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绪论PPT
第一章基础工程学绪论与基础知识
1178:至4层中,高约29m,因倾斜停工 1173:动工
原因:
地基持力层为粉砂,下面为粉土和粘土
层,强度较低,变形较大。
21
比萨斜塔
处理措施
1838-1839:挖环形基坑卸载 1933-1935:基坑防水处理
基础环灌浆加固 1990年1月: 封闭 1992年7月:加固塔身,用压重
1.3 本学科发展概况
作为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是一项古老的工艺。如前所述, 只要建造建筑物,注定离不开地基和基础。因此,作为一项 工程技术,基础工程的历史源远流长。但过去人们只能依赖 于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能工巧匠的技艺更新来发展这项技 术,囿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工程还未能提炼成为系 统的科学理论。
虎丘塔
24
• 地基土为世界罕见的软弱土,层厚达25m。因此,墨西哥城 艺术宫严重下沉,沉降量竟高达4m。临近的公路下沉2m, 公路路面至艺术宫门前高差达2m。参观者需步下9级台阶, 才能从公路进入艺术宫。这是地基沉降最严重的典型实例。
25
墨西哥博物馆不均匀沉降
26
重 庆 武 隆 滑 坡
27
地基基础的重要性
钢筋混凝土 扩展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 箱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
桩基础 沉井基础 沉箱基础 地下连续墙基础 组合型深基础
10
地基与基础的组合形式: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础; 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人
工地基上的深基础。
11
1.2 基础工程的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基础工程基础工程的设计 基础施工 监测
参考文献
• 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校,《地基及基础》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陈希哲编著,《土力学地基基础》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 吴湘兴主编,《建筑地基基础》第一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周汉荣主编,《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王成华主编,《基础工程学》第一版,天津大学出版社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 《高层建筑箱形和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知识要点第一章绪论地基基础的概念,分类:1.基础通常指:建筑物最下端与地基直接接触并经过了特殊处理的结构部件。
(承上启下)2.地基是指:建筑物下方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维持建筑物稳定的岩土体。
3.地基分类:天然地基:不需处理直接放置基础的天然土层。
人工地基:需要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修建基础的土层。
4.基础分类:浅基础:一般基础埋深<5m,或基础埋深>5m但小于基础宽度.深基础:基础埋深>5m.应采用特殊的结构形式、特殊的施工法。
地基基础设计时荷载取值的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
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3 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4在确定基础或桩基承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效应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挡土墙土压力以及滑坡推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作用的标准组合5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地基基础设计时荷载取值的规定地基变形的类型及应用按基变形特征分:沉降量:基础中心的沉降量沉降差:相邻两个单独基础沉降量的差倾斜:单独基础在倾斜方向两端点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局部倾斜:砖石承重结构沿纵墙6-10米内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第二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原理基础的类型:按材料分类: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及三合土基础,砼及毛石砼基础,钢筋砼基础按构造分类: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按受力性能分类:单独基础(柱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联合基础(十字交叉,筏板,箱形),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柱下十字形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埋置深度是指: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深度。
基础工程,课件,础第一章,基础工程,绪论
原因: 地基持力层为粉砂,下面为粉土和粘土 13 层,强度较低,变形较大。
虎丘塔
倾斜 概况:位于苏州市虎丘公园山顶,落成 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全 塔7层,高47.5m,塔的平面呈八角形。
问题:塔身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塔 顶离中心线已达2.31m,底层 塔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 建筑物而封闭。 原因:坐落于不均匀粉质粘土层上, 产生不均匀沉降。 处理:在塔四周建造一圈桩排式地下 连续墙并对塔周围与塔基进行 钻孔注浆和打设树根桩加固塔 14 身,获得成功。
21
1、生产实践阶段
赵州桥-- 隋炀帝 1400多年
长城 -- 秦、明各代
应县木塔
辽 900多年
22
2、理论基础阶段
工业革命 城市建设、水利工程、桥梁道路 土力学 工程地质学 强度理论、变形固结理论、渗流理论 土压力理论 边坡稳定分析法 施工技术、机具、测试等发展,……
23
3、发展应用阶段-地基方面
地基处理方法发展—各种类型
1. 排水预压法:堆载预压、真空预压 2. 夯实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 3. 加筋复合地基法:竖向、横向加筋 4. 振密法:水冲、其他人工震动 ………..
