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价方法研究的几点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评价方法研究的几点反思

哈尔滨市第六十五中学李元羿提到对学生的评价,相信每一位教师都很熟悉,可是在旧的观念当中往往比较重视对于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较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评价方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

一、多角度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记得还是教2011届毕业生的时候,班级里有一个挺懂事的女生,家里的生活条件很不好,她和奶奶靠着亲戚的接济和爱心人士的帮助过活,但即使这样,她也活的阳光灿烂。她的成绩一般,尤其是化学成绩更是不好,心急的我总是在考试之后狠狠的批评她,单独给她讲题的时候,面对她的错误有时没有耐心,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不是很简单吗?怎么还不会!”。她从来都是静静的听,从不顶嘴,可是我总觉得在她顺从的表象下面隐藏着什么。可是当时的我并没有重视去探究这些,因为我认为是她不够用功,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我认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是爱护她的表现,可是她的成绩不仅没有起色,还渐渐的下滑,最终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给我留下了很多遗憾。

现在想想,我才发现,无知的我犯了多么大的错误,我的评价角度太单一了,只是注重了学习的效果,没有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其他的方面进行评价。首先,这位女生的优点很多,平时的课堂上很喜欢发言,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可是我没有注重及时评价,错过了最佳的激励时机,结果导致她上课时的积极表现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使其越来越消极,最终变得无动于衷。其次,大多数的时候我只是采用了绝对评价法,将其与我制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只注意到了她与标准的差异,没有看到她的进步。对于被我弄得越来越没有信心的她来说,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其实更合适,使其自身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比较,从“有进步、有收获、有提高”的角度去进行评价和鼓励,我想更能照顾她的个体差异,减轻她的压力,在轻装上阵的前提下,也许更利于她的进步。

二、开展多元的学生评价,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里有这样一名学生,特别喜欢和我汇报近期的学习情况,从“我昨天写作业到10点”“今天的练习题最难的那道我做出来了”“昨天的笔记内容我背下来了”到“这次考试我打多少分?”“老师你认为我打多少分你能接受?”,林林总总,喋喋不休。我一直都没有特别在意,总是回答了事,没有去思考深层的意思,直到不久前在女儿身上得到了启发。女儿学校进行了期中考试,考试当天她就有些紧张,一早上就问我:“妈妈,我要是考不好怎么办?老师肯定得说我。”我没有特别在意,只是鼓励她之后将她送去了学校。考完试后因为是周五,成绩要等到周一才能知道,我经历了一个“闹心”的周末,两天半的时间里,女儿只要一想起考试,就会问我“妈妈,我觉得考得不好,你能不能生气啊?”“妈妈,你感觉我能打多少分?”“妈妈,我打多少分你不生气?”“妈妈......”女儿频繁的唠叨,终于让我警醒,我们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让孩子们看不到自身的优点,不能对自身产生认同感,变得不自信了。其实女儿是个很好的孩子,具备许多的优点,可是她现在只是将自己放在被评价的位置,只关注被评价的结果,完全看不到自身的长处。回想起我的学生,她不也是这样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开展有效的学生自评、互评,也许是学生评价改革的关键环节。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评价的标准对自身进行审视,评定自身的行为存在的价值。学生通过自我参照、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 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有利于学生将各种评价目标与标准内化,养成良好自我评价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地检查和调整, 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教育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设计自我成长的历程,使学生为自己的评价承担责任, 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而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找到更多的闪光点,从而建立自信,更好的发现和发展潜能。于是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新的环节“评一评”,在离下课还有三分钟时,我们提前结束教学活动,开始“评一评”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开始时,同学们并不知道如何去说,我就给出几个评价的目标和标准,随着这一环节一天天的坚持,同学们逐渐学会了如何评价,不仅能按标准评价的头头是道,往往还能有所创新。从学生口中评价出来

的内容应该是最真实的,也是比较全面的,学生们从他们的视角观察自己或他人的优缺点,有些时候是教师不能注意到的,我也从中更为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个性差异,从而关注个性发展。更令人惊喜的是,我发现孩子们更加自信了,对于自身的审视更为客观、真实,尤其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学生,她的脸上笑容多了,也不再总是急于在我这里得到肯定了,在同伴互评中她找到了自身的优点,在评价他人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她正在逐渐的修正自身,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三、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们升入毕业班了,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怎么能在繁重的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对化学“情有独钟”呢?为此,我动起了歪脑筋。“作业完成的好,可得到一个A;基础知识背的好,可得到一个A;考试成绩好可得到1~3个A......”开学初我就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明确指出“凑齐10个A可以到我这里领取礼物一个”,一时间学生沸腾了,都加入到了“得A”的行列中来。我的作业收的最起,写的效果最好;我的办公桌前总是人头攒动,来背基础知识的学生络绎不绝;考试时现答化学的最多(物理、化学一张卷)。我开始沾沾自喜起来,认为自己选对了评价的方法,看咱的物质奖励多受学生的欢迎啊!可是好景不长,先是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开始纷纷效仿,我的追随者被分流了;然后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总也达不到目标之后开始放弃了;再之后,竟然有的学生在我下达任务之后先问“老师,给不给A啊?”如果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第二天的检查效果就不太理想;最最让我伤心的是,学生在领奖的时候抱怨奖品不合心意。学生们怎么了?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第一,这种评价方式只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了评价,没有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有些学生为了得到奖励,在作业和考试中作弊;有些学生能力不够,又不想作弊,于是总是得不到奖励。我在潜意识里关注的还是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努力过程和进步过程,结果导致有些同学放弃了努力。

第二,物质奖励作为评价的一种方法,其本身的存在并没有错,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其与精神奖励之间的关系从而过分的重视物质奖励,那么就是一种有缺憾的评价方式。学生会将完成学习任务与奖励建立起对应关系,形成条件反射,认为学习就应该得到奖励;反之,如果不给奖励,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呢?长此以往,就使学生功利心增强,导致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