相生关系中,木的“我生”是()A、水B、木C、金D、火E、土正确答案:D23.五行中,具有“曲直”特性的是()A、土B、水C、木D、金E、火正确答案:C24.称“君主之官”的脏是()A、肝B、肺C、脾D、心E、肾正确答案:D25.患者手足冷痛,肤色紫暗,形寒肢冷,畏寒喜暖,得温痛减,舌质紫暗苔白,脉沉迟而涩。

中医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医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医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哪类药物最不易引起药疹A、抗生素类B、维生素类C、解热镇痛类D、中草药类E、磺胺类正确答案:B2、下列不符合肩关节脱位表现的是A、"靴样"畸形B、肩部疼痛、肿胀C、在喙突下、腋窝内或锁骨下可触及肱骨头D、搭肩试验阳性E、"方肩"畸形正确答案:A3、肛门湿疹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方选A、龙肝泻肝汤B、导赤散C、滋水清肝饮D、萆薢渗湿汤E、暖肝煎正确答案:D4、油风的表现为A、脱发而头发油腻发亮B、不完全性秃发,长短参差不齐C、面部多油或觉瘙痒,可伴脱发D、红斑上覆以较厚银白色鳞E、斑片状脱发,脱发区皮肤光亮正确答案:E5、八会穴首载于A、《针灸逢源》B、《黄帝内经》C、《难经》D、《针灸甲乙经》E、《针灸大成》正确答案:C6、关于舌损伤的处理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缝合时要注意保持舌的纵向长度B、在清创处理中,不做组织切除C、10~12天拆线D、在清创时应避免与口底和牙龈粘连E、缝合时应细针细线正确答案:E7、治疗阳脱,可在基础方上再加A、风府B、复溜C、太溪D、劳宫E、气海正确答案:E8、皮损有网状纹与白色小点的是A、银屑病B、扁平苔藓C、牛皮癣D、红斑狼疮E、光泽苔藓正确答案:B9、《黄帝内经》中所载的经穴名约为A、354个B、359个C、365个D、361个E、160个正确答案:E10、肛窦炎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方选A、小承气汤B、知柏地黄丸C、增液汤D、青蒿鳖甲汤E、补中益气汤正确答案:C11、主要由于咀嚼槟榔引起的口腔疾病是A、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B、口腔假丝酵母菌病C、复发性口疮D、口腔扁平苔癣E、口腔白斑正确答案:A12、皮肤病中若见水疱、糜烂、渗液者为什么邪致病所致A、风B、虫C、热D、毒E、湿正确答案:E13、腰部正常活动范围是A、前屈30°;后伸30°;左右侧屈各80°;左右旋转各30°B、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各30°;左右旋转各80°C、前屈30°;后伸30°;左右侧屈各30°;左右旋转各30°D、前屈90°;后伸80°;左右侧屈各30°;左右旋转各30°E、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各30°;左右旋转各30°正确答案:E14、腹股沟中点深部压痛见于何种疾病A、髋关节脱位B、股骨转子间骨折C、骨盆骨折D、股骨颈骨折E、股骨干骨折正确答案:D15、糜烂的辨证是A、脾虚B、血热C、血D、气血不足E、湿热正确答案:E16、皮疹为豌豆至蚕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常对称发生于四肢,有时伴有口腔,外阴黏膜水疱、糜烂的药疹是A、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B、荨麻疹型药疹C、剥脱性皮炎型药疹D、多形红斑型药疹E、固定红斑型药疹正确答案:D17、肛门湿疹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方选A、当归饮子B、归脾汤C、滋水清肝饮D、四物汤E、萆薢渗湿汤正确答案:C18、八会穴共有A、8个B、10个C、15个D、16个E、12个正确答案:A19、白屑风多发于哪个部位A、血管丰富部位B、皮脂丰富部位C、神经丰富部位D、肌肉丰富部位E、大汗腺丰富部位正确答案:B20、蛇串疮的病程一般为A、1周B、4周C、1~2个月D、2~3周E、1年正确答案:D21、患者,男,47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书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参考书籍:
1.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题库》:全二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金英杰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命题规律之应试讲义全7册》:中医应试讲义。