24
3、发展应用阶段-基础与施工技术方面
基础设计方面 1. 补偿式基础 2. 桩筏基础 3. 桩箱基础 4. 巨型钢筋混凝土浮运沉井基础 …………… 基坑支护、滑坡治理方面 1. 盾构、顶管 2. 地下连续墙 3. 深层搅拌水泥土挡墙
设计—主观、客观相统一
19
地基基础分类荷载和承载力计算
D
D
20
二、基础工程发展概况
作为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是一项古老的工 艺。如前所述,只要建造建筑物,注定离不开 地基和基础,因此,作为一项工程技术,基础 工程的历史源远流长。但人们只能依赖于实践 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能工巧匠的技艺更新来发展 这项技术,囿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工 程还未能提炼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机械基础》完整课件一(绪论)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二)
一、机器和机构
1、机器的组成
2、机器的类型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三)
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来传
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1)由许多构件组成 (2)只用来传递运动和力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四)
素材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素材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机器: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
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各类机器都有着共同的特征
(1)机器是由许多构件组成的 (2)各运动实体(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实现能量转换,代替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一)
(3)运动副的应用特点
低副特点:
单位面积压力较小,较耐用,传力性能好 摩擦损失大,效率低 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高副特点: 单位面积压力较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 制造和维修困难 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十)
(4)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 低副机构——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 高副机构——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
机 器 与 机 构 的 区 别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五)
二、零件与构件 零件——加工制造的单元体。 构件——运动的单元体。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链接(六)
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
零件
第一章 绪论和第二章浅基础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基础工程:研究下部结构物与岩土相互作用共同承担上部结构物所产生各种变形与稳定问题。
持力层:在地基基础设计时,直接承受基础荷载的土层。
(持力层受附加应力影响,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当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比满足一定条件时,此时深度为持力层底面)下卧层:承受压力的这一部分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部分为下卧层。
(注:根据承受荷载不同,持力层和下卧层也不同)地基: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
地基可分为:①天然地基:开挖基坑后可以直接修筑基础的地基;②人工地基:不能满足要求而需要事先进行人工处理的地基。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
基础的作用:扩散压力;传递压力;调整地基变形;抗滑或抗倾覆及减振。
基础可分为:①浅基础:指埋深不大的基础(d<5m);(1)采用常规施工方法修建;大开挖——降水——建造基础——回填土(2)不计基础侧面的摩擦力。
②深基础:对于浅层土质不良,需要利用深处良好地层;(1)采用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机具建造的基础;(2)计算承载力时需要计入基础侧面的摩擦力。
③深浅结合的基础:桩——筏基础、桩——箱基础。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①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优先选用)——天然地基②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③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础④深浅结合的基础(桩-筏基础、桩-箱基础)对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①地基承载力要求②地基变形要求③基础强度、刚度、耐久性要求④对坝基,有抗渗要求。
基础分类:地基液化:——液化层常采用原位测试方法来判别。
地震液化在地质上有如下的宏观现象:①喷水冒砂:土体中剩余孔隙水压力所产生的管涌所导致的水和砂在地面上喷出。
②地下砂层液化:地基中某些砂层,在其上虽覆盖有一定厚度的非液化土层,但当地震烈度大于7度时,地下饱和砂层可发生液化,地基的强度降低。
液化土层的判别: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有振动强度、透水性、密度、粘性、静应力状态等。
当地基内存在如下土层特点时应注意:(1)若土的密度大,振动下体积收缩的趋势小,不易液化。
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
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等符合设计要求,以保障结构 的抗震性能得以实现。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重要性
基础工程是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根基,其稳定性、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直接关系到 上部结构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因此,基础工程在土木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
基础工程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基础工程的发展经历了经验积累、理论形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阶段。古代人们通过经验积累逐渐掌握了地 基处理、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方法;近代随着土力学、岩石力学等学科的建立,基础工程开始形成较为完 整的理论体系;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工程设计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工具,推动了基础工程的进一步发
包括结构体系选择、刚度分布、延性 设计、多道防线等原则,以确保建筑 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结构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
结构抗震验算
通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分析和设计验算等步骤,确定结构的抗 震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构造措施
采取一系列构造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如设置隔震支座、消 能减震装置、加强节点连接等。
复合地基理论
由增强体和被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增强体和被增强体 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
加固技术应用
