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知识及观念

合集下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材料1011前一段时间简单的读了一下史记,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在此简述一下我所看到的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之前,是充满了神话色彩的夏商周,很多中国的神祗都在此时诞生,祝融、共工、姜太公、哪吒等等。

而在战国时期以后,就是秦汉,封建专制社会。

春秋战国即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在这段时间也发生了大量的故事,涌现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也出现了很多成语、歇后语。

在社会制度的转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春秋时候,人们开始赞同家族的传承,而不是贤能的品德。

故而出现了很多贵族家族统治,每个贵族家中又有很多食客为其效忠的现象。

这段时期连年战乱、政权更迭,导致礼崩乐坏,瓦釜雷鸣。

文化教育渐渐由没落的贵族普及到人民之中,激发了民间思想的发展,故而出现了百家齐鸣的文化氛围。

在百家齐鸣之中大量的思想相互碰撞、融合,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人民的思想在这个时期变化也很大,不再是一生只效忠于一个贵族,更多的是良禽择佳木而栖,朝秦暮楚的现象十分多见,这也是源于各诸侯国多年斗争。

到了秦朝末年,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彻底打破了贵族的统治制度。

因为教育的平民化,在这一时期文学也是一大亮点,《诗经》、屈原、诸子散文,很多作品传唱至今。

这段时期的文人,几乎精通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很多方面,所谓有识之士,人们对知识的向往也在此时逐渐浓厚。

春秋战国时期艺术的发展也很大,中国玉文化崛起于此时。

玉石、木雕、服饰、青铜器、音乐,因为中央集权的慢慢产生,统治者拥有更多的财富来支持艺术的发展,很多国宝级青铜器由此产生,贵族们也更多的用这些艺术产物来显示自己的不凡,而不是贤能的德行。

战国时期的艺术发展一部分也得益于民族的融合,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逐渐融入到汉文化之中。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形式,也出现了很多的新变革。

我国古代的宫廷音乐,素来以硕大的规模和和宏伟的气魄著称于世。

中国古代天文、数学、医药学等成就

中国古代天文、数学、医药学等成就

中国古代天文、数学、医药学等成就一、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1、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造160年。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2、两汉时期: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③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时期: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4、宋元时期: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②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③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④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二、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1、两汉时期:《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南北朝时期:①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知识及观念

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知识及观念

春秋时期⼈们的天⽂知识及观念从《左传》看春秋时期⼈们的天⽂知识及观念⽂章摘要:本⽂以《左传》为主要研究史料,以春秋时期⼈们的天⽂观测活动及其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春秋⾄汉的著作为辅助史料(《吕⽒春秋》、《公⽺传》、《尚书》、《礼记》、《国语》、《史记》、《周礼》),初步总结了春秋时期⼈们的天⽂知识⽔平,介绍了⼆⼗⼋星宿的组成,探究了其来源于作⽤;介绍了⼗⼆星次与⼗⼆星⾠的组成、来源和作⽤,涉及了春秋时期⼈们对流星和彗星的观测。

总结了当时主要的天⽂观测⽅法和观测对象,总结和列举了《左传》中记述的天⽂观测对历法、⽣产活动、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的影响,并粗浅归纳了从中反映出的春秋时期⼈们的天⽂观念。

正⽂:《左传》是⼀部⽐较完整的春秋史书,不仅仅为⼈们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活动提供了详细的史料,更记载了春秋时期的科学知识⽔平。

《左传》从⼀个侧⾯反映了春秋时期⼈们的天⽂知识⽔平,其中包括天⽂历法、⽇⽉运动和星⾠运动。

我主要从星⾠运动这⼀⽅⾯来浅议当时⼈们的天⽂知识⽔平,天⽂观测活动和天⽂现象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占⼘活动的影响。

春秋时期⼈们的天⽂认识⽔平从《左传》中可以看出,⼈们当时将周天划为⼆⼗⼋星宿、⼗⼆星次和⼗⼆⾠。

以此来辨别、划分星⾠,以及观察、计算、预估星⾠运动的轨迹。

”正如《周礼.春官.冯相⽒》中记述:“冯相⽒⼗有⼆岁,⼗有⼆⽇,⼗有⼆⾠,⼗⽇,⼆⼗有⼋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冬夏致⽇,春秋致⽉,以辨四时之叙。