3. 《202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及精解》:此书对历年
真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试内容。

4. 《2024年金英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用书职业助理医师超级大脑之思维导图》:此书提供了思维导图,有助于考生系统地梳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还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教材也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参考书籍。

以上书籍仅供参考,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也可以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多帮助。

中医执考全科资料

中医执考全科资料

中医内科速记中医内科笔记(中医很多选择是对证型方药的考试,所以有基础的一背这个歌很多主方药就能记下来,对考试有很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病证一个歌就能把它的证型方药记下来。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三、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四、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2.缓解期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五、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中医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医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医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患者女,42岁。

每于情绪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鸣不著,胸闷而痛,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其治疗原则是A、开郁降气平喘B、清泄痰热平喘C、宣肺泄热平喘D、宣肺散寒平喘E、化痰降气平喘正确答案:A2、湿热蕴脾证最少见的症状是A、黄色晦暗B、恶心欲吐C、脘腹痞胀D、身热不扬E、肢体困重正确答案:A3、升药具有的功效是A、消肿散结B、敛疮生肌C、拔毒化腐D、清热解毒E、杀虫止痒正确答案:C4、奇经八脉中,同起于胞中的三条奇经是A、任脉、冲脉、带脉B、督脉、任脉、维脉C、督脉、任脉、冲脉D、督脉、任脉、带脉E、督脉、任脉、跷脉正确答案:C5、寒邪内阻腹痛的主要特点是A、腹痛急暴,得温痛减B、腹痛绵绵,时痛时止C、腹部胀痛,攻窜不定D、饥则痛甚,得温稍减E、腹中刺痛,固定不移正确答案:A6、滑脉的脉象是A、厥厥动摇B、三部举按有力C、轻取即得D、来盛去衰E、往来流利正确答案:E7、患者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首选方剂是A、无比山药丸B、膏淋汤C、补中益气汤D、八正散E、石韦散正确答案:E8、藿香正气散中不含有的药物是A、木香、苍术B、半夏、厚朴C、紫苏、白术D、白芷、茯苓E、半夏、陈皮正确答案:A9、下列有关伤寒临床表现的叙述,不典型的是A、脾大B、表情淡漠C、腹泻D、皮疹E、发热正确答案:C10、患者身肿日久,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脘腹胀满,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肢体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首选方剂是A、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B、猪苓散C、济生肾气丸D、五苓散E、实脾饮正确答案:E11、三焦辨证的创立者是A、孙思邈B、张仲景C、叶天士D、吴鞠通E、钱乙正确答案:D12、下列各项,不属寒湿阻遏型黄疸主症的是A、黄色晦暗B、大便不实,脘闷腹胀C、纳谷减少,神疲畏寒D、脉弦E、舌淡,苔白腻正确答案:D13、消渴的病变脏腑尤为关键的是A、肾B、肺C、脾D、肝E、胃正确答案:A14、八正散和小蓟饮子均含有的药物是A、木通、泽泻B、木通、车前子C、木通、栀子D、栀子、车前子E、车前子、滑石正确答案:C15、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共同症状是A、微恶风寒B、脉浮紧C、两颧潮红D、干咳少痰E、潮热盗汗正确答案:D16、患者男,60岁。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学说(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3)阴阳的属性特点:1.阴阳的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性均可用阴阳加以统之,这就是阴阳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不宜分阴阳。

3.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阴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的变更时,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阴阳可相互转变。

4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如人体脏腑,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心肺在膈上属阳,肝、脾、肾在膈下属阴等,(4)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是指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3.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过程。

事物在总体上呈相对稳定,此时就称作“平衡”,所谓健康的人,其主要标志就是阴阳的消长处于动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

它主要是指阳证可以转阴证,阴证亦可以转为阳证。

(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解释人体组织结构;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2、说明病理变化。