根据复合地基理论,可采用多种加固技术对地基进行处理,如水泥土搅拌桩、高 压喷射注浆法、灰土挤密桩等。这些加固技术可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沉 降,改善地基的稳定性。
06 特殊土质条件下的基础工 程问题探讨
变形控制设计
通过限制基础的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 ,保证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稳定性验算
验算基础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抗 倾覆能力,确保基础不发生失稳破坏 。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0
2010-11-19
1
0
0. 绪论
1. 地基基础的定义 地基: 地基: 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层。 • 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 当选定合适的基础形式后,若地基不加处理 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称为天然地基。 • 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 当地基强度不足或压缩性很大而不能满足设 计要求时,则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经过人工 处理后的地基则称为人工地基。
2010-11-19
2
1. 地基基础的定义 基础: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 • 浅基础: 浅基础: 通常把埋置深度较浅,且施工简单的基础称 为浅基础。 • 深基础: 深基础: 若浅层土质不良,须将基础埋置在较深的好 土层上,且需要借助于特殊施工方法的基础, 则称为深基础。
2010-11-19 3
2010-11-19
9
3. 基础工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最近几十年来,由于土木工程建设的需要,特别是电 子计算机和计算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使得基础工程,无论是设计理论,还是施工技术都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基础形式。 深、大、复合型方向发展:超长桩、巨型钢筋混凝 土浮运沉井、大型盾构、顶管、地下连续墙等。 地基基础形式多样化(尤其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强 夯、深层搅拌桩、树根桩、复合桩基、锚杆、加筋 土等。 新型基础材料不断涌现:最初的砖、石到混凝土、 钢,以及到现在的水泥土、PHC桩、混凝土管桩、 土工织物合成类材料等。 由于基础工程的复杂性(地质条件,隐蔽工程),目前 基础工程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010-11-19
5
比萨斜塔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 8层圆柱形建筑,白色大理石砌成,塔 高54.5米。1370年完工时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1990年1月 起斜塔全部关闭,塔身重心线已偏离10%。 经过11年的纠倾工作,2001年12月15日向游人重新开放,比萨斜塔被 扳“正”0.44米,目前还倾斜4.5米,基本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平。 2010-11-19 6
0.1基础工程绪论
混凝土结构设计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袁吉星教材.学习计划主要参考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现代混凝土结构学》丁大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结构概念和体系》(第2版),林同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学习计划1~16周、周一第3大节、周四第1大节总学时:64学分:4考试:平时成绩/考试成绩=30/70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CH1 梁板结构Beam & Slab Floor StructureCH2 单层厂房结构Single Story Factory BuildingCH3 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Multi-story and High-rise Frame Structure D1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D2 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设计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属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必修的专业课,是基于现行规范、规程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类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学习了混凝土构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学习常用混凝土的民用与工业房屋结构的方案选择,构件布置,设计计算模型选取,内力分析,并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正确进行构件设计和构造处理,掌握房屋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设计方法、步骤,初步积累结构工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为继续学习《高层结构设计》和《结构抗震设计》等其他专业课,为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房屋结构设计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0.1 结构的定义结构structure是指工程实体,如建筑物、构筑物、桥梁、隧道等的受力体系。
建筑结构building structure组成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包括基础在内的承重骨架体系。
为房屋建筑结构的简称。
结构的功能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1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2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4 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件 绪论
由于各地工程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即使 同一地点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建筑物的 结构型式、平面布置及使用条件也截然 不同,所以无法作出一套包罗万象的标 准图纸。如果盲目地死搬硬套标准图, 将会造成不良后果,出现严重工程质量 事故。如山西太原某局宿舍楼,套用本 市通用住宅设计图纸施工,没有按实际 地基条件进行设计,结果造成内外墙体 开裂,影响安全,住户被迫迁出。
5.自然因素
异常的环境条件诸如地震、大风、 大雪、暴雨、洪水等自然因素,也 是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 一。这些因素一般是不可预见的, 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来减少 其危害。
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
地基基础是一项古老的建筑工程技术。 早在史前的人类建筑活动中,地基基 础作为一项工程技术就被应用。人类 在其建筑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基 础工程设计、施工经验和知识,但是 由于受到当时的生产实践规模和知识 水平限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地基基础仅作为一项建筑工程技术而 停留在经验积累和感性认识阶段。
(2)武昌某办公楼,设计之前仅做简易触 探,而设计者又按勘察报告提出的偏高物 理力学指标进行设计。经补勘查明,地基 土质很差,结果造成该楼尚未竣工即出现 很大沉降和沉降差,倾斜约为40cm,并引 起邻近已有房屋严重开裂;江苏某县一小 学教学楼,平面呈Z形,无地质勘察资料盲 目套图设计,施工中即发现墙体开裂、楼 房扭曲倾斜、地面开裂,并发展到室外地 坪,最后采用局部降低一层和加固地基方 法进行处理;
1 绪论——基础工程学PPT课件
基础工程学
课程团队: 徐长节、胡文韬、耿大新、可文海、陈丹华
1绪论
主讲人——徐长节
本节脉络
为什么建筑结构都需要基础作为支承体?