”古⼈因⽇⽉五星运动于黄道、⾚道附近天域,古⼈遂将附近星空划分为28个天域,⽤来度量⽇⽉五星的运动和位置。

⽉亮每天约⾛⼀宿,⼟星每年移动⼀宿。

宿⼜称舍,就是⽇⽉五星所停留的地⽅。

《吕⽒春秋.圆道》:“⽉躔⼆⼗⼋宿,轸与⾓属,圆道也。

”⾃⾓宿开始⾃西向东排列与⽇⽉五星视运动⽅向相同,依次为东宫苍龙七宿:⾓、亢、氐、房、⼼、尾、箕。

(《左传.桓公五年》:“启蛰⽽郊,龙见⽽雩。

”《左传.僖公五年》:“丙之晨,龙尾伏⾠。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总结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总结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总结一、天文、历法和医学1.天文成就(1)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2)《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①地位: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3)《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2.历法成就(1)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甲骨文中已经开始出现干支纪日(2)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3.医学成就(1)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2)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3)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二、甲骨文与青铜器1.甲骨文(1)名称来历: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刻在甲骨上(2)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3)发现意义①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②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青铜器(1)特点: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2)“金文”含义: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因为古人称铜为金(3)内容: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4)代表①四羊方尊②司母戊鼎(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③何尊(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5)四川广汉三星堆①地理位置:长江中上游②影响: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器,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三、《诗经》和“楚辞”1.《诗经》(1)地位: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2)内容①篇数:共有305篇诗歌②组成部分:“风”“雅”“颂”③内容组成: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3)影响: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2.楚辞(1)含义: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2)代表人物:屈原(3)代表作“《离骚》。

左传中的天文知识

左传中的天文知识

左传中的天文知识
《左传》中记述了大量的异象,其中涉及到的天文知识包括天文异象和气象异象两大类。

这些异象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对于天文的观测、记录和解释。

其中,天文异象主要涉及到日食、月食、彗星、行星等天体的出现和运行规律。

例如,《左传》中记载了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明如昼,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

此外,《左传》中还记载了日食、月食等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占卜和解释。

气象异象则主要涉及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出现和预测。

例如,《左传》中记载了晋景公三年春王正月,有星出于婺女,郑裨灶据此预言了晋国将有兵败之事,晋国果然败于韩厥。

这些气象异象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气象的观测和预测能力。

总的来说,《左传》中记述的天文知识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对于天文的认知水平和探索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政治和文化背景。

这些天文知识的了解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天文学与占卜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天文学与占卜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天文学与占卜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被视为重要的历史阶段。

这个时期不仅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而且在天文学和占卜方面也有独特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占卜的发展。

1.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天文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变得更加系统和深入。

诸如孟子和墨子等思想家,都对天文学持有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不少研究。

他们认为,天文现象与人类的命运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天文观测来预测吉凶祸福,指导统治者的决策。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占卜占卜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也不例外。

占卜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祸福,指导个人和国家的决策。

2.1 占卜的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的占卜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龟甲卜和蓍草卜。

龟甲卜是使用龟甲贝壳来进行卜筮,根据龟甲上的裂纹或图案来推测未来的吉凶。

而蓍草卜则使用蓍草来进行占卜,根据蓍草的生长状况来预测命运。

2.2 占卜的目的占卜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大量运用于政治决策和国家管理中。

统治者和贵族们经常会请卜师进行占卜,以预测战争的胜负、国家的兴衰等重要事项。

此外,普通百姓也会通过占卜来了解自己的吉凶祸福,指导日常生活和决策。

3. 古代天文学与占卜的关系天文学与占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天文学为占卜提供了基础,占卜则将天文学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通过观察和预测天象,人们可以预测未来的吉凶,并根据占卜的结果来指导决策。

4.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与占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和占卜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奠定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让人们相信天文现象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这种思想延续至今,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决策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天文学与占卜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天文学的发展为占卜提供了基础,而占卜将天文学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常识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常识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常识第一部分天文知识一、天文简史天文学以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是自然科学中发展得最早的一门科学。

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天文学的萌芽阶段。

当时的人们开始注意到太阳升落、月亮圆缺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时间和方向的概念。

从考古发掘看,半坡氏族的房屋都向南开门,一些氏族的墓穴也都向着同一个方向。

人们还在陶器上绘制了太阳、月亮乃至星辰的纹样。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天文学逐步得到发展。

相传在夏朝已有历法,所以,今天还把农历称为“夏历”。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代将一年分为春、秋两个季节,平年有十二个月,闰年有十三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商代甲骨文中还有世界上关于日食、月食的最早记录。

西周已设专门人员管理计时仪器和进行天象观测。

春秋时期,人们已能由月亮的位置推出每月太阳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十八宿体系。

根据《春秋》一书的记载,当时已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在同一书中还记有“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

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天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战国时期的甘德、石申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后人将他们的著作合在一起称为《甘石星经》。

随着天文观测的进步,人们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使天文学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秦汉时期,天文学有了长足进展。

全国制定统一的历法。

西汉武帝时,司马迁参与改定的《太初历》,具有节气、闰法、朔晦、交食周期等内容,显示了很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还制作了浑仪、浑象等重要的观测仪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特别是两汉时期,在天文学理论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逐步深化。

先是提出“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即将宇宙比喻为鸡蛋,地球如同蛋黄浮在宇宙中。

进而又有人提出“宣夜说”,认为“天”没有固定的天穹,而是无边无涯。

这实际上是说宇宙空间是无限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天文学仍有所发展。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及成就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及成就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及成就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天体的科学,也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学问。

我国的天文学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为后世的天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主要成就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古代天文学的起源中国古代天文学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这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天体的运动规律,并开始运用天体观测来指导农业生产。