3、指导疾病治疗。

4、指导疾病诊断。

5、概括生理功能。

2、五行学说(1)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1. 心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生理:1气血运行通畅,脏腑机能正常。

2心气充足—面色红润光泽,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参考书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参考书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参考书
中医经典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医学习的基础。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经典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中医经典的研究水平和质量,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应运而生。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是由中国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一项考试,旨在评价中医经典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考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考试内容涵盖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景岳全书》等经典著作。

想要参加中医经典等级考试,需要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和对经典著作的深入了解。

以下是一些参考书籍,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1、《黄帝内经素问》
2、《伤寒杂病论》
3、《金匮要略》
4、《景岳全书》
5、《本草纲目》
6、《难经》
7、《丹溪心法》
以上书籍是中医经典研究中的重要著作,深入了解这些书籍对于参加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师的必修课程。

通过考试,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中医知识水平,还可以为未来的
中医实践奠定基础。

希望广大中医学习者和中医师们能够认真学习中医经典,掌握其中的精髓,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医考研资料汇总

中医考研资料汇总

中基1.肝心脾肺肾:黑血胞白瞳2.“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3.水谷精微转输:肺,肝,脾。

津液输布:肺,脾,肝,肾,三焦。

津液排泄:肺,脾,肾。

津液生成:脾胃,小肠,大肠。

4.水谷精微转输:脾,肺,肝。

(水谷无肾)津液输布:肝,脾,肺,肾,三焦。

(输布无心,加三焦)津液排泄:脾,肺,肾,膀胱。

津液生成:脾,胃,小肠,大肠。

5.巅顶肝经膀胱督,目系心肝舌根肾,目外耳内小三胆,目内小膀胃双跷。

任督冲胃肝大肠,上齿胃经下大肠。

脾经舌本舌下寻,肾挟舌本根两边。

胆胃冲脉过气街,额头督胃膀胱经。

腹胸肾胃和脾肝,喉咙肺胃和肝肾。

心脾经别上头部,任脉终点目眶下。

6.肺包心,食中小;大三小,鼻外内;脾肝肾,心肺胸;胃胆膀,大后小。

7.足少阴肾经循行中联系心肺肝膀胱。

8.从耳后入耳中到耳前:三胆中诊1.★头痛如裹→风湿头痛★头痛晕沉+面色苍白→血虚头痛★头空痛+腰酸腿软→肾虚头痛★头痛连项+恶风加重→风寒头痛★头痛绵绵+劳后加重→气虚头痛2.嗜睡+头昏沉=痰湿困脾嗜睡+饭后=脾气虚昏睡+打鼾、痰鸣=邪蒙心神、热甚神昏似睡非睡=心肾阳衰3.厌食四个证脾胃湿热粘腻而甜不想吃肝胆湿热粘腻而苦不想吃食滞胃脘不想吃妊娠不想吃4.带下色白量多,质稀如涕,淋漓不绝而无臭味的症状,多因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所致。

