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
管理学-02管理思想的发展
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未来发展
01
数字化管理
02
敏捷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管理思 想将更加普及。数字化管理将信息技 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提高管理效率 和质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 具备敏捷应对的能力。敏捷管理思想 强调灵活性、快速响应和持续改进, 有助于企业适应变化并抓住机遇。
管理思想的可持续性
01 02 03
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性成为管理思想的重要 发展趋势之一。企业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 效益的平衡,将可持续性理念融入管理实践中,实现企业 的长期发展。
绿色管理
绿色管理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管理思想,强调企业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企业需要采取环保 措施、推行绿色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措施,降低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敏捷管理
敏捷管理是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一种创新管理思想。它强调企业要灵活应对变化,快速调整战略和组织结构,以适应 市场的快速变化。敏捷管理需要建立灵活的组织架构、高效的决策机制和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
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是一种创新管理思想,强调企业要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创新。企业需要与外部合作 伙伴、供应商、客户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设计和生产等活动,以实现创新成果的最 大化。
行为科学学派
总结词
行为科学学派强调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通过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来改善组织效率。
详细描述
行为科学学派主张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来揭示其背后的动机和需求,进而调整和改善组织管理方式,提高员工的工 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该学派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主张通过满足员工需求来 提高组织绩效。
工业革命与管理的发展
工业革命与管理的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
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学开始形成,但企业管理思想仍然是经验型的。
经验型企业管理具有四个特点:(1)在企业管理指导思想上,认为工人总是偷懒的,必须实行强制性的管理;(2)在企业管理方法上,实行家长制独断专行式管理;(3)在企业管理依据上,靠管理人员感觉和经验管理;(4)在工人和管理人员培养上,靠师傅带徒弟式的传授经验。
西方企业管理思想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管理内容逐渐充实,管理方法逐步更新,但企业管理方式总体上处于一种“草莽经营”的作坊式管理状态中,家族化、随意化、非规则化、粗放化、无标准化、个人化、非程序化、感情化和专制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旋律。
虽然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企业由手工工厂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用自然力机械力代替人力,生产集中在一个场所,分工协作复杂,企业管理需要管理职能划分,但其管理模式基本上仍停留在原始粗放型状态,没有重大突破。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以电力广泛应用为特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跨入电气时代,促使工业企业进一步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分工协作更为严密,要求生产实行标准化、专业化、定额化。
此时企业管理更为复杂,经验型管理已不能胜任,迫切要求管理的科学化,泰勒制科学管理应运而生,泰勒制科学管理在20世纪初各国企业普遍推行,使企业管理进入科学管理的第一阶段即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阶段。
亨利·福特创建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13年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这是在泰勒制科学管理原则指导下,通过劳动的标准化、强化的技术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机器,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
标准化使生产流水线上的分工达到细微的地步,在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强有力的指挥、控制、监督和奖惩保证了生产流水线有序高效运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使企业管理进入了最新阶段——信息管理阶段。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教材用)
经济人假设(个 体效率) 经济人假设(企 业组织效率、社 会组织效率)
学管理体系) 1915-1925 (法约尔、韦 伯时代) 古典管理理论 发展(创立组 织管理、科层 制理论)
(续)三条线索的结构
时间线
1925——1945 (梅奥、霍桑、 马斯洛时代) 1945——1980 (百家争鸣、百 花齐放时代)
3、色诺芬
<<家庭管理>>,其思想有四: 1) 提出了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私人财产; 2) 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财富是否增加; 3) 认识到管理的中心是加强人的管理这一重要思想; 4) 分析了分工的重要性。
4、亚里士多德
1) 揭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问题(管理与被管理者关系的 天赋性) 2) 发展了色诺芬的“家庭管理”的思想 3) 对事物内在发展规律的揭示对管理思想的发也极具启发意义, 揭示了管理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
经济上:资源稀少 和人们的经济需求 地方性经济和对商业的轻视
社会上:家庭和亲属的需求 闭关自守的社会;教会的影响 极大,而成就的激励很小 宗教改革和取得 成就的激励的兴起 新教徒伦理的作用
政治上:敌视的本性和安全 的需求 君主制和中央集权的 领导哲学 君主制的衰落以及立宪政府 的发展 政治自由和放任 主义经济政策 对童工和女工进行调查
管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早期管理思想阶段
主要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的管理思想,是辅 佐君王以获取个人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二、古典管理思想 以大工业化为背景,以市场经济中组织协调发展为主要 研究对象的管理思想。 三、现代管理思想
三条线索的结构
时间线 理论线 人性线
