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试题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多向流动,逐级递增D. 多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答案:D3.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分解者?A. 蚯蚓B. 兔子C. 草D. 狮子答案:A4. 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种间关系?A. 竞争B. 捕食C. 共生D. 寄生答案:B5. 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水库”指的是:A. 森林B. 草原C. 湿地D. 农田答案:A6. 以下哪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A.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B. 沙漠中的仙人掌C. 极地的企鹅D. 深海的鱼类答案:B7. 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A. 热带雨林B. 草原C. 沙漠D. 城市答案:A8.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食物链中的生产者?A. 玉米B. 蚯蚓C. 草鱼D. 浮游植物答案:C9.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反映了:A. 物质的流动B. 能量的流动C. 物种的多样性D. 环境的变化答案:B10. 以下哪种生物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A. 害虫B. 益虫C. 杂草D. 病原体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__。
答案:分解者2.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________。
答案:高级消费者3.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因为它具有________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答案:调节气候4.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通常高于草原生态系统,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________。
答案:营养结构5. 沙漠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条件较为严酷。
答案:环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3·全国甲卷]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传递,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
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种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B.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来源于太阳C.作为次级消费者的肉食性动物属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D.能量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只能单向流动答案:C解析:杂食动物既捕食植物,又捕食动物,如果捕食植物,就是第二营养级,捕食动物,就是第三营养级或更高营养级,所以不同食物链中的同种动物会处于不同的营养级,A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B正确;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C错误;因为第一营养级是植物,第二营养级是动物,食物链是单向的,能量流动也就是单向的,D正确。
2.[2024·武汉高中调研]组织生长效率是指生物的净生产量(生物体可被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与同化量的比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能量角度来看,净生产量相当于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从物质角度来看,植物的净生产量相当于植物的净光合产物量C.随着营养级增加,组织生长效率逐级递减D.提高肉牛的组织生长效率可以提高牛肉的产量答案:C解析: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剩下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A正确;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B正确;一般来说,随营养级增加,生物的净生产量下降,同化量也下降,不能确定组织生长效率逐级递减,C错误;提高肉牛的组织生长效率,可提高其净生产量,进而提高牛肉的产量,D正确。
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ɑ表示该营养级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B.图中e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图中d所表示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D.f与ɑ的比值通常为0.1~0.2答案:A解析:图中的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正确;图中的e表示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B错误;d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和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其中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再乘以100%,通常为10%~20%,而a表示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f与a的比值可能小于0.1,D错误。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测试题(附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D.生态系统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选B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了绿色植物,还有化能合成细菌、光合细菌等自养型生物;消费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都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选B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利用,但是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生命活动需要和散失;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蜣螂、秃鹫也是分解者。
3.(2019·武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B.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倒置情形,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C.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选C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光合作用)或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是倒置的,比如一棵树上可能会有很多昆虫,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能量金字塔不可能是倒置的;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生物汇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生物汇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单选题1.(2023秋·北京·高二清华附中校考期末)如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及相关食物网(甲、乙、丙为3种鱼,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有3条食物链,甲、乙、丙、丁的食性相同B.图中处于第三、四营养级的丁属于不同的种群C.如果没有丁,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D.属于三级消费者的丁与处于第三营养级的丙之间为捕食关系2.(2023秋·北京通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 · m2 · 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 · m² · a1C.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循环流动3.(2023秋·北京丰台·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我国长江口某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藻类和湿地植物固定的太阳能B.溶解性/碎屑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菌分解后流入了湿地植物C.营养盐→藻类→小型节肢动物→水生脊椎动物是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食物链D.大型底栖动物与原生动物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4.(2023秋·北京·高二清华附中校考期末)若某湖泊存在一条仅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三种生物的能量相对值随水深的变化情况如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该湖泊的群落B.在垂直方向上该湖泊无明显的分层现象C.丙同化的能量可以用于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三种生物中甲更适于生活在水深较浅的地区5.(2023秋·北京·高二清华附中校考期末)某森林群落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草→昆虫→蜘蛛→鸟”,其中蜘蛛摄入的能量去向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①代表能量值,字母A-C代表能量类型。
能量流动计算典型例题
例1:在甲→乙→丙这条食物链中,⑴若甲固定的总能量为m,则丙最多可以获得的能量是:;丙至少可以获得的能量是:。
⑵若丙的总能量为n,则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至多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例2:在食物网中,⑴若甲的质量增加m kg,则丙最多可以增加的质量是:;丙至少可以增加的质量是:。