若状如凝乳或豆腐渣,多因湿浊下注所致。

中医学基础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医学基础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医学基础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的是()A、小肠B、脾C、大肠D、胃正确答案:D2.下列何证表现为纳呆,脘痞,呕恶,身热起伏,尿黄便溏,苔黄腻()A、膀胱湿热证B、肝胆湿热证C、大肠湿热证D、湿热蕴脾证正确答案:D3.下列属于子病及母的是()A、肝病及肾B、肺病及肾C、脾病及肾D、心病及肾正确答案:A4.营气行于A、中焦B、脉外C、脉内D、下焦正确答案:C5.有关内真热外假寒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极肢厥证B、寒极似热证C、阳盛格阴证D、热深厥深证正确答案:B6.“大实有羸状”是指A、阴虚阳盛B、真实假虚C、真虚假实D、阳盛阴虚正确答案:B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暑邪的致病特点()A、属于阳邪B、性干涩C、易伤津耗气D、性炎热正确答案:B8.意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表现,称为()A、错语B、郑声C、谵语D、呓语E、独语正确答案:C9.称“君主之官”的脏是()A、脾B、肾C、肝D、心E、肺正确答案:D10.寒邪与湿邪共有的致病性质是()A、易伤阳气B、凝滞收引C、伤津耗气D、易袭阳位E、黏滞重浊正确答案:D11.下列选项属于阳的事物或现象是:( )A、寒冷B、明亮C、面色晦暗D、下降E、静止正确答案:B12.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滋养宁静作用减退,阳气相对偏亢的A、虚热证B、实热证C、实寒证D、虚寒证正确答案:A13.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A、心血B、心阴C、精D、心气E、津液正确答案:A14.与心相表里的腑是()A、小肠B、大肠C、胆D、胃正确答案:A15.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阴阳相互制约B、先天和后天相互资助C、阴阳升降平衡D、精气相互化生E、协调呼吸运动正确答案:B16.血热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确切A、崩漏色淡B、吐衄血色鲜红C、身热D、心烦躁扰或谵语正确答案:A17.虚证是以什么为主要原理的一种病理变化()A、正气衰B、邪气胜C、阳偏胜D、阴偏胜正确答案:A18.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是:()A、六腑都不是储藏精气的器官B、六腑的共同作用形成二便C、六腑都是饮食物的受盛器官D、六腑既是受盛水谷又是传化糟粕的器官E、六腑的形体特点是空腔器官正确答案:D1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必然的B、人为的C、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D、相对的E、绝对的正确答案:C20.依据阴阳学说,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损其有余B、补其不足C、寒者热之D、热者寒之E、调整阴阳正确答案:E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卫气的作用A、调节汗孔B、防御外邪C、维持体温D、濡养脏腑正确答案:D22.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春属于()A、水B、土C、火D、金E、木正确答案:E23.面呈黄色,主病为()A、水饮B、寒证C、湿证D、脱血E、热证正确答案:C24.主阳虚、气血两虚证的舌色为()A、绛舌B、红舌C、青紫舌D、淡红舌E、淡白舌正确答案:E25.咳吐清稀泡沫痰,倚息不得平卧,多见于A、饮停于肺证B、寒邪客肺证C、肺气虚证D、风寒犯肺证E、痰湿阻肺证正确答案:A26.外邪致病,导致病程缠绵难愈,常见的病邪是()A、寒邪B、湿邪C、风邪D、火邪正确答案:B27.人体脏腑阴阳的根本是()A、脾之阴阳B、心之阴阳C、肾之阴阳D、肝之阴阳正确答案:C28.小便不畅,点滴不出者为()A、水肿B、遗尿C、淋证D、闭E、癃正确答案:D29.虚脉的脉象特点为:A、浮细而软,应指少力B、沉细而软,应指无力C、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D、极细极软,若有若无E、脉细如线,细直而软正确答案:C30.水谷精微中的精专柔和部分形成A、营气B、元气C、宗气D、卫气正确答案:A31.仅头部或头项汗出较多的症状,称为()A、绝汗B、盗汗C、自汗D、头汗E、战汗正确答案:D32.动脉具有下列哪组脉的脉象特征:A、滑短B、滑促C、滑数D、滑数而短E、滑实正确答案:D33.下列何证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A、表证B、里证C、虚证D、寒证正确答案:A34.疾病的康复最终取决于()A、邪气亢盛B、正气虚弱C、正气强盛D、正盛邪负正确答案:D35.按调整阴阳方法治疗疾病最根本的是:()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正确答案:E36.“血府”是指()A、女子胞B、肝C、心D、脉正确答案:D37.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的方法是:()B、阴中求阳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阳中求阴正确答案:B38.过度恐惧对气机的影响是()A、气下B、气上C、气消D、气乱正确答案:A39. 分布于下肢外侧前缘的经脉是()A、手少阴心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厥阴心包经D、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D40.主筋的一脏是:()A、肾B、肝C、心D、肺E、脾正确答案:B41.“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的()A、互根互用B、相互转化C、对立制约D、消长平衡正确答案:B42.“治寒以热”用于:()A、阴盛证B、阴虚证D、阳盛证E、阳虚证正确答案:A43.以下除哪一项之外,均属气机失调()A、气滞B、气逆C、气虚D、气陷正确答案:C44.“用寒远寒”属于:()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标本同治E、泻其有余正确答案:C45.患者,女性,面色萎黄,口唇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细无力。