在此期间,已经开始形成用紫微斗数来占卜吉凶祸福的习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之的占星术。

到了商周时期,中国古代天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周代之初,因为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和形状,人们已经开始制定了日、月、星、四时等日历。

这些日历完备而准确地记录了天体运动规律,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天文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时期的天文学家们主要致力于对恒星、行星和天象的研究。

其中江淹的《增广天文成象》和谷梁赤的《天文算法统一纪要》对于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淹在此书中全面且系统地讲述了恒星及其位置的分类,着重阐发了恒星的各种性质和特征。

谷梁赤在他的著作中,集各家之长,完善了天文称时和岁差计算,使天文岁差不断保持精度;他的书还为元朝中期公布的《三星历法》和《十二时辰纪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天文学逐渐迈向辉煌的巅峰。

汉代的张衡发明了地动仪,首次揭示了地球的形状问题,并对恒星、彗星、新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打破了人们对太阳和月亮,星辰和行星的想象和迷信,推动了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等理论的发展。

唐代的僧人一行为天文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编制了《大明历》和《渤海星历》,推动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此外,宋代的郭守敬和明代的田汉也在天象观测和天文仪器研制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不容忽视。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成就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中国古代天文学核心内容

中国古代天文学核心内容

中国古代天文学核心内容
中国古代天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的夏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开始观测天象并记录天文现象。

以下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内容:
1.天文观测:中国古代天文学以对天体运动的精确观测为基础。

早期的观测工具包括日晷、水平仪、纬仪等。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太阳、月亮、五行星(水金木火土星)、彗星、流星等,建立了丰富的观测数据。

2.历法制定:中国古代制定了多种历法,用于测定时间、预测日食、月食等。

最著名的历法是夏历、商历、周历、秦历等。

汉代刘向的《大明历》、唐代僧一行的《真逢景历》等都是重要的历法著作。

3.天文学理论:古代中国天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宇宙结构、天体运动规律等方面。

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些理论,如恒星视运动、地心说和天心说等。

在古代中国,地心说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直到宋代郭守敬提出了有关地心说的批判。

4.星宿、星座: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星宿和星座有着深刻的研究。

《天文学大成》记载了283颗星宿,星宿的名称和图案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事件相关联。

古代的星宿文化在后来的文学、绘画中也有很大影响。

5.宜时观测: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注重宜时观测,以揭示天文现象和预测天体运动。

在《淮南子》等文献中,有关宜时观测的理论和实践被广泛探讨。

6.天文仪器:古代中国发明了一系列天文仪器,如光学仪器、观象仪、浑天仪等,用于天文观测和测量。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天文学包含了广泛的内容,从天文观测到理论研究,涵盖了古代科学、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

古代中国天文学对后来的东亚地区以及世界天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天文学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与发展

天文学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与发展

天文学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与发展天文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科,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被视为考验国家领导者才智和智慧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天文学在古代也被认为是农业、军事、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地位被广泛看作是与玄学、神秘主义等哲学思想结合而形成的。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基本观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基本观点是闻道、修德、明星象。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认为,通晓天文学对于修身养性非常重要。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中,天文学一直被视为修德的基石之一。

此外,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也非常注重研究星象,认为它们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天气、收成时间等重要信息。

在古代,天文学家还对固定星象的分布情况作出了详细的研究,对研究行星、彗星等天体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代表人物很多。

其中,夏朝时期的干宝,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

在夏朝之后的商、周两代,周国颇具盛名的天文家有宋平、毛遂、甘化、甘青等人。

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田文,也有不俗的天文学造诣,并创立了“叶底观天”风俗。

在秦汉时期,张衡、班固、司马迁等天文学家也对天文学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特别是张衡提出了自已独有的地动仪,专门用来研究地动天象,让天文学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三、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天文学在中国古代也有广泛的应用:1.农业中国古代的农业非常发达,这与天文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当时许多天文学家会用天象和星象预测下一年的气候及收成时间等信息,使农民更加精确的种植和收获。

2.军事中国古代的军事中蕴涵着许多天文学知识。

在敌我交战的过程中,军队使用天象来作为军事进攻和撤退的参考。

此外,军队还利用天文学知识预测天气,从而更好的规划军事行动。

3.医药在中国古代,许多医学知识也离不开天文学的研究。

当时的医生需要详细地了解每个节气、农历、月相等天体变化,才能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给出更准确的治疗。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知识清单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知识清单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知识清单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风云变幻、动荡不安却又充满生机与变革的重要阶段。

政治方面,周王室的权威逐渐衰落。

曾经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力大大减弱。

诸侯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周天子毕恭毕敬,而是纷纷崛起,各自为政,相互争霸。

春秋五霸相继登场,他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手段,在中原地区争夺霸权。

齐桓公首霸诸侯,他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加强了齐国的实力。

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一战成名,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使楚国成为当时的强国。

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也在南方崛起,成为春秋后期的重要霸主。

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频繁不断,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争霸也促进了各国的政治改革。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各国纷纷进行内政改革,加强中央集权,选拔人才。