总结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总结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这段时间内,管理对人类的生产和组织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思想与理论也随之演进。
本文主要从几个关键时期分析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阶段:古代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公元前3000年-公元18世纪)在古代,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出现始于古代文明的兴起。
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等古代文明都发展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方法。
例如,古埃及人通过集体劳动方式中的领导者实施管理,他们建立了官僚管理体系。
巴比伦人以及公元前14-13世纪的古希腊人也开始研究管理。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管理视为一门学科,他对政治、军事和组织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前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前的管理思想与理论主要集中在生产和组织管理方面。
工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生产组织的巨大变革,管理学的发展也相应加速。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与生产力和效率相关的管理原则。
法国的工程师奥古斯特·康特则开创了科学管理的下一阶段,他强调通过标化工作流程和时间研究来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期,管理思想与理论进入了现代管理的发展阶段。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与亨利·福特等人对生产线作业、大规模生产和组织管理提出了创新理念。
马克斯·韦伯则通过研究组织结构、权威和官僚主义等方面,形成了韦伯政治学。
同时,人际关系学派的出现也为管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
埃尔顿·梅奥等人通过对工业场所的观察,发现了工作满足感和员工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第四阶段:当代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中叶至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管理思想与理论经历了多个争论和变革。
管理学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古典管理理论
泰罗的理论要点: A.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B.科学挑选工人。 C.工时研究与标准化。 D.差别记件工资制。 E.职能管理。 F.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理论要点:
①将企业的经营活动概括为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其中,管理活动居于核心地位。
②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③提出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法约尔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1)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报酬合理
泰罗
泰罗与搬运生铁块试验
❖ 第一步挑选工人:用4天的时间观察研究了75个人,最后选出1人(荷兰人施 米特)。每天工资1.85美元,条件:必须按泰罗的要求去搬运生铁。
❖ 泰罗与他的助手在研究中,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 日生产率的影响。他们还试验了行走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变量,从中获 取数据,比如:从车上或是地上把生铁搬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 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沿着跳板走向车厢, 每步需要多长时间;把生铁扔下或者堆放起来需几秒钟;空手回到原地,每 走一英尺需要多长时间,等等。
➢ 认为企业应将管理的重点放在 ➢ 提出管理人员发展计划 服务上,而不是专图追求利润。
甘特图
甘特图
古典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1841-1925 )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
主要思想
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制定出最佳的 工作方法,并实施标准化管理,以提 高生产效率。
工业心理学的发展
代表人物
雨果·芒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
主要思想
通过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制定出符合人性的工作设计和组织管理方式。
要点二
绿色供应链
企业应建立绿色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运输 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 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降低环境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竞争力。
05 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结合
管理理论的选择与应用
管理理论的选择
在管理实践中,应根据组织的特点和 需求选择合适的管理理论。例如,组 织结构理论、人力资源理论、战略管 理理论等,以指导组织的管理实践。
行政管理理论的形成
代表人物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主要思想
通过建立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层级关系,实现组织的稳定和高效运作。
03 现代管理思想的形成
人类关系学派的兴起
总结词
人类关系学派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提高组织效率。
详细描述
这一学派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包括马斯洛、赫茨伯格等。他们认为,满足人的基本 需求和追求自我实现是推动组织发展的关键动力,因此强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氛围,以提高 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
03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转
型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客户体
管理思想演变
对个人的影响
提高个人素质
管理思想演变促使个人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 个人综合素质。
拓展职业发展
管理思想演变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空间,使个人能够 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增强个人能力
管理思想演变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提高 个人适应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05 管理思想演变的未来趋势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影响