土与结构体强度差异,荷载传递要求。
如何才能成功地进行基础设计?
设计人
对基础理论运用自如 对设计规范熟稔于心 对场地情况了如指掌 对设计方案敢于创新
对设计规范熟稔于心
对场地情况了如指掌
对设计方案敢于创新
理论基础
经验积累
创新意识
优秀的基础工 程设计师
对基础理论运用自如
专业知识涵盖土力学、工程地质等基础程相关
公路相关
铁路相关
国外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 (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桥梁基础——更大更深更具挑战
苏通大桥——超大群桩基础体系
苏通大桥成功的经验
施工难题
设计参数超出现有标准和规范 没有现成工程经验可借鉴
解决方案
自主创新为动力 技术突破为手段 施工技术方案为目的
桥梁基础——深大不良地基巧妙攻克
吉衡铁路跨线桥的工程困境
此处插入已有的一段30s视频进 行介绍30’~1.02’
选择基础的种类和埋深 评价地基承载力 预估基础沉降 发现潜在的不良地质 确定地下水位面 设计施工方案
对设计方案敢于创新
浅基础
• 造价低,施工简 便。
• 承载力较低,适 用范围窄。
桩基础
• 承载力较高,应 用广泛。
• 造价高,施工工 艺复杂。
地基处 理
• 可充分利用原位 土层,施工简便
• 造价较高,计算 理论不完善。
机械设计基础绪论
标准件:制定了国家标准,由专门工厂生产。 如:滚动轴承、螺栓等。
第一章 绪论
12
零 静联接 构 动联接 机 协调组合 机
件
件
构
器
机构:是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若干构件的组合。
曲柄滑块机构
第一章 绪论
13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 物料或信息。
和谐号动车组 CRH1、CRH2、 CRH3、CRH5、CRH380
第一章 绪论
34
磁浮列车
上海磁浮列车 430km/h
日本磁浮车 500km/h
高温超导试验车
北京地铁S1号线<160km/h (2015年)
南车集团中低速磁浮车<100km/h
第一章 绪论
35
真空管道运输
2003年,西南交通开始研究真空管道磁悬浮
二、注意事项 ➢ 课程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繁杂性、多解性 ➢ 学习方法:注重理解记忆和平时积累 ➢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考勤、作业、实验、期中 等环节),期末70%。
第一章 绪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机械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如:轿车发展
红旗、上海 → 桑塔纳、夏利、标致505 → 几十个品牌
1964
1958 1985
1984 1986
第一章 绪论
30
火车发展: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 —→磁浮列车 —→真空管道运输
蒸汽机车
(1804年) (中国1952) 2005年退出历史
第一章 绪论
44
虚拟现实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视、听、触觉一 体化的交互环境,是在图形学、电子显示、语音识别与 合成、传感器等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仿真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基础工程是主干课,与工 程地质、土力学、结构设计和施工密 切相关
堂,因地表不均匀下沉使其发 生严重倾斜,并成为危房。
24
为什么学习《基础工程》这门课程?
保证各类建筑物既安全又经济,使用正常, 不发生上述各类地基基础工程事故!