例如,晋国实行了“作爰田”“作州兵”等改革措施,增强了国力。

经济上,春秋时期农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这使得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增加,为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手工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青铜铸造、冶铁、纺织等行业的技术不断提高,产品更加精美。

商业也逐渐活跃起来,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富商大贾。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货币的流通也更加广泛。

在思想文化方面,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促使人们对社会、人生、政治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儒家的孔子主张“仁”和“礼”,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道家的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倡导顺应自然;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关注平民的利益;法家的韩非子强调以法治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这些思想流派的争鸣,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秋时期的科技也有了重要的突破。

在天文历法方面,人们对天文现象的观测更加精确,制定了较为准确的历法。

在医学方面,出现了《黄帝内经》等重要的医学著作,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天文学知识

古代天文学知识

古代天文学知识历法与天文学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古代天文学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古代天文学的简介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汉武帝时,命令官员在古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历法——《太初历》(公元前104年成书),沿用200余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初年,国家又制定了《四分历》。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18年)时期,祖冲之制定《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计算入内,每年365.2428天,与现在的精确测量值仅相差52秒。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经过数年的测量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全面最详尽的历书——《大衍历》。

该书共七部分,包括:计算朔月,望月的方法,计算二十四节气及昼夜长短的方法,计算太阳,月亮运动,计算五大行星的运动,七十二侯,六十四卦,以及预测日食,月食等。

这个历法对中国历法史影响很大,在明末采用西欧方法编历之前,历次修订历法都是仿照它的结构进行的。

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沈括制订了依据时令气节而定的《十二气节历》,撤销闰月,与现行的公历主张一致。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郭守敬在实际观测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创见,编订了中国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

废除了上元积年的日法,创立了招差法,孤矢割圆术,精确而圆满地解决了古历中定朔、闺月安排,二十四节气安排,预推日、月食日期、时刻和见食情的四个主要问题。

从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万历年间开始,中国历法引入西学,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初期顺治时,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编制《时宪历》。

公元1912年,中国开始使用公历,但同时使用农历,其实质上仍是《时宪历》。

上古人们认为宇宙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称为“帝”或“上帝”。

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

自然现象各有它的人格化的主持者,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

中国古代的天文思想和天文学说

中国古代的天文思想和天文学说

中国古代的天文思想和天文学说古代中国对天体的认识有三种:一是盖天,二是宣夜,三是浑天。

盖天说认为天如同一个“盖笠”,即南方的斗笠形,中高外低,地如同一个扣着的盘子,也是中高外低。

《周髀》为盖天说。

《晋书说:“北极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以六万里,北极下地高子外衡下地亦六契里。

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

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周髀》在利用晷影推算的过程中,应用了勾股定理。

《周髀》家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旁转如推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

”天圆地方的观念与“地如覆槃”矛盾。

《易.系辞》记载的天体论,主要是昼夜说。

以前谈到过,《易》的理论基于天文历算,宣夜说的具体方法却未传下来。

《晋书》说,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郗萌记先师传授的理论:“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飞无极......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天体飘浮在太空中,由“气”推动它们运行。

晋代虞喜《安天论》:”天高穷于无穷,地深于不测。

天确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在下,有居静之体。

“他认为”当相覆冒方则俱方,圆而俱圆,无方圆不同之义也。

“针对的就是”天圆地方。

虞耸认为“天似穹窿如鸡子,幕其际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

......日绕辰极,没西而还东,不出入地中。

......斗极之下不为地中,当对天地卯酉之位。

......”姚信认为“天之体南低入地,北则偏高。

又冬至极低......夏至极起......极之立时,日行中地浅,故夜短;天去地高,故昼长也;极之低时,日行地中深,故夜长;天去地下,故昼短也。

”人们对这些说法表示否定。

然而《易.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践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与《安天论》很相似,意义和用词有相通的地方。

《系辞》全篇还有很多说法体现了宣夜说的观点。

如“崇效天,卑法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中国天文历史的演变及发展

中国天文历史的演变及发展

中国天文历史的演变及发展一、引言自古以来,中国便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天文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世界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系统地梳理中国天文历史的演变及发展,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科学成就。

二、中国天文历史概述中国天文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

在夏商西周时期,人们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已相当深入,日月食、彗星、行星等天体现象成为当时卜辞记录的重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人们对天文学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天文观测活动也日益增多。

三、古代天文学发展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天文观测与历法制定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卓越的天文学家,如落下闳、张衡等,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天文著作和观测资料。

在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兴盛和儒学的复兴,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得到进一步发展,星图、浑仪等观测工具的制造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近现代天文学的转型与进步明清之际,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和西方科学的传入,中国传统天文学开始向近现代天文学转型。

康熙皇帝积极吸收西方天文学知识,编纂了《皇舆全览图》等地理文献,对中国近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末民初,随着西学的广泛传播和新式学校的兴起,西方天文学知识逐渐被国人接受,中国天文学开始迈入近代科学的轨道。

五、当代天文学的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国家高度重视天文学科的发展,加大了对天文研究的投入。