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 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 越多的管理任务将实现 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 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驱动决策
数字化技术使得企业能 够收集、分析和利用大 量数据,为决策提供更 加科学和准确的依据, 提高决策效率和效果。
组织结构变革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将推 动组织结构的变革,打 破传统层级结构,实现 更加灵活和扁平化的组 织形式。
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多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 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管理者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组织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整 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组织的整体优化和持续发展。
03 现代管理思想
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战略管理理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计划和行动。它强调企 业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制定合适的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
详细描述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共同影响,包括动机、需求、价值观、个性等心理因素,以 及社会、文化、组织结构等环境因素。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管理者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引导员工 的行为,提高组织绩效。
组织文化理论
总结词
组织文化理论关注组织内部的共享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 ,认为这些因素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
管理思想史重点课堂笔记
管理思想史重点课堂笔记管理思想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管理思想史发展概况1、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产生了儒、道、法、兵等学派的管理思想。
18世纪后的管理思想发展:答:1、近代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其结果是极其动力代替部分人力。
2、科学管理理论时期。
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
3、现代管理理论时期。
20世纪60年代后,人来在科学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管理思想被称为“系统理论的管理思想”。
4、当代管理思想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的“追求卓越”,到20世纪90年代的“公司再造”,再到20世纪末的“知识管理”“创新管理”,管理理论处于未出“丛林”又进“丛林”的状态。
一、近代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其结果是极其动力代替部分人力。
英国数学家、机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于1832年出版了《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詹姆斯·瓦特——“蒸汽机之父”:1800年创办某公司属下的苏霍制造厂,是最早使用科学管理于制造业的工厂之一。
罗伯特·欧文: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条件,注重对人的行为教育,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二、科学管理理论时期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
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
1、科学管理理论时期管理思想有那两个重要贡献?答:第一、他们创造和发明了一系列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管理问题的看法,他们用一套严密的并且通过实践证明的理论告诉人们,要想真正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再简单地依靠传统、依靠个人的良好愿望以及直接接受,而要从科学的意义上去探索共产运作各个方面的规范方法和技术。
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集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一章主要介绍了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英、美两国爆发的工业革命,以及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古典管理思想的初步形成和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
本章的基本内容:《管理思想史》第三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四部分内容:一是关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
正如恩格斯所说:“分工、动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的3个伟大的杠杆。
”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
由此,古典管理思想开始萌芽了。
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出版了,他论述了工人由于重复操作而使作业动作更为灵巧。
他还提出了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分工问题。
关于机器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问题,他指出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不会使工人失业,反而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
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和经济自由的思想。
大卫·李嘉图是19世纪初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他的代表作是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在经济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并由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关系在分配领域中的经济表现。
管理学史
(三)美国工业革命时期制造系统的发展
美国的产品不仅比其他国家的性能优越, 而且是按照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制造的:其各 个部件都有精确标准,同一种产品的部件可以 互换。美国最先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 准化生产方法,使一些机器零件可以通用互换, 从而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成本,这是推动美国机 器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制造业的发展 同工厂制度的建立密不可分。