⑵若丙的质量增加n kg,则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质量为:;至多需要消耗甲的质量为:;例3:在食物网中,若c所含的能量为5.8×109KJ,d所含能量为1.3×108KJ,则a至多可以获得的能量为例4:在食物网中,若丙的能量增加m KJ,至少需要消耗甲KJ例5:在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2/5来自兔子,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植物g例6:在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网如图所示:C的食物来源由A:B=1:1调整为A:B=2:1,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计算,则该生态系统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A、1.875倍B、1.375倍C、1.273倍D、0.575倍例7: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例8: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例9: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例10: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1.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量消耗降到最低,人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答案】C【解析】谷类属于糖类,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在食物链中,谷类和植物蛋白的营养级别最低,处在食物链的始端,体内含有的能量最多;故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量消耗降到最低,人们应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故选:C2.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的生物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并释放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3.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答案】C【解析】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
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数量越少。
根据数量的多少可以从多到少排序即食物链:丙→丁→乙→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A.光能一化学能一热能B.热能-光能一化学能C.化学能一光能一热能D.光能一热能一化学能解析:选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物群落中的化学能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解析:选C 由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无论初级消费者多少,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都是初级消费者的10%〜20%。
3.在由“草一鼠一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鼠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鼠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D.流入狐体内并被同化的能量解析:选B鼠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中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被狐摄入,被狐摄入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剩下的被孤所同化;由于鼠的同化量等于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因此鼠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的同化量。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所同化的能量就越少B.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固定,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循环的C.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选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所以营养级越高其同化的能量就越少;生产者只能固定光能或化学能,而不能固定每个营养级及分解者所散失的热能,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不能人为改变,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1.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许多种动植物,其中草鱼属于A.分解者B.生产者C.第二营养级D.第三营养级【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题中的草鱼以生产者为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故选:C2.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A.食物所含有机物中的碳B.非生物界中的碳酸盐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因此动物体中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选:C3.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A.氮循环B.水循环C.能量循环D.能量流动【答案】D【解析】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就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下去,所以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完成的,它们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能量流动伴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可循环的。
故选:D4.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叙述是A.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B.有3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C.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答案】C【解析】A、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1个次级消费者,A错误;B、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B错误;C、食物链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C正确;D、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D错误。
高中生物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试题必修3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生态系统内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B、D仅仅是能量流动的一个方面。
答案:C2.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能开始的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答案:A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狼捕食兔子并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B.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狼不可能获得兔子的全部能量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解析:兔子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此时狼位于第三营养级,即狼捕食兔子,使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
答案:A4.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①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答案:B5.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到狐狸体内解析:每一个营养级中所同化的能量为本营养级的总能量,而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的能量。
答案:B6.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塔基的是( )A.初级消费者B.生产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解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从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可见能量的流动首先从生产者开始。
课时作业3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答案详解)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丁为双箭头关系,且乙、丙、甲均指向戊,由此推断甲为生产 者,乙、丙为消费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戊为分解者,甲、乙、丙和戊包含的所 有种群构成群落,A 错误;乙 1、丙 1 间也存在竞争关系,C 错误;大量的氟利昂会导致 臭氧层的破坏,D 错误;分解者也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蚯蚓、蜣螂等,B 正确。
5.(2021·江西抚州临川一中检测)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 向(d 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图中 a1、a2 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 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 C.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数值可用 b1 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三叶草和苹果树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体现了 群落的垂直结构,A 正确;腐生性昆虫属于分解者,B 错误;与纯苹果种植园相比,苹果 —三叶草复合种植园的营养结构复杂,两者都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C 正确;肉食性昆虫 和寄生性昆虫是植食性昆虫的天敌,其数量增加,导致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数量明显 减少,D 正确。
A.苔草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受其自身密度制约 B.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 C.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 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苔草是植物,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 受光照、温度和自身密度等因素制约,A 正确;据题图可知,样地一中苔草的化学防御水 平最高,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B 正确;据题图样地三中旅鼠种群密 度较高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提高,C 错误;苔草化学防御水平 的变化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D 正确。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计算题(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在某生态系统中,1只2 kg 的鹰要吃10 kg 的小鸟,0.25 kg 的小鸟要吃2 kg 的昆虫,而100 kg 的昆虫要吃1000 kg 的绿色植物。