中国科学院建立了多个天文台和研究所,培养了大批天文学家。

此外,中国的天文教育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许多高校开设了天文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天文学人才。

在这一时期,中国天文学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成果,如太阳物理学、恒星演化理论、星系宇宙学等。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天文学合作,为推动全球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中国天文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春秋时期的宇宙观与天文学

春秋时期的宇宙观与天文学

春秋时期的宇宙观与天文学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宇宙观和天文学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人们对于天空的观察和理解逐渐深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宇宙观念和天文学知识体系。

本文将从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宇宙观基本理论、天文学研究成果等方面来探讨春秋时期的宇宙观与天文学。

一、历史背景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它的开始被认为是公元前770年左右,结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

这一时期是战国时代的前身,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而在天文学领域,春秋时期的学者也开始对天空的观测和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宇宙观基本理论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以天地阴阳五行为核心的。

天代表阳,地代表阴,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世界的基本结构。

根据这个理论,人们认为天是高高在上的,具有统治地球的权力。

而地则是低下的,承载着众多生命的生存和繁衍。

此外,五行理论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重要观念,人们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组成的,并通过相互的生成和克制来维持了整个宇宙的平衡。

三、天文学研究成果在春秋时期,人们对天空的观察和测量已经相当精确。

他们通过观察星体的运动来推测季节的变化,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目前已经发现的春秋时期的天文学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太阳日食观测通过观测太阳日食的现象,春秋时期的学者们已经确定了一年的长度。

他们发现,当太阳被遮蔽时,地球自身也会产生阴影,形成日食的现象。

通过仔细观察日食的时间和位置,春秋时期的学者们推测出一年大约有365天左右。

2.星宿观测春秋时期的学者们非常熟悉星宿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他们观察到星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和亮度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得出了一些关于星体运动的规律。

这些观测和研究成果为后来的天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3.月亮观测春秋时期的人们也对月亮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研究。

他们发现月亮在一个月内会经历不同的形态变化,即所谓的月相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制定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制定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制定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长足进展的时期。

在众多科学领域中,天文学与历法制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文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观测、历法制定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时期天文学与历法的演进。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观测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观测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人们开始意识到天空中的星辰运动规律,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与变化来研究时间、季节以及其他自然现象。

这些观测数据是后来历法制定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秦九韶和田魏等人,通过大量观测和记录,整理出了一套科学的天文学知识体系,如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等。

他们利用天文现象预测天灾人祸,提出了一些关于宇宙运行规律的假设,为后世天文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法制定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历法制定的重要阶段。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时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时间问题,人们开始制定更为科学的历法。

其中,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郑国曾制定了一种以太阴和太阳运行为基础的历法,称为"儒阳历"。

这一历法以农历为主,注重农事生产,不仅规定了农时和农事活动,还预测了季节变化和天象运行。

此外,战国时期的吴国铜人钟中也有关于历法制定的记载,对后世历法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天文学与历法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进步,也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通过天文学观测和历法制定,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天灾人祸,为社会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指导。

其次,历法的制定对农事生产、商业贸易、政治统治等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准确的历法可以帮助农民确定最佳的种植时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商业活动来说,合理利用历法可以帮助商人掌握市场变化,提高利润;在政治层面上,历法的制定使统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社会运行规律,为国家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天文学与历法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背景、主要发展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背景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前,中国天文学与历法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传统的历法主要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以农历为主,计算节气,安排农事活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军事等方面对于时间的观念逐渐重视起来,这就要求新的天文学与历法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主要发展1. 星象观测与记录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诸子对星象的观测和记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礼记》、《尚书》等文献中记载了大量与天文有关的观测与记录。

比如《晋冢宰》中就记载了子午星星象和四分仪的使用。

2. 星宿与星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研究星宿的分布规律和星历。

《礼记》中记载了“大梁之星”、“大宫之星”等星宿。

并对这些星宿进行了一些观测和记录。

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将星宿与历法相结合,形成一些星历,用于测定时间。

3. 阳历的引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家开始引入阳历,即以太阳为基准的历法。

这主要是受到了周代与西方文化的影响。

郑国的史官子罕就引入了阳历,并且有关其阳历的规定也被写入史书中。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1. 社会生活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时间的观念更加准确。

通过星象的观测和历法的制定,人们能够更好地安排农事、政治和军事活动,并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

2. 文化传承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的发展为后世所继承。

《礼记》和《尚书》等文献中的记载成为后世天文学与历法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也对天文学与历法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启示。

3. 科学发展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与历法的发展为科学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的科技进步数学天文学与冶金学

春秋时期的科技进步数学天文学与冶金学

春秋时期的科技进步数学天文学与冶金学春秋时期的科技进步:数学、天文学与冶金学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数学、天文学与冶金学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与进步,为后世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的发展在春秋时期,数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有了自己的体系和方法。

尤其是在晋国和齐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数学家,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晋国的杨辉是春秋时期数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数论和几何学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杨辉三角形这一重要概念。