二、管理思想史的学科发展 (了解)
1、零散研究阶段
在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之前,管理只是作为 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学科的部分内容分散地存 在着。
2、专门研究阶段
到了近现代,发展经济、富国强兵成为各国的普遍追求。 人们对管理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管理思想史作为一门 独立学科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二)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
1、必须依靠群众的同意。
2、组织要有内聚力 。
3、领导要有领导技艺。 4、领导者一定要有使组织存在下去的意志。
(三)威尼斯兵工厂的管理经验
政府与工厂的关系是控制与授权经营的关系。兵 工厂的管理体现了互相制约和平衡。造船厂中各个巨 大的作业部门由工长和技术顾问来领导。政府给工厂 下达明确的生产任务。工厂内部的管理已具有相当的 水平。兵工厂在成品部件的编号和储存、安装舰只的 装配线、人事管理、部件的标准化、会计控制、存货 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成型的管理经验。
工业革命管理制度
工业革命管理制度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管理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在工业革命时期,管理制度经历了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工业的转变,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通过对工业革命管理制度的介绍和分析,探讨工业革命对管理制度的影响,并对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
一、工业革命前管理制度的特点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主要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管理制度采取的是传统的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下的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封建制度下的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由统治者或者封建领主掌握,决策权完全由上司决定,下级人员执行。
2. 封建时期的管理制度缺乏专业化,管理者大多是出身名门的贵族或者有权有势的人物,缺乏管理知识和技能。
3. 封建时期的管理制度不重视科学性和效率性,更多的是依靠家族传统和惯例来管理企业和组织。
4. 封建制度的管理倾向于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不鼓励变革和创新。
二、工业革命对管理制度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
工业革命对管理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管理体系的变革。
工业革命使得生产方式由手工业转变为机械化生产,管理体系也由封建时期的垂直式管理体系转变为横向式的科学管理体系。
2. 专业化管理的出现。
工业革命时期,管理者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管理变得更加科学、专业化。
3. 强调效率和创新。
工业革命时期,管理者开始注重效率和创新,尝试寻找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4. 企业制度的建立。
工业革命时期,大型企业开始兴起,企业制度逐渐被建立,管理者需要面对更加庞大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任务。
5. 劳资关系的调整。
工业革命时期,劳资关系开始引起重视,管理者需要更好地处理劳资矛盾,营造和谐的劳资关系。
三、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制度发展历程1. 传统管理制度的调整。
工业革命初期,管理者还受到传统的封建管理制度的影响,管理方式依然比较僵化,劳动力的利用效率较低。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基础篇管理思想的演变【圣才出品】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基础篇管理思想的演变【圣才出品】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变1.何谓管理思想?它对管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答:管理思想是⼈们对管理过程中发⽣的各种关系的认识总和,是由⼀系列观念或观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指导管理⼈员从事各项管理活动的路标和蓝图。
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项管理活动的效率与效益。
⼀名现代的管理⼈员要进⾏有效的管理,就必须了解⼈类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了解各种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和观点,从过去的历史中可学习到今天管理所需要的东西,通过学习历史,融会贯通各种管理思想,可提⾼管理的有效性。
2.西⽅管理思想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展的?答:西⽅管理思想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展的,主要体现为:(1)经验管理思想⼯业⾰命使⼯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类组织——⼯⼚。
由于⼯⼚不同于以往任何⼀类组织,因此在当时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们凭借⾃⼰的能⼒和对新的管理问题的理解进⾏管理实践。
由于⼈们难以从理论上解释成功的原因,因此当时流⾏的是经验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思想随着⼯业⾰命从英国转向欧洲⼤陆和美洲,在19世纪下半叶,⼯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发明热使⼯⼚制度⽇益普及,⽣产规模不断扩⼤,同类产品急剧增加,随之⽽来的是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劳动⽣产率便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能否脱颖⽽出的关键,在早期研究和经验总结基础上,科学管理思想随之诞⽣。
(3)⾏为管理思想随着科学管理的普及、劳动⽣产率的不断提⾼和⽣产技术的⽇趋复杂,⽣产专业化程度⽇益提⾼,劳资⽭盾也随之恶化。
如何协调劳资⽭盾,进⼀步调动员⼯的积极性以提⾼劳动⽣产率的需求,伴随着霍桑试验结果催化了⾏为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
(4)定量管理思想随着战后资本主义⽣产⼒和⽣产关系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迅速扩⼤。
带来了管理精细化要求,⽽第⼆次世界⼤战中总结出来的资源分配运筹⽅法,为战后解决管理精细化问题奠定了基础,需求和⽅法的结合促进了定量管理思想的发展。
【管理】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
【关键字】管理第三集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一章主要介绍了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英、美两国爆发的工业革命,以及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古典管理思想的初步形成和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