25
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基底压应力)不得超 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保证建筑 物不因地基承载力不足造成整体破坏或影响正常使 用,具有足够防止整体破坏的安全储备;
事故: 1913年9月装谷物,源自0月17 日装了31822T谷物时, •1小时竖向沉降达30.5cm •24小时倾斜26°53ˊ •西端下沉7.32m
东端上抬1.52m •上部钢混筒仓完好无损
14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
事故的原因是:设计时未对谷 仓地基承载力进行调查研究, 而采用了邻近建筑地基352kPa 的承载力,事后1952年的勘察 试验与计算表明,该地基的实 际承载力为193.8~276.6kPa , 远小于谷仓地基破坏时 329.4kPa的地基压力,地基因 超载而发生强度破坏。
基础工程
Foundation Engineering
(绪论)
1
第1章 绪论
基础工程是阐述各类建筑物(房屋建 筑、 桥梁建筑、水工建筑、近海工程、地下工程 等)在设计和施工中有关地基和基础问题的学 科,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施工统称为基础工程。
2
所谓地基,指的是直接承托建筑物的场 地土 层。当建筑物地基由多层土组成时,直接与基础 底面接触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其他 土层称为下卧层。持力层和下卧层都应满足地基 设计的要求。
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保证建筑物 不因地基变形而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 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26
荷载作用下,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 三 部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设计时应根据地 质勘察资料,综合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 的相互作用与施工条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 选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和施工 简便的地基基础方案。
处理: 事后在下面做了七十多个支撑于基岩上的混凝土墩,使用388个50t千斤 顶以及支撑系统,才把仓体逐渐纠正过来,但其位置比原来降低了4米。
15
16
加拿大某农场容量为 2500t 的饲料筒仓,建于粘土地基。在首次 使用时,由于装填过快,地基土层无法充分固结,至使地基发生破坏。
17
比萨斜塔-不均匀沉降 的典型
27
28
一共162层,高度为828米的迪拜塔需要一个坚实 的 基础,以支持重量可能超过500,000吨的地面以上建 筑。迪拜塔建造在一个3.7米厚的三角形结构的基座上, 这个三角形基座由192根直径为1.5米的钢管桩或支柱 缸体支持。这些钢管桩或支柱缸体深入地下50米。 29
台北101打地基的工程 总共进行了15个月,挖 出70万吨土,基桩由 382根钢筋混凝土构成。 中心的巨柱为双管结构, 钢外管,钢加混凝土内 管,巨柱焊接花了约两
1957年7月,在仔细观察展 览馆内严重的裂缝情况,分析沉 降观测资料并研究展览馆勘察报 告和设计图纸后,专家们作出展 览馆将裂缝修补后可以继续使用 的结论。
21
1979年9月,展览馆中央大 厅累计平均沉降量为160cm。从 1957年到1979年共22年的沉降量 仅二十多厘米,不及1954年下半 年沉降量的一半,说明沉降已趋 向稳定,展览馆开放使用情况良 好。
19
1995年12月,汉口三眼桥18层商住楼,当时大楼以每小时两厘米的速度向北20倾斜
上海展览中心馆
上海展览中心馆原称上海工 业展览馆,位于上海市区延安中 路北侧。展览馆中央大厅为框架 结构,箱形基础;展览馆两翼采 用条形基础。箱形基础为两层, 埋深7.27m。箱基顶面至中央大 厅顶部塔尖,总高96.63m。地基 为高压缩性淤泥质软土。展览馆 于1954年5月开工,当年年底实 测地基平均沉降量为60cm。1957 年6月,中央大厅四周的沉降量 最大达146.55cm,最小为 122.8cm。
5
为什么学习《基础工程》这门课程?
6
2009年6月27日,上海闵行区一幢13层在建楼房,在结构未产生较大
破坏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整体倒塌。
这种在未发生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或其它不可抗力因素下产生的建筑
整体倒塌事故是十分罕见的。
7
8
9
10
11
12
13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
概况:长59.4m,宽23.5m,高31.0m,共65个圆筒仓。 钢混筏板基础,厚61cm,埋深3.66m。 1911年动工,1913年完工,自重20000T。
但由于地基严重下沉,不仅 使散水倒坡,而且建筑物内外连 接,内外网之间的水、暖、电管 道断裂,都需付出相当的代价。
22
墨西哥市艺术宫
地基土为超高压 缩性土,天然孔 隙比7~12,天 然含水量150% ~600%,为世 界罕见的软弱 土,层厚25m。 下沉达4m,旁 边的道路下沉 2m。
23
墨西哥城的下沉 图示为该城的一座圣母教
该塔共8层,高55m,全 塔总荷重145MN,相应 的地基平均压力约为 50kPa。地基持力层为 粉砂,下面为粉土和粘 土层。由于地基的不均 匀下沉,塔向南倾斜, 南北两端沉降差1.8m, 塔顶离中心线已达5.27m, 倾斜5.5o。成为危险建筑。 1990年被封闭。
18
虎丘塔
苏州虎丘塔,建于公 元959~961年期间,7 级8角形砖塔,塔底直 径13.66m,高47.5m。 塔顶1957年位移1.7m, 1978年2.3m。重心偏 离基础轴线0.924m。 勘察结果表明宝塔倾 斜是由于地基覆盖层 相差悬殊等原因造成 的。
基础是指建筑物最底下的构件或部分结构 (建 筑物在地面以下的结构部分),其功能是将上部 结构所承担的荷载传递到支承它们的地基上。 3
F 基础
q = D
地基
G D 均布荷载
主
持力层(受力层) 要
受
下卧层
力
层
4
地基 基础
经过地基处理后才满足 建筑物地基要求的土层
不加处理直接 用作建筑物地 基的天然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