杨辉三角形不仅可以用于解决数列问题,还具有计算组合数的功能,为后来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另外,齐国也有一位重要的数学家——徐邈。

徐邈在数学方面有着广泛的研究,他对数的分析和比较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符号表示法,将数学问题抽象为代数形式,为后来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的数学发展,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突破,还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数学的运用使得土地的测量和分配更为公正和高效;在商业交易中,数学计算的普及为商人们提供了更准确的计算工具;在军事防御上,数学的运用使得地图的绘制和城池的修建更为精确和可靠。

二、天文学的进步春秋时期的天文学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当时,人们开始利用天文观测来研究天体运行的规律,并将其用于农业、天干地支纪年和宗教祭祀等方面。

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位重要的天文学家和天文观测者。

他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与记录,总结出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并整理成书,被后人称为《天官冢中书》。

这本书记录了当时重要的星象信息和天文现象,对后世的天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春秋时期的天文学研究,不仅对于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推动,还使得农业生产和历法编制等领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例如,人们根据天象的变化来预测雨水和丰歉,从而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同时,利用天象观测为历法制定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数据基础,为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天文学与春秋战国时期历法的发展

古代天文学与春秋战国时期历法的发展

古代天文学与春秋战国时期历法的发展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观察天空的现象,古代人们积累了大量有关星象和时间的知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出了相应的历法体系。

本文将探讨古代天文学与春秋战国时期历法的发展,以及它们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中国文明。

古代人们开始注意到天体运动的规律,例如太阳的日落和日出、月亮的盈亏以及星星的运动。

他们将这些观察结果与农业、季节和天灾等现象联系起来,意识到天体运动的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天文学主要被用于农业和日常生活的辅助,例如依靠日晷测定时间、利用星象来辨别方位、预测季节和天气等。

随着观测方法的不断改进和记录的积累,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天文学知识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历法的形成中。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法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历法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对于天文学和历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历法体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法。

例如,鲁国的鲁历、秦国的秦历、赵国的赵历等。

这些历法主要用于统计时间、安排农业生产和军事行动,并且常常与宗教仪式和君主的统治相关。

其中,春秋时期的鲁国历法具有极高的精确度。

鲁国的历法专家长孙无忌制定了一套以夏历为基础的历法体系,将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动规律纳入其中。

这一历法不仅被当时的国家广泛应用,还被后世的历法学家所推崇。

三、天文学与历法对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古代天文学和历法的发展对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天文学和历法的进步为农业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农民可以根据历法准确地预测季节和天气,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人们可以借助历法来规划活动时间、制定宴会和仪式的日期,提高社会的组织性和效率。

其次,历法也与政治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春秋记载的天文现象

春秋记载的天文现象

春秋记载的天文现象
嘿,朋友!今天我要跟你唠唠春秋时期那些让人惊叹不已的天文现象。

记得有一回,我跟村里的几个伙伴在田间玩耍。

正疯跑着呢,忽然听到村里的老学究李爷爷喊着:“孩子们,快来看呐,这天象可不一般!”
我们一群毛孩子立刻围了过去,好奇地问:“李爷爷,咋啦咋啦?”
李爷爷捋着胡须,一脸严肃又带着点神秘地说:“你们瞧,这天边出现了一颗特别亮的星星,这在春秋的记载里,说不定是有啥大事情要发生的预兆哟!”
我们眨巴着眼睛,抬头看着天空,那颗星星真的好亮好亮,像是在对我们眨眼睛。

“爷爷,那到底会发生啥呀?”小伙伴二狗着急地问。

李爷爷摇摇头说:“这可不好说,春秋时候的人认为,这样的天文现象可能预示着战争的胜负,也可能是天灾人祸的警示。

但咱也不能全信,不过这确实神奇得很呐!”
我们就这么仰着头,一边听李爷爷讲着春秋时期关于天文现象的种种传说,一边想象着那个古老的时代,人们看到这些天象时的惊讶和敬畏。

后来,我们回到村里,大人们也都聚在一起讨论着这奇怪的天象。

有的说可能是丰收的好兆头,有的则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

如今回想起来,那一次特别的经历,让我对春秋时期的天文现象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或许,那些古老的记载里,隐藏着无数关于宇宙和人类命运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呢。

总之,那次看到的神秘天文现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了我永远难忘的回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左传》看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知识及观念文章摘要:本文以《左传》为主要研究史料,以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观测活动及其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春秋至汉的著作为辅助史料(《吕氏春秋》、《公羊传》、《尚书》、《礼记》、《国语》、《史记》、《周礼》),初步总结了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知识水平,介绍了二十八星宿的组成,探究了其来源于作用;介绍了十二星次与十二星辰的组成、来源和作用,涉及了春秋时期人们对流星和彗星的观测。

总结了当时主要的天文观测方法和观测对象,总结和列举了《左传》中记述的天文观测对历法、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的影响,并粗浅归纳了从中反映出的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观念。

正文:《左传》是一部比较完整的春秋史书,不仅仅为人们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活动提供了详细的史料,更记载了春秋时期的科学知识水平。