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绿色植物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 0.05%B. 0.5%C. 0.25%D. 0.025%2.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A. 24kJB. 192kJC.96kJD. 960kJ3.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A. 25 kgB. 125 kgC. 625 kgD. 3125 kg4.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 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A.120kgB.160kgC.60kgD.100kg5.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 1和W 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A. 2110W W >B. 215W W >C. 2110W W <D. 215W W <6.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射进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到该生态系统内的所有植物叶面上的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7.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的辐射能开始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利用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9.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几乎为0 kJB.106 kJC.2×106 kJD.3×106 kJ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1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人到狐体内的能量12.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
_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五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五)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 .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 .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由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无论初级消费者多少,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都是初级消费者的10%~20%。
2.下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B .该图中的C 所具有的能量为B 的10%~20%C .该图中的A 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能量的关系为A≥B+C +D[答案] D[解析] ⎦⎥⎥⎥⎥⎤光能进入生态系统的起点是生产者,所以确定A 为生产者,则B 、C 、D 为消费者A 所固定的能量除流入下一营养级外,还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A 所固定的能量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B +C +D →C 项正确,D 项错误 3.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中的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答案] D[解析]①是流入消费者的能量而非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只有10%~20%流向下一营养级,其余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中通过分解者的呼吸散失的较多。
草→兔能量传递效率可用兔同化量比草同化量表示。
4.在植物→昆虫→鸟的营养结构中,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以鸟类同化的总能量中从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x轴,植物供能总量为y轴,下图中绘制的相关曲线是( )[答案] D[解析]设鸟获得的总能量为常数a,则鸟从昆虫获得能量为x,从植物直接获得能量为a-x,可列式为x×10×10+(a-x)×10=y,即y=10a+90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输入量(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说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即同化量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C.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解析】选C。
输入量即同化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因此A项错误,C项正确;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实际上是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B项错误;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比值,D项错误。
2.(2020·海南模拟)某草原上存在“草→野兔→蛇→鹰”一条食物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蛇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三级消费者B.能量沿着这条食物链单向传递C.野兔粪便中的能量属于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鹰获得野兔同化能量的10%~20%【解析】选B。
蛇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A项错误;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B项正确;野兔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属于草同化量的一部分,C项错误;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鹰获得野兔同化能量的1%~4%,D项错误。
3.(2019·吉安模拟)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 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图中e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C.图中d蕴含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D.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解析】选D。
b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A项错误;e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项错误;d中有一部分来自c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量,C项错误;业中,圈养动物活动强度小,大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因此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D项正确。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个体数量最少的动物应该是()A.食草昆虫B.昆虫C.蛇D.鹰2.狼吃羊,羊吃草.从能量流淌的角度看,狼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狼B.羊C.草D.光3.如图是一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X、Y、Z差不多上草食动物B.图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只能单向流淌C.从数量上分析,X+Y+Z>蝗虫D.草是生产者,其他为消费者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B.“雨露滋润禾苗壮”要紧表达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常情形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固的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则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5.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者猎取的能量最多B.营养级越多,积聚的能量越多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循环流淌的D.下一营养级只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到20%6.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那个地点的“物质循环”是指()A.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动物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到自然界中C.动物能为植物提供粪便,促进植物生长D.动物能抑制植物的生长,爱护自然界中生物的平稳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淌情形(单位:千焦),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B.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C.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8.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生物中的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B.狐和兔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是循环流淌的9.能量沿食物链的流淌过程中是()A.循环往复的B.单向流淌,同时逐级递减C.单向流淌,同时逐级增加的D.没有任何规律的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B.饲养动物苦恼,花工多,投资大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11.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A的数量和占有的总能量最多,H的数量和占有的总能量最少B.该食物网中,假如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可不能发生明显变化C.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D.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是:A→B→H12.如图所示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淌的方向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13.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A. A=B=CB. A=B+CC. A>B+CD. A<B+C14.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C.一样情形下,②为①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能逆转,因此能量流淌具有单向性15.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微生物B.