本章的基本内容:《管理思想史》第三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四部分内容:一是关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
正如恩格斯所说:“分工、动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的3个伟大的杠杆。
”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
由此,古典管理思想开始萌芽了。
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出版了,他论述了工人由于重复操作而使作业动作更为灵巧。
他还提出了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分工问题。
关于机器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问题,他指出机器代替工人的休息,不会使工人失业,反而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
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和经济自由的思想。
大卫·李嘉图是19世纪初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他的代表作是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在经济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坚持和发展了休息价值论,并由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关系在分配领域中的经济表现。
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
• • •
第四章:早起工厂中的管理先驱
• • • • • • 人物摘录:罗伯特欧文、查尔斯巴比奇、安德鲁尤尔、查尔斯杜宾 著作摘录: 精典概念摘录: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除非通过教育在道德上武装起来,否则很难有能力摆脱环境的影 响。 一家公司想要在一个竞争市场上维持生存,就需要“独创性”、创新和改进。 在每个工厂,都存在“三种行为原则,或者说三种有机系统:机械系统、道德系统和 商业系统。 那些对机器进行完善的人往往认为机器要优于人,而那些对工人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变 得完善的人则向他们提供奋斗的机会,并且是机器服务于工人们的福利,而不是在与 机器的竞争中遭受损失。我们应该关心那些在工业和工作中遇到困难的人。 启发感想:欧文是一个极具幻想主义色彩的人,他的新和谐看似完美充满理论,但实 质他却在没有考虑到人的本性与多变上出了纰漏。我认为他所想象的新和谐与共产主 义十分的相似,前提是建立在人民素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才有可能得以实现。人们在 这样看似和谐的社会中各司其职,按需分配生活物质,没有贫富差距,看似每个人都 可以过得幸福而安逸。然而失败点就在于对人性的思考不够深入,人是一个有思维有 情感的生物,存在善意的同时也便存在着邪念,总有人甚至说是大部分的人在物质总 是得到满足时便开始渴望在物质上更高于他人,于是贫富差距产生了,而贫富差距又 恰恰是激励人们工作甚至是学习的另一种动力。试想在一个物质充足、供等于求的社 会中人们将失去激励自己工作、学习的动力,而这个乌托邦社会也便一步步走向衰亡。 在社会的发展中管理者们开始对人产生了更多的关注而不是机器。
第二章:工业化之前的管理
• • • 人物摘录:汉谟拉比(古巴比伦)、孙子、孔子(中国)、考底利耶(印度)、亚伯拉罕、约瑟夫、摩西、大卫 (希伯来人) 著作摘录:《政事论》-考底利耶《旧约全书》 精典概念摘录: 根据精典学问的水平来挑选官员并不能总是把做好的管理人员挑选到朝廷中来。朝中官员和基层职员的腐败和操纵 非常普遍,导致了无数次改革该制度的尝试。 孔子的哲学与同时代的发家思想是相互矛盾的。(中国) “人类天生就是易变的,就像劳动中的马,他们的脾气总是不断变化。政府官员一点都不占用君主的收入是不可能 的。”——考底利耶 幕僚(印度) 强有力的文化传统将自由人束缚在职业上,而镣铐则用来解决其他劳动力问题。(埃及) 管理十人、维齐儿——督导。 “不先商议,所谋无效,谋士众多,所谋乃成。”——《圣经》 “我提醒我自己我们并不完全一样:我们的本性存在多样性,这使得我们适合不同的职业……而且,如果我们能够推 断出让一个人做一件最适合他做的的事情,并且在正确的时间做这件事和放弃其他任务,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更加轻 松地被完成,被完成得更彻底,完成的质量也更好。”——柏拉图,劳动分工将使生产力最优化。 亚里士多德:关于劳动力的专门化 关于部门化 关于集权、分权和神授 关于配合 关于领导力 启发感想:在这一章中可以看出人类古老文明的智慧以及管理思想存在的久远,各个国家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环境与 文化背景,然而在许多地方的管理仍是不谋而合的。比如严酷的政治家考底利耶所设置的监督官员们的间谍网就与 清朝时期的大内不谋而合。而柏拉图的劳动分工使生产最优化也与古代中国生产 管理有类似之处而且这一思想可以 说是沿用至今。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优先局部、劳动专门化、管理部门化也都成为了现代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由此 可见一切事物都是发展而来的,在人类慢慢的成长中进化着。 “根据精典学问的水平来挑选官员并不能总是把做好的管理人员挑选到朝廷中来。朝中官员和基层职员的腐败 和操纵非常普遍,导致了无数次改革该制度的尝试。”这一段所说的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特色现象,而至今我也不 认为它得到了多大的改善,联系今日的高考制度与当年的科举制也并无多大差异,公务员选拔制度也未有多大的进 步,所以贪污腐败问题也便就一直围绕着我们。
管理思想史要点讲解
《管理思想史》要点讲解内容提要《管理思想史》要点讲解,共分十三讲,每讲50分钟,主要讲解各章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
《管理思想史》作为教育管理专业必修课,是从学科的视角,以历史年代为序,通过介绍各个时期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典型的管理实践、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阐述了从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到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实现这一过程的社会生产方式、政治、文化以及思想家们的作用,揭示了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作用及其辨证关系。
第一讲、绪论及第一章“国外早期管理思想”学习《绪论》,是为了让学员们了解《管理思想史》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发展简史以及学科特点,认清学习管理思想史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而增强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认识论、方法论基础。
(一)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管理实践,又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
1.研究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
管理实践是人们在社会组织中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实际管理活动。
管理实践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组织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与作用。
管理实践体现着管理思想,是管理思想的表现形式,因而是管理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
2.研究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