《左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知识水平,其中包括天文历法、日月运动和星辰运动。

我主要从星辰运动这一方面来浅议当时人们的天文知识水平,天文观测活动和天文现象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占卜活动的影响。

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认识水平从《左传》中可以看出,人们当时将周天划为二十八星宿、十二星次和十二辰。

以此来辨别、划分星辰,以及观察、计算、预估星辰运动的轨迹。

”正如《周礼.春官.冯相氏》中记述:“冯相氏十有二岁,十有二日,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

”古人因日月五星运动于黄道、赤道附近天域,古人遂将附近星空划分为28个天域,用来度量日月五星的运动和位置。

月亮每天约走一宿,土星每年移动一宿。

宿又称舍,就是日月五星所停留的地方。

《吕氏春秋.圆道》:“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圆道也。

”自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五星视运动方向相同,依次为东宫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左传.桓公五年》:“启蛰而郊,龙见而雩。

”《左传.僖公五年》:“丙之晨,龙尾伏辰。

”杨伯峻注:“龙尾即尾宿,为苍龙七宿之第六宿,有星九,均属天蝎座。

”反映了春季星象。

图片资料来自:《认星识历》北宫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蛇乘龙,宋、郑必饑。

玄枵,虚中也。

枵,耗名也。

土虚而民耗,不饑何为?”杨伯峻注:“玄枵相当女、虚、危三宿。

虚、危以为蛇。

龙行疾而失位,出虚、危宿下,龙在下而蛇在上。

”)反映了冬季星象。

图片资料来源:《认星识历》西宫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反映了秋季星象。

图片资料来自:《认星识历》南宫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左传.襄公九年》:“古之火正,或食”杨伯峻注:“鹑火,即柳、星、张三宿,柳宿即鹑火,心宿即大火,”“神龟曰:“今兹周王及楚子皆将死。

岁弃其次,而旅于明年之次,以害鸟、帑,周、楚恶之。

”杜注:“南为朱鸟,鸟尾为帑。

”杨伯峻注:“朱鸟即朱雀,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之总称。

鹑火在二十八宿中为柳、星、张三宿,鹑尾为翼宿与轸宿。

”)反映了夏季星象。

图片资料来自《认星识历》在各宫之间跨有银河,《左传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

”尔雅.释天:“析木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

”杨伯峻注:“汉津即银河,古亦谓天河。

但是四宫并没有均分星空,其所占度数有长有短,对于这个现象,学者德莎素认为,四宫的划分是根据不同季节所看到的星象图划分的,我国黄河一带的实际气候,春、秋短而夏、冬长,所以东方七宿和西方七宿总度数比南方七宿、北方七宿总度数狭得多。

在《左传》记述中讲到星宿时偶尔会出现多星一名,一星多名的现象。

例如《左传.桓公五年》:“。

鹑之贲贲,天策火享火享,虢公其奔。

”鹑即柳宿,为朱鸟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八,均属长蛇座。

《左传.昭公一年》:“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杜注:“辰,大火也”。

大火即心宿,又称商星。

《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极亦为大辰。

”何休解诂:“大火谓心星,伐为参星,大火与伐,所以示民时之早晚。

”可见辰有多重意义,一指心宿,二指参宿,三指北极星,四指日月交会之处。

在通过《左传》考查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认识水平和天文观测活动时要注意辨别区分。

从《左传》、《国语》和《诗经》的记叙中,已经提到角、亢、氐、房、火(心)、箕、斗、牛、女、危、定(室、壁)、昴、毕、参、柳、虚、翼、轸等星,《国语》中甚至已经由二十八星宿的提法。

由此可见,在春秋时期,人们也已经大致掌握了二十八星宿中大部分重要恒星。

而二十八宿全部名称首见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约公元前170年的帛书,可见至迟在战国时代,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完备。

郑文光从二十八宿其产生源头作为划分依据来确定二十八星宿产生的年代,他认为以鹑火观测标志代替了大火为观测标志,在殷商末世,即公元前十一世纪,此时,春分日初昏,整个南宫朱雀展现在南中天,而鹑火一次正当午位,也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整个“春天的天文学”体系形成。

这也是二十八宿作为一个体系诞生的年代。

在古代的天文观察中,有两颗非常重要的星即“木星”和“火星”,这两颗星是太阳系中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因而能够被古人观察到它的星体和移动轨迹。

古人更是根据木星的移动轨迹来划分十二星次的。

《左传.襄公九年》:“公送晋侯,晋侯以公宴于河上,问公年。

季武子对曰:‘会于沙隧之岁,寡君以生。

’晋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

’”杨伯峻注古人化周天为十二次,以为木星一年行一次,十二年满一周天,故十二年为一星终,而用之纪年。

《说文.止部》:“岁,木星也。

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因此,古人根据木星移动轨迹将天赤道带均匀地分成12等分,使冬至点正处于一分的正中间,这一分就是星纪。