考中医资格证书的书籍

考中医资格证书的书籍

考中医资格证书的书籍
如果您正在准备参加考中医资格证书考试,那么准备资料时就不能忽视书籍这一重要资料。

为此,我们推荐以下一些书籍,可以帮助您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考中医资格证书考试的必备书籍,书中涵盖了中医学的相关理论,经、证、用药、外科等方面的内容,是考生备考的基础书籍。

2.《中医药解剖学》
《中医药解剖学》直接讲解了中医临床实践中常用的各类药物的解剖结构,对考生来说,对考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中医学病例诊断与治疗》
《中医学病例诊断与治疗》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医临床实践中的诊断、辩证、用药等,书中经典病例可以供考生参考,复习起来也更加容易。

4.《中医临床经典》
《中医临床经典》介绍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中医病例,给考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理论以及临床实践经验。

通过以上这些书籍,您可以更好地准备考中医资格证书考试,从而更有可能拿到好成绩!
- 1 -。

中医考试资料

中医考试资料

参考资料操作部分:说出其4个,选一个做演示操作8个适宜技术:毫针刺法、艾灸、拔罐、刮痧、穴位敷贴、耳压疗法、推拿、熏洗疗法。

拔罐法: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活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分为:留罐、走罐、闪罐、刺络拔罐。

火罐的操作步骤:用镊子夹住95%的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讲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

注意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禁忌症:1、严重的心脏疾病2、患有出血性疾病3、肿瘤4、患有活动性肺结核5、孕妇6、高热抽搐者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用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火罐易脱落,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大小适合的罐,操作时动作必须迅速,才能使罐吸附有力。

3、拔罐时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无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

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讲水放出,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理论部分:1.针刺的进针方法:爪切、舒张(皮肤松弛的部位)、提捏(皮肉浅薄的部位)、夹持(用于较长的毫针)进针法。

(自己学会怎么演示4种进针方法)2.滞针的处理方法:由于患者精神紧张或针刺后因疼痛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进针后体位改变,使肌纤维缠绕针体,导致行针时或留针后针下滞涩,行针或出针困难,使患者疼痛。

应嘱患者放松,或在滞针腧穴的附近,进行循按或扣弹针柄,或在附近在刺一针。

灸法:以艾绒或以艾线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臵或放臵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疗法分为:隔物灸(隔姜灸姜直径3-4cm,厚度0.3-0.5厘米,、隔盐灸、隔蒜灸)和悬灸(温和灸距离皮肤3cm、雀啄灸、回旋灸、温盒灸)3.滚法的操作要点:一般取站势,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操作。

中医考试必备

中医考试必备

1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2《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

3《难经》秦越人扁鹊所作4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黄帝内经》、《难经》基础之上,总结前人医学成就及自身医疗实践而成就的一部优秀古典医学名著。

5《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6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从正,补土派李杲gao,滋阴派朱震亨。

7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9阴阳的基本特性: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属于阴的范畴。

10阴阳的属性特点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2.阴阳的相对性: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3阴阳的相关性4阴阳的可分性11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作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12就人体部位来说,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按脏腑功能特点分,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

五脏之中,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

13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14五行的特性:“木日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15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a相生即递相资生、助长、促进之意。

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b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抑制之意。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c乘,即乘虚侵袭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中医诊断基础第三章---常见病辨证论治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第五章---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有时间应该背诵检测参考值、临床意义,不过分数不多第六章---药学服务与咨询认真看一遍,理解就行第七章---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综合之所以称为综合,就因为它知识点多,狂背吧第八章---中药的采购与贮藏、养护就背整理的,全部默写下来也差不多了第九章---非处方药背咯背咯。