若用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处于最高营养级C.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能量循环利用D.若乙为初级消费者,则乙的数量比甲的少16.从“狼吃羊,羊吃草”这一事实能够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草B.羊C.光D.狼1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二氧化碳、草、蛇等差不多上阻碍鼠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B.要增加此生态系统稳固性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生物的种类C.图中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③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循环流淌的18.地球上能为多数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A.太阳B.土壤C.动物D.植物19.如图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条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能够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获得能量多于甲获得的能量答案解析1.D【解析】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猫头鹰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由于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而猫头鹰体内的能量最少,其数量也最少.2.D【解析】食物链:草→羊→狼中,狼吃羊,狼获得的能量来自羊;羊吃草,羊获得的能量来自草;草体内的能量,是草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狼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3.D【解析】A、此食物网中,X直截了当以草为食,属于草食性动物;Y 既能够以草为食,又能够以蝗虫为食,因此属于杂食性动物;Z以蝗虫为食,属于肉食性动物,A错误;B、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流淌的特点.能量的流淌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然而物质是循环流淌的,B错误;C、绿色植物处在第一营养级,数量应最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数量就越少.X和蝗虫只是竞争关系,单独从数量上分析,Y和Z的数量均小于蝗虫的数量,然而三者之和与蝗虫数量关系无法判定,C 错误;D、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绿色植物,动物为消费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D正确.4.B【解析】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A正确;B、“雨露滋润禾苗壮”,表达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阻碍.B错误;C、正常情形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固的,叫做生态平稳,C正确;D、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存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固,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因此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存,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大鱼是该生态系统的最高级消费者,它们体内积存有毒物质最多.D正确.5.D【解析】ABD、能量流淌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淌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样只有3﹣4个营养级.一样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AB错误,D正确.C、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淌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C错误.6.B【解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截了当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取,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通过分解,开释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到自然界中.这些物质能够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通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开释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7.D【解析】A、并不是营养级越低个体数量越多,如在食物链:松树→松毛虫→鸟中,松树的数量会少于松毛虫的数量.故A错误;B、丙的能量来自于乙的一少部分,乙的能量来自于甲的一少部分,二者的能量之和少于甲的能量,因此与甲的能量不相等.故B错误;C、在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率为10%﹣20%,因此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多.故C错误;D、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00,第三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3 0,因此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200×100%=1 5%.故D正确.8.D【解析】A、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开释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故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A正确;B、如图所示:狐以兔为食,因此狐和兔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B正确;C、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运算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从植物开始,求每个分支的条数的和.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从左到右:草→兔→鹰;草→鼠→狐;草→鼠→蛇→鹰;草→鼠→狐.C正确;D、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淌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淌、逐级递减的,同时是不循环的.D错误.9.B【解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开释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生物直截了当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可见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有三种去路,一个是被植物体自身利用,用来进行自身的生命活动以及产生热量;第二个是储存在自己体内的有机物中;第三个是被其它动物等消费者消耗.当绿色植物被植食性动物如牛马等取食后,那么这些有机物转变成这些动物体内的有机物,被这些动物的生命活动所消耗,同时也产生热量.因此这些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中的能量也被分解者分解.植食性的动物又会被肉食性的动物所捕食,那么有机物又转变成这些动物体内的有机物,又会被消耗.如此由原先的太阳所获的光能,在一级一级的营养级中,能量就变成有机物的形式、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的消耗能量和热能三种形式.而在这三种形式中每一种形式差不多上不能够回收的,因此能量只能从第一级向最后一级迁移,同时在迁移的过程中不可逆转,即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淌特点是单向流淌;而物质流淌的特点则是反复循环的.可见B符合题意.10.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的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因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淌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消耗的也多,成本也越高.故肉类和鸡蛋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11.C【解析】A、该食物网中,A的营养级别最低,其数量和占有的总能量最多,H的营养级别最高,其数量和占有的总能量最少,A正确.B、在该食物网中,若C种群的数量下降,则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B或G)来补偿,通过食物网中生物这种相互补偿、相互制约的自动调剂机制,生态系统可坚持平稳状态,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保持相对的稳固.因此H的数量可不能发生明显变化,B正确.CD、在那个食物网中,食物链有:①A→B→H;②A→C→D→H;③A→C→F→G→H;④A→E→D→H;⑤A→E→F→G→H,共5条.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是:A→B→H,故C错误,D正确.12.C【解析】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同时逐级递减.在食物链前端的生产者物质和能量最多,越往后物质和能量越少.依照能量的多少能够从多到少排序即食物链的顺序.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淌的方向是丙→丁→乙→甲.13.C【解析】假设在一定时刻内某个生态系统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则A、B、C三者的关系是A>B+C,因为A中的能量还有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没有被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14.A【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淌的,并逐级递减,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单向不循环的;因此,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终止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淌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可见A符合题意.15.D【解析】A、若图示表示的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错误;B、若图示表示的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丙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B错误.C、能量流淌的特点单向流淌,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流淌,C错误.