从星纪依次向东为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统称十二次。

十二次创立与春秋或更早的时期。

十二星次自与二十八星宿相对应。

《尔雅.释天》:“营室谓之定,娵訾之口,营室东壁也。

”即从星纪对应二十八星宿中的斗、牛,之后依次对应。

除了十二星次之外,在春秋时期就存在的划分天赤道的方法还有十二辰。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春,无冰。

梓慎曰:‘今兹宋、郑其饑乎!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

以有时灾,阴不堪阳。

蛇乘龙,龙,宋、郑之星也。

宋、郑必饑。

玄枵,虚中也。

枵,耗名也。

土虚而民耗,不饑何为?’”杨伯峻注:“次者,日月所会之处。

日月每年相会十二回,因分十二次,与十二宫相当,每次三十度。

中国古天文家,初则以岁星纪年,而又以十二支配之,十二支又谓之太岁。

”因此十二辰的划分与一年中太阳与月亮回合12次有关。

《左传.昭公七年》:“日月之会是谓辰。

”古代中国将天赤道、黄道附近的区域从东向西划分为12个相等的部分,分别用12个地支的名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国古代有一种太岁纪年法,假想一种叫做太岁的天天体,在天空中运行的方向与岁星相反,但运行速度是均匀的,每12年运行一周(与古代认为的木星的恒星周期相等)。

十二辰列顺序与太岁运行方向是一致的,太岁每年恰好移动一辰,故十二辰也用于太岁纪年法。

汉代前后将十二辰用于记时,即将一天划分为相等的12个时辰,太阳在天空中从东向西移动相当于一辰的角距离所需的时间就是一个时辰,因此各个时辰的名臣也用十二地支的名臣来命名。

此外十二星次与十二辰相互对应。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董叔曰:‘天道多在西北。

南师不时,必无功。

’”杨伯峻注:“天道为木星所行之道。

次年木星在黄道带经过娵訾,于十二支中为亥,故云天道在西北。

”由此可见玄枵对应子,依次一一对应。

下面我们通过列表来看一下十二星次与十二辰、二十八星宿、西方十二星座划分的对应关系。

注:十二次与十二辰旋转方向不同,十二次自东向西旋转,十二辰自西向东旋转。

图片资料来源:《认星识历》此外,《左传》中记载了许多天文景观,流星、彗星。

庄公七年经曰:“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记载了公元前687年3月16日所发生的流星雨现象,并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琴流星雨纪事。

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北斗。

”公羊传:“孛者何?彗星也。

”星孛即彗星。

这是世界上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哈雷彗星平均每隔七十六年行近太阳一次,肉眼可见。

自此至清末二千余年,出现并有记载者共三十一次。

此次记载中除了涉及到彗星之外,还涉及到了北斗星,古代北斗属紫微垣,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

人们对于北斗的认识很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北斗的记载。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

”辰谓斗柄,斗柄指申,于周正为九月,而日食传书十一月,相差两月,故认为当时主管历法者有过失,两次应置闰而未置。

可见北斗星的斗柄在古代还被用来计算历法。

此外还有多次有关彗星的记载:昭公十七年:“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

申胥曰:‘慧所以除旧布新也。

’”昭公二十六年传:“齐有彗星,齐侯使祷之,晏子曰:‘无益也。

’”哀公十三年经:“有星孛于东方。

”此外,还出现了一系列的该天象报告方法与术语:(1)“昏中”或“昏正”:观察初昏时分正南天空的显著星象来预报季节。

(2)“旦中”或“晨正”:观察黎明时分正南天空的显著星象敬授民时。

(3)“见”或“出”:观察黄昏时分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星象。

(4)“朝觌”:观察黎明出现在东方的星象。

(5)“伏”:观察初昏落下两方地平的星象来推断季节气候。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春秋时期人们的天文知识水平。

春秋时期,二十八星宿作为一个体系已经诞生,且其中的大部分重要恒星已经被大家所熟知。

除了二十八星宿之外,还有十二星次和十二星辰两大体系。

三大体系相互对应,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春秋时期的周天划分结构系统。

二十八星宿起源于对日月五星所在位次的观察,部分学者认为,其划分主要来自于月亮,月每日宿一宿,也有学者认为,主要来自于土星,土星每年行一宿。

十二星次是根据木星的运行状况而对周天进行划分的系统,十二辰则是根据太阳与月亮相会之所均匀划分周天。

在这个天文系统之中,人们较多的关注了大火、鹑火等星,其主要源自于商代以大火作为主星的传统。

除了这个庞大的天文系统之外,木星即岁星是春秋时期天文活动中观测最多、人们了解最深入,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行星。

中国传统星官命名也在这个时期基本完成。

春秋时期的天文观测活动极其影响从《左传》我们可以看到天文观测时春秋时期国家一项重大活动之一。

在周王朝和诸侯国中都设有天官。

天官之地位甚至与卿并列。

《左传.桓公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不书日,官失之也。

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

日官居卿以致日,礼也。

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杨伯峻注:“天子日官盖即太史。

执掌天象,朝位特尊,虽不在六卿之数,而位从卿。

”足以见日官地位之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