管理思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的思维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里各种管理实践中种种社会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的和系统的反映。
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
管理思想史正是以不同社会阶段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规律。
3.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社会生产方式,是管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绪论一、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了解)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管理实践,又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之间的辨证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
1、研究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
2、研究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
3、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二、管理思想史的学科发展(了解)1、零散研究阶段在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之前,管理只是作为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学科的部分内容分散地存在着。
2、专门研究阶段到了近现代,发展经济、富国强兵成为各国的普遍追求。
人们对管理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管理思想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三、管理思想史的学科特点(了解)1、管理思想史是一门边缘学科。
2、管理思想史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突出的史学特点。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四、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一般掌握)1、学习管理思想史对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意义。
2、学习管理思想史是我们吸收国外管理科学成果的有效途径。
3、学习管理思想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
五、学习管理思想史的基本要求(一般掌握)1、在探索共性规律的同时推进管理创新。
2、从国情出发学习和理解管理思想史。
3、积极挖掘和发展中国的管理思想。
第一章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一、关于国外古代管理思想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为:1、法律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
2、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是早期国家管理的基本特征3、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
4、在工程和军事管理方面表现出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一)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苏格拉底提出了管理具有普遍性,认为一个好商人的职责和一个好将军的职责事实上是相同的。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经济科学中的专业化或劳动分工原理。
在《理想国》中他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是治国贤哲。
第二等人是卫国的武士。
第三等人是民间艺工。
色诺芬提出了管理的对象、目标和中心。
管理思想史第六版各章总结
管理思想史第六版各章总结《管理思想史第六版》是奥兰多·卡特尔和罗德尼·温莱特合著的一本管理学经典教材,系统总结了管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本书分为十一个章节,涵盖了从古代管理到现代管理的各个阶段。
以下是对各章节的总结:第一章:管理的历史渊源本章主要介绍管理思想在古代的渊源。
通过讲解印度、中国和西方文明的管理实践和理论,回顾了管理思想的起源和演变。
第二章:古代管理思想本章介绍了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和发展。
重点讲解了古代埃及、亚述和巴比伦帝国的管理实践,并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管理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第三章:中世纪管理思想本章主要阐述了中世纪时期管理思想的发展情况。
通过介绍天主教教会的组织管理和城市自治的实践,分析了中世纪的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第四章:工业革命前的管理思想本章主要介绍了工业革命前的管理思想。
通过介绍亚当·斯密、查尔斯·巴比奇和罗伯特·欧文等管理思想家的观点和理论,展示了管理思想在工业革命前的变化和发展。
第五章:科学管理运动本章主要介绍了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
通过介绍他们的管理实践和理论,阐述了科学管理运动对管理思想的影响和变革。
第六章:管理学科的出现与发展本章介绍了管理学科的出现和发展。
通过讲解美国大学中开设管理课程的情况和管理学科的建立过程,分析了管理学科的发展对管理思想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行政学的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行政学的发展过程。
通过讲解行政学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行政学对管理思想的贡献和影响。
第八章:人际关系与组织行为学本章主要介绍了人际关系学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通过介绍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学派的理论,阐述了人际关系学和组织行为学对管理思想的推动作用。
第九章: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
通过介绍质量管理、战略管理和领导理论等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阐述了现代管理思想的特点和趋势。
管理思想史 复习资料
绪论第一节:管理思想发展概况1、从远古到18世纪前,是管理理论到奠基时期2、18世纪到19世纪末,近代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3、罗伯特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4、古典管理理论时期:两方面贡献: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和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管理问题的看法,不能依靠传统的个人的良好愿望及直观感受,而是要从科学的意义上去探索工厂运作各个方面的规范方法和技术。
5、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时期人际关系学主要关点:人是“社会人”而非单纯的“经济人”,对人的激励应该是多方面的,应满足人的社会、心里等方面的需求;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也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影响;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士气和生产率。