全背下来。

要PASS靠的就是它们了,痛苦一次吧第十章---中药的合理应用背吧,没办法,抄书,默写。

第十一章---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这一章要背禁忌的“中药”、“中成药”第十二章---中药不良反应常见中毒药物举例熟记,其他理解记忆第十三章---中医药文献与信息好好理解,古籍方面比较重要第十四章---医疗器械基本知识记要点,理解为主了第一章~~第十四章---温习一次所有笔记,重做一次所有习题记录仍需要加强记忆的,重新复习非处方药功效背记务必记下非处方药背记(解表剂12个,祛暑剂8个)非处方药背记(泻下剂11个,清热剂13个)非处方药背记(温里剂5个,止咳平喘剂12个非处方药背记(化痰剂19个)非处方药背记(开窍剂6个,固涩剂7个)非处方药背记(补虚剂25个)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1.中医理论的两个基本特点:①整体观念1)人体;2)人与自然;3)人与社会②辨证论治病-----症状、体征-----证(病变部位、原因、性质、邪正关系的病理概括)同病异治(相同的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患者身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异病同治(病机相同)2.阴阳学说阳:运动,向上,外向,温热,明亮,功能性的阴:静止,下降,内守,寒冷,晦暗,有形器质①对立制约②互根互用气血的相互转化。

③消长平衡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④相互转化依据是阴阳相互依存;阴阳消长是量变,阴阳转化是质变。

阴阳学说在临床上的定性作用①疾病诊断色----阳:明阴:暗声----阳: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躁动,呼吸有力阴:语声低微无力,少言沉静,呼吸微弱②疾病治疗确定治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确定药物性能:药性,五味,升降浮沉3.五行学说五季五行五方五气五味五色五化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春木东风酸青生肝胆目筋怒呼夏火南暑苦赤长心小肠舌脉喜笑长夏土中湿甘黄化脾胃口肉思歌秋金西燥辛白收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冬水北寒咸黑藏肾膀胱耳骨恐呻相生相克:相乘(克太过,所胜);相侮(反克,所不胜)相生规律治法: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相克规律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4.脏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胆,女子胞,骨,脉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脏志液体华窍心喜汗脉面舌肝怒泪筋爪目脾思涎肉唇口肺悲涕皮毛鼻肾恐唾骨发耳六腑的生理功能5.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血: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血能载气,血能生气)津液:①滋润濡养;②化生血液;③运输代谢津:清稀,体表,肌肉,孔窍,血脉液:稠厚,骨节,脏腑,脑,髓6.经脉十二经脉顺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督脉:调节阳经。

主脑、髓、肾任脉:调节阴经。

主妊养胞胎冲脉:调节十二经。

为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诸经。

主带下7.体质:指人体的身心特征(先天,后天,其它)8.病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疠气: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痰饮:溢饮(肌肤);悬饮(胸胁);支饮(胸膈);痰饮(肠间)淤血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