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故乙的有机物总量比甲少,D正确.16.A【解析】狼吃羊,狼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羊体内的有机物;羊吃草,羊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草体内的有机物;草体内的有机物是草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因此狼体内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草.17.D【解析】A、在生物学上,把二氧化碳、草、蛇等阻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通称为生态因素.A正确;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因此要增加此生态系统稳固性的有效方法是增加生物的种类,B正确;C、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能把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实现了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的物质循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实现了从无机环境到有机环境的物质循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能把残枝、败叶、尸体、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实现了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的物质循环.因此图中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的生理过程有①②③,C正确;D、能量流淌的特点是单向流淌、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D错误.18.D【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开释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开释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庞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从全然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坚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稳.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19.C【解析】食物链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图中食物链为:甲→乙,丙为分解者.A、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丙是生物部分中的分解者,A错误;B、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甲→乙,B错误;C、图中箭头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分解者,表达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因此甲的能量最多,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试题
————————————————————————————————作者:————————————————————————————————日期:
1.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能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的是()
A.①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
解析:农作物的能量可传给人、鸡、猪、牛,而鸡、猪、牛的能量也可传给人;但人和鸡、猪、牛的能量不能传给农作物,这是由食物链的方向决定的。
答案: C
2.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羊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羊的呼吸消耗量B.羊的粪便量
C.羊的生长量D.部分死亡羊的重量
解析: 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被第二营养级摄入后,一部分被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及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未被同化,通过粪便等排出体外。
因此羊的粪便量不是被羊同化的能量去向。
答案: B
3.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
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①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物链中营养级级别最高的狐获得的能量最少;图中②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②/①的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答案: D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N1·M1>N2·M2 B.N1·M1<N2·M2
C.N1·M1=N2·M2
D.N1·M1≥N2·M2
解析: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一般生物量可以代表能量值,所以N1·M1>N 2·M2。
答案: A
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解析:恒温动物相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代谢强,所以呼吸代谢消耗量相对多,有机物积累少,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哺乳动物与其上一个营养级(食物)之间的传递效率表示为③/(①+未获取量);提高圈养动物的生长量应该提高③/②值,这样才能促使有机物积累;食肉哺乳动物与食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无法比较。
答案: C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解析: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为初级消费者总能量的10%~20%。
初级消费者越多,向下可传递的能量也就越多,因此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
答案: C
7.2009年我国各地粮食蔬菜价格不断攀升,导致肉、蛋类食物价格不断上涨,并且后者价格一直远高于前者价格。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这主要是因
为()
A.动物饲养麻烦、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解析: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肉、蛋类取自第二营养级甚至更高营养级的生物,而它们的能量均来自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并且能量传递效率大致不变,所以生产者(粮食、蔬菜)价格上涨,必定导致由此而来的肉、蛋类价格的上涨,并且肉、蛋类价格要高于粮食、蔬菜价格,因为在传递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损失掉了,必然导致成本的提高。
答案:C
8.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蝗灾,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常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
2000年发生蝗灾时,新疆某地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子放养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农药灭虫,农药对蝗虫起选择作用,生存下来的蝗虫都是抗药能力较强的
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
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鸭子是次级消费者,鸭子与草原上的牛、羊的关系是种间互助
D.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减轻污染、保护其他生物
答案B
解析利用鸭子消灭蝗虫并非想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根本目的是利用鸭子与蝗虫的捕食关系更好地消灭蝗虫,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
能力提升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用菌也利用了农作物通过光
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
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解析:通过巧接食物链,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利用率提高。
答案:C
10.如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
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
解析: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A项正确;太阳能被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之外,还有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生物,D项错误;组分1、
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B项错误;农田生态系统中由于部分能量被固定在植物的有机物中,因此输出量和输入量不相等,C项错误。
答案: A
1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数值是1 250 J/(cm2·a)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
丁利用
D.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在此生态系统中,狼捕食野兔,获得的能量为野兔捕食能量的10%~20%)
解析: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动物个体的数量会减少,个体的体积会增大,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例如树上的昆虫与树之间的关系。
答案: D
12.下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
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该图中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 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麻风树是第一营养级,则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代表
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则是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 A
13.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及彼此间的
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中由于缺少______和______,故不能
构成生态系统。
ﻫ(2)图中食物网中仙人掌属
于生态系统的______(成分),鹰和蛇的种
间关系是______。
ﻫ(3)该食物网中碳元素以
______的形式流动,动力是______。
(4)若该图是食物网内能量流动的图解,①~⑥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量,则流入该食物网中的总能量是______,⑥/②的值表示______。
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生产者捕食和竞争(3)有机物能量流动
(4)仙人掌和矮灌木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蚂蚁→老鼠的能量传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