6、人际关系学说奠定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
7、20世纪6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时期8、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当代管理思想时期第二节: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及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1、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研究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2、管理思想史的学科特点:管理思想史是一门边缘学科;管理思想史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突出的史学特点;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3、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传承和发展管理思想;引领和指导管理实践;弘扬和培育管理文化;开发和提高管理素质第一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第一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征1、以人为管理的中心:以人为本的国家管理思想;管理者要学会识人之方;管理者要懂得用人之道;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
2、组织与分工是管理的基础:组织体系层次分明;社会劳动分工的思想;组织内部关系要明确;重视家庭这一基本组织形式。
3、农本商末的治国理念:倡导富国以农;主张以农固国;强调保农以商4、重情重义的管理价值观:重义轻利;义利兼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5、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以谋取胜;强调权变;思先于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集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一章主要介绍了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英、美两国爆发的工业革命,以及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古典管理思想的初步形成和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
本章的基本内容:《管理思想史》第三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四部分内容:一是关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
正如恩格斯所说:“分工、动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的3个伟大的杠杆。
”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
由此,古典管理思想开始萌芽了。
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出版了,他论述了工人由于重复操作而使作业动作更为灵巧。
他还提出了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分工问题。
关于机器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问题,他指出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不会使工人失业,反而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
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和经济自由的思想。
大卫·李嘉图是19世纪初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他的代表作是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在经济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并由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关系在分配领域中的经济表现。
二是英国工业革命后管理思想的延伸安德鲁·尤尔(Ure.Andrew,1778—1857)是管理教育的先驱,许多工厂的管理人员都是尤尔的学生。
尤尔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制造业的哲学》。
他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有三种有机系统:第一是机械系统,指生产的技术和过程。
第二是道德系统,指工厂中的人事方面。
第三是商业系统,指工厂企业通过销售和筹措资金来维持生存。
尤尔把企业有机地划分为几个系统,是一种早期的系统思想的反映,对后来的管理思想家们有很大的影响,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亨利·法约尔的一些思想即来源于此。
查尔斯·巴比奇(Babbage.Charles,1792—1871)是英国的数学家、发明家和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巴比奇在管理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名著《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于1832年出版。
巴比奇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他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在劳资关系方面,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
威廉·杰文斯(Jevons.William,1835—1882)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把数学方法引进经济学,在经济学方面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原理》。
他在管理思想方面有和大贡献,杰文斯是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比泰勒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类似的研究实验早10年;他进行了初步的工时研究和动作研究,使一个工人能每日或每周做的工作量为最大,但又能使他恢复全部疲劳;在劳资关系方面,杰文斯号召工人和管理当局合作,主张工业合伙,包括利润分享和职工拥有股票,认为这是解决分歧和消除罢工的较好方法。
三是关于美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工业革命晚于英国半个世纪,它几乎是在一片空白的土地上开展起来的。
工业化开始之前,美国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英国及欧洲需要的粮食和其他农业原料。
绝大部分工业处于手工业生产阶段,大多数制造品依赖从英国进口。
政治前提: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工业化问题很快提上议事日程。
国际环境:美国远离动乱的欧洲,南北有弱国为邻,东西有两大洋保护,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使美国有可能长期保持和平安定局面,较少遭受战争破坏,有助于工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条件打着中立国的旗号,利用欧洲战争,坐收渔翁之利。
资本积累:美国工业革命所需资金有以下几个来源:第一是奴隶贸易;第二是掠夺印地安人的土地;第三是西部土地投机;第四是联邦政府偿还国债的政策。