9.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①邪正盛衰病机②阴阳失调病机③气血,津液失调病机10.预防与康复预防:未病先防----①提高身体体质;②消灭病邪既病防变----①早期诊治;②控制疾病转变康复原则:①形神共养;②调养气血阴阳常用康复疗法:①药品、器械辅助;②针灸推拿气功;③体育娱乐;④自然康复第二章中医诊断基础【读书笔记】1.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①审内察外,整体统一②四诊合参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2.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四诊,八纲,辩证,辨病,辩症3. 四诊望诊(神,色,形,态,舌象,分泌物,排泄物)神:得神,失神,假神,神乱(癫、狂、痫)色:白(寒,失血),黄(虚,湿),赤(热),青(寒、痛),黑(肾虚,水饮,痰血)形:形胖神衰阳气不足形瘦肤干阴血不足瘦削至大肉脱失精气衰竭“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姿态:阳主动,阴主静头面:头形小儿头形过大过小:伴智力发育不全,肾精亏损囟门下陷:虚证囟门高突:热证囟门迟闭:肾气不足头摇不能自主:风证头发发稀疏易落:精血不足突发片状脱发:血虚受风年少落发:肾虚或血热目眼胞红肿:肝经风热目窠浮肿,如卧蚕状,水肿白睛黄染:黄疸鼻流腥臭浊涕:感受外邪,或胆经蕴热(鼻渊)鼻头红赤:肺胃有热(酒糟鼻)齿龈牙齿松动,齿根外露:肾虚,或虚火上浮齿龈红肿,牙龈出血:胃火炽盛咽喉红肿溃烂:肺胃炽热鲜红娇嫩:阴虚火旺淡红不肿,干痒不适,经久不愈:虚火上浮喉有白膜:白喉体表斑:点大成片,摸之不碍手疹:点小如粟,摸之碍手白培:透明小疱疹,晶培,枯培痈:盘根错节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疔:跟脚坚硬,顶白而痛疖:形圆而红、肿、热、痛舌舌色:淡白、红、绛、紫舌上紫色斑点,多为血瘀之证舌形胖大舌瘦薄舌裂纹舌齿痕:脾虚芒刺:热邪亢盛舌尖有:心火亢盛舌边有:肝胆火盛舌中有:胃肠热盛舌态强硬热入心包,中风征兆痿软气血虚极颤动气血两虚吐弄歪斜中风或中风先兆短缩危重症舌苔苔色:白表证,寒证黄热证,里证灰里证(里热,寒湿)黑里证(热极,寒盛)苔质:厚薄见底,不见底病邪深浅润燥津液是否损伤腻苔湿浊腐苔阳热有余,蒸腾食积,痰浊剥落胃气阴两伤有根真苔有胃气无根假苔胃气衰闻诊听声音语声强弱语言错乱谵语语无伦次,声音有力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狂言狂证独语癫证呼吸喘哮喉中有哮鸣叹息肝不疏泄,情志抑郁咳嗽(肺气上逆)顿咳:百日咳,终止时作鹭鸶叫白喉:声如犬吠,喉有白膜呃逆、嗳气(胃气上逆)嗅气味恶臭:热腥臭:寒酸腐:消化不良问诊问寒热但寒不热(虚寒、实寒)但热不寒(壮热、潮热、低热)恶寒发热(表寒证、表热证)寒热往来(伤寒少阳证,疟疾)问汗表证辨汗自汗汗出不息,活动后尤甚盗汗入睡汗出绝汗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战汗全身战栗,继而汗出(邪正相争)问疼痛胀痛胀满、游走刺痛针刺、固定,血瘀隐痛轻,隐隐作痛,不休。

虚证重痛痛而沉重灼痛痛处灼热有热冷痛痛处寒凉有寒绞痛瘀血,虫积,结石掣痛牵引疼痛。

筋脉失养,阻滞不通问疼痛部位头痛后脑太阳经前额,眉棱骨阳明经两侧头痛少阳经头巅顶痛厥阴经头痛连齿少阴经四肢关节痛行痹游走不定风证痛痹喜热畏寒寒证着痹沉着湿证热痹红肿风寒湿郁而化热问饮食口干,欲漱口不欲咽瘀血大渴引饮消渴消谷善饥胃火盛饥不欲食胃阳不足易饥多食,便溏胃强脾弱久病不能食,突然暴食脾胃之气将绝,“除中”口苦热证口甜脾胃湿热口中泛酸肝胃湿热口中酸馊食积内停口淡乏味脾虚不运问二便脱肛脾虚下陷里急后重痢疾癃闭湿热瘀血结石肾阳不足,肾阴亏损尿痛灼热淋证问睡眠失眠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胆郁痰扰饮食积滞嗜睡心肾阳虚脾气虚弱痰湿困脾问耳目问经带切诊各种脉象特点,以及对应病证辩证:八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八纲: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脏器心病虚证阳虚: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实证阴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心火亢盛肺病虚证肺气虚、肺阴虚实证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犯肺痰浊犯肺脾病虚证脾气虚脾虚下陷脾不统血脾阳虚实证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肝病虚证肝阴虚、肝血虚实证肝气郁结、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肾病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腑器胃病胃寒证胃热证胃阴虚食滞胃脘大肠病大肠湿热大肠津亏膀胱湿热证气血津液辩证气病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风上逆血病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气血同病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津液辨证津液不足水肿阳水上半身开始肿发病急阴水下半身开始肿发病晚第三章常见病辨证论治【读书笔记】本章需要精读背记各种证以及对应药方治则:治疗方法的知道总则治病求本正治(逆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反治(从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扶正祛邪调整阴阳阴阳偏盛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补其不足阴中求阳三因制宜因时季节气候因地地理环境因人人体的体制、性别、年龄常见病辨证论治1.感冒风寒感冒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银翘散2.咳嗽风寒犯肺杏苏散风热犯肺桑菊饮燥邪伤肺桑杏汤]3.喘证风寒闭肺麻黄汤痰热郁肺桑白皮汤肾虚作喘金匮肾气丸参蛤散4.不寐心火炽盛朱砂安神丸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阴虚火旺六味地黄丸交泰丸心脾两虚归脾汤5.胃痛胃寒良附丸食滞胃痛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6.呕吐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散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半夏厚朴汤左金丸7.泄泻伤食泄泻保和丸肾阳虚衰四神丸8.便秘热结肠胃麻子仁丸肝脾气郁六磨汤津亏血燥润肠丸阳虚寒凝半硫丸或附桂八味丸9.头痛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10.眩晕肝火上扰龙胆泻肝汤气血亏虚归脾汤11.淋证热淋八正散劳淋无比山药丸12.阳痿心脾两虚归脾汤肝郁不舒逍遥散13.郁证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心脾两虚归脾汤14.虚劳肺气虚补肺汤心气虚七福饮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肾气虚大补元煎肺阴虚沙参麦冬汤肾阴虚左归丸15.痹症行痹防风汤痛痹乌头汤着痹薏苡仁汤尪痹补身祛寒治尪汤16.中暑阳暑轻金银花露重清暑益气汤阴暑藿香正气散17.疮疖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暑热浸淫清暑汤18.乳癖肝郁痰凝消核片冲任失调二仙汤19.瘾疹风热犯表桑菊饮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血虚风燥当归饮子方20.痔疮内痔风伤肠络凉血地黄汤湿热下注五神汤气滞血瘀活血化瘀方脾虚气陷黄芪建中汤外痔气滞血瘀桃仁承气汤湿热下注防风秦艽汤21.跌打损伤急性腰扭伤初期顺气活血汤后期疏风养血汤慢性腰扭伤独活寄生汤22.月经不调月经先期肾气虚证固阴煎肝经郁热丹栀逍遥散月经后期肾虚血少归肾丸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月经先后不定期肾虚证固阴煎肝郁证逍遥散月经过多脾虚证固本止崩汤血瘀证失笑散23.痛经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阴虚内寒温经汤24.带下病温热证止带方25.积滞食滞消乳丸或保和丸脾虚消积理脾汤26.厌食脾运失健枳术丸27.鼻渊肺经热盛苍耳子汤胆经郁热龙胆泻肝汤28.口疮脾胃积热凉膈散脾肾阳虚补中益气汤或桂附八味丸29.咽喉肿痛风热外袭疏风清热汤火毒上攻清咽利膈汤虚火上炎养阴清肺汤或知柏地黄丸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读书笔记】这个主要熟悉笔记内容就行1.藏医基础知识五元土水火风空三因隆、赤巴、培根2.藏药基础知识六味甘咸酸苦辛涩三化味甘酸苦土水甘水火咸火土酸水风苦火风辛土风涩甘咸甘酸酸苦辛涩苦配伍原则君臣佐使配伍原则找温和配伍原则加减原则寒热药性分配配伍原则3.蒙医基础知识三根赫依、希日、巴达干七素精华、肉、血、脂、骨、髓、红或白精三秽稠、稀、汗第五章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读书笔记】这个分数不大多,有时间应把全部检查参考值、临床意义背熟、默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