美国还有一个潜在的广阔的国内市场,西部处女地不断地吸引着移民前往开垦,而西部的开发就意味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劳动力: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外国移民源源不断地涌进美国,为美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据统计,1790—1860年间,进入美国的移民达500万人。
其中不少人是熟练的手工业者,美国第一架水力纺纱机就是英国人斯莱特制造的。
契机:1807年的禁运法案和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是美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契机。
在此期间,海外贸易受到限制,工艺品必须自己制造,于是早期棉纺织业、制造棉毛纺织品、铁器、五金器具及其他日用品的工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1859年,美国造船、机车、农机三项产值达3600万美元。
铁路的发展推动了管理的进步。
由于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美国的工业革命进展得特别迅速,很快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
四是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1.丹尼尔·克雷格·麦卡勒姆(Mccallum.Daniel C. 1815—1878)出生于苏格兰,1822年来到美国。
先后担任纽约—伊利铁路公司分公司的监工和伊利公司总监。
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麦卡勒姆认为:良好的管理是要以严格的纪律、具体和详细的职务说明、经常准确地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根据成绩确定工资和提升、明确上下级权力层次以及在整个组织机构中贯彻个人责任和下级对上级报告的责任等为基础的。
麦卡勒姆的管理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
麦卡勒姆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措施,体现了授权原则、责任制、报告控制系统等,这在100多年前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
二是制定了十分严密的组织细则来保证制度的实施。
2.亨利·普尔(Poor.Henry,1812—1905)的一生正值美国铁路事业从无到有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时代,他在1849—1862年间长期担任《美国铁路杂志》的主编。
普尔是麦卡勒姆在伊利公司进行改革的最有力的支持者,麦卡勒姆的成果之所以取得巨大的影响也应归功于普尔和他的杂志。
普尔在管理方面的主张是:建立一种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注意到企业中人的因素。
亨利·普尔透彻地研究了更广泛的管理及其环境的问题,他在泰勒之前就提出了管理制度问题,在梅奥之前提出了承认人的因素的问题,在阿吉里斯之前提出了消除正式组织中僵化的领导作风问题。
他是早期管理思想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3.亨利·汤(Towne.Henry,1844—1924)是美国的工程师和管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
他于1868年与人合伙创办耶尔—汤制造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达48年。
他有多种管理方面的著作,在管理思想上和泰勒有着极为相似的认识,强调管理的重要性;支持并推广科学管理运动;提出了一种激励职工的收益分享制度。
4.梅特卡夫(Metcalfe.Henry,1847—1917)是从事军工企业管理的美国军官,他意志坚定,对工作要求严格,在管理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885年,梅特卡夫的代表作《制造业的成本和公营及私营工厂的管理》一书出版,该书被人誉为管理科学领域中具有开创性的著作。
他在接管了法兰克福兵工厂后,发现该厂采用的传统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效率很低,并造成巨大浪费。
于是他在1881年实行了一套新的控制制度,即使用卡片来加强车间内各个工种的协调和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卡片把劳动控制、成本控制和工厂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创举。
5.哈尔西(Halsey.Frederick A,1856—1935)是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在工资和奖金制度上有重要的贡献。
1891年,他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上宣读了论文《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这篇论文是他在管理方面的最重要的著作。
哈尔西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奖金方案:以工人目前的产量作为标准产量,以工人目前所花费的生产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工人如果提前完成了工作,则把所节省时间的收益按一定比率(约为正常工资率的1/3或1/2)发给工人作为奖金,其余归雇主。
哈尔西认为自己的方案①简单易行。
②工人基本工资有了保证。
③消除了平均主义。
④提高了的收益由工人和雇主共享,促进了劳资双方的积极性,减少了劳资纠纷。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在英、美等国曾经广泛采用,被当时誉为工资报酬制度的一种创新,他同泰勒的计件工资制一起成为以后多种工资方案的参考模式。
6.史密斯(Smith.Oberlin,1840—1926 )是美国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最早的成员之一,并于1890年担任了该学会的第九任主席。
史密斯同汤一起促使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成员研究管理问题,对美国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管理制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泰勒认为他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史密斯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套有关机械零件的术语和记忆符号的系统及其有关原则。
1881年,史密斯出版了《机械零件术语》一书,提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符合系统的三条原则:第一,区别性。
同一工厂中的各种机器的零件能相互区别。
第二,记忆性。
术语和符号应使人便于想起所表示的是机器中的哪一种零件。
第三,简明性。
术语和符号应简单明确。
这三条原则对以后的所有术语系统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一)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的论述亚当·斯密的著作涉及到许多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
他以大头针的制造为例,论述了劳动分工及其经济效果,认为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很快地提高;第二,分工可以使某个人专门从事某种作业,可以减少从一项工种转到另一项工种所失去的时间;第三,分工可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经常改革劳动工具和发明机器。
(二)查尔斯·巴比奇的管理思想查尔斯·巴比奇的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1.巴比奇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这与对作业的科学而系统的研究方法很类似。
观察者用利用一种事先印好的标准提问表,表中的内容包括:生产所用的材料,正常的耗费,工具,价格,最终市场,工人工资,工作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